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课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_第1页
第30课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_第2页
第30课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_第3页
第30课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_第4页
第30课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0课 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经济危机的表现和危害。(2)理解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3)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特点等。2.能力目标通过探讨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提高结合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深远影响。二、明确考标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运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三、课前预习完成学法大视野课前预习部分。四、课堂探究难点突破探究一:探究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55材料一:605040302010095%的平民5%的富人2工业生产 工人

2、工资图1:1920-1929年美国经济增长 图2:1920-1929年美国财富分配材料二: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人们纷纷贷款购物。据统计,19241929年,美国分期付款的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汽车、收音机、电冰箱、洗衣机、钢琴、电唱机以至结婚戒指都可以按月分期付款。后来殡仪馆也登起广告:“分期付款,人死了,我们来负责料理后事。”材料三:所有信托投资公司都在进行倒金字塔式的操作。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4倍。股票以其账面价值的3倍到20倍的价格卖出。每天,大批市民挤在交易所内,观看着行情显示屏。人们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3、今天又涨了多少?”1.美国20年代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哪些危机和风险?2.造成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有哪些?3.美国的经济危机能不能消除?根本原因是什么?探究二:罗斯福新政材料一:同1929年相比,1932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37.2%,美、德、法、英四国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工业生产倒退到20世纪初和19世纪末的水平。材料二:经济不景气的问题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 胡佛材料三: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谈新政(

4、1938年)材料四: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到193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对外贸易趋向活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新政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1.材料一体现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哪些特点?2.结

5、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胡佛和罗斯福面对经济危机的态度有何不同?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有哪些?请谈谈罗斯福新政带来的影响。4.根据所学,谈谈材料三中罗斯福新政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的认识。四、巩固训练学法大视野课后训练五、拓展阅读1.“看不见的手”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详细阐述了自由放任主义经济理论。自由放任主义认为,市场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因此,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生产收益如何分配,都无须政府干预,政府唯一的作用就是当好“守夜人”,即防止暴力、偷窃、欺骗,确保个人自由和公民机会均等。这种经济理论

6、的信条是:“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这种自由放任的政策虽然可以使社会经济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和自由,鼓励人的创造性,但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制度,市场经济有着仅靠自身调节所无法解决的矛盾,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这些矛盾逐渐积累,最终酿成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使人们认识到由于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市场经济主体具有天然趋利性和盲目性,因而也产生了单纯市场主体本身难以克服的缺陷。2.“看得见的手”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提出了一整套解释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和经济危机产生的理论。凯恩斯认为,30年代整个西方世界大萧条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远

7、低于商品的供给,因此,应对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扩大需求。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挥其重要作用,成为“看得见的手”。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带来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发展。任何种理论在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时都不可能是万能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又导致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新症状,即“滞胀”局面出现。西方有学者曾开玩笑说,凯恩斯不仅是“战后繁荣之父”,也是“战后滞胀病之母”。3.分析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1)新政顺应时代的要求,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资本主义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之后,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竞争,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常常引发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严重破坏。资产阶级千方百计寻求摆脱危机的出路。罗斯福新政正是这种要求的反映。(2)罗斯福新政的成功与美国的国情分不开。尽管危机严重,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与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于预国家经济。(3)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