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浙江专)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十讲 议论文阅读(二)课件(经典回放点拔+考点解读回放+考点跟踪突破+13中考真题)_第1页
人教版(浙江专)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十讲 议论文阅读(二)课件(经典回放点拔+考点解读回放+考点跟踪突破+13中考真题)_第2页
人教版(浙江专)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十讲 议论文阅读(二)课件(经典回放点拔+考点解读回放+考点跟踪突破+13中考真题)_第3页
人教版(浙江专)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十讲 议论文阅读(二)课件(经典回放点拔+考点解读回放+考点跟踪突破+13中考真题)_第4页
人教版(浙江专)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十讲 议论文阅读(二)课件(经典回放点拔+考点解读回放+考点跟踪突破+13中考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聚焦中考语文第十讲 议论文阅读(二)1结构、语言 (2013淄博)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李浩然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者“无地自容”的心情,也成为很多网友的一致感受。“没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神庙与汉字,两大文明竟以如此方式相遇,实在让人尴尬。不管是真心喜爱、跟风模仿还是年幼无知、出于炫耀,这种行为不仅污损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也为中国游客添了一笔不良记录。相对大多数中国游客的有序有礼,少数人的不良表现更容易被放在公共外交的聚光灯下。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踩踏黄线、

2、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因为这些行为,中国游客甚至在国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的调查中,名列“最差游客榜”第二名。当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2000年的1000万人次快速增长至2012年的8300万人次,“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2“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面对刻字,现场中国游客莫不感觉羞愧,甚至连导游也赶紧走开。微博热议、媒体讨论中,惭愧、耻辱的情绪,谴责、反省的主调,也让人看到整个社会对文明素质的强烈吁求、一个国家文明意识的自我审思。当事孩子的父母也主动联系媒体,流下忏悔的泪水,坦言“孩子犯错误,主要责任在大人,是我们监护不到位,平时教育做得不好”,公开道歉

3、。未成年人犯错在所难免,应予以必要宽容并助其改正,但整个社会则应以此为镜、自我检视。3的确,“到此一游”远涉重洋,也是国内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输出”。从被刻字弄得遍体鳞伤的长城,到赫然出现在故宫大水缸上的涂划,都是孩子耳濡目染的“活教材”。习惯了乱闯红灯,出了国可能也会“红绿色盲”;习惯了大声喧哗,在国外也难以主动调低音量。从这个角度说,文明习惯的养成不分海内外,文明素养的提升,更需要每个人的日常践行。有人说,最好的“到此一游”,是把旅途中所有的美好都刻在心上。而提升文明素养,也需在心上刻下这让人蒙羞的“到此一游”。在拥堵的公路上随意并道时,在地铁的长队里加塞插队时,在逃票成功洋洋得意时,在网

4、络空间掐架骂娘时,这几个字就该闪动警示之光,提醒你触碰到了文明的红线。谨记“到此一游”激发的文明耻感,以此自戒自省,以此校言校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才能迈进一步。4今日中国,吃饭穿衣已经不是问题,甚至海外奢侈品商店促销都会挂上汉语海报。然而,很多人也感觉,“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的确,现代化的过程中,怎能少了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的现代化?国务院会议倡导“健康文明旅游方式”,政府机构出台“文明行为指南”,这些都让人看到,在社会管理者那里,文明素养、人的素质,已越来越成为“发展的必修课”。同样是神庙,雅典阿波罗神庙的一块石板上,刻着这样的铭文:认识你自己。反思埃及神庙刻字事件,以此为契机省察

5、自我文明素养,才能在国际交往中赢得尊敬,更让我们在文明复兴之路上“递进一层”。 (选自2013527人民日报)5作者在文中针对“到此一游”这类不文明现象,提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答案“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如答“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或“以此为契机省察自我文明素养”也可。)点拨结合全文来看,第 段在前三段所提出的包括“刻字”等不文明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论点,即“到此一游的风波,理应成为反思文明素养的契机”。6第 段中作者说“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句提醒更有特殊含义”。“特殊含义”应该怎么理解?答案在国外,每个人的文明程度都影响着公众对中国的印象:当出国旅游的人越

6、来越多时,个人的文明程度在国际上产生的正面或负面影响会更大。点拨要理解“特殊含义”,首先要明白“读本”的意思,这里把国人比喻为“读本”,意即国外的民众是通过国人在外的一言一行来感受对中国的印象的,理解了这一层意思,再结合其影响来谈即可。7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答案举例论证(事实论证),论述了不文明现象远涉重洋的原因:“到此一游”远涉重洋,也是国内不文明言行的不自觉“输出”。点拨第 段在段首即提出了本段论点,画线处的句子是举出各种事例来印证这一论点的。8阅读第 段,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再补写两个事例,反思我们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并以此为镜,自戒自省。答案示例:在公共场合大声

7、喧哗时,在旅游景点乱扔垃圾时。点拨所举事例符合文意即可。9考点解读1分析议论文的结构。2分析议论文的思路。3理解议论文的语言。10知识拓展一、议论文的结构1.基本结构,包括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和解决问题(结论)三部分。(1)引论,又叫“绪论”,是文章的开头。它或交代背景、说明写作的目的和原因;或因事设问,启人思考;或从日常生活现象落笔;或引经据典,说古道今;或开门见山直接申明自己的主张和看法这部分担负着提出中心论点的任务。(2)本论,也叫正论,是议论文的最主要部分,这部分担负着论证中心论点的任务。(3)结论,一般是综合归纳本论的内容大意或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号召读者行动或接受正确的

8、主张。它是分析问题的必然结果。它的作用在于把全篇的主要思想重提一下,使读者得到一个具体的总的认识。11知识拓展2论证结构,本论部分常见的论证结构有以下几种:(1)递进式,递进式就是后面的论证是在前面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前后之间是逐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关系。段与段之间常常有一些递进式的标志,如“不仅如此”“而且”“甚至”等。(2)并列式,在论证中,论证的几个层次或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种结构中各个分论点平行列举,分别阐述。并列结构的语言标志有“首先”“其次”“再次”或“一方面”“另一方面”或“其一”“其二”等。几个并列的分论点的内容不可交叉,不可重复,不可包容,不可矛盾。(3)总分式,论证的层

9、次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总分式一般有“总分总”“总分”“分总”等形式。“总”就是要以准确精练的语言,将分述内容的主旨概括出来,使之成为能“张目”的总纲。分说必须与总说在中心主旨上保持一致,应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论证中心论点。(4)对比式,在论证过程中,把两种观点加以对比,通过二者对比,突出论证其中一方面的正确性,往往一方面用墨较多,作为论证重点,而另一方面用墨较少,只作陪衬。12知识拓展二、议论文的语言议论文的语言往往具有准确性、概括性、形象性等特点,所以分析议论文的语言也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1体味语言的准确性议论文需要通过明确的概念、准确的判断和严密的推理来讲清道理,所以语言表达必须准确

10、无误。如想和做中,“有些人只会空想,不会做事”中的“有些人”就不能换成“很多人。“有些人”指的是“少数一部分人,而“很多人”则表示的是“大多数人”,毕竟“只会空想,不会做事”的是少数人,这样说符合事实。语言的准确性还表现在恰当使用状语、定语等修饰成分和一些关键性句子上,如“往往”“很少”等一些词,使论证更严密。13知识拓展2体味语言的概括性议论文把讲清抽象的道理作为它的目的,即使列举事例也要以理服人,以理取胜。事例必须有概括性,这就要求语言高度简练。3体味语言的鲜明性议论文语言的鲜明性,表现在它通过语言表达的观点一清二楚,简洁明快。在表明观点时立场鲜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非常明晰。4体味语言

11、的生动性议论文的生动性不在于细致入微的描写,而在于简洁明快的勾画,有时常借助歇后语、俗语、方言和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如谈读书中“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这组排比一开始就将读书的作用和盘托出,让你在一种书香四溢的氛围中感受读书之美、读书之乐、读书之好。14名题强化(2013重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你永远拥有两个世界游宇明任何一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手中的世界,一个是心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你已经掌握的世界,比如你现在从事的职业、你目前所处的地位、你当下的亲人、朋友心中的世界是你未曾掌握却时刻梦想获得的世界,比如你希望从事的事业、你渴望获取的财富、你渴盼争得的荣

12、誉、你企望得到的人际关系这两个世界构成了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容纳了你所有的心血和汗水。人无疑应该善待手中的世界,手中的世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它可以让你呼吸、给你温情。但人永远不能放弃心中的世界。人有一点与动物不同,他是为梦想活着的,没有梦想,人就没有朝气,就不会想方设法开发生命的种种潜能,就可能终生碌碌无为。心中的世界就像一座我们从来没有走近过的山,里面长满了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就像一条我们从来不曾趟过的河,里面充满着迷人的波涛。手中的世界只是我们走向心中的世界的一个基地,却不是我们停步的理由。15名题强化我们想走向心中的世界,需要带几个灵魂的伴侣上路。第一个伴侣是自信。自信就是相信自己

13、能够创造某个辉煌、抵达某种高度的心理素质。人先要相信自己,才能超越自己。一个过于自卑的人很难实现生命的辉煌。世界总是多角度的,生活中有阳光、云霞,也会有风雨、泥泞,抵达过心中的世界的人,在只有手中的世界的时候,(人)无不遭逢过靠山山崩、靠水水流的日子。鲁迅先生一生的创作成就够高了吧,可他在民国教育部做公务员时,曾因支持学生运动,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开除过;写哈利波特的乔安妮凯瑟琳罗琳现在够出名了吧,但她曾经离婚之后又碰上失业,最穷窘的时候连一日三餐都成问题。这两个人后来之所以能够走向美丽的心中的世界,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忍耐力这个好伴侣。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与一般人的区别在于:面对失败,一般人会想,我这

14、人太笨,注定干不成这个事,干脆算了吧;向往心中的世界的人则认为,我这么聪明,眼前这点困难算什么,换个方向再试几次,我就不信突破不了。结果,他们真的取得了成功。16名题强化我们还应该极大地培育自己的才华。人固然要有梦想,然而,如果你缺少抵达梦想的起码的才华,梦想再多也是废纸。自信、忍耐力与才华的关系,好比一条河的奔流,自信、忍耐力提供的是河床,才华是实现河流流动的势能没有河床,河流自然流得不那么痛快;没有势能,河流根本就流不起来。没有一个人不想踏平手中的世界的围栏,拥抱花红柳绿的心中的世界,但生活无时不在告诉我们: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极乐福地,它其实是一个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断出发、抵达的结

15、果。(选自新时文触摸思想的力量)17名题强化本文鲜明地提出了“人永远拥有两个世界”这一观点,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这两个世界?答案人应该善待手中的世界,更不能放弃心中的世界。点拨结合第 段内容回答。18名题强化在作者看来,要想走向心中的世界,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答案自信;忍耐力;才华点拨第段与及第段构成总分总的关系,三段分别讲的是自信、忍耐力和才华。19名题强化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在只有手中的世界的时候,(人)无不遭逢过靠山山崩、靠水水流的日子。(2)没有一个人不想踏平手中的世界的围栏,拥抱花红柳绿的心中的世界。答案(1)指人生中会经历到的挫折、坎坷、磨难;(2)走向心中世界

16、的障碍、束缚、羁绊。点拨(1)结合语境,加点词指前面的风雨、泥泞的本义,指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坎坷、挫折。(2)“围栏”这里是比喻的说法,结合前面的“踏平”一词,这里的围栏应指障碍,束缚等。20名题强化结合上下文谈你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心中的世界不是高蹈于云端的极乐福地,它其实是一个人在手中的世界里不断出发、抵达的结果。答案心中世界绝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并须不断追求才能实现的目标。点拨理解这句话要抓住“极乐福地”“出发”“抵达”这些关键词,心中的世界其实就是梦想,手中的世界指的是现实,梦想不是享乐的天堂,不是空中楼阁,而应是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21名题强化下列两句名言

17、,哪个更适合作为第段的道理论据?为什么?(1)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2)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拿破仑答案第(1)句更适合作为道理论据。因为培根的话强调的是自信的重要性,更能证明第段的观点点拨第段谈的是自信的问题,而培根的名言强调的是:自信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22指点迷津一、议论文的结构【精典题型】分析议论文的结构特点。【思路点拨】先分析总体结构,如怎样提出问题,怎样分析、解决问题的。再分析具体结构形式(即逻辑关系),如并列式、层进式、总分式等。23指点迷津二、议论文的语言【精点题型】品味句中加点的词。【思路点拨】品析议论文的语言可从严密性与生动性两方面入手。严密性方面与说明文的科学性类似,注意那些表示时间、范围、程度的副词,以及在表达观点时使用的关联词等。生动性方面从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表现手法(如对比、反讽、口语化等)、句式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