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导读【单元导教】本单元以“连续观察”为主题,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编排了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顺承三年级的“留心生活,细致观察事物”,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连续观察。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旨在培养学生进行连续观察,写观察日记的能力。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板块教学关注点体会生动的表达感受连续细致观察学写观察日记古诗三首古诗精读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景物。感受诗人情感和体悟出的道理。暮江吟体会出诗人从黄昏到夜间持续观察江面的美景。题西林壁雪梅分别通过不同角度,多感官对
2、比观察,悟出了不同的道理。初步感知诗人连续生动的观察,激发不同连续生动观察的兴趣,能用语言生动表达出诗人所观察的景色和景物。爬山虎的脚 课文精读品读准确形象的语言,体会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细微变化,以及爬山虎向上攀爬的过程。体会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品读描写叶子、爬山虎的脚以及攀爬过程的语句,关注提示观察方式的词语,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加深体会。结合课后“资料袋”,选择观察对象,尝试在连续观察的过程中写观察记录,养成连续观察并进行记录的习惯。为单元习作作准备。蟋蟀的住宅课文精读 品读准确生动的表达,再现蟋蟀住宅的特点及修建过程。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蟋蟀住宅是“伟大的工程”,品味准确生动语言,感受
3、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体会法布尔观察时的耐心、恒心及求实精神。学习课后“阅读链接”,通过对比阅读,认识观察日记,了解观察日记的内容和写法。为写观察日记作准备。口语交际能在小组讨论时注意音量适当。不重复别人说过的话。想法接近时,先认同再补充。习作1.能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2.能在小组内分享观察日记,并进行评价。语文园地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能正确搭配动物和它的“家”,知道动物的“家”有不同的说法。通过比较句子,体会表达的准确性。积累与秋天有关的气象谚语。观察日记要点教学关注点明确习作主题围绕观察对象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
4、收获。教学目标达成的分阶段有序教学结合爬山虎的脚课后资料袋,选择观察对象,学习如何做观察记录。开展实践活动,进行连续观察,关注观察对象的变化,做好观察记录,也可让学生运用以学会的写日记方法,在写观察记录基础上,完成日记。根据单元习作要求整理观察记录或前期写的日记,形成观察日记,分享观察的乐趣。注意方法交流观察和记录,回顾观察过程。整理观察内容,形成观察日记。多种形式评改,分享习作收获。【单元教学目标】字词句:认识22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8个字,会写32个词语。阅读:1.通过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2.能留心周围事物,养成连续细致观察的习惯。 3.学习做好观察记录。
5、口头表达:交流作者形象生动表达,总结细致观察的方法。书面表达:培养进行连续观察,写观察日记的能力。习作:1.能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2.能在小组内分享观察日记,并进行评价。9 古诗三首【课前解析】关注古诗画面: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用浅白的语言,描绘出他观察到的美妙景色:红日西沉,余晖铺洒在江面上,使得江水受到光处呈现出红色,未受到光处呈现出青绿色。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叫人喜爱啊!那露珠像珍珠一样闪烁发亮,月亮如同一张弯弓挂在空中;题西林壁是宋代诗人苏轼题写在庐山西林寺墙上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他游遍庐山之后的题咏:从正面看,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山峰巍
6、峨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会呈现出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貌,是因为我正身处庐山之中;雪梅是宋代诗人卢钺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用妙趣横生的语言描写了他眼中的梅和雪:梅和雪都认为自己占尽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这可憋坏了文人墨客,难以评议二者的高下。其实,梅在晶莹洁白上应是比雪差三分的,而雪却又输给梅所带的一段清香。关注古诗意境:三首古诗均配有插图,勾勒了诗中描写的景物,画面简洁,却意境深远。暮江吟表现了诗人伫立江边欣赏“残阳铺水中”的画面,题西林壁和读者走进了连绵起伏的远山与高耸的峰峦,雪梅让读者看到了枝头的雪与梅融为一体的景象。关注诗人观察角度和古诗情感:通过诗人的视角,
7、我们和白居易看到了从黄昏时分起,一直游赏到夜间看到的美丽景色,从而吟成了清新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之情;苏轼带我们看到了,随着观察点的变化,庐山呈现出的景象也各不相同。全诗道出了一个朴素而又重要的道理: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宋代诗人卢钺眼中的梅和雪进行对比,其意不在评判高下,而是启发读者认识到二者是各有所长的。【教学目标】 1.认识“暮、瑟、”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降”,会写“暮、吟”等12个字。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3.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
8、。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2.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想象“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3.背诵古诗。【教学过程】单元导入,整体感知,走入诗歌单元整体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第三单元“处处留心皆学问”,这是单元的导读页,说说看,你读出了什么呢? 出示课件1: 预设1:在插图中,看到了许多同学在观察大自然。 预设2: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习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
9、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预设3:我们在本单元学习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2.明确学习任务: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刚才同学们都提到了一个词“观察”,在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会了“留心生活,细致观察事物”,这个单元,让我们从名家墨客的文字中,体会连续细致的观察,以读促写,学写观察日记。首先,让我们穿越时空,跟随古代诗人们,看看他们的观察与思考。出示课件2:3.引入课题,指导书写:首先,我们跟随老熟人白居易走进暮江吟。出示课件3: 板书课题:(暮江吟)指导书写:“暮”上方的“日”要写得扁平一些,中间像个“大”,捺与撇不要交会,书写要舒展,罩住下部,像太阳落在草丛中。“吟”的右边是“今”。4.齐读课题,
10、引发思考:猜猜看,这首诗会写什么?5.学生畅所欲言,营造气氛,相机提示: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设计意图:由单元导语切入,开宗明义,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渲染古诗氛围,激发阅读期待。随文识字,写字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出示课件4: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2.划分节奏,同桌互读。3.指名读诗,相机指导“瑟”是平舌音,“降”是多音字。4.通过注释、图文结合,自由读诗,初步感知。5.齐读诗歌。(设计意图:初步感受诗文内容,扫除诗文中的字词障碍。)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1.教师启发:同学们对于这首诗有了自己的初步感知,现在请同学再次自由大声朗读古诗,你和
11、诗人都观察到了什么?不懂的字、词用“”标出。出示课件5:2.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3.全班交流:同学们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画面,说说你和诗人都观察到了哪些景物?预设1:太阳落在江面上,江水一半是红色的,一半是青色的。启发引导:太美了,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字、词中看到了这样的美景?预设2:残阳、半江瑟瑟、半江红。共鸣思考:好一道残阳,诗人好似用水墨勾画一般,将这傍晚江面的景象展现在了我们眼前。谁能用动作展示下什么是铺呢?学生做铺的动作体会字义。教师追问:这个铺还能换成什么字呢?你觉得哪个好?预设3:可以换成“射、照、洒.”,“铺”更好,因为“铺”写出了残阳快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下来的样子,非
12、常像“铺”在江上,非常形象,用其他字表达不出这种效果。共情朗读:怪不得古人会“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古诗中每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景象。我们带着眼前的画面,读一读。教师启发:诗句中描绘了哪两种色彩?从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预设4:“瑟瑟”和“红”。“瑟瑟”指青绿色,像一块无瑕的翡翠。一个“瑟瑟”,一个“红”,写出了夕阳斜照在江面上那种鲜明的色彩美。共情朗读:这样一红一绿强烈的色彩对比,使画面变得鲜艳、明快。我再体会朗读。出示课件6:4.过渡:因为江边傍晚的景色是如此吸引人,不知不觉已到夜晚。你从后两句中又看到了江边的哪些景色?预设1:露水和月亮。教师启发:最后一句诗用了两个比喻,它们分别是把什
13、么比作什么?你们能说出来吗?预设2:把月亮比作弓,把露水比作晶莹发亮的珍珠。想象画面: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景色,露珠是地上的景物,月亮是天上的景物,天上、地上的景物相融合,构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月夜图。想象一下露珠和月亮还像什么,补充下面的填空。预设3:露似(宝石、玛瑙、水晶.)预设4:月似(小船、眉毛、镰刀.)教师追问:这样的景象,诗中还用哪个词来形容?预设5:可怜。追问启发:可怜是什么意思?预设6:可爱板书:景色美丽共情朗读:多么美丽的江景图啊,我们想象画面,用情朗读。5.指导朗读整首诗: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停顿有感
14、情地朗读这首诗。6.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设计意图:抓住描写景物词语,多种形式朗读,理解诗意,读好诗人对景物的观察,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四、升华情感,练习背诵1.配乐朗读: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快,被江边这红霞满天,弯月东升,露水晶莹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们随着音乐也来细细地品诗一番。2.生配乐朗读3.练习背诵: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描绘了两幅幽美的画面,我们边看图片,边回忆诗句,练习背诵。出示课件7:4.学生练习背诵5.引发感受:从诗中描绘的景物,你可以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预设: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设计意图:配乐
15、共情,体会古诗的音乐美,出示画面共情,发现诗人观察景物,养成背诵积累的好习惯。)五、课后作业小练笔:发挥想象,将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写景的小短文。板书设计暮江吟白居易景色美丽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3.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引出诗题1.教师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白居易从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随着时间的变化,观察到了江面美丽的景色,今天,我们再来跟着宋代诗人苏轼和宋代诗人卢钺的诗句,看看他们的观察与思考。板书:( 题西林壁 苏轼 雪梅 卢钺
16、)2.任务启发:我们按照上课节所学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的步骤自主学习这两首古诗。(设计意图:与上节课衔接,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初读诗文,整体感知出示课件8: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缘、降、骚、逊、输、阁”学习多音字“降”出示课件9:降,甲骨文 (阜,盘山石阶) (夅,倒写的“步”),造字本义:动词,从山顶往山下走。 xing 投降(表示投降、认输的意思) 降 jing 降落(表示往下落的意思)3.指名朗读,学生评议。4.学生圈出易读错字音,同桌互读。(设计意图:随文识字,识记字音,互帮识记,加深理解,培养在阅读中自主识字的习
17、惯。)学习古诗题西林壁雪梅(一)解诗题,知作者1.教师启发:同学们的朗朗书声,让我们穿越时空,和诗人一同观察、思考。借助上节课的学习方法,先从题目猜猜两首诗各写了什么?预设1:题西林壁是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预设2:雪梅写的是在雪中盛开的梅花。2.教师相机引导:同学们通过书上注释了解到,“题”就是书写,题写的意思。那么西林寺在哪里呢?3.学生介绍预习资料,教师相机补充。4.了解作者:苏轼我们比较了解他,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的这首诗呢?卢钺又是谁呢?5.学生交流预习成果,教师相机补充。学习题西林壁(二)抓字眼,明诗意1.阅读提示:我们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读一读题西林壁,再说一说你从诗中读懂了
18、什么?出示课件10:板书:(题西林壁)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3.全班交流: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预设1: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板书:(横 岭 侧 峰 变幻莫测)预设2::诗人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不同角度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板书:(远 近 高 低 千姿百态)4.教师小结:从这两句诗中,我们了解到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庐山的样子因人的观察角度不同而异,实际上赞
19、美了庐山的雄奇壮观。板书:(从不同角度观察)5.有感情地朗读6.交流学习:我们继续交流,后两句诗,有谁想说?预设1:“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出示课件11:7.教师引导: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如果用关联词联结这两句诗,你能想到哪一组关联词?预设:之所以是因为8.教师启发:为什么诗人身在庐山中反而认不清它的真面目?预设:因为诗人站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貌。 9.教师引导:从这两句诗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预设: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不同;我们看待事物要客观,要全面了解。 10.有感情地朗读。
20、(三)多诵读,悟诗情1.师: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的流连忘返。我们在四人小组内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等方式,好好读读这首诗。2.四人小组展示朗读。3教师小结:庐山雄奇秀丽,千姿百态,但因为身处其中,无法窥其全貌。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看来同学们观察某一事物,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习雪梅出示课件12:(二)抓字眼,明诗意 1.教师过渡:我们再来观察皑皑白雪和梅花,这两种事物又会有怎样的启示呢?四人小组内,结合注释,大声朗读诗歌,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展示交流:这首诗同样简单易懂,结合注释,说说你
21、读懂了什么?预设1: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预设2:文人骚客难以评论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预设3:梅花不及雪花的三分晶莹洁白。预设4: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3.教师引导:“降”是什么意思?梅雪为什么不肯“降”?这句诗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出示课件13:预设1:降: 服输。预设2:梅雪不肯“降”是因为“争春”,即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预设3:拟人修辞手法。使梅、雪具有了人的特性,将梅、雪的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了出来。4.教师启发:战国诗人屈原创作了离骚,故后人称屈原为“骚人”,后来泛指忧愁失意的文士、诗人。古时有许多写梅花和雪的诗句,你能想到哪些呢?预设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预设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预设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预设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教师相机补充诗句。(三)多诵读,悟诗情1.教师引导:诗人将梅、雪的长处、短处对照着写,客观地进行评价,你如何看待这种评价方式?出示课件14:预设:诗人没有单纯地赞美梅或雪的独特优点,而是综合分析其优缺点,说明它们各有长短,这种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综合基础知识》考点特训《民法》(2020年版)
- 《电子式书写技巧》课件
- 2024年写医院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 《学校智能化方案》课件
- 《幼教机构行政管理》课件
- 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课件部首查字法教学课件
- 细胞生命之旅
- 透析楼市调控奥秘
- 保研面试英文自我介绍范文汇编十篇
- 2023年-2024年新员工入职前安全教育培训试题附参考答案(预热题)
- 以诺书-中英对照
- 卵巢黄体破裂的护理
- 供应链管理师(三级)认证备考试题及答案
- 广东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纲考点必背化学
- 2023年新高考北京卷化学高考真题(含解析)
- GB/T 44273-2024水力发电工程运行管理规范
- 2024至2030年中国消费级无人机行业市场预测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小学生卫生知识健康教育精课件
- 《安全评价技术》课件-蒸气云爆炸事故后果伤害模型评价
- CJ/T 158-2002 城市污水处理厂管道和设备色标
- NB-T35009-2013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编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