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实验题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实验题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实验题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实验题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实验题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教材实验纵向梳理实验一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材实验梳理(知其然)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条件现象化学方程式铝常温银白色的铝表面逐渐变暗,生成一层致密的薄膜镁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2Mg+O2点燃铁点燃3Fe+2O2点燃Fe铜加热红色的固体逐渐变为黑色金高温金在高温时不与氧气反应“真金不怕火炼。”【实验结论】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比较活泼,次之,最不活泼。

二、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反应物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反应速率镁稀盐酸(或稀硫酸)剧烈反应,镁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热Mg+2HClMgCl2+H2↑(或Mg+H2SO4MgSO4+H2很快锌反应比较剧烈,锌逐渐溶解,产生较多气泡Zn+2HClZnCl2+H2↑(或Zn+H2SO4ZnSO4+H2较快铁较慢铜不反应【实验结论】①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金属有,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金属有。②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教你来探究(知其所以然)1.通过金属和酸反应判断金属的活动性(1)能和酸反应的金属比不能和酸反应的金属活动性(填“强”或“弱”)。

(2)若都能和酸反应放出氢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氢气产生的速率越快,金属活动性越(填“强”或“弱”)。

2.影响金属和酸反应快慢的因素(1)金属活动性顺序:其他条件同时,活动性(填“强”或“弱”)的金属和酸反应的速率更快。

(2)金属的状态:其他条件相同时,(填“粉末状”或“块状”)金属和酸反应速率更快。

(3)酸的浓度:其他条件相同时,金属和浓度较(填“大”或“小”)的酸的反应速率更快。

(4)反应温度:其他条件相同时,金属和酸在较(填“高”或“低”)的温度下反应速率更快。

(5)拓展:在探究金属和氧气或酸反应时一定要注意,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只探究一种影响因素。

带你来迁移(学以致用)[2023·朔州平鲁区模拟改编]实验目的:巩固和加深对金属化学性质的认识;培养实验设计的能力。(1)实验用品:试管、试管夹、酒精灯、坩埚钳、火柴、镊子、镁条、锌粒、铁片、铁粉、铜片、黄铜片、稀盐酸、稀硫酸。(2)实验步骤:请用提供的实验用品,验证某种金属的某个化学性质。取样和操作:,

现象:,

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问题与交流:铁是银白色的金属而铁粉却是的。你还有什么问题请提出:。

实验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或探究教材实验梳理(知其然)金属与某些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实验步骤现象化学方程式结论1.将用砂纸打磨后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铝丝表面有生成,溶液由色逐渐变成色

铝的活动性比铜2.将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生成,溶液由色逐渐变成色

铜的活动性比银3.另取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无明显现象铜的活动性比铝【结论与反思】1.上述实验可以得到铝、铜、银的活动性顺序是。

2.实验时需将铝丝用砂纸打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教你来探究(知其所以然)1.比较两种金属活动性强弱(1)利用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进行判断。若两种金属都能与酸反应,则相同条件下,金属与酸反应越剧烈,金属的活动性越。若两种金属中只有一种金属能与酸反应,则能与酸反应的金属的活动性较。

(2)利用金属A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进行判断。若能发生反应,说明的金属活动性强(如一层实验中的步骤1、2);若不能发生反应,说明金属化合物溶液中的金属的金属活动性(如一层实验中的步骤3)。

2.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常用思路思路思路1思路2实验装置实验现象a.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b.无明显现象c.无明显现象d.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结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建构思维模型】带你来迁移(学以致用)1.化学实验具有无穷的力量。通过实验可以探究新知,丰富知识,提高素养。认真分析以下实验,其中无法探究出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BCD2.[2023·太原五中模拟]为比较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根据下列提示,补全实验内容:【实验方案】(1)实验方法:将洁净的镁条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2)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现象:。

(4)实验结论:。

【问题与交流】(5)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写1点)。

实验三铁的冶炼教材实验梳理(知其然)实验室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装置】【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步骤】(1)连接好仪器,检查。

(2)装入药品。(3)先,再点燃酒精喷灯和酒精灯。实验完毕后,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入CO,直到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停止通入CO,并熄灭酒精灯。

【实验现象】玻璃管内的粉末,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产生该现象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结论】玻璃管内产生的黑色物质是,同时生成。

【问题与交流】(1)实验前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的原因是什么?。

(2)实验结束后,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到玻璃管冷却至室温的原因是什么?。

教你来探究(知其所以然)1.尾气处理方法的改进装置方法气球收集法排水收集法优点收集方便防止尾气逸散,便于集中处理尾气可以利用,节约能源2.微型装置创新装置优点①气球能调节气压和防止尾气逸散,便于集中处理;②产物检验方法创新且现象明显带你来迁移(学以致用)[2023·东营实验中学模拟改编]用如图装置(图中a处置于80℃热水浴中,夹持装置省略)模拟工业炼铁,已知甲酸(HCOOH)在热浓硫酸的作用下生成水和一氧化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应先滴加甲酸再点燃酒精喷灯B.实验中可观察到b处黑色固体变红,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b处反应后称量固体发现固体质量减少D.实验中产生的尾气能用装置③处理实验四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教材实验梳理(知其然)实验原理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物质发生较为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主要成分为)

条件铁钉在干燥的空气中铁钉全部在蒸馏水中铁钉与空气和蒸馏水同时接触铁钉与空气和氯化钠溶液同时接触图示生锈程度结论(1)通过①③对比可知,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2)通过②③对比可知,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由此可知,铁生锈的条件是(3)通过③④对比可知,氯化钠溶液的存在会铁的锈蚀。此外,铁的锈蚀还与铁的纯度、环境的温度及环境的酸碱性等有关

【温馨提示】(1)植物油的作用是。

(2)实验开始前,需用砂纸打磨铁钉的表面,其目的是。

(3)实验中所用的水是经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煮沸的目的是,迅速冷却的目的是。

(4)防止铁制品锈蚀的原理是。

教你来探究(知其所以然)1.如何控制变量?(以上述实验为例)对比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试管编号试管①试管②试管③变量1不与水接触与水接触与水接触变量2与氧气接触不与氧气接触与氧气接触现象不生锈不生锈生锈对比试管②和③,变量是;对比试管①和③,变量是。

2.创新实验改进(1)装置改进:现象不变,借助U形管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如图1)。①钢丝棉1、2、3、4中发生锈蚀的是,其中锈蚀程度最严重的是。

②由该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

(2)装置改进:现象创新,借助压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①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观察铁制品锈蚀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的现象是。

②向a、b两支试管中加入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铁片(如图乙),再向a中加入植物油,均塞上橡胶塞,U形玻璃管内为红墨水(开始时两端液面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可得到的结论是。

(3)监测手段创新:数字化实验小组设计了图丙装置,检查气密性,将5g铁粉和2g碳粉加入没有烘干的三颈烧瓶中,t1时刻加入2mL饱和NaCl溶液后,再将一支装有5mL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采集数据。①据图丁,对比AB段和BC段说明,分析t3时刻压强突然变大的原因是。

②据图戊,t2~t3这段时间反应并未停止温度却开始降低,原因是。

3.与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相结合在密闭容器里,铁生锈消耗氧气,冷却到室温后,引起密闭容器内气压减小。根据此原理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图4所示,一段时间后,现象是甲装置中,乙装置中。

带你来迁移(学以致用)1.【提出问题】现榨苹果汁变色和切开的苹果发生“生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查阅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新物质。【实验探究】果果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运用对比方法进行实验验证,观察到不同的实验现象:将四小块果肉分别浸入①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②充满二氧化碳的烧杯中;③充满氮气的烧杯中,分别观察到苹果果肉表面都不变色;④充满氧气的烧杯中,观察到苹果果肉表面变成褐色。【得出结论】苹果果肉“生锈”是因为果肉成分与空气中作用的结果。

2.为了探究铜在空气中生锈的条件,利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对于蒸馏水的要求是;根据所学,实验B装置中除铜片和二氧化碳外,应该还有的物质是。铜与铁相比,铁更易生锈,原因是。

(1)通过A、B对比可知,影响铜生锈的因素是。

(2)通过A、C对比可知,影响铜生锈的因素是。

(3)通过A、D对比可知,影响铜生锈的因素是,由此可知,铜生锈的条件是铜与同时接触。

实验五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教材实验梳理(知其然)【实验方案】在三只烧杯中各倒入50mL水,用温度计测量溶解前水的温度。分别加入2药匙硝酸铵、氯化钠、氢氧化钠,搅拌,至固体全部溶解,再测量温度。【实验记录】水中加入的溶质NaClNH4NO3NaOH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242424溶解现象固体溶解固体溶解固体溶解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241456【实验结论】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出现现象,例如硝酸铵;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出现现象,例如氢氧化钠;有些物质溶解时,例如氯化钠。

【实验注意】1.注意NaOH的腐蚀性。2.温度计不能用作玻璃棒搅拌。3.要控制变量,三个实验中的药品和水的用量要相同。教你来探究(知其所以然)1.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现象吸热放热吸放热不明显举例固体

固体、浓硫酸

NaCl固体、硫酸铜固体注意:CaO固体加入水中也会放热,但它不是溶解放热,而是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而放出热量。2.实验装置创新创新装置现象气球胀大U形管液面左低右高U形管液面左高右低白磷燃烧塑料片上的水结冰,将烧杯与塑料片粘在一起加入的物质X:Y:X:Y:X:Y:拓展:能使B装置中U形管液面左低右高的药品还可能是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碳酸钙和稀盐酸等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带你来迁移(学以致用)现有甲、乙两个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往甲装置中的试管内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过一段时间后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按乙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小气球鼓起来,如果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反应,则液体X和固体Y可能的组合是(写一种);如果实验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则液体X和固体Y可能的组合是(写一种)。

实验六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教材实验梳理(知其然)1.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装置实验仪器托盘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实验步骤(1)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g,水g(体积为mL)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

(3)量取:用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4)溶解:用搅拌,目的是(5)装瓶贴标签:将溶液装入细口瓶,贴上标签:2.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仪器烧杯、量筒、、实验步骤(1)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的质量分别为6%的氯化钠溶液g(体积24mL),水mL

(2)(3)(4)装瓶贴标签

【公式小结】1.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2.浓溶液用水稀释时:(1)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填“>”“<”或“=”)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所用水的质量=。

教你来探究(知其所以然)1.用固体药品配制溶液的误差分析俯视量取溶剂①溶剂的量了

质量分数偏大量取的水在转移到烧杯时,洒出称量时,所用砝码已生锈或沾有油污②溶质溶解的量了

左码右物称量(当用到游码时)①溶质溶解的量变少了质量分数偏小溶质有撒落固体药品中含有不溶性杂质视量取溶剂;烧杯内壁上有水

②溶剂的量增多了2.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的误差分析实验结果质量分数偏大质量分数偏小误差分析量取浓溶液时仰视读数;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量取浓溶液时俯视读数;量取水时仰视读数;烧杯不干燥;稀释过程中,有浓溶液洒出带你来迁移(学以致用)用质量分数为8%的硝酸钾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钾溶液。(1)需要8%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g。

(2)该溶液配制过程中除用到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3)已知KNO3在20℃时的溶解度是31.6g,此温度下可以将15.8gKNO3固体溶于水配成恰好饱和的溶液g,该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47.8g,过滤后得到KNO3固体(结果精确到0.1)g。

(4)用硝酸钾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时,下列哪些操作会导致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②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③称量含不溶性杂质的硝酸钾来配制溶液④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实验七常见的酸、碱的化学性质教材实验梳理(知其然)1.酸的化学性质实验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稀硫酸、稀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

稀硫酸、稀盐酸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溶液变色

稀盐酸与生锈的铁钉反应从滴加稀盐酸到铁钉表面光亮,观察到继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铁钉,从试管中取出的铁钉较小

2.碱的化学性质(1)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氢氧化铜与稀盐酸的反应序号实验一实验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2)氢氧化钙的性质实验序号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有固体未溶解上层清液由无色变为试管①中固体,试管②中固体实验结论氢氧化钙于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教你来探究(知其所以然)1.归纳酸相似的化学性质(将对应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写出)化学性质规律或现象总结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共同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酸溶液中存在,不同化学性质的原因是不同

与活泼金属反应酸+金属盐+氢气,如铝和稀硫酸反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酸+金属氧化物盐+水,如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与碱反应酸+碱盐+水,例:NaOH+HClNaCl+H与碳酸盐反应酸+碳酸盐新盐+H2O+CO2↑,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2.归纳碱相似的化学性质(将对应的现象及化学方程式写出)化学性质规律或现象总结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溶液,使无色酚酞溶液共同化学性质的原因是碱溶液中存在,不同碱化学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不同

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用于吸收CO2)

(用于检验CO2)

与酸反应酸+碱盐+2NaOH+H2SO4Na2SO4+2H2Ca(OH)2+2HClCaCl2+2H2与某些盐反应碱(可溶)+盐(可溶)新碱+2NaOH+FeSO4Ca(OH)2+Na2CO3CaCO3↓+带你来迁移(学以致用)[2023·山西百校联考四]同学们在实验室里完成了酸、碱化学性质的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实验步骤】(1)在白色点滴板的四个孔穴中分别滴入几滴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再分别滴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孔穴1中的溶液变红。孔穴1中的溶液是。

(2)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相同量的氢氧化钙粉末(用药匙的柄把一端挑一点),然后各加入1mL水,振荡;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1mL水,振荡;向另一支试管加入约1mL稀盐酸,振荡。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分别是。

【问题与交流】(4)通过实验步骤(3)可验证氢氧化钙的哪些性质?。

实验八中和反应及其微观实质教材实验梳理(知其然)实验操作在烧杯中加入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当颜色恰好变为时,酸碱恰好完全中和

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中和反应的微观本质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和碱中的结合成了(均填符号)

教你来探究(知其所以然)1.如何判断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方法一:通过反应物的消失或减少来判断(1)借助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进行判断,如上述实验,当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再变为无色时,说明发生了中和反应。(2)借助反应中溶液pH的变化进行判断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分析溶质分析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混合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①若试纸变蓝色pH(填“>”“=”或“<”)7,溶液呈碱性

NaOH、NaCl②若试纸不变色pH=7,溶液呈中性NaCl③若试纸变红色pH<7,溶液呈性

HCl、NaCl能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填序号)

方法二:新物质的生成【查阅资料】a.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b.无水醋酸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c.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后生成醋酸钠和水。【实验方案】按图1所示,首先分别往4支试管中加入对应的试剂,然后迅速塞紧橡胶塞。(1)能证明酸与碱反应生成水的现象是。

(2)设置A、B、C三个实验的目的是。

(3)装入试剂后迅速塞紧橡胶塞的目的是。

2.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创新手段和装置创新手段——数字化实验图像分析创新装置B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b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表明发生了中和反应

,表明发生了中和反应

3.中和反应后溶液溶质成分的探究反应程度溶质类型检验试剂恰好反应NaClNaOH过量NaOH、NaCl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盐酸过量HCl、NaCl加入石蕊溶液,溶液变红(或加入活泼金属,有气泡产生)带你来迁移(学以致用)化学小组在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后,从不同角度开展实验活动,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发生反应。(1)通过溶液酸碱性的变化进行验证。在实验1中,用滴管缓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观察到烧杯内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该现象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依据是。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用是。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填化学符号,不考虑酚酞)。

(2)利用中和反应放热进行验证。在实验2中,将稀盐酸全部注入试管中,立即固定活塞。观察到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消失,U形管的液面左低右高,部分同学由此认为氧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但有的同学不赞同,理由是(装置气密性良好,稀盐酸挥发忽略不计);他认为仍利用此装置,再补充一个实验才能达到实验2的目的,注射器中需要的试剂及用量为。

实验九粗盐提纯教材实验梳理(知其然)1.实验用品:烧杯、玻璃棒、、坩埚钳、酒精灯、漏斗、托盘天平、药匙、量筒(10mL)、胶头滴管、铁架台(带铁圈)、滤纸、火柴、粗盐。

2.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溶解用托盘天平称量粗盐时,粗盐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左物右码);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读数时过滤一贴、二低、三靠;若滤液浑浊,应蒸发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蒸发皿中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搅拌,计算产率精盐的产率=精盐的质量溶解粗盐的质量×转移固体教你来探究(知其所以然)1.实验异常现象分析盐溶于水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有:、、仪器不干净等。

2.粗盐产率的误差分析实验结果误差分析①粗盐没有充分溶解;②过滤时有滤液损失;③蒸发时有液体溅出;④固体未完全转移等①滤液未全部蒸干;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等3.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1)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填化学式,下同)。

(2)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

(3)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

(4)加入过量的稀盐酸——除去。

注意:BaCl2溶液只要在加Na2CO3溶液前加入即可。带你来迁移(学以致用)[2023·盐城一模节选]洗鼻液(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能明显清洁鼻腔,保持鼻腔湿润,有利于提高黏膜纤毛功能。【精制粗盐】经初步提纯后的粗盐中含有CaCl2、MgCl2、Na2SO4三种杂质。现设计如下方案精制提纯。(1)操作Ⅰ、Ⅱ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和烧杯。操作Ⅲ的名称是。

(2)M的化学式是。

(3)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后,溶液A中发生多个反应,其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反应结束后测得精盐水pH为6.1,此时溶液呈(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经过此步骤后得到的精盐产率较高,原因是。

(4)有同学提出:①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直接加热精盐水除去杂质HCl,写出你的观点及理由:。

②将“粗盐”进行“盐洗”(即用NaCl溶液浸洗粗盐,以溶解除去其中可溶性杂质)、过滤、烘干。则“盐洗”溶液应选用NaCl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实验十化肥的简易鉴别教材实验梳理(知其然)方法氮肥钾肥磷肥看外观色晶体

色粉状

加水全部溶于水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加熟石灰铵态氮肥放出的氨气

无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放出注意:铵态氮肥不宜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以免产生氨气,降低肥效。例如,硫酸铵不宜与草木灰(含K2CO3)一起施用。NH4HCO3本身就有刺激性气味。教你来探究(知其所以然)化肥待检测的离子试剂现象(NH4)2SO4含的试剂,如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NH4Cl含的试剂,如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注意:当(NH4)2SO4、NH4Cl同时存在时,先检验(NH4)2SO4,后检验NH4Cl。带你来迁移(学以致用)[2023·天津河西区期末]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效果明显。如图1是某同学设计的简易鉴别三种含氮的化肥二步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有关化肥及施用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硝酸钾、尿素[CO(NH2)2]都是复合肥料B.将铵态氮肥和碱性肥料混合施用可增强肥效C.不合理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空气和水源等污染(2)步骤①中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可以鉴别出碳酸氢铵。

(3)步骤②中所需试剂a若为盐,则化学式为;请写出硫酸铵与这种试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①不能选用稀硫酸代替盐酸的原因是。

第二部分教材实验横向对比类型一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法)例1实验过程中的变量研究1.探究物质溶解性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的实验。实验中对水和汽油的要求是。

(第1题)2.探究铁、镁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如图,但要达到实验目的,应该改进的是。

(第2题)例2多组实验中的变量研究3.如图为探究铁制品锈蚀条件的实验。(第3题)(1)通过分析该实验涉及的几种因素完成下表(“√”表示存在该因素,“×”表示不存在该因素)。ABC水√√×氧气现象生锈(2)通过对比AB可知研究的变量为,即铁生锈所需的条件之一是;通过对比AC可知研究的变量为,即铁生锈所需的条件之一是。

1.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第1题)A.探究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B.探究铁生锈的条件C.探究燃烧的条件D.证明CO2能与水反应2.已知铜锈蚀的条件除有水和氧气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如图的几组实验中,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是;其他实验分别与空白对照实验对比,得出实验研究的变量有。证明“铜锈蚀必须有氧气”需进行的实验组合是;证明“铜锈蚀必须有水”需进行的实验组合是。

(第2题)类型二有关压强实验1.压强发生变化的实验密闭容器中压强增大生成气体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氢前金属与酸反应、碳酸盐与酸反应等放出热量变化:NaOH固体溶解、稀释浓硫酸;

变化:CaO与水反应、中和反应等

密闭容器中压强减小消耗气体红磷等耗氧剂与氧气反应、铁的锈蚀、CO2与水或碱溶液反应吸收热量固体溶解等

2.压强变化后可视化的实验现象压强变化后,主要表现:①液柱(或液面)的移动;②气球(或软塑料瓶)的形状变化等。3.压强差的应用(1)利用压强差:检查装置气密性、反应的控制(如用带有弹簧夹和多孔塑料隔板的试管制取二氧化碳等)、排水法收集气体;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如NaOH和CO2反应等);喷泉实验等。(2)避免压强差:防倒吸,如固固加热法制取气体,实验结束后先撤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等。1.如图进行实验的各装置气密性均良好,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验证CO2与水反应 C.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D.验证CO2与Ba(OH)2溶液反应2.[2023·阳泉经济开发区期末]下列固体和液体,能使如图所示装置中的气球鼓起来的是()(第2题)①石灰石和稀盐酸②氯化钠和水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⑤镁和稀盐酸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 D.②③④类型三有关质量守恒实验1.质量守恒的原因:宏观上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元素质量也不变。微观上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本身的质量也没有改变。2.有关质量守恒的应用: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例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整理的教材实验,请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图1、2、3实验中都能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氢气、甲烷、蜡烛中都含有元素。根据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可推知水由元素和元素组成。

(2)一段时间后,将烧杯倒转,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图2、3实验中,说明甲烷、蜡烛中都含有碳元素。

(3)如图4,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方放一个冷碟子,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冷碟子底部出现了黑色物质,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该实验说明氧气不足的条件下,可以用含元素的物质制得炭黑。

1.某同学利用如图创新实验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当蜡烛燃烧约1分钟后,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U形管内附着大量水珠。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第1题)A.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B.该实验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CO2和H2OC.该实验说明蜡烛中含碳、氢、氧三种元素D.该创新实验现象明显,便于观察2.1783年,拉瓦锡研究水的组成,装置示意图如图。将水加热成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管,一段时间后,在出口处收集到一种可燃性气体。实验后称量发现水的质量减少,铁管质量增加,拉瓦锡研究并判断铁转化为氧化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2题)A.铁在该实验中起催化作用B.实验中收集到的可燃性气体可能是氢气C.实验中水蒸气减少的质量等于铁管增加的质量D.该实验不能得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结论3.[2023·扬州模拟]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发明了测定有机物元素组成的李比希法,如图装置中高氯酸镁具有吸水性,碱石棉能吸收二氧化碳,铂小舟中放置样品(铂不参与反应),燃烧炉内的氧化铜可将生成的CO转变为CO2。称取1.92g有机物R置于铂小舟中,通入纯氧后点燃样品,待完全反应装置冷却后测得高氯酸镁吸收管增重0.72g,碱石棉增重2.64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第3题)A.实验可使用空气代替O2B.当样品完全反应后即可停止通入氧气,达到节约药品的目的C.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有机物R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移除装置内的氧化铜将使有机物中碳元素的测量值偏高类型四同一物质实验1.[2023·山西百校联考四]水是化学实验中的常用物质,它在不同实验中的作用不同,以下对实验中的作用分析正确的是() A.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有毒气体 B.烧杯中的水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 C.集气瓶中的水用于收集氧气 D.烧杯中的水作溶液中的溶质2.[2023·山西模拟]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将稀盐酸滴入下列溶液中,其中能发生反应的是() ABCD3.下列教材中与磷相关的实验均做了一定的改动,改动后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第3题)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探究燃烧条件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类型五同一装置(或仪器)实验1.[2023·山西模拟]化学实验现象是判断化学反应发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以下实验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的是() A B C D2.[2023·山西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Y形管设计了以下几个创新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第2题)A.实验1,可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的结论B.实验2,慢慢倾斜Y形管,将右侧的稀硫酸部分倒入左侧,可得出Zn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C.实验3,a、c处的现象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实验3,管口气球的使用体现了实验绿色化3.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B.制取氢气 C.探究燃烧的条件 D.探究金属活动顺序4.[2022·山西中考]老师布置了以下四个实验,让同学们探究化学反应的发生。当把胶头滴管内的液体全部加入试管中时,片刻后,通过观察反应物的变化,可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5.[2023·太原二模]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用胶头滴管将足量液体滴入试管中,通过观察固体的变化,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A.验证镁、锌活动性顺序 B.证明粗盐中有难溶物质 C.证明大理石中含CO32- 6.[2023·晋中期末]同学们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塑料瓶设计了系列科学小实验。以下实验合理的是() A.净化泥沙水 B.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类型六趣味实验1.[2023·泉州实验中学模拟]小明临近中考前,利用午后时间在太阳下的柏油跑道上再做探究“物质燃烧条件”实验,设计如图发现②③先后燃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第1题)A.比较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②③先后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C.实验时产生大量白雾,小明为减少污染可以向玻璃筒中加水熄灭②③D.小红建议实验时用气球罩住玻璃筒并扎紧瓶口防止P2O5扩散到空气中,发现气球先膨胀后陷入玻璃筒2.[2023·山西百校联考三]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紫甘蓝自制酸碱指示剂,过程如下。已知紫甘蓝浸出液的变色情况与紫色石蕊溶液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第2题)A.甲中烧杯中的物质属于溶液B.乙中还需要的仪器是量筒C.丙中碳酸饮料变为红色D.丁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稀盐酸和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答案实验一金属的化学性质一层:教材实验梳理一、4Al+3O22Al2O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2Cu+O2【实验结论】铝、镁;铁、铜;金二、反应缓慢,铁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Fe+2HClFeCl2+H2↑(或Fe+H2SO4FeSO4+H2【实验结论】①镁、锌、铁;铜②镁>锌>铁>铜二层:教你来探究1.(1)强(2)强2.(1)强(2)粉末状(3)大(4)高(5)控制变量三层:带你来迁移(2)用坩埚钳夹取一块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铜片表面的变化(合理即可);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2Cu+O2△(3)黑色;是否所有的金属粉末都是黑色的(合理即可)实验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或探究一层:教材实验梳理红色物质;蓝;无;2Al+3CuSO4Al2(SO4)3+3Cu银白色物质;无;蓝;Cu+2AgNO3Cu(NO3)2+2Ag【结论与反思】1.铝>铜>银2.4Al+3O22Al2O二层:教你来探究1.(1)强;强(2)金属A;强2.Al>Cu>Ag(或铝>铜>银)【建构思维模型】①强;弱②居中三层:带你来迁移1.A2.(2)Mg+CuSO4MgSO4+(3)镁条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溶液逐渐由蓝色变为无色(4)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或镁比铜活泼)(5)镁条要打磨干净(合理即可)实验三铁的冶炼一层:教材实验梳理【实验原理】3CO+Fe2O3高温2Fe【实验步骤】(1)装置气密性(3)通入CO【实验现象】由红棕色变为黑色;变浑浊;Ca(OH)2+CO2CaCO3↓+H2【实验结论】铁粉;CO2(或二氧化碳)【问题与交流】(1)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2)防止灼热的铁再次被氧化,同时防止液体倒吸炸裂玻璃管二层:教你来探究1.点燃法2.使用药品少,能检验产物且现象明显;使用药品少,气球能调节气压和防止尾气逸散,便于集中处理三层:带你来迁移B实验四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一层:教材实验梳理【实验原理】铁锈;Fe2O3【生锈程度】不生锈;不生锈;易生锈;最易生锈【结论】(1)水(2)空气(或氧气);铁与水和空气(或氧气)同时接触(3)加快【温馨提示】(1)隔绝空气(或氧气)(2)除去铁钉表面的氧化物(3)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防止空气中的氧气溶于水(4)隔绝氧气(或隔绝水)二层:教你来探究1.氧气;水2.(1)①1、2;1②铁制品的锈蚀需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氯化钠溶液能加快铁的锈蚀(2)①水面处铁丝锈蚀严重,塑料瓶变瘪②U形玻璃管内红墨水左低右高;铁生锈需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3)①加氯化钠溶液前,铁锈蚀较慢;铁锈蚀消耗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在t3时刻将注射器内的稀盐酸吸入烧瓶,稀盐酸与铁反应,生成大量的氢气,使装置内的压强增大②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浓度逐渐降低,反应速率下降,反应放出的热量比装置散出的热量少,所以温度降低3.试管内液面上升;U形管中液面左高右低三层:带你来迁移1.氧气2.煮沸并迅速冷却(或不含氧气);蒸馏水;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排在铜之前(1)氧气(2)二氧化碳(3)水;氧气、二氧化碳、水实验五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一层:教材实验梳理【实验结论】吸热;放热;既不吸热也不放热二层:教你来探究1.NH4NO3;NaOH2.A.水;硝酸铵B.水;氢氧化钠(合理即可);水;硝酸铵C.氢氧化钠(合理即可)D.硝酸铵三层:带你来迁移(1)液面a高于b(2)稀盐酸、碳酸钙(合理即可);水、氢氧化钠(合理即可)实验六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一层:教材实验梳理1.药匙;胶头滴管(1)3;47;47(2)称量(3)50(4)玻璃棒;加快氯化钠溶解(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