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设计本节分析教材分析本节以S、SO2、SO3的性质,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为核心,重点介绍了酸雨的形成和防治原理及so2的性质。本节从探讨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和防治入手,向学生介绍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有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和防治酸雨的原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形成与自然友好相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建议从以下几个线索上来理解和把握本节教材:1从社会性主题的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来看,本节围绕的主题是“空气资源的利用和空气污染的问题”,其侧重点在硫酸型酸雨的危害和防治,按照新课程标准,要适时地进行环境教育,宣扬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渗透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环境
2、伦理教育。2从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来看,本单元在学习了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和一系列金属元素(钠、铝、铁)以后,进一步研究硫元素及其氧化物以及氮元素及其氧化物,无论在元素化学的感性认识上还是在理论学习的积累上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可以说这个时候来研究难度较大的硫元素和氮元素正是恰到好处,这是人教版化学教材的匠心独运之处,要好好体会,充分利用该版本设计的系统优势。本单元的化学学科知识体系遵循着硫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三氧化硫,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这样的线索,为比较全面地进行硫元素的学科知识的教学选择预留了较大的空间,可供教师自由发挥,也为下一节学习硫、氮的其他化合物氨、
3、硝酸、硫酸做好铺垫。针对以上内容,对教材进行以下处理: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作为第一课时,在这一课时中应该把二氧化硫性质的教学作为重点,着力突破,设计从二氧化硫中硫的化合价着手,让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二氧化硫所具有的性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动手参与,从中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的能力,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物质的化学性质;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作为第二课时,在这一课时中应该把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以及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之间的相互转化作为重点。课时分配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1课时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1课时
4、第一课时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整体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硫的物理性质和存在,掌握硫的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知道SO2的漂白原理;掌握三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污染的防治。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用新概念重新理解旧知识的能力(可逆反应概念);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动手参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的能力,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物质的化学性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实验学习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个人及学科价值;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
5、哲学观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三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二氧化硫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性质的多重性。课前准备实验用品:酒精灯、试管夹、玻璃棒、试管、水槽、二氧化硫、紫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稀NaOH溶液、亚硫酸、澄清的石灰水、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溴水。所用课件:空气质量日报图有关学生小组实验的步骤氯水与二氧化硫漂白性的比较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比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投影空气质量日报图-ta航叱琏21*垠38:.肥电気32m嗾入離粒镌&6北京市区空气质H1檢4MOiiS001J軸4M.r讣气*t设问在空气质量报告的各项指标中,有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指数。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什么?
6、空气中有多种物质,为什么要选择这两种污染物的指数来报告?它们有什么危害?这就是我们这节书所介绍的内容。推进新课硫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硫在自然界中既存在游离态,又存在化合态。硫俗称硫黄,是一种黄色晶体,下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硫单质。描述由于硫单质中的硫元素显示0价,处于中间价态,硫单质应该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一、二氧化硫1硫单质的性质硫单质的物理性质俗称硫黄,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熔、沸点较低。硫单质的化学性质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i.氧化性Fe+S=eS2Cu+S=u2SHgS=HgS注:硫单质具有氧化性,但这种氧化性较弱,在与具有可变化
7、合价的金属单质反应时,只能把金属单质氧化到低价态。II还原性S+02=$02分析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是空气质量监测的重要气体之一。它是形成硫酸型酸雨的“罪魁祸首”,那么硫酸型酸雨是如何形成的?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有关酸雨的内容。学生归纳、教师板书2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酸雨: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形成原因:含硫燃料(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形成过程:h2so4so22-so3H2-h2so4催化剂2SO2+O22SO3so2+h2oh2so3so3+h2o=h,so42H2SO3+O2=2斗SO4过渡酸雨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酸雨的形成与SO2的化学性质
8、密切相关,我们有必要来更加详细地学习so2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的性质展示一瓶盛满二氧化硫的集气瓶。提问二氧化硫是什么颜色?什么状态?有什么气味?总结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设问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解性怎样呢?学生小组实验实验步骤:将装满二氧化硫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在水面下打开胶塞,观察试管内水面的上升。现象:试管内水面上升。分析:二氧化硫易溶于水。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无色,朿I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易液化(一10C),易溶于水(1:40),密度比空气大。过渡我们了解了SO2的物理性质,下面重点来研究SO2的化学性质,看看它到底有什么秘密。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引导请大家从理论上及已有的
9、知识推测。如前面我们学习过物质的分类,SO2属于什么氧化物?分析SO2的化合价,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进行思考。回答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酸,可以跟碱或碱性氧化物直接反应。具有氧化性、还原性,因为二氧化硫中S的化合价为+4,属于中间价态。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在水下用胶塞塞紧试管口,取出试管,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现象:试管内液体变红色。分析:so2溶于水呈酸性,二氧化硫是一种二元中强酸。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so2+h2oh2so3(二元中强酸)分析亚硫酸是一种二元中强酸,h2so3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硫,对于这样的反应,在同一条件下,能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我们称它为可逆反
10、应。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引导二氧化硫与碱的反应怎么样呢?(为操作方便,是加进亚硫酸)学生小组实验实验步骤:(1)向滴进12滴酚酞的少量稀NaOH溶液中加入亚硫酸。(2)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加入几滴亚硫酸,再继续滴加亚硫酸。现象:(1)试管内液体由红色变无色;(2)溶液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与碱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O2+2NaOH=Na,SO3+H2O或SO2+NaOH=NaHSq;二氧化硫分析: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亚硫酸钙,继续通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
11、亚硫酸钙可以继续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亚硫酸氢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O2+Ca(OH)2=CaSq;+H2O;CaSO3+H2O+SO2=Ca(HSq)2。设问能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鉴别SO2与CO2?如果不能,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鉴别它们呢?回答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SO2和CO2。可利用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和漂白性。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一一使品红溶液褪色学生实验实验步骤:向装有少量亚硫酸溶液的试管中加入12滴品红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然后加热试管,再观察颜色。现象: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原来的颜色。分析: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时,这些无色物
12、质又会分解,恢复原来的颜色,是暂时漂白。思考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不持久,时间长或受热颜色能复原,它与以前所学的物质的漂白一样吗?分析HC1O的漂白具有永久性,是利用它的强氧化性进行漂白,而SO2是与某些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投影氯水与二氧化硫漂白性的比较氯水一氧化硫原理氯水中HC1O,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so2直接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实质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效果永久性暂时性范围漂白大多数有色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漂白某些有色物质,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思考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鉴别SO2与CO2呢
13、?从化合价角度来分析。回答它们都具有氧化性,二氧化硫还有还原性,可以利用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进行两者的鉴别。实验实验步骤:向装有少量酸性KMn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亚硫酸溶液,观察现象。向装有少量溴水的试管中加入亚硫酸溶液,观察现象。现象:酸性KMnO4溶液褪色;溴水褪色。式为:SO2+Br2+2H2O=2HBrH2SO4。分析: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与酸性KMnO4、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方程等反应。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强),可与过氧化氢、氧气、卤素单质(Cl2、Br2、I2)、高锰酸钾催化剤2SO2+O22SO3SO2+H2O2=H,SO4或曰2$03+曰202=耳$04+日20使酸性KM
14、nO4溶液褪色SO2+X2+2H2O=2HX+H2SO4(X2:Cl2、Br2、I2)思考若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气体相混合后,同时通入品红溶液中,其漂白效果是否会更好一些?若将SO2通入溴水中,可见溴水褪色,这是否能说明SO2具有漂白性?分析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气体相混合后,同时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是由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结论紫色的酸性KMnO4溶液褪色或变浅。但这并不是SO2的漂白性所起的作用,是它们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漂白是对于有机色质来说,酸性KMnO4不是有机色质。过渡二氧化硫除还原性外,还有氧化性。二
15、氧化硫的氧化性(弱)SO2+2H2S=3S;+2H2O分析以上我们学习了有关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都是酸性氧化物,我们来把它们的性质进行一下比较。投影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性质比较SO2CO2色、味、态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酸性so2+h2oh2so3hq+co2h2co3H2SO3H+HSO亍(紫色石蕊溶液变红)SO2+Ca(OH)2=CaSq;+H2OH2CO3H+HCO-(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O2+Ca(OH)2=CaCq;+h2o酸性:H2SO3H2CO3(NaHCO3+S02=NaHSQ+CO2)还原性:*氧化性:漂白性:*制法:SO2+Br2+2H
16、2O=2HBr+H2SO4SO2+2H2S=3S;+2H2O品红褪色Hsa+NasSaNa2SO3+H2SO4=4HJJ黑鸟CaCO3+H3ca+CaClz2HC=-H.O-Uht设问二氧化硫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那么是不是二氧化硫有百害而无一利呢?二氧化硫的作用制硫酸,用作漂白剂,杀灭霉菌和细菌,还可用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过渡从上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二氧化硫在适当的温度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硫,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一下硫的另一种重要的氧化三氧化硫。三氧化硫的性质分析三氧化硫也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它溶于水生成硫酸,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一原理生产硫酸的。酸性氧化物:s
17、o3+h2o=h2so4练习请同学们根据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SOs+CaO=SO3+Ca(OH)2=学生板演SO3+CaO=CaSqSO3+Ca(OH)2=CaSq+H2O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走近了二氧化硫,认识了二氧化硫。全世界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有3亿吨,地球早已不堪重负。世界酸雨的形势如何,我们可以在课后访问有关的网站。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板书设计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一、二氧化硫硫单质的性质硫单质的物理性质俗称硫黄,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熔、沸点较低硫单质的化学
18、性质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氧化性Fe+S=eS2Cu+S=u2SHg+S=HgS.还原性s+o2=$o2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酸雨: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形成原因:含硫燃料(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形成过程:二氧化硫的性质(1)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易液化(一10C),易溶于水(1:40),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SO2+H2OH2SO3(二元中强酸)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与碱反应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强),可与过氧化氢、
19、氧气、卤素单质(ci2、Br2、I2)、高锰酸钾等反应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弱)SO2+2H2S=3SJ+2H2O(3)二氧化硫的作用制硫酸,用作漂白剂,杀灭霉菌和细菌,还可用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三氧化硫的性质酸性氧化物:so3+h2o=hso4SO3+CaO=CaSqSO3+Ca(OH)2=CaSq+H2O布置作业1为了除去混入CO2中的SO2,最好将混合气体通入下列哪种溶液中()A.饱和烧碱溶液B.饱和小苏打溶液C.饱和纯碱溶液D.浓硫酸能够用于鉴别SO2和CO2的试剂是()A.品红溶液B.紫色石蕊溶液C.澄清石灰水D.氯化钡溶液既能使石蕊溶液变红,又能使品红试液变为无色,还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20、)A.Cl2B.H2SC.SO2D.CO2下列物质均具有漂白作用,其中一种与另外三种的漂白原理不同的是()A.HClOB.H2O2C.SO2D.O35下列物质中硫元素只显示还原性的是()A.H2SB.SO2C.SD.H2SO4答案1.B2.A3.C4.C5.A教学反思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SO2的性质和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认识SO2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在前面已对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操作和实验装置的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这一节课以二氧化硫的分类和化合价为起点,引导学生对二氧化硫的性
21、质进行推导,大胆探究,并结合实验进行验证。既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又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通过课后的补充资料也可以扩充学生的视野。备课资料酸雨在正常状况下,由于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降雨时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形成酸性很弱的碳酸,因此正常的雨水呈微酸性,pH约为5.65.7。在1982年6月的国际环境会议上,国际上第一次统一将pH小于5.6的降水(包括雨、雪、霜、雾、雹、霰等)正式定为酸雨。酸雨通常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是大气污染现象之一。首先用酸雨这个名词的人是英国化学家史密斯。1852年,他发现在工业化城市曼彻斯特上空的烟尘污染与雨水的酸性有
22、一定关系,报道了该地区的雨水呈酸性,并于1872年编著的科学著作中首先采用了“酸雨”这一术语。酸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过程,主要是由废气中的SOx和NOx造成的。汽油和柴油都有含硫化合物,燃烧时排放出S02,金属硫化物矿石在冶炼过程也要释放出大量S02。这些SO2通过气相或液相的氧化反应产生硫酸,其化学反应过程可俺化剖表示为:气相反应:2SO2+O22SO3,SO3+H:p=H2SO4;液相反应:SO2+H2O=H,SO32H2SO3+O2=2H,SO4,大气中的烟尘、03等都是反应的催化剂,03还是氧化剂。燃烧过程产生的NO和空气中的02化合为N02,NO2遇水则生成硝酸和亚
23、硝酸,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2NO+O2=2NC22NO2+H2O=HNC3+HNO2。酸雨对环境有多方面的危害:使水域和土壤酸化,损害农作物和林木生长,危害渔业生产(pH小于4.8时,鱼类就会消失);腐蚀建筑物、工厂设备和文化古迹,也危害人类健康。因此酸雨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此外,酸雨可随风飘移而降落到几千里外,导致大范围的公害。因此,酸雨已被公认为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酸雨中的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中燃烧煤炭排放的硫氧化物、燃烧石油及汽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等酸性物质。我国的酸雨具有以下特点:酸雨分布面广;对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调查表明,已有2
24、0多个省、市、自治区出现酸雨。酸雨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主要集中在西南、中南和华东地区,并且有从北到南逐渐加重的趋势。不少地区的酸雨已相当严重,而且逐年加重。酸雨的发展速度很快。酸雨主要是由硫酸及硫酸盐引起的。要防治酸雨的污染,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少人为的污染物排放。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主要是由于燃烧高硫煤(煤中一般含硫的质量分数为0.3%5%)造成的,因此,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是防治酸雨的有效途径。具体做法是大力进行煤炭洗选加工,综合开发煤、硫资源;对于高硫煤和低硫煤实行分产分运,合理使用;在煤炭燃烧过程中,采取排烟脱硫技术,回收二氧化硫,生产硫酸;发展脱硫煤、成型煤供民用;有计划
25、地进行城市煤气化等。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SO2溶解于水成亚硫酸,亚硫酸跟有色的有机物质直接结合而成无色化合物。例如,把so2通入微酸性的品红溶液里,溶液颜色就由红色变为无色,这是亚硫酸直接跟有色物质结合的结果。这个反应可以用下面的化学方程式表示:宝人H无色品红的结构里有一个发色团,该发色团遇到亚硫酸后,生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改变了发色团的结构。这种无色化合物不稳定,遇热时,又分解为发色团。相关链接/view/2741.htm(酸雨)http:/gz/tbstdq/gl/xjchx/200606/199593.html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附1: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探究作者:陈廷俊,江苏省南京市金陵
26、中学河西分校。整体设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大气的污染,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钠、铝、铁、硅、氯及其化合物基础上,继续学习硫、氮氧化物的相关知识,既是为氨、硝酸、硫酸的学习做准备,也是对高中化学无机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二氧化硫是一种具有还原性和氧化性的酸性氧化物,通过学习让学生建立“硫元素系统”的整体印象,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研究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方法和规律。第一课时主要学习SO2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三维目标的漂白原理。知识目标:了解SO2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SO2的化学性质,认识可逆反应和SO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27、。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实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态度。教学重点SO2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可逆反应、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SO2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启发思考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将教材中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指导学生采用实验对比方式,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化难为易。教学用品多媒体课件、试管架、试管夹、点滴板、玻璃棒、小试管(4支)(配套小气球1个),滴管(2支)、酒精灯、火柴、滴瓶(贴“so2水溶液”标签)、水槽、pH试纸、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品红溶液、0.01molL-1NaOH溶液、
28、0.1molL-1Ba(OH)2溶液、KMnO4溶液、一大试管SO2气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南京城市空气质量报告表。启发思考空气中有很多物质,为什么二氧化硫要作为主要污染物来报告?二氧化硫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SO2的了解情况。学生回答由23名学生介绍所收集到的SO2相关知识。推进新课教师讲述SO2主要来源于工业制备硫酸,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等,硫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生成SO2,SO2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思考猜测SO2具有哪些性质呢?学生实验1观察试管中SO2的色、态,闻其气味。把试管倒立在水中,打开胶塞并轻摇试管;在水下用胶塞塞紧试管并取出,然后将试管中液
29、体倒入贴有SO2水溶液标签的滴瓶中。师生总结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1:40),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启发思考SO2是否仅仅溶于水?学生实验24学生实验实验现象结论(反应化学方程式)2将一小片pH试纸放在点滴板上,用玻璃棒醮取SO2水溶液滴在上面。3在点滴板凹穴中滴入1滴紫色石蕊溶液,然后滴加SO2水溶液,观察实验现象。4在试管中加入1mL氢氧化钡溶液,然后滴加少量SO2水溶液,振荡,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回答实验2现象:pH试纸呈红色,实验3现象: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实验2和3的结论:SO2+H2OH2SO3(溶液呈酸性);实验4现象:生成白色沉淀,实验4结论:SO2+
30、Ba(OH)2=BaSq;+H2Oo师生总结SO2和co2一样,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能与水反应生成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其中so2和h2o反应生成的h2so3是一种不稳定的中强酸,相同条件下,又分解生成so2和h2o,我们将这样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写成so2+h2oh2so3,“”为可逆符号。教师讲解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1)CO2+H2O=H,CO3,H2CO3=H,o+co2t针对训练下列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2)2H2+O2=2H2O,2H2O=2H2f+o2f启发思考SO2除了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还可能具有哪些性质?
31、学生实验57学生实验实验现象结论(反应化学方程式)5在试管中加入12滴品红溶液,然后滴加SO2水溶液,振荡,观察实验现象。再在试管口套一小气球,加热,观察实验现象。6在试管中加入1mL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滴加2滴无色酚酞溶液,然后滴加so2水溶液,振荡,观察实验现象。7在点滴板凹穴中滴入1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然后滴加SO2水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回答实验5现象:溶液褪色,加热后又变红色;实验6现象:溶液褪色;实验7现象:溶液褪色。师生总结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生成的物质不稳定,加热又恢复原来颜色。SO2的这种性质称为漂白性,其漂白原理是SO2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且生成的
32、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教师讲述观看SO2用于漂白草帽、鲜花、银耳的图片。二氧化硫作为食品添加剂历史悠久,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用于干果、蜜饯果脯等的漂白,令其外观更好看;二是具有防腐、抗氧化等作用,能延长食品保质期。一般来讲,少量的二氧化硫进入机体可以认为是安全无害的,但如果超量使用,就有可能造成食品中二氧化硫超标,对人体的肝、肾等造成伤害。鉴别的方法为“看颜色”和“闻气味”。师生讨论几种物质的漂白性比较物质HQ2、HC10SO2木炭原理将色素氧化为稳定的无色物质与色素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将有色物质的分子吸附在其表面实质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吸附范围可漂白大多数有色物质,能
33、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可漂白某些有色物质,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褪色可吸附某些有色物质的分子启发思考滴加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是SO2漂白的结果?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结论。SO2漂白的结果,而是氢氧化钠被反应的结果:SO2+2NaOH=Na,SO3+H2O,通过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进行验证。师生讨论SO2漂白是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物质,实验6中没有有色物质,不是启发思考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SO2漂白的结果?投影讲述SO2中的S为+4价,处于S元素的中间价态,根据氧化还原理论推测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当SO2遇到氧化剂时,表现还原性,被氧化成+6价的硫;当SO2遇到还原剂时,
34、表现氧化性,被还原成0价的硫。如:5SO2+2KMnO4+2H2O=K,SO42SO3。+2MnSO4+2H2SO4,SO2+Cl2+2H2O=H2SO4+2HCl,2SO2+O2启发思考如果将h2s和so2两种气体混合,能否发生反应?师生讨论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反应为:2H2S+SO2=3S+2H2O投影讲述观看h2s和SO2两种气体混合反应视频,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知识。阅读教材二氧化硫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制造硫酸,漂白纸浆、毛、丝、草帽,杀菌、消毒、干果防腐剂等。师生总结内容见“板书设计”。布置作业指出下列反应或实验现象中,SO?所体现的性质:2SO2+O22SO3,SO2+2H2S=
35、3S+2H2O,SO2+2H2O+Br2=2HB卄H2SO4,so2使品红溶液褪色,so2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so2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溶液B蕊溶液C石灰水D溶液E氧化性板书设计漂白性、毒性特性so2酸性氧化物与CaO等反应用”途杀菌、防腐、漂白、制硫酸与碱反应与水反应2.教学反思对于新教材知识的体系与结构强调了单元模块,量多而难于把握,但对于元素化合物的核心知识还是要给学生讲解清楚。本节课的主线是SO2的化学性质,从实验出发,让学生总结SO2的物理性质,讨论S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性质,通过实验57的对比,让学生讨论得出SO2的漂白性、还原性以及不同褪色反应的本质区别,通过硫元素价态图的分析
36、,让学生明确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同时,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从实际效果看,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参与度好,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较好地突破了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参考文献:1宋心琦.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8991.2人民教育出版社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7173.附2:“3S”化学教学模式案例一二氧化硫的性质作者:钱琴红,江苏省泰兴中学,本文获2011年江苏优秀教案设计一等奖。整体设计设计思想“3S”化学教学模式是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围绕“生活”(ShengHuo)、“
37、生产”(ShengChan)和“实验”(ShiYan)来展开教学活动的一系列教学方法、框架和程序。近期,利用3S”教学模式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化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学习化学课的方式、态度、情感与兴趣等方面有了新的起色。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的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而且二氧化硫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所以二氧化硫这一节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二氧化硫是高中教材中详细讲述集氧化性、还原性于一身的酸性氧化物,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硅、氯、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一种重要化合物。同时在学生初三已了解二氧化硫与酸雨危
38、害的基础上,深入地去认识二氧化硫的其他重要性质以及酸雨成因、防治措施。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标精神的指导下,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服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硫与大气污染酸雨的形成及防治。过程与方法团结协作与自主的实验探究完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二氧化硫的污染教学对学生进行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的教育,从而构建人与环境之间和谐的关系;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
39、题作出合理的判断。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学情分析知识基础1通过第四章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已对非金属元素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对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也有了一个整体思路。2具有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能从氧化还原角度去分析简单的化学反应。3本节课所涉及的漂白、酸雨等知识贴近日常生产生活,学生容易接受。学习期望通过“SO2和水的反应”、“SO2的漂白性”、“SO2的氧化性与还原性”的实验探究,认识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主要化学性质,体现实验探究的价值和乐趣。2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关注生活,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教学流程创设生活情景情景模拟引入
40、课题展示装有SO2气体的矿泉水瓶归纳物理性质分组实验(水溶液的酸性、漂白性)一得出结论实验探究二氧化硫、氯水的漂白性一I得出结论I一I设计方案验证还原性工业应用(制硫酸)1一I演示实验得出还原性-播放视频:so2对环境的危害一I小结讨论并分组实验I一I得出结论类比一I得出酸性氧化物通性课堂训练及作业布置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试一试你的眼力如果你与妈妈一起到市场上购买银耳,你将会选择下列图中的哪一种?图片展示:两种外貌截然不同的银耳。第一种色泽暗淡、性状干枯;第二种个体丰满、颜色润白。讨论交流同学们大多喜欢第二种,原因是它卖相好,诱人喜爱。也有少数同学表示犹豫,理由是第二种可能是经漂白美化过的。质疑探
41、究不法分子是如何进行食品“美白”的?情景模拟探究硫燃烧的产物二氧化硫能具有漂白性吗?操作:在钟罩中预先放有新鲜的红花、绿叶、果皮(青香蕉)等各少许,用燃烧匙进行硫的燃烧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红花、绿叶、香蕉皮的颜色逐渐变黄、变白。结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生活应用二氧化硫为何成为质检、卫生部门追查的食品安全的头号元凶?老百姓购买这类食品时要擦亮眼睛,让我们的餐桌越来越安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认识二氧化硫。推进新课板书二氧化硫展示一个装有SO2气体的矿泉水瓶。(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得出SO2的颜色、状态。同时,指导学生通过联想火柴燃烧或放鞭炮,得出so2有刺激性、有毒。)分组实验向矿泉水瓶中加入五
42、分之一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矿泉水瓶被压成了扁平。证明SO2易溶于水,进而归纳出SO2的物理性质。)教师归纳并补充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气体无色、易溶于水、有刺激性的气味、易液化、密度比空气大。第一份用pH试纸测定,并滴入紫色石蕊分组实验二氧化硫水溶液的酸性、漂白性。取矿泉水瓶中的液体分别加到2个小试管中,溶液;第二份滴入品红溶液。石蕊溶液品红现象:第一份溶液pHV7,石蕊溶液变红;第二份品红溶液褪色。结论:二氧化硫的水溶液显酸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不能使石蕊溶液褪色。讨论导出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与水的反应SO2+H2OH2SO3(分析可逆反应特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某些有
43、机色质(含水)褪色一一复原回忆思考我们已学过还有哪些物质具有漂白脱色作用?活性炭等。交流共享有Cl2、HC10、Na2O2、H2O2、O3、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与氯水的漂白性相同吗?设计方案、实验操作、观察现象、推断结论:实验现象结论在两份浓氯水中分别滴入石蕊和品红溶液溶液均褪色氯水漂白范围较二氧化硫广在盛有已通so2漂白的品红溶液(无色)的小试管上部放一小块红色花瓣,加热试管溶液变红而花瓣变白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不稳定,加热易复原,有一定可逆性在已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盛氯水的小试管上部放一小块红色花瓣,加热试管溶液不变红且花瓣也不变白氯水的漂白性稳定,加热不复原分析原理C12等氧化剂是将有机色素
44、氧化而褪色,一旦氧化,很难复原,具有不可逆性。而SO2是与某些有机色素化合生成无色的不稳定的化合物,加热或久置分解而恢复原来的颜色,所以SO2的漂白性不稳定。生活应用在工业上用此法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但日久又发黄。浙江金丝草帽与山东草帽辫是中国草帽两大驰名工艺。草帽等一些麦秸、草编制品,就是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的。分组实验全班分工,完成四个实验,1*KMnC)4溶液:一漠水溶液fI记录现象,并汇报交流,I2_环6溶液EBaCL溶液导出结论:BaCL溶液过氧化氢溶液归纳小结3.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堆化剂讨论由化学式可以看出,SO2中S处于中间价态+4价,所以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化合价
45、为主线探究SO2可能具有的性质)探索论证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设计哪些方案?如何选择试剂?交流讨论选择合适的氧化剂,发生现象明显的氧化还原反应,如颜色变化等。万案1万案2万案3万案4二氧化硫能否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二氧化硫能否使氯水、溴水溶液褪色。二氧化硫能否使FeCl3溶液褪色,并可加入BaCl2溶液进一步检验。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过氧化氢溶液,振荡。2SO2+O22SO3so3+h2o=斗so4生产应用工业上制备硫酸的原理。要求学生课后阅读相关的材料。演示实验向so2的水溶液中滴加h2s溶液。如2H2S+SO2=3S+2H2O归纳推断4.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引导类比CO
46、2与水的反应,类比h2co3,引导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强调其中的可逆符号。引导学生说出h2so3的性质,如具有酸的通性,能与碱反应等。由此总结SO2也是一种酸性氧化物。5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与碱溶液反应:SO2+2NaOH=N%SO3+H2OBa(OH)2+SO2=BaSq;+H2OCa(OH)2+SO2=CaSq;+H2O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SO2+CaO=CaSq与某些盐的反应:Na2CO3+SO2=NSO3+CO2NaHCO3+SO2=NaHSq+CO2酸性:h2so3h2co3思考问题如何鉴别co2和so2?如何验证CO2气体中是否含SO2?如何验证SO2气体中是否含CO2?如何除去
47、CO2中的SO2?投影展示被酸雨侵蚀的植物照片,德国某一座石雕像的对比照片。视频SO2对环境的危害(1分钟)讨论二氧化硫如何形成酸雨?酸雨有何危害?归纳小结三、二氧化硫的危害。当堂训练习题的引入落实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2下列试剂能否用来鉴别CO2和SO2两瓶气体?A.品红溶液B.澄清石灰水C.氯化钙溶液D.紫色石蕊溶液E.氯化钡和氯水的混合溶液答案:1.C2.AE布置作业每一小组担任不同的角色,如(1)假如你是化学实验室的老师?假如你是一个农场主,如何
48、面对被酸雨侵蚀的农庄?假如你是硫酸生产厂的工程师?假如你是工商管理人员?假如你是环保局局长?分组查阅资料,了解各自角色能为解决SO2的环境污染问题做些什么,整理相关资料,分组汇报。板书设计二氧化硫一、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气体无色、易溶于水、有刺激性的气味、易液化、密度比空气大。二、化学性质与水的反应SO2+H2OH2SO3(分析可逆反应特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某些有机色质(含水)芬褪色一-复原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如SO2能使氯水、溴水、酸性KMnO.溶液褪色2SO2+O22SO3SO3+H2O=H2SO4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如:2H2S+SO2=3S+2H2O(介绍)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1)与碱溶液反应:
49、SO2+2NaOH=N%SO3+H2OBa(OH)2+SO2=BaSC3/+H2OCa(OH)2+SO2=CaSC3;+H2O(2)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SO2+CaO=CaSq(3)与某些盐的反应:NaHCO3SO2=NaHSO3CO2三、二氧化硫的危害Na2CO3SO2=Na2SO3CO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3S”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从关注与人人生存关系最为密切的食品安全及加工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入手,注重最贴近学生的问题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探究的兴趣和愿望,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与解决生活、社会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SO2的性质,
50、认识SO2的性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识、法制意识,帮助学生在未来做一个负有责任心的公民;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物质在造福人类、推动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形成化学物质的不合理应用也会引起损害生命健康、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的观点,逐步树立合理应用化学物质的科学观。如果在每节课的设计中都能用“3S”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一定会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第二课时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整体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氮气的性质;了解NO、NO2的物理性质;掌握氮氧化物之间的转化;了解氮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及防治措
51、施。2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过程训练科学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硝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和防治原理,进一步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形成与自然友好相处,促进对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感受科学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义;通过对于光化学烟雾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NO、NO2的产生及两者的转化,NO2与H2O的反应。课前准备NO、NO2的产生及两者的转化,NO2与H2O的反应。所用实验用品:充满NO2的试管、水槽、导气管、02。所用课件:有关“魔鬼谷”的图片。有关“雷雨发庄稼”的Flash。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投影有关“
52、魔鬼谷”的图片情景1:在新疆与青海交界处有一山谷,人称“魔鬼谷”。经常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把人畜击毙。然而谷内却是牧草茂盛,四季常青。有关“雷雨发庄稼”的Flash提问(1)为什么魔鬼谷内牧草茂盛,四季常青?(2)雷雨过后,庄稼为什么生长茂盛?交流讨论庄稼牧草茂盛需要水和化肥,雷雨过后,可能产生某种化肥。分析自然界中大部分氮元素以游离态存在于空气中,仅有少数植物能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可吸收的化合态的氮,我们把游离态氮转变为化合态氮的方法称为“固氮作用”。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推进新课合生成NO,NO很容易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o2化合生成NO2,NO2溶于水又可以生成NO。一、二氧化氮和一氧
53、化氮分析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n2和o2不发生反应,但在放电或高温下二者可以直接化1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生成n2+O2=2NO(无色气体)2NOO2=2NO2(红棕色气体)3NO2H2O=2HNO3NO设问NO、NO2是氮的两种重要的化合物,那它们有什么样的性质呢?2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一氧化氮:无色无味的气体,有毒,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二氧化氮: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并与水反应3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一氧化氮:不与水反应,在通常情况下易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2NOO2=2NO2二氧化氮:3NO2+H2O=2HNq+NO思考1.如何鉴别NO和CO
54、气体?NO2气体和溴蒸气都是红棕色,能否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区别NO2和溴蒸气?如果不能,应如何鉴别?分析1.分别让NO、CO气体与氧气接触,如由无色气体变成红棕色的,则为一氧化氮气体。不能,因为溴蒸气可以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二氧化氮气体溶于水后生成的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也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可以把它们分别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的是二氧化氮气体,得到橙色溶液的是溴蒸气;或者让它们分别溶于硝酸银溶液中,得到淡黄色沉淀的是溴蒸气,无明显变化的是二氧化氮气体。完全转化为HNO3?回答通入氧气。思考从上面可知NO2与H2O能反应,但不能被完全吸收转化为HNO3,怎样可使NO活动探究NO2被h2o充分吸收
55、的条件:实验步骤:(1)将充满no2的试管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当试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通过导气管通入少量O2,停一会儿,等待液面上升;反复(2)的操作直至液体充满试管。现象:(1)液面进入试管,慢慢上升,试管中气体由红棕色变为无色,上升到试管的2/3处停止;气体迅速由无色变为红棕色且溶于水,液面上升,气体又变为无色液体充满试管。分析:3NO2H2O=2HNO3NO2NOO2=2NO2O24NO22H2O=4HNO3将两化学2方程式合2并得:过渡氮元素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含氮化合物也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氮氧化物导致空气污染等,那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来源有哪些呢?氮氧化
56、物的污染又表现在哪几方面?我们又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防治呢?指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93相关内容。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1氮氧化物的来源氮肥生产、金属冶炼和汽车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2氮氧化物的危害(1)硝酸型酸雨:n2+o2=rno2NOO2=2NO23NO2H2O=2HNO3NO(2)光化学烟雾(3)臭氧层空洞3防治措施(1)使用洁净能源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为汽车等交通工具安装尾气转化装置(2NO+2CO=+2CO2);对于生产化肥、硝酸工厂排放的废气进行处理。课堂小结氮氧化物对人类有有利的一面,但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它们,善用它们好的方面,采取有力的措施来防治它们有害的一面。板
57、书设计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一、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1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生成N2+O2=2NO(无色气体)2NOO2=2NO2(红棕色气体)3NO2H2O=2HNO3NO2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一氧化氮:无色无味的气体,有毒,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二氧化氮: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并与水反应3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一氧化氮:不与水反应,在通常情况下易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2NOO2=2NO2O24NO22H2O=4HNO3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二氧化氮:3NO2+H2O=2HNq+NO1氮氧化物的来源氮肥生产、金属冶炼和汽车等交通工
58、具排放的尾气2氮氧化物的危害硝酸型酸雨:N2+O2=2NO2NOO2=2NO23NO2H2O=2HNO3NO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空洞3防治措施(1)使用洁净能源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2)为汽车等交通工具安装尾气转化装置(2NO+2CO催=N2+2CO2);对于生产化肥、硝酸工厂排放的废气进行处理。布置作业TOC o 1-5 h z1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ANO2BNOCO2DCl22下列现象的产生与人为排放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无关的是()A.光化学烟雾B.臭氧层空洞C.酸雨D.闪电盛满NO2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反应完毕后,液面上升的高度是试管的()A1/2B1/3C2/3D5/6在标准状况下,将02和NO2按1:4的体积比充满干燥的烧瓶并倒置于水中,瓶内体积逐渐上升。假设瓶内溶液不扩散,最终烧瓶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1/14moLL1B.4/5moLL1C.1/28moLL-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空调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融资租赁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纺粘不织布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我国工程总承包领域研究文献综述
- 带显示指拨式霍尔转把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中国中空塑料包装箱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2020-2025年中国降三高保健品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榆林锂电池材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2031年中国罗库溴铵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EPC项目物资采办管理
- 2025年广东广州市海珠区官洲街道办事处政府雇员招聘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道路交通安全法》课件完整版
- 《小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一模考试英语试题讲评课件
- 切削加工中的刀具路径规划算法考核试卷
- 《推拿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4年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中级)专业知识和实务试卷及解答参考
- 10kV配电室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 心电图危急值的识别和处理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学
- 2025年中国洗衣凝珠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态势分析报告(智研咨询)
- DB41T 2466-2023 浸水电梯使用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