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收课件 (2)_第1页
中国税收课件 (2)_第2页
中国税收课件 (2)_第3页
中国税收课件 (2)_第4页
中国税收课件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财产税 3模块三 契税214模块四 土地增值税模块二 车船税模块一 房产税共四十二页知识(zh shi)目标:1.了解房产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义务人、计税依据、税收优惠(yuhu)、申报与缴纳;2.熟练掌握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3.了解车船税的纳税人、征税范围及税率;4.掌握车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5.了解契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义务人、计税依据、税收优惠、征收管理;6.熟练掌握契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财产税 共四十二页 财产税 财产税是以纳税人占有或支配的财产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的总称。它以财产为课税对象,向财产的所有者征收。财产包括一切积累的劳动产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自然资源(如土

2、地、矿藏(kungcng)、森林等)和各种科学技术、发明创作的特许权等。当前世界各国对财产课征的税收主要有房产税、土地税、地价税、土地增值税、固定资产税、流动资产税、遗产税、赠与税和契税等。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一 房产税 房产税又称房屋税,是国家以房产作为(zuwi)课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我国现行的房产税是国家第二步利改税以后开征的。任务情境:共四十二页 模块(m kui)一 房产税一、 房产税的纳税人二、房产税的征税对象(duxing)和范围四、 房产税的计算五、 房产税的缴纳与申报三、房产税的税收优惠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

3、)一 房产税一、 房产税的纳税人 凡在我国境内拥 有房屋产权的单位和个人均为房产税的纳税人。具 体规定如下。(1) 产权(chn qun)属国家所有的,由经营管理单位纳税;产权(chn qun)属集体和个人所有 的,由集体单位和个人纳税。(2) 产权出典的,由承典人纳税。(3) 产权所有人、承典人不在房屋所在地的,由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纳税。(4) 产权未确定及租典纠纷未解决的,亦由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纳税。(5) 纳税单位和个人无租使用房产管理部门、免税单位及纳税单位的房 产,应由使用人代为缴纳房产税。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一 房产税二、 房产税的征税对象(duxing)和范围 房产税

4、的征税对象是房产。房产是以房屋形态表现的财产。房屋是指有屋面和围护结构(有墙或两边有柱),能够遮风避雨,可供人们在其中生产、工作、学习、娱乐、居住或储藏物资的场所。房产包括附属的设备,但独立于房屋之外的建筑物,如围墙、烟囱、水塔、变电塔、油池油柜、酒窖菜窖、酒精池、糖蜜池、室外游泳池、玻璃暖房、砖瓦石灰窑以及各种油气罐等,不属于房产。 房产税的征税范围为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房产税的征税范围不包括农村,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因为农村的房屋除农副业生产用房外,大部分是农民居住用房。不把农村房屋纳入房产税征税范围,有利于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也有利于社会稳定。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

5、i)一 房产税三、 房产税的税收(shushu)优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房产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下列房产可以免征房产税。(1) 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房产。(2) 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房产。(3) 宗教寺庙和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房产。(4) 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5) 经财政部批准免税的其他房产。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一 房产税四、 房产税的计算(j sun) (一) 房产税的计税依据 房产税的计税依据是房产的计税余值或房产的租金收入,主要有以下两种计征方法。1. 从价计征2. 从租计征(二) 房产税的税率 房产税实行比例税率,具体分

6、为两种:按照房产余值计算应纳税额的,适用税率为1.2%;按照房产租金收入计算应纳税额的,适用税率为12%。从2001年1月1日起,对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用于居住的,可暂减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一 房产税四、 房产税的计算(j sun) (三) 房产税的计算公式1. 从价计征的计算公式 从价计征是按房产的原值减除一定比例后的余值计征的,其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2. 从租计征的计算公式 从租计征是按房产的租金收入计征的,其公式为: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一 房产税五、 房产税的缴纳(jion)与申报 (四)

7、 房产税的申报 (二) 房产税的纳税期限 (三) 房产税的纳税地点 (一) 房产税的纳税时间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二 车船税 车船税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船舶为征税对象,针对车船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征收的一种税。车船税法是调整车船税征纳关系的法律(fl)规范的总称。我国现行车船税的基本规范是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2011年12月5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实施条例,并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任务情境: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二 车船税税收优惠四纳税人与征税对象一税目与税率二应纳税额的计算三

8、征收管理五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二 车船税纳税人与征税对象一 (一) 纳税义务人与扣缴义务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船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为车船税的纳税义务人。车船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未缴纳车船税的,使用人应当代为缴纳车船税。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为机动车车船税的扣缴义务人。(二) 征税对象和征税范围 车船税的征税对象是依法在车船管理部门登记(dngj)的车船。具体征税范围包括车辆和船舶两类。车辆船舶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二 车船税税目与税率二车船税税目(shu m)税表税目计税单位年基准税额备注乘用车按发动机汽缸容量(排气量)分档1.0升(含)以下的每辆60元

9、至360元核定载客人数9人(含)以下1.0升以上至1.6升(含)的300元至540元1.6升以上至2.0升(含)的360元至660元2.0升以上至2.5升(含)的660元至1 200元2.5升以上至3.0升(含)的1 200元至2 400元3.0升以上至4.0升(含)的2 400元至3 600元4.0升以上的3 600元至5 400元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二 车船税车船税税目(shu m)税额表商用车客车每辆480元至1440元核定载客人数9人以上,包括电车货车整备质量每吨16元至120 元包括半挂牵引车、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等挂车整备质量每吨按照货车税额的50%计算其他车辆专用作业车

10、整备质量每吨16元至120 元不包括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16元至120元摩托车每辆36元至180 元拖船、非机动驳船分别按照机动船舶税额的50%计算船舶机动船舶净吨位每吨3元至6元游艇艇身长度每米600元至2000元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二 车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三 车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1) 乘用车、客车和摩托车。 应纳税额=辆数适用年税额(2) 货车、挂车(guch)、专用作业车和轮式专用机械车。应纳税额=自重吨位数适用年税额(3) 船舶。应纳税额=整备质量适用年税额(4) 购置新车船。购置的新车船,购置当年的应纳税额自纳税义务发生的当月起按月计算。 应纳税额=年应纳税额12应

11、纳税月份数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二 车船税税收优惠四 除了按照有关规定已经缴纳船舶吨税的船舶免缴车船税外,车船税减免的具体项目有6项。(1) 非机动车船(不包括非机动驳船)。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的车辆,以及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车辆;非机动船是指自身没有动力装置,依靠外力驱动的船舶;非机动驳船是指在船舶管理部门登记为驳船的非机动船。(2) 拖拉机。拖拉机是指在农业(农业机械)部门登记为拖拉机的车辆。(3) 捕捞、养殖渔船。捕捞、养殖渔船是指在渔业船舶管理部门登记为捕捞船或者养殖船的渔业船舶,不包括在渔业船舶管理部门登记为捕捞船或者养殖船以外类型的渔业船

12、舶。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二 车船税税收优惠四(4) 军队、武警专用的车船。军队、武警专用的车船是指按照规定在军队、武警车船管理部门登记,并领取军用牌照、武警牌照的车船。(5) 警用车船。警用车船是指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领取警用牌照的车辆和执行警务的专用船舶。(6) 依照我国有关法律和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应当予以免税的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和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及其有关人员的车船。这里所称的我国有关法律,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另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城市、

13、农村公共交通车船给予定期减税、免税。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二 车船税征收管理五征收管理(一)纳税地点(二)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三)纳税申报(四)已纳税款的退回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三 契税 契税是以境内出让、转让、买卖(mi mai)、赠与、交换发生权属转移的土地、房屋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税。任务情境: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三 契税一、 征税(zhn shu)对象和征税(zhn shu)范围二、 纳税义务人三、 契税的计算四、 税收优惠五、 征收管理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三 契税一、 征税(zhn shu)对象和征税(zhn shu)范围 契税的征税对象为发生土地使用权

14、和房屋所有权权属转移的土地和房屋。具体征税范围包括以下几项。(1)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向国家交付土地使用权出让费用,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予土地使用者的行为。(2) 土地使用权转让。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以出售、赠与、交换或者其他方式将土地使用权转移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行为。(3) 房屋买卖。房屋买卖是指房屋所有者将其房屋出售,由承受者交付货币、实物、无形资产或者其他经济利益的行为。(4) 房屋赠与。房屋赠与是指房屋所有者将其房屋无偿转让给受赠者的行为。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三 契税一、 征税对象和征税范围(5) 房屋交换。房屋交换是指房

15、屋所有者之间相互交换房屋的行为。在交换过程中双方交换价值相等的,免纳契税。价值不相等的,按超出部分由支付差价方缴纳契税。(6) 土地、房屋权属以下列方式转移的,视同土地使用权转让、房屋买卖或者房屋赠与征税:以土地、房屋权属作价投资、入股,以土地、房屋权属抵债,以获奖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权属,以预购方式或者预付集资建房款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权属。(7) 对于承受与房屋相关的附属设施(包括停车位、汽车库、自行车库、顶层阁楼以及储藏室)所有权或土地使用权的行为,按照契税法律法规的规定征收契税;对于不涉及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转移变动的,不征收契税。(8) 对承受国有土地使用权应支付的土地出让金要征收契税

16、。不得因减免土地出让金而减免契税。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三 契税二、 纳税义务人 契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我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承受的单位和个人。我国境内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税收行政管辖范围内。土地、房屋权属是指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单位是指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军事(jnsh)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个人是指个体经营者及其他个人,包括中国公民和外籍人员。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三 契税三、 契税的计算 1. 计税依据 契税的计税依据根据土地、房屋交易的不同情况确定。2. 税率 契税实行3%5%的幅度税率。实行幅度税率是因为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经济差别较大的

17、实际情况,所以(suy)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在3%5%的幅度税率规定范围内,按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适用税率。3. 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契税采用比例税率。当计税依据确定以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三 契税四、 税收优惠 根据税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征或者免征契税。(1)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事单位承受土地、房屋用于办公、教学、医疗、科研和军事设施的,免征契税。(2) 城镇职工按规定第一次购买公有住房的,免征契税。城镇职工按规定第一次购买公有住房,是指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在国家规定标准面积以内购买的公有住房。城镇

18、职工享受免征契税,仅限于第一次购买的公有住房。超过国家规定标准面积的部分,仍应按照规定缴纳契税。(3) 因不可抗力灭失住房而重新购买住房的,酌情准予减征或者免征契税。不可抗力是指自然灾害、战争等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4) 土地、房屋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征用、占用后,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的,是否减征或者免征契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三 契税四、 税收优惠(5) 纳税人承受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土地使用权,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免征契税。(6) 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以及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双边和多边条约或协定的规定应当予以免税的外国驻

19、华使馆、领事馆、联合国驻华机构及其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外交人员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的,经外交部确认,可以免征契税。(7) 对国有控股公司以部分资产投资组建新公司,且该国有控股公司占新公司股份85%以上的,对新公司承受该国有控股公司的土地、房屋权属免征契税。(8) 拆迁居民因拆迁重新购置住房的,对购房成交价格中相当于拆迁补偿款的部分免征契税。成交价格超过拆迁补偿款的,对超过部分征收契税。(9) 财政部规定的其他减征、免征契税的项目。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三 契税五、 征收管理 国家采用征收机关直接征收的方式征收契税。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纳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天,或者纳税

20、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天。经批准减税、免税的纳税人,改变有关土地、房屋用途的,不再属于减免税范围的,应当补缴已经减免的税款,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改变有关土地、房屋用途的当天。 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税征收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在契税征收机关核定的期限内缴纳税款。符合减免税规定的纳税人,应在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生效的10日内,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税征收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纳税义务人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征收机关缴纳契税。纳税人办理纳税事宜后,征收机关应向纳税人开具契税完税凭证。纳税人持契税完税凭证和其他规定的文件材料,依法向土地管理

21、部门、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有关土地、房屋的权属变更登记手续。土地管理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应向契税征收机关提供有关资料,并协助契税征收机关依法征收契税。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四 土地增值税 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土地增值税是我国1994年开征的新税种,是对房地产转让就其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yxi)简称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是国务院于1993年12月13日颁布,自1994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任务分析: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四 土地增值税一 纳税人二征

22、税(zhn shu)范围七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土地增值税四税率五 土地增值税的计算三计税依据六土地增值税的减免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四 土地增值税一、纳税人 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d shn)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以下简称转让房地产)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为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单位是指各类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个人包括个体经营者。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四 土地增值税二、征税(zhn shu)范围 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是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所取得的收入。“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是指以出售或者其他

23、方式有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不包括以继承、赠与方式无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国有土地”是指按国家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地上的建筑物”是指建于土地上的一切建筑物,包括地上地下的各种附属设施。“附着物”是指附着于土地上的不能移动,一经移动即遭损坏的物品。“收入”是指转让房地产的全部价款及有关的经济收益,包括货币收入、实物收入和其他收入。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四 土地增值税三、计税依据(yj) TextTextText3. 按照房地产评估价格计算征收2. 纳税人分期分批开发、转让房地产的扣除1. 法定扣除项目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四 土地增值税四、税率(shul) 土地增值税实行四级

24、超率累进税率,每级“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的比例均包括本比例数。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的部分,税率为30%;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的部分,税率为40%;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为50%。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为60%。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四 土地增值税五、土地(td)增值税的计算 计算土地增值税税额,可按增值额乘以适用的税率减去扣除项目金额乘以速算扣除系数的简便方法计算,具体公式如下:(1) 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的。土地增值税税额=增值额30(2)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

25、金额50、未超过100的。土地增值税税额增值额40扣除项目金额5(3)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200的。土地增值税税额=增值额50扣除项目金额15(4) 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土地增值税税额=增值额60扣除项目金额35式中的5,15,35为速算扣除系数。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四 土地增值税六、土地(td)增值税的减免3. 对个人转让房产的税收优惠4. 以房地产进行投资或联营的征免税问题2. 对国家征用、收回的房地产的税收优惠6. 关于兼并企业转让房地产的征免税问题5. 关于合作建房的征免税问题7. 关于赠与房地产征免税问题8. 关于房产捐赠征免税问题1. 对建造普通标准住宅的税收优惠共四十二页模块(m kui)四 土地增值税七、土地(td)增值税的征收管理1. 征收机关2. 缴纳程序共四十二页知识(zh shi)小结 知识小结 财产税是以纳税人占有或支配的财产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的总称。它以财产为课税对象,向财产的所有者征收(zhngshu)。房产税又称房屋税,是国家以房产作为课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凡在我国境内拥有房屋产权的单位和个人均为房产税的纳税人。房产税的征税对象是房产。房产税的征税范围为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房产税的征税范围不包括农村。房产税的计税依据是房产的计税余值或房产的租金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