从历史、理论等方面阐述藏药产业之历史地位qsbbcr_第1页
从历史、理论等方面阐述藏药产业之历史地位qsbbcr_第2页
从历史、理论等方面阐述藏药产业之历史地位qsbbcr_第3页
从历史、理论等方面阐述藏药产业之历史地位qsbbcr_第4页
从历史、理论等方面阐述藏药产业之历史地位qsbbcr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这是提供给股份公司的介绍藏医药文化的文章(2009年5月13日) 通过历史文化、理论传承、人才培养、产业振兴等多角度梳理出西藏是藏医药历史上藏医药的源头,现在是现代藏医药发展的战略高地,为强化这种地位,请详述西藏藏医药应从哪些方面夯实战略基础。藏医药学的优势及特点(一)、悠久的历史渊源(二)、精深的理论体系(三)、独特的诊治方法(四)、安全有效的方剂(五)、特有的药用资源 上述提纲,通过历史、理论体系、诊治特色、方剂、药材资源的主线,组成以下的“藏医药学概述”。历史描述发展成长过程,借此体现其积淀精华的过程,如果删减,则建议重点考虑“结语”部分;理论描述内在的哲学思想、思路观点的形成特点,由

2、此阐述“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体系”的内涵,表达与“一般单纯性经验科学”的区别;诊治特色阐述诊断治疗方面的特色及理论指导思想,进一步阐述藏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的特色、特殊作用和地位。方剂阐述方剂理论、种类介绍。药用资源,阐述自然资源部分,为后续的“保护与可持续”奠定一点基础。藏医药学概述(一)悠久的成长发展历史1、历史悠久藏医药学科基础奠定于2500多年前藏医药学的形成时代,至今众说纷纭;但可用文献追朔的历史,则距今至少有2500多年。大约公元前500600年间,西藏原始宗教苯教创始人辛绕弥沃齐之子杰布赤西是公认藏医药先贤之一。文献记载其一生收集有二万多条医疗经验,并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招收许多弟子讲授十万

3、疾病黑函、十万疗法花函、十万药物自函等苯教医学 , 著有治毒万字符等医书 , 详细论述了解毒药物动物宝的来源、分类及其功能。据五部遗教大臣篇记载 ,公元前 200年左右 , 聂赤赞布在雅隆被众部落推举为第一代吐蕃王时,有贤臣提出“有毒就有药”来答复赞普提出的疑虑, 表明当时已经掌握了治疗中毒症的药物。到了公元3世纪,第二十七代吐蕃王托托日年赞时期 , 西藏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医事活动的医生 , 并在这一时期 , 天竺医生布吉嘎西和布拉嘎则俩兄妹等也来西藏行医。 藏王将公主其兄,后来生下一子取名东格托觉尖,长大后继承父业 , 不断钻研 , 终成一代名医,并提出了类似“寒病热治、热病寒治”、“以毒攻

4、毒”等充满辩证主义色彩的藏医药基本理论和学说。史书记载,吐蕃王托托日年赞之子身患瘟疫时,为防止瘟疫的进一步传播竟嘱咐他人活埋了自己;根据其生前预言,当时有名医为其身患先天性白内障的王子做了开眼手术,被誉为西藏最早最成功的外科手术。这些史实表明,在2500多年前西藏医学在传染病的预防、外科手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水平,并对此后藏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2、史绩卓然确立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坚强地位公元79世纪,法王松赞干布不仅派人前往印度求学,创造了藏民族的文字,还号召所有吐蕃医生传学,从内地、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地先后请来了九大名医来到西藏,进行医学学术交流。文成公主从内地带来了中医

5、医典医疗大全、头伤医治简述(后来金城公主又带来了月王药诊);印度医生带来布夏母本、子本。这一时期的名医先贤们先后编著了文殊本草、度母本草等,其中分别收载药物及配方数百种,这两部药物书籍可以算是最早的藏药专著。出现了“九贤医”,公元708年出生的宇妥宁玛云丹贡布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精通各种文化,尤其是医学。他从事医学一生,做了无数利众事业,当时在我们西藏祖先们所创造的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同时吸收了祖国中医药学、古印度吠陀医学、阿拉伯医学等地丰富的医学精华,并在总结、整理先辈们创立的苯教医学、先期藏医药学等基础上,历时20多年整理并撰著了可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相媲美的藏医药学经典巨著四部医典,距今有

6、1300多年的经典四部医典首次系统而完整地阐述了以“五源学说”、“五行学说”、“三因学说”、“寒热学说”为基础的藏医药学的基本理论,详细阐述了生命体的生理病理、胚胎发育、疾病诊治、保健养生、药物与方剂等各个方面,尤其在白脉学说(神经学说)、胚胎发育学说、外治疗法、诊断学、方剂配伍等多个学科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造诣和建树,标志着藏医药学从此正式确立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坚强地位。大约公元735年时,在今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开创性地建立了史上最早的学位制医学院,分初、中、高等三座学府,史称“善见城”。宇妥在那里潜心钻研和实践医学利众事业的同时,广泛传授以四部医典为主的医药学、天文历算学的核心理论及实践

7、应用知识,培养弟子上千人以上,可以说是率先开创了医学教育、学位制教育之先河。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成就藏医药学精深的实践内涵 公元 9 世纪中叶 14 世纪中叶,史称藏医药学之“发展期”。这一时期的历代的名医先贤“四名医”、“前代十医圣”等及传世之作八支精要自注、八支精义、月光、一切知识史幢顶辉等医学名著,在各自医疗实践中又不断地进行着对医学经典的编译、医药学理论的阐释,并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极大地发展和丰富了藏医药学的内涵。那一时期,一代名医年美达布拉杰的编著了八支要摄并创制出至今在临床上广泛沿用的胃病良方“十五味黑药丸” ,他的亲传徒弟又编著有达布拉杰的著作有益知识库 并对人体脉

8、络(含神经学说)和脏腑解剖进行了阐释。公元 11 世纪 , 秘藏的四部医典被得道者从桑耶寺挖掘出来,并做了相关论述。此后,再由宇妥第13代后人宇妥萨玛云丹贡布进行了整理、精心评注和修订 , 根据西藏地理气候等特点增加了许多新内容 , 使这部经典巨著更加完善成流传至今的版本。他还编著了数十部关于藏医药理论和临床书籍 , 对四部医典的正确诠释和临床治疗做出了很大贡献。13 世纪 ,西藏从此正式归人祖国大家庭,藏医学再次迎来繁荣局面。其中以萨迦药城为中心的昌狄医学传承对四部医典的研究和人体解剖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这一时期,著名医生俄金巴仁钦华等编著了水银炮制经及其诠释水银洗炼详述教诫、耳传卫本、儿科

9、疾病疗法、外治法简述莲花鬘、勾去智者之心、接触疾病治法、词义明释明镜、药名之海洋等著作。其中药名之海洋详细论述了 830 多种草本药物的性能、 主治及标本等,后世许多名医认为资料可靠 ,并视为草木药物书籍的范本来引证。大成就者唐东杰布也是这一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博物学家式的传奇人物,他不但在架设铁桥、创立藏戏有着历史性的贡献, 还创制出了临床沿用至今的平衡人体功能的智托洁白丸和治疗疫病的良药红丸等神奇药物留于后世。 在 15 世纪中期 , 藏医学中出现了许多不同学派的争鸣局面。这些学派中强巴学派和苏喀巴学派影响最大。两派在藏医基础理论等重大问题上观点是一致的 , 但在对药物的认识 , 用药遣方、剂

10、量及治疗方法等方面又各有自己的经验。北派注意形象教学 , 绘制出了许多藏医挂图 , 其中叫杜孜吉美的精心绘制出药物、人体解剖挂图 , 为后世藏医唐卡的绘制打下了基础。南派对四部医典 的研究成果多于北派 , 其中苏喀洛哲杰布寻找到扎塘版四部医典 , 通过对 四部医典深入研究 , 著有祖先口述为国内外藏医界所重视。南北学派长期争鸣 , 促进了藏医学术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4、关爱生命掀起利众事业的高潮 公元17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史称藏医药繁荣期。五世达赖本人不但对藏医十分感兴趣 ,曾邀请大博士查仓巴讲解四部医典、甘露瓶、千万舍利等许多藏医药学经典,聆听宇妥的医学精髓,对藏医造诣颇深,五世

11、达赖一生采取了许多促使藏医药发展的措施。对扎塘版四部医典、祖先口述新老宇妥传、医学十八支、善说金饰、疑难金刚结解等著作进行了刻版印刷,组织进行对新版四部医典进行认真校对并亲自作了序,这些措施使得许多医学经典得以传世。积极在拉萨、日喀则等地兴办藏医药教育。摄政王第司桑杰嘉措秉承五世达赖旨意修订印刷了现行的四部医典 , 并对这部用偈颂文体写成的经典进行了全面注释和补充 , 写成至今捧为经典教材的四部医典疏蓝琉璃,组织著名画师首次绘制了流传至今的79幅“曼汤”系列挂图,并著有藏医史、秘诀补遗等一些医著。总之 , 甘丹颇章王朝时期 , 藏医在医疗、教学及对四部医典的研究发掘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 这一

12、时期藏医学不但在西藏地区得到发展 , 而且在西康、 安多、内蒙古等地也有了较大传播与发展。19世纪,藏医药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十三世达赖土丹嘉措十分重视发展藏医药学,下令恢复和加强以前建立的药王山藏医利众院,委派自己的两位保健医生去该院担任教师,提高藏医教学水平。1916 年,创办了今西藏自治区藏医院之前身一所医疗和教学兼备的培养藏医高级人才的机构“拉萨藏医历算学院”,钦绕罗布大师任首任院长,大师在教学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为了形象直观教学曾复制了全套彩色医学“唐卡”,规定学生每年上山采药、认药半月 , 在门诊部诊治病人等,同时在学术上著有藏医理论、药物、临床等方面的许多有价值的著作。这些方法对提

13、高教学质量起了积极作用。 这所学校先后培养出了千余人高级藏医人才,其中还有很多是印度等外国学子,他们为藏区和国外的藏医事业的发展、藏医药文化的传播与推广、藏医药学科教育模式、藏药生产运作等各个领域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贡献。5、新时期迎来新机遇民主改革后的藏医药学1959年西藏实行了民主改革,迎来了新时期社会发展。在党和政府极其关怀藏族人民的医疗卫生事业,对藏医药这一祖国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了多方位的继承、挖掘、整理、发展的方针,藏医药从此又开始了她的新的征程。解放初期到目前,藏医药学及其产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藏医药的医疗机构,由原来只在几个大的寺庙的“曼巴扎仓”发展到目前覆盖全区各地市

14、的医院,成为各地市藏医药医疗、教育、科研、生产、天文历算等方面的中心。自1974年成立自治区藏药研究所后,在自治区科技厅以及卫生厅、药监局等行业相关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藏医药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尤其在藏医药的文献整理与研究、藏医药文化传播与推广、藏药材的资源普查与基源认定、藏药材藏成药的质量标准、藏医药临床研究、新药研发、藏医药与现代医药学相结合、藏医药教育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很明显。在藏医院以及科研院所的工作带动下,藏药产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自治区、各地区以及各民营企业的藏药生产厂家,如西藏自治区藏药厂、西藏奇正藏药、藏医学院藏药厂、雄巴拉曲藏药厂、聂拉木藏药厂等等,如雨后春笋

15、般蓬勃发展,并已初具产业化的规模,近年来区党委和区人民政府更是将藏药产业作为我区仅次于旅游产业的第二大经济支柱性产业,全区通过国家GMP认证的藏药生产厂家已有10多家,到目前全区藏药年产值可达到7亿元人民币左右。6、结语综上所述,在过去25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藏医药学从民间经验科学的形式发展成了一门历史悠久、理论体系完整精深、诊治方法和方剂品类丰富的独立学科,可以说这2500年度历史既是积淀精华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更是在医疗健康事业不断进行探索和追求的过程,其中凝聚了雪域高原独到的健康智慧及生存哲学的丰富内涵,同时自身在理论体系的完备系统性、在螺旋式发展和波浪式推进的历史

16、成长发展过程、丰富多样的诊治手段及多样化品种地方剂等各个领域无不投射出其博大精深的内涵。藏医药发展史上,我们不难发现其成长发展的过程及这一过程中雪域高原的人民在探求生命奥秘的持续钻研的精神,历代藏医药先贤们的向善利他的博大胸怀和智慧以及在藏医药学可各领域所作出的丰功伟绩,藏医药学科在积累自身经验、吸收外来科学文化、融合精髓、传播推广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智慧等方面精彩的发展历程。从几乎处于无序、自然发展的模式逐步走向了有一定战略规划和目标的有序发展模式;从以自觉维护并控制为主的藏药质量的道德维护模式逐步走向了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模式;消费市场,从以过去单纯供藏区使用变化成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的推广;医

17、学教育及医疗机构从经院式传统方式走向面向社会形式多样的模式;藏药品种从丸散膏丹等传统剂型发展成目前除此以外的软膏、硬膏、胶囊、口服液等丰富多样化的剂型。人类探求生命奥秘的脚步不会停歇,同样在医药学科领域探索和追求医疗健康的脚步不会停歇!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得到提高的今天,对精神层次的需求和维护健康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必将为藏医药产业的再次腾飞和发展铺展了广阔的机遇,同时,疾病谱不断发生变化的当今,对医药学科及其产业发展也必将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和攻坚课题,在考虑解决当前的产业发展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困难之时,我们真诚希望得到政府有关部门、行业监管部门支持,真诚

18、希望得到医疗教育科研机构、企业界之间沟通与交流,真诚希望产业界各位同仁能够携起手来、精诚合作!(历史部分到此止)(二)、精深的理论体系1、精深的内涵藏医药学植根于藏族传统文化土壤,与本地特有的宗教、哲学、天文、物候、民俗等学科门类息息相关,通过对周边国家、区域、民族之医药文化进行博采众长式吸收的同时,又兼顾本土自然资源、生活习性、地理气候、疾病特点对本民族传统医药学科进行了行之有效的补充和完善,并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和积累、整理,最终成就了一门理论体系完备、诊治方法丰富的独立医药学科体系,其中的理论观点、思维方式、技术手段、医德伦理都蕴含着藏民族传统文化特征,位列世界四大传统医药学科体系榜单,堪称

19、东方智慧的“种质资源”,并至今在人类医药健康事业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成为独立学科的三大学说五源学说藏医药学的理论根基在藏医药学中,以“五源学说”为最根本的理论基础,并认为五源(土、水、火、风、空等五种元素)是构成世间万物的物质基础。其中土为承载之源,水为滋润之源,火为熟化之源,风为动力之源,空为生长空间之源。包括生命体、疾病、药物等万物的形成无不源于这五大物质基础的结合、运动、变化的结果。四部医典里充满辨证地指出:“身体形成自五源,疾病生成亦五源,医治药物依五源,对治疾病从五源。”这一论断生动地阐述了藏医学关于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相互关联、平衡共处、协调发展之朴素的科学观,体现了藏医学道法

20、自然的哲学思想,奠定了藏医药学理论根基。三因学说藏医药学的理论核心在五源学说的基础上,藏医学升华出藏医药的核心学说 “三因论”。这是藏医学关于生命体的生理、心理活动以及病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并指导着临床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这一学说的建立,标志着藏医学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三因”即“隆”、“赤巴”、“培根”(音译)。藏医学认为,所有疾病产生于生理、心理、饮食环境等的变化引起的体内“隆”、“赤巴”、“培根”等三种因素的平衡失调。其中,“隆”的属性为五源之“风”,主司生命的维持和气血之运行、生理活动、分解食物等,对体内寒热既起到平衡调节的作用;“赤巴”的属性为“火”,主司人体感官功能、体温调节

21、等,是体内所有热性因素的总和;“培根”的属性为“土”和“水”,主司人体营养供给系统,是体内所有寒性因素的总和。三者在人体内相互协同、相互制约、相互抗衡,任何一方的偏盛偏衰,都可引起三者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的具体表现,即是我们常说的疾病。寒热学说藏医药学的理论总纲正如四部医典中记载:“调养治法虽有万千种,然而概括起来,无非饮食、行为、药物、外治四大种”。同时,依据时令、年龄、性别、病症、轻重、病症属性,并提出了采取“热病寒治,寒病热治” 充满智慧的辨证论治原则的“寒热学说”,该学说的建立在诊断、治疗、配伍、用药等诸多领域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意义。至今,上述理论体系历经千年,通过大量的医学实践与临床

22、验证,依然在指导着传统藏医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的临床运用。对于上述理论所包含内容,其深度和广度以及在医疗实践中的巨大意义和价值之大,并非用简单语言所能概括的。在其赖于生存发展的哲学思想及其文化氛围之基础,在这样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最终建立了她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一整套体系,从投射出的文化或哲学思想层面的特点大概有如下几点,在此一并陈述以供参考:传统藏医药学以系统论和整体观为基本导向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心理和生理平衡统一、整体和局部协同发展之朴素的科学辩证观强调整体考虑、重视个体差异,标本兼治的个性化治疗理念,在传统医药领域奠定了自己坚实的基础(精深的理论体系简单阐述完毕)(三)、独特的诊治方

23、法藏医药学很早就认识到事物的表征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事物内部发展变化的规律,并将这种规律的认识应用到医药各个领域,最终促成了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组方、用药要等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技术。这些技术在有些方面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有些方面体现了藏医药学在“全息理论”方面的认识和实践,有些方面体现了藏医药学对信息学的探索和在信息的归纳分析总结方面的分析方法,更是体现了一直以来藏医药先贤在探求事物本原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和努力藏医诊断学以望、问(闻)、切三诊为基本方法,兼有尿诊、抛砖引玉式的药诊等其他行之有效的辅助性诊断方法,其中“尿诊”尤具特色,常常为国内外专家所惊叹!以整体观、全息观为指导,以三因学说

24、为基本理论依据,通过目察、口问、鼻嗅、触摸等“以外测内”的诊察方法,判断和分析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及内在联系,从而为“辨证论治、对症下药”提供依据。在藏医临床诊断过程中,“问诊”包括:饮食习惯、起居行为、病人的感受、起病缓急等,主要目的是为诊察病因、病状提供依据。“切诊”又称“脉诊”,与中医的切诊类似,是通过人体脉象的缓急、强弱、频率等多种指征来判断病因、疾病部位、性质等方法。“望诊”始终贯穿在整个临床诊断过程中,是一种通过病人面相、肤色、排泄物颜色等外在表征来判断疾病性质、种类的方法。其中尤具特色的是“尿诊”。如:尿色黄如小檗或亚大黄汁样者为赤巴病尿象(热性病)等。传统藏医经过上述诊断,将

25、所获得的信息综合、归纳、总结,最终得出诊断的结果,并根据结果“对症下药”、“辩证施治”!在治疗方面,四部医典中记载:“医生不明疗法治则,如暗夜投靶,所击不中要害也。”、“调养治法虽有万千种,然而概括起来,无非饮食、行为、药物、外治四大种”。可见藏医之治疗学的重要地位。同时,依据时令、年龄、性别、病症、轻重、病症属性,藏医提出了采取“热病寒治,寒病热治”、 “平衡体内外因缘”等充满智慧的辨证论治原则。在治疗个病方面,藏医强调从整体到局部、组合用药,标本兼治的治疗方法,比如一个肝病患者,早上以调养脾胃为主,中午以针对病灶的治疗为主,晚上采取降“龙”镇静安神的治疗方法等等。其中,药物治疗一直是藏医最

26、主要且最普遍的治疗方法。藏药材来自于动物、植物、矿物等天然产物,并针对不同疾病,根据藏医药基本理论组合成不同的方剂,称之为“藏药”。其主要传统剂型汤剂、散剂、丸剂、膏剂、药酒、汤散等。品种丰富,仅四部医典密诀部就载有2826种配方。在公元18世纪面世的晶珠本草载有2294种药物,并附标本图解,至今还处于藏药学领域纲领性的地位。此外,外治法是藏医药有别于其他传统医药的最具特色的治疗方法之一。外治法主要有“藏药浴”、“火灸”、“热敷”、“外敷”、“棍棒(按摩)”等等。其中“藏药浴”、“火灸”等外治实践早已在群众中广受欢迎,尤其在春、秋两季里,是进行“藏药浴”养生保健的最好季节,适用于关节炎、皮肤病

27、、骨质增生、肾病等各种疾病,这种疗法不仅在西藏和其它藏区,在北京、四川、广东、山东等地已经深入社区,逐渐被现代都市所接受。(四)、安全有效的方剂藏医藏药以其安全可靠、疗效确切、方便廉价等特质,在我国医药消费市场上已经陡然走俏了!这不仅给低迷不振传统医药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更是给广大消费带了更多的健康护理方面的选择。截止到去年年底,藏医药经过短短十几年的探索与努力,国内年产值已经稳步越过10个亿的突破线,并诞生了奇正藏药等数家知名品牌企业。在藏医药经典文献中,经过长期临床应用实践验证并已形成处方的制剂的约有1.2万种。临床常用且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剂约有300多种,获得国药准字号并可以在全国药品

28、市场上流通的藏药制剂约有200多种。其中既有单方制剂、也有组方制剂,而组方制剂占有绝对高度比例。在组方制剂中,既有由两三味药材配伍制成的成药,如“铁棒锤止痛膏”、“五味甘露药浴精”等;也有由八九味甚至十几味、几十味药材配伍制成的成药,如“八味沉香散”、“二十五味鬼臼丸”等;还有超过100味以上药材组成的成药,如“七十味珍珠”、“仁青常觉”等。藏药之所以以组方制剂居多,源于具有东方哲学思想特征的藏医药学独有的方剂学和配伍理论。藏医药学理论基础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发生各种疾病是因为这个复杂系统在某一环节或多个环节失去了平衡。所以要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必先使其系统达到平衡状态。为了平衡这些

29、系统,用药时除了修理患病部位,还要对系统中相关联动环节进行同步维护,否则容易造成顾此失彼的现象。正所谓藏医“寒病热之,热病寒之”的治疗原则下,藏医药学认为,在进行制剂的组方配伍时,疾病属性和药物属性是首先要考虑多两个核心。假如配伍不合病情,犹如无的放矢,所击不中要害不说,甚至容易造成严重后果。如:以藏药治疗感冒类疾病的良药“流感丸”为例。在治疗以热性因素引起的感冒方面,治疗应以寒药(牛黄、藏菖蒲、宽进藤等清热解类药物)攻之,但是寒性药的选择和用量不当容易造成胃肠消化系统的破坏,为避免顾此“感冒”失彼“胃肠”,处方中必定要考虑温药(豆蔻、土木香、丁香等温补调理)的投入,同时鉴于感冒类疾病多属因病毒引起,所以还要考虑抗病毒的药物(亚大黄、酸腾果、铁棒锤、诃子等清热解毒类药物)的适当比例。历年来藏医特别重视药物的配伍,除非理论功底和造诣非常深厚的专家,藏医药一般从业人员是不敢轻易擅自组方配药。在正确判别疾病之寒热、部位、与其他关联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