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基础知识2018_第1页
糖尿病基础知识2018_第2页
糖尿病基础知识2018_第3页
糖尿病基础知识2018_第4页
糖尿病基础知识201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糖尿病基础知识2018糖 尿 病 基 础 知 识 第一篇 糖 尿 病 知 识 第二篇 实 验 室 检 查 第三篇 糖 尿 病 用 药 第四篇 糖 尿 病 教 育第 一 篇 糖 尿 病 知 识糖尿病概论 糖尿病是在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一组以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 糖尿病基本的病理生理特点是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脂肪、蛋白质、糖、水及电解质代谢紊乱,典型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血糖高相继伴有尿糖阳性。慢性患者常伴发心血管、肾、眼、神经及急性感染等病变,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或其他类型的代谢紊乱。糖尿病的发病原因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胰岛素拮抗激素胰

2、岛细胞功能异常胰岛素受体异常,受体抗体和胰岛素抵抗问题糖尿病的分类分型1、按病因分类: 原发性糖尿病 继发性糖尿病2、按体重分型: 肥胖型糖尿病 不胖型糖尿病 消瘦型糖尿病3、按年龄分型: 幼年型糖尿病 成年型糖尿病 老年型糖尿病4、按血糖波动分型:稳定型糖尿病 不稳定型糖尿病糖尿病的分类分型5、按病情分型: 轻型糖尿病 中型糖尿病 重型糖尿病6、按胰岛素分泌分型: 胰岛素绝对不足型 胰岛素相对不足型7、国际通用分型法:a、 1型糖尿病 (常用糖尿病分型) b、 2型糖尿病 c、 特殊类型糖尿病 d、 妊娠糖尿病一.1型糖尿病 特点: 起病急,病情重,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

3、一种类型的糖尿病。 主要病理改变: 胰岛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治疗: 临床均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否则将出现酮症酸中毒而危及生命。1型糖尿病 分型:a、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占1型糖尿病的绝大多数。它是由于胰岛细胞发生了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损伤而引起的。b、特发性糖尿病(原因未明):在某些人种如美国黑种人及南亚印度人中所见的特殊类型。患者多无自身免疫机制参与的证据,胰岛细胞自身抗体多阴性。蜜 月 期定义: 是指1型糖尿病在发病初期,经胰岛素治疗12个月后,有少数病人进入了典型的缓解期,病人胰岛细胞功能不同程度得到改善,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甚至个别患者可以停止使用胰岛素,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糖

4、尿病“蜜月期”。特点:1、残留胰岛细胞能够暂时恢复分泌胰岛素的能力2、持续时间2年3、“蜜月期”过后,高血糖将再次出现(典型的1型糖尿病症状)4、有个别患儿获得永久性缓解而停用胰岛素治疗(极为罕见)二.2型糖尿病 特点: 起病缓慢,多见于成年人,胰岛素受体不敏感。 主要病理改变: 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 胰岛素分泌不足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定义: 是指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吸收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血糖的稳定。胰岛素抵抗的原因: a、胰岛素的基因突变 b、靶细胞胰岛素受体缺陷、胰岛素受体后缺陷 c、血液中存在拮抗胰岛素生理作

5、用的物质 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人群患病率(%)0.11.0 110 遗传性有有,更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双胞胎中偕同发生率(%)255090100高峰年龄1016岁6070岁体重通常消瘦5080%肥胖或超重三多一少症状100%约50%发病情况一般急性,偶有缓慢通常为渐进性发病发病年龄任何年龄,但大多40岁大多35岁蜜月期部分有有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减少或相对不足治疗必须使用胰岛素在需要时,使用胰岛素预后差良血管病变的危险因子是是慢性并发症数年后发生可先于糖尿病死因肾衰,酮症酸中毒心脑血管病、感染1型、2型糖尿病对比三 特殊类型糖尿病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分为:1,胰岛细胞功能遗传缺陷引起的糖尿病2,胰岛素

6、作用遗传缺陷所致的糖尿病3,胰腺外分泌部病变引起的糖尿病4,胰腺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糖尿病5,药物或化学物质诱发的糖尿病6,感染:先天性风疹、巨细胞病毒等7,免疫介导的罕见类型糖尿病8,其他与糖尿病关联的遗传综合症四.妊娠糖尿病指在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认识到某种程度的葡萄糖耐量低减的出现过去并无糖尿病史,怀孕后出现高血糖和尿糖,分娩后可消失,再次怀孕后又可出现高血糖和尿糖,有一部分妊娠糖尿病可演变为永久糖尿病为什么要重视糖尿病 ? 据最新的资料统计:糖尿病患者患缺血性心脏病者比非糖尿病患者多倍, 下肢坏疽多倍, 尿毒症多倍, 双目失明多倍, 性功能减退多倍, 而且在引起双目失明和尿毒症的各种病因中,

7、 因糖尿病而引发的比率高居首位。第二篇 实验室检查Why ? IGT ? IFG ?糖耐量低减(IGT) 是指空腹血糖正常,而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高于正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水平。空腹血糖受损(IFG) 是指服糖后2小时血糖正常,而空腹血糖高于正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水平。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人口服葡萄糖(75g),于0.5h、1h、2h、3h各取血一次,血糖暂时升高,短时间可恢复正常空腹血糖,但对糖尿病人短时间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即表现为糖耐量试验阳性。适用范围:临床症状不明显而血糖稍高正常的隐匿型糖尿病病人 血糖正常值水平:mmol/L(70-110mg/dl) mmol/L

8、(80-140mg/dl)尿微量白蛋白: 正常值:14mmol/L (250mg/dl)血 HCO3- 水平降低血清阴离子间隙增加血酮或尿酮阳性酮症酸中毒的预防 坚持规律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 生病、应激等情况发生时与医生联系,调整治疗; 坚持必要的血糖和尿酮体监测; 防止各种诱因的出现。急性并发症(三)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定义:血液浓缩和高血糖发生的体液高渗透压致使细胞内水分渗出。 神经细胞脱水所致功能紊乱或临床突出表现,血容量减少诱发醛固酮分泌增加,保钠排钾,更加重体内缺钾及体内高渗透性,早期表情迟钝,进行性嗜睡从1-2日到2周后渐昏迷常见:多发生在老年2型糖尿病者

9、的急性并发症也见于少数1型、肾排出糖功能减低者,患者体内有一定量的胰岛素,足以抑制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产生酮体,故不同于酮症酸中毒。临床表现:类似酮症酸中毒,尿中无酮体,少有酸中毒, 易昏迷死亡率高常 见 诱 因有糖尿病而毫无察觉,未采取正规治疗,甚至在治疗其他疾病时误用高糖输液应激:有感染、心绞痛或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外科手术等急症时发生老年人渴感减退,饮水中枢不敏感,而造成进水太少,血液浓缩发生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时 :由于血糖和血渗透压均很高,患者容易发生昏迷,一旦发病死亡率远高于酮症酸中毒昏迷发生高渗性昏迷的处理和抢救原则类似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预防:及时发现、正确治疗糖尿病多饮水,

10、不应限制饮水规律生活、合理起居、注意锻炼老年患者如患有其他疾病应及时治疗任何不适均应加强血糖监测急性并发症(四)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性乳酸性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是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大剂量的双胍类降糖药物,特别是降糖灵(苯乙双胍)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发病率很低,但是死亡率很高。慢性并发症(一)糖 尿 病 神 经 病 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它既能累及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也可以影响周围神经系统以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较为常见 植物神经病变胃轻瘫:表现进食后食物长时间储留于胃中而不排空,引起恶心、呕吐和腹部不适感尿潴留:表现为排尿困难,以至排尿能力丧失体位

11、性低血压:表现为从平卧、坐位或蹲位站立时,头晕, 此时测量血压明显降低,严重时可在站立时晕倒心脏植物神经改变:表现心电图心率在平卧和站立时的明显变化,以及心率在呼气和吸气时的明显差异男性阳痿:是男性病友中常见植物神经病变表现神经病变的检查和防治病友应每年检查一次神经系统功能,包括:皮肤感觉神经反射音叉震动感觉检查立卧位血压变化植物神经心电图等防治:控制血糖是预防神经病变发生的根本出现神经病变应请医生制定具体的内科治疗方案慢性并发症(二)糖 尿 病 眼 病糖尿病眼病最为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视力减退以致失明,失明率是正常人的25倍糖尿病是世界上双目失明患者中最重要的原因,其引起的眼部疾病有:

12、角膜溃疡、青光眼、玻璃体出血,对视力影响最大最常见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白内障视网膜病变视物模糊视力减退夜间视力差双眼的视力范围(视野)缩小常用检查及治疗 检查:视力:最简单的方法。而一些早期视网膜病变并不影响视力,单凭视力检查不能准确评价视网膜病变眼底镜检查:最常用。(点散瞳药后,)以眼底镜直接观察眼底视网膜的改变,可以初步评价视网膜病变的程度眼底荧光造影:最准确。静脉注射造影剂后,用专业造影仪观察视网膜病变程度,能对视网膜病变进行准确分期,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激光光凝治疗 治疗: 激光光凝治疗的作用:可以凝固出血点,阻止视网膜出血封闭新生血管,防止视网膜病变进一步恶化挽救视力进一步恶化防治失明

1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预防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控制血脂戒烟有视网膜病变时要避免剧烈运动,否则容易引起眼底出血,加重视网膜病变定期进行眼底检查:1型糖尿病发病5年后每年检查一次,2型糖尿病自发现糖尿病起每年检查一次,如有眼睛的异常表现,随时进行眼科检查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是导致白内障的危险因素之一1型和2型糖尿病发生白内障的危险性均明显增加糖尿病性白内障可在青少年患者中出现,发展迅速,也可在老年患者中出现,并有可能合并老年性白内障 可能发生白内障的表现:视物不清眼前云雾感阳光 灯光不耀眼更换眼镜,视力改善不明显视力下降慢性并发症(三)糖 尿 病 肾 病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期第一期:肾小球高滤过期。以肾脏肥大

14、和肾小球过滤增高为特点。可无临床表现,血肌酐、尿素氮和尿微量蛋白测定多为正常。第二期:临床静止期或潜伏期。 肾小球结构损坏,运动后可出现微量白蛋白尿,休息时没有白蛋白尿。 第三期:微量白蛋白尿期或隐性糖尿病肾病。 此期的临床特点为出现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在20-200ug/min之间或24小时尿白蛋白在30-300mg之间,血压有可能升高。第四期: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或显性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排泄率大于200ug/min,或24小时尿白蛋白大于300mg,临床出现持续性的蛋白尿,高血压或水肿。第五期:终末期肾病。 肾功能衰竭期, 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等临床症状加重,可出

15、现明显的贫血、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最终需要透析治疗维持生命。慢性并发症(四)糖尿病心脑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心脑大血管并发症脑血管病变和心血管病变不是糖尿病所特有的并发症糖尿病以及血糖控制不良是引起心脑血管病变的重要原因糖尿病的心脑血管病变发生率和隐蔽性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病变的防治停止吸烟最理想的控制血糖控制高血压治疗高血脂注意饮食:保持标准体重,避免肥胖、降低脂肪摄入适量运动定期就医检查慢性并发症(五)糖尿病足部病变糖尿病足部病变糖尿病患者因血管病变造成供血不足,因神经病变造成感觉缺失并伴有感染的足部病变。因糖尿病足部病变而截肢的患者,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的510倍。糖尿病足的主要表现

16、: 下肢疼痛,皮肤溃疡,从轻到重可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肢休息痛和足部坏疽。糖尿病足的分级 分级 临床诊断0级 有发生足溃疡的危险因素,目前无溃疡。1级 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2级 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 骨的感染。3级 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4级 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5级 全足坏疽糖尿病足的治疗控制血糖和血压减轻原发病变造成的压力缺血性病变时给予扩张血管和改善血液循环,必要时行血管重建手术。感染时抗炎治疗,给予局部清创处理。对症治疗糖尿病病人常见现象黎 明 现 象苏 木 杰 现 象 黎 明 现 象黎明现象:指糖尿病患者在黎明时的血浆葡萄糖浓度明显升高的现象。

17、特点:1、血糖的升高与食物的摄入和活动无关2、一般认为与胰岛素的消耗和生长激素增多有关3、多出现于清晨5-8时4、并非由低血糖而引起的应激性高血糖反应苏 木 杰 现 象Somogyi苏木杰现象: 部分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中的一种特殊情况,主要表现为发生低血糖后不久又出现了高血糖。特点:1、如果患者在睡眠中发生低血糖,可伴有床单 潮湿,头痛,头晕,健忘。2、由低血糖引发的代偿性高血糖反应。第四篇糖尿病教育五驾马车 1.糖尿病教育2.饮食治疗 3.运动治疗 4.药物治疗5.糖尿病病情监测教育目的1、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2、帮助患者改善血糖、血脂和其他危害因素的控制,从而提高医疗质量。

18、3、减少和防止低血糖及其危害4、重视、防治并发症5、使广大患者及家属免受迷信、愚昧、伪科学和庸医之害。 在糖尿病的综合治疗中,饮食疗法是一项最基本的措施。只有将饮食中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调配合理才容易控制好血糖,使药物治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糖尿病的饮食治疗纠正代谢紊乱减轻胰岛细胞负荷改善整体的健康水平有利于减肥降低餐后高血糖有利于防治并发症 饮食治疗的目的谷类食物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提倡多选用粗杂粮。鸡、鸭、鱼、猪、牛、羊肉、蛋、豆及豆制品等含蛋白的食品应适量选用。蔬菜富含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可以任意食用(土豆、山药、红薯等除外)。动植物油及花生、核桃等硬果类等富含脂肪的食物应严格限量食用。食物的选择对糖类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有持续作用。对血管疾病和危险因素有改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