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课件-第十章--烃_第1页
《基础化学》课件-第十章--烃_第2页
《基础化学》课件-第十章--烃_第3页
《基础化学》课件-第十章--烃_第4页
《基础化学》课件-第十章--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章 烃有机化合物概述烷烃烯烃炔烃和二烯烃环烃一、有机化合物概述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以及有关理论和方法学的科学。(一)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学 常见有机化合物:粮食、油脂、纤维、石油、橡胶、糖、药材等。 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或者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可含C、H、O、N、P、S等元素。 并不是所有含碳化合物都是有机物,如CO、CO2、CaCO3、CaC2和HCN等许多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在结构和性质上与无机物更相似,所以仍将其归入无机物。有机化学的发展概况1770年,舍勒从酿酒副产物酒石中分离出酒石酸;1773年,儒勒首

2、次从尿中取得纯的尿素;1806年,史特纳从鸦片中分离出吗啡。 拉瓦锡首先将从动植物体内来源的化合物定义为“有机化合物”。18世纪末期,人们开始从动植物中取得一系列较纯的有机物质。 从动植物体内得到的这些化合物有许多共同的性质,明显地不同于当时从矿物来源的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学”这一名词于1806年首次由贝采利乌斯提出。当时是作为“无机化学”的对立物而命名的。19世纪初,许多化学家相信,在生物体内由于存在所谓“生命力”,才能产生有机化合物,而在实验室里是不能由无机化合物合成的。 1824年,28岁的德国化学家维勒从氰经水解制得草酸;1828年他无意中用加热的方法又使氰酸铵转化为尿素。氰和氰酸铵

3、都是无机化合物,而草酸和尿素都是有机化合物。证明有机物可以用普通化学方法由无机物制取,突破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界限。尿 素氰酸铵 1840年,德国化学家柯尔柏合成了醋酸;1950年,法国化学家柏赛罗合成了油脂。 从此,人们深信:不但可以从简单物质合成与天然有机物完全相同的物质,还可以合成有机体不能合成的比天然有机物更好的物质。这样有机化学就进入了合成的时代。有机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就真正形成了。 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1)碳原子的四价及其共价键的形成C1s22s22p21s2s2p激发态sp 、sp2 、sp3杂化(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性及分类CH4四个C-H共价键C 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H

4、达到2电子的稳定结构(c)CHHHH+_109284个 sp3 + 4H10928(2)碳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单 键双 键叁 键(3)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表示方法 构造式:表示分子中各原子的连接顺序和方式的化学式(结构式)。 结构简式:是介于构造式和分子式之间的一种式子,能基本表示出分子内原子的排列情况,也能看出原子的个数,有机化合物常用结构简式表示。化合物分子式构造式结构简式分子模型甲烷CH4CH4分子的结构:分子中原子的连接顺序和方式。化合物分子式构造式结构简式分子模型乙 醇甲 醚C2H6OC2H6OH3C-CH2-OHH3C- O- CH3碳架异构体位置异构体官能团异构体互变异构体价键异构体构

5、型异构体几何异构体旋光异构体交叉式构象重叠式构象构造异构体 同分异构体立体异构体构型:在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布。 (4)构型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构象异构体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 2.有机化合物的特征 (1)组成元素种类少,数目繁多(2)容易燃烧(3)熔点较低(4) 一般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5)反应速度慢(6)反应复杂,常伴有副反应 3.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按碳架分类 有机化合物 1.开链化合物分子链都是开环 2.脂环族化合物 分子链都是闭环 3.芳香族化合物 含有苯环结构 4.杂环化合物 环中含有杂原子 丁 烷环戊烷苯呋喃(2)按官能团分类 官能团: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特

6、别容易发生反应的、能决定化合物主要性质的原子或基团。官能团名称分类名C=C双键烯烃CC叁键炔烃X(F,Cl,Br,I)卤素卤代物OH羟基醇(脂肪族)或酚(芳香族)O醚键醚CHO醛基醛酮基酮COOH羧基羧酸SO3H磺基磺酸NO2硝基硝基化合物NH2氨基胺CN氰基腈(三)有机化学与医药的关系 1. 天然物质中提取天然有机物 2. 有机化学工业的诞生与合成药物 3. 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推动医药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4. 医药的有机合成发展趋势 烃(碳氢化合物):只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烷烃:脂肪烃分子中只含有C-C单键和C-H键的烃。 二、烷烃 凡具有同一个通式,在组成上相差CH2(系差)及其整

7、数倍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同系列。同系列中的各化合物互为同系物。同系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则随着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利用这一规律,可推测某一同系物的物理性质。1.烷烃的结构、通式CnH2n+2,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一)烷烃的分子结构、命名 同分异构现象是指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现象。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体 。 2.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1)同分异构现象 构造是指分子中原子互相连接的方式和次序。分子式相同,而构造不同的异构体称为构造异构体。构造异构现象是有机化学中普遍存在的异构现象的一种,除此而外,异构现象还包括立体异构。 烷烃

8、同系列中,甲烷、乙烷、丙烷只有一种结合方式,没有异构现象,从丁烷起就有同分异构现象。 在烷烃分子中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异构体的数目增加得很快。对于低级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和构造式,可利用碳链不同推导出来。 烷烃有构造异构和构象异构。(2)烷烃的构造异构 碳链异构如:己烷的构造异构体有五种,分别为:CH3CH2CH2CH2CH2CH3或CH3(CH2)4CH3书写构造式时,常用简化的式子,如: 支链异构(取代基位置异构) 如: 3.烷烃的命名 只与一个碳原子相连的称为“伯” 或一级碳原子,常用1o表示; 与两个碳原子相连的称为“仲” 或二级碳原子,常用2o表示; 与三个碳原子相连的称为“叔”

9、或三级碳原子,常用3o表示; 与四个碳原子相连的称为“季” 或四级碳原子,常用4o表示。 与伯、仲、叔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分别称为伯、仲、叔氢原子。 如:(1)碳原子的类别:伯、仲、叔、季碳原子烷基 名称 通常符号 CH3- 甲基 Me CH3CH2- 乙基 Et CH3CH2CH2- 正丙基 n-Pr (CH3)2CH- 异丙基 i-Pr CH3CH2CH2CH2- 正丁基 n-Bu (CH3)2CHCH2- 异丁基 i-Bu CH3CH2CH(CH3)- 仲丁基 s-Bu (CH3)3C- 叔丁基 t-Bu 烷基的通式为CnH2n+1- ,常用R-表示 。(2)烷基 从烷烃分子中去掉一个氢

10、原子后所剩下的基团叫烷基。亚某基:从烷烃分子中去掉两个氢原子后剩下的基团。次某基:从烷烃分子中去掉三个氢原子后剩下的基团。(3)烷烃的命名普通命名法习惯命名法通常把烷烃称为“某烷”,“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由一到十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十以上的用汉字数字表示碳原子数,用正、异、新表示同分异构体。 a.凡直链烷烃叫正某烷。如:CH3CH2CH2CH2CH3 正戊烷。 b.只有(CH3)2CH- 端链的烷烃称为“异某烷”。如:C11H24,叫十一烷。 c.只有(CH3)3C- 端链的烷烃称为“新某烷”。*衍生命名法 衍生命名法以甲烷为母体,把其它烷烃看作是甲烷的烷基衍

11、生物,即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所得到的衍生物。命名时,把连接烷基最多的碳原子作为母体碳原子;按简单基团在前,复杂基团在后的原则命名。如: 系统命名法 系统命名法是中国化学学会根据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制定的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再结合我国汉字的特点而制定的。 在系统命名法中,对于直链烷烃的命名和习惯命名法是基本相同的,仅不写上“正”字。如:CH3CH2CH2CH2CH3普通命名法叫正戊烷,系统命名法叫戊烷。对于支链烷烃,把它看作是直链烷烃的烷基取代衍生物。支链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原则如下: a.选取主链(母体)选择含碳原子数目最多的碳链作为主链,支链作为取代基。分子中有两条以上

12、等长碳链时,则选择支链多的一条为主链。 例如:b.对主链碳原子编号从距离取代基近的一端开始,将主链碳原子依次用1、2、3编号 。如:当取代基的位置相同时,则从连较简单的取代基一端开始编号。若在上述基础上,编号仍有选择性,则使各取代基位置和最小。将支链(取代基)写在主链名称的前面。 取代基按“次序规则”小的基团优先列出。常见烷基的大小次序: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异丙基。 相同基团合并写出,位置用2、3标出, 取代基数目用二、三标出。 表示位置的数字间要用“,”隔开,位次和取代基名称之间要用“-” 隔开。如: 烷烃的命名归纳为十六个字:最长碳链,最小定位,同基合并,由简到繁。c.书写名称示例:

13、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烷烃。2,5-二甲基-3,4-二乙基已烷 3-叔丁基-2-甲基己烷2-甲基-4-乙基庚烷 2,2-二甲基-3-异丙基己烷 练习: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烷烃。2,4-二甲基己烷 3-甲基-3-乙基庚烷 2-甲基-3-乙基庚烷 2-甲基-3-异丙基庚烷 2,2,3-三甲基丁烷 C1C4的烷烃为气态,C5C16的烷烃为液态,C17以上的烷烃为固态。 (二)烷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1)状态 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直链烷烃的沸点逐渐升高。 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支链越多,沸点越低。(2)沸点固体分子的熔点也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大。 (3)熔点 不溶于水及强极性溶剂中,可溶于氯仿、

14、乙醚、四氯化碳等溶剂中(“相似相溶”原理)。(4)相对密度均小于1,随分子相对支链的增加而升高,最后接近于0.8(20)。(5)溶解度 (6) 折射率也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缓慢增加。 1.烷烃的物理性质 一般情况下,烷烃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常温下与强酸、强碱、强的氧化剂、强的还原剂都不反应。2.烷烃的化学性质 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基团所取代的反应,称为取代反应。被卤素取代的反应称为卤代反应。(1)取代反应卤代反应如果改变反应条件,如高温或光照下才能发生某些化学反应。在漫射光或热的作用下,烷烃发生卤代反应:甲烷的氯化较难停留在一氯化阶段: 产物为四种氯甲烷的混合物,氯气过量时主要得到

15、四氯化碳,甲烷过量时主要得到一氯甲烷。不同卤素与烷烃的反应活性不同,其顺序为: F2Cl2Br2I2其它烷烃也可以发生卤代反应:丙烷的氯化反应:仲氢与伯氢活性之比为:(2)氧化反应 烷烃在空气中燃烧,当空气(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量热。 在无机化学中,是用电子的得失,也就是氧化数的升降,来描述、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而在有机化学中,加氧去氢为氧化,加氢去氧为还原。在空气中燃烧:汽油、柴油等作为动力燃料的依据。 当燃烧不完全时,则有游离碳生成,在动力车尾气中有黑烟冒出。 其中C12C18的脂肪酸可直接与NaOH反应,制成高级脂肪酸的钠盐肥皂。这种制皂方法可节约大量的食用油。高级烷烃

16、,如石蜡烃在KMnO4 、MnO2或Mn(Ac)2催化下,用空气或O2氧化,可得到的C12C18的脂肪酸。 烷烃的部分氧化(3)裂化、裂解和脱氢 常温下烷烃很稳定,但隔绝空气加热到一定温度就开始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厉害。烷烃在高温下的热分解称为裂化。裂解:指深度裂化。目的:为了得到更多的低级烯烃。(三)重要的烷烃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各种烃类(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的复杂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低级烷烃( 75%甲烷,15%乙烷,5%丙烷,5%其它较高级的烷烃)的混合物。 1.甲烷 2.烷烃的来源石油和天然气 大量存在于自然界中,是石油气、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无色无臭的气体,易溶于酒

17、精、乙醚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20时20体积水可溶解1体积甲烷)。容易燃烧,富含甲烷的天然气和沼气是优良的气体燃料,甲烷燃烧不充分会产生浓厚的烟炱。烟炱是炭的微细颗粒,俗称炭黑。炭黑可做黑色颜料、墨汁以及橡胶的填料。石油、生物体中的烷烃。三、 烯烃 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分子式为C2H4,构造式H2C=CH2,含有一个双键。C=C是由一个 键和一个键构成。 烯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的烃。通式为CnH2n。碳碳双键是烯烃的官能团,是不饱和烃。 (一)烯烃的结构、命名 现代物理方法证明,乙烯分子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每个碳原子只和三个原子相连。杂化轨道理论根据这些事实,设想碳原子成键时,由一个s轨

18、道和两个p轨道进行杂化,组成三个等同的sp2杂化轨道,sp2轨道对称轴在同一平面上,彼此成120角。此外,还剩下一个2p轨道,它的对称轴垂直于sp2轨道所在的平面。 1.乙烯的结构 乙烯C2H4分子具有平面构型,每个碳原子上的键相互形成的角非常接近120。含有一个中心的C-C键;两个2p轨道在侧面重叠,形成一个正常的键。因此,这种平面构型由于键合而稳定起来。其它烯烃的双键也是由一个键和一个 键组成的。 键的特点:(1)键重叠程度比键小,不如键稳定,比较容易破裂。C=C中 键的键能等于264.4kJ/mol。610(C=C键能)-345.6(C-C键能)小于C-C单键的键能345.6kJ/mol

19、。(2)键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容易受外界电场的影响,电子云比较容易极化,容易给出电子,发生反应。 由于键的电子云不象键电子云那样集中在两原子核连线上,而是分散成上下两方,故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力就较小。(1)C=C的键长比C-C键短。 C=C和C-C的区别:(2) C=C两原子之间不能自由旋转。由于旋转时,两个py轨道不能重叠,键便被破坏。双键一般用两条短线来表示,如:C=C,但两条短线含义不同,一条代表键,另一条代表键。两个碳原子之间增加了一个键,也就增加了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使碳原子间靠得很近。C=C键长0.134nm ,而C-C键长0.154nm。双键的表示法: 2.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烯

20、烃具有双键,其异构现象较烷烃复杂,主要包括碳链异构,双键位置不同引起的位置异构,双键两侧的基团在空间的位置不同引起的顺反异构。碳链异构: CH3-CH2-CH=CH2 CH2=C (CH3)2 官能团位置异构:CH3-CH2-CH=CH2 CH3-CH=CH-CH3(1)构造异构由于双键不能自由旋转而产生了另一个异构现象顺反异构,如:2-丁烯有两种书写方式: 两个相同基团在双键 两个相同基团 的同一侧称为顺式 在双键的两侧称为反式(2)顺反异构 如果与双键相连的两个碳原子,其中一个带有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则这种分子就没有顺反异构体。因为它的空间排列只有一种。如:分子产生顺反异构现象在结构上必

21、须具备两个条件:分子中有限制自由旋转的因素。如键、碳环等。双键所连的两个C原子各连不同的原子或基团。 3.烯烃的命名(1)系统命名法选择主链:选含双键的最长碳链作主链,支链当作取代基,按主链的碳原子数目命名为某烯烃。编号:从靠近双键的一端开始,用1,2,3,数字表明双键碳原子的位次。写出名称:依次把取代基的位次、数目、名称、双键的位次写在烯烃名称前面,按主链碳原子的数目称某烯。书写时,相同基团要合并,双键的位次用较小一个编号。注:其它要求与烷烃相同。烯基:当烯烃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基团叫做烯基。(2)顺反命名法 顺反命名是将相同原子或基团在双键平面同一侧称为顺式,在异侧时称为反式。命名

22、时在系统命名法的名称前面加上一个“顺”字或“反”字。3-甲基-1-戊烯 根据IUPAC命名法,字母Z是德文Zusammen的字头,指同一侧的意思。E是德文Entgegen的字头,指相反的意思。用“次序规则”来决定Z、E的构型。主要内容有两点:(3)Z、E命名法次序规则 a.将双键碳原子所连接的原子或基团按其原子序数的大小排列,把大的排在前面,小的排在后面,同位素则按原子量大小次序排列。 如 HDBCNOFSiPSClBr 等等。 当两个双键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原子或基团都不相同时, 则难用顺反命名法命名。b.如果与双键碳原子连接的基团第一个原子相同而无法确定次序时,则应看基团的第二个原子的原子序

23、数,依次类推。按照次序规则先后排列。如:CH3-CH3CH2-(CH3)2CH- H, -CH(CH3)2 -CH2CH3(E)-4-甲基-3-乙基-2-戊烯Cl F, -CH2CH3 -CH3(Z)-2-甲基-1-氟-1-氯-1-丁烯(E) -3-甲基-2-氯-2-戊烯(二)烯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在常温下,C2C4的烯烃为气体,C5C16的为液体, C17以上为固体。沸点、熔点、密度都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密度均小于1,都是无色物质,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 沸点: 3.7 0.88 熔点: -138.9 -105.61.烯烃的物理性质 顺、反异构体之间差别最大的物理性质是偶极矩,反式

24、异构体的偶极矩较顺式小,或等于零,由于反式异构体中两个基团和双键碳相结合的键,方向相反可以抵消,而顺式中则不能。 在顺、反异构体中,顺式异构体因为极性较大,沸点通常较反式高。它们的对称性较低,较难填入晶格,故熔点较低。 烯烃的化学性质较活泼,易发生加成、氧化、聚合等反应,大多数化学反应都发生在双键上。 2.烯烃的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 加成反应:烯烃双键中的键断裂,双键的两个碳原子上各加一个原子或原子团,这种反应称为加成反应。催化加氢:在催化剂Pt、Pd或雷内Ni(Raney Ni)等作用下,烯烃能与氢加成生成烷烃。 主要是与氯和溴的反应,生成邻二卤代烷。氟反应太剧烈,容易发生分解反应,碘与烯

25、烃不进行离子型加成反应。卤素的活泼性:氟氯溴碘 烯烃分子中 的键易受带正电荷或带部分正电荷的亲电性的质点(离子或分子)的进攻从而发生化学反应。与卤素加成 反应在常温时就可以迅速的定量的进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与烯烃反应时,溴的颜色消失,利用这个反应来检验烯烃。与卤化氢的加成不对称烯烃和卤化氢加成时,氢原子总是加到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而卤原子则加到含氢原子较少的双键碳原子上。此规律适用于所有的离子型亲电加成反应。a.HX的活泼次序:HI HBr HCl浓HI,浓HBr能和烯烃起反应,浓盐酸要用AlCl3催化剂才行。b.马氏规则Markovnikov 规则(马尔柯夫尼柯夫)在酸催化下,烯烃和水加

26、成生成醇。 不对称烯烃与水加成也遵循马氏规则。与水加成直接水合法制醇 直接水合法制备醇的过程中,避免使用腐蚀性较大的硫酸,而且省去稀硫酸的浓缩回收过程。这既可以节约设备投资和减少能源消耗,又避免酸性废水的污染。但是,直接水合法要求烯烃的纯度必须达到97%以上。而间接水合法,纯度较低的烯烃也可以使用,故间接水合法对于回收利用石油炼厂气中的烯烃,仍然是一种良好的方法。直接水合法与间接水合法的优缺点比较:a. 稀、冷的KMnO4 在碱性条件下或中性条件下可使烯烃氧化生成邻二醇 。(2)氧化反应氧化剂KMnO4氧化 b.在酸性溶液中或加热,产物为酸或酮。 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 Br2 /CCl4 溶液

27、都可用来鉴别不饱和键(双键或叁键)的存在。用途:利用不同结构的烯烃,可制备有机酸或酮。可以鉴别烯烃。现象: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根据产物结构来推测烯烃的结构。 烯烃结构 KMnO4氧化产物 CH2= CO2 RCH= RCOOH(羧酸) R2C= R2C=O(酮) 例如:某烯烃经KMnO4氧化后得到如下产物,试推断该烯烃的结构?解得:重铬酸钾氧化 重铬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在双键处发生断键氧化,生成酮或酸。臭氧化反应 利用此反应也可以根据产物推测烯烃的结构。有时也可用来合成某些醛或酮。空气氧化催化氧化 b.PdCl2-CuCl2催化氧化a.银催化氧化 (3)聚合反应 烯烃在少量引发剂或催化剂作

28、用下,键断裂而互相加成,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称为聚合反应。 共聚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含有烯基的物质也可以共同聚合,生成高聚物,称为共聚反应。 加聚反应烯烃的化学性质小结尤其要注意对马氏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2.卤代烷脱卤化氢 卤代烷在NaOH的醇溶液中加热,可脱去一分子卤化氢而生成烯烃。 醇在无机酸催化剂存在下加热时,失去一分子水而得到相应的烯烃。常用的酸是硫酸和磷酸。 1.醇脱水(三)烯烃的制备 3.炔烃还原b.脱卤素CH3CHCHCH3CH3CH=CHCH3+ZnBr2ZnBrBrB、炔烃的还原C=CC=CRRRRHHHHNa/NH3(l)LindlarRCCR(四)重要的烯烃乙烯、丙烯和

29、丁烯 (1)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炼厂气,含有大量烯烃。主要是乙烯、丙烯、丁烯和丁二烯。石油裂化、裂解可获大量烯烃。 2.烯烃的来源1.乙烯、丙烯和丁烯 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基本原料,都是高分子合成中的重要单体。它们是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中的最主要原料。 乙烯是植物体内自己能够产生的一种激素,很多植物器官中含有微量乙烯,可促进果实成熟。 (2)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焦炉气,含有大量的CO和部分乙烯、丙烯、丁烯等低级烯烃。 1.乙炔分子的结构 四、炔烃和二烯烃炔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叁键的不饱和烃。官能团:碳碳叁键。 通式:CnH2n-2 (一)炔烃 2. 炔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 含有五个或五个以上碳原子

30、的炔烃存在碳架异构和官能团位次异构。1-戊炔2-戊炔3-甲基-1-丁炔(1)炔烃的构造异构 (2)炔烃的命名 4-甲基-1-戊炔 2,5-二甲基-3-己炔 5-甲基-2-己炔 炔烃的系统命名法a.选择主链:选择含有叁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并根据主链的碳原子数目确定为“某炔”。b.编号:从靠近叁键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c.书写名称:将取代基的位次、数目、名称和叁键的位次写在炔烃名称前面。 烯炔的命名 当分子中同时含有双键、叁键时,即烯炔化合物。在命名时应把炔烃作为母体,其命名原则为: a.选择主链:选同时含有双键、叁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b.编号:从官能团(双键、叁键)最近的一端编号;若双键、叁键的位

31、次相同,则从双键一端开始编号。c.书写名称:与烯烃或炔烃相同。 3-戊烯 -1-炔 4-乙基-1-庚烯 -5-炔 1-丁烯 -3-炔 5-乙烯基-2-辛烯 -6-炔练习:命名下列化合物。 4-己烯-1-炔 3-甲基-1-戊烯-4-炔3-甲基-1,4-戊二炔1-戊烯-4-炔 3,4-二甲基-1-己炔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2-丁炔3-碘-1-丁炔3,4-二甲基-1-己炔3-乙基-1-戊烯-4-炔3-苯基-1-丁炔 3.炔烃的物理性质与烯烃相似,沸点、相对密度等都比相应的烯烃略高些。在常温常压下,C4以下的炔烃为气体。炔烃比水轻,有微弱的极性,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石油醚、苯乙醚、丙酮等有机

32、溶剂。 4.炔烃的化学性质 主要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炔化物等。 (1)加成反应 炔烃比烯烃更容易进行催化氢化。林德拉催化剂还原特点:顺式加氢 催化加氢 用喹啉或醋酸铅部分毒化的Pd-CaCO3一般称为Lindlar催化剂。 与卤素加成 现象是溴的红棕色消失,用于检验烯烃、炔烃及其他含有碳碳重键的化合物。卤素加成的活性顺序:氟氯溴碘 炔烃与亲电试剂进行亲电加成反应比烯烃困难,而且是反式加成。 加氯必须用催化剂,加溴不用。比烯烃困难;不对称炔烃与HX加成时,按照马氏规则进行。卤化氢的活性次序:HI HBr HCl炔烃活性次序:炔烃在相应卤离子存在下与 HX 加成通常得反式产物: 与卤

33、化氢加成 氯乙烯 1,1-二氯乙烷与水加成烯醇式(不稳定)酮式(稳定)炔烃与H2O加成需在催化剂HgSO4/H2SO4作用下进行,且遵循马氏规则。 该反应是库切洛夫在1881年发现的,故称为库切洛夫反应。其他炔烃水化时,则变成酮 。乙炔的水化得到乙醛,是工业上生产乙醛的方法之一 。 与HCN加成 丙烯腈人造纤维单体(2)氧化反应在强烈条件下氧化时,非端位炔烃生成羧酸(盐),端位炔烃生成羧酸(盐)、二氧化碳和水。 炔烃用高锰酸钾氧化,同样即可用于炔烃的定性分析,也可用于推测叁键的位置。RCCRKMnO4(冷,稀,H2O,pH7-5)KMnO4(H2O,100oC)KMnO4(HO-,25oC)R

34、COOH + RCOOH(1) O3 (2) H2O, ZnRCOOH + RCOOHRCOOH + RCOOH 炔烃与高锰酸钾的反应,使高锰酸钾很快褪色,可用于鉴别炔烃。练习:化合物A,分子式为C10H18 , 经催化加氢得到化合物B,B的分子式为C10H22。A与过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作用得到以下三种化合物:解得: 2,3-二甲基-2,6-辛二烯 2,6-二甲基-2,6-辛二烯 (3)金属炔化物的生成乙炔银(白色)丁炔银乙炔亚铜(棕红色)鉴别纯化炔烃的方法R-CCHR-CCCuR-CC NaR-CC AgR-CC CuR-CCH + Ag(CN)-2 + OH-R-CC AgR-CCH + A

35、gNO3R-CCH + Cu2(NO3)2NaNH2Ag (NH3)+2NO3Cu (NH3)+2ClHNO3HNO3-CN + H2O纯化炔烃的方法白色 反应很灵敏,现象明显。注意:产物易爆炸,实验结束后要用稀酸处理(分解为原炔烃)。棕红色CH3CH2C CAg +HNO3 CH3CH2C CH + AgNO3 末端炔烃的鉴别 A.碳化钙法B.消去反应制备(1)工业制法乙炔是易爆炸的物质,高压的乙炔,液态或固态的乙炔受到敲打或碰击时容易爆炸。易溶于丙酮。乙炔的丙酮溶液是安全的,故把它溶于丙酮中可避免爆炸的危险。 5.重要的炔烃乙炔(2)性质 为了运输和使用的安全,通常把乙炔在1.2MPa下压

36、入盛满丙酮浸润饱和的多孔性物质(如硅藻土、软木屑、或石棉)的钢筒中。有多种用途,如:合成氯丁橡胶。(3)用途 (二)二烯烃分子中含有两个C=C的碳氢化合物称为二烯烃。通式:CnH2n-2。二烯烃与炔烃互为官能团异构。根据分子中两个C=C的相对位置,二烯烃可分为三类。 1. 二烯烃的分类 2.二烯烃的命名1,4-己二烯1,2-戊二烯2,3-二甲基-1,3-丁二烯 顺,顺-2,4-己二烯或(Z,Z)-2,4-己二烯双烯的命名与烯烃相同,只是在“烯”前加一“二”字,并分别注明两个双键的位置和顺反关系。 练习:命名下列化合物。 1-甲基-1,3-环戊二烯2-甲基-3-乙基-1,3-丁二烯2-甲基-4-

37、乙基-1,4-戊二烯2-甲基-3-异丙基-1,3-戊二烯 3.1,3-丁二烯的结构1,3-丁二烯分子中,碳碳单键键长0.147nm,比乙烷碳碳单键键长0.154nm短,1,3-丁二烯分子中碳碳之间的键长趋于平均化。 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 (1)-共轭 由电子离域所体现的共轭效应,称为-共轭效应。碳正离子() 烯丙型碳正离子(2) p-共轭 (3)超共轭丙烯分子中的超共轭 这种涉及到轨道与轨道参与的电子离域作用称为超共轭效应, 亦称- 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比-共轭效应弱得多。(三)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1.1,2-加成与 1,4-加成 影响1,2-加成和1,4-加成的的因素主要有反应物的结构、试剂和

38、溶剂的性质、产物的稳定性及温度等。一般低温有利于 1,2-加成,温度升高有利于 1,4-加成。极性溶剂有利于1,4-加成。 2.聚合反应 1,3-丁二烯或2-甲基-1,3-丁二烯在Ziegler-Natta催化剂作用下, 主要按1,4-加成方式进行顺式加成聚合, 这种聚合方式通称定向聚合。(亲双烯体有-CHO、-COOH、-CN 等吸电子时反应更易进行) 3.狄尔斯-阿德尔反应(Diels-Alder)CH2CHCH2CH+CH2CH2双烯体亲双烯体( D-A反应)双烯合成环加成(一) 脂环烃的分类、命名及结构 由碳原子相互连接成环,且具有开链脂肪烃性质相似的环状碳氢化合物。 单环脂肪烃: 小

39、环(C3C4)、普通环(C5C7)、中环(C8C11)、 大环(C11以上),主要了解环烷烃。五、环烃 1. 脂环烃的分类 2.环烷烃的命名在相应烷烃名称前加“环”字,称为“环某烷”。(2)编号:使所有取代基尽可能小。1-甲基环戊烷1,2-二甲基环己烷1-甲基-3-乙基环己烷较优基团后置(较大编号),较小基前置(较小编号)。 1-甲基-2-乙基环己烷1-甲基-3-异丙基环己烷练习:命名下列化合物。1,1-二甲基环戊烷 1,5,6-三甲基-1,3-环己二烯 3.环丙烷的结构 键角60轨道夹角105. 5不等性sp3杂化:形成C-C键sp3杂化轨道具有较多p成分。环丙烷分子轨道图由于角张力作用,使

40、得环丙烷和环丁烷分子稳定性下降,容易发生加成反应使环打开。(二) 脂环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环烷烃的沸点、熔点和相对密度都较含同数碳原子的开链脂肪烃为高。一些环烷烃的物理常数 1.环烷烃的物理性质 2.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 (2)氧化反应环丙烷和环丁烷与烯烃相似,易开环进行加成。 加氢 加卤素不能用溴褪色的方法来区别环烷烃与烯烃!1,4-二溴丁烷1,3-二溴丙烷(3)开环反应 加卤化氢 芳烃,也叫芳香烃,一般是指分子中含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 芳香二字的来由最初是指从天然树脂(香精油)中提取而得、具有芳香气的物质。 现代芳烃的概念是指具有芳香性的一类环状化合物,它们不一定具有香味

41、,也不一定含有苯环结构。 芳香烃具有其特征性质芳香性(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三)芳香烃的分类、命名及结构 1.芳香烃的分类 2.结构6中心6电子的环状共轭大键,使电子高度离域,电子云完全平均化,故无单双键之分。 苯的结构(1)单环芳烃:以苯环为母体,烷基作为取代基,并遵循“最低序列”和“优先基团后列出”的原则命名。1-甲基-2-乙基苯 1,3-二甲苯 (间二甲苯)1-乙基-4-丙基苯 3.命名2-甲基-4-苯基戊烷(2)多环芳烃或当侧链较复杂时,也可以把苯环作为取代基。2,3-二甲基-1-苯基-1-己烯(3)芳烃去掉一个氢原子剩下部分为芳基。苯基苯甲基(苄基)2-甲苯基邻甲苯基3-甲苯基

42、间甲苯基4-甲苯基对甲苯基练习:命名下列化合物。 甲苯1,2,3-三甲基苯1,2-二甲基-4-异丙基苯 3-苯基-1-丁炔 3-甲基-3-苯基戊烷 1,2-二甲基-3-乙基苯 苯及同系物: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醇、醚等非极性溶剂。单环芳烃:比重1,具有特殊芳香气味。单环芳烃有毒:损坏造血器官与神经系统。碳氢比较高:1:1,燃烧有黑烟。(四)芳香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2.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封闭大键,不易破裂,虽然不饱和度大,但是比较稳定(离域能大)。苯环不易破裂,不易氧化、加成。苯环上的氢易被取代;侧链的氢上易被取代或氧化。典型:亲电取代 非

43、典型反应(如:催化加氢等)侧链氧化-H自由基卤代单环芳烃苯环 (芳香性) 侧链 (1)取代反应卤素在铁或卤化铁催化下,室温就能与苯发生卤代反应生成卤苯。溴 苯 卤代反应对二溴苯 邻二溴苯甲苯的卤代比苯容易,生成的也是邻对位产物。d. 烷基苯和卤代苯的卤代物主要为邻对位异构体a催化剂:FeCl3 、FeBr3 、AlCl3等b卤素活性:FClBrIc芳烃活性:烷基苯苯卤代苯芳烃的卤素作用小结:苯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物(也称浓混酸)共热,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NO2)取代,这种反应称硝化反应。 硝基苯为黄色油状液体,有苦杏仁味,它可进一步硝化生成间二硝基苯,硝基苯的硝化比苯困难。必须增加硝酸的

44、浓度和提高反应温度。 硝化反应甲苯比苯容易硝化,温度低于50即可进行,反应产物主要是邻硝基甲苯和对硝基甲苯,还可进一步硝化得到2,4,6-三硝基甲苯,即TNT,这是一种猛烈的炸药。邻硝基甲苯 对硝基甲苯2,4,6-三硝基甲苯(TNT)磺化反应芳烃与浓H2SO4作用,芳环上H原子被磺酸基-SO3H取代生成芳磺酸。a. 磺化剂: 浓H2SO4 或 发烟H2SO4b. 底物活性:烷基苯苯苯磺酸 0 43% 53% 4%100 13% 79% 8%烷基化和酰基化反应 在催化剂作用下,芳烃中芳环上氢原子被烷基或酰基取代的反应-又称付瑞德-克拉夫兹反应,简称付-克反应。 b. 常用烷基化剂:卤代烃、烯烃(

45、醇)c. 常用酰基化剂:酰卤、酸酐(酸)d. 芳环上不能连有强吸电基(-NO2、-CN、-COR、-SO2R) a. 常用催化剂:AlCl3、FeCl3、ZnCl2、(HF、BF3、H2SO4) 烷基化反应中的卤代烷如果碳链较长,反应中碳链会发生异构化。例如:丙苯 异丙苯烷基化反应在工业生产上有重要的意义。例如,苯与乙烯反应是工业上生产乙苯的方法。乙苯经催化脱氢后生成苯乙烯,苯乙烯是合成树脂和橡胶的重要单体。 加氯 (2)加成反应 加氢 产物俗称“六六六”,是过去常用的有机氯农药,由于它的残留毒性会引起累积性中毒,我国已禁止使用。苯的加成不会停留在加一分子或两分子氢的阶段,进一步说明苯环中的6

46、个p电子是一个整体。常用氧化剂为KMnO4、浓HNO3、K2CrO4+H2SO4(3)氧化反应 苯不能被高锰酸钾等氧化剂氧化,但苯的同系物能却可以发生侧链氧化。苯环侧链上只要有-H,不论侧链长短,反应的最终产物都是苯甲酸。若无-H,如叔丁苯一般不能被氧化。苯甲酸 顺丁烯二酸酐(顺酐) 目前工业上常采用丁烯或丁烷催化氧化法制顺酐。顺酐是不饱和树脂工业的重要原料。 对苯二甲酸对丙基异丙苯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区别苯与苯的同系物。 甲苯或多甲基苯的氧化有重大工业意义。常用氧化剂为空气,催化剂为V2O5或Co2+、Mn2+的羧酸盐。苯甲酸钠是常用食品、饮料防腐剂(国产可乐、雪碧以及火腿中常添加之),易代谢,一般不产生永久毒性。但也有文献怀疑其有致癌作用! (4)芳烃侧链上的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