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知识竞赛题库_第1页
防雷知识竞赛题库_第2页
防雷知识竞赛题库_第3页
防雷知识竞赛题库_第4页
防雷知识竞赛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防雷知识竞赛题库一.填空题(一)雷电原理1、通常雷暴云上部荷 正电荷,下部荷负电荷,云底荷少量正电荷。2、地闪电场的C变化具有大气电场稳定而 大幅度的变化。3、一般轻离子的迁移率较重离子大二个数量级。4、大气离子的迁移率与大气的粘滞系数成反比,即与大气的密度成反比。5、在正常情况下,陆地上大气正离子的平均浓度为750。6、在正常情况下,陆地上大气负离子的平均浓度 650。7、晴天大气传导电流是大气离子在 电场作用下形成的电流。8、云雾粒子的荷电量与粒子的半径有关,通常 半径越大,荷电量越大。9、通常对流云的荷电量较层状云荷电量要 大。10、闪电电流方向向上称为负地闪。11、晴天大气对流电流是大

2、气离子随 气流垂直移动下形成的电流。12、地闪电场的K变化表现为在闪电场J变化部分迭加有若干持续时间不到1毫秒的微弱而迅 速的脉冲状大气电场。13、在第一闪击之后形成的沿第一闪击路径由云中直弛地面的先导称箭式先导。14、地闪的第一闪击是指 由梯式先导到回击这一完整的放电过程 。15、地闪电场的M变化是在电场的C变化上迭加有若干持续时间不到 1毫秒的脉冲状大气电 场16、在正常情况下,海上大气电场为 130伏。(二)法律法规1、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气象法明确规定了防雷工作的组织管理部门, 即各级气象主管机构。2、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应当符

3、合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3、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4、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使用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给他人造成损失 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5、第三十七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安装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 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 责令改正,给予警告。使用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给 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 赔偿 责任。”6、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国务院412号令)规定的377项对 防雷装置检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单位资质认定由中国气象局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

4、机构负责;378项对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由县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负责。7、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是 国家法律,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于 2000年1月1 日起正式施行;XX省气象条例是地方性 法规,由XX省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XXXX 年X月X日起正式实行;中国气象局颁布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是 部门规章。8、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于20XX年7月11日以中国气象局第20号令 形式发布。9、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对监测与预警、防雷工程、防雷检测、雷电灾害调查、鉴定、防雷产 品等五个方面做作了规定。)10、国家鼓励和支持防雷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推广应用防雷科技研究成果,加强防 雷标准化工作,提高

5、防雷技术水平,开展防雷减灾科普宣传,增强全民防雷减灾意识。11、外国组织和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防雷减灾活 动,应当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会同有关部门批准,并在当地省级气象主管机构备案,接受当地省级气象主管机构的 监督管理。12、各级气象主管机构 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雷电和雷电灾害的发生机理等基础理论和防御 技术等应用理论的研究,并加强对 防雷减灾技术和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和开发。13、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所称防雷装置,是指 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 连接导体的总称,用以防御雷电灾害的设施或者系统。14、防雷工程专业设计和施工实行资质认定制度

6、。 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资质分为甲、 乙、 内三级,并实行分级管理。甲级资质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认定;乙级和丙级资质由省、 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认定。15、防雷工程是指通过 勘察设计和安装防雷装置形成的雷电灾害防御工程实体。16、各类建(构)筑屋、场所和设施安装的雷电防护装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防雷标准和国务院防雷主管机构规定 的适用要求,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设计;施工和检测。17、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 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18、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单位,应当 按照相应的资质等级 从事防雷

7、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 工。禁止无证或者超出资质等级 承担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19、根据中国气象局防雷减灾管理办法规定,防雷装置的设计实行审核 制度。20、防雷装置的设计实行审核制度,未经审核同意的设计方案,不得交付施工。21、县级气象主管机构 按照有关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22、防雷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 审核同意的设计方案 进行施工,并接受 当地气象主管机构 的监督管理。23、防雷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 审核同意的设计方案 进行施工,并接受 当地气象主管机构 监 督管理。在施工中变更和修改设计方案的,应当按照原申请程序重新 申请审核。24、防雷工程未经当地气

8、象主管机构一验收或未取得合格文件的不得交付使用。25、防雷装置实行竣工验收制度。防雷工程竣工后,应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一提出验收申请。验 收合格的,由气象主管机构出具合格证书。验收不合格的,负责验收的气象主管机构作出 不予核准的决定,书面告知理由。未取得合格文件的,不得投入使用。26、检测报告的防雷检测单位,应当对隐蔽工程进行逐项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负责。检测报告 作为竣工验收的技术依据。27、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防雷装置 检测应当每年一次,对爆炸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 每半年检测一次。28、从事防雷装置检测的单位实行 资质认定。29、从事防雷

9、检测的单位实行资质认定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另行制定。30、防雷检测资质的单位对防雷装置检测后, 应当出具检测报告。不合格的,提出 整改意见。 被检测单位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应当报告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由当地气象主管机构依法作出处理。31、已安装防雷装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主动委托有相应资质的防雷装置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检 测,并接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 和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的管理和监督检查。32、灾害调查、鉴定工作由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 负责组织。33、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配合 当地气象主管机构 做好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工作。34、受雷电灾害的组织和个人,应当

10、及时向 当地气象主管机构 报告,并协助当地气象主管机构 对雷电灾害进行调查与鉴定。35、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人员密集场所等项目应当进行雷电灾害 风险评估,以确保公共安全。36、防雷产品应当符合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规定的使用要求。防雷产品的使用,应当到省、 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备案,并接受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检查。37、防雷产品应当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授权的 检测机构测试,测试合格并符合相关要求后方 可投入使用。38、防雷减灾管理办法规定被许可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质、通过设计审 核或者竣工验收的,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给予 警告,

11、可以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罚款;已取得资质、通过设计审核或者竣工验收的,撤销其许可证书;被许可单位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认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9、省级气象学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雷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认定工作。防雷专业技术人员必 须通过省级气象学会组织的考试,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40、从事防雷专业技术的人员应当取得 资格证书,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对本级气象学会开展 防雷 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认定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41、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对 资质申请条件、资质申请与受理、资质审查与评审、监 督管理等四个方面做作了规定。)42、防雷工程专业设计资质证和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质证分正本

12、和副本,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统一印制。43、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的认定应当遵循 公开、公平、公正.以及便民、高效和信赖保护的原则。44、防雷产品生产、经销、研制单位不得申请防雷工程专业设计资质。45、申请甲级资质的单位,注册资本 人民币一百五十万元 以上。46、申请甲级资质的单位,至少有一个防雷工程项目的营业额不少于一百五十万元;并经过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47、申请乙级资质的单位,注册资本人民币 八十万元以上;具备两名以上防雷相关专业高级技 术职称人员,四名以上具有防雷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称人员,并具有一定数量的辅助技术 人员。近三年内完成防雷工程总额不少于 四百万元,所完成的综合

13、防雷工程不少于 二十个, 每个工程额不低于 十五万元,其中至少两个工程额不低于 五十万元。48、申请乙级资质的单位,已取得 丙级资质一年以上,每年年检合格。49、申请甲级资质的单位,应当向企业注册所在地的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 提出中 请;申请乙、丙级资质的单位,应当向企业注册所在地的设区的 市级气象主管机构 提出中 请。50、甲级资质的受理时间为每年的九月,乙级、丙级资质的受理时间为每年的 三月和十一月。51、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申请甲级资质的单位进行初审;设区的市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申请乙、丙级资质的单位进行初审。主要审查申请单位提

14、供的材料是否真实、完整,是否符合相应的资质条件。52、防雷工程专业甲级资质评审委员会的人员组成由 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确定;防雷工程专业 乙、丙级资质评审委员会的人员组成由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 确定,并报国务 院气象主管机构备案。防雷工程专业资质评审委员会在评审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到申请单位进行现场考核;评审时以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并提出评审意见。53、工程专业设计和施工资质的有效期为 三年。在有效期满三个月前,申请单位应当向原认定 机构提出延续申请。原认定机构根据年检记录,在有效期满前 .一个月内作出是否延续的决 定,并办理相关手续。54、取得资质的单位在资质证

15、书有效期内 名称地址、注册资本、 法定代表人等发生变更的,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 三十个工作内,向原认定机构 办理资质证的变更手续。55、取得资质的单位,需要承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 行政区域外防雷工程 的,应当到工程所 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 备案,并接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的 监督管理。56、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对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的资质认定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负责对从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和施工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定期将监督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 予以记录、归档,向社会公告。57、伪造、涂改、出租、出借、挂靠、转让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

16、工资质证书的;由县级以 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 警告,可以处五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给 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8、负责监督检查的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的真实材 料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五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9、未取得资质证书或者资质证书已失效,承接防雷工程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 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五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 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

17、的,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60、超出资质等级或者未经备案承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外防雷工程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五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给 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61、雷工程资质单位承接工程后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五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 赔 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62、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防雷装置必须与主体工程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63、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程序、文书等应当 依

18、法予以公示。64、防雷装置设计经审 核合格的,许可机构应当办结有关审核手续,颁发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65、防雷装置设计经审核不合格的,许可机构出具 行设计修改后,按照原程序重新申请设计审核66、防雷装置设计审核许可机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防雷装置设计修改意见书。申请单位进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决定。67.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许可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并出具防雷装置竣工验收资料补正通知。68、许可机构应当在收到全部防雷装置竣工验收申请材料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根据本规定的

19、受理条件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 的书面决定,并对决定受理的申请出具 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受理回执。69、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的监督与检查,建立 健全监督制度,履行监督责任。公众有权查阅 监督检查记录。70、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下级气象主管机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违规行为。71、单位和个人发现违法从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活动时,有权向县级以上地方气象 主管机构举报,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应当 及时核实、处理。)72、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进行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监督检查时,有关单位和个 人应当予以支持和配合,并

20、提供工作方便,不得拒绝与阻碍依法执行公务。(三)技术标准1、闪电静电感应是由于雷云的作用,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于雷云符号相反的电荷,雷云主放电时,先导通道中的 电荷迅速中和,在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得到释放,如没有就近泄入地中 就会产生很高的电位。闪电电磁感应是指由于雷电流迅速变化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瞬变的强电磁场,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 电动势。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 雷电静电感 应和雷电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 火花放电。)2、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低压线路宜采用电缆埋地引入,当难于全长采用电缆时,允许在不小于2户米距离内改用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3、根据GB50057-2

21、010规定,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直击雷防护的 接闪网的网格尺寸应不大于10X10m 或12X8m当建筑物高度超过45米时,首先应沿屋顶周边敷设接闪带,接闪带应设在 外墙 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上,也可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外,接闪器之间应互相连接。4、根据GB500572010的规定,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接闪带(网)的专设弓I下线应不 少于2根,其设置间距(或平均间距)应分别为 12m、18m、25m。5、第一类、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独立接闪杆、架空接闪线或架空接闪网应设立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 敷设成环形接地体,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 Q;第三类防雷建筑

22、物的每根引下线的 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 Q o6、接闪杆接闪器长度为1-2米时,用圆钢制作时直径不应小于16毫米;钢管直径不应小于 25 毫米。7、建筑物防直击雷装置接闪带(网)用圆钢制作时直径不应小于 8毫米;用扁钢制作时截面积不 应小于50平方毫米,其厚度不应小于 2.5 毫米。8、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 2.5 米,人工垂直接地体间的距离及人工水平接地体间的距 离宜为5米。9、金属板下无易燃物品时,铅板的厚度不应小于2mm不锈钢、热镀锌钢、钛和铜板的厚度不应小于0.5mm铝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0.65mm锌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0.7mm金属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时,不锈钢、热镀锌钢和钛板的厚

23、度不应小于4mm铜板的厚度不应小于5mm铝板的厚度不应小于 7mm金属板应物绝缘被覆层。(薄的油漆保护层或1mm 厚沥青层或0.5mM聚氯乙烯层不属于绝缘被覆层)10、若从空间位置来分类,可将闪电分成 云内闪电;云际闪电;云地闪电11、建筑物的防雷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 按防雷要求分为 三类。12、北京人民大会堂其建筑应划为 二类防雷建筑物。13、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独立接闪杆和架空接闪线(网)支柱及其接地装置至被保护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 nr14、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高于45m的建筑物,其上部占高度20班超过45m的部位应防侧击雷。) TOC o 1-5 h

24、z 15、第二类建筑物防直击雷装置宜装设在建筑物上,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尺寸不应大于.10mx 10m或12mx 8m的接闪网格。接闪杆(线)保护范围的滚球半径为45m 。16、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专设引下线不应小于 2 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8m同时每根引下线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 Qo17、建筑物接闪带、引下线可采用圆钢或扁钢 ,宜优先采用 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 。扁钢截面不应小于 80 mrH其厚度不应小于 4mm18、当独立烟囱上采用热镀锌接闪环时,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2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100mm, 其厚度不应小于4mm19、加油站属于第二类防雷

25、建筑物,钢油罐的防雷接地点不应小于两 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Q。卸油场地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Q。20、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总配电箱起供电给本建筑物内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 须采用TN-S系统。21、专设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外表面明敷,并应经最短路径接地,建筑外观要求较高时可暗敷,但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 10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80mm22、SPD的接地端应采取尽可能的 短 而直,接线长度一般不应大于0.5 m.23、省档案馆应划为 三类防雷建筑物。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 大于等于 30%寸,该建筑物宜确定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24、高度不超过40m的烟

26、囱,可只设一根引下线,超过40m的烟囱应设两根引下线。可利用螺 栓或焊接连接的一座金属爬梯作为两根引下线用。25、当烟囱上的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2mm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上于地面0.3m至1.8m之间装设断接卡。26、埋于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水平接地体宜 采用扁钢或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 14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90mm其厚度不应小于3mm 角钢厚度不应小于3mm钢管壁厚不应小于2mm27、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盘(箱)开始引出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 采用TN-S系统。在一般情况下,当在线路上多处安装SPD且无准

27、确数据时,电压开关型SPg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10m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5m28、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 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 雷电活 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29、电子计 算机房电源进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采取防雷措施,电子计算机房电源 进线应采用地下直接埋设电缆 进线。当不得不采用架空线时,在低压架空电源进线处 或专用电力变压器低压配电母线处应装设低压 避雷器。30、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当其高度小于或等于60m罐顶壁厚不小于4 mnW,或当其高度大于60m罐顶壁厚和侧壁厚均

28、不小于 4mniM,可不装设接闪器,但应接地,且 接地点不应少于 两处;两接地点间距离不宜大于 30 m,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Q。31、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宜采取以下的基本屏蔽措施:建筑物 和 房间 的外部设屏蔽措施,以 合适 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这些措施宜联合使用。)32、我国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规定,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 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和被雷击后引起后果的严重程度,把需要采取防雷措施的建筑物分 为三类,用滚球法计算其直击雷防护范围时,一、二、三类建筑物分别选择 30、45、 60米的滚球半径。33、单支接闪杆高度为h,滚球半径为

29、hr,当hhr时,继续提高接闪杆高度无助于 扩大其保 护范围。建筑物高于滚球半径高度以上部分, 其上部占高度20班超过hr的部分应防侧击 雷:1、各表面上的尖物、墙角、边缘、设备以及显著突出的物体,应按屋顶上的保护措 施处理。2、布置接闪器应符合对本类防雷建筑物的要求,接闪器应重点布置在墙角、边 缘和显著突出的物体上。3、外部金属物,当其最小尺寸符合要求时可利用其作为接闪器, 还可利用布置在建筑物垂直边缘处的外部引下线作为接闪器。4、符合规范要求的 钢筋混凝土内钢筋和建筑物金属框架.,当作为引下线或引下线连接时,均可利用其作为接闪器。34、二类建筑物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 Q。防

30、直击雷接地宜和 防闪电感应、内部防雷装置、电气和电子系统 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并应与引入的 金属管线做等电位连接;外部防雷装置的专设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35、 在工程设计阶段,不知道信息系统的规模和具体位置的情况下,若预计将来会有需要防雷 击电磁脉冲的电气和电子系统,应在设计时将建筑物的金属支撑物 、金属框架或钢筋混凝土的钢筋等自然构件、金属管道、配电的保护接地系统 等与防雷装置组成一个共用接地系统,并应在需要之处的地方预埋等电位连接板。36、雷电是 发生在大气中的一种放电 的现象。37、雷电的破坏作用有热效应、机械效应、电动力效应、静电效应、电磁感应0)38、防雷工程专

31、业设计、施工未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审核或审核不合格,以及变更设计未按规定报批、擅自开工的。逾期不改正的,处以 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罚款。39、闪电感应由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组成,通信线路遭闪电感应后,闪电电涌以 行波形式沿线 路向两方向传播。40、由于雷击电磁脉冲严重程度不一样,建筑物内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的防雷保护区一般应划分为LPZ0、LPZQ、LPZ LPZn后续防雷区等区。41、所有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应在 LPZOAE LPZOBf LPZ1的界面处做 等电位连接。当 外来导电物、电力线、通信线在不同地点进入建筑物时,宜设若干等电位连接带,并应就 近连到接地体上。42、GB5005

32、7-2010规范适用于 新建、扩建、改建建(构)筑物的防雷设计,并且适用于 天线塔,共用天线接地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43、第一、第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首次雷电流幅值分别为200 kA、150 kA、100 kA,其雷电流陡度 di/dt 分别为 20 kA/s、15kA/ps、10 kA/s。44、有一座属于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高层大厦, 高度超过45米时,尚应采取一防侧击雷 和 等电位的保护措施。45、SPD叫做 电涌保护器 ,它是一种利用 非线性元件 ,用以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引导电涌电 流的器具。46、中国石化集团天津石油化工总厂的原油泵房,建筑物防雷应划为二类。47、当长金属物

33、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3。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48、当采取接闪器保护封闭气罐时,其外表面的 _2 区爆炸危险环境可不在滚球法确定的保 护范围内。49、架空接闪线和接闪网宜采用截面不小于50 mm勺镀锌钢较线。50、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 m。并宜敷设在当地冻土层以下,其距墙或基础不宜小于1m接地体应远离由于砖窑、烟道等高温影响使土壤电阻率升高的地方。51、某地平均雷暴日为20天/年,要建一座16米高的水塔,应按 第三 类防雷建筑物进行设 计。52、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应装设 等电位连接环,环间垂直距离不应大于_12m所有引下线、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和金

34、属设备均应连到环上。等电位连接环可利用电气设备的等电位连接干线 环路。53、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是选择220/380V三相配电系统中的电涌保护器(SPD时的一项重要 指标,TN制供电系统中安装的SPD的UC不应小于253 v。54、在防雷设计中,当接闪器成闭合环路或网状的多根引下线时,引下线的分流系数kc应为 TOC o 1-5 h z 0.44。当该接闪器被10kA的雷暴击中时,每根引下线的雷电流是k C* 10kA/n。55、建筑物的防雷应根据其 重要性 、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 求分为三类。西宁市有一个烟花爆竹厂,其生产车间(装置火药),应属于 第一 类防雷建筑物

35、。56、防直击雷的专设引下线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不宜小于3米。57、采用多根专设引下线时,应在各引下线上于距地面0.3米至1.8米之间装设断接卡,以便以后检测。58、电涌保护器(SPD必须能承受预期通过它们的雷电流,并应符合以下两个附加要求:通过电涌时的最大钳压,有能力熄灭在雷电流通过后产生的工频续流。59、粮、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场,宜采取 防直击雷 措施。60、电磁场强度没有得到衰减,但各物体不可能遭到大于所选滚球半径对应的雷电流直接雷击的防雷保护区是LPZ0B 区。61、当利用建筑物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在周围地 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 0.5m,二类防雷建筑物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

36、钢筋表面积总和S大于4.24kC平方;三类防雷建筑物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S大于1.89k c平方_。62、在做雷电防护工程时,接闪器应做热镀锌 或 涂漆 等防腐处理。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应采取 加大其截面.或其它防腐措施。63、对各类防雷建筑物,用铜或镀锌钢做等电位连接带时,其截面不应小于50 m吊64、为了防雷击电磁脉冲,在两个防雷区的界面上宜将所有通过界面的金属物做等电位连接。当线路能承受所发生的电涌电压时,电涌保护器可安装在被保护设备处,而线路的金属保护层或屏蔽层宜首先于界面处做一次等电位连接。65、测得某防雷设施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为15Q, 土壤电阻率为1000Q.m,

37、实际接地体长度为38m则其接地体有效长度le为63.2 m,接地电阻换算系数A为1.5,冲击接地电阻为10 Q。66、在敷设于土壤中的接地体连接到混凝土基础内 起基础连接体作用的钢筋或钢材的情况下, 土壤中的接地体宜采用 钢质或镀铜或不锈钢导体。67、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应划为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应划为 一第 一类防雷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 0.05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68、金属油灌

38、必须作 防雷 接地,其接地点不应少于_ 2 处,其弧形间距不应 大于30米。69、屋面接闪带支持架间距0.5 m固定支架的高度不宜小于150mm70、等电位连接带与接地装置之间的接地母线应采用不小于16 mm铜芯线。7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闪电感应措施,应符合下要求: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3。时,连接处应 用金属线跨接。对有不少于5 根螺栓连接的法兰盘,在非腐蚀环境,可 不跨接 。72、一类防雷建筑物高于30米时,二类防雷建筑物高度超过45米 时,尚应采取防侧击和 等电位保护措施。73、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止闪电电涌侵入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低压线路宜全线采

39、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在入户端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接到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74、接闪杆宜采用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针长 1米以下的圆钢为12 mm,钢宣为20 mm75、高层建筑屋顶的较大金属体可不装接闪器,但应与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76、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当屋内设有等电位连接的接地干线时,具与防闪电感应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2处。77、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I级试验的户外型电涌保护器,其电压保护水平应小于或等于2.5kv ,其每一保护模式应选用冲击电流等于或大于10kA。78、外部防雷保护系统主要由 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 组成。 (79 、高层建筑的防雷接地原则上

40、应采用共用接地系统为主。80、建筑物内系统指建筑物内的 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81、屏蔽是减少电磁干扰的基本措施。82、各类防雷建筑物应设内部防雷装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地面层处,建筑物金属体、金属装置、建筑物内系统一、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线应与防雷装置做防雷等电位连接。83、请写出图一中雷电流的分配比例:分配在信号线、各种管线上和电力线上的雷电流总和的50 %;分配在接地装置上的雷电流为 50 %。84、请注明信息系统接至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的基本方法。如上图二中, 是s型 等电位连接网;是 m 型等电位连接网。85、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接闪网格的尺寸不应大于5米X 5米或6米X 4米。第二类防

41、雷建筑物接闪网格的尺寸不应大于10米X 10米或12米X 8米。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接闪网格的尺寸 不应大于20米X 20米或24米X 16米。86、所有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均应在 LPZ0a区或LPZ0b区与LPZ1区的界面处做等电位连 接。87、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体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88、当互相邻近的建筑物之间有电力和通信电缆连通时,宜将其防雷装置互相连接。89、气象台(站)的雷电防护分为 三级,气象信息系统的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分为四级。90、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具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 Q,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与

42、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之间的最小距离为3m 。当屋内设有等电位连接的接地干线时,具与防闪电感应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2处。91、市郊旷野某炸药仓库,长10米、宽7米、高5米,且在四周50米处都有比仓库高的建筑 物,则该炸药仓库年预计雷击次数为0.00085 次/a (已知N=6.0次/ (km2*a).92、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应适当加密雷达机房和控制室的外墙钢筋密度。其钢筋密度网孔一般不大于 200mmx 200mm。墙上敷设的电缆、光缆与避雷引下线最小 平行净距离为1m 。93、单支接闪杆地面保护半径在 接闪杆高度等于滚球半径情况下为最大,其最大值为 滚球半径 。94、除第一类

43、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作为接闪器,但金属板下面有易燃物 品时,其厚度,铁板不应小于4mm铜板不应小于5mm ,铝板不应小于7mm95、排放爆炸危险气体的管口如有管帽时,若装置内的压力与周围空气压力差小于5kpa时,当排放物重于空气时,应保护到管帽上垂直1m水平2m的范围,当无管帽时应为管口上方5m的半球体。96、高度不超过40m 的烟囱,可只设一根引下线,超过该高度时应设两根引下线。可利用螺 栓或焊接连接的一座金属爬梯作为两根引下线用。97、当非金属烟囱无法采用单支或双支接闪杆保护时,应在烟囱口装设环形接闪带,并应对称布置三支高出烟囱口不低于0.5m的接闪杆。98、防雷等电位将

44、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用 连接导体或经电涌保护器连接到防雷装置上以减少 雷电流引发的电位差。99、接地体的有效长度按2好 确定。100、在p03000Q?m没的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 0.5m,每柱子 引下线 基础内所连接的 钢筋表面积总和0.82平方米 第二类,第三类 为0.37平方米。)101、GB50057-2010规范将建筑物防雷方法分为 防直击雷、防闪电电涌侵入和防闪电感应。102、在土壤电阻险率为200Q m的地方建造一周长60米闭合地网,实测工频接地电阻值5.8 Q ,请问地网中心点的冲击电阻2.9欧母。103、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具工频

45、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Q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与防直击雷的接地装置之间的最小距离为3m o104、多雷区为年平均雷暴日数在 20 天以内的地区。105、在设计接闪器时,可采用 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网之一或任意组合。(106、在独立接闪杆、架空接闪线(网)的支柱上严禁悬挂电话线、广播线 、 电视接收天线 及低压架空线等。107、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构建内有箍筋连接的钢筋或成网状的钢筋,其箍筋与钢筋、钢筋与 钢筋应采用土建施工的 绑扎法、螺丝、对焊或搭焊连接。单根钢筋、圆钢或外引预埋连接 板、线与构件内钢筋应焊接或采用螺栓紧固的卡夹器连接。构件之间必须连接成电气通路.108、第一、二类防雷建筑物防闪电感

46、应的措施,当平衡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 长金属物,具距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 金属线 跨接,跨接点的间距应大于 30米。109、在TN系统中,选择220/380V三相系统中的SPD其最大持续运行电压 Uc应不小于标称 电压(Uo=220V 的 1.15 倍。110、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 现行 有 关标准和规定的规定。111、进入一类防雷建筑物的低压线路至少应使用一段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直接埋 地引入,具埋地长度不应小于15 米。112、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高于30m时,尚应采取下列 防侧击雷的措施:1)应从30m起每隔不大 于6m沿建

47、筑物四周设水平接闪带并应与引下线相连。2) 30m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应与防雷装置相连。113、在电源引入的总配电箱处应装设 I级实验的电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的电压水平值应小 于或等于2.5kv 0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值,当无法确定时,冲击电流应取等于或大于 12.5kA0114、油罐防感应雷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 欧姆。(115、在需要防雷的空间内防发生生命危险的最重要措施是采用等电位连接。116、加油站用于汽车油罐车卸油的防静电接地装置,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 欧姆。117、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与其它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的情况下,应采取共用接地体,它的基本形式为:

48、垂直接地体 、水平接地体 。118、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米及 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高耸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119、电磁场强度没有衰减的防雷区分为 LPZ0A 和LPZ0B 两种。120、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低防直击雷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宜采用下列方法 :采用多支线外引 接地装置,外引长度不应大于有效长度,有效长度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接地体埋于较深的低电阻率土壤中、换土、采用降阻剂。121、根据对雷电所测量的参数得知,雷电流最大幅值出现于首次雷击,雷电流最大陡度出现于后续雷击。

49、122、穿钢管和两端连接的目的在于使其起 屏蔽、分流和集肤作用。123、粮、棉及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堆场,当其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时,应采用独立接闪杆或架空接闪线防直击雷。独立接闪杆和架空接闪线保护范围的滚球半径可取100MGB50057-2010 4.5.5 )124、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高出屋顶平面不超过0.3m,上层表面总面积不超过1.0m2,上层表面的长度不超过2.0m,时可不要求附加保护措施。125、不处在接闪器保护范围内的非导电性屋顶物体,当它没有突出由接闪器形成的平面0.5m以上时,可不要附加增设接闪器的保护措施。126、当基础采用硅酸盐水泥和周围土壤的含水量不

50、低于4%t基础的外表面无防腐层或有沥青质防腐层时,宜利用基础内钢筋作为接地装置。127、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 2.5m 。其间距不宜小于5nl128、接闪杆(网、带)及其接地装置,应采取自下也 上 的施工程序。首先安装 接地装置, 后安装引下线,最后安装接闪器。129、接地装置是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用于传导雷电流并将其流散入大地。130、埋于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水平接地体 宜采用扁钢或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90mm其厚度不应小于3mm 角钢厚度不应小于3mm钢管壁厚不应小于2mm131、加油站属于第 二类防雷建筑物,钢油罐

51、的防雷接地点不应小于两 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卸油场地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 Qo132、某地平均雷暴日为20天/年,要建一座16米高的水塔,应按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进行设计。133、当一类防雷建筑物太高或其他原因难以装设独立接闪杆(带,网)时,其防直击雷的接 TOC o 1-5 h z 地装置应 围绕建筑物 敷设成 环形 接地体,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Q。(134、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出入或人行道不应小于3 米。135、在做雷电防护工程时,接闪器应做 热镀锌 或 涂漆等防腐处理。在腐蚀性较强的场 所,应采取加大其截面积或其它防腐措施。136、对各类防雷建

52、筑物,用铜或镀锌钢做等电位连接带时,其截面不应小于50m由137、为了防雷击电磁脉冲,所有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均应在.LPZ0B 与LPZ1 的界面处做等电位连接。138、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 亡的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139、梅州市某工厂有一孤立水塔,高 18米,该水塔应划为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注:梅州市年平均雷暴日为77.5天)140、广州交易会展览馆,具建筑物防雷应化为第二 类。141、某加油站泵房应划为一第二 类防雷建筑物,汽油金属罐罐壁厚度应不小于 4毫米。142、有一高度50米的砖结构烟囱,应设一 2 根防雷引下线,因下

53、限采用圆钢是应不小于12毫米。143、电涌保护器的设计类型有电压开关型、电压限制型、复合型三种。144、电涌保护器有 热保护、泄漏电涌保护、过电流保护三种保护功能。145、如果在相邻的建筑物之间有电力和通讯电缆通过,应将其接地系统相互连接,并且在 接地系统 间有多条并行通路,以减少 流经电缆的电流。146、评估屏蔽效能应采用 雷电流幅值密度 及相应的 磁场幅值密度。147、为减小感应效应而采取的屏蔽及布线措施通常有外部屏蔽措施、适当的布线措施、线路屏蔽措施,这些措施可组合使用。(148、应对进入建筑物的所有外来导电部件作等电位连接,如果外来导电部件架空进入,则 等电位连接带 应连接至墙内或墙外

54、的 水平环形接地导体上,该 环形导体 不仅应连接至铜 筋上,而且应连接至引下线上。149、当采用S型等电位连接网络时,除了等电位连接点外,系统的所有金属部件 应与 共同接地系统部件做充分的绝缘(成隔离)。150、采用M型等电位连接网络时,系统的 金属部件 不应于 共同接地系统部件 绝缘。151、雷达站建(构)筑物的外部防雷设计应按GB50057-2010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要求进行设计。152、在雷达站建筑物设计施工时,宜提供在雷达天线罩外安装不少于二支、间距相等的独立接闪杆的条件,接闪杆与雷达天线罩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3M153、在安装雷达天线基座的平台时,应安装不少于二支的接闪杆或接闪线接闪,

55、接闪杆高度用滚球法 计算确定,以使雷达天线水平面处于LPZO区内,每支接闪杆必须与建筑物外墙结构柱子主钢筋电气连接,连接导体应使用4m忤4mm镀锌扁钢或 12镀锌圆钢。154、为减少接闪杆或架空接闪线金属支撑杆对雷达工作的影响,其应在雷达天线仰角零度下边缘以上使用一段高强度玻璃钢管替代金属杆,并使用截面积不小于50mm的多股铜线实现接闪器与金属支撑杆的电气连接。接闪器的接闪杆长度不应大于1m使用圆钢的直径不应小于16mm使用钢管的直径不应小于 25mm155、雷达天线至机房的电缆线入口处应用 金属罩屏蔽 并接地。156、雷达机房和控制室的外墙的钢筋宜适当加密,钢筋网孔不宜大于200mme 20

56、0mm雷达机房和控制室应使用金属板门,窗上应加设网孔不大于200mme 200mm的金属网。金属门和网与建筑物内的主钢筋应做 可靠电气连接。167、雷达机房和控制室内的设备距外墙及梁柱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1000mm条件不允许时应对设备采取电磁屏蔽措施。158、数据传输线路上安装电涌保护器,具 接口、传输速率、特性阻抗、验波比、插入损耗、 频带宽度等(可任选4个)性能指标应满足传输性能的要求。159、屏蔽是减少 电磁干扰 的基本措施。为减少感应效应宜采取以下措施:外部屏蔽措施、线路敷设于合适的路径,线路屏蔽。这些措施宜联合使用。(160、为改进电磁环境,所有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的大尺寸金属件部应等

57、电位连接在一起,并与防雷装置一相连。161、使用含有金属部件的光缆,应接通光缆沿线的所有接头、再生器等处的挡潮层,并在光 缆长度每一端的终端进行直接接地或通过开关型SPD8地。162、综合布线电缆与380V电力电缆( 2kVA)的间距应满足:两者平行敷设时,其最小净距为130mm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其最小净距为70mm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其最小净距为10mm163、综合布线电缆与380V电力电缆( 2kVA)的间距应满足:两者平行敷设时,其最小净距 为300mm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其最小净距为150mm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其最小净距为 80mm1

58、64、综合布线电缆与380V电力电缆( 2KVA的间距应满足:两者平行敷设时,其最小净距 为600mm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其最小净距为300mm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其最小净距为150mm165、全部雷电流i的50愉入建筑物防雷设备白接地设备,其另 50% (is)分配于引入建筑物 的各种设施(n个),流入每一设施的电流等于is/n 。166、电涌保护器必须能承受预期通过它们的一部分雷电流,并应符合下列两个附加条件:对电涌的最大箝压,有能力熄灭从电源跟着流径它们的电流。167、建筑物进线处的最大电涌电压是指 电涌保护器的最大箝压与其两端导线的感应电压 之和, 其应与信息系

59、统各位置上的承受能力相一致。168、电涌保护器按组成的非线性元件特性可分为 电压开关型、电压限制型和混合型。选用时 应根据安装所处的雷电防护区和雷电击中建筑物时 雷电流分布估算而区别选择安装。169、电涌保护器的安装需注意以下事项,I级分类试验的SPCM安装于建筑物的入口处,H、 田级分类试验的 SPD-般应靠近被保护设备安装;为避免不必要的感应回路,SPg被保 护设备之间应采用 无回路或小回路方式安装。(170、SPD的安装可以进行多级配合,一般情况下,在线路上多处安装SPDW,电压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D勺线路长度小于10m时和限压型SPD之间线路长度小5m时,宜用接退耦装 置。171、

60、在爆炸危险环境中使用SPD应具备 防爆功能。172、对SPD的基本要求:能承受预期通过的电流;通过电流时的最大箝压 和 有能力熄灭 在电流通过后产生的工频续流。二、选择题(一)雷电原理(单项选择)1.在一定的大气条件下,大气离子的迁移率主要取决于离子的(C)A.离子的形状;B.离子的质量;C.半径;D.离子的极性。.单个大气离子的荷电量为(B)A.二个基本电荷;B. 一个基本电荷;C.三个基本电荷;D.多个基本电荷。.通常,晴天自由大气电场随高度(B)A .增加;B.减小;C.少变;D.迅速增长.晴天自由大气等电势面与地面相 ? (D)A .倾斜;B.垂直;C.无一定关系;D.平行。.如大气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