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讲座_第1页
摄影基础讲座_第2页
摄影基础讲座_第3页
摄影基础讲座_第4页
摄影基础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摄影(shyng)的一些基础知识共二十四页1.照相机的原理针孔成像 摄影术以光学为基础,针孔成像是光学最重要的原理之一。 古代曾有人用这种方法描绘器物的图形。针孔可以成像,但针孔太细,只能通过极少的光线,影象的清晰度很差。因而,针孔成像有许多(xdu)局限性,但这一原理为照相机的诞生奠定了科学基础。 一、关于(guny)相机共二十四页2.数码相机传统相机用感光材料胶卷为记录媒体,而数码相机用感光元件一种材料为CCD或CMOS的传感器为记录媒体。 传感器是数码相机用来感光成像的部件,表面具有储存电荷的能力,并以矩阵的方式排列。当其表面感受(gnshu)到光线时,会将电荷反应在各单位元件上,整

2、个传感器上的所有感光元件所产生的信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数码相机分辨率的高低,取决于相机中传感器芯片上像素的多少,以及面积的大小。一、关于(guny)相机共二十四页3.单反数码相机 该类照相机只使用一个镜头取景(q jng)和拍照,是目前高端相机的主流。一、关于(guny)相机共二十四页二、相机(xingj)怎么拍出照片1.成像的第一道门-镜头 让外面的景物在相机内成像,要经过的第一道门,是一道玻璃门镜头。镜头能够将外面景物以光线形式汇聚到传感器上而成为影像。而镜头的不同,会使我们拍出来的照片在景物涵盖面和透视变化上有所不同。 人眼观察景物,涵盖面大约40度左右,我们称之为视角。而对于

3、数码相机来说,视角同镜头焦距及传感器面积有关,焦距越短,传感器面积越小,视角越大。而视角越大,所能拍摄到的场面范围也越大,但人或景在比例上则显得(xin de)越小。(术语:焦距。焦距是当相机镜头对焦于无限远时,透镜中心至传感器的距离。)共二十四页二、相机(xingj)怎么拍出照片1.成像的第一道门-镜头*标准镜头 标准镜头的视角同人眼接近,焦距在45-60mm的范围之间。*其它镜头 很短焦距的镜头如6-15mm,因需要涵盖的视角太大,所以镜头的玻璃透镜突出来,很象鱼眼,人们也就将其称之为 “鱼眼镜”,15-35mm我们称为 “广角”,适合于拍摄大景别;70-135mm为 “中焦”、再长的可称

4、为 “长焦”,适合于拍摄中景别和特写。 把一支镜头的焦距设计成在能一定范围内变化(binhu),这就相当于一支镜头等于多支焦距不同的镜头,使用起来更方便,这样的镜头我们称为 “变焦镜头”。现在大多数小型数码相机的镜头都是变焦镜头。共二十四页二、相机(xingj)怎么拍出照片1.成像的第一道门-镜头(jngtu) 把一支镜头的焦距设计成在能一定范围内变化,这就相当于一支镜头等于多支焦距不同的镜头,使用起来更方便,这样的镜头我们称为 “变焦镜头”。 现在大多数小型数码相机的镜头都是变焦镜头。共二十四页2.让光线进入(jnr)相机-光圈 二、相机(xingj)怎么拍出照片 外面的光线进入相机,要通过

5、镜头,光线通过的数量,用进光量度量。能够控制外面光线进入的多与少,靠的是镜头上一个可调节大小口径因而控制进光量的部件,这个部件就称为光圈。 表达光圈口径大小我们用f值(光圈系数F=焦距/光孔直径)。光圈值系列如下: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在镜头中光圈值标示如下:1:2.8或1:2,其含义就是该镜头的最大光圈值是2.8或2。共二十四页2.让光线进入相机-光圈 这里要注意的是: 数字越小表示囗径越大,数字越大口径越小。 在光圈值系列中,前一级的进光量刚好是后一级的2倍。例如f5.6的进光量是f8的2倍。小型数码相机的光

6、圈值,除以上标准的系列值外,通常在一级之间还可以作1/3级的调整。 光圈除了(ch le)能调控进光量的大小外,还能调整景深。二、相机(xingj)怎么拍出照片共二十四页3.时间的控制-快门 控制进光量的大小是光圈,而光线进入相机除了进光量大小,还有时间上的长与短。在相机里能够控制光线通过(tnggu)的时间的部件,我们叫做快门。例如外面光线进入相机,我们可以控制它的时间为1/100秒或者1/10秒。快门的标准值为(秒):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快门速度越快,相机所能清楚捕捉到的动作也就越快。 二

7、、相机怎么(zn me)拍出照片共二十四页4.拍摄照片的成败关键-曝光量 外面光线(gungxin)进入相机,一是以一定的进光量进入,二是以一定的时间进入,进光量由光圈控制,时间由快门控制。光线(gungxin)进入相机投射到传感器上形成影像,称为曝光。曝光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就是光圈与快门了。 在这里,正确曝光量相当于水桶内的水量,光圈相当于水喉粗细,快门相当于注水时间。如果用类似的公式表示,就是: 曝光量=进光量(光圈)时间(快门)二、相机怎么(zn me)拍出照片 如图,我们要将水注满水桶,细的水龙头需要较长时间,而粗的水龙头所需时间较短。用数学术语表达为:注满一桶水=进水量时间。共二十

8、四页4.拍摄照片的成败关键-曝光量 小型数码相机主要面向清费型群体,以易操作易上手为宗旨,所以往往设计成自动状态,即操作者使用时,相机会根据拍摄对象(duxing)光线的强弱自动调整一个恰当的快门时间值。简单一点来说,就是拍摄环境光线强,光圈自动小,快门自动快;光线弱,光圈自动大,快门自动慢。二、相机怎么(zn me)拍出照片共二十四页5.感光度因素 在胶片机时代,感光度是指胶片感受光照的度量因素,不同的胶片有不同的感光度,同样的,在数码机时代,也引入了这个概念。感光度不同时,会很大程度上的影响曝光量。 感光度用符号ISO来表示,其后跟一个50、100、200、400、800、1600的数字,

9、就是指不同的感光度,数字越大,表示感光性能越好,在光亮较差的情况(qngkung)下也能获得较好的曝光。 但要注意的是,就数码相机而言,感光度变大,成像质量也会随之下降(颗粒感也就越明显)。二、相机(xingj)怎么拍出照片共二十四页1.拍摄姿势(zsh);2.拍摄模式:M,A,S,P,AUTO,场景模式。三、相机的基本构造及使用(shyng)(以单反数码相机为例) 共二十四页1.如何确保影像清晰?*半按快门对焦 刚接触数码相机的用户或以前只用过普通不具备自动对焦功能拍照手机的朋友,往往会犯了不半按快门对焦的大忌。用户往往希望随时行乐、即拍即看,但忽略了对焦这个环节(hunji),一般都不能拍

10、出清晰的照片,特别是对焦较近距离的物体时。四、几个拍摄(pish)技巧共二十四页1.如何确保影像清晰?*快门速度 影响(yngxing)照片清晰的另一因素是拍摄的快门速度过低。 人手持相机的最低安全快门可以认为约是 35mm 相机拍摄焦距的倒数。例如使用 28mm 焦距拍摄,最低安全快门速度应该为 1/30s ,使用 400mm 端拍摄最低安全快门为 1/400s 。若拍摄光照低的环境下快门速度低于安全快门速度,就容易使照片拍糊了,此时应使用闪光灯或三脚架等设备来辅助拍摄。四、几个(j )拍摄技巧共二十四页2.如何构图让照片更具吸引力?*黄金分割点的运用 一般数码相机都有网格辅助取景功能,该功

11、能能帮助用户确定一幅照片的主体位于黄精分割点上。通常我们希望照片拍得方方正正,人物居中,但这样的构图是很平淡的,试试利用黄金分割点的原理,你会发现照片变得更漂亮(pio ling)了。当然,我们也有很多情况下采用中心点构图。四、几个拍摄(pish)技巧 主体在右下方 主体在右上方共二十四页*巧用线条构图 这里说的“ 线条 ”并非要去拍“ 线 ”,而是指场景中呈现条状的被摄体,如远距离的河流、道路、树木、具有韵律的物体等等。 线条对视觉起引导作用(zuyng),画面中线条旁边景物往往较为突出。线条的曲、直、浓、淡、虚、实有着不同的表现力,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四、几个拍摄(pish)技巧共二十四页

12、*空间感的表现 拍摄画面的空间表现,主要借助线条透视和影调透视。线条透视通过线条的交织表现景物远近、大小,线条在画面上由近及远地延伸与消失,我们就可以从中感受到空间的变化;而影调透视效果(xiogu)则主要借助影调浓淡明暗对比来表现层次。四、几个(j )拍摄技巧共二十四页3.巧用景深 我们在观看别人(birn)的摄影作品时,有的照片前后都十分清晰,可以看得很远;有的照片前景清晰,背景模糊;有的照片则背景很清晰,前景模糊。这些效果都是如何实现的呢?靠景深。 所谓“景深”,也就是能在胶片上形成清晰影像的景物深度的简称。也可表述为:被摄景物的聚焦点前后能被纪录的较为清晰的范围。四、几个拍摄(pish

13、)技巧共二十四页3.巧用景深(jngshn)四、几个(j )拍摄技巧光圈f4.5,使用广角端来拍摄,后面的背景比较清晰光圈f4.5,使用望远程来拍摄,后面的背景就比较模糊了共二十四页3.巧用景深 以下(yxi)的示意图比较清楚的说明了大景深和小景深的区别:四、几个(j )拍摄技巧景深的变化:光圈值越小,焦距越长,景深越小;光圈值越大,焦距越短,景深越大。共二十四页希望大家都能拍出有趣(yuq)的照片谢 谢!共二十四页内容摘要关于摄影的一些基础知识。而镜头的不同(b tn),会使我们拍出来的照片在景物涵盖面和透。标准镜头的视角同人眼接近,焦距在45-60mm的范围之间。在光圈值系列中,前一级的进光量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