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蒸馏常量法测沸点_第1页
简单蒸馏常量法测沸点_第2页
简单蒸馏常量法测沸点_第3页
简单蒸馏常量法测沸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简单蒸储计划学时:4学时 教学目的1、熟悉蒸储和测定沸点的原理,了解蒸储和测定沸点的意义;2、掌握蒸储和测定沸点的操作要领和方法;3、初步掌握蒸储装置的装配和拆卸技能;4、掌握分福柱的工作原理和常压下的简单分储的实验操作方法。教学重点沸点测定的操作和简单分储的实验操作方法教学要求通过实验后能熟练掌握沸点测定的操作(常量法和微量法)以及常压分播的实 验技能教学方法讲述,指导教学内容一、实验原理液体的分子由于分子运动有从表面逸出的倾向,这种倾向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果把液体置于密闭的真空体系中, 液体分子不断逸出而在液面上部形成蒸汽, 最后使得分子 由液体逸出的速度与分子由蒸汽中回到液体中的速度

2、相等,使其蒸汽保持一定的压力。 此时液面上的蒸汽达到饱和,称为饱和蒸汽。它对液面所施加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实验证明,液体的蒸汽压大小只与温度有关,即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具有一定的蒸汽压。这是指液体与它的蒸汽平衡时的压力,与体系中存在的液体和蒸汽的绝对量无关。* 1mmHg=133Pa当液体的蒸气压增大到与外界施于液面的总压力(通常是指大气压力)相等时,就有大量气泡从液体内部逸出,即液体沸腾。这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纯粹的液体有机化合物在一定的压力下具有一定的沸点(沸程0.5-1.5 C)。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测定纯液体有机物的沸点。又称常量法。这对于对鉴定纯粹的液化有机物有一定的意义。因为某些

3、有机化合物常和其它组分但是具有固定沸点的液体不一定都是纯粹的化合物,形成二元或三元共沸混合物,它们也有一定的沸点。将液体加热至沸腾,使液体变为蒸汽,然后使蒸汽冷却凝结为液体,这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称为蒸馏。 蒸馏是提纯液体物质和分离混合物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蒸馏可以将易挥发的物质和不易挥发的物质分离开来,也可将混合液体中各组分的沸点要相差30以上的物质进行分离。蒸馏和分馏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都是利用有机物质的沸点不同, 在蒸馏过程中低沸点的组分先蒸出, 高沸点的组分后蒸出,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不同的是,分馏是借助于分馏柱使一系列的蒸馏不需多次重复,一次得以完成。简言之,分馏即多次的简单

4、蒸馏。在实验室常采用分馏柱来实现,工业上采用精馏塔。将几种具有不同沸点而又可以完全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加热, 当其总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就开始沸腾气化,蒸气中易挥发液体的成分较在原混合液中为多。 在分馏柱内,当上升的蒸气与下降的冷凝液互相接触时,上升的蒸气部分冷凝放出热量使下降的冷凝液部分气化,两者之间发生了热量交换, 其结果, 上升蒸气中易挥发组分增加, 而下降的冷凝液中高沸点组分(难挥发组分)增加,如此继续多次,就等于进行了多次的气液平衡,即达到了多次蒸馏的效果。 这样靠近分馏柱顶部易挥发物质的组分比率高, 而在烧瓶里高沸点组分 (难挥发组分)的比率高。这样只要分馏柱足够高,就可将这种组分完

5、全彻底分开。、实验装置及药品(一)常量法主要由气化、冷凝和接收三部分组成 ,如下图所示:、锥形瓶、温度计导管、仪器:圆底烧瓶、蒸馏头、直形冷凝管、真空接受管(尾接管)温度计( 100 ) 、橡皮管等药品:95% 乙醇、丙酮 安装注意事项:1、根据蒸馏物的量,选择大小合适的蒸馏瓶(蒸馏物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蒸馏瓶容积的 2/ 3,也不要少于1/ 3。2、仪器安装顺序一般为:热源(电炉、水浴、油浴或其它热源)-蒸储瓶(固定方法、离热源的距离,其轴心保持垂直)-蒸储头(其对称面与铁架平行)-冷凝管(若为直形冷凝管则应保证上端出水口向上, 与橡皮管相连至水池; 下端进水口向下, 通过橡皮管与水龙头

6、相连;才能保证套管内充满水)-接液管或称尾接管(根据需要安装不同用途的尾接管,例如,减压蒸储需安装真空尾接管)-接受瓶(一般不用烧杯作接受器,常压蒸储用锥形瓶,减压蒸储用圆底烧瓶;正式接受储液的接受瓶应事先称重并做记录,应与大气相通)-借助温度计导管将温度计固定在蒸馏头的上口处 (使温度计水银球的上限与蒸馏头侧管的下限同处一水平线上) 。安装仪器顺序一般都是自下而上,从左到右。撤卸仪器与安装顺序相反。简单蒸馏操作(样品: 95% 的乙醇)1、 加料 将待蒸乙醇通过玻璃漏斗小心倒入蒸馏瓶中, 不要使液体从支管流出。 加入几 粒沸石(why ),塞好带温度计的塞子。再检查一次装置是否稳妥与严密。2

7、、加热 用水冷凝管时, 先打开冷凝水龙头缓缓通入冷水, 然后开始加热。 加热时可见蒸馏瓶中液体逐渐沸腾, 蒸气逐渐上升, 温度计读数也略有上升。 当蒸气的顶端达到水银球部位时,温度计读数急剧上升。 这时应适当调整热源温度,使升温速度略为减慢, 蒸气顶端停留在原处, 使瓶颈上部和温度计受热, 让水银球上液滴和蒸气温度达到平衡。 然后再稍稍提高热源温度,进行蒸储(控制加热温度以调整蒸储速度,通常以每秒12滴为宜。在整个蒸储过程中,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上常有被冷凝的液滴。此时的温度即为液体与蒸气平衡时的温度。温度计的读数就是液体的沸点。如果热源温度太高, 使蒸气成为过热蒸气,造成温度计所显示的沸点偏高;

8、若热源温度太低,微出物蒸气不能充分浸润温度计水银球,造成温度计读得的沸点偏低或不规则。)3、观察沸点及福分的收集进行蒸储前,至少要准备两个接受瓶,其中一个接受前储分(或称储头),另一个(需称重)用于接受预期所需微分(并记下该储分的沸程:即该储 分的第一滴和最后一滴时温度计的读数)。终点的判断:一般液体中或多或少含有高沸点杂质, 在所需微分蒸出后,若继续升温, 温度计读数会显著升高, 若维持原来的温度,就不会再有储液蒸出,温度计读数会突然下降。 此时应停止蒸储。即使杂质很少,也不要蒸干,以免蒸储瓶破裂及发生其它意外事故。4、停止蒸储 蒸储完毕,先应撤出热源(拔下电源插头,再移走热源),然后停止通

9、水,最后拆除蒸储装置(与安装顺序相反)。实验成败的关键及注意事项:1、蒸储装置及安装:仪器安装顺序为:自下而上,从左到右。卸仪器与其顺序相反。温度 计水银球上限应和蒸储头侧管的下限在同一水平线上,冷凝水应从下口进,上口出。2、蒸储及分储效果好坏与操作条件有直接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控制微出液流出速度,以1 2滴/s为宜(l mL/min),不能太快,否则达不到分离要求。3、当蒸储沸点高于140 c的物质时,应该使用空气冷凝管。4、如果维持原来加热程度,不再有储出液蒸出,温度突然下降时,就应停止蒸储,即使杂 质量很少也不能蒸干,特别是蒸储低沸点液体时更要注意不能蒸干,否则易发生意外事故。 蒸储完毕

10、,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冷却水,拆卸仪器,其程序和安装时相反。5、简单分储操作和蒸储大致相同,不同之处是在蒸储瓶和蒸储头之间加了一根分储柱。要很 好地进行分储,必须注意下列几点:(1)分储一定要缓慢进行,控制好恒定的蒸储速度(1d/2-3s),这样,可以得到比较好的分储效果。(2)要使有相当量的液体沿柱流回烧瓶中,即要选择合适的回流比,使上升的气流和下降液体充分进行热交换,使易挥发组分量上升,难挥发组分尽量下降,分储效果更好。(3)必须尽量减少分储柱的热量损失和波动。柱的外围可用石棉包住,这样可以减少柱内热量的散发,减少风和室温的影响对热量的损失和波动,使加热均匀,分储操作平稳地进行主要试剂及产

11、品的物理常数(文献值)名 称分?量性状比重熔司C)沸点(C)溶解度:克/100ml溶剂水醇醒乙醇46.07Liquid1.36000.785-14478OOOOOO内酮58.08Liquid1.35890.792-9556OOOOOO(二)微量法(适用于样品量比较少时)利用沸点测定管来测定液体的沸点,装置类似熔点测定装置。取一根内径34mm、长67cm的玻璃管,用小火封闭其一端,作为沸点管的外管(我们实验室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现成的外管)。在该外管中加入欲测定沸点的样品45滴,在此管中放入一根长78cm,内径约1mm的上端封闭的毛细管,即其开口处浸入样品中。把这一微量沸点管贴于温度计水银球旁,并

12、浸入液体中。如图所示:象测定熔点的操作一样。 把沸点管附在温度计旁, 加热, 由于气体膨胀,内管中不断有小气泡冒出。 当温度达到比沸点稍高时, 将出现一连串的小气泡从内管快速逸出, 此时应停止加热,使液浴的温度自行下降,气泡的逸出速度渐渐地减慢,仔细观察, 最后一个气泡出现而刚欲缩回到内管的瞬间温度(此时毛细管内液体的蒸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力平衡) ,亦就是该液体的沸点。样品:纯苯或本次实验蒸馏收集的 95%乙醇微量法成败关键:1、仪器装配符合规范2、热源温控适时调整得当3、馏分收集(95%乙醇)范围严格无误4、微量法测定时,观察最后一个气泡缩回时的温度应准确(三)将微量法测定结果与常量法测定结果

13、进行比较。液体的沸程常可代表它的纯度。 纯粹的液体沸程范围很小( 0.5-1 , 一般不超过2)。对于合成实验的产品, 因大部分是从混合物中采用蒸馏法提纯, 由于蒸馏方法的分离能力有限,故在普通有机化学实验中收集的沸程较宽。思考题1、实验报告2、什么叫沸点?液体的沸点和大气压有什么关系?文献里记载的某物质的沸点是否即为你们那里的沸点温度?3、蒸馏时加入沸石的作用是什么?如果蒸馏前忘记加沸石,能否立即将沸石加至将近沸腾的液体中?当重新蒸馏时,用过的沸石能否继续使用?4、为什么蒸馏时最好控制馏出液的速度为1 2 滴 s 为宜?5、如果液体具有恒定的沸点,那么能否认为它是单纯物质?6、分馏和蒸馏在原理及装置上有哪些异同?如果是两种沸点很接近的液体组成的混合物能否用分馏来提纯呢?7、若加热太快,储出液12滴/s (每秒种的滴数超过要求量),用分储分离两种液体的能力会显著下降,为什么?8、分馏柱提纯液体时,为了取得较好的分离效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