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膏剂软膏剂课件_第1页
软膏剂软膏剂课件_第2页
软膏剂软膏剂课件_第3页
软膏剂软膏剂课件_第4页
软膏剂软膏剂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Question 1Question 2Question 3什么是外用膏剂?药物如何被吸收?如何生产合格的膏剂?Question 2药物如何被吸收?第一节 概述外用膏剂 基质+药物制成的外用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剂型特点: 广泛应用于皮肤科与外科; 起保护创面、润滑皮肤和局部治疗作用; 透过皮肤或黏膜起全身治疗作用(硝酸甘油贴剂)。Question 1什么是外用膏剂?第一节 概述分类硬膏剂 药物+粘性基质,滩涂于裱背材料铅硬膏-以高级脂肪酸铅盐为基质橡胶硬膏-橡胶等基质涂布于裱背材料巴布膏剂-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贴剂-高分子材料为基质黑膏药白膏药软膏剂:药物、中药细粉、中药提取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

2、成的半固体外用剂型。二、外用膏剂透皮吸收(一)外用膏剂的经皮吸收机理(二)透皮吸收途径(三)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第一节 概述Question 2药物如何被吸收?释放:指药物从基质中脱离出来并扩散到皮肤或黏膜表面。穿透:药物通过表皮进入真皮、皮下组织,对局部组织起治疗作用。吸收:指药物通过皮肤微循环或与黏膜接触后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而产生全身作用。(一) 膏剂的经皮吸收机理1、通过完整的角质层 细胞膜(砖)与细胞 间隙扩散-砖泥结构, 这是皮肤吸收最大屏障2、通过毛囊、皮脂腺、 汗腺到达角质层以下部位(二)透皮吸收途径(三)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 式中:dQ/dt为达到稳定时的药物透皮速率;K为

3、药物皮肤/基质分配系数;C为溶于基质中的药物浓度;D为药物在皮肤屏障中的扩散系数;A为给药面积;T为有效屏障厚度。dQ/dt = KCDA/T 经皮吸收是一个复杂过程,一般认为药物的理化性质、基质的组成、给药部位的特性等为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因素。1、皮肤条件皮肤的部位:皮肤的状况:(三)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皮肤、药物、基质、附加剂)病变、破损皮肤正常皮肤角质层增厚皮肤.年龄性别: 婴幼儿青壮年(女性)男性老年人.其它:皮肤的温度、酶降解、蓄积耳廓后部腹股沟颅顶盖脚背前下臂足底 溶解特性:皮肤细胞膜具有类脂质特性,非极性强,一般脂溶性药物比水溶性药物易穿透皮肤,而组织液是极性的,因此既有一定

4、脂溶性又有一定水溶性的药物(分子具有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更易穿透。 分子量:小分子药物易在皮肤中扩散,分子量大于600的药物已较难透过角质层。 因此,经皮给药宜选用分子量小、药理作用强的小剂量药物。2、药物性质(三)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皮肤、药物、基质、附加剂) 基质的种类: 不同软膏基质中药物吸收速度: O/W型乳剂基质W/O型乳剂基质吸水性软膏基质动物油脂植物油烃类基质 基质的pH: 影响酸性和碱性药物的吸收。离子型药物一般不易透过角质层,非解离型药物有较高的渗透性。3、基质性质(三)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基质对药物的亲和力: 若亲和力大,药物的皮肤/基质分配系数小,药物难以从基质向皮肤转移

5、,不利于吸收。基质对皮肤水合作用: 角质层细胞有一定的吸水能力,基质对皮肤的水合作用大,角质层细胞膨胀,致密程度降低,有利于药物的穿透吸收。角质层含水量达50时,药物的渗透性可增加510倍。油脂性强的基质封闭性强,有利于皮肤的水合作用。4、附加剂表面活性剂: 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及皮肤的润湿性,帮助药物分散,促进药物穿透。渗透促进剂(penetration enhancers): 系指能加速药物穿透皮肤的一类物质。能增加局部用药的渗透性,增加药物的经皮吸收。 如:二甲基亚砜(DMSO)、氮酮(azone)等。(三)影响经皮吸收的因素1处方设计2制备工艺3质量检查Question 3如何生产合格的膏

6、剂?软膏剂软膏剂(Ointments)是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活性成分基质组成添加剂(如防腐剂、助溶剂、乳化剂、抗氧剂、增稠剂、皮肤渗透促进剂等)软膏剂处方设计 溶液型软膏混悬型软膏剂乳膏剂(Creams)因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状态不同 软膏剂 水包油型(O/W)乳膏剂油包水型(W/O)乳膏剂软膏剂的基质 软膏剂基质性质、质量要求润滑无刺激性性质稳定具有吸水性不破坏皮肤正常功能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基质的类型油脂类脂烃类硅酮类(一)油脂性基质1、油脂类 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及其混合物。动物油 常用豚脂,熔点3642,释放药物较快。容易酸败,可加入12苯甲酸或0.1没食子

7、酸丙酯防止酸败。植物油 常用麻油、花生油、菜子油等。常与熔点较高的蜡类调制成稠度适宜的基质,中药油膏常以麻油与蜂蜡熔合为基质。植物油也可用作乳剂基质的油相。 氢化植物油 为植物油与氢起加成反应而成的饱和或部分饱和的脂肪酸甘油酯。完全氢化的植物油呈蜡状固体,不易酸败,熔点较高。不完全氢化的植物油呈半固体状,较植物油稳定,但仍能被氧化而酸败。2.烃类 从石油中得到的各种烃的混合物,主要是饱和烃.1)有黄、白两种,后者由前者漂白而得 2) 熔程:38603)适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但释药性、穿透性差,仅适用于皮肤表面病变4)仅能吸收5%的水,故不适于大量渗出液患处凡士林(vaselin)固体石蜡和液

8、状石蜡(paraffin) 2) 熔程:38603)调节稠度(1)主要成分:胆固醇类棕榈酸酯及游离胆固醇类(2)熔程:3642 (3)羊毛脂吸水性强,W/O乳剂基质;(4)常与凡士林合用3.类脂类高级脂肪酸与高级脂肪醇化合而成的酯及其混合物,多与油脂性基质合用,可增加油脂性基质的吸水性.1)羊毛脂(Wool fat)2)蜂蜡(beeswax)与鲸蜡(spermaceti wax) 棕榈酸蜂(鲸)蜡醇脂,二者均为弱的W/O型乳化剂,可在O/W型乳剂基质中起增加稳定性的作用.特点:稳定,不易酸败4、二甲基硅油(硅酮类)(dimethicone)特点:粘度随温度变化小润滑性强应用乳膏剂润滑剂对眼有刺

9、激性,不能做眼膏基质1.皂类(新生皂)一价皂硬脂酸/油酸钠、钾、氨盐特点:降低水相表面张力较强,O/W不适于酸碱药物多价皂硬脂酸/油酸钙、镁、锌、铝盐特点:降低油相表面张力较强,W/O不适于酸碱药物(二)乳剂型基质2. 脂肪醇硫酸(酯)钠类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 SDS)月桂醇硫酸钠(Sodium Laurylsulfate, SLS)特点:乳化性较强用于:调节HLB(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脂肪酸山梨坦(span)与聚山梨酯类(tween)SPAN 80 TWEEN 80 SPAN 60 HLB值在4.3-8.6之间,

10、W/O型乳化剂O/W型乳化剂聚氧乙烯醚衍生物类平平加0(peregal 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乳化剂OP-烷基苯酚环氧乙烷缩合物微黄至淡黄色粘稠液(25)可溶于各种硬度的水非离子O/W型乳化剂稳定、安全、刺激性小聚乙二醇类 (PEG) 液体: 分子量2000将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按适当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稠度适宜基质特点:溶于水,吸水性强,释放药物较快,润滑作用差 (三) 水溶性基质三、软膏剂附加剂抗氧剂 Vit E, Vit C, 没食子酸(galic acid)烷脂,丁羟基甲苯,丁羟基茴香醚(butyl hydroxy anisol,BHA)防腐剂 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脂基质的选择油脂性基质

11、一般不单独使用,为克服其强疏水性,常加入表面活性剂,或制成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多用于湿润、糜烂创面,有利于分泌物的排除,也常用于腔道黏膜,常作为防油保护性软膏的基质. 乳剂型基质一般适用于亚急性、慢性、无渗出液的皮损和皮肤瘙痒症,忌用于糜烂、溃疡、水疱和脓泡症.四、软膏剂的制备 制备方法 研磨法熔融法乳化法油脂性软膏的制法一)研磨法(trituration)将药物粉碎过筛,加入少量基质研磨混合,用递加法(geometric method)加入其余基质,研匀即得.适用于不溶于基质、热敏性药物.常用工具是乳钵乳捧、软膏板及软膏刀,大量制备用软膏机.(二)熔融法(fusion method)先加温

12、熔化高熔点基质,再加入低熔点其他组分,熔合均匀基质.加入药物搅拌均匀药物不溶于基质:研细的药物筛入基质,随加随搅拌,直至软膏冷却定形.(三)乳膏剂制备 乳膏制法一般包括熔化过程和乳化过程:先将油性基质置水浴上于c.a.80熔化;将水性组分溶于水,加热至温度略高于油相,不断搅拌下缓缓加入熔化的油性基质中,保持温度510分钟,继续搅拌至冷凝成均匀乳状半固体.药物加入的一般方法药物不溶于基质时:粉碎为细粉药物可溶于基质时:药物溶解相乳膏基质处方实例 单硬脂酸甘油酯 70 g硬脂酸 112.5 g甘油 85 g白凡士林 85 g十二烷基硫酸钠 10 g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1 g蒸馏水 加至 1000 g

13、 取单硬脂酸甘油酯、白凡士林、硬脂酸,置容器中加热熔化,保持80; 另取十二烷基硫酸钠、甘油、蒸馏水至另一容器中,加热至80,加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溶解后缓缓加入上述油相中,按同一方向搅拌至呈白色细腻膏状,冷凝即得. 主药含量测定 物理性质的测定 刺激性 稳定性 药物释放、穿透及吸收的测定软膏剂的质量检查(二)药物释放、穿透与吸收 凝胶扩散法 离体皮肤法 半透膜扩散法 1.体外实验法2.体内试验法第二节 眼膏剂 眼膏剂 眼用乳膏剂 眼用凝胶剂 眼用制剂眼用液体制剂眼用半固体制剂眼用固体制剂眼膏器具与包装材料处理眼膏剂的基质 眼膏剂的制备 一、眼膏剂的制备无刺激性常用基质:8份黄凡士林、1份羊毛脂

14、和1份液状石蜡根据季节与气温不同,可调整液状石蜡的用量,以调节软硬度.必须采用无菌操作法当药物不溶于基质时,应将其粉碎成能通过九号筛的极细粉,以减轻对眼睛的刺激性.眼膏剂的配制用具及包装材料都要进行灭菌处理. 金属性异物 粒度 重量差异 装量 微生物限度 二、眼膏剂的质量检查处方 乙基吗啡 0.1g 眼膏基质 适量 共制 100g制法 取乙基吗啡置于无菌乳钵中,加10ml注射用水溶解后,加入适量基质研磨吸收,再逐渐加入其余基质,研匀即得.作用 本品可增加血流和淋巴循环,促进角膜混浊的吸收,用于实质性角膜炎及角膜混浊等.【实例】乙基吗啡眼膏(狄奥宁眼膏)第三节 凝 胶 剂一、概述 凝胶剂系指中药

15、提取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凝胶特性的半固体或稠厚液体剂型。主要供外用的制剂.乳胶剂乳剂型混悬型凝胶剂凝胶剂双相凝胶剂单相凝胶剂水性凝胶:胶浆剂油性凝胶 特点:涂布性好,不油腻,易洗除,能吸收组织渗出液,不妨碍皮肤正常功能,黏滞度小,故有利于药物的释放.缺点:润滑性较差,易失水,易霉变. 二、水性凝胶基质卡波普carbomer纤维素衍生物cellulose derivatives无油腻感,润滑舒适卡波普carbomer为丙烯酸与丙烯基蔗糖交联形成高分子聚合物处方 卡波普940 10g 乙醇 50g 甘油 50g 聚山梨酯80 2g 羟苯乙酯 1g 氢氧化钠 4g 纯化水 加至 1000g制法 将

16、卡波普与聚山梨酯80及300ml纯化水混合,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后加入上液搅匀,再将羟苯乙酯溶于乙醇后逐渐加入搅匀,加纯化水至全量,搅匀,即得. 【实例】卡波普水性凝胶基质甲基纤维素(methyl cellulose, MC)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cellulose, CMC-Na)粘度较大,易于失水纤维素衍生物cellulose derivatives第四节 贴膏剂 贴膏剂系指中药提取物、中药或化学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和基材制成的供皮肤贴敷,可产生局部或全身性作用的一类片状外用制剂。包括橡胶膏剂、巴布膏剂和贴剂等。一、橡胶膏剂 橡胶膏剂系指中药提取物或(和)化

17、学药物与橡胶等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 橡胶膏剂有两种类型:不含药的如橡皮膏(胶布),含药的如伤湿止痛膏等。第四节 贴膏剂橡胶膏剂的特点:1.橡胶膏剂黏着力强,用时无需加热软化,使用携带方便,不污染衣物。2.可保护伤口、防止皮肤皲裂、治疗风湿痛等疾病。3.橡胶膏剂膏层薄,容纳药物量少,维持时间较短。一、橡胶膏剂(一)橡胶膏剂的组成1.膏料层 由药物和基质组成,为橡胶膏剂的主要部分。第四节 贴膏剂 生橡胶 为基质的主要原料,具有良好的黏性、弹性,不透气,不透水。 增黏剂 常用松香,因松香中含有的松香酸可加速橡胶膏剂的老化,选择软化点70 75 (最高不超过77)、酸价17017

18、5者。 软化剂 可使生胶软化,增加可塑性,增加成品柔软性、耐寒性及黏性。常用的软化剂有凡士林、羊毛脂、液状石蜡、植物油等。 填充剂 常用氧化锌。其有缓和的收敛作用,并能增加膏料与裱背材料间的黏着性。(一)橡胶膏剂的组成1.膏料层 2.裱背材料 一般采用漂白细布。 3.膏面覆盖物 多用硬质纱布、塑料薄膜及玻璃纸等,以避免膏片互相黏着及防止挥发性成分挥散。第四节 贴膏剂(一)橡胶膏剂的组成(二)橡胶膏剂的制备与举例橡胶膏剂溶剂法的制备流程:提取药料制备胶浆切割加衬及包装第四节 贴膏剂涂布膏料回收溶剂(三)橡胶膏剂的质量检查1.外观 应膏面光洁,厚薄均匀,色泽一致,无脱膏、失黏现象。布面应平整、洁净

19、、无漏膏现象。2.含膏量检查 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I含膏量检查方法。3.耐热性试验 取供试品2片,除去盖衬,置60烘箱中加热2小时,放冷后,膏背面应无渗油现象,膏面应有光泽,用手指触试,应仍有黏性。4.黏附性的测定 橡胶膏剂应按中国药典 2005年版一部附录XIIE二法测定持黏力,应符合规定。第四节 贴膏剂(三)橡胶膏剂的质量检查 特点: 1.载药量大,尤其适于中药浸膏; 2.与皮肤生物相容性好,透气,耐汗,无致敏、刺激性; 3.药物释放性能好,能提高皮肤的水化作用,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 4.使用方便,不污染衣物,反复贴敷,仍能保持原有黏性。 巴布膏剂简称巴布剂,系指中药提取物、中

20、药或化学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裱背材料上制得的外用制剂。第四节 贴膏剂二、巴布膏剂1.背衬层 为基质的载体,一般选用无纺布、人造棉布等。2.防黏层 起保护膏体的作用,一般选用聚丙烯及聚乙烯薄膜、聚酯及玻璃纸等。3.膏体 为巴布剂的主要部分,由基质和药物构成,应有适当的黏性,能与皮肤紧密接触以发挥治疗作用。基质的性能决定了巴布剂的黏着性、舒适性、物理稳定性等特征。基质的原料主要有:黏合剂、保湿剂、填充剂、渗透促进剂几个部分。(一)巴布剂的组成第四节 贴膏剂举例:芳香巴布剂(二)巴布剂的制备与举例工艺流程药物制备基质膏料涂布压合防黏层巴布膏剂第四节 贴膏剂1外观 膏面应光洁、厚薄均匀

21、、色泽一致,无脱膏、失黏现象。布面应平整、洁净、无漏膏现象。盖衬的长度和宽度应与背衬一致。2含膏量 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I含膏量第二法检查。3赋形剂4黏附性(四)巴布剂的质量检查第四节 贴膏剂优点 1.延长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 2.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减少胃肠道副作用。 3.避免口服给药发生的肝脏首过作用及胃肠灭活,减少个体差异,提高药物疗效。 4.用药方便,患者可随时撤消或中断治疗。 贴剂系指中药提取物或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一种薄片状贴膏剂。 主要由背衬层、药物贮库层、黏胶层以及防黏层组成。第四节 贴膏剂三、贴剂(1)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thylene vi

22、nylacetate copolymer,EVA) (2)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 (3)聚丙烯(polypropylene,PP) (4)聚乙烯(polyethylene,PE) (5)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diethyl phthalate,PET) (一)贴剂的常用材料1.膜聚合物与骨架材料第四节 贴膏剂 (1)聚异丁烯类压敏胶 (2)丙烯酸类压敏胶 (3)硅橡胶压敏胶2.压敏胶(一)贴剂的常用材料第四节 贴膏剂4.防黏材料3.背衬材料5.药库材料1膜控释型 2黏胶分散型3骨架扩散型 4微贮库型 (二)贴剂的分类与制备第四节 贴膏剂(三)贴剂的质量检查1外观2黏附性3重量差异4微生物限度1膜材的加工方法:挤出法 压延法 2膜材的改性:溶蚀法 拉伸法 核辐射法 3膜材的复合与成型:涂布和干燥 复合 (四)制备方法举例:东莨菪碱贴剂第四节 贴膏剂第三节 膏药 特点 膏药的膏体应油润细腻,光亮,老嫩适度,摊涂均匀,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