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讲义》word版_第1页
《教育学讲义》word版_第2页
《教育学讲义》word版_第3页
《教育学讲义》word版_第4页
《教育学讲义》word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讲 教育学与教育讲授内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事实(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事实:纵: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理论 横: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的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学校领导与管理教育问题:当教育事实积累到一定程度,并被教育工作者当做一个个的“问题”提出、议论、评说、解释并寻求解决矛盾的有关问题。教育规律: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教育学主要揭示两大教育规律:(一)教育与社会发展相联系的规律 (二)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适应的规律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教育学既是专门研究教育的基础理

2、论的学科又是指导教育实践的实用学科。教育学科在不断发展,形成了很多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发展阶段时 间学科特征萌芽阶段奴隶社会15世纪文艺复兴没有形成独立学科体系独立阶段文艺复兴19世纪中1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体系2理论化、科学化水平提高多样化发展阶段19世纪中20世纪中利用多种方法、多学科研究教育问题,不同学派教育学理论百花争妍理论深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今学科分化与综合理论逐渐深化四、什么是教育(一)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特定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二)终身教育理论阐述的教育新概念教育是一种贯穿于人的一生,渗透到人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出生 家庭教育

3、 学学前教育 社会教育 校普通教育小 教 中 育 大 职业教育 初等 中等 高等 成人教育 初等 中等 高等 特殊教育 回归教育 死亡(三)教育的科学定义 1广义的教育: 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锻炼人的身体的活动,都是教育。 2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目的,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传授知识、技能、技巧,发展他们的智力与体力,培养其思想品德的活动(四)三种教育形式之比较共同点:反映在教育的本质和广义的教育概念中区别: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有目的、有计划 自发的、偶然的 自发性、偶然性教育对象大众化系统性 零碎的、片断的 零碎性、片断性教育内容多

4、样化教育环境优越 以血缘为基础,时间持久,作用显著 教育方法信息化(五)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 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他/她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2、学习者 学习者有其自身的特征:(1)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2)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并由此影响到各自的 学习兴趣、能力或风格;(3)不同的人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因此进行有效学习所需要的帮助也不同;(4)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从而影响到他们各自的学习效率和质量。3、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

5、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教育影响的内容教育内容 教育材料 教科书教育影响的形式教育手段 教育方法 教育组织形式 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 教育影响(内容、形式) 教育者教育活动学习者(受教育者) 反馈 五、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产生教育产生于人类生产劳动,是为了适应人类社会的延续需要以及社会中每个成员的生存需要而产生的。1生产劳动中提出了教育产生的需要2生产劳动提供了教育产生的可能条件:人脑、语言(二)教育的发展1原始的教育形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融合教育形式极为简单,内容十分贫乏。教育没有阶级性,人

6、人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2古代(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学校教育的出现,学校教育和原始形态教育的并存。学校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科学和治人之术,严重脱离生产劳动。3现代(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现代教育的共同点生产力和科技水平大致相同1教育制度的日趋完善,教育内容日益丰富,教学方法更加科学,智力开发受到重视。2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趋于结合。现代教育的不同点社会制度不同1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具有阶级性(隐蔽性),而社会主义教育具有全民性(理想)。2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目的的二重性:一方面把资产阶级的子女培养成管理生产、

7、经营商业、从事政治活动和科学研究的上等人;另一方面把劳动人民及其子女训练成既能创造利润,又恭顺能干的奴仆。而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培养全体社会成员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三)教育的性质1永恒性 2历史性 3生产性 4阶级性 5教育的两大社会职能:传递社会生产知识(科技知识)传递社会生活经验(社会意识) 第二讲 教育与社会讲授内容: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一)社会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比例2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部分教育目的和部分教育内容教育目的 政治立场、思想观点、道德品质由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质量、规格) 科学技术知识、劳动技能、智力

8、、体力由生产力水平决定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进(二)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主要手段可能劳动力教育现实劳动力2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潜在的知识形态生产力教育现实生产力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新工艺的重要手段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性质政治、经济制度教育的思想政治发展方向决定教育的性质教育为谁服务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利用国家政权力量来控制教育的领导权利用经济力量来控制教育的领导权利用思想上优势力量来控制教育的领导权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受教育权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部分教育目的和

9、部分教育内容(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能动作用1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以巩固、完善政治、经济制度 。2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意识、道德规范影响政治、经济制度 3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三)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起促进或延缓作用1教育不能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2教育不能成为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3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三、教育与文化意识形态(一)什么是文化意识形态 文化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在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法律观念、道德观念、科学、艺术、宗教、风俗、社会风气等方面,影响人们精神活动的总和。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构成。(二)文化意识形态对教育的作用1文化意识

10、形态影响着教育思想和教育改革2文化意识形态直接影响着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3文化意识形态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它对教育的影响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性(三)教育对文化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1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 2吸收、融合文化的功能 3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第三讲 教育与人的发展讲授内容:一、人的发展的一般概念 人的发展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指作为个体的人从出生到生命终止时,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有规律进行的量变和质变过程。人 生理发展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机能增长的 基 影发 础 响展 心理发展人的精神方面发展(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绪与情感、意志、性格、气质、能

11、力等个性) 社会适应性 人的发展体系:发展基础(条件)、发展能力(基础)、发展指向(倾向性)二、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1遗传素质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遗传素质提供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可能性遗传素质的逐步成熟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a遗传素质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b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可能。c遗传素质的成熟期,也就是教育的关键期。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影响评“遗传决定论”遗传素质有可塑性随环境、教育 随实践活动 随生活条件 2环境人的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发展的方向、进程和速度 环境围绕人们周围的客观世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12、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家庭的人员结构、家庭人际关系、家长的社会地位与经济收入状况、家长的生活态度与行为表现、家长文化程度及对子女态度与教养方式) 学校环境(学校教育的方针、基本制度、教育内容、学校物质设备、教师水平、集体活动、人际关系、管理水平等) 社会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意识形态等)3主观能动性人的发展的内因和动力,对人的发展起关键作用评“环境决定论” 人们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接受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自己。4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即主要的、引导受教育者按照教育者所要求的方向发展的功

13、能:(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2)教育促进个体个性性化的功能(3)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根据: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学校教育是有系统、有计划、有组织的专门施教机构,对人的影响全面和深刻。学校的教师是经过专业训练、培养的专职施教人员。学校具备培养人的专门设施条件:(评“教育万能论”):合理的社会条件,是充分发挥教育主导作用的前提条件。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与环境因素相一致。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提高教育效果。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a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要抓住发展关键期。 b适应人的身心发

14、展的顺序性,教育要循序渐进。 c适应人的身心发展阶段性,教育要有针对性。 d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教育要尊重发展的生命性和可能性。 e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要因材施教。第四讲 教育目的讲授内容:教育目的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概念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的总的设想或规定。(二)教育目的的功能教育目的既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2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 3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三)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二、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一)教育目的选择与确立的基本依据 1社会价值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现实和发展的需要 社会生产和科

15、学技术发展的需要2人的价值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人的需要(二)教育目的选择与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 1个人本位价值取向(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 2社会本位价值取向(重视社会的需要) 3价值取向中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确认(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三、我国的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方针是执政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所提出的并以法令形式确定下来的,为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也是指导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目标。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中的核心内容。 (二)我国新时期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16、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普通中小学实现教育目的的对策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性质:基础教育任务: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 为社会提供劳动后备力量(二)实施全面发展教育1何谓全面发展教育 即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个方面的教育2正确认识和处理五育关系“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五育各有特殊任务、内容和方法,对人的发展起不同作用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灵魂、动力作用智育为实施其它四育提供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和智力基础体育为实施其它四育提供物质基础美育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增健、以美添巧。劳动技术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有效方法五育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学校工

17、作中应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原则。(三)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注意避免两种倾向。第五讲 教 师讲授内容:教师职业的历史、现在与未来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是在奴隶社会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出现的。 问题:1未来,教师职业会消失吗?教师的作用和职责会有什么变化? 2社会越进步,科技越发达,教师的作用是越来越削弱,还是越来越突出?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搜集信息能力及对不同来源的信息 网络时代教师 进行判断、选择、整合的能力) 的特殊作用育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人格培养、心理辅导、学习方法指点等) 教学手段的言传身教教师职业的性质问题:1教师职业是传递性劳动,还是创造性劳动?2教师职业是专业、准专业

18、或非专业劳动?3教师职业是个体劳动,还是社会性、公益性劳动?(一)教师职业的创造性(二)教师职业的双专业性(学科专业、教育科学专业) 1教师职业天职是“学高为师,身正为德(范)”。 2教师的培养要经过比较长时间的专业训练。 3教师对自己专业范围内的事情有独立自主权。 4教师有自己的专业团体。 5教师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上综合起来看比较高。 (三)教师职业的社会性三、教师的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教书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育人3教师通过培养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四、教师劳动特点(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1教师的劳动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2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活生生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3学生除了在

19、学校接受教师的教育影响外,还要受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影响。(二)教师劳动的创造性1教师对教育、教学原则、方法、内容的选择、运用和处理上。2因材施教 3教育机智(三)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四)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五)教师劳动的空间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五、教师职业素养(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依法执教 2爱岗敬业 3热爱学生 4严谨治学5团结协作 6尊重家长 7廉洁从教 8为人师表(二)教师的文化知识素质1精通1-2门学科专门知识与技能2有比较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比较广泛的兴趣爱好。(现代工具学科、当代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3掌握教育科学知识。(三)教师的能力素质1了解和教

20、育学生的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4教育科研能力 5社交能力(四)教师的身心素质1健康的体质 2高尚的情感 3坚强的意志 4时代的性格(进取、民主、参与、合作意识)(五)教师的信息素养1信息意识与态度 2信息知识与技能 3信息应用与创新 4信息道德与规范第六讲 学 制讲授内容:一、概述(一)学校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教育制度的概念1学校制度就每一个学校而言,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和机构,有制度维系,通常称为学校制度。2学校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学制) 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教育制度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

21、及其管理规则。 教育施教机构与组织学校教育机构与组织教育制度 社会教育机构与组织 教育管理机构与组织(二)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1学校教育制度建立,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的状况。2学校教育制度建立,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3学校教育制度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囗状况。4学校教育制度建立,还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5学校教育制度建立,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1双轨制 是由欧洲18、19世纪形成的一种学制,一轨是供贵族、资产阶级等有闲阶级享用的学校,其发展自上而下的,即大学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 有初等教育

22、性质的文法学校的预备学校;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其发展自下而上的,即小学(后来是初中)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职业教育)。双轨制是两个互相平行的系列,两者既不相通,也不相接,最初也不对应。2单轨制 单轨制是一个自下而上的体制,即先读小学、中学而后可以升入大学,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单轨制最早出现在美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接纳。单轨制有利于教育逐级普及,对现代生产和科技发展具有更大的吸引力3分支型学制十月革命后,苏联制定了单轨的社会主义统一劳动学校系统。后来在发展过程中,又恢复了原文科中学的某些传统和职业学校单设的做法,于是就形成了既有单轨学制特

23、点又有双轨学制某些因素的苏联型学制。苏联型学制不属于欧洲双轨学制。因为它一开始并不分轨,而且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也有权进入对口的高等学校学习。一毕业,少数优秀生可直接升入对口高等学校,其余工作三年后也可升学。但它和美国的单轨学制也有区别。因为它进入中学阶段时又开始分叉。也就是说,苏联型学制前段(小学、初中)是单轨,后段分叉,是介于双轨学制与单轨学制之间的分支型学制。苏联型学制的中学,上下左右畅通,这是苏联型学制的优点和特点。 三、我国学校教育制度(一)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发端1壬寅学制 2癸卯学制(仿日) 3壬子癸丑学制 4壬戌学制(仿美)(二)1949年后的学校教育制度变革(三)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改

24、革的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综合化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四、义务教育 (一)义务教育的含义 义务教育是国家根据法律规定,对所有适龄儿童实施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义务教育有两个基本特性:一是强制性,一是普及性。 对于义务教育中的“义务”,可作如下理解:国家有制定法律强迫儿童、少年在学龄期受教育义务国家有开办学校、任用教师 、供应教材等便利儿童入学的义务。儿童及少年在学龄期有入学受教育的义务。家长有送子女入学受教育的义务。社会有交纳捐税或集资兴办学校、发展教育的义务。(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1986

25、年4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于7月1日施行。义务教育的年限和入学年龄实施义务教育的步骤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义务教育的费用:“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 义务教育的师资“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加速培养、培训师资,有计划地实现小学教师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以上水平,初级中等学校的教师具有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以上水平。”义务教育的强制性措施(三)当前实施义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关法规贯彻不力,法规体系不完备。教育投入总量不足,义务教育资金严重短缺。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义务教

26、育师资队伍质量不高,且流失严重。(四)关于新义务教育法2006年9月1日,新义务教育法实施。 新义务教育法突出一个根本目标让每个孩子都能有学上。新义务教育法的两个亮点: 1学校不能征收杂费。 2学校不得被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新义务教育法关于投入责任的七大转变:一、将由多渠道筹措经费、依靠人民办教育,向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办教育转变;二、将由收费义务教育逐步向免费义务教育转变;三、义务教育体制由“地方负责、以县为主”,向“经费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以县为主”转变;四、义务教育经费由在预算中与其他经费混为一体向单独列项转变;五、中央和省对县里的财政转移支付由内部

27、操作向公开透明转变;六、经费投入各级政府分担体制由责任不明确向责任清晰和明确转变;七、义务教育监督由无从问责向逐步建立问责制转变。第七讲 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讲授内容:一、课程的基本理论(一)、课程的概念广义:课程是一个有意图而制订的学习活动的计划或蓝图,是“学习者全部学习活动”或“学习者在学校环境中获得的全部经验”,包含正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及教材所阐明和安排的信息)及非正规的内容(潜在或隐性的内容,即由学校生活质量、教师态度、教学活动的道德背景等传递的内容)和过程。课程具有组织性,其要素诸如目标、内容、评价等彼此是关联的,且为一个连贯的整体。狭义: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各类经验和

28、各种教材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及其过程。(二)制约学校课程的主要因素1、社会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2、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3、知识的发展及分类4、儿童身心的发展5、社会文化传统(三)课程的类型1、依据课程的组织形式划分:(1)学科课程:强调以学科为中心来设计课程。根据其包含学科门类多寡不同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两种:分科课程:根据各门科学的知识体系,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来设计的课程。从学校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来看,分科课程在所有课程的类型中,历史最为长久。孔子教学生“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古希腊有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七艺” 。分科课程能最大限度地保持知识的逻辑性、系统

29、性和完整性,易教易学。但课程缺乏知识间的整合性和联系性,容易脱离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实际。综合课程: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了两门以上学科领域构成一门学科。有几种组合形式:融合课程: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的内容揉合在一起而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如把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融合为生物学。广域课程: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内容形成的综合性课程。如把地理、历史合并“社会研究”。综合课程有利于减少课程门类,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世界。但具体操作上难度较大。(2)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它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设计的课程。活动课程的主要倡

30、导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和克伯屈。活动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以儿童的某些基本动机作为教学组织的中心,以代替学科作为课程的基础。一般认为学习者的动机可分为四类:社会动机建设动机表演动机4游戏动机。活动课程的长处: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活动课程的缺陷: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影响了系统的知识学习2、依据课程的内容划分,形式课程和实质课程3、依据课程的呈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划分为:(1)显性课程:亦称“正式课程”,指为完成一定的教育目的而正式列入学校课程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各种活动。它按照编制的课表实施,是学校施

31、教、学生学习和考核的依据之一。(2)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式教育影响的那部分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物质层面:学校建筑、教室的布置、桌椅排列、校园环境 行为层面:学生间的交往、教师间的交往、师生间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社区与学校的关系等。观念层面:校风、办学方针、教学风格、教学观念、教学指导思想。制度层面: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等隐性课程的特点:隐蔽性 整体性

32、易接受性 持久性隐性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当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目标一致时,对显性课程的教育影响显然有积极的补充和促进作用,当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目标背道而驰时,对显性课程起着完全相反的教育作用。隐性课程的构成因素复杂多变,易被忽视。我们应有意识地设计和优化学校隐性课程的结构,尤其应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和教师人格力量的教育意义。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区别: 学习结果 计划性 学习环境隐性课程 非学术性知识 无计划 渗透性显性课程 学术性知识 有计划 课堂教学4、依据课程行政管理体制的层级划分,分为国家课程、地区课程和学校课程 国家课程:又称“国家本位课

33、程”,是政府为保障国民的基础学力、基本素质而开发的课程。指国家有关部门如教育部制定和颁布的各种课程政策,其中包括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政策,制定基础教育课程计划,规定各类课程(包括国家、地方、校本)的比例和范围,规定教材制度等。地方课程:指地方各级政府根据国家课程政策和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等实情对人才的要求而制定的课程计划和开设的具体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由校长领导、教师做主力、课程专家作指导、包括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开发的课程。二、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1、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 经济全球化 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多元价值观 合作、交往、赞美、分享

34、的能力 信息时代 信息意识与素养、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 可持续发展 终身发展、自主思考并规划人生 知识经济 创新意识和精神;批判性思维品质;探究习惯、态度与能力;动手实践能力2、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与教学现状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实施状况调查报告(1997):(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2)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3)课程内容存在“繁、难、偏、旧”的状况(4)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 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5)学生苦于死记硬背,教师乐于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6)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

35、、选拔的功能(7)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于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二)课程改革的目标总目标: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包含六项具体目标。具体目标之一:倡导全人的教育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具体目标之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形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及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

36、和选择性。具体目标之三:体现内容的现代化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体目标之四:转变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形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具体目标之五:确立正确的评价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具体目标之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

37、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3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4从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5从只强调国家课程到强调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整合第八讲 教学理论与实践讲授内容:一、教学的概念(一)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二)教学以传授和学习系统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内容(三)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二、教学的意义在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居于中心地位(一)教学是传递人类认识成果,推动社会发展有

38、效形式(二)教学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三、教学的任务(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三)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四、教学过程的概念五、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六、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规律 1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自觉性 2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独立性 创造性 3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互依存 教师主导作用以学生主体作用为依据,并为学生主体服务。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又是在教师主导作用前提下。 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二

39、)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教学过程以传递和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的发展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3正确处理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知识掌握的多少与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并非成正比。 从掌握知识到发展智力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 掌握知识性质 转化条件:掌握知识份量 掌握知识方法(四)教学与教育相互统一的规律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任何教学都有明确的目的。 教学内容总是包含着一定的思想观点,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意志和认识能力。 教师对教学过程

40、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的教学态度、思想作风、言行举止,都有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七、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的概念(二)教学原则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三)中小学教学原则体系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含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师要以准确无误的科学知识武装学生,并结合知识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教书又育人。贯彻要求: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发掘教材的思想性 充分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特殊教育功能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含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贯彻要求:以理论为

41、主导,切实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要善于联系学生实际和现实社会生活实际。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重视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补充。3启发性原则含义: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他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要求: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取知识。暴露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障碍、错误和疑问。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展开教师自己的思维。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4直观性原则含义: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运用各种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所学对象,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丰富感性知识,为正确理解

42、教材,掌握理性知识,发展智力创造条件。贯彻要求:恰当选择直观手段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直观教具的运用要和语言讲解相结合。要注意和防止直观教学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5循序渐进原则含义: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装的智力发展。贯彻要求:教师要按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系统进行教学。一切教学活动环节都要注意系统连贯。要坚持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进行教学工作。6因材施教原则含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力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43、。贯彻要求:深入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处理好集体教学和个别施教的关系。恰当地对待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7巩固性原则含义: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能持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当需要的时候,能迅速、准确无误地再现出来,并加以运用。贯彻要求: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组织好复习和练习。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 以上教学原则,在教学实践中都是结合使用的,是一个统一的体系。八、教学方法(一)教学方法的概念(二)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有法而无定法1依据教学的目的和任务2依据学科和教材的特点3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三)启发式选择和运用

44、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1启发式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2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精神,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四)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运用语言传递的教学方法的哪些?讲授、谈话、读书指导强调直观手段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参观、演示强调训练技能的教学方法有哪些?练习、实验九、教学组织形式(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述1什么是教学组织形式2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变迁(二)班级上课制教学基本组织形式1概念 2特点3优点:教学效率高 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个性 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缺点: 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容易产生理论脱离实际5课的类型和结构十、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一)备课备教材(钻研教材)

45、 备学生(了解学生) 备教法(教学手段、方法的准备)(二)上课中心环节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目的明确 内容正确 方法恰当 组织严密 语言清晰 师生积极性高(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四)课外辅导 (五)考试与评价第九讲 德育理论与实践讲授内容:中小学为什么要加强德育?(1)教育生存的环境变革(市场经济新格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新形势,来自生态环境、安全方面的威胁)使学校德育面临挑战和困境(2)德育实效性差德育目标过高 家、校、社三种教育配合不够 重理论说教,轻道德实践(急剧萎缩) 教师素质急待提高(3)加强德育是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4)德育在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动力保证作用二、德育的概念

46、 德育思想教育 政治教育 道德教育 心理教育 三、德育的功能(一)育人功能通过德育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品德,制约他们的发展方向(二)社会功能政治功能通过德育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经济功能通过传播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现代观念来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培养生产劳动者和经营管理者良好职业道德,能动地作用于经济发展。(三)生态功能通过德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生态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伦理。四、德育的任务(一)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二)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社会主义公民的政治态度。(三)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性(五)培养

47、学生道德选择、道德思维、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五、德育内容六、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施过程,也就是在活动与交往中,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把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德育内容 教育者活动与交往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 反馈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班主任教师 2受教育者学生个体 政治课教师 学生集体 学校领导 课任教师 全体教职工3德育内容一定社会道德规范、思想观点、政治立场4德育活动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基础)(三)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的活动和交往过程(1)学生品

48、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2)活动与交往是促进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3)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积极转化过程(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之间的矛盾。(2)德育要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a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学生现有思想道德水平积极品德因素(善) (思想内部道德环境) 消极品德因素(恶)b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根本动力。C德育要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正向转化第一,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和分析学生思想内部矛盾,以便对症下药。第二,教育者要长善救失,处理好塑造教育与改造教育的

49、关系。第三,教育者要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处理好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3)德育要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a学生品德发展外部矛盾学校德育的要求与社会、家庭等方面对学生的影响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三种)家庭教育或有关社会教育同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学校教育与环境对学生产生的各种自发影响间的矛盾;学校内部各类机构、成员对学生的教育要求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b注意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主动协同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系统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措施: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加强学校与家庭和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互相支持、目标一致。学校应主动联合家庭与有关社会机构,有

50、目的、有计划地控制、调节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利用积极因素,消除不良影响。学校还要努力提高学生识别善恶、是非的能力和抗腐蚀的能力。3知、情、意、行诸心理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知、情、意、行的特点及其培养知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 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各种道德观。基础 情道德情感,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在认识基础上形成,是运用 一定的道德观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品行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和动力主观态度。意道德意志,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表现为意志活动 即为实现个人确定的道德目的而约束自己和能够克服困难的行为。调节 行道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认

51、识或情感支配下采取行动。标志知、情、意、行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德育工作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知、情、意、行诸要素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德育工作要有针对性,多种开端。六、实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一)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1.含义 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德育工作要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共产主义方向,结合当前社会和学生的现实情况,以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学生,使各项德育都具有共产主义教育作用。 2贯彻要求 明确中小学德育的基本任务 把学校德育置于社会大背景之中 全球精神教育 国际理解教育(二)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1.含义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

52、则是指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把尊重、信任学生与逐步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是辩证统一的。2贯彻要求要爱护、尊重、信赖学生。要合理而严格地要求学生。教师要以身作则,严以律已。(三)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1含义: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用理论、事实和榜样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启发和调动学生自觉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使学生依靠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又要有带强制性的纪律约束,督促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2贯彻要求 正面启发,积极疏导 要用榜样教育说服学生 长善救失,通过优点来克服缺点 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四

53、)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统一的原则1含义: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统一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重视和依靠集体,通过集体教育个人又重视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通过个人影响集体,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相互影响关系。2贯彻要求 组织和培养优良的集体,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力量,通过集体教育个人。重视个别教育,做到因材施教。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五)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1含义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都要按照一定社会的培养目的,统一认识,相互配合,步调一致,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以保证学生品德的发展沿着统一的方向循序渐进。2贯彻要求 要统一学校内部的各方面教育

54、力量。要争取社会和家庭的配合。要加强德育工作的计划性、系统性和连贯性(六)知行统一原则 1含义 知行统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道德理论教育,又要重视指导学生的实际锻炼,把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联系起来,使学生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2贯彻要求:联系实际向学生进行道德理论教育 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七、中学德育方法(一)、说理法-知 1概念 说理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真情实话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2方式摆事实参观、访问、调查等 讲道理讲解、讲演、谈话、报告、 讨论等 3要求()明确目的性,要有针对性;()掌握一定的说服技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幽默感;()要善于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