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二单元教案_第1页
高二第二单元教案_第2页
高二第二单元教案_第3页
高二第二单元教案_第4页
高二第二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 29高二(下册)第二单元(5_8课) 教案第5课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目标1认识阅读古代小说的意义,掌握阅读方法;初步了解红楼梦和曹雪芹。 2了解贾府这一典型环境及折射的社会背景。3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学习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教学难点:准确地把握黛玉和宝玉的性格特点。教学方法:有两种选择:如果课前能组织学生看红楼梦电影、红楼梦电视连续剧或有关章节的录像,则采取专题讨论的方法,集中解决两个重点;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则以教师引导、讲授为主,适当组织课堂讨论,教案按后一种情况设计编写。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教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

2、们是否认真地考虑过这样两个问题:阅读我国古代小说的意义?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明确:古代小说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明、清时代出现了许多长篇杰作,其中最著名的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等。我们阅读古代小说有什么意义呢?由于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可以从优秀的古代小说中看到它所展示的历史画卷。它不是告诉我们抽象的概念,而是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变化多彩的场景,错纵复杂的社会关系,各具个性的人物。这对于我们了解那个社会或那个时代的生活真实情况,了解在那个社会或那个时代中的人们是怎样生活、

3、怎样斗争,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都有积极的意义。还可以从优秀的古代小说中认识到我国古代小说在艺术上的共同特色是长于人物行动、语言的描写,用人物的行动、对话来展开情节,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情节曲折,故事完整。这对于我们学习写人记事无疑地有借鉴作用。怎样阅读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小说和其它文学作品一样,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此,阅读小说首先应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有关情况,这样可以更准确地认识作品反映的现实生活和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小说以人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阅读小说就要从理解人物的个性特征中理解人物性格的典型意义,进

4、而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其社会意义。小说又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思想。它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人物在故事情节发展中,在矛盾冲突中亮相,展示他们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表现他们的性格特点。阅读小说就要从故事情节发展的全过程把握人物性格特点,认识现实社会。小说要给人物提供活动场所,也就是故事发生的地方,这就要写环境。环境对人物起制约作用,存在决定意识;人物也会对环境起反作用,改造客观世界。阅读小说要从典型环境中理解人物典型性格的社会意义。二、解题介绍曹雪芹和红楼梦 “开谈不说红楼梦,谈尽诗书也枉然。”得硕亭草珠一串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

5、。它产生于清代所谓“乾隆盛世”。当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也有了增长。这股新的力量与严重束缚它的封建主义体系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反映在上层建筑领域便是处于萌芽状态却蓬勃而有朝气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与腐朽的趋向最后崩溃的但又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宗法思想、传统制度之间的矛盾斗争。在这样的时代,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作者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汉人,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父亲曹頫三代世

6、袭江宁织造的官职。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待读,两个女儿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曹家还是一个具有文学教养的世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博学能文,写过不少诗词戏曲,也是有名有藏书家。著名的全唐诗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这种家庭环境无疑地对曹雪芹的文学素养有直接的影响。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过一段“棉衣纨裤”“饫甘餍肥”的贵族生活,雍正即位后,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清除政敌的斗争。在皇室内部争夺权力斗争的牵连下,他的父亲曹頫因事获罪免职并被抄家,后又遣回北京,家道从此衰落,到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见红楼

7、梦第一回),“举家食粥酒常赊”(敦诚:赠曹芹圃)的贫困生活。他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见红楼梦第一回),因贫病交困,加之爱子夭折悲伤过度,全书未尽即凄惨地与世长辞。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他也由贵公子跌落为“寒士”。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不能不引起他对过去经历的一切作一番痛苦而深刻的回忆,从而产生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少年时代贵族家庭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使他对本阶级怀有温情的眷念,思想上带有空幻的色彩;另一方面,社会的腐败,统治阶级的丑恶,使他对本阶级的面目有了认识,性格上具有叛逆的特征。这些都为他写出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红楼梦的后四十回

8、为清人高鹗所续。研究者一般认为高鹗在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上以悲剧结束,还是遵循曹雪芹原旨的,但写贾府的结局为“兰桂齐芳”,家道复初,却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2.介绍贾府中人物关系。 贾 敷宁国公贾寅贾代化 贾 珍贾 蓉 贾 敬 (秦可卿) 惜 春贾 琏 贾 赦 巧 姐(刑夫人) (王熙凤) 迎 春 贾 珠 贾 兰 荣国公贾源贾代善 贾 政 (李 纨) (史太君贾母) (王夫人) 元 春 宝 玉 探 春贾 敏林黛玉(林如海)注:画线者均已离世。括号中的人物是上一个人物的配偶。3.介绍与课文相关内容。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

9、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因此,为了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就有必要对前五回的内容,作一概要的了解。第一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女祸补天”的故事,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所改变。“木石前

10、盟”主要交代了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说明这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后来遂脱去草木之态,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这顽石下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正因为有这段姻缘,在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至于“还泪”之说,正与节选部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第2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11、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贾府中上上下下的人物关系,大致可列表图示如下:见“【附】贾府主要人物关系表”。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于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第五回是全书的总钢。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

12、展和结局交 代出来。红楼梦只流传下八十回,续写部分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摩出来的。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三、整体感知,把握情节结构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根据情节发展,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明确:线索林黛玉进贾府 情节开头:黛玉进贾府主体:黛玉与众亲戚见面拜见贾母及众人(舅母表嫂三姊妹)初见凤姐(重点)高潮拜见两位舅父(未见)陪贾母晚餐宝黛会面(重点)最高潮结尾:安排起居四、小结本文第一次向读者展现小说中众多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贾府;第一次描写小说中的一批主要人物;第一次描写小说主人公宝黛初次

13、相见时的似曾相识、心心相通的微妙关系。第二教时教学过程:一、引言:林黛玉进贾府,贾府便是她以后长期生活的地方。听母亲说过外婆家与别家不同,怎么个不同,黛玉今来至外婆家当会细心观察、判断。作者就是以黛玉进府的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视线来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这也是作者第一次向读者展现小说的典型环境。二、贾府环境分析贾府:小说所描写的典型环境,封建社会的缩影。(一)贾府的“硬件”未进府之前,“林黛玉常听她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不同”就是通过林黛玉的一双慧眼一层层铺陈开来。看课文思考,这贾府的硬件有什么特点?明确: 宏伟的外观:三个“大”字地位显豁高贵 垂花门 贾母正房大院 抄手游廊

14、轩峻壮丽 穿堂讲究的布局 仪门 硬件 贾赦处 小巧别致厢庑游廊 荣禧堂:五间大正房 轩昂壮丽 荣禧堂 匾额华贵的陈设 富贵显赫奢华气派贾政处 耳房陈设(二)贾府的“软件”贾府庭院的的气势之宏、布局之妙、陈设之精,充分显示了高门大户的威严、显豁,社会地位的尊贵。但,这只是“硬件”。林黛玉进贾府,她所感的,还有贾府里处处透露着的一种逼人的神魄,可谓“软件”。说说贾府“软件”的特点。明确: 王熙凤的衣饰打扮“彩绣辉煌”非凡的服饰 贾府上下“包装”都很“精良”骄矜的气质:贾府上下,人人身上都有一种骄矜之气 软件 讲位次繁琐的礼节 晚餐 布让漱口洗手吃茶(三)小结林黛玉进贾府向我们第一次展现了贾府。贾府

15、的环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透过院落建筑的“硬件”和服饰仪节的“软件”,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贾府的特点。像贾母在贾府至高无上一样,贾府透示给黛玉的是骨子里的至尊至贵。它是封建大家庭的一个样板,是封建上层统治者的生活写照。三、完成练习一四、布置作业:从课文中写与黛玉接触的人的详略,从贾府内政的权力分配,从对黛玉今后命运的影响,你认为应提出哪些人物来分析更有意义,更符合作者的表现意图?第三教时教学过程:一、引言:作品中的人物是围绕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通过黛玉的见闻来描写的。二、分析人物出场1.按照封建贵族家庭的礼节和规矩,黛玉进贾府必定要去拜望长辈,同辈姊妹也都要见见面。作者选择这个机会使作品中

16、的主要人物出场亮相,行文顺理成章。写人物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体,虚实并用。浏览课文,完成练习一表格。明确:详写:凤宝黛略写:迎探惜实写:凤宝黛贾母虚写:贾赦贾政单独介绍:凤宝群体介绍:刑王李2.小结林黛玉进贾府,作者运用的是平叙笔法,对黛玉本人及其父林如海只做概括介绍,更多的笔墨都用在黛玉的观感上,即通过黛玉的所见所闻所感,把冷子兴演说过的荣、宁二府加以具体的图画化。因此,“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这一回,与其说是写林黛玉,不如说是通过林黛玉来写贾府。三、人物形象分析(一)王熙凤“胭脂虎”1在红楼梦中,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她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17、。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的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掌权者。课文从四个方面展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征:出场,肖像,会见黛玉,回王夫人。思考交流:课文是怎样浓墨重彩介绍王熙凤的?(齐读)明确:描写方法人物特征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省泼辣放肆地位特殊侧面描写(黛玉纳罕众人恭肃)肖像服饰(头饰裙饰服装)贪婪俗气空虚容貌(眼眉唇)美丽刁钻狡黠见黛玉言行(恭维拭泪为喜)察言观色机变逢迎回王夫人语言果断能干随机应变疑点释要为什么不惜重墨,淋漓地铺陈王熙凤的装束衣饰? 明确:此等笔墨明有微旨,与其说是褒赞,勿宁说是贬谪。王熙凤把自己“包装”得如此妖艳凌人,气势如火如荼,不正是表明了她生性

18、奢侈,对荣华富贵无餍的追求吗?如此等精心设计的“与众姑娘不同”的装束,出见初来乍到的林黛玉,又何尝不是为了在黛玉面前表现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在贾府中显赫的地位,露骨地炫耀自己拥有华贵的服饰呢?对王熙凤外貌的描写有何独特之处?明确:丹凤眼、柳叶眉,原是很美的,而曹雪芹却偏偏把美丽的丹凤眼配以三角,让秀气的柳叶眉高吊两梢,这就不尽美了。即便仍可算得上漂亮,但已决非温柔敦厚之形象。我们翻开麻衣相法,便会发现,“三角眼”“吊梢眉”乃为狡黠、狠毒、性巧、通变、邪淫之相。曹雪芹不一定真迷信相法,但他把王熙凤眉目写成这般形状,似乎在依循这种普遍流行的唯心主义哲理,借以揭示王熙凤这“胭脂虎”的性格为人:美艳的外表

19、下包藏着一颗丑恶的灵魂,奸诈、冷酷、阴毒。“心较比干多一窍”的林黛玉,初与王熙凤相见,就一眼看穿了这一点。怎样理解王熙凤出见黛玉时一连串的精彩表演?明确:恭维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所以不惜恭维到令人肉麻的地步; 拭泪因为提到黛玉的母亲,她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世而悲伤,所以便抢先“用帕拭泪”; 为喜因为她见贾母笑了,便匆忙完成了这个感情的转变。总之,一切都忖度着贾母的心事行事,一切都为了讨得贾母欢心。2.小结王熙凤是贾府之中杀伐决断,威重令行的铁腕人物。曹雪芹在王熙凤的塑造上,是不遗余力的,仅在这第一次的出场中,王熙凤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曹雪芹评:聪明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20、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二)林黛玉“浪苑仙葩”1.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出生在一个破落的世家贵族,祖上虽然袭过列侯,但到五世林如海已不得不凭科第出身了,加上“支庶不盛,子孙有限”,门庭便有些荒凉冷落,现出衰败的模样。从黛玉的家里,我们看到廉洁、纯朴,觉得黛玉的高洁同“祖风”有关系,而且幼年丧母,父亲“爱女如珍”,当作子养,也使她少受一些传统的封建教育,为后来的叛逆准备下一个条件课文是从她的貌、言、行三方面初步展示其形象的。(一)外貌特征跳读课文,找出有关

21、黛玉外貌描写的句子,分析黛玉的外貌特征。明确:众人眼里的黛玉:“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众人关心黛玉的身体,注意到她身体孤弱、多病;王熙凤眼里的黛玉:“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凤姐见多识广,观察到她容貌标致,气派不凡;宝玉眼里的黛玉:“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对她

22、的观察更为独到,在他眼里,她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美丽多情,姿容俊逸,极富神韵。提问:黛玉这样的主角,本应不惜笔墨详写精绘,全书都很少写其服饰,对黛玉的肖像是“虚多实少,绝去形摹”,此处更是“穿戴竟无一字提及”,这是为什么呢?明确:重彩详绘其服饰,势必喧宾夺主,减少人物寄人篱下的辛酸感,削弱其凄凉的悲剧色彩。因此,写黛玉衣饰不仅是次要的,甚至是不必要的。显其神而略其形,正是为免落俗臼,使这一形象更加美好理想,更浪漫富有魅力。用虚笔写意展示黛玉的肖像,还为突出其才情女子超尘拔俗的空灵感:那种脉脉之情袅娜之态,那种欲说还休的柔媚,“娇羞默默同谁诉”的眉目,那聪明灵慧的谈吐,都从这独具匠心的肖像描写中

23、显示出来。如此笔法写黛玉不仅是表现人物独具特色的美,也是情理的需要。因为此处的黛玉是宝玉眼中的黛玉。 小结:三处描写多角度、有层次的展现黛玉的相貌、神态、风度,写意和工笔两种手法交替使用,既朦胧又清晰。(二)性格特征黛玉年小多病,上无母亲教育,下无兄弟姐妹扶持,父亲林如海又不肯续室,她只好依傍外祖母。黛玉进贾府的生活信条是什么?课文是怎样表现的?她为什么这样要求自己呢?明确:“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表现了她的小心谨慎、寄人篱下的特点。找出有关黛玉言行描写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是怎样表现其小心谨慎特点的?明确:拜见众人时。“忙起身”在刑夫人处。婉谢留饭,既表明了对邢

24、夫人的尊敬和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礼节,说明她待人接物处处留心。在王夫人房中。她不接受王夫人让她东坐,因料定那是贾政之位,是绝不应坐的,便向挨炕的椅上坐了。这看来事小,但她绝不轻易从事。在贾母房中吃饭时。为座位事黛玉更是推让了一番,直到贾母做了解释,她才肯入座。回答读书时。答贾母(四书)与答宝玉(几个字)不同。小结对黛玉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处处表现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谨小慎微的态度,表现她“寄人篱下”的心境。她是萃曹公毕生心血凝铸而成的主角,是集中国三千年文化于一身的理想化身。金陵十二钗判词之宝钗黛玉判词曰:“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三)贾宝玉“美玉无暇”1

25、. 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他具有反对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反映了他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反抗。思考交流: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贾宝玉的?并分析其特征。明确:描写方法人物特征出场前侧面勾勒(王夫人言黛玉母亲言)所作所为与封建正统观念抵触与世俗常情格格不入出场后两次肖像描写眉清目秀英俊潇洒西江月寓褒于贬 正文反作厌弃功名利禄追求个性解放疑点释要对宝玉的相貌描写都带有女性化倾向,为什么?明确:从侧面衬托宝玉的叛逆性格。西江月是如何评价宝玉的?明确:这两首西江月模拟封建正统派的口吻,用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文反作的手法揭示出贾宝玉的思想性格。他生活在封建贵

26、族家庭之中,封建正统势力的重重包围之下,使他有找不到出路的无限愁恨,他的言论和行动被人看作疯傻。他“不通世故”“怕读文章”不愿与当时上层社会的庸俗官吏结交应酬,不愿遵守封建礼规,不愿读八股文章,不愿走科举做官的道路。封建国家、封建家庭,都无法对他寄任何希望。这些,揭示出贾宝玉的叛逆性格。词中的“无能”“不肖”都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上说的。这两首词,看起来像在讽刺宝玉,实际上是赞颂宝玉的叛逆性格。2.小结宝玉生活在封建贵族家庭,处在封建正统势力的重重包围中,他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母腹中开始孕育的“新人”的胚胎。(四)析“宝黛相会”“心有灵犀一点通”宝黛初会时两人分别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27、的感觉?明确: 宝笑:我曾见过 面善:源于不同地位产生不同心理黛惊:眼熟如此你是怎样看待宝玉“送字”给黛玉和“摔玉”情节的?明确:“送字”说明宝玉具有男女平等思想。 “摔玉”是宝玉性格鲜明的突出表现。摔玉的缘由是因黛玉的“与众各别”的美所引起,在宝玉看来,神仙也似的黛玉应该有“通灵宝玉”,竟然没有!于是宝玉顿时痴病发作,把自己与生俱来的“宝玉”狠命摔去。摔玉写出黛玉的美,写出宝玉的“痴”。这第一次的摔玉又引出了后文多少次的因玉而起的种种波澜。“玉”是天命的象征,宝玉的摔玉正表现出他对天命的反抗,对世俗的鄙弃,对礼教的蔑视,还有什么比这一行动更能说明宝玉之叛逆性格呢?曹雪芹评:【枉凝眉】一个是阆

28、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四、课文总结林黛玉进贾府是小说红楼梦的第一次总亮相,不仅重要人物纷纷亮相,贾府也是第一次亮相。因此本文运用详略得当的环境描写、人物肖像描写,以及匠心独运的人物出场来展现这一切。旨在揭示一个封建大家族的繁荣鼎盛,即它的富贵尊荣,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礼教的。黛玉的一双眼睛把贾府由幕后推到了台前,而贾府透示给黛玉的是骨子里的至尊至贵,是封建大家庭的一个样板,是封建上层统治者的生活写照,是封建时代的缩影。透过这个缩影,曹

29、公让我们窥视了封建社会的最终命运。第6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目标:1. 了解古典小说的一般特点,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3初步培养针对文中问题进行评论的能力,了解小说的基本思想。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其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难点是关于小说线索的理解。教学方法:在自读基础上导读,深入引导,学生思答,老师总结,形成明确思路课 型:以讲为主的启发教学课。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学生自读为主的检测课。同学两次接触课文,第一遍总结字词,第二遍通览全文,概括小说情节,并要求同学划出有关风雪的环境描写句。一、接触文章,检查预习 赍 j

30、资助 赉 li 赏赐 玷辱 din r 使蒙受耻辱 迤逦 y l 曲折连绵盘缠 pn chn 路费 零用钱 恁nn 这么,这样,那么,那样呐n 迟钝 按酒 指下酒的肉菜絮烦x fn 因过多或重复而感到厌烦 髭须:髭,嘴上胡须;须,嘴下胡须;髯,两颊上的胡须噎y 下咽困难。 庇祐 byu 保祐掇du 搬,挪动搠shu 扎,刺 剜 wn 挖寻思 xn s (寻,口语中多读xn)思索,考虑 酒馔 ji zhun 下酒的饭食。交割 jio g (1)双方结清手续 (2)移交,交代二、解题介绍施耐庵和水浒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平不详。明代高儒的百川书志记载:“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

31、编次。”所以,一般认为水浒传为施耐庵与他的学生罗贯中合着。 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主题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水浒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的长篇古典小说。这部章回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见水许第十六回)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

32、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也可以说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2.介绍与课文有关的情节水浒中英雄人物斗争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有的至今还展现在舞台上,如“三打祝家庄”、“武松打虎”、“李逵下山”、“林冲发配”等等。林冲是水浒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

33、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王天堂。此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始),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投

34、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中著名首领之一。 林冲被“逼上梁山”具有典型意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是最精彩的回目之一。它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林冲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向反抗的道路。三、小说的情节结构 因小说明显带有说书人口头表达的印记。以此为界线,可分为四部分。明确: 开端:林教头沧州遇旧知(1)“逼” 发展:陆虞候密谋害林冲(25)过渡:林教头接管草料场(69)高潮和结局:风雪夜山神庙复仇(1012)四、作业:1阅读原著中有关林冲的故事的章回 2思考林冲形象 3完成思考练习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水浒

35、中,林冲是被“逼上梁山”的典型。误入白虎堂,发配沧州道,火烧草料场,这三次“官逼”,使林冲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思想被严酷的现实彻底粉碎了,他终于觉醒了,变得刚强、果敢起来,走上了与朝廷誓不两立的反抗道路。课文节选部分是林冲思想性格产生根本转变的最重要的阶段,突出表达了“官逼民反”的鲜明主题。二、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一)析“林教头沧州遇旧知”课文第二段写道:且把闲话休提,只说正话。思考:“林教头沧州遇旧知”这一段是不是闲话?明确:不是闲话。原因:插叙在东京情况,表现了林冲的正义感和侠义精神,反映了林冲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交代来沧州原因,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忍受屈辱、性格软弱的一面:

36、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自称“罪囚”,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 (二)析“陆虞候密谋害林冲”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到沧州,远离了京城,高俅一伙,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明确:“大惊”始料不及,他已刺配沧州,本想委曲求全,有朝一日回到东京与家人团聚,这也为高俅等不容。 “大怒”高俅等已害得他有家难回,有国难投,现在又派人到沧州追杀他,必欲置于死地。 两次“寻”迸发出反抗求生的火花,要手刃仇人。 “

37、心下慢”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应有的警惕,刚点燃的复仇火焰又慢慢熄灭了。说明林冲的反抗性格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三)析“林教头接管草料场”但是,陆虞候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是什么反应?表现他的什么性格?明确:有警惕性“不知何意”带尖刀拿花枪 安分守己随遇而安不识阴谋,认为“好差使”唤泥水匠来修理求神明庇佑(四)析“风雪夜山神庙复仇”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明确:草料场火起,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

38、他的只有一条死路。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踏”“扯”“剜”,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总结:(一)林冲的性格基础(身世决定意识) 安分善良、随遇而安,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表现在哪里?) A异地相逢,交代矛盾时B小二告疑,买刀寻敌后 C接管草科场后 同学分析以上三点后,老师补充其性格的思想基础其社会地位: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身份的技术教官。其身世经历:岳庙进香怒打高衙内错买宝刀误入白虎堂发配沧州道遇难野猪林看守天王堂等,说明他虽遭遇坎坷,但追求的是平稳、安宁,他忍耐、退让 其家庭情况:美

39、满幸福其忠君思想: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平和中正。 以上的思想和行为分析的方法,属归于阶级分析论,我们将其概括为一句话:身世决定意识。 (二)林冲性格的发展(矛盾展开性格) 如前所述,林冲性格中还有反抗的一面,那么这种正直刚强,反抗强暴的因素体现在哪里呢?回顾情节我们会看到,从小说开头始,林冲就是一个生性耿直的汉子,他不与高俅代表的恶势同流合污(与陆谦形成对照)通过小二言语的侧面表现,通过他与小二夫妇的对话,都表现了这一点,而他的买刀寻敌,直至手刃仇敌,更是这种性格的强化,昭示了他被逼上梁山,走上彻底的反抗道路的必然结局。这正体现了文章情节上层层深入,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表现特点,我们

40、将这种人物塑造手法,叫作矛盾展开性格。 总之,小说通过语言、行动、心理、细节描写的手法,随着情节的推进,表现了林冲这个由安于现状,委曲求全的官吏而被逼无奈,走向反抗的性格典型。他的典型性在于突出了一个“逼”字,反映了乱由上作、社会恶浊,官逼民反的现实状况。水浒传用这种人物塑造手法(同时也是我们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塑造了一系列典型形象,其中与林冲较接近并能产生对比的是:鲁达、武松、杨志和李逵等,请同学注意比较分析。三、把握小说主旨提问: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明确: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林冲本来是北宋京城80万禁军的枪棒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

41、着比较富裕安定的生活,这就决定了他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满足现状,缺少反抗精神。像林冲这样的人尚且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之痛苦不是可想而知了吗?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朝政的腐败。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是一个“逼”字。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肆无忌惮地残害人民,使人民无法生活。为了活下去,人民群众才不得不起来反抗斗争,这就是“官逼民反”。水浒的主题就是“逼上梁山”,而林冲所走的道路则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这使我们认识到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四

42、、关于环境(风雪)的描写及作用,可引导同学体味归纳。1.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的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 明确:主要是从两方面描写: (1)直接描写风雪。直接描写风雪有三处: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那雪正下得紧。”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例如写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来,“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

43、却是风很猛,雪很大。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例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 对风雪的直接描写和侧面衬托交替出现,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揉合在一起,使读者感到,林冲时时处处处于风雪交加的环境之中。 2.关于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提供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烘托了林冲杀敌报仇,走上反抗道路的悲壮气氛。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草料场烈焰腾空。山神庙前,雪地上溅满鲜血。这时,林冲毅然决然地顺

44、大路投东而去,奔上梁山,这是多么悲壮的情景啊推动情节发展。情节的发展与风雪密不可分,雪紧喝酒庙厅倒借宿破庙复仇五、引申思考:小说的线索是什么?(双线并行交织)六、课文总结水浒传作为在宋元话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说,故事性很强,尤其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人物时的细节描写、矛盾冲突的展示方面体现的极为明显。学习本文,我们应着重从这几个方面去体会、品味,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第7课 失街亭教学目标1理解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形象。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3理解本文“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色。教学重点:理解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形象;理解本文“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色。教学难

45、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教学方法:讲读、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也是小说的卷首词。每当这首歌回响在耳畔,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被它引向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那动人的画面,引向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那动人心弦的争霸故事。节选自第95回和96回的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早已脍炙人口。二、解题1.介绍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小说家。2.介绍三国演义我国

46、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最完整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0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街亭,古地名,又叫街泉亭、街城,在今甘肃省庄浪东南。公元228年春天,诸葛亮出兵伐魏,派马谡带领五万多人马做先锋,到军事重镇街亭去抵御魏军。魏国的大将军曹真派张郃为先锋,带领五万人来应敌。马谡只知死搬兵书教条,不听部下王平的建议,把军队安排在街亭沿线的山坡上,前后有十多公里长,成一条长蛇阵,结果被张郃包围在山上,断了水道,蜀军不战自乱,失了街亭。 失街亭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和96回。它通过对魏、蜀

47、两国对街亭的争夺战役的描述,赞扬了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谋远虑,以及严肃执法、勇于自责的优良作风;批判了马谡狂妄自大、脱离实际、言过其实、违反军令的严重错误。介绍与课文有关的内容。第95回梗概:马谡立下军令状,自告奋勇去守街亭。司马懿指挥大军把马谡的军营围困在一座土山上,蜀军不战自乱,街亭失守,魏延、王平等各路人也频频失利。司马懿兵到西城,诸葛亮临危不惧,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 第96回梗概:马谡自缚后前来请罪,为了严明军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然后又上表刘禅,自贬三级。曹休准备进攻吴国,鄱阳太守周鲂到曹营诈降,以自刎、断发之举骗取了曹休的信任,结果曹休中计大败。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引导学

48、生快速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四、整体感知,理清情节自读课文,要求:用章回体形式给给课文四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明确:孔明分兵拒司马,马谡奉命守街亭 司马设伏取蜀兵,马谡大意失街亭 亡羊补牢时已晚,发号施令别打算 赵云神勇保军资,孔明挥泪斩马谡思考讨论: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者如何围绕线索把错综复杂的矛盾组织起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一过程旨在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1节选部分人物众多,矛盾复杂。有蜀魏之间的矛盾。在蜀汉内部,有诸葛亮和马谡、马谡与王平的矛盾;在曹魏内部,有司马懿和朝廷、朝廷和孟达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有的趋向激化,有的逐渐缓和。

49、 2围绕这些矛盾开展的情节更加错综复杂。作者以蜀汉为主要方面,以诸葛亮为主要人物,以街亭的攻守作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情节,前后反复照应,因此故事情节组织得井井有条。 3本文以街亭的攻守作为线索。第一部分写马谡立状守街亭和诸葛亮周密部署,命令马谡“谨守,当道下寨”,而马谡却违令拒谏,屯兵北上。第二部分写司马懿采取“围山断水”的战术,夺取了街亭;诸葛亮布置退却。第三部分主要写因街亭失守而斩马谡。这三部分始终不离街亭的攻守。 4前后照应,主要集中在说明街亭的重要、“当道下寨”和“围山断水”这几个问题上。如“围山断水”,在第三、五、六、七、九自然段反复照应,使得文章脉络分明,结构紧凑。 五、课堂总结第二

50、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分析人物形象提问: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这一设计意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明确: 1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表现人物性格。作品中的人物有正反、主次之分。正反对比,用次要衬托主要是本文描写人物的一个重要手法。如将诸葛亮的知己知彼、小心谨慎,同马谡的纸上谈兵、狂妄自大对比;用次要人物王平的正确建议,衬托主要人物诸葛亮部署的正确。 2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情态表现人物性格。如马谡的三次“笑曰”(“笑”诸葛亮“多心”,“大笑”王平“真女子之见”,“大笑”司马懿“彼若有命,不来围山”),表现了马谡狂妄自大、麻痹轻敌的性格和思想。 通过揭示

51、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性格。如“斩马谡”一段,以诸葛亮的“三哭”(“挥泪”“流涕”“大哭不已”)揭示出诸葛亮的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执法严明、忠于蜀汉、严于自责、体恤部属等多方面的性格。 三、讨论交流“失街亭,谁之过?”要求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加以说明。(一)“马谡说”刚愎自用、麻痹轻敌.理由()他人评介司马懿“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刘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自我展示开端(马谡领命)【语言】狂妄自大、目空一切“颇知兵法岂不能守”“有何惧哉?” 高潮(街亭失守)【神态】“笑”的对象“笑”的原因“笑”的内涵人物特点诸葛亮周密部署重兵把守笑丞相多心魏兵怯弱麻痹轻敌自视甚高王平王平建议笑王平女

52、子之见,庸碌无能纸上谈兵刚愎自用司马懿司马巡哨笑司马时运不佳,胆小怯弱骄狂自大.小结马谡失误,误扎了营盘;马谡失察、失谋、失随机应变,导致失了战略要地,失了性命,失了蜀方的大业。(二)“诸葛亮说”识人不深用人不当.理由()内外置评司马懿感叹:“如何不误事?”诸葛亮自责:“吾之过也”“深恨己不明”()采取措施没看到马谡缺乏作战经历,可为良谋而难作良将;也没有对马谡受命时流露出来的骄狂情绪加以注意,终酿成大错。.小结诸葛亮失察,误用了马谡,失去了用人的正确尺度,失去了正确的决策,失去了军事家、政治家应有的明智。真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三、探究性阅读1.怎样看待理解马谡自缚请罪这一情节?明确:马谡后悔

53、,勇于承担责任; 对马谡的嘲讽; 博得同情,逃脱罪责。2.马谡骄傲轻狂,失去街亭,理应当斩,可诸葛亮为什么还“三哭”呢?明确:挥泪显示其对人才的爱惜; 流涕内心矛盾,既爱惜马谡,又不得不处置马谡;(无奈) 大哭有负先帝重托,未听先帝遗嘱。(悔恨)通过诸葛亮的“三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深明大义、纪律严明、敢于自责的人物形象。3.从马谡和诸葛亮身上,你能借鉴到什么?明确:凡事要从实际出发,不可死搬教条。处理事务要善于纳言,不可狂妄自大。在矛盾面前要知己知彼,深思熟虑。赏罚要严明,执法要严肃。用人时要尽可能做到全面而准确地考虑。四、课文总结失街亭是三国演义众多精彩故事中的一个。通过学习本文,可以窥一斑

54、而见全貌。它“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雅俗共赏,描写精湛,人物传神,善写战争,结构宏大。三国演义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五、作业:根据你所了解的故事给诸葛亮写一篇传略。要求400字左右。第8课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目标:1理解杜十娘、李甲、孙富等几个人物形象;2理解作者将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来加以刻画的方法;3体会小说深刻的主题教学重点:人物形象及刻画方法。教学难点:在描写中表现情感。小说深刻的主题教学方法:导读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听杜十娘插曲,引入二、解题1.介绍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字犹龙,又字耳犹,别号墨憨子、龙子犹、顾曲散人等

55、,长洲人。他少有才气,曾游戏烟花里,是个放荡不羁的人物。他和兄冯梦桂,弟冯梦熊被称为吴下三冯,但科举不得志,五十七岁才补了一名贡生。冯梦龙是爱国志士,在崇须年间任寿宁县知县时,曾上疏陈述国家衰败原因;清兵入关时,进行抗清宣传,最后忧愤而死。在我国文学史上,冯梦龙是在通俗文学的各个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作家,被称为“全能通俗文学家”。在小说方面,他编选“三言”。2.作品介绍“三言”是明末冯梦龙编辑的三个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简称。每集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自读课文,复述课文情节,并列出结构提纲。开端:(13)鸨母无义逼李甲 十娘有心欲从良发展:(45)柳遇春仗义助好友 杜十娘真情随官人发展:(67)孙富歹意破姻缘 李甲薄情卖佳人高潮:()痴情女怒沉百宝箱 薄情郎愧失心上人结局:()李甲追悔成狂疾 孙富担惊为怯鬼情节设疑,学生思考后口头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