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类历史主观题》PPT课件_第1页
《启示类历史主观题》PPT课件_第2页
《启示类历史主观题》PPT课件_第3页
《启示类历史主观题》PPT课件_第4页
《启示类历史主观题》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启示类历史主观题解题规律综述 江苏省镇江中学 陶圣建 启示类主观题通常是通过“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认识”、“对策”等引导词来提问,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要求考生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的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它一般出现在主观题的最后部分,来检测考生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启示类主观题是历史学科中最能体现“以史为鉴”、“学以致用”原则的题型,它虽然所占分值不大,但是非常吻合新课程理念、符合新高考方向,很有生命力。本文将通过对典型高考题的分析来综述该类试题的解题规律。 一、经典高考题例1结合相关社会背景,概述十月革命后到二战前苏联(俄)农业政策的重大变化

2、及影响。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004年江苏历史)答案 启示:农业政策的制定,必须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利益;必须从实际出发,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例21956年1966年我国在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建设方针的认识和实践上有哪些成功和失误?从中可总结出哪些经验教训?(2000年春季高考历史)答案 经验教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可超越生产力水平,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片面追求高速度;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阶级斗争已不是主要矛盾,要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必须坚

3、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例3史称:“得人者昌”,“失贤则亡”。试结合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并总结其经验教训。(1999年全国历史) 答案 经验教训:完善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任人惟亲,姑息养奸,危害严重。 例4阅读下列材料:(1998年全国历史)材料一 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通过)材料二 北戴河会

4、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为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一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在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

5、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摘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及危害。简要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教训。答案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搞建设必须从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不应片面追求高速度。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只凭主观愿望和意志办事。 二、答案特点和对策通过上述典型高考例题,可以看出该类题型答案有如下特点:1、答案的开放性启示类主

6、观题一般都是问:从中得出什么启示?或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或从中总结出什么经验教训?所以它的答案就有很大的开放性,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改革所想达成的目的。一些主观题在评分标准和操作细则中都规定言之有理则给分,所以这类试题一定要依托试题本身所给出的背景和方向,去充分谈谈自己的认识。1995年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缫丝厂”一题中第二问: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有考生答“继昌隆缫丝厂是我国最早的乡镇企业”而备受称道。2、答案的宽泛性以例2为例:参考答案给出了五点经验教训。在“评分说明”中规定:答出两条即可给4分,多答者可酌情加12分,全题总分不超过本题总分16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启

7、示类主观题的答案有一定的宽泛性,所以解题时应从相关的问题出发,多角度思考问题,多写出一些要点,力争得满分。3、答案的层次性以例3为例:首先是谈科举制度的重要性,然后再谈人才的标准问题,最后再总结如果不坚持人才标准的危害性。由此可以的出这样一个结论:该类试题的答案有明显的层次性,即由浅到深、由近到远。再以王安石变法的启示为例:首先要谈改革中需要注意用人;然后再谈改革必然会触动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会有阻力和斗争;最后总结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是促进国家强大的重要手段,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其改革精神光耀千古。 4、答案的针对性历史试题尤其是文综主观题在命制的时候往往受社会政治经

8、济形势的影响,有很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例1问题出现与2004年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有很大关系,所以题目以俄国农业政策的变化为角度,答案则强调保障农民利益。所以从“以史为鉴”的目的出发,应该关心时政,切准时代主旋律的脉搏,如战争与和平问题,反腐倡廉问题,保持党的先进性问题等等。 5、答案的规律性比较例1、例2、例4,可以发现该类问题答案有较明显的规律性。例如关于我国经济问题的教训一般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主要矛盾;经济建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调整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三、练习

9、题(1)历史上选拔人才给我们什么经验或启示?参考答案: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应树立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正确观念。(2)研究历代监察制有什么意义?参考答案:研究古代的监察制度有利于我们今天的党风建设、反腐倡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 (3)中国古代历次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参考答案: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是促进国家强大的重要手段。改革要有远见卓识,要坚决彻底;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中还需要注意用人。改革必然触动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会有阻力和斗争。(4)古代税制改革对我国税费改革有什么借鉴?参

10、考答案:减轻农民负担;税收从繁到简;减少中间环节;改革坚决彻底。 (5)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给我们什么启示?参考答案:开放有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以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为原则进行外交;与各国保持平等团结,但坚决反击侵略;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6)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相继失败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和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斗争都不能成功。必须由同时具有先进性和广泛群众基础的阶级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才能真正挽救民族危亡。 (7)对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有什么认识?参考答案: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中国的工业才能独立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11、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必然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经济的发展会引起社会的变革和进步。(8)中共处理西安事变和皖南事变的方针不同但效果相似,说明什么问题?参考答案: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政策。中共走向了成熟,能够灵活运用马列主义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中的突发事件。 (9)对20世纪2040年代国共两党关系演变有什么认识。参考答案:国共双方的矛盾斗争有其必然性,但只要从民族和国家利益出发,就能实现合作,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和统一。合作局面的出现是由于中共倡导和推动的结果,分裂内战局面则主要是由于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独裁、内战方针和国际反动势力干涉中

12、国内政造成的。国共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今日海峡两岸的关系,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0)建国以后中共制订过三条经济建设路线,你认为在制订经济政策时应遵循什么原则?参考答案:制订经济政策必须实事求是,合乎经济规律,使生产关系的变革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11)对三次科技革命中中国落伍有什么认识?参考答案: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要科教兴国;国家独立,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一个民族要不断进取,改革开放,才能缩短差距,迎头赶上。(12)19世纪末美、德经济迅速发展和英、法经济缓慢发展给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有哪些?参考答案: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引进外资,扩大国内市场等。(1

13、3)19291933年经济危机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参考答案:居安思危,防患未然,不断改革,不断进取;发生危机,共同面对,不能以邻为壑;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应共同发展,实现持续繁荣。 (14)二战给人类哪些启示?参考答案:和平来之不易;人民是胜利之本;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联合;居安思危,防止悲剧重演等。(15)苏联近七十年的发展史给我国什么启示?参考答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民主和法制建设要不断完善。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时刻提防和平演变,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四、高考模拟题1俾斯麦在论

14、及中日两国学习欧洲时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本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国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也!”结合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学习西方的实践和90年代的结果,论证上述言论,并简述其启示。参考答案:俾斯麦的观点是正确的。 19世纪60年代,中国兴起洋务运动,单纯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但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90年代,洋务运动失败,中国最终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9世纪60、70年代的日本明治政府,注意学习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废除封建制度,引进西方生产技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注重教育。90年代,日本资

15、本主义发展起来,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启示:向外国学习要学习其本质的东西。先进的政治制度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根本保证。顺应历史发展的成功变革,能使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 2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历了哪两次严重失败?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失败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挽救和发展革命?两次失败最深刻教训是什么?参考答案:1927年大革命失败和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坚持武装斗争,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及时结束了“左”倾错误的统治,纠正了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在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

16、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从而使革命转危为安。教训: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必须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冒险主义都可以葬送革命。3 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则指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1987年中共十三大又指出“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试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党在各阶段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上分别作出上述认识的原因,这些认识分别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参

17、考答案:(1)八大:原因: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我国生产力水平仍然很低。影响:党据此提出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总任务,并取得了重大成就,使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2)八大二次会议:原因:1957年极少数右派分子攻击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党过重估计了阶级斗争形势;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滋长了“左”倾冒进情绪。影响:党提出错误的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泛滥,“文革”又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致使十年内乱。(3)十三大:原因:党及时总结“文革”教训,重新确定实事求是的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政策推动现代化建设事业迅猛发展。影响:据此党提出社会主义初

18、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战略部署,改革开放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启示:党敢于并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实事求是,是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核心力量;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定要分清主次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4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欧各国改革的背景、内容有何相同之处?它们的失败对我国的改革有何借鉴之处?参考答案:背景: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的严重错误及对他的个人崇拜,一度造成东欧政局动荡;照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造成了消极后果。 内容:坚持社会主义所有制;重视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借鉴:要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反对一切外来势力的干扰;从各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发挥市场、计划等

19、经济手段的作用;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改善党群关系。、 5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加坡、韩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与我国相差不远。到了七八十年代,这两个国家迅速进入了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而在同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却远远落后了。结合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后期新加坡、韩国和我国的历史分析原因。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经验教训。参考答案:(1)新加坡和韩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注意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并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抓住机遇吸引外资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2)我国

20、在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左”倾错误造成了严重后果。“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随后出现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文革”给我们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3)经验教训:抓住机遇,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方面,必须制定适合国情的发展战略,必须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 6近代史上的美国和现代史上的德国都出现过一次严重的分裂,概括美德分裂的主要原因,指出美国和德国最后走向统一的方式。并谈谈你的认识。参考答案:(1)主要原因:美国是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是国内矛盾激化的结果;德国是由于二战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矛盾引起的,是国际矛盾激化的结果。(2)美国通过军事斗争,北方打败南方,实现统一。德国以东德并入西德的政治方式实现了和平统一。(3)认识:国家和民族的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只要有利于国家统一,不论采取军事手段还是政治手段都是必要的、可行的。 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下面是为提交中共八大开会讨论,中共有关部门先后提出的三份有关“二五计划”粮、棉、钢产量,1962年应达到的指标。 先后提出的三个方案一(1955年夏)二(1956年1月)三(1956年8月)粮产量4600亿斤6400亿斤5000亿斤棉产量4300万担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