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课堂PPT)课件(PPT 92页)_第1页
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课堂PPT)课件(PPT 92页)_第2页
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课堂PPT)课件(PPT 92页)_第3页
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课堂PPT)课件(PPT 92页)_第4页
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课堂PPT)课件(PPT 92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表达技巧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篇章结构 词语锤炼第1页,共92页。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议论 抒情 说明第2页,共92页。修辞手法比喻 比拟 排比 反问 设问 借代 对偶 夸张 反复 互文 顶真 列锦 引用 呼告第3页,共92页。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 欲扬先抑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象征 用典 想象 联想 照应 反衬 烘托 托物 起兴 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第4页,共92页。表达方式记叙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视听结合、远近结合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抒情顺叙

2、 倒叙 插叙 平叙表现手法第5页,共92页。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篇章结构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想象、联想、对照、衬托、渲染、 烘托、用典、赋比兴、象征、动静结 合、虚实相生、借古讽 今、托物言志。表现 手法首尾照应、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词语锤炼诗眼第6页,共92页。 提 醒 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 、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第7页,共92页。考点分解二鉴赏表现手法

3、第8页,共92页。用典第9页,共92页。【例1】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庆全庵桃花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注】 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12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答:_第10页,共92页。答案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用典。“桃源”“避秦”“渔郎”“问津”等语,都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桃源”“避秦”实指在山中躲避元朝统治, “渔郎”“问津” 暗指前来让他出仕的元使者或说客。诗人通

4、过用典巧妙含蓄地表现自己不与元朝合作的决绝态度。第11页,共92页。【例2】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清 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 ,士甘焚死不公侯 。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注出自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春秋时,介之推隐居绵山,不肯出仕,晋文公想以烧山之法使他下山,介之推坚决不肯,母子二人被火焚死。(1)诗歌的首联描写了清明的哪两种景象?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3)本诗的主题是什么?第12页,共92页。答案(1)一方面,就自然节气而言正是初春时节,桃李欣欣而

5、笑,万物复苏,一派生机;作者以一“笑”字既写出大自然的生机盎然,也写出自己内心的喜春之情。另一方面,清明是扫墓时节,又使人想到野田荒垅,不由抒发生死之悲。一笑一愁,是作者面对既是自然佳节又是扫墓时节的清明之景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情感。 (2)作者运用对比和用典的表现手法。“人乞祭余骄妾妇”句,借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来讽刺爱慕虚荣、仰慕权贵的卑鄙小人;“士甘焚死不公侯”句,则借介之推的故事,赞扬重气节有风骨的高尚之士,两相对比,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之情。作品通过叙写世间愚人和贤人生不同而死相同的情形,表达对世人不辨贤愚的愤慨,同时也流露出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第13页,共92页。想象第14页,共

6、92页。【例3】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关于三、四两句诗,明人陆尉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从全诗的角度对此作具体分析。答:_ 第15页,共92页。答案运用虚实结合(想象)的手法,,由眼前情景转写别后的景象,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现得更为深远。第16页,共92页。【例4】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思考:后人评价第四句“其妙无比”,你认为妙在何处? 答:此句使用

7、想象与通感,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与首句呼应,仍然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别具一格。 第17页,共92页。联想与想象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定然是不甚宽广。 天上的明星现了,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定然在天街闲游。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答:联想:由此物到彼物;

8、想象:创造新形象第18页,共92页。对比第19页,共92页。【例5】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简析这首词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答:_ 第20页,共92页。答案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上阕写去年元夜时的幸福欢乐,下阕写今年元夜时的苦闷伤感,对比鲜明。今昔对比,更显今年元夜的凄凉,突出了词人物是人非的怅惘与悲伤孤独的情怀。第21页,共92页。【例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寄黄几复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

9、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注】 黄几复,是黄庭坚年轻时好友,时为广西四会县令,二人分别已有十年。蕲,祈求;肱,上臂,古代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这里用善医术喻黄几复有治政之才。第二联采用了什么手法?是怎样具体运用的?请简要分析。答:_第22页,共92页。答案1、对比。十年前与十年后形成时间上的对比;桃李春风中与江湖雨夜中形成环境上的对比;相聚饮酒与孤坐灯下形成行为上的对比;相聚时的快乐与离别时的孤独形成情感上的对比。往日的交情与当前的思念,都从时、地、景、事、情的强烈对照中表现出来,令人寻味无穷。 2、列锦。两句由“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10、”六个词语组成,这都是些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其中的每一个词或词组,都能使人想象出特定的景象、特定的情境,展现了耐人寻味的艺术天地。 第23页,共92页。起兴第24页,共92页。【例7】 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后面的问题。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

11、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问:首句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第25页,共92页。答案1、运用起兴。诗人以黄河之水一去不回的慨叹,引出下文人的光阴一去难返的悲哀。起笔看似突兀,却与下文自然契合,拓宽了意境,加深了感慨 2、使用夸张。“天上来”一句,用夸张之语写出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的状态,以自然的伟大来反衬人的渺小。 3、使用呼告。诗人以“君”称呼假想的人,与其直接对话,大大增强了感情色彩。第26页,共92页。起兴(1)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2)“他物”与“所咏之物”具有相似性或某种联系。 (3)一 般是由物及人“流星的永恒源于用生命划亮的光线,飞蛾的永恒

12、源于用生命追逐火焰,人生的成败源于对细节的把握。”( 题目细节决定人生成败)开头“太阳决定了草的碧绿,高峰决定了山的巍峨,而细节却决定了人生的成败得失。”( 题目细节决定人生成败)结尾 第27页,共92页。照应第28页,共92页。【例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早梅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问:诗的题目为早梅,但诗句内容未见“早”字,却处处扣“早”。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第29页,共92页。答案作者使用照应手法。诗题为“早春”,通观全篇,处处照应“早”字:首联“孤根独暖”是写“早”;颔联“一枝

13、独开”是“早”;颈联禽鸟惊奇窥视,亦是因为梅开之“早”;末联祷祝明春先发,仍然是“早”。全诗围绕“早”落笔,首尾一贯,处处扣题,主题明确,结构严谨。 第30页,共92页。【例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问:诗中哪些词语与诗题照应 ?答:“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第31页,共92页。【例10】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

14、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问:诗中哪些词语与“只等闲”照应 ?答:“腾细浪”、“走泥丸”、“更喜”第32页,共92页。(2010年福建卷)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什么?踏第33页,共92页。衬托第34页,共92页。衬托(映衬)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相反的作陪衬。 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第35页,共92页。 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

15、的”衬托“更好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春冰薄,人情更薄;登天难,求人更难 第36页,共92页。 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 他的年纪小,器量可大。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乐景写哀情也是反衬) 第37页,共92页。知识归纳衬托: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来陪衬的一种表达技巧。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形成强烈反差,从而突出主题或思想的一种表达技巧。 1、什么叫对比?什么叫衬托?第38页,共92页。 2区分对比和衬托的方法 区别一: 对

16、比:并列关系,造成反差。 衬托:主次关系,突出主体。 区别二: 对比:用来对比的双方都要出现,而且双方类属相同。(如人与人的对比) 衬托:被衬托的事物(主体)可以不出现,而且双方类属可以不同。(如以景衬情)第39页,共92页。【例11】分析下面几句诗句,哪些使用了对比手法,哪些使用了衬托?为什么?蝉躁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衬托对比对比衬托对比衬托形象揭露了贫富对立的严酷社会现实无闲田与犹饿死形成对比,揭露了尖锐的阶级矛盾战士杀敌与将军享乐对比揭露二者

17、矛盾,暗示必败的原因蝉躁、鸟鸣体现山谷之幽静桃花潭水的深衬托友人对我的情谊六宫粉黛的美衬托杨贵妃的美第40页,共92页。衬托分类正衬反衬用相同或相似从正面衬托主要内容用相反或相对内容从反面衬托主要内容 如用高衬更高,用好衬更好。 如用动衬静,用乐衬 哀,用好衬坏,用美衬丑。第41页,共92页。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1、正衬(也叫烘托) 以哀景衬哀情清秋节令凄切悲凉意象,衬托着依依惜别的不舍之情 第42页,共92页。以乐景衬乐情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

18、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析】后两句描写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境界阔大,色彩明丽,情调高昂(乐景)。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形象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乐观向上精神的外现(乐情) 。第43页,共92页。2反衬第44页,共92页。(1)、以动衬静 鸟鸣涧 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桂花飘落、明月高升、鸟鸣深涧之动景衬静,营造出春山月夜幽美静谧的氛围。 第45页,共92页。(2)、以乐衬哀 绝 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描写的是既清丽又热烈的景象,以恬静优美的客观景物

19、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第46页,共92页。【例12】 望江南 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运用了反衬(乐景写哀情)。用貌似欢乐喜庆的场景,表达一种悲哀凄凉的情绪。用梦境来反衬现实:昔日乘銮舆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显示了今日身为阶下囚的凄凉, “恨”的含意便表达得越充分。乐景衬哀情第47页,共92页。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时。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以有衬

20、无第48页,共92页。 诗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明只有自己一人,却说看到了三个人影,这就是以有衬无。这样写,把李白当时孤独寂寞的生活际遇和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了。 第49页,共92页。【例13】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 途中见杏花 吴 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 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注】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有怎样的表达特色。【参考答案】(1)首联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或:以乐景衬哀情)。(2)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着春天的生气,可是作者面对

21、这美好的景象,却感到忧愁、苦涩。第50页,共92页。【例14】 越调平湖乐 王恽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何日是归年? 略析这首元曲主要的艺术手法或表达方式。 答案:反衬手法,乐景衬哀情,相反相成,艺术感染力强。主要的表达方式:前五句写水乡美;后三句抒思乡苦,描写反衬抒情,写法别致。 第51页,共92页。【例15】 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写白梅?(1)作者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来写白梅。(2)首句中“冰雪”可见梅的生长环境极其恶劣,烘托出梅的耐寒品格和坚韧风

22、骨;第二句用“混芳尘”的桃李反衬白梅不同流俗的高洁性情(3)诗人通过衬托手法,塑造白梅这一形象,表现了自己坚持理想操守,不慕荣华、高洁脱俗的志趣及无私奉献的精神。第52页,共92页。【例15】高考真题引路(2013年全国2卷)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仗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第53页,共92页。 答:运用了烘托(衬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答出烘托和渲染的给

23、2分;能做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第54页,共92页。知识归纳渲染:1、画国画时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2、比喻夸大的形容 3、通过对事物作多方面的描绘、形容,来营造气氛、突 出内容烘托:1、中国画技法名。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廓渲染衬托,使其明显突出。如烘云托月。 2、通过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1、什么叫烘托?什么叫渲染?第55页,共92页。 渲染与烘托都要求对事物从侧面作多方面的表现,以突出该事物。渲染强调做法,烘托强调目的。 清人刘熙载艺概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此法引入诗歌创作

24、中,指从侧面用笔,对事物进行描述、铺排,使被“托”之物更加突出。齐已早梅一诗:“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即对梅作多方渲染,以烘托之法,表现出梅之早开及素艳。 第56页,共92页。抒情的技巧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抒胸臆第57页,共92页。【例16】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南园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注:凌烟阁是唐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请作简要说明。答:_第58页,共92页。解析此诗清新俊爽,明快自然,在李贺诗中

25、是风格独特之作。诗中前两句表达了对宪宗削藩事业的拥护和投笔从戎的愿望。后两句说,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的?也含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感慨,对唐王朝重武轻文的国策不无微辞。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投笔从戎的愿望和建功卫国的理想。是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的。诗人大发感慨,书生从来无用,应该拿起武器去收取关山。第59页,共92页。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第60页,共92页。【例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2006年福建卷) 端居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问:这首诗的三、

26、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_ 第61页,共92页。答案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指的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借景抒情的手法往往使情感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深切动人。第62页,共92页。【例18】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菊花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注)黄巢;唐末起义军领袖 。 青帝:司春之神。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答:

27、_ 第63页,共92页。答案这首诗运用了触景生情和虚实结合的手法,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发挥想像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和不平之情,表达了对不公正“天道”的否定和改变旧秩序的宏伟抱负 。 是指诗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发联想,从而产生某种感情的抒情方式。第64页,共92页。【例19】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作者抒发了什么感情?如何写的?答:_ 第65页,共92页。答案这首诗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表

28、达了诗人与孟浩然的深厚感情及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作者末直接表现这些感情,而是通过描写友人在春光明媚的季节乘船远行,而自己久立江岸直到帆影消失等情景,将感情融入画面来体现的,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是指诗人的喜怒哀乐与写景状物结合在一起。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自己的感情。第66页,共92页。【例20】 阅读下面这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第67页,共92页。【注】 西塞山: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

29、浚率领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东吴的末代皇帝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浚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直取金陵。诗人看似怀古,却另有其意义,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请作具体分析。答:_ 第68页,共92页。解析作者是唐代的人,写的却是三国的人和事,很显然不是为写古而写古这么简单。诗的前四句主要是叙事,后四句主要是抒情。刘禹锡写此诗时,正处于藩镇势力意欲抬头之时。刘禹锡此诗的确有所指。答案诗歌借古讽今借东吴和六朝破亡的历史,无情嘲讽了割据一方的藩镇。这破败荒凉的西塞山就像那些割据一方的藩镇,它们最终逃脱不了

30、灭亡的命运。是指诗人借助历史人物或事件影射、讽刺现实,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的手法。 第69页,共92页。【例21】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这首诗向人们表明了怎样的心迹?运用了什么手法?答:_ 第70页,共92页。答案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蝉的高洁象征自己品行的高洁,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遇冤狱的哀怨悲伤之情,表现了希望得到援救、昭雪冤狱的愿望。是指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寄托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观点,寄托在描摹的事物上,咏物和咏怀合二为一。

31、第71页,共92页。“借景抒情”重点在情,景物或意象是抒情的媒介;“寓情于景”重点在景,“情”包含在景物或意象之中。 二者如果“表现出色”,就称作“情景交融”。 第72页,共92页。描写的技巧第73页,共92页。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例8】 阅读长诗陌上桑的开头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段描写突出了罗敷的美丽动人,诗歌是怎样体现的?运用了什么手法?答:

32、_ 第74页,共92页。答案主要是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突出人物的美丽动人。极力描写罗敷的衣着打扮,属正面描写;极力描写行人的痴态,是侧面描写。正面和侧面相结合,刻画了罗敷的美丽非凡。正侧结合可以使描写更全面,可以让所描写的事物更鲜明、突出。 第75页,共92页。2、点面结合 所谓“点”,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多个事物的概括描写。 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33、第76页,共92页。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使用点面结合手法。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描写,“千山”“万径”写出空间的广阔,“鸟飞绝”“人踪灭”则写出白雪铺天盖地,环境凄冷恶劣。“孤舟蓑笠翁”以下两句属于点的描绘;“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诗句以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 突出了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第77页,共92页。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34、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浮?先面后点先点后面第78页,共92页。3、虚实结合 “实”是指眼前的景;“虚” 指想象之景或不在眼前之景。虚实结合是将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共同表达情感。 虚实结合可以丰富诗歌的意象和内容,开拓诗的意境,更好地表达中心,表达情感。第79页,共92页。指出下列诗歌哪些是“实”,哪些是“虚”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虚)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虚)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实)念去

35、去千时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虚) 4 飞流直下三千尺,(实)疑是银河落九天。(虚)5等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虚)6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虚)第80页,共92页。 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实虚虚拟的乐更好衬托出现实的苦味第81页,共92页。4、动静结合 指将动态和静态结全起来描写,以提高表达效果。 化动为静 “遥看瀑布挂前川” 将流动的水当作静止的布,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化静为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个“送”字,把静止的山给写活了,平添灵动之气。第82页,共92页。 动静结合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静景动景相辅相成,相映成趣,是视觉之静与听觉之动的巧妙结合。 以动衬静 “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以动衬静,更显环境寂静,更精确地描绘出了诗意。 以静衬动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这是写听弹琴时对音乐美的感受,从听觉来写,以静衬动,足见听琴者早已陶醉在音乐美中,更好地表现演奏之高妙。第83页,共92页。5、工笔与白描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