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e3dc80ca77f96ae0452c12166011fd7/7e3dc80ca77f96ae0452c12166011fd71.gif)
![2022年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e3dc80ca77f96ae0452c12166011fd7/7e3dc80ca77f96ae0452c12166011fd72.gif)
![2022年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e3dc80ca77f96ae0452c12166011fd7/7e3dc80ca77f96ae0452c12166011fd73.gif)
![2022年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e3dc80ca77f96ae0452c12166011fd7/7e3dc80ca77f96ae0452c12166011fd74.gif)
![2022年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e3dc80ca77f96ae0452c12166011fd7/7e3dc80ca77f96ae0452c12166011fd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 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第1章总论1.1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某某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1.1.2项目主管单位:某某市林业局113项目建设单位:某某市某某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1.1.4法人代表:林某某1.1.5项目性质:国有、新建、生态工程、公益性事业1.1.6项目建设地点及范围某某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某某市西南6km处,属沙河上中游地区,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3 42 14 33 45东经 113 02 31 113。之间。涉及某某市的湛河区、新华区
2、和鲁山县 3个县(区)的7个乡镇、28个行政村。湿地保护区的管理点、检查 站沿保护区北界和保护区西南界设立; 界桩、界碑和管护标牌在保护 区试验区边界设立;湿地恢复工程以及科研工程中的资源与生态环境 监测分布在保护区内;管理中心、管理站、宣教、科研等工程在保护 区外建设。1.1.7建设内容及规模(1)保护与恢复工程完成保护区3个管理站、7个检查站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总建筑 面积2080m2 ;完成界碑、界桩及标牌设臵,总数150个(块);在新 华区设臵防火 瞭望塔1个,配备防火车1辆,防火设备80套,建立 管护码头3个,配备水上巡逻艇3艘。在管理中心设臵野生动物救护站,建筑面积200m2,笼舍5
3、00m2, 购臵救护设备1套;在越冬侯鸟集中分布区建立3处野外给饲站,每 个给饲站建贮藏室15m2;设疫源疫病及病虫害防治监测站,建筑面 积200m2,购臵疫源疫病及病虫害防治监测设备 1套,监测车1辆。实施退耕还滩 60hm2,种植芦苇和香蒲等水生植物恢复植被HOhmi2,封滩育草 100hm2。(2)科研工程:在管理中心设立科研站,建筑面积共 300m2,辅 助建筑工程80m2,购臵科研设备、信息设备、标本制作及保管设备各1套。(3)宣教工程:在管理中心设立宣教培训中心,建筑面积200m2, 辅助设施80m2,购臵宣教设备1套。(4)管理中心、保护管理站工程:在新华区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 管
4、理中心,建筑面积450m2,配套80m2,3个保护管理站每个建设办 公用房 400m2,共 1200m2。118项目建设期:2年,即2009年4月一2011年4月1.1.9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为2217.64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投资 1330.58万 元,占总投资的60%;地方配套资金887.06万元,占总投资的40%。 1.2建设依据和宗旨1.2.1建设依据(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
5、区条例(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7年)。某某省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办法(2001年)。某某省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1995年)。(2)技术规范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规范(LY/T5126 04)。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国家林业局2002年)。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国家林业局林计发2006156 号)(3)技术文件及批文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2000年)。某某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5 2030年)(某某省林业厅, 2003 年)
6、。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 2010年)(2004年)。某某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总体规划(2001 2030)(某某省林业厅,2001年)。某某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某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 2020)某某市两库一河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某某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豫政办2000100 号)。中共某某市委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 (平发200318 号)。1.2.2建设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 调的基本原则,贯彻落实 全面保护自然环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大力发展生物资源、为国家和人类造福”
7、的工作方针,通过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站、点)机构和基础设施等建设,加强对湿地的保 护监管;通过退耕还滩、湿地生态水系及植被恢复等措施,扩大自 然湿地保护,改善和恢复湿地生态环境,进而恢复湿地的生物多样 性和湿地生态功能。1.2.3建设目标通过项目实施,增强某某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宣教能力, 保护、改善和恢复某某湿地生态环境,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 基本功能,提高社会大众对湿地功能价值的认识,增强湿地保护意识, 使保护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建设项目采用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表1工程建设项目单位指标(万
8、元)保护与恢复工程界碑个1.00界桩个0.05B牌0.40检查站m20.08瞭望塔个25.00防火隔离带km2.00防护隔离沟km4.00管护码头个10.00野生动物救护站2 m0.11笼舍2 m0.06野外给饲站m20.03退耕还滩hm20.06人工辅助植被恢复hm20.50封滩育草hm20.06防火指挥车辆25.00防火设备套0.08疫源病疫监测设备套40.00疫源疫病监测车辆20.00巡逻艇艘15.00科研工程建筑工程2 m0.12辅助建筑工程m20.08科研设备套18.80信息设备套20.00标本制作及保管设备套30.00宣教工程建筑工程m20.12辅助建筑工程2 m0.08宣教设备套
9、34.60管理中心建筑工程m0.12辅助建筑工程2 m0.08办公设备套88.88管理站建筑工程m20.09辅助建筑工程m20.06办公设备套128.42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费用的1.5%可行性研究费总投资的5%。项目评估费总投资的2.5 %勘察设计费建筑费用的3.5%工程监理费建筑费用的2.5%招投标费建筑及设备费的1%环境影响咨询费投资额3000万元以下:1 2万元职工培训费每人每年2000元基本预备费工程费用及其它费用的5%14结论沙河的干流某某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淮河的一级支流 上,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740km2,是水库湿地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 一,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涵养水
10、源、补充地下水、净化 水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等多种功能,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该 项目的实施,将会从根本上减少各种不利因素的威胁, 有效维持和恢 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连续性,从而使湿地的生态服务 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也将有力地促进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通过认真研究和论证,本项目符合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 (20052010年)的优先支持领域,也符合当前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 大政方针和优先领域,建设基础条件较好,组织保障有力,总体布局 合理,建设方案和技术路线可行,建设规模适宜,资金投入适当,生 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第2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11、分析2.1项目建设背景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 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 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多种资源,而且还具有巨大的环 境功能和生态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 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生态系 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 地球之肾”加强湿地资源及其生态环境 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不仅是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维护湿地生态功能 的需要,更是实现湿地区域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因此, 保护了湿地,就保护了人类自己。某某湿地是我省生物多样性分布的重要地带,湿地内物种繁多
12、, 是人工湿地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为了 更好地保护重要的湿地资源,2007年11月20日经某某省人民政府 批准建立某某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的建立对于社区保护生 态环境的教育、湿地研究与合理开发,实现湿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 重要意义。由于受经济发展和新城区建设的影响,某某湿地面临着由于水文 条件改变和盲目开发利用等原因导致湿地面积缩小,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退化、环境质量下降的威胁。为了有效地保护湿地和合理利用 湿地资源,更好地落实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 2030)、全 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 2010年)和某某省湿地保护工 程规划(2005
13、 2030),按照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关于组织编报湿地 保护建设项目的通知(计建函200610号)要求,某某湿地省级自 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委托某某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完成了该项目的可行 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是保证区域生态安全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某某湿地紧邻新城区,由于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湿地植被 减少,功能降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湿地内沙地成为某某市主要风 沙源之一,影响了市区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项目实施可以有效保护湿地环境,恢复湿地功能,扩大湿地植被面积,控制保护 区土地沙化,保证某某市的生态安全。某某湿地地理位臵优越,生态 资源丰富,某某水库是
14、某某市区重要的饮用水水源,项目实施不但可以保证某某市区的用水安全,同时还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使湿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给周边社区居民带来直接经济效益,推动 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做出贡献。2.2.2是落实国家和某某省湿地建设和保护管理有关政策的需要某某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已列入某某省湿地保护工程规划 (2005 2030),把湿地恢复作为湿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保 护区湿地恢复与保护工程符合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范(20052010年)规划的要求。因此,尽快实施某某湿地保护工程,是落 实国家和某某省湿地建设和保护管理有关政策的需要。2.2.3是
15、保护珍稀水禽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履行湿地公约 的需要淮河是我国第四大河流之一,某某湿地位于淮河的一级支流沙河 的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积2740km2,据调查,区内已知陆生野生脊椎 动物239种,其中鸟类186种,兽类20种,两栖类10种,爬行类 23种。维管类植物97科196属391种,约占全省植物总数的8.7%。 区内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 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 23 种,属中国候鸟保护协定中保护的鸟类有 80种,属中澳候鸟保护协 定保护的鸟类18种。1992年,我国成为湿地公约的缔约国,另 外,我国政府分别与日本、澳大利亚政府签订了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 的协定。因此,该项目的实施,是
16、保护生物多样性,履行湿地公约 以及中日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协定、中澳政府保护候鸟及栖息环 境协定的需要。2.2.4是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的需要保护区地理位臵特殊,周边城市人口密度大,项目实施不但可以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作为科学研究和保护环境教育基地, 向公众进行生态环保教育,加深社会大众对湿地功能价值的认识, 提 高湿地保护意识,引起人们对湿地保护的重视。第3章项目建设条件3.1自然地理条件3.1.1地理位置某某湿地保护区位于某某市区西南约 6km处,紧临某某市新城 区。地理坐标介于北纬 33 42 14 33 45; 4东经 113 02 31 113。,保护45东西长
17、 20.9km,南北跨度 7.4km,总 面积 6600hm2。3.1.2地质地貌某某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淮河流域沙颖河水系沙河的干流上,它与上游昭平台水库形成梯级水库。沙颖河是淮河最大的支流, 沙河发源于伏牛山东麓的鲁山县石人山,昭平台水库坝址以上为深山 区,山峰重叠,地势险峻。昭平台某某区间为浅山丘陵区,地势逐渐开阔。某某水库坝址处地面高程一般为90- 92m,河床高程为86- 87m,昭平台一一某某区间流域呈扇形,主河道长51km,有5条支流,流域内地形、地质差别较大。某某水库北侧为低山丘陵区, 东南西为平原,水库由北侧的低山,西部的丘陵,南部的顺河坝,东 部的拦河坝围成,整个地势是西
18、北高,东南低。3.1.3气候保护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水充沛,日照充足,热量资源丰富,在季风影响下,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 冬季干寒;冬夏季长,春秋季短,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比较 丰富,气候温和,雨热同期,有利于多种植物生长。年平均气温14.9C,最冷月份为元月,月平均气温 0.51.3C,极端最低气温 197C ;最热月份为7月,月平均气温27295C,极端最高气温 43.4C。年平均日照为422.3 469.6小时,日照时数6月份最长, 2月份最短,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 4552%,年平均无霜期214231 天。年平均自然降水量为685800mm,多集中在69月,年平
19、均蒸发1492.52083.1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6669%,湿度最大的 是8月,平均为80%,最小的是元月,平均为 57%;年平均风速 2.5m/s,基本风压为 40kg/m2,在冬春季,东北风、西北风盛行。由于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布不均,易发生水、旱、风、雹等 灾害性天气。3.1.4 土壤土壤是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受各 种自然成土因素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致使土壤组成存在着很大差 异,形成的土壤类型也各不相同,本区内土壤系沙河多年淤积发育而 成,主要土壤类型有潮土类的脱潮土亚类和黄潮土亚类,也有少部分风沙土和盐碱土分布。土壤分布有很强的规律性,由于河流的分选
20、作 用,河槽至两岸土壤沙质化程度逐渐降低,土壤肥力逐渐提高。分布有潮土、沙壤土和沙土,亦有部分淤土,嫩滩地以淤土和沙土为主, 在低洼地有少量盐碱土分布。3.1.5水文某某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淮河的一级支流一一沙河的干流上,总库容为9.22亿m3,水库控制面积2740km2,上游有昭平台水 库,其中昭白区间流域面积1310km2,流入保护区的主要河流有沙河、 湛河、应河、西杨村河、澎河等 5条河流,均属淮河流域。3.2资源条件3.2.1湿地资源沙河进入黄淮平原后,形成了大面积的湿地,由于河水泥沙含量 大,淤积、冲刷、决溢、改道不断发生。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 该区生态类型多样的特点。主要生境
21、类型有湿地、森林、灌丛、农田。湿地是野生动物的重要生境之一,是许多野生动物,特别是水禽 的重要栖息地、繁殖地和越冬地。本区湿地类型主要有人工湿地和河 流湿地两种。其中人工湿地包括水库、池塘等;河流湿地为永久性河 流(包括河床、河漫滩等)。水库湿地主要为正常水位(103.0m )以 下区域,分布范围包括保护区的大部分区域。 池塘湿地分布在保护区 北部水库沿岸。河流湿地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西部沙河主河道及其附 近。另外,在西、北部滩区地势低洼处还分布有少量沼泽湿地。水库周边、湖中小岛附近及河流两侧的浅水区和沼泽湿地的植物 群落比较丰富,深水区植被相对较少。植物群落主要有芦苇群落、水 烛(蒲草)群落、
22、莲群落、蔗草、莎草群落、眼子菜群落、浮萍、紫 背浮萍群落、黑藻群落、菹草、茨藻群落、野菱群落等。森林:由于人类的频繁活动,区内天然森林早已荡然无存,现存 林木主要分布于沙某某岸和库中小岛, 全部为人工林。系鲁山国有林 场和周边群众营造的防护林,具有防洪、护堤、护路、防风固沙等作 用。主要树种为杨树、刺槐和旱柳等。灌(草)丛:灌(草)丛散布于保护区上游河流两侧、西部滩地 和湖中心小岛等区域。主要植物群落有:白茅群落、沙蓬、沙草群落 等。其中,白茅群落分布于保护区中心岛沙丘上, 覆盖度50%60%; 沙蓬群落分布于保护区上游河流两侧半固定沙丘迎风坡中下部或背 风坡下部,植物体矮小,多呈块状群聚分布
23、;沙草群落分布于沙丘间 的低湿平缓沙地,常与其它草本植物混生,呈片状分布,株高 1518cm,覆盖度45% ;桃叶蓼群落分布于洼地、低湿盐渍地,植株 高1020cm,常匍匐于地面生长。农田:农田是许多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之一, 作物的籽粒、茎、 叶是动物的重要食物。农田分布在保护区上游老滩。主要农作物有小 麦、玉米、大豆、绿豆、花生等。3.2.2生物资源3.2.2.1野生动物资源某某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中属古北界华北区, 伏 牛山北坡山地丘陵亚区。据历次有关调查和历史资料记载, 某某湿地 省级自然保护区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 239种,其中鸟类186种,兽类 20种,两栖类10种,爬行
24、类23种。(1)鸟类:区内生境类型多样,食物丰富,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 充足的食物来源。截至目前,共记录到鸟类186种,隶属17目43科。其中鹟科25种,占13.4%;鸭科16种,占8.6%;雀科13种, 占7.0%;鹭科、鹰科、鸦科各10种,均占5.4%;鹬科8种;杜鹃 科、鹡鸰科各7种;鸱鸮科、啄木鸟科科各6种;秧鸡科、鴴科、 鸠鸽科各5种;伯劳科有4种;雉科、鸥科、翠鸟科、燕科、椋鸟科、 山雀科各3种;科、鹳科、隼科、雨燕科、山椒鸟科、鹎科、太平鸟科、卷尾科、文鸟科各2种;鹈鹕科、鸬鹚科、三趾鹑科、鹤科、 鸨科、夜鹰科、佛法僧科、戴胜科、百灵科、黄鹂科、河乌科、鹪鹩 科、绣眼鸟科
25、各1种。在186种鸟类中,古北种鸟类 91种,占49.0%;广布种鸟类49 种,占鸟类总数的26.3%;东洋种为46种,占24.7%。在本地繁殖 的鸟类有118种(包括留鸟和夏候鸟)占本区鸟类总数的 63.4% ;而 非繁殖鸟(包括冬候鸟和旅鸟)有 68种占本区鸟类总数的36.6%。 在118种本地繁殖鸟类中,古北界种鸟类和东洋种鸟类均为41种,各占34.7%;广布种鸟类36种占30.6%。在186种鸟类中,候鸟123种,占本区鸟类总种数的66.1%;留 鸟63种,占本区鸟类总种数的33.9%。在候鸟中夏候鸟55种,占候 鸟种数的44.7%;旅鸟43种,占35.0%;冬候鸟25种,占20.3%
26、。湿地:主要分布在湿地的鸟类共有 72种,其中有 目2种、 鹈形目2种、鹳形目12种、雁形目16种、鹤形目8种、鸻形目13 种、鸥形目3种、雨燕目2种、佛法僧目5种、雀形目9种。常见的 鸟类有:小、白鹭、苍鹭、豆雁、大天鹅、赤麻鸭、斑嘴鸭、绿头鸭、灰鹤、白骨顶、环颈 鸻、普通燕鸥、冠鱼狗、普通翠鸟、白 鶺鸰、褐河乌、红尾水鸲等。森林:主要分布在森林的鸟类有灰椋鸟、画鹛、黑枕黄鹂、四声 杜鹃、短翅树莺、黑卷尾、黑枕绿啄木鸟、斑啄木鸟、雀鹰、松雀鹰、 大山雀、暗绿绣眼鸟等。农田和灌(草)丛:主要分布在农田和灌(草)丛的鸟类有鸢、 大鵟、普通鵟、鹌鹑、雉鸡、豆雁、戴胜、家燕、金腰燕、喜鹊、 麻雀、金
27、翅雀、三道眉草鹀、田鹀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4种,即白鹳(Ciconia ciconia)、黑 鹳(Ciconia nigra )、大鸨(Otis tarda)和金雕(Aquila chrysaetos),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23种,即斑嘴鹈鹕(Pelecanus philippensi9、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大天鹅(Cygnus cygnuS、小天鹅 (C. Columbia nus)、鸳鸯(Aix galericulata)、鸢(Milvuskorsch un)、 苍鹰(Accipiter gentillis )、雀鹰(A. nisus)、松雀鹰(A.
28、virgatus)、 大鵟(Buteohemilasius)、普通鵟(B. buteo )、秃鹫 (Aegypinusmonachus、白尾鹞( Circus cyaneus、白头鹞( C. aeruginosu、红脚隼 (Falco. vespertinu、红隼(F. tinnunculus)、 灰鹤(Grus. grus)、红角鸮(Otus. scops、雕鸮(Bubu bubu)、 鹰鸮(Ninox scutulata) 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a 、长耳鸮(Asio otus)、短耳号鸟(A. flammeus;属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中保护的鸟类 有86种;属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中
29、保护的鸟类有18种。兽类某某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丘陵,紧邻城市,人口密度大,人为活动频繁,兽类分布较少。据调查,本区兽类资源有20种,分别隶属5目6科。其中啮齿目动物11种,占兽类种数的55.0%。常见 种类有普通刺猬、夜蝠、草兔、大仓鼠、小家鼠、黄鼬等。兽类栖息 的生境有森林、湿地、灌(草)丛和农田。两栖类据统计,区内现有两栖动物1目7科10种。常见种类有中华大 蟾蜍、沼蛙、泽蛙、黑斑蛙等。主要栖息有湿地、农田、森林等生境。爬行类本区已记录到的爬行动物有 3目8科23种。其中龟鳖目2科2 种、蜥蜴目4科6种、蛇目2科15种。常见种类有鳖、无蹼壁虎、 丽斑麻蜥、赤链蛇、黑眉锦蛇、乌梢蛇、菜花
30、烙铁头等。主要栖息有 湿地、农田、森林、灌(草)丛等生境。3222植物资源据调查,某某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67科186属391种,约占全省植物总种数的8.7%。其中蕨类植物6科6属10种, 占某某蕨类总科数的20.7%,总属数的8.6%,总种数的4.9%;被子 植物61科180属381种,占全省植物总科数的38.6%,总属数的 17.2%,总种数的9.1%。植被类型可分为落叶阔叶林、灌草丛、湿生 草甸、沼泽植被、水生植被等5个植被型,16个群系。(1)水生植物水域分布植物主要为眼子菜科、金鱼藻科、睡莲科、浮萍科等; 沼泽地分布植物以香蒲科、禾本科和莎草科为多。组成水生植被的优 势种
31、主要为广布种,如芦苇、水烛、金鱼藻、苦草和浮萍等,其次, 为亚热带至温带分布的眼子菜、茨藻等;热带到温带分布的有莲、光 叶眼子菜、黑藻等。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形态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4种生活 型: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植物的上部,包括叶、茎、花、果挺出水面生长,这 些器官具有陆生植物特性,入水部分主要为根和地下茎,具有水生植 物特性。典型挺水植物如水烛、慈姑等;有些种类陆生性较强,离水 仍能生长,如两栖蓼、芦苇等,为水陆两栖植物,它们通常生于沿水 库浅水处或库滩湿地。浮水植物:根、地下茎生长在底泥中,叶片浮在水面,如菱、眼子菜等。漂浮植物:植物体全部漂浮水面,通
32、常根退化或完全没有,具有 明显的漂浮特征,如浮萍、紫萍等。沉水植物:茎、叶全部沉没水中,根大多数扎入底泥中,少数为 不扎根型,如茨藻、苦草等。(2)陆生植物陆生植物包括分布于农田、沙丘、盐渍、荒地周围和水库堤生长 的植物。按其所含种数多少排列,优势科为禾本科、菊科、豆科、莎 草科、藜科和蔷薇科。它们主要属于温带分布和世界广布的科。构成 群落优势种大多以亚热带区系成分为主, 木本植物如杨、柳等;草本 植物种类占优势,广布种为多,常见种如艾蒿、葎草、荠、萎陵菜等;世界广布的常见种如莎草、藜、车前草、苍耳、猪毛菜等;也有 较多的热带分布种,如狗牙根、马齿苋、棒头草、白羊草等。各类区 系成分的植物在本
33、区均有,表现出植物地理成分的多样性。本区地带性植被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由于人类长期的开垦, 绝大部分陆生原生植被已被破坏,天然森林荡然无存,代之而起的是 人工林木和农作物,仅在农田间隙、低洼地存有少量自然植被;水域 植被则多为自然植被。区内植被以水生植被为主,仅有少量的阔叶林、 灌草丛、湿生草甸、沼泽植被。3.2.3社会经济状况3.2.3.1行政区域某某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某某市西南约 6km处,保护区土 地由某某水库管理中心、国有鲁山县林场的部分土地组成。周边分布 有某某的湛河区、新华区和鲁山县,共 3个县(区)的7个乡镇28 个行政村。3232人口数量与民族组成保护区内无居民。周边乡镇
34、总人口 22.35万人,共有11个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 2.23万人。回族人口最多,其次为蒙古族、满族、壮 族、苗族、土家族、朝鲜族、锡伯族等。除回族和蒙古族居住较集中 外,其它少数民族多分散居住在市区。3233交通、通信某某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紧邻某某市区,交通、通信设施发达,周边社区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电话。3234 土地资源的权属保护区总土地面积6600hm2,全部为国有土地,权属明确,边界 清楚。3235 土地现状与利用结构保护区总面积6600hm2,其中有林地310hm2,水域5910hm2,滩地 380hm2o3236地方经济保护区东北紧邻现代化城区,西南部是传统的农业区,人均
35、耕地0.75亩,产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花生、水稻。 另外,部分群众从事农产品加工业、养殖业、林业、第三产业的生产 增加收入,周边经济相对发达,国民经济总产值17.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9亿元,林业产值1.4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2315元。3237社区发展周边社区中小学毕业率、合格率和初中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标准。文盲率仅为2.3%,主要是50岁以上的老人;乡镇有中心医院, 村有卫生所和医疗室,基本实现国家初级卫生保健标准,能够满足群 众的医疗卫生需要;乡镇办有敬老院,可以收留一些孤寡老人,少部 分村民参加了民政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3.3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3.3.1组织
36、保障得力保护区建立后,某某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建立了某某市某某湿 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正科级单位,编制 15人,工作人员10人, 经费实行全额预算管理,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自然保护区所辖的3个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全部为全供事业 单位,隶属林业部门领导,管理机构的成立为某某湿地保护区建设提 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3.3.2地方政府重视某某省和某某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为加强某某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分别下发了关于加强湿地自然 保护区保护管理的通知。2007年,某某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某某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同年,中共某某市委、某某市政府也将 某某湿地省级自
37、然保护区保护工作列入某某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在未来的三年进行重点建设。3.3.3已具备的基础条件由于保护区成立不久,管理机构和保护设施建设处于刚刚起步阶 段,因此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但由于保护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 臵,项目区内的交通、通讯条件比较优越,无线网络覆盖整个项目区。 另外,某某市林业局、湿地保护区管理中心与某某农业大学、 某某省 林业调查规划院、某某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某某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等单位有着广泛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可以为项目提供较强的科技支撑 和技术保障。3.4存在的问题和对策3.4.1存在问题有关部门虽然对某某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做了大量的保护管理 工作,取得
38、了一定的成绩,但和当前的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还有相当 差距,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1)保护区经费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保护区没有固定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和保护经费。基础条件差, 缺乏通讯设备及必要的巡护车辆等,影响了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2)区内生产经营活动与开展资源保护存在一定矛盾保护区土地权属虽然全部属于国有,但是周边乡镇群众一直在滩 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如何协调好其与保护区的关系是目前开展工作 的一个问题。开展保护与周边社区经济协调发展将成为保护区保护管 理难点之一。(3)保护和执法力量不足由于保护区管辖范围大,某某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与3个县(市)、区、7个乡(镇)、28个行政村相邻。区内
39、人口密度大,人 为活动十分频繁,加上基层保护站点尚未建设,正常的保护区巡护管 理还不能如期开展。(4)缺乏保护区本底资源数据保护区还没有全面系统地进行动植物资源、生物环境和社会经济 本底调查工作,缺乏动植物资源、生物环境和社会经济本底数据,对 珍稀濒危和重点保护动植物的受威胁状态和濒危程度缺乏充分的了 解,制约了对一些重要物种的种群动态和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使保护管理工作依据不足,难以深入开展。3.4.2实施对策(1)完成保护区管理机构建设,建立健全保护网络。建设保护管 理站、管理点和检查哨卡,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和管理。同时,为了便 于巡护、管理、防火、保护和宣传,建立 瞭望塔、界桩、标牌和围
40、栏 等保护及其附属设施。(2)建立科研机构和生态监测体系。 在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和生 态环境监测等方面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 建立健全生态监测 体系,提高科学管理水平。(3)利用现存的资源条件,通过退耕还滩、生境改善、芦苇种植、 湿地补水等措施进行湿地的恢复。对滩区内的耕地分两种情况不同对 待:无证私自乱开发利用自然保护区湿地的, 坚决予以收回;对于因 历史原因在滩区内使用土地的,要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对农户进 行合理补偿,逐步将滩地收回。(4)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利用保护区的有利条件, 积极开展科普和法制教育,使人们认识湿地,保护湿地。第4章建设目标4.1项目建设目标(1
41、)通过保护措施的实施,保护项目区内典型、完整的湿地生态 系统和相应的物种基因库。(2)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为湿地的恢复与管理创造便利的交通、 管理和科研条件,为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3)利用现有研究成果,在与相关科研单位密切合作下,就湿地 保护的相关课题进行研究,为正确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奠定 基础。(4)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使湿地保护深入人心,动员全社 会关注湿地保护,参与湿地保护。4.2指导思想与原则4.2.1指导思想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利用自然资源及其生态系统的战略基地 之一,湿地的保护与恢复是保证生物资源的持续开发,保存遗传多样性、物种及生态系统的必要条件。湿地
42、保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基本原则,认真贯彻执行 全面保护自然环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大力发展生物资源、为国 家和人类造福”的总方针。落实全国温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 2010年)等有关要求,根据某某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类型,资 源分布、区域地理环境等实际情况,以保护、改善和恢复某某湿地省 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基本功能为重 点,按计划、有重点、分步开展各项基本建设。并以严格保护好湿地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为前提,在保护好现有湿地的基础上,根据生 态条件,对一些重点湿地进行恢复。通过多种保护和恢复措施,扩大 湿地面积,改善湿
43、地生态环境,逐步恢复某某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自 然生态环境和景观特征,初步扭转自然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下降的局 面,对改善周围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 巨大作用。4.2.2建设原则湿地保护和恢复项目的建设要同发展生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紧密结合起来.项目建设遵循以下原则:遵循国家和地方与湿地有关的规定, 符合国家现有的湿地保 护与利用政策。坚持保护第一原则。坚持以保护自然为主,遵循自然规律;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保护优先,抢救性保护与湿地恢复相结合,充分发挥某某湿地省级自 然保护区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坚持生态效益为主导,三大效益协 调统一的
44、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充 分考虑某某保护区湿地不同地段的特点和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确定主攻方向,采取不同的保护和恢复措施,尽量做到因地制宜、分 类施策,按需建设。坚持以生物措施为主,并与工程措施有机结合的原则。坚持建设方案的先进性和可操作性。以科技为先导,充分吸 收国际湿地保护、恢复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强国内外生态建设新技 术在湿地保护恢复中的应用。4.3技术思路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计划制定必须合理可行。某某湿地保护工 程的技术思路主要按照如下程序进行。首先明确项目的保护与恢复目 标、恢复的湿地功能应达到的标准;其次是要调查清楚计划恢复区的 基本特点,如环
45、境及扰动要素影响的基本特性等; 第三是满足恢复目 标的生物和工程技术方法;第四是时间安排和资金预算、筹措;最后 是恢复项目的长期监测和管理。为了实现保护某某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恢复和构建良性的湿地 生态环境系统的总目标,本工程建设先从保护入手,首先完成保护区 边界的确标立界,设臵标牌,检查站;完成管理中心、管理站的建设, 并新建野生动物救护站、野外给饲站;建立防火和病虫害防治体系: 通过加强管理、控制人为破坏等措施保护湿地,减少人为干扰.阻止 湿地过度开发利用行为。同时,利用现存的资源条件,通过退耕还滩、 生境改善、芦苇种植、湿地补水等措施进行湿地的恢复工程建设。通过加强科研监测以及宣传教育等
46、能力建设,使整个湿地保护和管理工 作达到一个新的水平。4.4项目总体布局4.4.1保护区功能分区根据保护区建设的性质、任务,结合保护区内植物群落、动物种 群分布,湿地资源状况以及生态类型特性,居民点及其生产生活需要 等情况,按照区划原则与有关标准,在实地踏查、广泛调研和充分分 析的基础上,综合划定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区划结果见表 2, 详见附图。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表表2功能区面积(hm )比例(%)总面积6600100核心区170625.85缓冲区77111.68实验区412362.47(1)核心区:根据保护对象在保护区的分布状况和生态环境现状, 将自然保护区的中心部,即沙河入库口至花
47、山以西部分保护区划为核 心区,面积1706hm2,占保护区面积的25.85%。核心区四至边界为: 西至鲁山县界,东至花山与赵庄连线西 700m处,北界与保护区边界 相距300 600m,南界与保护区边界相距300 900m,具体边界以核 心边界转点连线为界(边界转点坐标详见附表 7)。(2)缓冲区:面积771hm2,占保护区面积的11.68%,呈带状分 布于核心区外围,带宽300 900m,缓冲区边界由核心、保护区边界 以及与之相邻的实验区边界共同构成。具体边界以相应边界转点坐标 连线为界(边界坐标详见附表7)。(3)实验区:包括西部实验区和东部实验区两部分,总面积 4123hm2,占保护区的
48、62.47%。实验区边界由保持区边界以及与之相 邻的缓冲区边界共同权成。具体边界以相应的边界转点连线为界 (边 界转点坐标详见附表7)。4.4.2工程建设布局为了有效地保护某某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的典型自然景观 和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充分发挥各功能区的优势和作用,根据保护 区建设的有关规定,结合保护区建设现状和工程建设需要, 按照轻重 缓急的建设原则,确定急需建设的项目,主要工程项目布局如下:根据保护区建设相关标准,管理中心、管理站工程宜布设在保护 区外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的乡镇。结合实际情况,拟在保护区周 边乡镇新建保护区管理中心1个,在各县、区适宜地段新建保护管理 站3个,在进出保护区
49、的主要路口设臵检查站 7个。在管理中心建设 濒危动物救护站,宣教培训中心,科研中心,在越冬候鸟集中分布区 建立3个候鸟越冬野外给饲站。在人为干扰大的地段界设臵隔离沟, 并新建防火瞭望塔1座、管护码头3处,以加强保护工作。在滩区部分实施退耕还滩。并改善水鸟的栖息生境。为进一步改 善水质和景观质量,有选择地在部分滩区实施圭寸滩育草, 种植芦苇和 蒲草等水生植物。为改善保护区湿地水资源状况,有选择地在保护区 实验区开挖引排水沟,在沙河水流量较大时可以增加湿地存水量, 并 有效增加河水在保护区内停留时间,改善部分滩区经常无水的现象, 降低因上游昭平台水库蓄水对湿地的影响。第5章项目建设内容5.1保护与
50、恢复工程5.1.1确标立界为了明确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分界线,给人们提供服务指南和限 制人为活动对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的破坏,需要设臵界碑、界桩和标示牌。界碑、界桩和标示牌配中英文对照的通俗易懂、 准确简明的文字。 界碑设在通往保护区的主要路口处,即具有保护区分界的明显提示作 用,也具有保护区的宣传功能,以引起人们对保护事业的高度重视, 减少人为破坏。规划在保护区边缘和需要标界的功能分区的边缘共设臵20块界碑、100个界桩和30块标示牌。界桩和标示牌设在保护区内交通路 口及人流较多的地方。界碑用钢筋混凝土作基座,外饰大理石贴面,规格为500疋00X30 (cm),共设20块。设臵保护区界桩100个。
51、设臵30块标示牌,用 混凝土铸成,规格为130X90X5 (cm)。为防止人为破坏,标示牌 埋深宜为70cm以上。5.1.2检查站根据保护管理任务、地理条件和人为活动特点,在新华区肖营、梁庄、留村、鲁山县西羊石、孙街、湛河区宋寨、杜庄等地建立7个检查站,并购臵相应的办公用具,配备通信设备。5.1.3巡护路网保护区周边地势较平坦,管理中心至各管理站均有道路相通, 管 理中心和管理站之间不需新设道路。 但考虑到管护区巡护的需要,规 划修巡护步道为10km,道路养护不设专职养护人员,步道所在保护 管理站自行负责养护,因自然灾害造成的道路毁坏由管理中心统一组 织维修。5.1.4防火设施建设(1)防火瞭
52、望塔保护区面积较大,紧邻市区,人为活动较多,存在较多的火灾隐 患,为防火管理的需要,规划在某某自然保护区北宋废墟设立 1个防 火瞭望塔。利用防火瞭望塔瞭望,并结合日常巡护等措施对保护区内 火情严密观察。瞭望塔除开展防火 瞭望工作外,同时兼具保护湿地和 水禽瞭望的作用。(2)防火隔离带防火隔离带能对火灾起防止、隔离作用,可避免大面积火灾的发 生和蔓延。自然保护区滩区秋冬枯草较多,群众有烧荒习惯,极易发 生火灾,实施生物防火比较困难,只有布设防火隔离带,阻隔滩区火 势蔓延。防火隔离带建设采用以下3种具体形式:一是结合巡护步道、 隔离沟、引排水沟建设开设防火隔离带;二是适当在滩区采用割草或 割灌的方
53、法,达到防止、隔离火灾的目的(为防止除草剂污染,应尽 量避免使用除草剂);三是在保护区的实验区结合多种经营项目, 将 作物种植的地块规划为条形地块,种植具有防火作用的作物。规划防 火隔离带带宽20m,总长10km。(3)防火通信网络防火通信是为监测瞭望、信息传递、指挥调度、扑救、后勤供应 等工作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在保护区内部建立无线通讯网, 总 台设在保护区管理中心。各保护管理站和 瞭望塔配备无线电台和手持 对讲机。(4)防火设备为便于防火和灭火联络,保护区管理中心配臵有车载电台的防火 指挥车1辆,瞭望塔配臵高倍望远镜等配套设备;管理中心及各保护 管理站配臵风力灭火机等其它防火专用设备。
54、5.1.5防护隔离沟在保护区实验区与缓冲区交界处,人为活动较频繁的地方开挖隔 离沟,沟宽3m、深2m。不但可以有效阻止人为活动干扰缓冲区和核 心区,也可以有效增加湿地蓄水量、延长存水时间,增加湿地植被。 规划在人类活动频繁区段开挖隔离沟 8km。5.1.6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5.1.6.1动物救护站为及时对保护区内羸弱和受伤的野生动物,特别是珍稀水禽,提 供人工救治,待其康复后放归大自然,因此,有必要建设濒危动物救 护站,提供收容、救护场所和科研基地。规划在管理中心建动物救护 站,主要用于水禽等野生动物的救护,并结合科普旅游,开展科学教 育、宣传野生动物救护政策。动物救护站规划建筑面积 200
55、m2,包括 仓库、饲料加工室、兽医室、治疗观察室、办公用房等,笼舍500m2, 购臵救护设备1套。5.1.6.2野外给饲站规划在越冬候鸟集中分布区五虎刘、关庙杜北、范店南建立3处野外给饲站,以便在候鸟越冬期,食物缺乏时进行人工喂食,以帮 助其越冬。分别在越冬候鸟集中分布区建立 3处野外给饲站,每个给 饲站建贮藏室15m2。5.1.7疫源疫病及病虫害防治监测近年来,我国和其它国家或地区先后出现了 非典”禽流感等重 大疫情,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有关研究表明,果子狸、 野生鸟类有可能是 非典”和禽流感主要的疫源动物,是携带和传播疫 病的媒介之一。为了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 及时发现野
56、生动物 疫情,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保障当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维护 公共卫生安全,规划在保护区管理中心设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及病虫害 防治监测站,负责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疫情及植物病虫害监测工作。购臵疫源疫病及病虫害防治监测设备 1套,野外监测车1辆。5.1.8野生植物及生境保护垦植是某某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面临的最大威胁。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湿地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认识不足, 加上保护管理能力薄弱以 及利益驱动,部分群众常年在某某湿地保护区实验区的部分滩区耕作 经营,导致湿地自然植被的破坏。为了有效保护湿地资源,恢复湿地 生态功能,本次规划在人为垦植较为严重的区段退耕还滩60hm2。5.1.9植被恢复工
57、程(1)人工辅助植被恢复芦苇是抗盐碱植物,还具有很强的污水净化能力。由芦苇和其它 的湿生、沼生、水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自然生态环境组成的芦苇 湿地生态系统是自然界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有着独特的生态功能和 特点。为进一步改善湿地水质和景观质量, 规划在保护区邓寨南的积 水区域人工辅助恢复植被种植芦苇和香蒲等水生植物,面积110hm2。(2)封滩育草某某湿地水环境很不稳定,湿地植被处于群落演替的初期阶段,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为保护其生态系统,规划东羊石南实施封滩育草 100hm2促进湿地植被恢复。5.1.10湿地保护与恢复5.1.10.1管护码头为了便于水上巡护,规划在新华区北宋废墟、水牛屯、湛
58、河区赵 庄建3处管护码头,采用实体式斜坡码头。配备水上巡逻艇3艘。5110.2防护林带为防御暴雨、洪水、风沙等对水库堤岸的侵蚀,在保护区水库堤 岸五虎刘至东羊石南建设防护林带 15km。5.1.10.3缓坡水塘为增加有效湿地面积,便于野生动物栖息,在保护区邓寨东建设 缓坡水塘10万m3。5.2科研工程科研监测是保护区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为保护区管理及资源的 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某某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紧邻市区。 由于不合理 开发利用,使湿地植被减少,湿地功能降低,湿地环境遭到破坏,湿 地内沙区成为某某市区主要沙源之一。要有效地保护和恢复某某湿地 省级自然保护区,必须加强湿地的科研和监测工作。 规划
59、建立科研中 心1处,地点设在保护区管理中心,建筑面积 200m2,辅助建筑面积 80m2。购臵科研设备1套,信息管理系统1套,标本制作及保管设 备1套。设臵固定观测样地30个,固定观测样线20km。规划在鲁山 县孙街建设水文水质监测点1个。5.3宣教工程宣传教育是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成功的关键,只有加强湿地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加人们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干部、 群众的湿地保护意识和技术管理水平,才能使湿地保护工作落到实 处,使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自觉参与到湿地保护之中。 规划建立 宣教培训中心1处,地点设在管理中心,开展经常性的对群众的宣传 教育和对职工的业务技术培训。 宣教培训中心
60、面积200m2,辅助设施 80m2,宣教设备1套。把保护区的生物、生态、历史、科学研究和 管理方面的信息以图片、文字、录相、幻灯等形式展示,使人们了解 当前环境状况对于当地人民生活、生产造成的现实或潜在的威胁,使 当地居民对所处的生存环境有危机感,从而能真正理解和主动配合执 行保护区制定的一系列有关保护的规章制度,参与保护区脆弱生态系 统的保护。5.4管理中心、保护管理站工程根据保护管理任务、地理条件和人为活动特点,为便于保护区内 管理及联系,根据实地踏勘结果,结合保护区不同地段急需保护的程 度,规划在保护区周边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的新华区薛庄镇新建 管理中心I处,在新华区郭庄、鲁山县贯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学日常检查与评估机制计划
- 患者膳食管理经验与总结计划
- 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的计划
- 增强社区环境美化的计划
- 数学-河南金太阳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 2025年专用系统集成电路项目建议书
- 2025年轨道车辆门系统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火车自动采样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金融担保服务项目建议书
- 2025年面板检测系统项目合作计划书
- 专题15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讲义)(解析版)-2024年高考二轮复习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 2024员工质量意识培训
- 孙权劝学(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
- 养生馆拓客培训
-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章计算机系统组成
- 失业保险待遇申领表
- 期末测试卷(一)(试题)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英语试卷(真题+答案解析)
- DL-T-255-2012燃煤电厂能耗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 家庭教育家长会教案及反思(3篇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