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视野中的三农问题_第1页
历史视野中的三农问题_第2页
历史视野中的三农问题_第3页
历史视野中的三农问题_第4页
历史视野中的三农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破解中国“三农”难题的四种视角1主要内容现代化与三农:百年难题百年难题的破解:四种视角余论:新世纪,新农村2(一)现代化与三农:百年难题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乡村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生存还是毁灭,衰败或是复兴,遗弃抑或重建任何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必然面临并必须解决这一“哈姆雷特”式的难题。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正是在现代化背景下提出来的一个社会改造和发展问题。 3在古代,社会是乡土社会,农业是主要产业,民众主要是农民,以农耕文明为特质的均质性社会按照自身的逻辑演绎和发展。因此,在古代,农村、农业和农民并没有构成社会和政治问题。有三农而无“三农”问题。随着以工业文明为载体的工业、城市和工人等现代文明因素

2、的出现,与传统农业文明密切相关的农村和农民便构成了社会和政治问题。现代化=生产差别(城乡、工农、官民)现代性=消灭差别(人生而平等)“劳教”4自20世纪以来,在西方工业文明裹挟的大量现代因子的冲击下,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执政者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致力于解决的重大问题。科举制1905.9.13大变局:乡土本位城市本位;叶落归根-精英外流突出矛盾:工业国家与农民社会两种逻辑:现代化目标与农民传统(童工、童农)中国的政治从本质上看是农民政治。(俄国-石油政治、美国-资本政治)正是农村和农民问题决定着中国政治的基本走向和框架。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理解农民革命、改革、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 5

3、20世纪一百年的历史反复证明:谁抓住了农民,谁就抓住了中国;谁丢掉了农民,谁就会丢掉中国。20世纪三大伟人之伟大,都在于他们提出了解决农村和农民的基本思路。孙中山:平均地权毛泽东:土地革命邓小平:包产到户 6历史的转折点:农业税的废除:旧时代的终结新农村建设:新时代的开始回顾和梳理历史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和方案,以获得有益启示。 7(二)破解百年难题:四种视角(1)制度主义以制度重建乡村(制度下乡)(2)文化主义以文化重建乡村(文化下乡)(3)工业主义以工业重建乡村(工业下乡)(4)技术主义以技术重建乡村(技术下乡)8(1)制度主义制度是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起点和归宿。出发点:利益。假设:人的生活

4、境况是由制度造成的,改变制度便可以改变人的生活境遇。逻辑思路:制度是一种利益关系的确定和结构化。经济制度造成社会分化,由此形成利益冲突的对立阶级,造成利益冲突的剥削关系是不合理的;为此需要改变制度,重新分配资源和财富;制度更替是资源和财富配置的重要方式,通过制度更替达到社会的理想目标。 9在20世纪,制度主义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主流思路。代表人物研究方法基本主张孙中山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变革土地制度毛泽东马克思主义经济分析方法土地革命10作为“农民的儿子”,毛泽东对现代化启动后农村的衰败和农民的苦难有着更为真切的感受。从青年时代起,他就致力于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并深受日本武

5、者小路实笃提出“新村主义”的影响。毛泽东关注农村和农民,提出了建立共产主义新村的设想。这一构想敏锐地意识到现代化造成的城乡差距和乡村被遗弃的弊病,将建立以农村为基础,融农、工、商、学、政为一体,人人平等的“新村”作为消除这一弊病的出路。11充分动员广大贫苦农民,改变旧的统治秩序和土地制度。问题根源问题核心解决办法土地问题,即不合理的地权关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剥削压迫。农民取得土地,党取得农民 12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停止制度变革的步伐,这就是组织农民。其原因有二:一是分散的农民难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满足工业化积累的需求,主张先集体化,后机械化;二是作为小私

6、有者的农民必然产生社会分化,难以巩固制度革命成果。13集体化包括土地集体所有和集体共同劳动。毛泽东试图通过扩大组织规模和群众运动的方式建设农村。制度下乡:由国家建构农村人民公社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组织形式,其特点就是“一大二公”、“政社合一”。公社制度的积极意义是国家从农村汲取资源提供了制度保障,后果则是农民牺牲太多,由此造成的制度绩效日益递减。14农村改革实质上是第二次“农民取得土地,党取得农民”。第一次:改变地主与农民的关系,第二次:改变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1580年代以来,农村的土地制度面临着新的问题:一是土地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仍然是“政策田”而不是“法权田”;二是附加给土地的负担

7、愈益沉重,出现“土地抛荒”;三是土地承包的政策效益日益递减,改革被视为“搞活了农民”,“搞死了土地”。由此提出了三种思路:国有民佃,私有私营,承包地的物权化。 16新农村建设仍然有制度变革问题,但主要不是变革现有的家庭经营土地制度,而是附加于土地的户籍、税收等不利农村发展的制度。制度下乡路径:农村包围城市农业支援工业农民服务市民城乡二元体制三大支柱:户籍制、农税制、公共品的自我供给制=最可敬的人同时也是最可悲的人仅仅围绕生产关系的变革,仅仅局限于土地资源在农村内部的配置,是无法最终走出农村困境的。新农村建设将立足于农户经营体制长期不变的基本国情,建立旨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现代农业制度。制度主义

8、的前提:普遍主义,标准化事实:两种文明的差异、冲突17(2)文化主义将文化作为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起点和归宿。出发点:文化假设:历史形成不同的文明形态,正是文化而不是经济决定其差异性和特殊性,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农村和农民只有追求不同于城市的生活方式,才能最终摆脱其依附地位。逻辑思路:文化是一种生活形态中国的本源是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的根在乡村,应该以乡村为出发点建构理想的农民生活,走出特殊道路。 181920年代,“救济农村”、“复兴农村”、“建设农村”的口号此起彼伏。“平民教育会”,主张博士下乡,河北定县 “四大教育”改革试验。系统“乡村建设”理论,大规模乡村建设实验。 19中国的社会结

9、构有其特殊性,以伦理为本位,只有职业之分而无阶级之别,只有建设的任务而无革命的对象。中国的问题的根本在于近代西方文明冲击造成的文化失调,其出路是文化改良而不是制度革命。 以西化为导向的现代化、城市化有两大弊端:一是物欲横流,个人主义上升,造成中国文化失根;二是乡村遗弃,而乡村恰恰是中国文化根基之所在。农民苦难的事实说明,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化不是中国的出路,只有转向受西化影响最少且受西化苦难最多的乡村,才能找到中国的未来。 主张回归农本,回归传统,通过文化复兴重建乡村,通过乡村重建改良中国。他不仅希望通过乡村建设使农村摆脱困境,而且将其视为中华文明利益的起点和基础。 结局“乡村建设运动”:“工作

10、了九年结果是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知识分子还是知识分子,农民还是农民。” 农民需求土地20城乡差别无法克服,城市化无法解决农民问题建构农民自己的幸福生活及价值观在开放的社会里农民能否自我封闭传统社会:村庄就是世界现代社会:世界就是村庄(地球村)开放社会的幸福感变化。思想者的痛苦与快乐的猪文化主义强调特殊性,否认普适性当今的普遍性:工业社会21(3)工业主义将产业更新作为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起点和归宿。出发点:产业假设:产业的更新为改变人的境遇提供了可能,只有通过产业革命才能解决三农问题逻辑思路:中国的问题一是人多地少,二是人为土地束缚;只能通过发展工业,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一是可以减轻农

11、业人口压力,二是为农民的生活寻求新的出路;在中国农村本身就有农工兼顾的传统,由此传统发展草根工业,逐步走向工业化、城镇化。代表人物是费孝通。 2220世纪20-30年代,乡村发展有两种对立的思路:一是以城市工业文明为中心,建立资本主义大农业,走西方道路;二是排斥和贬低城市工业文明,以农立国,进行乡村自我改造,走东方中国的道路,如梁漱溟。费孝通:中国农村要发展,必须走农村工业化之路,以工促农,但这种工业带有强烈的“草根”色彩,即生长于农村内部。通过草根工业,将传统的以农业为基础的农村改造为工农结合的现代农村,从而缩小城乡差距。 23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挣脱土地束缚的中国等 24基本思想:“中国

12、农村的真正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从这一意义上,他同意中国共产党人以制度革命的方式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主张。但他认为,仅仅实行土地改革,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农村问题,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而应该增加农民的收入”。“恢复农村企业是最根本的措施”,即走农村工业化道路,以工业重建乡村。 中国要走现代化道路,但现代化不是凭空而来,要在传统的底子上建设。中国传统乡村就有农工互济的特点,要注意这一特点,开发乡村内部的工业特性。他主张“现代工业技术下乡”,但要以乡村为基点。这是因为,中国人多地少,城市和工业不发达,难以容纳大量农村人口转移;二是大量农业劳动力外流,势必造成乡村衰败

13、或者被遗弃,为此,必须将工业分散到乡村,通过工业结合消除城乡差距。 25改革开放初期,费孝通提出了“离土不离乡”的理念。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与费孝通的理念有直接关联,并取得相当成就。最有代表性的是华西村年产值300亿元。依次为:生产车间企业外貌旅游胜地住宅小区天下第一村26乡镇企业发展是有条件的。即内部有基础,外部有市场,没有这两个条件,发展乡镇企业就是一场“灾难”。二是乡镇企业的可持续性。从一般规律来看,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不可分离的。这主要在于城市能够为工业企业提供统一廉价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孤立分散的乡村企业缺乏效率和竞争性。伴随城市化,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动不可避免。隔绝

14、-有限开放-打开城门 农民进城以后=谁来养活中国,谁来养活农民?27(4)技术主义技术创新为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起点和归宿。出发点:技术假设:农业技术的落后造成产业的落后,只有提高技术水平,才能改变农业的落后状况,由此改变农民的境遇逻辑思路:农业落后在于技术落后,要将先进的技术用于农业;同时,改变农业的组织方式,实行家庭农场为基础的集约化经营。 28中国虽然创造了世界发达的农业文明,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农业相对落后。最开始注意到这一点的是来自于工业文明先行者的西方国家的学者。最具代表性的是19201925年,金陵大学农科教授卜凯对中国7省17县2866个农场进行了为期五年的详细调查。1933年他

15、出版了中国农家经济一书。 29卜凯中国的贫困在于农场面积的零细,生产力的薄弱,总根源是人口过剩,人口过密。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是实行人口节制。同时要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因为传统农业主要是依靠劳动,由此必然增加人口。 将资本引入农村问题的分析。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只是土地和劳动,农业规模小根本无法吸引财富投资于农业。那么,要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产出,必须改变过剩劳动替代稀缺资本的状况,将更多的资本和技术引入农业。应该大力发展以资本和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农场经济,实行集约化经营。 生产关系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应该是生产方式,即技术的改进。与集体化相比,他更倾向于集约化。 30中国是农业大国,但是一个农业弱国

16、,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劳动过剩,资本稀缺。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农业有了很大进步,不仅仅在于制度变革,也在于技术变革。政策靠邓小平,科技靠袁隆平中国现阶段要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引入资本,资本下乡。为此要极大地解放土地,促进土地经营权的流转。 31(三)余论:新世纪,新农村32通过对20世纪关于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四种思路的梳理,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两个结论:一是中国三农问题十分复杂,单独依靠某一个方面的变革难以成功。以上四个方面的思路均有合理性,但也有各自的不足。二是中国三农问题虽然产自中国,有其特殊性,但也有一般性。解决三农问题,既要考虑一般规律,也要注意国情。不能离开一般讲特殊,也不能脱离特殊讲一般。 33建设新农村,应该是制度创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四位一体的系统工程。 制度创新:着重于消除不利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制度性障碍,特别是消除长期制约和影响农村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