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起重司索信号工建筑起重司索信号工建筑起重司索信号工建筑工人师资培训资料建筑起重司索信号工第一章、起重作业常见事故及处理第一节、起重作业中常见事故建筑行业中的起重作业涉及面广,施工环境复杂,群体、多层、立体作业机会多,施工危险性较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事故。起重伤害事故类型建筑行业属于高度危险的行业,特种设备也属于高度危险的设备,特种设备的起重作业必然有危险性,各种危险因素有显在的也有潜在的,不同形态的安全风险往往交织在一起。因此,难以避免事故的偶发性起重作业的事故主要类型如下物体打击事故是指从事起重作业活动过程中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包括由于吊载物
2、捆绑不牢靠,吊物中心有偏载,吊绳角度不合适:吊机具、吊钩和防脱钩有缺陷:吊车变幅或起升钢丝绳与滑轮组有缺陷;起升限位装置、钢丝绳防脱槽装置性能缺陷等原因可能造成重物从高处坠落,以及工具、零部件、悬浮物从高空坠落造成人身伤害事故2、起重伤害事故是指在使用起重杋械作业中发生挤压、坠落、物体打击和触电事故。包括因超载、失稳、倾翻、过卷等产生结构断裂、倾倒,造成断臂、摔臂,或因操作失误或机械失灵在成起重机械臂杆倒塌伤人事故。事故主要是由于起重机发生事故而引发的伤害。一是由于操作不当(例如超载、臂架变幅或旋转过快等)、支腿未找平或地基沉陷等原因,起重机由于力矩不平衡,倾翻力矩增大,导致起重机倾翻。二是由
3、于坡度或风载荷作用,使起重杋沿倾斜路面或轨道滑动,发生不应该有的位移、脱轨或翻到。三是地基承载能力下降,起重机抗倾覆能力减弱,致使起重机倾覆造成起重伤害事故3、机械伤害事故是指起重机械在运动过程中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戳、刺伤害事故。包括液压元件或管路破坏造成高压液体的喷射伤害运转零件破坏飞出物的打击伤害,抽拉吊索一起的弹射伤害等。一般发生在起重维修、拆除、安装过程中。有些桥式起重机轨道两侧缺乏良好的安全通道或与建筑结构之间缺少足够的安全距离,塔式起重机或汽车起重机的起重臂架作业回转半径与邻近的建筑结构之间的距离过小,使起重机在运行或回转作业期间,对尚滞留在其间的其
4、他人员造成夹挤机械伤害4、高处坠落事故是指起重作业人员在离地面(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的高度进行起重机的安装、拆卸、检査、维修或操作等作业时,从高处跌落造成的伤害。由于起重机的机体高大,一般桥式起重机的主梁高度都在10m以上,塔式起重机和门座起重机甚至高达几十米。为了获得作业现场清楚的观察视野,司机室往往设在金属结构的高处,很多设备也安装在高处,塔式起重机转移场地时的拆装作业、起重机高出设备的维护和检査,以及安全检査测量,这些需要人员登高的场所和作业环节,都存在着人员从高处跌落伤害的危险5、触电事故是指从事起重机在输电线附近作业时发生与高压电线接触或从事维修拆除安装作业人员与电接触而导致人
5、身伤害触电事故,包括雷电伤害事故。塔式起重机都是电力驱动,或通过电缆、采用固定裸线将电力输入,起重机的任何组成部分或吊物与高压电体距离过近,感应带电或触碰带电物体,都可能引发触电伤害。即使是流动式起重机,在输电线附近作业时,触碰高压线的事故也时有发生。直接触电或由于跨步电压会造成电伤、电击事故在从事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创新,努力培养学生发散性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发散性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就是指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一、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与渴望作为培养他们思考问题能力的手段 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考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激发他们思考问
6、题的能力。在数学的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这种求知的渴望,使他们处于一种充满高涨的学习热情的状态,这样才会使他们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例如在给学生讲分数乘法应用题这一节课的内容时,我给学生们出了一道应用题:甲、乙两个班级共有109名学生,其中甲班男同学的比例占6/11,乙班女同学的比例占4/9,两个班级的男同学共有多少名?甲、乙两个班级各自有多少学生是不知道的,依照通常的做法是不能解决的,如果我们能够让学生从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入手,甲班学生的人数肯定是11的整倍数,乙班的学生人数肯定就是9的整倍数,就能够通过排列的方式求解出55+54=109。556/11+54(1-4/9)=60人。我
7、们可以通过这种联系的方式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能。同时,学生也会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也要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将时代的特色引入到我们数学教学实际中,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二、多方位进行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达到求异性的目的 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之后,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将他们思维活动进行展开。例如相对一个问题来说,我们可以教育学生换个角度来思考一下,这样或许会有更大更新的收获。如果学生的思维已经定型,不能展开,没有活跃性,那么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可能不会有任何收获,最终只能是停滞不前。所以,要培养学生思
8、维的求异性,还需要我们引导他们多加强一些发散性的训练,使他们尽可能多方位地思考问题,不要桎梏于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举例说明:数学中的四则运算是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的,除法我们可能视为是可以乘以该数的倒数,减法也可以转换成加法的;乘法我们可以把它转换成加法的形式,如果加数相同时,又可以看成是数个相同数的叠加。这也就说明了加、减、乘、除之间是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的。比如36015,可以连续减去多少个15?我们对此问题进行换个角度进行思考,用乘法的方式看,这道数学题可以看成360中包含有多少个15的问题,这样就将问题简单化了。因此,我们一定要防止学生孤立、片面地看问题,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他们的思维能
9、力。同时,我们要丰富学生的知识,使他们更好地掌握与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不断地培养他们求异性思维的能力。 三、拓宽解题思路,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达到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开阔性是发散性思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如果学生的思维不活跃、拘泥定型,只能导致他们看问题的片面性与局限性,哪怕是展开一点点儿的思维、换一个角度,他们也不会迂回思考问题。所以,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一定要将同一个题目进行多种解决方式的讲解,以期达到对学生思维广阔性的训练。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培养,学生可以明显地克服思维方式上的局限性,开启他们的思维之门,打开他们的视野。同时,我们要以此为教学目标进行训练,在学习数学知识的
10、前提下,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每一次对学生进行测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看重学生考试的成绩如何,更应该去认真分析学生的解题能力与解题方式及分析问题的方式是不是有了较大提高。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能力提高为依据。 下面用一道数学应用题型来举例说明,我们可以分层次地让学生给出不同的解题方法,而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 甲、乙两辆小汽车同时A、B两地相对开出,3个小时后相遇。甲车的速度是50公里/小时,乙车的速度是40公里/小时,问A、B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公里? 解题方法一:甲车行驶了多少公里?503=150(公里) 乙车行驶了多少公里?403=120(公里) A、B两地相距多少公里?15
11、0+120=270(公里) 综合运算:503+403=150+120=270(公里) 解题方法二:甲、乙两辆小汽车每小时共行驶多少公里?50+40=90(公里) A、B两地相距多少公里?903=270(公里) 综合运算:(50+40)3=270(公里) 四、换一种思维方式,加强思维联想性的训练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加强对学生思维联想性的训练,可以使他们的思维达到一定的深度。 但是如果我们一味地加强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可能会导致它的片面性,也可能会物极必反。所以,我们需要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巧妙配合,需要认真科学的分析判断,获得一种最简洁、最科学的方案与结果。传授知识不只是数学
12、教学的目的,而更应该是在当前新课改的要求下注重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上的培养,把他们训练成有自己的解题思路,形成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更应该不断创新,以此为教学目标,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更注意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一、用生动的故事来创设情境小学生都是故事迷,结合教学内容把数学知识融入故事中,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时,可以给学生讲个关于围棋的故事:围棋起源于古代中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 尧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丹朱是尧的儿子,丹朱少年时不思学业,时常与人无理争斗,尧对此感到十分苦恼。于是尧创造了围棋,就让丹朱学习下围棋。围棋的千变万化很快吸
13、引了丹朱,尧一面教丹朱下棋,一面因势利导,将围棋的道理同社会、人生,同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事情联系起来,对丹朱进行教育。后来丹朱不仅成了一名好棋手,还成长为有用之材,当上了军事首领。围棋诞生之后,踏上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经千年岁月的洗礼,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南北朝时期围棋传到了朝鲜,唐代又传到日本,从此围棋走出了它的家乡,将金子般的光辉撒向了全世界。同学们你们知道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提示:围棋的棋盘面上由纵横各19道线交叉组成。讲故事去引出这节课要讲的计算内容,会使本来是机械的计算变得有色彩。另外,我校从委内瑞拉回来的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后,不仅增长了对中国祖先的见闻,而且增强了学习数学
14、的兴趣。二、用生活事例创设情境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关系最精彩的描述。的确,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因此,适当创设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身临其境的环境条件中去,使他们从内心产生情感和求知欲,能够更自然主动地获取知识。例如:在讲授完两位数乘、除法应用题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医生给一个病人开的药方上是这样写的:每天3次,每次2片。药瓶标签上写着80片。请你帮这位病人算一算,这瓶药够吃11天吗?学生们通过同桌之间的讨论,有的会发现可以从药片的总数上来比较,尤
15、其是委国生会选用这种方法。用病人11天需要吃药片总数与这瓶药的总片数相比较,如果病人11天需要吃药片总数小于或等于这瓶药的总片数,说明这瓶药够吃,否则就不够。病人11天需要吃这瓶药片总数231166,因为6680,所以够吃。还有的国内生发现从吃的天数来比较也可以。就是这瓶药能吃的天数80(23)13.3,因为1113.3,所以够吃。甚至有的上层生会想到了大家没想到的用每天的药片数来比较。11天吃完这瓶药,每天要吃的药片数是801173,因为67,所以够吃。学生利用自己已掌握的乘除法中的数量关系,解决了生活中常遇见的问题,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中体验到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
16、作用和意义。三、用小游戏来创设情境愉快的数学游戏,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常见的数学游戏有:数学扑克、数学棋、数学套圈、数学谜语、数学接力赛、猜一猜游戏等等。例如:教授可能性第一课时。本节课的重点就是要通过具体操作活动,使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应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师设计了两次抽奖游戏让学生来体验“一定”、“不可能”(确定性事件)和“可能”(不确定事件)。先来第一次抽奖活动。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1个盒子,里面装有8张奖票。盒子里的票有四种: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等奖。先让组长安排好抽奖顺序,全组按顺序抽奖。规则:抽奖前
17、先摇一摇盒子,抽完后把票放回盒子,接着下一个同学摸。每人摸1次,组长记录抽奖的结果。抽到一等奖多的小组为胜。两三分钟内,抽到一等奖多的组都欢呼雀跃,没抽到的组却垂头丧气。各组汇报结果。当有一个小组汇报他们摸到的全是一等奖时,教师表扬:你们小组真棒!运气真好!我宣布这一小组获胜!每人奖一个印花。此时,其他组的同学会开始议论,都说“不公平”。老师顺势问:“你们有什么想法?大声说!”有个别学生会说:“老师,不公平,他们组盒子里的票可能都是一等奖,所以抽到一等奖的多。我们组的盒子中估计一张一等奖的也没有,当然的抽不到了。”(学生自然用到了今天要学的“可能”)由于不公平,顺势组织学生进行第二次抽奖活动。
18、但这次规则要改变一下,就是票抽出来不放回去,一人拿一张,直到把八张票抽出来为止。最后,让学生汇报结果及感受。“我们组盒子里全是一等奖的票,我们一定可以抽到一等奖,我们还是获胜。”“我们组都是三等奖的票,我们不可能抽到一等奖啊。不公平!”就这样,“一定”、“不可能”和“可能”学生自然运用了,达到了我预设的教学目的。总之,要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就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出发,把握恰当的时机,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思考,让学生深刻感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教材的选择性更大,词汇的容量大,教师在教学时自己把握和整合教材的空间较大。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在学
19、生学习后的评价环节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己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反馈,让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而农村中学学生基础不是很好,教师怎样来应对这些挑战呢?教师应把握住学习的实质,让学生在一定学习策略的指引下,主动地在自己原有学习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建构。 识记个案研究的尝试 笔者理顺训练程序。首先,了解学生已经拥有的学习基础。因为学习的进行是建立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上的,通过同化和顺应,来促进学习。如若新旧知识不能够统一,反过来就会影响学习的进行。甲同学英语基础非常差,单词几乎不能背出一个来,教师在早读时间单词抽查时,他不仅不能说出而且紧张得全身发抖。乙同学基础稍好,但背了之后很快就忘了。丙同学的基础在3个人当中
20、是最好的,但是他总是不能达到与自己能力相应的效果。 其次,分析学生学习效果的起始原因。笔者多次找甲同学谈话,了解到他在初中从来不背单词,几乎不知道怎样去背单词。笔者在上课时注意观察,发现他几乎不听课,即使用眼睛看着老师时,也是目光游离,心不在焉。乙同学的特点是上课听讲认真,笔记记得非常美观工整,但由于其他各门学科都不是很好,有时背着单词又想着该去做其他功课的作业。在记忆单词方面没有什么方法和策略,只是机械记忆,而且没有用上足够的时间。一定量地超过完成学习任务所需的时间对学习的提高是必要的。丙同学记忆能力是不错的,但他非常喜好打篮球,所以在识记单词的过程中,反差非常大。当他想去打球时,一个单词也
21、记不进去。 综合这3位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在学习策略的注意策略上都有所欠缺,应该告知学习者本人,让他们自己从学习的第一个环节下手,在学习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尽量减少对当前学习任务的消极影响。笔者决定告知学生具体的学习目的,说明学习内容,对他们进行识记单词方法和策略的指导,同时不忘告诉他们过程的艰辛。 识记个案研究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学生的识记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图1可知,学生在受到能够激起他们学习动机和切合他们学习基础的学习策略指导下,都能够在原有识记水平上有所提高;虽然在该过程,学生还有上下波动。特别是基础较好的丙有了长足的进步。 笔者还让他们运用反复处理策略,让他们通过训练听觉(例
22、如复诵)、肌肉运动(例如反复抄写)或视觉(例如反复地看)等,有时也可以同时运用听觉、肌肉动作感觉及视觉。在经过半年后,甲同学单词记忆的能力飞速长进。有一次,笔者在班级进行单词抽查,他第一个走向讲台,来到笔者身边。下面学生不相信他能完成听写任务。笔者保持缄默,对他进行检测,结果全部通过。笔者当着全班的面,赞许地看着他,对他竖起大拇指,用英语对他进行表扬,说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方法的改进和学习时注意力的提高,取得令人欣喜的进步。同学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他,看着他熠熠生辉的脸,笔者感受到他的自信和自豪。后来在单词抽查当中他总是第一个自告奋勇,及时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对自己进行比较及时的评价。学生乙的单
23、词识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能够以超过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去学习,学会分配学习时间。学生丙进行自我学习监控和加强自我管理,在热爱运动的同时对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他为学习策略的学习和应用而高兴3。 讨论和建议 随着对一些学习理论及教育理论的自我学习,笔者努力朝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前行。纵观各类教育类及学习论的书籍,提到教师学习理论的书籍少之又少,但人类自身的学习总是有共性的。借鉴教师自己学习的模式或进步轨迹,或许能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语言的学习应在语境(一个个话题任务)中完成。学习策略中的动机策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学习者将学习的成败归为外在不可抗拒的因素时,便会缺乏学习的动力。因此,
24、内在的学习动机才是维持学生努力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当以身作则,表现出对学习有强烈的动机;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失败则是由于努力不够;教师提供给学生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期望成功;提供给学生具有激发性的学习环境;维持学习的挑战性,作业不要太容易也不要太难;尽量避免外在奖赏,多使用内在奖赏。 创设情景是现代教学的一门艺术,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现实背景,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一系列丰富的问题情景。 一、创设愉悦情景,享受学习乐趣 数学教学中创设愉悦情景,能使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
25、快乐的事情,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思维享受。如,学习“除法商不变的性质”时,教师给学生讲了个有趣的故事:有一座高山上住了一大群猴子,一天,猴王要把4个桃子分给2只小猴子吃,小猴子一看满脸的不高兴,觉得太少了。猴王看在眼里,没说什么,就拿来40个桃子,要分给20只猴子吃。小猴子一看,脸上露出了笑容,心想这还差不多。猴王不做声,又拿出400个桃子,要分给200只猴子吃。只见这时小猴子乐得跳了起来。教师讲完故事,让学生们帮小猴算算哪次分得桃子最多?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并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在问题的解决中,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和真谛,享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创设生活情景,开发生活
26、资源 数学存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生动熟悉的生活情境景可以使数学由抽象变得具体,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有趣的资源。如,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时,教师创造性设计学生喜欢而又十分熟悉的生活环境:我班有男生5名,女生4名,其中住在四社的3人,住在二社的6人。问我班共有几名学生,可以怎样列式计算?教师给学生充分、自由的自主活动时间,让他们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会的数学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探索,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提出他们自己感兴趣的、活生生的、不同的数学问题。 开放的现实情景和思维空间,使
27、学生的创造才能得到了释放,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自己身边,增强了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拓宽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思维。 三、创设活动情景,挖掘活动资源 数学素材本来就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接近,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实际情况,采取游戏活动的方式,将情境图提供的内容进一步情景化,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情境中,增强学生的实际体验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感受数学的奇妙和无处不在。 如,在数学上册“我们的校园”一节教学时,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景:今天我们学校要举行盛大的体育运动会,你想知道都有哪些项目吗?参加各项目都有
28、多少人吗?教师相机出示主题图,让学生来观察。继而提问:你能从主题图中发现哪些问题呢?孩子的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他们参与的兴趣被激发了,一个个数学问题在孩子们充满智慧的头脑中迸发出来。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学习活动的机会,为孩子的探索激疑启思,架桥导航,让他们在活动情景中去研究、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运用数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创设问题情景,唤起求知欲望 课堂教学,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逼真的问题情景,唤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如,在教学“9加几”时,教师先结合生活实际向学生讲述:今天早上心妍的妈妈给她9元钱,爸爸又给心妍3元钱。大家来帮心妍算一算,同
29、时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心妍现在一共有多少钱呢?孩子的求知欲被激发了,他们的手、脑、口一同动了起来。教师进而谈话设疑:你是怎么算出心妍有12元钱的?你还发现了那些数学问题?小小的技巧设疑,诱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主参与到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并很快在操作中探究出“9加几”运用“凑十法”的简便运算规律。与此,有些学生就大胆说道:我还会用这种方法计算“8加几”“7加几”的题,教师放手让学生去说、去做、去发现、去探究,孩子们成了课堂的主宰者。这是一个培养个性化和创新能力的机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解答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发现和思考的能力,以及运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能力。 当然,培养学生的问
30、题能力,还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有不同的兴趣和爱好,也就有不同的发展潜能。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平等、宽松、开放的问题情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充满生气的活动中,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在张扬奇异火花放射的同时,也要肯定稚嫩问题的展现,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去观察、去思考,充分调用孩子已有的知识,鼓励个性化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孩子们从中感悟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一、自我效能感积极作用的探讨 经济的快速发展,GDP全球排位的逐步攀升,房价的屡创新高,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倒闭潮,就业压力的增大,通货膨胀的持续,人们幸福感
31、指数的直线下降,中国人民的“被富裕”,中国学生的“被就业”,诸如此类,都是压垮人们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面对相同的生活压力,同样的挫折,是什么原因让有些人迅速调整心态,走出失败、并最终获得成功,而有些人却在挫折面前认了输?心理学家将这种“行为主义”称之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这是一些人具备的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相信自己具备取得成功的要素。“自我效能”目前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关键理念,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相对棘手的社会问题领域。但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自我效能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如何将自我效能理念运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
32、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攻克信息技术难点的信心,给信息技术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借鉴和帮助,是笔者讨论的关键。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策略 1.激发学生兴趣,寓教于乐渗透教学各环节 枯燥呆板的教学模式,怎能集中学生的精力,吸引学生的眼球。在高中阶段,网吧对学生的吸引力已经不容小觑,为何学生不喜欢信息技术课,却对“魔兽”“开心农场”如此痴迷,这岂是一个“偷菜”的现象所能解释的。俗语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能将学生身边喜闻乐见的事作为素材,以此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把规避课堂提问的愿望,转移到解决网游问题,学习新知识
33、的兴趣上来,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或许更能激起学生探索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和动机,吸引学生的主动思维。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很多内容都可以分解为具体而有趣的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数据库的教学环节中,我们可以引入歌曲“排行榜”的类比、建立本班级学生档案管理的数据库模式、针对高中学生爱玩好动、崇拜球星的年龄特点,创建每个人心目中NBA的“MVP”明星数据库或者“super star”球星数据库,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数据库教学环节的重点和难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据库的兴趣,充分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亦师亦友,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怎样才算一堂成功的教学课?教室里秩序
34、井然却死气沉沉,学生各个梦游天国,这样的情境想必不能算是教学的成功吧,此时讲台上的老师,内心也一定是复杂的吧。学习气氛的融洽与否,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好坏,都会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轻松、和谐、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提高自我效能感。 怎样才能实现轻松的学习氛围呢?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上,老师应该充分允许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倾听不同的观点与见解,并且要科学地运用“无错原则”评价学生的每一次任务完成情况。或许老师并不知道,当初信息技术课堂上你不经意间的一句口头表扬、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一个赞许的手势、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不仅
35、可以树立起学生的自尊、自信,更有可能改变他们的一生。笔者所谓的改变一生,并不仅仅预示着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未来的IT精英就会因此诞生,而是作为一名老师,希望培养出更多内心强大、意志坚定、永不言放弃、心理素质过硬的学生。在物质生活越发富有的今天,人们的心理防线反而日益脆弱了,抑郁症病人日渐增多,查看新闻,全国8年间72名亿万富翁死于非命,其中17人属于自杀,多么惊人的数字啊。然而,教书育人是一名教师的责任,如今教师的鼓励,或许正在波动学生内心深处尘封已久的心弦,发出与教师相呼应的和谐琴瑟,创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师生展开心与心的交流。由此可见,老师敏捷的思维和精湛的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对
36、学生的爱心却是教学的基础。所以,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不可缺少的因素。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建立学生课堂学习小组,组内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协作完成信息任务的同时,又能建立起良好的生与生之间的关系,达到教学为主、情商为辅的双赢的教学效果。 培养信息技术学习自我效能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协调配合。尤其需要教师调整认识,尊重、关心、鼓励学生,为其能力培养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和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 建筑工人师资培训资料建筑起重司索信号工第一章、起重作业常见事故及处理第一节、起重作业中常见事故建筑行业中的起重作业涉及面广,施工环境复杂,群体、
37、多层、立体作业机会多,施工危险性较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事故。起重伤害事故类型建筑行业属于高度危险的行业,特种设备也属于高度危险的设备,特种设备的起重作业必然有危险性,各种危险因素有显在的也有潜在的,不同形态的安全风险往往交织在一起。因此,难以避免事故的偶发性起重作业的事故主要类型如下物体打击事故是指从事起重作业活动过程中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包括由于吊载物捆绑不牢靠,吊物中心有偏载,吊绳角度不合适:吊机具、吊钩和防脱钩有缺陷:吊车变幅或起升钢丝绳与滑轮组有缺陷;起升限位装置、钢丝绳防脱槽装置性能缺陷等原因可能造成重物从高处坠落,以及工具、零部件、悬浮
38、物从高空坠落造成人身伤害事故2、起重伤害事故是指在使用起重杋械作业中发生挤压、坠落、物体打击和触电事故。包括因超载、失稳、倾翻、过卷等产生结构断裂、倾倒,造成断臂、摔臂,或因操作失误或机械失灵在成起重机械臂杆倒塌伤人事故。事故主要是由于起重机发生事故而引发的伤害。一是由于操作不当(例如超载、臂架变幅或旋转过快等)、支腿未找平或地基沉陷等原因,起重机由于力矩不平衡,倾翻力矩增大,导致起重机倾翻。二是由于坡度或风载荷作用,使起重杋沿倾斜路面或轨道滑动,发生不应该有的位移、脱轨或翻到。三是地基承载能力下降,起重机抗倾覆能力减弱,致使起重机倾覆造成起重伤害事故3、机械伤害事故是指起重机械在运动过程中与
39、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戳、刺伤害事故。包括液压元件或管路破坏造成高压液体的喷射伤害运转零件破坏飞出物的打击伤害,抽拉吊索一起的弹射伤害等。一般发生在起重维修、拆除、安装过程中。有些桥式起重机轨道两侧缺乏良好的安全通道或与建筑结构之间缺少足够的安全距离,塔式起重机或汽车起重机的起重臂架作业回转半径与邻近的建筑结构之间的距离过小,使起重机在运行或回转作业期间,对尚滞留在其间的其他人员造成夹挤机械伤害4、高处坠落事故是指起重作业人员在离地面(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的高度进行起重机的安装、拆卸、检査、维修或操作等作业时,从高处跌落造成的伤害。由于起重机的机体高大,一般桥式
40、起重机的主梁高度都在10m以上,塔式起重机和门座起重机甚至高达几十米。为了获得作业现场清楚的观察视野,司机室往往设在金属结构的高处,很多设备也安装在高处,塔式起重机转移场地时的拆装作业、起重机高出设备的维护和检査,以及安全检査测量,这些需要人员登高的场所和作业环节,都存在着人员从高处跌落伤害的危险5、触电事故是指从事起重机在输电线附近作业时发生与高压电线接触或从事维修拆除安装作业人员与电接触而导致人身伤害触电事故,包括雷电伤害事故。塔式起重机都是电力驱动,或通过电缆、采用固定裸线将电力输入,起重机的任何组成部分或吊物与高压电体距离过近,感应带电或触碰带电物体,都可能引发触电伤害。即使是流动式起
41、重机,在输电线附近作业时,触碰高压线的事故也时有发生。直接触电或由于跨步电压会造成电伤、电击事故6、火灾事故是指起重机械自身电气部件发生短路造成火灾事故,或起重作业人员在重点消防部位,如施工时的临时建筑和设施、仓库、易燃易爆区域、索道安装、安装风力发电工程时森林区域违规动火或动火监管不力等原因发生的火灾事故。7、辐射伤害主要是指起重作业人员在配合无损探伤作业过程中因防护不当、安全意识不强、违规操作等原因发生的射线辐射伤害事故。这种事故虽然发生较少,但是旦发生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常见事故的主要特点1、事故覆盖面较广起重作业需要多人参与、协同配合,起重作业区域附近还聚集着大量从事起重以外工作的施工人
42、员,一旦发生事故往往涉及许多人。比如,一台塔式起重机倒塌,势必造成施工现场的设施和厂房设备损坏以及施工作业人员的伤害。如果倒塌方向处于道路,势必造成道路行人伤害和机动车辆的损坏。起重搬运作业与人一机在较小范围内的固定作业方式有很大区别2、事故后果较严重起重事故不仅可能导致人员伤害,还往往伴随着大面积设备设施的损坏。尤其是起重物体坠落和金属结构垮塌失稳,往往造成恶性事故。起重机作业范围越大、起重吨位越高,可能造成事故后果的程度就越严重,事故发生后只要是伤及人员,往往是恶性事故,一般不是重伤就是死亡3、事故类型集中起重伤害事故是起重作业的主要事故类型,如起重倾翻事故、机械伤害、重物坠落、物体打击、
43、平挤碾压事故等。在一台设备上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如此之多且集中,这在其他任何机械中都是罕见的。起重伤害涉及的人员大都是司机司索工、信号作业人员被伤害的比例也较高,因为处于起重作业的危险区域,难以躲避事故伤害的突然性,这是事故伤害类型的集中反应。4、事故对象较典型大多数发生在起重安装、维修作业过程中,与起重司索信号工以及吊车司机有着直接联系。这些人员既是事故的受害者,也有可能是事故责任的相关方5、事故区域特定起重伤害事故相对集中于施工现场。由于起重机械设备服务对象和使用作业区域都是在施工现场,施工现场的作业条件复杂多变,作业环境相对较差,因此事故发生区域都离不开施工事故现场。第二节、起重作业中危险源控制选用吊索具不当在起平作业中,对吊索具安全系数理解错误,往往在选用吊索具时疏忽其安全性或者吊装准备工作不充分,认为只要不超过吊索具的极限破断拉力就可以使用,致使起重作业总是处在临界的危险状态。因此,在吊索具选用时必须考虑足够的安全系数起重作业时站位不当在起重作业中,吊杄下。吊物下。被吊物的起吊前区、导向滑轮钢丝绳三角区,快绳周围、站在斜拉的吊钩或导向滑轮受力方向、吊物与障碍物之间的狭窄等区域是十分危险的区域,如果处在这些区域内,一旦发生危险极不易躲开,容易发生起重伤害事故。因此,起重作业人员的站位非常重要,要时刻注意,互相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