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六节-内酰胺类抗生素-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新型-内酰胺类。一、青霉素类青霉素类包括天然青霉素和半合成青霉素两大类(表13-7)。表13-7青霉素的分类 类 别 常用药物 天然青霉素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广谱青霉素 氨基青霉素 羧基青霉素 磺基青霉素 酰脲类青霉素 主要作用于G(-)杆菌的青霉素 青霉素(benzylpenicillin) 青霉素V(penicillin V) 苯氧乙青霉素(phenecillin) 苯唑西林(oxacillin) 氯唑西林(cloxacillin) 双氯青霉素(dicloxacillin) 氨苄西林(ampicillin) 阿莫西林(amoxicil
2、lin) 羧苄西林(carbenicillin) 替卡西林(ticarcillin) 磺苄西林(sulbenicillin) 呋苄西林(furbenicillin) 阿洛西林(azlocillin) 美洛西林(mezlocillin) 哌拉西林(piperacillin) 美西林(mecillinam) 匹美西林(pivmecillinam) 替莫西林(temocillin)青霉素类抗生素均含有6-氨基青霉烷酸(6-APA)母核,具有共同的抗菌作用机制,影响细菌细胞壁合成,为繁殖期杀菌药。对人体毒性小,但有过敏反应,青霉素类品种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使用前需作皮肤过敏试验。不同品种青霉素在抗菌谱
3、、抗菌作用强弱及对酶、对酸的稳定性方面有不同程度差别,抗菌作用各有特色。 青霉素 penicillin(青霉素G,苄青霉素, benzylpenicillin, penicillin G) 青霉素常用的制剂有钾盐及钠盐,还有延时制剂普鲁卡因青霉素和苄星青霉素。【作用与作用机制】 本品为细菌繁殖期杀菌剂,对G(+)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敏感的葡萄球菌)及G(-)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的抗菌作用较强,对G(+)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产气荚膜杆菌、气性坏疽杆菌)、螺旋体(梅毒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钩端螺旋体)放线菌有抗菌作用。目前认为青霉素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与菌体细胞膜和细胞壁上的青霉素结
4、合蛋白相结合,干扰细胞壁的合成,导致溶菌,引起死亡。【临床药动学】青霉素不耐酸,口服吸收差,肌注后0.5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24小时胆汁浓度达峰值。广泛分布于组织、体液中、难透过血-脑脊液屏障。但脑膜炎时,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的量可明显增加。血浆蛋白结合率为4658%。t1/2为0.51.0小时。6小时内经肾排出约76。【适应证】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如咽炎、猩红热、蜂窝组织炎、丹毒、肺炎、化脓性关节炎、产褥热及败血症。脑膜炎双球菌或其它敏感细菌引起的脑膜炎,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膜炎。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敏感的葡萄球菌等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可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G(+)杆菌引起的感染,例如破伤
5、风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引起的感染,在应用青霉素同时应用抗毒素治疗。用于预防链球菌性咽炎、复发性风湿热。 苍白梅毒螺旋体对青霉素敏感,治疗神经梅毒时宜大剂量应用3周。用于治疗钩端螺旋体病和雅司,可获满意效果。对青霉素耐药的淋球菌感染较为普遍,许多医院应用头孢曲松或氟喹诺酮类治疗。但对非产酶的淋球菌感染,青霉素仍有效。【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1. 变态反应 青霉素引起变态反应较常见。该药可引起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常见表现为皮疹、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以及过敏性休克、嗜酸细胞增多、类白血病反应、溶血性贫血、骨髓抑制、血清病反应、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皮肌炎等。该药在用药前需做过敏试验
6、,有青霉素或其他药物过敏史,有过敏疾患或处于过敏状态的患者均属禁用。本品与青霉胺或头孢菌素可有交叉过敏性。此外,本品可经乳汁使婴儿过敏。青霉素能致过敏性紫癜,还可引起腹 痛和便血。大剂量应用青霉素,可使血中17酮类固醇及尿中17醇类固醇升高。青霉素每日剂量超过5g时,可出现假性蛋白尿。毒性反应 青霉素剂量过大或静脉注射过快时可对大脑皮层产生直接刺激作用。鞘内注射青霉素可引起脑膜或神经根刺激症状。全身大剂量应用可引起肌肉痉挛、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赫氏反应 应用青霉素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感染或炭疽时,可有症状加剧现象,表现为全身不适、寒战、发热、咽痛、肌痛、心跳加快等。4 二重感染 主
7、要表现为耐药金葡菌、G(-)杆菌或白色念珠菌感染。5 水、电解质紊乱大剂量青霉素钾盐或钠盐,可引起明显的水、电解质紊乱。2000万单位青霉素钾盐,含钾离子约为30 mmol,在肾衰病人此种剂量可造成高钾血症的加重,甚至可危及生命。肾功严重损害时慎用。大剂量钠盐可导致高钠血症伴有低血钾性碱中毒。6 长效制剂(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的特殊问题 青霉素长效制剂能引起血管栓塞,其症状为精神错乱、幻听、幻视、心动过速、 紫绀、休克、癫痫发作或肢体抽搐。这些症状一般可在几分钟到1小时内减轻或消失,少数病人有轻度后遗症达几周到几个月之久。【剂量与用法】 青霉素钠常用于肌注或静滴。肌注成人一日剂量为80
8、-320万单位;儿童一日剂量为每公斤体重35万单位,分24次给予。重症感染多静滴给药,每日5001000万单位,分34次给药;严重的脑膜炎及心内膜炎,每日2000万单位,疗程12个月。儿童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20万40万单位,分46次快速滴注。输液的浓度一般为每毫升1万4万 单位。青霉素钾刺激性较强,肌注时可用0.25%的利多卡因注射液作为溶剂。 静滴时须注意病人体内的血钾的浓度和输液中钾的含量(每100万单位的青霉素钾含钾量为65mg,与氯化钾125mg的含钾量相近),滴注速度不可太快。普鲁卡因青霉素,1次量40万80万单位,每日一次。【相互作用】1. 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丙磺舒、保泰松、磺
9、胺苯吡唑和磺胺吡酮(sulphinpyrazone)等与青霉素在药代动力学方面可产生相互作用,延长青霉素的半衰期(表13-8)。 表13-8 青霉素半衰期受其它药物影响的情况 与青霉素伍用的药物(g) 患者数 青霉素的半衰期(min) 伍用前 伍用后 P值丙磺舒(2.0)保泰松(0.6)硫氧唑酮(0.6)阿司匹林(3.0) 磺胺苯吡唑(1.0g)吲哚美辛(0.075)氯噻嗪(2.0)磺胺甲二 唑(4.0)磺胺甲氧嗪(0.5)2212811711656404 428426445 34942. 7535586 600000100100010050. 050050.050.050.05丙磺舒与青霉素
10、在肾小管主动分泌过程中有竞争作用,使青霉素排泄减慢,血药浓度升高,一般不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在青霉素很昂贵的年代,曾将青霉素与丙磺舒伍用以减少青霉素排泄。现仍有丙磺舒与其他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伍用情况,以升高血药浓度,延长半衰期,用于治疗淋病和预防白喉细菌性心内膜炎。 青霉素与抑菌性抗生素四环素类合用时产生拮抗作用,使青霉素的杀菌作用明显受抑制。青霉素与红霉素的抗菌谱相似,但后者属抑菌剂故二者合用可能产生拮抗作用。近年来有人主张将对-内酰胺酶敏感的抗生素与对-内酰胺酶有抑制作用的抗生素联合应用,以抵抗-内酰胺酶的水解作用。红霉素能与细菌核蛋白体的50S亚基结合,抑制转肽作用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11、有报道红霉素在低于抑菌浓度时即可抑制细菌产生-内酰胺酶,与青霉素产生协同作用。但这一协同作用不恒定,当红霉素剂量增加至正常抑菌浓度时,则产生拮抗-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目前,这一观点尚缺乏证据,需进一步观察。3 近年有报道低于治疗量的红霉素对-内酰胺酶有抑制作用,故从理论上分析小剂量红霉素与青霉素合用可能有增强抗菌活性的作用,但尚缺乏证据,需进一步研究。4 氨基酸营养液可增强青霉素的抗原性,属配伍禁忌。5. 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常用肌内注射肾上腺素予以解救,但据报道在抢救药物所致过敏性休克时,曾有3例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均在使用肾上腺素后出现,应引起重视。 青霉素V penicillin V(苯
12、氧甲基青霉素,phenoxymethylpenicillin)【作用与作用机制】本品抗菌谱及作用机制与青霉素相同,主要作用于G(+)细菌,但抗菌活性较弱。【临床药动学】 本品具有对酸稳定的特点,口服给药后65可被胃肠道吸收,达峰时间在0.75小时以内,血浆蛋白结合率为76 80,给药后10小时内经尿排出3743。【适应证】主要应用于G(+)菌引起的轻度感染,亦用于预防风湿热复发和感染性心内膜炎。【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青霉素V毒性很低,少数患者有胃肠道反应如烧灼感、恶心、呕吐、腹泻等。病人有哮喘史或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或其他变态反应原有超敏感性均属青霉素V的禁忌证。有报道青霉素V可引起致死性变
13、态反应。严重的变态反应发生时应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静脉点滴糖皮质激素,施行吸氧、及呼吸道管理等急救措施。【剂量与用法】 口服,成人每日11.5g ,分34次服用。儿童每日1040mg/kg,分34次服用;或六岁以下每日三次,每次125mg,六岁以上每次250mg;12岁以上儿童同成人剂量。【相互作用】 新霉素影响青霉素V吸收,可使本品血药浓度降低约。巴龙霉素和卡那霉素可能也有同样的作用,应避免伍用,必须伍用时应考虑增加青霉素V的剂量或改用青霉素的注射制剂。苯唑西林 oxaciIlin(苯唑青霉素,新青霉素II)【作用与作用机制】 本品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特点在于对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
14、。【临床药动学】 口服吸收良好,3033在肠道吸收,服药后0.51.0 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肌内注射半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峰值,有效浓度可维持6小时左右。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94%。药物在体内分布广泛,在肝、肾、肠、脾等脏 器以及胸腔积液和关节囊液中均可达有效浓度,但在肺、腹水及正常人脑脊液内含量甚低。口服和肌内注射后约30至40的给药量由肾排泄,其中大部分在肝脏灭活。t1/2约为0.4小时。【适应证】 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包括内脏、皮肤和软组织等部位的感染。本品对耐金葡菌感染的败血症、肺炎、骨髓炎等有效率高。对严重烧伤感染,可使创面葡萄球菌迅速消失, 全身症状
15、改善而获满意疗效。对葡萄球菌混合感染的脓皮病、蜂窝组织炎、扁桃体炎等均有很好的疗效。【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口服给药后部分患者可出现上腹不适、腹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大剂量注射时可引起抽搐等神经系统毒性。婴儿用药后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等急性间质性肾炎症状。本品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者禁用。使用时,即使口服给药亦须做青霉素皮肤敏感性试验,。有过敏性疾病、肝病、严重肾功减退者或新生儿慎用。【剂量与用法】 肌注或静滴成人一次0.51.0g,每46小时一次,病情严重者可增加剂量,败血症和脑膜炎病人的每天剂量可增至12g,小儿体重在40kg以下者,每6小时按体重12.5
16、25mg /kg,体重超过40kg者给予成人剂量。新生儿体重低于2 kg者,114天时每12小时按体重25mg/kg ;1530天每8小时按体重25mg/kg ;体重超过2kg者,114天每8小时按体重25mg/kg ;1530天每6小时按体重25mg/kg ;早产儿的日剂量为按体重25mg/kg分次给予,谨慎使用。严重肾功减退病人,适当减少剂量,以防神经系统等毒性反应发生。【相互作用】 本品与庆大霉素、四环素、磺胺嘧啶、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B族维生素、维生素C、水解蛋白等有配伍禁忌。阿司匹林、磺胺药能阻止本品与血浆蛋白结合,因此两者并用时应适当减量。氯唑西林 cloxacillin(邻氯青
17、霉素) 氯唑西林类似苯唑西林,对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口服后1小时或肌注后半小时血药浓度均可达峰值。本品能渗入急性骨髓炎的骨组织、脓液和关节腔及胸腔积液中。能透过胎盘屏障,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蛋白结合率可达95,t1/2为051小时。主要用于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其它葡萄球菌听致的败血症、肺炎、心内膜炎、骨髓炎或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本品对金葡菌或与溶血性链球菌混合感染的急性骨髓炎有效率高,除全身用药外,可配合局部骨髓内注入。由于本品刺激性小,在化脓性脑膜炎时鞘内给药,配合肌注或静滴给药,可获满意效果。少数患者可有轻度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昏、嗜睡等,一般可自行消失,不影响治疗.
18、本品肌内注射时可加入0.5 %利多卡因以减少疼痛成人每日46 g ,分4次;小儿每日按体重50150mg/kg,分4次。静脉滴注: 成人每日48g,分24次;小儿每日按体重50150mg/kg ,分24次。口服 剂量与肌注剂量相同,空腹服用。14天以内的新生儿,体重低于2 kg者,每12小时按体重25mg/kg;体重超过2 kg者,每8小时给药一次,34周的婴儿给药间期为6小时。本品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与苯唑西林相似。 氨苄西林 ampicillin(氨苄青霉素 penbritin)【作用与作用机制】本品为广谱半合成氨基青霉素,对G(+)菌和G(-)菌都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流感杆菌、沙门氏菌
19、、志贺氏菌和变形杆菌的抗菌作用较强,但对铜绿假单胞杆菌无效,对G(+)菌的抗菌作用不及青霉素。【临床药动学】口服吸收良好,口服和肌注后分别于2小时和1小时达到高峰浓度。在体内分布很广,尤以肝、肾浓度最高,在胆汁中的浓度平均为血药浓度的9倍。蛋白结合率为2025。进人体内的药物,有80以原形由尿排出,t1/2为115小时。【适应证】用于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流感杆菌和军团菌引起的肺炎;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所致的败血症、泌尿系统感染、胆道感染。尤其在胆道梗阻患者术前应用,可有控制并发败血症;用于志贺氏菌属所致细菌性痢疾,用于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流感杆菌和其它G(-)菌引起的儿童化脓性脑膜
20、炎。亦可用于对氯霉素耐药的伤寒患者及伤寒带菌者。氨苄青霉素曾长期作为广谱抗生素用于治疗G(-)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胆道感染、肠道感染及术后感染等系统感染。但由于铜绿假单胞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等G(-)菌杆菌对氨苄青霉素天然耐药,而且原来敏感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属、痢疾杆菌和流感杆菌多对氨苄西林耐药,因此本品现已不能作为治疗重症阴性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目前 已将氨苄西林与-内酰胺酶抑制剂青霉烷砜配伍制成复合制剂优立新(Unasyn),使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变态反应:皮疹发生率为2%,许多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人应用本品时可出现皮疹。有时也可发生药热、荨麻疹、多型性红斑、剥脱性皮炎
21、等。出现变态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必要时1. 可应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因与青霉素类有交叉过敏反应,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任何对青霉素有超敏感性反应或有其他变态反应病史的病人应禁用本品。用前需作青霉素过敏试验。 2. 胃肠道反应:通常口服可出现轻度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为3%)等症状。大剂量应用时,可出现间质性肾炎。3. 本品可引起二重感染。4. 可从乳汁分泌,哺乳妇应慎用。5. 用药部位不良反应:肌肉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为16%,静注部位疼痛发生率3%,血栓性静脉炎3%。6. 口服给药患者中约有14可发生暂时性血清转氨酶升高。7. 降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增加淋巴细胞、单核
22、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数量。提高血浆尿素氮水平。8. 大剂量应用可造成脑脊液中药物浓度过高,引起惊厥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此时可进行血液透析。【剂量与用法】成人肌注剂量为每日24g,分4次给予,静脉给药剂量每日412g,分24次,每日最高剂量为16g。小儿肌注剂量为每日按体重50100mg/kg,分4次;静脉给药剂量每日按体重300mg/kg。口服, 成人每日24克,分4次服用;小儿每日按体重50100mg/kg ,分4次服用。【相互作用】降低含雌激素口服避孕药药效,故不宜与口服避孕药同服。静滴时不宜与碱性药物、硫酸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和氯丙嗪配伍。阿莫西林 am
23、oxici11in(羟氨苄青霉素, amoxil)【作用与作用机制】本品抗菌谱与氨苄青霉素相似,而作用稍强。【临床药动学】口服后迅速吸收,约7590可自胃肠吸收。口服和肌注后达峰时间分别为2小时和1小时。蛋白结合率为1720。t1/2为11.3小时。约60口服药量于6小时内经肾排出。【适应证】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尿路、胆道感染以及伤寒等治疗。对氯霉素耐药菌株感染或由于骨髓抑制无法再用氯霉素的伤寒患者,本品为最佳选择。本品对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和其后带菌状态均优于氯霉素。此外,本品可用以治疗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口服25混悬液20m1。每日2次,连续二周,幽门弯曲菌转阴率可超过
24、90 。本品与-内酰胺酶抑制剂棒酸组成联合制剂奥格门丁(Augmentin),对产酶耐药金葡菌及某些产酶阴性杆菌均有效,临床上用于治疗多种感染,均获得较好疗效。【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的作用发生率约5 6 。以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和皮疹为主,少数病人的血清转氨酶升高,偶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白细胞降低,故不宜用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个别患者注射部位可出现静脉炎。青霉素过敏者禁用。【剂量与用法】阿莫西林在胃肠道的吸收不受食物影响,空腹或餐后服用均可,亦可与牛奶等食物同服。本品口服制剂仅用于轻中度感染。使用前需做青霉素钠皮内敏感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 口服,成人一次0.51.0
25、g, 68小时一次;小儿每日按体重 4080mg/kg,分34次服用。治疗无并发症的急性尿路感染、淋病或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予以单次口服本品3g即可,严重病例可于 1012小时后再增加一次剂量(3g)。治疗淋病时常伍用丙磺舒 1g。 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滴注,一次0.5lg,一日 3 4次;小儿按体重每日 50 100mg/kg,分34次给药。卡比西林, carbenicillin(羧苄青霉素)【作用与作用机制】本品为半合成的抗假单胞菌青霉素。对G(+)菌的作用类似氨苄青霉素但稍弱,对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效,对G(-)菌的抗菌谱较氨苄青霉素为广。 【临床药动学】口服不吸收,肌注后血药浓度通常于用
26、药后1小时达高峰,静注后血药浓度约为肌注的4倍。t1/2约为1小时,进人体内的药物约8090由尿排泄。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50;在体内分布广泛,肺、支气管分泌液、胸腹水、胆汁均可达到较高浓度。脑膜炎时脑脊液中亦可达有效浓度。【适应证】主要用于铜绿假单胞杆菌及其它敏感细菌引起的系统感染,如败血症、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胆道感染及脑膜炎等;用于厌氧菌引起的腹腔感染,如阑尾炎穿孔、坏死性肠炎、细菌性肝脓肿、烧伤继发感染、分娩后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脓、盆腔蜂窝组织炎等盆腔感染以及产褥热和剖腹产后伤口感染。【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个别患者可有转氨酶升高;偶有皮疹,停药后,可逐渐恢复正常。本品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
27、反应,故用前应作皮试,青霉素过敏者禁用。本品为双钠盐,含Na+ 4.7mmolg(相当于4.7 mEq/g或110 mgg),大剂量静静脉滴注可出现高钠及低钾血症,用药期应适当限钠补钾。大剂量静脉注射时,特别是对有肾功损害者,可引起紫癜和粘膜出血,每日剂量不宜超过500 mgkg;与琥珀酸钠氢可的松和右旋糖酐混合易降低其稳定性。【剂量与用法】对铜绿假单胞杆菌所致的败血症、肺部感染、脑膜炎等严重感染,成人每日剂量为2030g;儿童每日按体重0.40.5 gkg,分 4 6次注射。同时口服丙磺舒,每次 1g,每日 3次,可使羧苄西林的血药浓度升高并延长其t1/2,此时羧苄西林的剂量须适当减少(丙磺
28、舒不能用于尿路感染或肾功减退的病人)。治疗铜绿假单胞杆菌性尿路感染或敏感细菌(药敏5gml)所致的各种感染时,成人每6小时l2g即可,儿童每6小时按体重 12.550mg/kg。严重肾功减退病人,每 812小时静脉给药 2g即可维持 100g/ml的血药浓度;伴肝功能损害者,每日 2g即可。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病人,上述药物剂量的给药间隔时间分别为4或6小时。治疗开放性感染可在全身用药的同时,配合0.2羧苄西林溶液局部湿敷。【临床评价】近年来,由于耐羧苄青霉素菌株增加,本品对铜绿假单胞杆菌抗菌活性明显下降,但临床用其治疗变形杆菌属感染仍可获良好疗效。 哌拉西林 piperacillin(氧哌
29、嗪青霉素,pailaxillin)【作用与作用机制】本品属酰脲类半合成青霉素。抗菌谱广,对G(+)、()阴性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临床药动学】口服不吸收,肌注1g后,血清药物浓度于1小时达峰值。t1/2约为1小时。在体内分布较广,周围器官均可达有效浓度,在胆汁和前列腺液中浓度较高。血清蛋白结合率为1722。12小时尿中排出量为给药量的4968。 【适应证】本品主要用于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杆菌以及其它肠杆菌科细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包括败血症、肺部感染、胆道感染、腹腔感染、妇科感染,尿路感染等,临床有效率可达8090。【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与其他青霉素产生交叉过敏现象,青霉素过敏者禁用。临床应用
30、中不良反应少。常见者有食欲减退、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多数程度较轻。偶见伪膜性肠炎及皮疹、药物热、皮肤瘙痒等。大剂量应用时可以发生出血时间改变和低钾血症,但远较羧苄青霉素为少。肾功减退患者应适当减量。【剂量与用法】肌内注射时以灭菌注射用水配制成 1 g/2.5ml的浓度。每个肌注部位一次肌注量不可超过2g。静脉注射时,每1g哌拉西林溶于5 ml灭菌注射用水或等渗氯化钠注射液中,缓慢注入静脉内(35分钟)。静脉滴注时,将静脉注射液溶于50ml氯化钠注射液中,于 20 30分钟内滴入。 成人轻中度感染,如单纯性尿路感染或院外感染(例如肺炎),每日剂量为48g,分 4次肌注或静脉推注。败血症、院内感染肺
31、炎、腹腔感染、妇科感染的剂量为6小时34g。单纯性淋病单次肌内注射 2g即可,注射前30分钟服丙磺舒1g。 术后感染的预防:子宫切除病人术前 0.51小时静脉给药2g,术后2g,6小时后再予以 2g。进行腹腔内手术时,于术前 0.5 1小时间静脉给药2g,手术期间2g,以后每6小时再给2g,共给药24小时。婴幼儿和12岁以下儿童的剂量尚未正式确定,临床应用的每天剂量为按体重l00200 mg/kg 。【相互作用】 本品不宜与抗凝血药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并用,以防引起凝血机能障碍导致出血。二、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s)是一组母核为7-氨基头孢烷酸(7-aminocephal
32、osporanic acid,7ACA)的-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挥抗菌作用,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与血清蛋白结合少、高效、安全、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根据该类药物研制开发的时间、抗菌谱和抗菌作用的特点以及对b-内酰胺酶的稳定性等因素将头孢菌素类分为四代(表13-9)。表13-9 常用的头孢菌素类药物 第一代头孢菌素注射品种头孢唑啉(cefazolin)头孢噻吩(cefalothin)头孢拉定(cefradine)第二代头孢菌素注射品种头孢孟多(cefamandole)头孢呋辛(cefuroxime)头孢替安(cefotiam)第三代头孢菌
33、素注射品种头孢噻肟(cefotaxime)头孢曲松(ceftriaxone)头孢唑肟(ceftizoxime)头孢哌酮(cefoperazone)头孢他啶(ceftazidime)第四代头孢菌素注射品种头孢匹罗(cefpirome)头孢吡肟(cefepime)头孢利定 (cefelidin)口服品种头孢拉定(cefradine)头孢氨苄(cefalexin)头孢羟氨苄(cefadroxil)口服品种头孢克洛(cefaclor)头孢呋辛酯(Cefuroxime axetil)口服品种头孢克肟(cefixime)头孢布烯(ceftibuten)【作用及作用机制】 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作用于各种G(+
34、)球菌和某些G(-)菌。敏感的G(+)球菌包括产b-内酰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除外),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和厌氧的消化链球菌;在G(+)杆菌中,对白喉棒状杆菌与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也有一定抗菌活性;敏感的G(-)细菌有淋球菌(不产酶株),脑膜炎双球菌,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属奇异变形杆菌及不产酶的嗜血流感杆菌等。对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某些沙门菌属、志贺菌属也有一定活性。第一代头孢菌素虽对青霉素酶稳定,但可为许多G(-)菌产生的b-内酰胺酶所破坏。 第二代头孢菌素对多数b-内酰胺酶较第一代稳定,提高了对阴性杆菌内酰胺酶稳定性;抗阴性杆菌活性较第一代明显增强;对阳性
35、球菌包括产酶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仍保留较好抗菌活性,作用比第三代头孢菌素强;对厌氧菌有一定作用,个别品种有较强作用;对铜绿假单胞杆菌无效。抗G(+)球菌的作用与第一代头孢菌素相似或略差,但耐G(-)菌如流感嗜血杆菌和奈瑟氏淋球菌产生的-内酰胺酶的作用比第一代头孢菌素强。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多数b-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对G(-)杆菌有强大抗菌活性,某些品种对铜绿假单胞杆菌亦有良好作用。 第四代头孢菌素的抗菌谱和抗菌活性与第三代品种基本相仿,但对葡萄球菌属等G(+)球菌的作用增强,对b-内酰胺酶尤其超广谱酶(extended spectrurm lactamase)和染色体介导的I型酶稳定。【适应证】
36、第一代注射用头孢菌素主要用于产酶葡萄球菌感染及敏感细菌所致呼吸道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和尿路感染等;用于预防多种外科手术后感染。口服品种主要用于上述感染中的轻症病例。第二代头孢菌素用于治疗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等及肠杆菌科细菌中的敏感菌株所致各种感染:亦用于流感杆菌、肺炎球菌、各种链球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第三代头孢菌素注射剂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严重全身感染,如败血症、肺炎、骨髓炎等,尤其多重耐药菌感染和院内感染;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G(-)杆菌脑膜炎。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治疗铜绿假单胞杆菌感染有效;头孢曲松单剂用于产酶淋球菌所致单纯性尿道炎疗效满意。口服品种如头孢克肟和头孢
37、布烯在临床上的应用尚不普遍。 第四代头孢菌素的适应证与第三代同,主要适用于对G(+)球菌以及因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而对某些第二代或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G(-)杆菌所致感染,其疗效可能优于第三代头孢菌素,但尚须更多的临床资料证实。【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变态反应 头孢菌素类药物可引起变态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周身红斑、丘斑疹、嗜酸细胞增多等,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现象,对青霉素过敏的人对本类药物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5%16。青霉素过敏者禁用,但如病情确属需要,可用头孢菌素进行皮试,呈阴性反应者,可在临床监护下应用。 2神经系统 有报道口服头孢氨苄可发生头痛、头晕以及可逆性中毒性
38、精神病,但属罕见。肾衰病人血清中头孢唑啉的浓度过高可引起抽搐。鞘内注射头孢噻啶可出现幻觉、精神错乱、眼球震及抽搐,锥体外系反应等。 3静脉注射此类药物,常见血栓性静脉炎,较新的制剂则较少发生。第三代头孢菌素可引起注射部位静脉炎。 4口服时可引起消化道刺激症状,影响肝功能引起转氨酶升高。偶可诱发念珠菌感染,引起伪膜性肠炎、口炎等。 5肾脏损害,对原有肾脏疾患的病人或与肾毒性药物合用时对肾脏的损害更明显,引起可逆性的肉眼血尿及急性肾功衰竭。比较新的头孢菌素的肾脏不良反应较少。头孢乙氰钠(cefacetrile)似无肾脏毒性作用,头孢匹林(cephapirin)长期大量应用时肾脏毒性作用亦很轻。头孢
39、孟多甲酸酯钠(cefamandole)耐受很好,仅在很少见的情况下,出现轻度的血清肌酐暂时升高。头孢西丁(cefoxitin)肾脏毒性也很轻,但已有1例报道肌注6g 后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还有一些病人发生轻度可逆的氮质血症及蛋白尿。头孢唑啉(cefazolin)可致肾功减退。【相互作用】 1头孢菌素类与其他有肾毒性的药物合用可加重肾脏损害。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B、链霉素等与本品合用,均可导致肾损害,与呋塞米或利尿酸等强利尿剂合用可促进肾衰的出现。 2头孢菌素类与乙醇同时应用可产生“醉酒样”反应,因含硫甲基四氮唑基团的头孢菌素可抑制乙醛脱氢酶。此时体内乙醛蓄积而呈“醉酒状”。表
40、现为面红、血压下降、胸闷。心跳加速、呼吸困难、失神、头痛、恶心、呕吐、眼花、痉挛等。故本药物在治疗期间或停药3天内应避免饮酒。(一) 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噻吩cefalothin(头孢菌素I,先锋霉素l,Cephalothin) 头孢噻吩具广谱抗菌作用,对G(+)菌的活性较强,对G(-)菌的作用相对较差。产青霉素酶和不产酶的金葡菌,各组链球菌和G(+)杆菌对本品均相当敏感。奈瑟菌属对本品敏感,肺炎秆菌、奇异变形杆茵、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巴氏杆菌属、霍乱弧菌等对本品中度敏感。李斯特菌属、肠球菌属、脆弱类杆菌和奴卡菌属耐药。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和绿脓杆菌均高度耐药。梅毒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等对本品敏感。
41、丙磺舒可使本品血药峰浓度提高3倍,并使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延长。本品在肾皮质、胸腹水、心肌、胃、皮肤等组织中浓度较高,胆汁中浓度低于血药浓度,在支气管分泌物、前列腺中可达血药浓度的25。本品可透过胎盘屏障。可经乳计分泌。本品在脑组织、脑脊液和骨组织中浓度甚低,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药物浓度仅为血清浓度的1一10。血浆蛋白结合率为5060,65的给药量以原形由肾小管分泌排泄,t1/2 为051小时,严重肾功减退者可延长至35小时。主要用于金葡菌所致的败血症、心内膜炎,也可用于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和败血症以及杆菌肺炎等。本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可增强抗菌活性,病情严重者可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应
42、用。本品静脉滴注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其他不良反应有药疹、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过敏性休克极少发生血小板和凝血障碍、粒细胞减少和溶血性贫血偶可发生,快速静脉滴人时可发生血清病样反应。本品肾毒性较头孢噻定为轻,肾毒性可发生于肾功减退、老年患者、大剂量应用本品以及同时应用肾毒性药物者。 本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髓袢利尿剂、多粘菌素、万古霉素、卷曲霉素和杆菌肽等多肽类抗生素合用可增加肾毒性。常用量:成人26g肌注或48g静脉给药,严重感染时剂量可增至12g日。肾功减退时应调整剂量。头孢氨苄 cefalexin(头孢力新,先锋霉素IV,cephalexin,)主要抗G(+)球菌,对某些G(-)菌有中等活性。
43、对本品敏感的球菌包括产酶与不产酶的葡萄球菌、链球菌、卡他球菌和奈瑟菌属。耐青霉素的肺炎球菌和肠球菌对本品耐药。本药对某些G(+)厌氧菌也有效;但对李斯德菌无效;对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克雷伯肺炎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和志贺菌属有抗菌作用;对肠杆菌属、吲哚()变形菌、粘质沙雷菌无抗菌作用。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氨苄不敏感。在胃肠道几乎完全被吸收,口服1小时后可达血药峰浓度。饮食能延缓吸收,但一般不影响吸收总量。血浆蛋白结合率为15,体内分布广泛,在胆汁可达有效浓度,能透过胎盘,乳汁中可有少量分泌,不能进入脑脊液。在体内几乎不被代谢,主要 以原形从肾脏排泄,t1/2为1 h,丙磺舒可减少本品经肾排泄。
44、肾功不全时t1/2明显延长。可经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消除。本品为口服制剂,用于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胆道、呼吸道、尿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通常用于治疗非严重感染。严重感染时宜选注射用头孢菌素。 成人常用量:一次 250800mg,每 6小时一次,最大剂量每日4g,口服。小儿常用量:每日按体重2550mg/kg,每6小时一次,皮肤感染的剂量为每12小时按体重12.550mg/kg,均为口服。头孢羟氨苄cefadroxil作用及不良反应与头孢氨苄相同。肾功不全者,首次服1g,以后按肌酐清除率制定给药方案:肌酐清除率为2550m1min者,每12小时服05g;1025m1min者,每24小时服0. 5g;肌
45、酐清除率小于10mlmin者,每36小时服05g。头孢拉啶 Cefradine(头孢环己烯,先锋霉素VI,cephradine, velosef)头孢拉啶抗菌作用类似于头孢氨苄,对葡萄 球菌(产酶或不产酶的),溶血性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的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和某些G(+)厌氧菌等有抗菌作用。本品能迅速地自胃肠道吸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620,广泛分布于组织和体液中,胆汁中可达治疗浓度,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但在脑脊液中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在乳汁中少量排泌。主要以原型经肾排除,血浆半衰期约1小时。头孢拉定可由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消除。 用于治疗金葡菌、表皮
46、葡萄球菌、链球菌属、大肠杆菌等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生殖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效果满意,并作为预防手术后感染应用较广泛的药物之一。急性卟啉症患者用头孢拉定不安全,应慎用。注射剂分别为含有碳酸钠或精氨酸的中性制剂。含碳酸钠的注射剂与复方乳酸钙注射液有配伍禁忌,因后者系含钙盐。口服:成人一次0.250.5g,每6小时一次,一日最高量为 4g,小儿按体重一次 6.2512.5mg/kg,每6小时一次。肌内或静脉注射:成人一次0.5lg,每6小时一次,一日最大量为 8g;小儿(l周岁以上)按体重一次12.525mg/kg,每 6小时一次。头孢唑啉 cefazolin(先锋霉素V, cepha
47、tolin,CEZ) 头孢唑啉对葡萄球菌(包括产酶株)、链球菌(肠球菌除外)、肺炎球菌、大肠杆菌、 奇异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有良好抗菌活性,对G(+)细菌的抗菌作用超过二代与三代头孢菌素,对G(-)细菌的作用在第一代头孢菌素中居首位,但不及二代更不如三代头孢菌素,本品对阴性杆菌产生的b-内酰胺酶不稳定,肠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与厌氧脆弱拟杆菌及肠杆菌属对本品耐药,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对本品亦不敏感。对阳性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110 g/ml,对敏感的阴性杆菌MIC则需大于1 gml。本品钠盐不被胃肠道吸收,宜肌肉或静脉注射。肌肉注射500 mg,12小时后可达血药峰
48、浓度。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5,起效时间为1530 分钟,药效持续时间68小时。能扩散进入骨骼、腹膜、胸膜和滑膜液中,但不能透入脑脊液中,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中,乳汁中只排泌少量。注射后24小时内自尿中排泄原型药物至少为80,经胆汁少量排泄。t1/2为1.8 h,肾功不全时t1/2延长。用于治疗由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器感染、胆道感染、 心内膜炎(葡葡球菌)、子宫内膜炎、剖腹产预防手术感染、腹膜炎,以及骨、关节、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急性无并发症尿路感染和肺炎球菌肺炎,成人每 612小时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0.51g,病情严重者剂量可增至每日6g。预防手术后感染,术前
49、0.51小时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1g,术中0.51g,术后每68小时0.51.0g。 小儿每日按体重 4080mg/kg,分34次给药。早产儿和 1月以下的新生儿一般不主张使用此药。(二) 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 efuroxime(头孢呋肟,zinacef, CXM)头孢呋辛对G(+)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抗菌作用较弱,而对G(-)菌产生的某些-内酰胺酶能耐受,对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沙门氏菌和吲哚()变形杆菌属的作用比头孢噻吩强。对产酶的流感嗜血杆菌、奈瑟淋球菌比头孢孟多有效,但应用高于最低杀菌浓度的头孢呋辛治疗流感嗜血杆菌脑炎也出现失败之例。头孢呋辛供肌肉或静脉注射。肌肉注射750 mg,45
50、分钟后血药浓度达峰值,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50 以上。在体内分布广泛,可分布到胸膜液、痰、骨、滑膜液和体液中,亦可透过胎盘和进入乳汁。脑膜炎时可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脑脊液中药物可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注射后24小时内大部分以原型从尿中排出。本品与丙磺舒同时应用可减慢消除速度,提高血药浓度。本品从胆汁少量排出。t1/2约为70 min,新生儿和肾功不全患者的t1/2相对延长。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骨和关节感染、支气管炎和其它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淋病、脑膜炎(流感嗜血杆菌所致脑膜炎无效)、中耳炎、腹膜炎、咽炎、鼻窦炎、皮肤软组织感染及外科感染的预防等。头孢呋辛钠供深部肌肉注射,缓慢静脉注射(35分钟以
51、上),或静脉滴注。常用剂量为每8小时给予750mg,严重感染每68小时静脉给.5g;婴儿和儿童每日给306Omgkg,需要时可每日10Omgkg,分34次给予,新生儿可给予相似的日剂量,宜分为23次。治疗敏感菌所致的脑膜炎时,每8小时静脉给予3g;婴儿和儿童每天静脉给予200240mgkg,分34次给予,3天后或临床症状有改善时,剂量可减至每日100mgkg;对新生儿的剂量为每日100mgkg。 缓解时推荐减至每日50mgkg。 治疗淋病给予一个单剂量肌肉注射15g(分成2个注射部位);对非难治性淋病可口服头孢呋辛和丙磺舒各g。头孢克罗 cefaclor头孢克罗抗菌作用与头孢氨苄相似,但其抗G
52、(-)菌的作用更强,对大肠杆菌、肺炎杆菌、淋球菌、奇异变形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对流感嗜血杆菌的某些产酶株也有效。 本品胃肠道易吸收,胃内有食物存在时可延缓其吸收,但是被吸收的总量不变,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5,在体内分布广泛,可透过胎盘,能迅速自肾排泄,少量从乳汁排泄。血浆t/2为051小时。肾功不全时t12稍延长。丙磺舒可延缓排泄。头孢克罗可经血液透析消除。用于敏感菌感染的治疗,如上、下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中耳炎和尿道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4,可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等胃肠道反应(约占23),皮疹、瘙痒等变态反应占08。肾功轻度不全者,可不减少用量;肾功严重不全或完全丧
53、失者,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减少用量。长期应用可致菌群失调,引起继发性感染,偶见伪膜性结肠炎等。该药可透过胎盘,孕妇慎用,只限于有明确适应证者。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性,对青霉素过敏者慎用。成人每8小时给予25050Omg,每日剂量可高达4g。儿童个月以上每日给予20mg/kg,分次服,需要时可增至每日40mgkg,但是每日总量不得超过1g。(三)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 cefatazidime(头孢噻甲羧肟,复达欣, CAZ)头孢他定是广谱杀菌剂,敏感菌包括:铜绿假单胞杆菌、类炭疽假单孢菌、枸橼酸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吲哚()和(一)变形杆菌、普鲁威登菌、沙门菌属、沙雷菌、志贺菌属和耶尔森菌
54、属(小肠结肠炎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摩拉杆菌(布拉汉杆菌)、卡他杆菌和奈瑟菌属。在G(+)菌中头孢他定能抗某些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但对甲氧西林耐药菌株、肠球菌、李斯德菌、脆弱拟杆菌和产气荚膜杆菌无效。对某些厌氧菌有效。对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作用较弱,对许多-内酰胺酶的水解作用高度稳定。 本品血浆蛋白结合率为10 17,广泛地分布于组织和体液中,在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中可达到治疗浓度;可透过胎盘,在乳汁 少量分布。主要经肾排泄,胆汁中排泄小部分,血浆t1/2为2小时, 但是新生儿和肾功不全的患者t1/2 延长。丙磺舒对其排泄几乎无影响,24小时由尿中回收原型药的8090。其可经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消除。
55、本品用于治疗敏感菌感染,特别是由假单胞菌属引起的感染,如胆道感染、囊性纤维化、呼吸道感染、免疫障碍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脑膜炎、腹膜炎、肺炎、败血症、烧伤、深部脓疤、坏疽和皮肤溃疡等。与氨基糖苷类或万古霉素合用,可增强本品抗铜绿假单胞杆菌和抗肠杆菌科细菌的作用。 本品供深部肌肉注射,缓慢静注(35分钟以上)或静脉滴注,每日给1.06.0g,分次给药每8或12小时1次,严重感染或免疫缺陷患者可增大剂量。假单胞菌肺部感染的囊性纤维化成年人,每日给予100150mg/kg,分三次给药,肾功正常者,每日可给至9.0g。儿童剂量通常每日给30100mg/kg,分23次给药,病情严重的患儿,每日可给至15
56、0mgkg,但每日最大用量不得超过6.0g(分3次给药);新生儿和至2个月的婴儿,每日给2560 mgkg,分二次给药。 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过敏或过敏体质者慎用。应用本品时,耐药的金葡菌引起的二重感染率较高。其它可见皮疹、药热,嗜酸细胞增多,腹泻,转氨酶升高,血清肌酐或血尿素氮升高,轻、中度可逆性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库姆氏试验阳性,溶血性贫血,可逆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等。体外试验证明头孢他定与氯霉素有拮抗作用。头孢曲松 ceftriaxone (头孢氨噻三嗪,菌必治) 头孢曲松对肠杆菌科细菌有强大的活性,不易被-内酰胺酶水解作用所破坏,对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有较强抗菌作用,对不动杆菌属的作用略差,
57、对流感嗜血杆菌(含产酶株)、淋球菌和脑膜炎球菌有极强的抗菌作用,抗G(+)菌的作用比第一代头孢菌素弱,对金葡菌(含产青霉素酶菌株)、溶血链球菌、链球菌和肺炎球菌感染及梅毒螺旋体均有较强活性,MRSA和肠球菌对本品耐药。头孢曲松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595。 本品肌肉注射05g和1.0g后2小时的平均血药峰浓度分别为43 gml和80gm1。广泛分布于组织和体液中。在脑膜炎时,脑脊液中可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可透过胎盘,在乳汁中少量排泌,在胆汁中可达较高浓度。经肾小球滤过,自尿中排出原型药约为剂量的4065。血浆t1/2为69小时。中度肾功不全患者t1/2无变化,严重肾功不全者,尤其是兼有肝功能不全的
58、患者时t1/2延长至1557小时。 用于治疗软下疳,沙门菌或志贺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淋病、莱姆病、脑膜炎、败血症、外科感染(包括预防手术感染)、梅毒、伤寒、肠原性脂肪代谢障碍(Whipp1es Disease)等。采用间歇静脉输注(30 min以上注射完)或深部肌肉注射。成人每日给12g,做为单剂量或分2次给药,严重感染每日给予4g。儿童每日给予5075mgkg,分2次给药,每日总量不得超过2g,治疗儿童脑膜炎每日给100mgkg,分2次给药,有时给负荷量75mgkg,每日总量不得超过4g。治疗成人淋病采用250 mg单剂量肌肉注射。预防成人手术感染,于手术前052小时或手术中给予肌肉注射单剂
59、量250mg,对严重肾功不全或兼有肝功能不全患者,必须减少剂量,必要时可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本品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故常引起腹泻,在儿童尤易发生,偶见胆汁淤积或假性结石症,用大剂量头孢曲松治疗的重症儿童,经超声检查,约有40发生胆汁淤积或假结石症,在成人也有类似报导,停药后假性结石常可分解。本品与蛋白结合率高,易加重高胆红素血症,在新生儿黄疸者避免使用。本品与多种其他头孢菌素联合用药可引起嗜中性粒细胞减少。头孢甲肟 cefmenoxime(倍司特克, bestca11,CMX) 头孢甲肟的抗菌谱、抗菌活性和对-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与头孢唑肟和头孢曲松相似。对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流感
60、杆菌等G(-)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对吲哚阳性变形杆菌、肠杆菌属、沙雷氏菌、枸橼酸杆菌、伤寒及其它沙门氏杆菌、痢疾杆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淋球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等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本品适用于肝胆系统、呼吸道、泌尿系统、皮肤软组织、骨关节感染以及烧伤、术后感染和败血症等,亦用于妇产科感染。头孢美唑 cefmetazon (头孢美他唑,头孢美他醇, cefmetazo1e)头孢美唑对金葡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吲哚(一)变形杆菌有显著的抗菌作用,对耐药的吲哚()变形杆菌(对其他头孢类和青霉素类不敏感)也有很强的抗菌力;对拟杆菌、消化链球菌等厌氧菌也有抗菌作用。用于治疗和预防厌氧菌和细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栏杆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企业形象宣传合同:知名企业品牌推广3篇
- 二零二四三方房产抵押担保个人贷款合同编制指南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公司车辆GPS定位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企业呼叫中心运营维护及升级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环境卫生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智能安检门设备在高考考点安全检查中的应用采购合同
- 2025年度环保型建筑材料采购合同样本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合同担保服务协议
- 2025年度专业护理机构护工人员招聘合同范本
- 以房抵债过户合同范本
- 重大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 2024年1月高考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英语 试题(学生版+解析版)
- 2024浙江省农发集团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慢性压力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与调理方法
- 《白蛇缘起》赏析
- Interstellar-星际穿越课件
- 苏教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卷(五)含答案与解析
- 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英语备课组工作总结
- 临建标准化图集新版
- 安监人员考核细则(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