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中乡土文化缺失与有效利用_第1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中乡土文化缺失与有效利用_第2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中乡土文化缺失与有效利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中乡土文化缺失与有效利用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本地的乡土资源作为语文课程的补充和拓展,利用乡土资源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本文将主要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乡土文化缺失与有效利用策略。关键词:小学语文;乡土文化;缺失;教学作为小学阶段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认识世界、获取知识,还能够提高他们学习其他功课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除了这些我们所能见到的作用以外,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更在于,其能够进行文化的传承,保障文化的源远流长。我国历代的发展都离不开农业生产,由此也产生

2、了浓厚的乡土文化,因此乡土文化本应成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现代先进的城市文化对传统的乡土文化造成了强烈冲击,使得小学语文教育中所传承的乡土文化越来越少,造成了目前小学教育与乡土文化相脱离的局面。一、小学语文教育中乡土文化缺失的现状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材内容最能体现当前乡土文化缺失的现状,它通过显性和隐形两个方面向人们传达出这样一种讯号,即编者在思想上忽视乡土文化。教材缺乏含有乡土文化的作品通过分析现今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我们不难发现,里面涵盖了大量的名家名篇,这虽然提升了教材内容的多样性,但是却存在着很大缺陷。编者一味的以名家名篇的标准进行

3、选文,则会有意或者无意地排斥其他类型的作品,尤其是饱含浓厚乡土文化气息的作品。不可否认的是名家的作品相对而言更为规范、高雅,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那些含有乡土文化气息的作品,无论是在语音风格上,还是在内容上,学生都更易于接受。如果采用这样的作品,可以极大地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教材内容缺乏乡土文化语音教材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它里面所呈现的内容对学生可以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但是,当前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中,随处可见对现代文化的渲染,但对于乡土文化,在教材的字里行间往往流露出的是批判的态度,或者编者采用更为隐蔽的方式,通过减少教材中乡土文化的语言、增加上层文化的篇幅来引导学生远离乡土文化,实现对

4、城市文化的认同。缺乏乡土文化榜样的塑造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经常塑造典型人物,并对榜样进行生动的描述,以提高学生向榜样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在教材中却很难见到充满乡土文化气息的榜样,即:品德高尚、平易近人,既与小学生当前的身心发展特征相符,又兼具良好的艺术性,是小学生心目中实实在在的平民英雄,他们可以农民,可以是工人,甚至可以是清洁工。二、小学语文教育中乡土文化缺失的有效利用策略(一)巧用乡土文化资源,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时间、空间跨度较大、让教师不易说清,学生又难以理解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往往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尽管教师围绕教材费尽心机地设计,口干舌燥地

5、讲解,学生还是不明所以。如果教师适时地引用当地乡土文化资源,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知知识,就能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为释疑解惑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化难为易。如,教学课文索桥的故事一课时,学生觉得索桥修筑在四川省灌县,地理位置上距离他们甚远,文中讲到的“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学生根本体会不到。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笔者在课件中使用了一张本地索桥的图片,这个地方大多数学生都去过,笔者让学生们说说当自己站在这座索桥上的时候想到了什么。学生们七嘴八舌,有的说:“我站在索桥上,使劲地晃来晃去,桥安然无恙,这桥很结实。”有的说:“我看到一块块光滑的木板,我觉得修桥工人们的手很巧。”(二)巧

6、用乡土文化资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写作训练中,教师应巧用乡土文化资源,指导学生深入采访,亲身实践,为学生开凿一个能使其文思如泉涌的“泉眼”,以此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写出的文字就有话可说、有据可依,情感饱满了。在围绕“遗迹”开展完实践活动后,笔者让学生们做小小宣传员,以四人小组编写赞美家乡的童谣。经过学生们的合作构思,有的小组抓住了家乡景色来写,有的小组抓住了家乡物产来写,有的小组抓住了家乡古迹来写淳朴的乡土文化资源,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学生用自己朴实的语言,写出了对家乡的赞美之情,真正让写的教学落到了实处。(二)巧用乡土文化资源,提升学生的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7、“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地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以本土文化为源泉,以开掘和表现生活的真善美为主旋律,“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而这活水就是我们身边的乡土资源,是我们最为熟悉的环境,也是人最有感受的体验。学生写好文章就需要生活中的素材。这些素材与实际生活的乡土资源息息相关的,它使学生在特定的地域内,占有丰富的作文材料,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因而能写出一篇篇鲜活感人的佳作。小学作文教学中,可以引领学生利用乡土资源写作文。结论总之,成功运用乡土资源教材,学生写作素材更容易收集,可以让语文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既可以拉近学生和生活,语文和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还使得学生发现乡土资源无奇不有,感受到语文中引入乡土文化的魅力,感受民族文化的多元。擘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同时学习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增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以及对语文的学习,增进学生民族自豪感,更加热爱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参考文献石荣芳.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乡土文化的缺失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 TOC o 1-5 h z 究),2019,13(5):6-7.张文萍.整合乡土文化资源,打造开放小学语文课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