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13.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13.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13.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13.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科技http:/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分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辽宁阜新 123000)5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及原因,并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抽样高校的 2400 名毕业大学生进行了问卷,对辽宁大学、东并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学、沈阳等六所通过运用分辨力系数就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计算原理和构建 Binary Logistic 回归模型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发现综合素质、择业期望、工作经验、和社会关系网络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10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即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确定恰当的就业期

2、望;要实施就业优先发展;建立社会就业信息共享,应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发展经济,调整科学专业设置,实现由供给导向就业需求导向的转化。:大学生就业;李号:C913.7量表;Binary Logistic 回归模型;对策15yzing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University studentsemploymentLi Rongbin, Yuan Cheng, Wang Ling, Wang Jian(Liaoning Engineering Techology, Univerisity public management and law school, LiaoNin

3、g FuXin 123000)20Abstract: This pr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 andthe reason, andh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 problem, take of the combination ofpractice and theory researethods, through the sle investigation, of liaoning university,25North-East uni

4、versity, shenagriculture college and so on six universities of 2400 graduatestudents carri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collect the relevant data. We use resolutioncoefficient calculation principle and constructing Binary Logistic regresmto influencefactor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isy

5、zed, and through the study foundt thecomprehensive quality, employment expecion, work experience, gender and sol network is30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based on this,ut forward the solution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the countermeasures, which improve t

6、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change ideas, determine appropriate employment expected; Theernment should enforce the employment prior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Establish a sol employment information sharing platform, the 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macro-cont

7、rol, efforts to develop the economy, adjust science35profes guidance.al setting, realize the talent supply and demand guide the converof the employmentKeywords:GraduateEmployment;LikertScale;BinaryLogisticRegres countermeasuresM;400引言自 1999 年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大,在校生的人数不断激增,据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有关数据显示:2011 年

8、我国高校在校生达到 660 万人,而这一数字几乎是十年前高校在校人数 115 万的 6 倍,这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教育阶段过渡大大众化教育,与此同时,由于我国人力市场供需的不平衡,使得我国大学生45作者简介: 通信联系人:,(1989-),男,主要研究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1979-),男,讲师,所博士,辽宁省学会副长,主要研究方向:与可持续发展。: Yua- 1 -中国科技http:/的供给远远要大于需求,这种情况下,毕业大学生人数的激增导致了毕业生就业的,再加上每年新增的就业劳动力,使得大学生的就业更是着前所未有的。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9、。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和研究机构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研究比较早且成学者 Val Batcher(2002)认为应该将大学生职业指导定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以此来有:英国大学50生职业指导服务体系,同时主张通过职业指导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1;而加拿大大学与学院(2003)则主张大学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增强大学毕业生对社会的适应性,提高其就业能力,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2;另一位学者 Niall OHinggins(2002)则从市场供求关系角度出发来分析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内在机制3。国内学者则主要从以下方面做出研究:曾湘泉(2004)主张把我国宏观社会环境的变

10、化纳入大学生就业问题的55原因4;5,(2006)6等从就业成本角研究之中,以此来探求大学生就业难的度来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并对大学生就业成本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降低大学生就业成本的途径;(2007)7通过论证建立职务系统工程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而树(2007)8通过建立 Logistic 回归模型来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并针对大学生就60业难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措施。除此之外,有些学者还通过实地,分别从大学生自身,学校,用人,政策和历史原因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上分析虽然角度广泛,视角独特,然而大多数研究都是基于纯粹的理论分析或定性研究,很少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对大

11、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研究数据的碎片化,局部性,也使得得出的研究结论缺乏度和说服力。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建立 Logistic 回归模65型,从大学生自身,用人要?等方面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以及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1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1.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为了深入了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及存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公共管理与法70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组”于 2011 年 7 月下进行专题调研,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问卷 300 份,回收 288 份,有效问卷 256 份,问卷有效率为 85.3%;同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辽宁大学、东学、沈阳、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建筑大

12、学和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六所高校的 2500 名大学毕业生进行问卷(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课题组在沈阳六所高校抽样所得的数据),本次覆盖包括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75院系和不同专业,本次共了 2500 份问卷,回收 2467 份,回收率为 98.7%,通过SPSS对问卷进行剔除和筛选,经整理,最后得到的有效问卷为 2400 份,问卷有效率为 92%。由于抽样方法的限制及范围狭窄等客观原因,本次的数据库与我国大学毕业生整体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因此本文根据 2008 年1%抽样的分结构,80对往届毕业生数据库进行了,来数据在结构上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次调查数据的精确性。同时,的研究将主要分析大

13、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影响,鉴于问卷具备的样本量,研究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具有统计的度。1.2样本统计描述通过 SPSS17.0 统计,在 2400 分有效问卷中对大学毕业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考查,- 2 -中国科技http:/85各样本的属性分布如(1)表,可以看出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在和户籍所在地等自然特征方面,样本显示:在所有的被者中,在有1286 人,占总人数的 53.58%,女性为 1114 人,占 46.42%,这表明在本次结构上是合理的;拥有城市户籍的大学生有 1742 人,占总人数的 72.69%,这其中户籍在省会城市的有 772 人,占总人数的三成左右,而户籍在农村的只有 658 人,

14、只占总人数的 27.31%。从毕业的学校和专业类型来看,其中毕业于“985”和“211”重点高校的大学生有 762人,占总人数的 31.75%;大多数学生还是毕业于一般普通高校,有 1096 人,约占总人数的 46%;毕业于民办高校的大约有 151 人,占总人数的不到 7%,其他类型学校毕业的有 391人,占总体的 16.29%。90再从专业来看,专业为、经济学的有 561 人,占 23.38%;而理工科的有 727 人,95占总人数的 30.29%;学农的只有 39 人,约占总体的 1.7%;学医的有 115 人,约占总人数的 4.76%,而学习其他专业的则有 958 人,约占总人数的四成左

15、右。表1 大学生基本特征统计表Table 1 College students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B人数 12861114百分比(%) 53.5846.42一般普通高校民办高校其它专业109615139145.676.2916.29男女户籍所在地省会城市 地级市县城乡镇农村学校类型 “985”高校 “211”高校772606364196462人数 19257032.1725.2515.178.1719.25百分比(%) 8%23.75149412218509391159586.2117.179.0821.211.634.7939.9经济学理学 工学

16、农学 医学 其他100资料来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研数据。组”于 2011 年七月在沈阳六所高校1.3 毕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1.3.1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要以大学所在地和家乡城市为主105通过研究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在毕业后都会选择大学所在城市或家乡所在省内的城市工作,根据表(2)显示:大约有 770 人的大学毕业生会选择在大学生所在地工作,占总人数的 32.38%,另外选择在省内城市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有 1068 人,约占总人数的 44.5%,把这两项综合起来可以看出,约有 76.9%的大学毕业生会选择在大学所在地或家乡所在的省内城市工作,而选择在其他地方工作的只

17、有 505 人,约占总人数的 23.13%。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由于许多毕业生在大学所在地城市学习生活了好长时间,他们在当地够构建了一定110的社会关系网络,积累起了一定的社会资本,通过当地的人脉关系或是在当地就业政策的指导下,他们能够在当地找到比较适合自己的工作,因此他们会选择在学校所在地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传统的血缘关系和地域关系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他们无法在大学所在地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因此他们只能返乡,通过家里的人脉关系或社会资源,从而谋取一个好的工作,因此他更倾向在家乡工作。115- 3 -中国科技http:/表 2 大学毕业生工作

18、所在地统计表Table 2 A graduate employment s istics120资料来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研数据。组”于 2011 年七月在沈阳六所高校1.3.2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资较高,但和女性之间存在着差距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劳动力的就业工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而作为高人力资本投资的大学生,他们的工资水平也在不断的增加,并且已经超过了体力劳动者的评价工125资水平。通过的研究发现: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水平较高。但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女性工资要低于约占总人数的 46%,的提高。但与此同时资。通过表 3可以发现:月工资水平在 3000

19、元以上,女性约占总人数的 35%,这表明我国毕业生的工资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也应看到毕业生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其中工资在 3000 元以下130的有 711 人,占总人数的 55.29%,而女性有 715 人,占总人数的 64.19%,女性比高出约 9 个百分点。而工资水平在 7000 元以上的,有 108 人,占总人数的 8.4%,而女性只有 48 人,占总人数的 4.3%,女性比要低约 4 个百分点。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男女毕业生的工资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毕业生的工资水平要远远高于女性工资水平。除此之外,不仅之间的工资水平存在差异,内的工资水平也存在着较大的差135距,以毕业生为例,工资水

20、平最高 20%的人是工资水平最低 20%人月收入的 2.97 倍,而女性毕业生这一比例为 2.43 倍。表3 大学毕业生和月收入交叉表Table 3 A graduate of sex ande tables140资料来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研数据。组”于 2011 年七月在沈阳六所高校1.3.3工作和自己所学专业关联度较低事实上,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所学专业与就业行业不对口已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据有145报显示:2012 届高职高专、本科、毕业生,计划毕业后的工作“最好与专业相关”的比例分别为 65%、68%、80%。而三类毕业生中,已签约者的工作与专业相关比

21、例依次为62%、71%、86%。因此可见我国大学生就业中现有工作和自己学的专业不匹配早已成为一- 4 -X Y2000 元及以下2001-3000元 3001-4000元 4001-5000元 5001-6000元 6001-7000 元7001-8000 元8001-10000 元10000元以上小计男264(20.53%)447(34.76%)224(17.42%)110(8.55%)151(11.74%)32(2.49%)28(2.18%)46(3.58%)34(2.64%)1286女321(28.82%)394(35.37%)202(18.13%)90(8.08%)68(6.10%)2

22、2(1.97%)13(1.17%)19(1.71%)16(1.44%)1114选项小计比例上大学所在城市77732.38%家乡所在省份(省会城市或地级市)81734.04%家乡所在省份(县级市及其他)25110.46%其它省会城市或直辖市31112.96%其它省会地级市或县级市1928%其它522.17%中国科技http:/种普遍的现象。 在的中有一道问题是:您的工作与您所学专业的相关程度为(若没更换过工作,第二项不填),这个问题来测量大学毕业生工作与所学专业的相关程度,150根据统计结果表明(见表 4):其中第一工作与专业关联度非常对口或基本对口的有 1148人,占总人数的 47.83%,因

23、此可以说约有一半的毕业生无法找到与自己的专业相关的工作;而与专业有一些关联的,有 683 人,约总人数的 28%,根本不对口、不清楚或没有回答的有 569 人,约占总人数的 23.71%。这两项加起来已经超过了半数水平。从以上的分析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对口就业率较低,这也是急需关注。155表 4 大学生工作与专业关联度统计图Table4 College students work and profesal correlation s istical figure资料来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研数据。组”于 2011 年七月在沈阳六所高校1601.3.4往届毕业生就

24、业满意度较高,女性对工作的满意度要低于通过 SPSS 统计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进行交叉分析,研究后发现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较高,但是其中女性对工作的满意度要低于。通过表 5可以看得出,对现在的工作感到非常满意的有 103 人,只占总人数的 4.29%;感觉比较满意的有 915 人,约占 38.13%,这两项加起来占总人数的 42.42%;而约有 46%的大学毕业生对现在的工作感到一般,这三项加起来约占总人数的 90%,远远超过生活满意度的半数水平(50%);而对现在的工作感到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的只有 284 人,只占不到总人数的 10%,这表明大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的满意度较高,从侧面也表明了

25、大多数大学毕业生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自身的能力水平及就业环境做出了正确的认识和评估,自动把薪酬标准降到合理区间。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满意度。165170表 5 大学毕业生工作满意度表Table 6 College graduates work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资料来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研数据。组”于 2011 年七月在沈阳六所高校175但是通过表 6.研究发现女性对工作的满意度要远远低于,其中对现在的工作感到非常满意的有 63 人,占总人数的 4.90%,而女性只有 40 人,比女性高 1.3 个百分点;而在比较满意这一

26、项中,占 39.19%,女子占 36.89%,比女性高 2.2 个百分可以看出,对工作的满意度要高于女性,高出 3.5 个百分点,点,把这两项加起来180而对于现在的工作感到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的,女性却远远,其中女性有 137 人,约占总人数的 10.66%,而女性有 147 人,约占总人数的 13.2%,女性比高出 2.5%百分点。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着明显的现象,使得大量的女性大学生在毕业后无法找到合- 5 -选项小计比例非常满意1034.29%比较满意91538.13%一般109845.75%不满意2399.96%根本不满意451.88%题目选项非常对口基本对口有一些关联根本不对口不清

27、楚(空)第一份工作与专业关联度349(14.54%)799(33.29%)683(28.46%)481(20.04%)60(2.5%)28(1.17%)中国科技http:/适的工作,从而降低了她们对工作的满意度,增加了对现有工作的不满。185表6和工作满意度交叉表Table 6 Gender and job satisfaction tables资料来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研数据。组”于 2011 年七月在沈阳六所高校2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国外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分析的研究较多, 一些有190的大型研究都获得了较为一、学校、专业、成绩、就业信息致的研究结论, 即大学

28、生过高的预期收入、家庭背景、来源等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此外有些学者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学历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9,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195分辨力计算法,取出其中分辨力系数大于 1 的因子,然后结合有关理论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为了更好的分析各个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程度,本文使用了分辨系数力的计算原理问卷中设计了 10 个影响(见表 7),每个影响即李量表法。在本次的答案按其对大学生就业重要性分三个等级,这三个等级分别是:重要,一般,不重要。同时把这三个等级按照强烈程度由高到低地方向,分别赋值 3 分,2 分,1 分。然后根据问卷计算20

29、0出各个影响的分辨力系数。每个影响的分辨力系数计算方法是,量表总分最高的25%被者在该影响上的平均得分与量表总分最低的 25%被者在该影响上的平均得分之间的差值,详细结果见表(7)。205表7 量表中的影响及其分辨力系数Table4 Scale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resolution coefficient影响总分最高的25%人的平均分总分最低的25%人的平均分分辨力系数综合素质择业期望工作经验2.812.742.252.642.402.591.992.511.862.321.321.301.011.471.251.510.961.570.991.561

30、.491.451.080.960.940.870.72社会关系网络学习成绩学校名气国家就业政策应聘要求信息发布资料来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研数据。组”于 2011 年七月在沈阳六所高校2.1 变量的选择Logistic 回归模型是研究定性变量与影响210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之一。 由于因变量大学生是否愿意就业是一个二分变量,所以,选择二元 Logistic 回归模型最为理想。 在这里,大学生“就业” “1”表示,如“不就业”用“0”表示。- 6 -XY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根本不满意小计男63(4.90%)504(39.19%)582

31、(45.26%)109(8.48%)28(2.18%)1286女40(3.59%)411(36.89%)516(46.32%)130(11.67%)17(1.53%)1114中国科技http:/215其中,pi=P(yi=1|x1i,x2i,ki)为在给定系列自变量 x1i,x2i,xki 的值时的事件发生的概率,i 为大学生;k 为影响的回归系数,k 为影响;n 为影响这一;为回归截距。概率的个数;Xki 是自变量,为第 i 个样本大学生的第 k 种影响根据变量无量数据理过处理的结果,对 2400 份问卷的截面数据进行 Logistic 回归处理。在,首先将是否就业(Y)作为因变量,综合素质

32、(X1),择业期望(X2),工220作经验(X3),(X4),社会关系网络(X5),学习成绩(X6),学校名气(X7 )等作为自变量全部引入回归方程,建立回归方程形成模型,具体各个变量的赋值及分布情况如表 8 所示。表8 模型中的变量定义225变量名称定义变量及分类综合素质择业期望工作经验1111111高 高 丰富有影响有好大0000000不高低不丰富 没有影响没有不好低社会关系网络学习成绩学校名气资料来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研数据。组”于 2011 年七月在沈阳六所高校2.2 变量的显著性分析在本文的研究中使用了 Binary Logistic 进行回归分析

33、10,选取了基于极大似然估计下的似然比卡方统计的向前逐步选择法(Forward LR),这样既能避免 walds 检验存在的缺陷,230提高模型拟合的度,同时也能对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检验。从模型的综合检验可知,整个回归模型的方差检验值 F 为 44.216,显著性水平为 0.000,说明整个模型符合 SPSS 分析的要求,从整体上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其中调整后的可决系数 R2 为 0.769.这说明上述 6个指标变量对大学生就业具 76.9%的解释力,因此可以说模型在总体上是可行的,能够很好的解释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具体数据见表(9)。235表9 进入模型的变量Table9o the m of

34、 variable变量名系数(B)标准差S.E卡方WaidP值SigOR值Exp(B)X1 X2 X3 X4 X5.9951.653.815.9221.279.199. 5798.22628.77212.62322.11332.87F=44.216.000.002.000.001.000Sig.=0.0004.6120.4622.472.573.24调整后的R2=0.769240资料来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组”于 2011 年七月在沈阳六所高校的调研数据。2.3 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通过对表(9)的仔细分析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的

35、综合素质对就业的245影响最大,从表中可以看出综合素质的OR 值 Exp(B)值最大,为 4.612,这说明大学生综合- 7 -Table8 Variableshe m definition中国科技http:/素质高的就业率是综合素质低就业率的 4.612 倍。一方面,这说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他们能否就业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用人不再只看学生的毕业学校,而是越来越看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拟和结果给将要毕业找工作的大学生敲响了一个警钟,以往固有的就业观念必须被打破,只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250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2)对大学生就业有显著的影

36、响,通过研究发现男大学生就业的概率是女大学生就业概率的 2.574 倍,这说明在就业市场上,存在着一定的现象,女大学生就业权利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现。通过的发现,约有 74.7%的女大学生认为在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存在着明显现象,由于一些人为的原因,她们被排斥在就业市场之外,不能和男大学生享受同等的就业机会;255此外,由于女学生在心理和生理等方面的差异,她们不能够从事一些高工作,高强度的子加上女性需要,抚养。这样在同等的情况下,企业必须为女性职工支付更高的机会成本,因此,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考虑,许多用人更愿意招收男大学生,而不260愿意招收女大学生。这样大量的女大学生就为的排斥在市场之外,

37、而不能找到工;(3)工作经验对大学生就业有较大的影响。在研究中发现有工作经验大学生的就业概率是没有工作经验大学生就业概率的 2.471 倍,在中发现约有 60%用人在招聘过比较看重应聘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尤其是他们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约有 20%的要求应聘者必须有 2 年及 2 年以上的工作经历,这些苛刻的要求用人踏出校门的大265发现约有 53%应聘者就是因为缺乏工作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阻碍,通过验而未被用人录用,可见工作经验对大学上就业有重要的影响,这要求在学习知识之外,要做一些和创新能力,为工作,这样就可以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尤其是自己的动手能力以后得找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4)就

38、业期望对大学生就业有一定的影响 ,笔者在愿意去中部城市,中发现几乎有 90%的被者表示愿意去沿海地区工作,8.5%的被者270而仅仅只有 1.5%的人愿意去西部地区工作。在中也发现有相当例的毕业生想去国企、外企和部门工作。而想在私企工作的人寥寥无几。与此同时,我们发现有超过 50%的被者( 73.5%) 希望自己的月薪是 3000-5000 元左右, 希望是 4000-5000 元的也不在少数, 比例为 15.5%, 而只有 11%的被者的期望自己的月薪在 2000 元以下。可见,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确实不低,与此同时,毕业大学生对月薪的过高期望275与实际能力低下,工作经验产生了怀疑。因

39、此许多用人的形成了强烈反差,使得许多用人对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在招聘大学生时不得不定下了许多苛刻的要求,这使得许多只知“死读书,读死书”的大学生在毕业时无法找到工作,毕业等于失业。同时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许多用人在招聘时宁愿招收技校生,也不愿招收大学生。这些现象的出现对原本就就业压力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通过表(9)看出择业280期望的OR 值最低,为0.462,这就是说择业期望高的就业概率是择业期望低就业概率的 0.462倍,这一方面说明了就业期望低的学生比较容易找到工作,而就业的学生则不容易找到工作。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现代大学生的择业期望普遍过高,与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不相符合,

40、因此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现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只要能够合理的确定自己的择业期望,还是能够在毕业后找到工作,不至于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现象。- 8 -中国科技http:/3加强就业工作的具体措施2853.1应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发展经济作为社会责任的,各级应该注重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注力度,大力制定和实施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要大力发展经济,创造岗位,以满足大学生就业的需要;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着力发展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特别是要重点发展先290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从而为社会创造的中高端就业岗位,缓解外界大学生就业现状;要建立合理的政策机制,积极建立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的

41、机制,实行透明式管理,逐步消除国内就业区域不平衡,实现大学毕业生和基层的和谐发展;要健全保障大学生就业多元化的政策,构建能够保护以不同就业方式就业的大学生的社会安全网提供专门的创业培训、开业指导、政策等服务。同时,完善相应的,为大学毕业生创业构建295一个坚实的社会安全网。3.2 学校应调整科学专业设置,实现由供给导向就业需求导向的转化学校应该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系统,通过实际后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招生规模;在完成资料收集、通过理论论证的基础上适量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12;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300高等院校在制定招生计划时,应

42、该充分考虑师资水平、办学规模、市场需求等,合理设的自置专业,避免热门专业在同一学校的重复设置。在专业设置方面,应给予高校主权,增加其招生的灵活性,以适应市场化的需要。另外,要积极主动地改变应试教育模式,引导高校在教育中注学生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树立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新质量观,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多种调发展。,全面推进高校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3053.3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个人应对社会的水平的能力,是大学生当前的主要工作,这包括培养自己大语言的表达能力、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等。比如参加各种会、座谈会、辩论会,以培养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多进行

43、各种文体的写作,强310化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以培养自己的实践应用能力、动手能力,与此同时还要获得各种,如体现英语、计算机水平的等级等;除此之外,大学生在校期间还要培养自己的适应社会能力,即主动接受,融入新环境的能力,加强心理素质、人际交往、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总之,一个能力全面的大学生,必将在就业中,得到众多用人的青睐。3.4 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确定恰当的就业期望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必须把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确定骑当的就业期望作为工作315的首要内容。目前,已经我国已进建立了“市场导向、调控、学校、毕业生与用人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愈来愈突出。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就业期望,就业心理与行为模式还不完全适应新形势,有很多大学生抱着“的女儿不愁嫁”、“酒香不怕巷子深”、“工作要轻松稳定、工资待遇要高”等心态,在就业市场上观望,高不成、低不就,大大阻碍了大学生就业的顺利实现。3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符合实际的就业观念,势在必行。目前,要教育大学生树立的正确观念,320- 9 -中国科技http:/不攀比、不从众、不依赖、主动出击,在竞争中找到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工作岗位。3.5要实施就业优先发展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是按照计划指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