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件】第一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_第1页
【学习课件】第一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_第2页
【学习课件】第一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_第3页
【学习课件】第一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_第4页
【学习课件】第一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学发展观四川大学政治学院 xxx 第一章第五节编辑课件科学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编辑课件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一、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根本依据现实依据国际依据2008年春季编辑课件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2.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依据: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3.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际依据:对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的借鉴编辑课件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的基本国情(1)从科学发展观所要回答的问题看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依据(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编辑课件(1)从科学发展观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看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依据科学发展观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 “为什么要发展” “靠谁发展” “为谁发展”“怎样发展”回答上述问题,首先要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的多个角度来寻求科学发展的依据。 编辑课件(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对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是对我国所处国际环境的准确判断。因此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回答科学发展观基本问题的根本

3、依据: “为什么要发展”: 发展的原因 “靠谁发展” : 发展的主体 “为谁发展” : 发展成果的分配“怎样发展”: 发展的方式编辑课件2.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依据: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1)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2)新特征对我国未来发展的新要求编辑课件(1)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十七大报告从八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三个方面是:从经济发展来看,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编辑课件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第四位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9530万亿元(3. 28万亿美元),比200

4、2年增长65.5%,年均增长10.6%,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四位。前三位分别为美国(13.8万亿)、日本(4.3万亿)和德国(3.8万亿) 编辑课件人均GDP仍然不强依据2007年统计公报披露的我国年末人口统计数字计算,2007年我国平均人口为131788.5万人,以此为基数,2007年我国人均GDP约合2460美元,比2002年的1132美元翻了一番还多。 /2008-03-04/104209699.html编辑课件自主创新能力有限珠三角上千工厂倒闭 成本上升致企业外迁/c/2007-12-10/235214490350.shtml编辑课件(1)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人民生活来看,人民生活总

5、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编辑课件城乡收入差距拉大2007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上年增长1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比上年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城乡之间的收入差13786/4140=3.329 /g/20080124/11354447868.shtml编辑课件城乡贫困人口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万人。人均纯收入低于元的绝对贫困人口从万减少到万;人均纯收入在元的低收入贫困人口从万减少到万。农村贫困人口合计

6、4320万人城镇贫困人口为20003000万。/newscenter/2008-02/28/content_7686626.htm编辑课件(1)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协调性来看,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编辑课件城乡差距过大编辑课件城乡差距过大编辑课件重点:“怎样发展” (发展的方式)难点:“为谁发展” (发展成果的分配)(2)新特征对我国未来发展的新要求编辑课件(2)新特征对我国未来发展的新要求重点:“怎样发展” (发展的方式)根据前面的分析,中国的未来发展应该注意:保持适度的发展;全面、协调、

7、可持续发展。编辑课件(2)新特征对我国未来发展的新要求难点:“为谁发展” (发展成果的分配)2005年基尼系数比较2007年,中国的基尼系数逼近0.47编辑课件初次分配、再分配注重公平再分配: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优抚、社会救济和救助等方式 初次分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签订劳动合同等编辑课件3.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际依据: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1)一些国家在发展实践中所走的弯路(2)当今世界发展理念的转变(3)当代世界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对中国发展观念的启示。编辑课件(1)一些国家在发展实践中所走的弯路1952年12月58日伦敦烟雾事件(英国几乎全境为浓雾覆盖,四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

8、40000人, 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3倍; 1岁以下死亡的,约为平时2倍。 1952伦敦烟雾事件编辑课件伦敦的污染治理英国政府1956年首次颁布“清洁空气法案”,并据此对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进行大规模改造少煤炭使用量,冬季则集中供暖;在城区设立无烟区,禁止使用产生烟雾的燃料;发电厂和重工业等煤烟污染大户被迁往郊区。 1975年,伦敦有雾的日子从19世纪末期每年的90天左右减少至15天,1980年则只有5天,“雾都”已远离了伦敦人的生活。 编辑课件拉美经济19501980年:经济发展的成就:该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50年的396美元增加到2045美元。经济发展的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

9、外在增加过快等1980年以后陷入经济衰退: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严重的债务危机、严重的通货膨胀。编辑课件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拉美发生了债务危机,拉美经济曾经遇到很多严重的困难,进入90年代,拉美国家实行经济结构调整。在开始,取得比较好的效果,90年代前期,拉美经济发展是比较迅速的。但进入本世纪以后,经济危机的幽灵开始重新在拉美游荡。 编辑课件乌拉圭金融危机2002年7月30日,乌拉圭政府宣布全国所有银行暂停营业一天,这是该国70年来首度采取这一措施。这一命令下达后,外汇市场立即产生激烈动荡,首都蒙得维的亚各兑换所的美元卖出价,从29日的1:27上升到30日的1:35,而本国货币比索一天之内贬值

10、2285。/gb/content/2002-08/05/content_559990.htm 编辑课件阿根廷经济危机(20012002)我们没有钱我们要吃饭!“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2001.12.19/world/2001-12/20/content_171763.htm编辑课件(2)当今世界发展理念的转变18世纪:人类进入工业革命时代。19世纪,“可持续”在关于林木的“可持续产量”研究中最早提及,后来在渔业“可持续产量”中提及。编辑课件(2)当今世界发展理念的转变1960年代末期,各国越来越认识到了传统的发展观念的缺陷,开始更多关注生态问题,认为生态快到极限了,而伴随着生态极限的到来,经济增

11、长也就会到极限了,于是产生了“发展=经济增长+自然生态”的发展极限论 。编辑课件(2)当今世界发展理念的转变1970年代中期,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始出现。与此同时,对于人的关注不断得以在新的发展理念中体现出来,产生了“发展=经济+自然+社会+人”的综合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等等新的发展思想。 编辑课件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2)当今世界发展理念的转变1968:来自欧洲的100多位学者成立“罗马俱乐部”。1972年:罗马俱乐部出版增长的极限,提出“零增长”方案。基本观点: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不协调,导致财富增长不足的困境;人口增长与环境的承载力不协调,导致环境恶化。2008年春季结论

12、:100年内,零增长编辑课件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2)当今世界发展理念的转变1972年联合国成立环境署。1983年: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1987:WEC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2008年春季编辑课件我们共同的未来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和发展危机不能分割;地球的资源和能源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必须为当代人和下代人的利益改变发展模式。 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编辑课件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2)当今世界发展理念的转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确认和明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理念。2008年春

13、季编辑课件讨论人类在享受发展的成就的同时,同时遭受了发展的危机。什么样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编辑课件(3)当代世界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对中国发展观念的启示。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面对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面临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不能重复其他国家所走过的弯路,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编辑课件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编辑课件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4、1)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一条基本经验。(2)发展对于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3)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编辑课件(1)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的一条基本经验。30年前,中国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是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的复兴和发展30年后的今天,我们遭受西方国家的误解和歧视,也需要通过发展来应对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飞速发展的30年。编辑课件(2)发展对于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编辑课

15、件(3)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 。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编辑课件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1)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2)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3)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 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编辑课件(1)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中国的民本思想我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 。西方的人本思想近代西方人本主

16、义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反对专制、崇尚自由,反对神性、张扬人性,对于反对封建主义、推进人的解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编辑课件(2)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人本理念。 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编辑课件(3)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 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的成果如何分配,这是任何一种发展观都必须回答和解决的基本问题。 编辑课件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1

17、)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2)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 (3)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编辑课件(1)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编辑课件(2)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 协调发展,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编辑课件(3)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18、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我们推进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重视环境资源指标;必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既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又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编辑课件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编辑课件(1)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逐步缩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