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在冷却时的转变综述课件_第1页
奥氏体在冷却时的转变综述课件_第2页
奥氏体在冷却时的转变综述课件_第3页
奥氏体在冷却时的转变综述课件_第4页
奥氏体在冷却时的转变综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2 奥氏体在冷却时的转变一、奥氏体在不同冷却方式下的转变二、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图(TTT或C曲线)三、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的组织形态及其性能四、影响C曲线位置和形状的因素五、C曲线的意义和应用六、共析钢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简介4.2 奥氏体在冷却时的转变一、奥氏体在不同冷却方式下的转变按FeFe3C平衡相图进行平衡转变。(二)连续冷却转变奥氏体在一定冷速下进行的转变。冷速不同,得到的组织也不同,最终性能也不同。(一)极其缓慢冷却转变共析钢平衡组织为:亚共析钢平衡组织为:过共析钢平衡组织为:PF+PP+Fe3C(三)等温冷却转变 将A迅速过冷到A1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使过冷奥氏体

2、在恒温下完成转变,然后再冷却到室温。过冷奥氏体在A1以下存在的尚未发生转 变的A。(一)C曲线的测定以共析钢为例,采用金相法测定。制样:把钢材制成151.5mm的圆片试样 (钻小孔,便于提取),分成若干组。2. 奥氏体化:取一组试样,在盐炉内加热使之 完全A化。3. 等温:将A化后的试样快速投入 A1 以下某一温 度的浴炉中进行等温转变,并开始计时。二、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图(TTT或C曲线)4. 记时:每隔一定时间取出一个试样,进行高温金相 组织观察。记录开始转变时间和转变终了时间。 将其余各组试样,用上述方法分别测出不同等温条件下A转变开始和终了时间,最后将所有转变开始时间点和终了时间点

3、标在温度时间(对数) 坐标上,并分别连接起来,即得C曲线。共析碳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图建立Ttt2tnt1(二)图形分析1.线、区说明(5线、6区)2.“孕育期”即转变开始线与纵坐标轴之间的距离。“鼻尖”处最短,既过冷A最易发生转变。3. 转变产物P、S、T、B下B上、M、AC曲线区域、转变产物及其性能M 转变P 转变B 转变 过冷A转变开始线过冷A转变终了线相变线M转变开始线M转变终了线P 5 25HRCS 25 35HRCT 3 5 40HRC上B 40 50HRC下B 50 60HRCM+A60 65HRC硬度强度增加塑性韧性下降性 能(一)珠光体转变(A1550)PF与Fe3C片层

4、相间排列的机械混合物,呈“贝壳状”根据片层厚度不同,可分以下三种:三、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的组织形态及其性能1、 珠光体的组织形态及性能索氏体(S)屈氏体(T)珠光体(P)温度/ A相变层片间距HRC性能A1600 AP(珠光体) 0.60.8m500分清1020随片间距减小,强度、塑性韧性升高650600 AS(索氏体)0.25m1000分清2030600550 AT (屈氏体) 0.1m 5000分清3040珠光体转变的类型、特征及性能 AFe3CAFe3C2、珠光体的转变过程全扩散型转变通过Fe、C原子的扩散和A晶格的改组来实现。 通过形核 长大来实现 Fe3CAP A B上(550350

5、 ),光镜下呈羽毛状。 半扩散型转变碳原子扩散,铁原子不扩散。 电镜下可看到Fe3C以不连续的短杆状分布于许多平行而密集的 F 条之间。 塑变抗力低易发生脆断 ,故其强度和韧性较差,工业上不应用。 HRC=40451. 上贝氏体(二) 贝氏体转变550Ms(230)B上显微组织光镜照片B上转变过程示意图A晶界Fe3CFe3C上BB下 显微组织光镜照片 F针是过饱和的固溶强化 。电镜下Fe3C呈细短条状,沿着与的长轴相夹的方向分列成排,均匀分布在呈55 65角的F针内弥散强化。A B下350Ms(230),光镜下呈黑色针状。2. 下贝氏体强韧性好,硬度为5060HRC,是工业生产上追求的组织。可

6、采用等温淬火得到。B下 黑色针状A 白色块状M 灰色针状B下转变过程示意图碳化物碳化物碳化物下BM形态主要取决于高温A中的含碳量。即:WC%,淬火后组织中的M片,而M板条。当WC1.0%的钢淬火后组织几乎全是M片,当 WC Vk)。(3)在不断降温的条件下形成 降温中断M转变停止。(4)转变速度极快。 瞬间形核,瞬间长大。A中的C% 则 MS、Mf ,残余A含量。3. M转变的特点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Tn总是低于平衡结晶温度T0,这一现象称为过冷现象,T0与Tn的差值T称为过冷度,。(6)产生很大内应力。奥氏体的碳含量对残余奥氏体量的影响奥氏体的碳含量对M转变温度的影响MsWc(%)00.20.

7、40.60.81.01.21.41.61.82.02001000100200300400500600700温度/Mf4. 冷处理 A会降低淬火钢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或长期存放时, A会发生转变,引起钢件尺寸精度的变化。冷处理在淬火后立即进行,他是淬火的继续。处理温度根据钢的Mf点决定,通常在 -50 -80。 1. 碳含量的影响碳钢C曲线的比较四、影响C曲线位置和形状的因素与共析钢相比: 各多一条过冷A先共析相(F或Fe3C)转变线。 亚(过)共析钢的C曲线左移; 亚(过)共析钢的Ms、Mf 线上(下)移。 A中含Co或WAl 2.5%时,C曲线向左移;其它溶入A的合金元素均会使C

8、曲线右移。 碳化物形成元素如Cr、W、Mo、V等存在使C曲线形状变化,变成两拐弯(如图5-16)。2. 合金元素的影响时间/s110102200400600800温度/时间/s0.5C2.2Cr时间/s110102200400600800温度/时间/s0.5C4.2Cr(P101图5-16)铬对C曲线的影响 Cr% ,C曲线的形状发生改变;使C曲线在鼻子处分开,形成(过冷A P和过冷A B)两个C曲线。加热温度、保温时间 3. 加热温度与保温时间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原因:C曲线右移转变时形核率A稳定性A成分均匀未溶碳化物A晶粒尺寸晶界面积C曲线右移 五、C曲线的意义和应用 1. 反映了过冷度(T)与过冷A转变速度的关系。(一)意义 2. 反映了过冷A在不同T下的转变产物。(二)应用CCT曲线位于 TTT的右下方;CCT曲线中没有 AB 转变1. 在转变图上估计连续冷却转变产物退火正火淬火淬火水冷:V实 Vk M2. 马氏体淬火临界冷却速度油冷:V实VK(M)V实VK(M+T)淬火临界冷却速度:Vk 获得完全M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或与转变开始线相切的冷却速度tmC曲线鼻尖处温度mC曲线鼻尖处时间例如:T8钢加热后tmm3. 确定工艺参数4. 确定冷处理工艺的温度等温退火分级淬火等温淬火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