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邢台市物理高三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河北邢台市物理高三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河北邢台市物理高三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河北邢台市物理高三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河北邢台市物理高三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高三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2、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关于此质点的振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B在时间内,质点向轴正向运动C在时间内,质点的动能在增大D在时间内,质点的加速度在增大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着足够长的木板B,木板B上放着木块A,AB接触面粗糙.现用一水平拉力F作用在B上,使其由静止开始运动,用f1代表B对A的摩擦力,f2代表A对B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F做的功一定等于AB系统动能的增加量BF做的功一定小于AB系统动能的增加量Cf1对A做的功等于A动能的增加量Df2对B做的功等于B动能的增加量3、如图所示,倾斜放置的圆盘绕着中轴匀速

3、转动,圆盘的倾角为37,在距转动中心r=0.1m处放一小木块,小木块跟随圆盘一起转动,小木块与圆盘的动摩擦因数为=0.8,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与相同条件下的滑动摩擦力相同若要保持小木块不相对圆盘滑动,圆盘转动的角速度最大值为A8rad/s B2rad/sCrad/s Drad/s4、水平面上有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水平推力F1、F2分别作用在a、b上各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物体将继续运动一段时间后停下来撤去推力时两物体速度相等,它们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ABCD,整个过程中() A水平推力F1、F2的大小相等B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Ca的平均速度大于b的平均速度D水平推

4、力F1、F2所做的功可能相等5、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搬到竖直墙壁的附近,调整仪器,使球A从斜轨上由静止释放,并在水平轨道末端与球B发生正碰后,两球都能打在墙上。 已知A、B两球半径相同,A球的质量大于B球的质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装置无法验证动量守恒定律B碰撞后瞬间,A球的速度大于B球的速度C碰撞后, A、B两球同时打到墙上D碰撞后,A球在墙上的落点在B球落点的下方6、如图所示,A、B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A、mB,且mAm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相距较远将两个大小均为F的力,同时分别水平作用在A、B上,经过相同时间后撤去两个力,两物体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后将A停止运动B向左运动C向右运动

5、D运动方向不能确定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所示,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两平行金属导轨AB,CD,两端接有阻值相同的两个定值电阻质量为m的导体棒垂直放在导轨上,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导体棒,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当导体棒静止在OO位置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此时给导体棒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它能向右运动的最远距离为d,且能再次经过OO位置已知导体棒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恒为Ff,导体棒向右运动过程中左侧电阻产生的热量为Q,不计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则()

6、A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为12mv02QFfdB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为12mv022QFfdC导体棒再次回到OO位置时的动能等于12mv024Q2FfdD导体棒再次回到OO位置时的动能大于12mv024Q2Ff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PM2.5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B热量总是自发的从分子平均动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分子平均动能小的物体C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D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也减小E.利用液晶在外加电压的影响下,会由透明状态变成混浊状态而不透明,去掉电压后,又会恢复透明的特性可以做成显示元件9、如图所示,带有长方体盒子

7、的斜劈A放在固定的斜面体C的斜面上,在盒子内放有光滑球B,B恰与盒子前、后壁P、Q点相接触。若使斜劈A在斜面体C上由静止释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C的斜面光滑,斜劈A由静止释放,则P点对球B有压力B若C的斜面光滑,斜劈A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行,则Q点对球B有压力C若C的斜面粗糙,斜劈A沿斜面匀速下滑,则Q点对球B有压力D若C的斜面粗糙,斜劈A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行,则Q点对球B有压力10、一质量为800kg的电动汽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8m/s,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电动汽车的牵引力F与对应的速度v,并描绘出图象,图中AB、BC均为直线若电动汽车行驶

8、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恒定,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汽车由静止开始一直做变加速直线运动B电动汽车的额定功率为18kWC电动汽车由静止开始经过2s,速度达到6m/sD电动汽车行驶中所受的阻力为600N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在研究小车匀变速运动规律时,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连接好电路;B把小车停放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C换上纸带,重复三次,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D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车尾;E.断开电源,取下纸带.(1)合理的实验顺

9、序应为_.若如图是该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从0点开始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记数点,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依次编为1、2、3、4,5、6,测得:s1=5.18cm,s2=4.40cm,s3=3.62cm,s4=2.84,cms5=2.06,cms6=1.28cm.(2)相邻两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s.(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_ms2,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_(选填“相同”或“相反”).(4)打点计时器打下记数点3时,物体的速度大小v3=_m/s.12(12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

10、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三个落地点(1)请你叙述用什么方法找出落地点的平均位置?_并在图中读出OP=_(2)已知mAmB=21,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由图可以判断出R是_球的落地点,P是_球的落地点(3)用题中的字母写出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_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 37的足够长斜面上放置一质量M

11、 = 2kg 、长度L = 1.5m的极薄平板 AB ,在薄平板的上端A处放一质量m=1kg的小滑块(视为质点),将小滑块和薄平板同时无初速释放。已知小滑块与薄平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25、薄平板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0.5,sin37=0.6,cos37=0.8,取g=10m/s2。求:(1)释放后,小滑块的加速度al和薄平板的加速度a2;(2)从释放到小滑块滑离薄平板经历的时间t。14(16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质细线悬于O点,与0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P点处有一个光滑的细钉,已知OP=,在A点给小球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3,发现小球恰能到达跟P点在间一竖直

12、线上的最高点B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试求:(1)小球在A点时细线的张力大小;(2)在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做的功15(12分)如图所示,在B=0.1T的匀强磁场中有一边长为L=8cm的正方形ABCD,内有一点P,它与AD和DC的距离均为1cm在P点有一个发射正离子的装置,能够连续不断地向纸面内的各个方向发射出速率为m/s不同的正离子,离子的质量为kg,电荷量为C,离子的重力不计,不考虑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则:(1)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为多大?(2)一部分离子能够在CB边上飞出正方形区域,求这些离子从BC边飞离时距C点的距离大小(求出最小距离和最大距离)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

13、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A项:由图读出质点振动的周期T=2s,则角速度为 振幅为5cm,所以质点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故A错误;B项:由图可知:0.5-1.0s时间内,质点向x轴负向运动,故B错误;C项:由图可知:在1.0-1.5s内,质点由平衡位置向负向最大距离运动,所以动能在减小,故C错误;D项:在1.0-1.5s内,根据回复力与位移的关系可知,位移在增大,所以加速度在增大,故D正确。点晴:解决本题关键理解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与质点相对平衡位置位移的关系即,对应运动的物理情景解题。2、C【解析】AB由于开始运动后,A是否会

14、相对于B发生运动,从题中给出的条件不能判断,所以也就是如果两者发生运动,对整体分析可知,F做功转化为转化为两个物体的动能及系统的内能;故F做的功大于AB系统动能的增加量,AB错误;C由动能定理可知,对A做的功等于A动能的增加量,C正确;D对B做负功,和拉力做功的总功等于B动能的增加量,D错误。故选C。3、B【解析】小木块在轨道的最低点时最易开始滑动,根据向心力公式得:解得=2rad/s,B选项正确。4、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v-t图象,由于ABCD,可见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设为,在a、b加速运动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知,;由于ma=mb,得F1F1故A错误;B正确;由可知,两物

15、体在全过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故C错误; 对全程由动能定理可知,两物体的位移不相同,而摩擦力做功不同,则可知水平推力做功不可能相同;故D错误;故选B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名师点睛】本题首先考查读图能力,其次考查动量定理应用时,选择研究过程的能力知道水平推力撤去后,AB与CD平行,说明加速度相同,动摩擦因数相同5、D【解析】两球碰撞后均做平抛运动,根据高度比较平抛运动的时间,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运用水平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代替速度得出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从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详解】A、碰撞前后小球均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h=12gt2,平抛运动时间:t=2hg,设轨道末端到木条的水平位

16、置为x,未放B球时,小球A下落的高度为h1,放上小球B后,A和B碰撞后下落的高度分别为h2和h3,则碰撞前后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分别为:vA=x2h1g,vA=x2h2g,vB=x2h3g,如果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则:mAvA=mAvA+mBvB将速度代入动量守恒表达式解得:mAh1=mAh2+mBh3,分别将h1、h2和h3代入即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A错误;B、由碰撞的实际过程可知,碰撞后瞬间,由于A球质量大于B球质量,则导致A球的速度小于B球的速度,故选项B错误;C、由上面分析可知vAh3,导致碰撞后, A、B两球不会同时打到墙上,A球时间长,后达到墙壁上,即A球在墙上的落点在B球落

17、点的下方,故选项C错误,D正确。【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与初速度无关,知道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运用水平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代替速度得出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从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6、A【解析】将两个大小均为F的恒力,同时分别作用在A、B两个物体上,经相同的时间后,撤去两个力,两个力的冲量的矢量和为零,系统动量守恒;两个物体的动量等值、反向,故碰撞后粘在一起后均静止;A. 停止运动,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B. 向左运动,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C. 向右运动,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D. 运动方向不能确定,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

18、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BD【解析】当导体棒向右运动的过程中,根据能量的转换与守恒得:12mv02EP+2Q+fd;所以:EP12mv022Qfd,故A错误,B正确;由于产生了电能和热能,导体棒的机械能不断减小,所以导体棒在同一个位置时,向右的速度大于向左的速度。所以导体棒向左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电能小于导体棒向右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电能。即:2Q2Q;当导体棒向左运动的过程中,根据能量的转换与守恒得:EP12mv2+2Q+fd;联立得:12mv212m v022Qfd2Qfd12m v024Q

19、2fd;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点睛:该题考查电磁感应中的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要注意导体棒向左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电能小于导体棒向右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电能8、BCE【解析】A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是固体颗粒分子团的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故A错误;B根据温度的微观意义可知,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热量总是自发的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得物体;故B正确;C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故C正确;D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势能最小,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

20、分子势能减小,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势能增大;故D错误;E利用液晶在外加电压的影响下,会由透明状态变成混浊状态而不透明,去掉电压后,又会恢复透明的特性可以做成显示元件;故E正确。故选BCE【点睛】本题考查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掌握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9、BD【解析】AB当斜面光滑,斜劈静止释放或者斜劈A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行时,斜劈和球这个整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B球的合力方向沿斜面向下,所以B球受重力、底部的支持力、以及Q对球的弹力,知P

21、点对球无压力,Q点对球有压力,故A错误,B正确;C斜劈A沿斜面匀速下滑,知B球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和底部的支持力平衡,所以P、Q对球均无压力,故C错误;D若C的斜面粗糙,斜劈A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行,斜劈和球这个整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B球的合力方向沿斜面向下,所以B球受重力、底部的支持力、以及Q对球的弹力,故D正确;10、BD【解析】AB段牵引力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额定功率 P=Fminvmax=60018=18kW,故B正确;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到达B点时的速度,所以匀加速的时间,若电动汽车一直做匀加速运动

22、2s,则由静止开始经过2s的速度v=at=6m/s,所以电动汽车由静止开始经过2s,速度小于6m/s,故C错误;当最大速度vmax=18m/s时,牵引力为Fmin=600N,故恒定阻力 f=Fmin=600N,故D正确故选B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从图线中分析出电动车在整个过程中的运动情况,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达到最大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1)ADBEC; (2)0.1;(3)0.78,相反;(4)0.1【解析】(1)安排实验步骤要本着先安装器材,然后进行实验,实验完毕整理器材的思路进行,一般每完成一次实验,都要

23、进行重复实验(2)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次点,根据打点间隔可以求出记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3)利用逐差法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减速还是减速判断加速度的方向;(4)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据此可求出打各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详解】(1)实验步骤的安排要符合逻辑,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进程,一般都是先要安装器材,准备实验,然后进行实验的总体思路进行,据此可知该实验的顺序为:ADBEC(2)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次点,由于两个记数点之间有5个间隔,因此相邻两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5T0=0.1s(3)根据x=aT2,将x=0.78cm,T=0.1s带入得

24、:a=xT20.7810-2m(0.1s)2=0.78m/s2,打点间距越来越小,由此可知物体做减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4)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所以:v3s3+s42T=(3.62+2.84)10-2m20.1s=0.323m/s12、用最小的圆把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即为落点的平均位置 13.0cm B A mA=mA+mB 【解析】(1)1 用尽可能小的圆把球的各落点圈起来,圆的圆心位置即为落地点的平均位置,2根据图乙可知,平均落点到O点距离OP为13.0cm(2)34 mAmB=21,A与B相撞后,B的速度增大,A的速度减小,碰前碰后都做平抛运动,高度相同,落地时间相同,所以Q点是没有碰B时A球的落地点,R是碰后B的落地点,P是碰后A的落地点(3)5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Av0=mAv1+mBv2根据两小球从同一高度开始下落,故下落的时间相同,故有:mAv0t=mAv1t+mBv2t即四、计算题: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