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测试题1_第1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测试题1_第2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测试题1_第3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测试题1_第4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测试题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测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江南的文化版图如何界定?实际上,文化的存在必须依托特定时代与环境。因此,研究文化要有时空坐标,否则难以道说、难触实质。 从地理概念的角度来看,江南区域时大时小,小到环太湖流域,即“苏锡常”和“杭嘉湖”,大到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流域,即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等广大长江中下游以南区域。关于这个大区域概念,康熙二十三年江南通志有过记载。 江南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比较稳定,没有大起大落,这与其地理环境有很大

2、关系。江南地区地形地貌特征为丘陵、平原,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因此气候湿润、万物滋润,人也和润。相对优越的自然条件,使江南人民大体得以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形成了文明祥和的区域文化。 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表明,早在5000多年前,江南地区就已有较高的文明程度。商末周初,吴和越这两个国家分别在今天苏浙地区逐渐形成。自那时起,吴越文化便成为江南文化的重要本土根脉。 正式把江南作为行政区域名称始于唐代。贞观元年,唐太宗分天下为10道,其中就有江南道。这个江南道区域甚广,包含几乎今天中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而后江南道所辖区域和名称不断演变,到了清代,先后有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和江南省。 (摘

3、编自廖大伟、李想江南文化何时形成独特区域风格) 材料二: 在精神本质的层面上,要弄清楚江南文化最独特的创造与深层结构。任何文化,在广义上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江南文化也不例外。如果说本质是一个对象所独有的东西,那么关于江南文化的本质,就可以通过与其他区域文化的比较来寻找。与其他区域相比,江南最显著的特点是物产丰富与人文发达。但同时江南也更是一个诗与艺术的对象,是“三生花草梦苏州”的精神寄托,也是“人生只合扬州老”的人生归宿。它可能很大,如白居易诗中的杭州;也可能很小,如李流芳画里的横塘,但作为超功利的审美存在却毫无疑问是它们的共同特征。 从这个角度出发,第一,仅仅有钱、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4、,即政治家讲的“财赋”,并不是江南独有的特色,在中国,“天府之国”的巴蜀,在富庶上就可以与它一比高下。第二,政治家讲的文人荟萃,也不能算是它的本质特征,这是因为,孕育了儒家哲学的齐鲁地区,在这一方面是更有资格代表中国文化的。与生产条件恶劣的经济落后地区相比,它多的是鱼稻丝绸等小康生活消费品;而与自然经济条件同等优越的南方地区相比,它又多出来一点仓廪充实以后的诗书氛围。在江南文化中,还有一种最大限度地超越了儒家实用理性、代表着生命最高理想的审美自由精神。儒家最关心的是人在吃饱喝足以后的教化问题,如所谓的“驱之向善”,而对于生命最终“向何处去”,或者说心灵与精神的自由问题,基本上没有接触到。正是在

5、这里,江南文化才超越了“讽诵之声不绝”的齐鲁文化,把中国文化精神提升到一个新境界。 如果说,在江南文化中同样有伦理的、实用的内容,与北方文化圈一脉相通,那么也不妨说,正是在审美自由精神这一点上,才真正体现出古代江南民族对中国文化最独特的创造。在这里也需做一点补充,把审美精神看作是江南文化的本质,并不是说中国其他区域没有审美创造,而只是说这不是它们最显著的贡献。以齐鲁文化为例,如孔子尽管最赞同的人生境界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但在儒家文化主流中,更明显的却是审美与伦理的紧张关系,所以孔子又严格区分了“德”(伦理本体)与“色”(感性存在),可见它们

6、在根本意义上是无法和平共处的。由于沾染了过于浓重的道德色彩,儒家经常发生“以道德代审美”的异化。但在江南文化中,由于一方面有比较丰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审美精神本身也发育得比较正常与健康,因而其现实的与道德的异化相对要小得多。中华民族生命本性中的“审美诗性”机能,正是在江南获得了健康成长的生态环境。由于审美存在代表着个体生命的最高理想,所以还可以说,人文精神发生最早、积淀最深厚的中国文化,是在江南诗性文化中实现了自身在逻辑上的最高环节。一言以蔽之,江南诗性文化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最高代表。由此可知,江南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以“审美艺术”为精神本质的诗性文化形态。 此外,由于江南文化的特殊魅力,从古代开

7、始,“江南”就开始了“文化漂流”,如我们熟知的“塞北江南”“邹鲁小江南”等。但无论在哪里出现了“江南文化”现象,除了物产丰富和较高质量的物质生活,美丽的自然景观和较高层次的审美文化享受,也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这也反过来证明,江南诗性文化是江南文化的核心内涵与最高本质。 (摘编自刘士林江南与江南文化的界定及当代形态) 材料三: 江南是中国历史文化及现实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区域概念,它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还是一个历史概念,同时还是一个具有极其丰富内涵的文化概念。“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江南文化,则以其超功利的审美气质与诗性精神蕴蓄和催生了历代文人无穷的想象空间和巨大的创造潜能。 江南文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

8、与变化转型,在不断的整合与重构中形成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体系,到隋唐之际其主要内涵已经比较稳定。江南山川秀美,气候温暖,水域众多,人性普遍较灵秀颖慧,利于艺术。这种特征在远古时期即已开始展现,随着历史的推移,江南经济文化地位不断上升,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人们普遍认为这与江南的水性特征相关,水性在中国传统思维中是与“柔”“灵动”联系在一起的。生活于江南清丽自然环境中的人性情多柔和,情感细腻而思维活跃。青山秀水,茂林修竹,不仅使人们热爱自然,也使人们感觉敏锐,不仅启迪遐思,更可以滋润灵性。故而江南在经济发展以后,文学艺术快速发展。魏晋以后,江南诗人、书法家、画家的大量涌现充分说明这一事实。江南玉文

9、化发达,玉温润、柔和、纤巧,吴越先民好玉的审美追求,很能反映他们的品性。这种审美追求应该是形成江南文化特质的一个基本因子,吴越语言的温柔细腻,吴声歌曲的清新婉丽,也与此特性有关。江南士人性情多清俊秀逸,与山东士人的儒雅、敦厚,关陇、燕赵士人的刚直、豪爽构成鲜明的对比。江南文学作品也相应崇尚清秀俊逸与自然婉丽的风格。这些都反映了江南文化的柔性特点。 (摘编自浅论中国江南文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文化的存在必须依托特定时代与环境。所以,研究文化要有时空坐标,否则难以道说、难触实质。 B.江南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比较稳定,取决于其地理环境。

10、 C.江南文化在广义上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其本质可以通过与其他区域文化的比较来寻找。 D.江南文化,以其超功利的审美气质与诗性精神蕴蓄和催生了历代文人无穷的想象空间和巨大的创造潜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雄厚的经济基础,并不是江南的特色,审美自由精神这一点上,才真正体现出古代江南民族对中国文化最独特的创造。 B.因为中国其他区域没有审美创造,所以把审美精神看作是江南文化的本质。 C.孔子最赞同的人生境界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可见孔子认为审美和伦理在根本意义上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D.从古代开始,“江

11、南”就开始了“文化漂流”,但无论在哪里出现了“江南文化”现象,其内容一定包括美丽的自然景观和较高层次的审美文化享受。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与江南水性特征无关的一项是()(3分) A.诗人、书法家、画家的大量涌现 B.玉文化发达,玉温润、柔和、纤巧 C.士人的儒雅、敦厚、刚直、豪爽 D.文学作品崇尚清秀俊逸与自然婉丽的风格 4.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江南文化的特征。(4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58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父亲和我的时代(节选)杨遥一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让我加他的微信,帮他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一下视频。我欣喜父亲终于有变化了,赶忙加上他

12、的微信,打开发来的视频。父亲在施肥,他穿着脏兮兮的蓝色中山装,头上脸上都是土,不多的头发被风扬起,上面沾着碎草屑。他施的肥黑乎乎的,父亲捧着一捧,用我们老家的方言说:“这是纯天然的羊粪,我们的农产品不用化肥、不打农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视频中的父亲样子很认真,像背课文的小学生。因为他的认真,方言听起来特别生硬、难听。 原来父亲让我转发这样的内容。看架势,他要卖啥农产品了。 现在父亲竟要做微商了,我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想起微信圈里被我屏蔽掉的那些卖东西的朋友,做微商一定很难,怎样能让别人信任你,买你的东西?我们镇坐落在山西中北部,一半盆地,一半山丘。人们在盆地种些玉米、高粱等大田作物,山坡上

13、种谷子、荞麦、胡麦、豆类等小杂粮,没啥特别的东西,谁买呢?而且想到父亲邋遢的样子,如果被朋友们看到我便没有帮他转发,想过段时间,父亲或许会知难而退。他不适合干这个。 没想到到了晚上,父亲在微信里问我:“怎么没有看到你转发的视频?”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父亲,便索性装作没看见他的信息。侥幸地想,父亲刚用微信,大概不太熟悉它的功能,能糊弄过去;或者,他能猜测到我的想法,不再问。但是第二天一早,刚打开手机,就窜出父亲的微信。他还是问怎么没有看到我转发的视频。没办法搪塞了,想到父亲的执拗,便不情愿地转发了。 到了傍晚,父亲的微信又来了,这么多年,我们从来没有这么频繁地联系过。这次他是来批评我的,他说朋友圈

14、要互动,你不回复别人的留言,人家就不会给你点赞、留言了。 过了几天,父亲又给我打来电话,很认真地说需要帮他一个忙。我对父亲的电话已经有些头疼了,我情愿他问我要一些东西,哪怕贵些也不怕。现在他这样认真和我说话,我预感不大好。果然,父亲说:“你在外面工作,认识的人多,拉我进你的几个微信朋友群。那里面肯定有许多人需要绿色食品。”我一听头大了,怎么能把父亲拉进我的微信朋友群呢?便回绝道:“拉不进来,进这些群都要群主审核。”父亲不死心地问:“你和他们说一下不行吗?”我说:“人家都是搞文艺的。”父亲叹口气,挂了电话。拒绝了父亲,我心里有些不安,想父亲这样着急是不是缺钱?便给他微信转账发去个大红包。父亲打都

15、没有打开,回复说他不缺钱,这些年挣的钱连他死后打发也够用了,只是想让我多帮他做宣传,多帮他加一些微信好友。 芒种过后十多天,父亲又发来他的视频。他在锄草。这次他脱下长衫了,却换了件穿过很多年的湖蓝色半袖衫,当初那鲜亮的湖蓝早已褪去,变得发灰,像湖水被大面积污染了。 父亲满脸的胡子和头发连在一起,像从草堆里长出来的一棵最高的草。我气愤给父亲买了那么多件新衣服他不穿,总是让我转发他邋里邋遢的视频,便索性关掉朋友圈。 一日有同学问,乡下可有绿色农产品?忽然想到有次父亲好像谈到在种什么“羊粪小米”,给他打电话。父亲的手机意外地占线,等了好长时间,才把电话打进去。我问父亲能不能买下好小米。父亲大概没有想

16、到我问小米,有些意外,马上回答:“新米刚下来。今年咱家种的是羊粪小米,完全没污染,口感特别好。”我找到父亲的微信朋友圈,让同学们看视频,但没有告诉他们这是我的父亲。 父亲记日记一样,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着谷子成长的过程。几天过去,谷子已经冒出一截儿。然后父亲锄草、施肥,施的是羊粪肥。长出谷穗了,刚开始手指头肚那么大,慢慢变成狗尾巴那么大。突然长出虫子了,父亲对着镜头说:“我们不打农药。”他每天用小刷子蘸着烟蒂泡的水刷谷穗,好半天才刷完一只。刷谷穗的时候,父亲的脸拼命往上凑。我知道他眼神不好,看不清那些小虫子。他抬起头来的时候,脸上沾着黑一道、绿一道的植物汁液。谷子地一眼望不到尽头。同学们没有把视

17、频看完,就敲定了买父亲的小米,五斤、十斤下了订单。那天帮父亲卖了五十斤小米。第二天父亲告诉我已经快递发货了。他对我说:“你认识的人不一样,以后有机会多给我介绍啊!” 没几天,一位西藏的朋友给我打来电话。我有些诧异,他这么快就和我联系?没想到他开口就说:“你介绍的米贵,熬上不好喝。”我心里咯噔一下,赶忙说给他问一下。我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听完后说:“放心,我还能让你丢脸?”几天后,西藏的朋友又打来电话,他说:“我错怪你介绍的那位卖米的大爷了,是我们这儿的水有问题。以后我就吃他家的小米。”我不清楚父亲怎样处理的,忙去问。父亲说“咱的米能有啥问题,我自己种的还不知道?肯定是他的水出了问题。我给他又寄了

18、三斤小米,同时寄了三瓶矿泉水。我告诉他说你熬的米不好喝,可能是水的问题,这次你用矿泉水熬上,不要拿你们的水,要是不好喝就是我的米有问题。”父亲笑了一下:“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水土,他们那儿和咱们的水土不一样。一用矿泉水熬上,他就告诉我好喝。”我心里叹服父亲能想到这么个点子。说以后有朋友要小米,我就给介绍。父亲说:“我不光卖小米,还有核桃、蜂蜜、酸枣、荞麦、胡油、土鸡蛋。需要啥有啥,质量绝对没问题。” (有删改) 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亲要“我”加他微信,帮他加一些微信好友,帮他宣传农产品,这些情节暗示父亲有变化了,懂得了用新媒体卖农产品的便利好处。 B

19、.“我便没有帮他转发,想过段时间,父亲或许会知难而退”,没转发的主要原因是“我”推测父亲推销的农产品没有销路,转发也没用。 C.“像从草堆里长出来的一棵最高的草”,这既写出了父亲田间劳作时的“邋里邋遢”形象,也暗示了“我”对父亲有一种看不起的情绪。 D.文章写的虽是父亲推销农产品的小事,但微信朋友圈、视频转发、快递发货等新事物的出现,却构成了社会大背景,反映了农村的新变化。 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他不适合干这个”到“说以后有朋友要小米,我就给介绍”,形成叙事转折。这变化,背后,显示出“我”对父亲做微商的认可。 B.父亲发来的前两段视频,都是展现了

20、他在忙活农活儿的情景,但文章描写侧重点的选取有所不同,收到了“同中有异”的表达效果。 C.先写西藏的朋友怪“羊粪小米”不好喝,再写认可父亲的小米好喝,最后通过父亲叙述交代背后原委,这种插叙有利于凸显父亲形象。 D.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我”既是文章中的叙述人,起到串联情节作用;又是文章中的重要人物,对父亲形象起到重要衬托作用。 7.本文第十段细致描写了父亲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谷子成长及料理过程的情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8.有人评论说本文中“父亲与传统农民相比,具有新时代特色”,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21、4小题,912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乾道六年,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莫枕楼、繁雄馆。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

22、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间作,岂惟风俗顽悍,抑武备空虚所致。乃奏疏乞依广东摧锋、荆南神劲、福建左翼例,别创一军,专听帅臣节制调度。 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帅长沙时,士人或诉考试官滥取第十七名春秋卷,弃疾察之

23、信然,索亚榜春秋卷两易之,启名则赵鼎也。弃疾怒曰:“佐国元勋,忠简一人,胡为又一赵鼎!”掷之地。次阅礼记卷,弃疾曰:“观其议论,必豪杰士也,此不可失。”启之,乃赵方也。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列传 )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 B.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 C.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 D.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

24、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一百二十年。 B.绍兴,宋高宗逃至越州时,想要让宋朝复兴,打败金军,就以绍兴为年号。 C.江右,指长江以西地区,古人以西为右,故又称江右。 D.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辛弃疾身处乱世,忠心不改。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并起,他就在耿京幕府里做节度使,并奉劝耿京定下南归决策。 B.辛弃疾实绩突出,平乱有方。湖湘和两广的盗贼

25、都被他平定,他曾上疏皇上,指出平叛不力的原因,主张建立一支统一领导的部队。 C.辛弃疾体恤百姓,顾全大局。他受皇上指令,到江右处理饥荒之事。到任后,他禁止囤积和强卖粮食,并且拨运米粮到信州,受到皇帝嘉奖。 D.辛弃疾坚持原则,识拔英才。做长沙帅时,有的士人上告考官渎职,辛弃疾予以查实,然后批阅礼记卷子,发现豪杰之士。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留守叶衡素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5分) (2)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望 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26、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释: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多有战争发生故派兵戍守。“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由写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由远及近,开阔辽远。 B.颈联写自己的身体状况“迟暮多病”,自己的成就功绩“未有涓埃”,由此抒发对“圣朝”的情感。 C.尾联照应题目“野望”,写作者出郊放眼远眺,由野外之景引发了内心对漂泊在外的亲人的

27、担忧。 D.诗以“野望”为题,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极目远眺郊外风景、感伤当下时局的自我写照。 14.诗人“野望”而“涕泪”,实际上是因所望之景而伤感,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伤感原因。(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0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计10分。 (1)荀子劝学中,荀子以设喻引出“,”的论断,进而推出人只有博学自省,才能智慧明理,行为无过的观点。 (2)赤壁赋中描绘秋风的爽朗和秋江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是“,”。 (3)苏轼赤壁赋中用“_”写出曹操破荆州后率领军队沿江而下战船首尾相接的盛况,用“_”写出曹操的文韬武略。 (4)荀子劝学篇指出:“青

28、,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相同的。 (5)荀子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像蚯蚓一样,描写蚯蚓形象的句子是:_,_。 三、语言文学运用(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6-18题,每小题3分,共计9分 展望苏轼、苏辙兄弟间的深厚情谊,令我们为之感动,为之扼腕叹息。他们兄弟二人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走出了故乡眉山,在广阔的世界里各自奋斗。在中国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虽有不少富有才华的兄弟或父子,但如苏轼兄弟一般,一同为当世的大文学家,一同在政坛上大放光彩,一同经历宦海沉浮,且彼此志趣相投,都视对方为知己的兄弟,实在是_。(),兄弟俩相守终老。然而造化弄人,雷州分别之后,他们

29、终是没有能够再次聚首,这对于两个亦师、亦友、亦兄弟,同时也是最为亲密的知己来说,真是一个悲剧。 那样_的政治环境,那样曲折艰难的人生经历,成就了苏轼和苏辙兄弟的文学才华和人生境界,映照出他们二人患难与共的兄弟情谊。他们使得中国的文学史出现了深沉感人和_的一段;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患难知己,什么叫_,什么叫最为真实、真诚的人心!苏轼和苏辙就像两盏明灯,能够照亮我们未来的路途,也能够照亮我们每个人的心。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回望苏轼、苏辙兄弟间的深厚情谊,令我们为之感动,为之扼腕叹息。 B.回望苏轼、苏辙兄弟间的深厚情谊,我

30、们为之感动,令我们扼腕叹息。 C.回望苏轼、苏辙兄弟间的深厚情谊,我们为之感动,为之扼腕叹息。 D.展望苏轼、苏辙兄弟间的深厚情谊,我们为之感动,为之扼腕叹息。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绝无仅有险象环生光彩夺目休戚与共 B.盖世无双险象环生光芒万丈休戚与共 C.绝无仅有危在旦夕光芒万丈休戚相关 D.盖世无双危在旦夕光彩夺目休戚相关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晚年的时候能够重返故乡,是他们心中最大的愿望 B.他们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晚年的时候能够重返故乡 C.晚年的时候能够重返故乡被他们看作心中最大的愿望 D.他们

31、把晚年的时候能够重返故乡看作心中最大的愿望 课本研读,完成下面19-24题,每小题2分,共计12分 完成下面小题19-24题,每小题2分,共计12分 19.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古之学者必有师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C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20.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B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作师说以贻之 21.下列划线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项是()(2分) 吾师道也耻学于师孔子师郯子小学而大遗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吾从而师之君子

32、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B/ C/D/ 22.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2分) A举酒属客 B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D须臾成五采 2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2分) A吝啬(s)玄虚(xin)国粹(cu)譬如(p) B蹩脚(bi)孱头(cn)自诩(x)掘墓(ju) C磕头(k)糟粕(co)冠冕(min)残羹(gng) D存膏(go)茅厕(c)徘徊(hui)鱼翅(zh) 24.下列四个句子都用了“像”字,其中不表示比喻的是()(2分) A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B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C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

33、纱的梦。 D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的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四、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辛夷坞说:“在时间和现实的夹缝里,青春和美丽一样,脆弱如风干的纸。” 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 雨果说:“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作为正值青春、风华正茂的高一新生,你是如何理解、体验“青春”的?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详解】B.“取决于其地理环境”错误。材料一第三段的表述是“江南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比较稳定,没有大起大落,这与其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

34、可见选项表述绝对,把“有很大关系”拔高到“取决于”。故选B。 2.D【详解】A.“雄厚的经济基础,并不是江南的特色”错误。材料二第二段的表述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第一,仅仅有钱、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即政治家讲的财赋,并不是江南独有的特色”,可见文中意思是雄厚的经济基础并不是江南“独有”的特色,也就是说“雄厚的经济基础”是江南特色之一,选项表述绝对。B.“因为中国其他区域没有审美创造,所以”错误。材料二第三段的表述是“把审美精神看作是江南文化的本质,并不是说中国其他区域没有审美创造,而只是说这不是它们最显著的贡献”,可见选项背离文意。C.“可见孔子认为审美和伦理在根本意义上是可以和平共处的”错误。材

35、料二第三段的表述是“但在儒家文化主流中,更明显的却是审美与伦理的紧张关系,所以孔子又严格区分了德(伦理本体)与色(感性存在),可见它们在根本意义上是无法和平共处的”,可见选项张冠李戴,“可见”属于作者的观点、感悟。故选D。 3.C【详解】C.“士人的儒雅、敦厚、刚直、豪爽”错误。结合材料三的结尾段“江南士人性情多清俊秀逸,与山东士人的儒雅、敦厚,关陇、燕赵士人的刚直、豪爽构成鲜明的对比”分析,可见选项表述分别属于山东士人和关陇、燕赵士人的性格特征。故选C。 4.物产丰富与人文发达;审美自由精神(超功利的审美存在);以“审美艺术”为精神本质的诗性文化形态;柔性特质。(4分) 5.C【详解】C项,

36、“也暗示了我对父亲有一种看不起的情绪”表述不正确,根据“我气愤给父亲买了那么多件新衣服他不穿”可知,作者要表达的是“我”对父亲邋里邋遢不顾形象的不满。故选C。 6.C【详解】C项,“这种插叙有利于凸显父亲形象”表述不正确,此处先写西藏朋友怪米不好喝,然后写认可,最后写父亲的叙述,从叙述时间来看是顺叙,而不是插叙。故选C. 7.既是对上文中父亲微信朋友圈的视频的详细介绍,又为下文西藏朋友打来电话做铺垫;父亲在微信朋友圈里记录谷子成长及料理过程,为下文展开“卖小米”的故事做好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突出父亲种谷子时的认真细致,真实自然,不辞辛苦,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具有典型性。(6分) 8.“父

37、亲”具有新时代农民先进的意识和发展的理念。“父亲”种“羊粪小米”,卖各种地方农产品,特色鲜明。“父亲”善于学习,接受新事物,运用新科技。“父亲”能够熟练使用微信,展示小米的种植和优点,让“我”帮忙宣传,这都是积极学习的成果。“父亲”更具有经营智慧,重视经营服务。“父亲”用三瓶矿泉水解决了西藏朋友的“米不好喝”的问题,售后服务到位。(6分) 9.D【详解】句意为:耿京命令弃疾奉表归附宋朝,高宗在建康慰劳军队,召见他,嘉奖他并受了表,授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用节使印和文告召耿京。故选D。 10.A【详解】A.“契丹族”错误,应为“女真族”。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

38、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完颜阿骨打(完颜旻)所建。西与西夏、蒙古等接壤,南与南宋对峙。共传十帝,享国119年。故选A。 11.B【详解】B.“湖湘两广的盗贼都被平定”错误,文中说的是“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缭接连,草窃间作,岂惟风俗顽悍,抑武备空虚所致。乃奏疏”,这里只提到平定湖湘盗贼,没有提到两广的盗贼被平定。故选B。 12.(1)留守叶衡平素很器重他,叶衡入朝为相,极力向朝廷推荐,说辛弃疾意气慷慨,有远大谋略。(5分) (2)于是运粮的船只接连来到,粮价自行降低,而姓因此得以熬过饥荒。(5分) 【详解】(1)“雅”,平素;“重”,器重;“入相

39、”,入朝为相;“力荐”,极力推荐;“慷慨”,古今异义,意气激昂;“略”,谋略。 (2)“樯”,借代运粮的船只;“直”,通“值”,价格;“济”,度过,此处指熬过(荒年)。 参考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是齐国历城人。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并起。耿京在山东聚集兵马,号称天平节度使,指挥管辖崤山以东、黄河以北的忠义军马,辛弃疾为掌书记,就劝耿京决策南归南宋。绍兴三十二年,耿京命令弃疾奉表归附宋朝,高宗在建康慰劳军队,召见他,嘉奖他并受了表,授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的职务,并用节使印和文告征召耿京。乾道六年,当时虞允文主持国政,皇上下决心要恢复失地,辛弃疾趁机论述南北形势以及三国、晋、汉的人才,所持

40、观点刚劲质直。作九议和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等献给朝廷,论说逆顺的道理,形势的发展变化,战术的长短,地理的要害,非常完备。因为讲和刚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改任司农寺主簿,出京任滁州知州。滁州遭受兵火,市井凋零破败,辛弃疾减轻赋税,招收流散的百姓和士兵,训练百姓和士兵,商议屯田,于是创建莫枕楼、繁雄馆。留守叶衡平素很器重他,叶衡入朝为相,极力向朝廷推荐,说辛弃疾意气慷慨,有远大谋略。皇上就召见了辛弃疾。不久,辛弃疾担任了漳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湖湘接连兴起盗贼,辛弃疾全部讨伐平定。又因为湖湘控制连着两广,与溪峒蛮獠接壤,草贼时常出现,不仅是因为风俗顽劣剽悍,也是武备空虚造成的,于是上奏疏说:请依照广东摧锋军、荆南神劲军、福建左翼军的例子,另外创建一支军队,专门听从帅臣控制调度。 当时江右一带发生严重饥荒,皇帝命令辛弃疾督办赈灾事务。刚到灾区,辛弃疾就在大路边张榜说:“囤积粮食的流配,强买粮食的杀头。”接着下令拿出公家全部的官钱、银器,号召吏民分别推举有实际才能的人,根据情况借贷钱物给他们,等到他们领命运回买来的粮食,不取利息,约定月底到城下销售。于是运粮的船只接连来到,粮价自行降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