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本体论_第1页
形而上学本体论_第2页
形而上学本体论_第3页
形而上学本体论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形而上学本体论姓名:学号:班级:【内容摘要】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蔓延,传统形而上 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从形而上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上存 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科学理性 所拒斥的实则主要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本体论。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就意义 本体论而言,形而上学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关键词】形而上学 宇宙本体论 范畴本体论 意义本体论【前言】近代以来,由于经验科学在人类精神世界与日常生活中全面而深刻的 影响,以逻辑推导和经验的可验证性为主要特征的科学理性逐渐上升为凌驾于 一切之上的新的合理性标准。科学理性在人文领域中的强劲

2、蔓延不仅促成了“有 情宇宙观”的解体和终极价值的消解,也对传统形而上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 击。一:从实证主义的“拒斥形而上学”到20世纪中国思想界的“科玄论战”,再到今天的所谓“后形而上学时代”,尽管形而上学一再成为哲学的中心话题, 但学界对这一核心哲学范畴似乎远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反形而上学是近几个 世纪以来哲学的主题之一,但形而上学并没有因此而寿终正寝。其实,康德、 海德格尔这两位反形而上学的巨匠在摧毁传统形而上学之后又都在事实上分别 建构了自己的形而上学,这一颇具意味的事实早已表明,作为哲学的核心和灵 魂,形而上学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消亡,同时也意味着形而上学并不只有一种 形态。我以为,如

3、果将本体论看作是形而上学的主要表现形式,那么,从形而 上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大致存在着三种形态的形而上学:“范畴本体论”、“宇 宙本体论”和“意义本体论”。亚里士多德所讲的形而上学(第一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中通常又被称之为“本 体论”作为关于“存在”的一般理论,本体论事实上早已成为形而上学的核心和灵魂。因此,在西方哲学中,本体论又常常用来指称整个形而上学,而亚里士 多德的第一哲学则可以看作是对本体论的进一步展开。从古希腊哲学发展的全 貌来看,实际上存在着两种形态或进路的形而上学,我们姑且将其称之为“范 畴本体论”“宇宙本体论”。“范畴本体论”着力于对人类理性的纯粹部分,比如思维、语言的逻辑本性,

4、也就是后来康德所谓的先验原理的探究,往往表现为某种概念范畴的逻辑推演 系统。范畴本体论似乎隐含了这样的逻辑:世界是语言和思维中的世界,思维 与存在本质上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结构一思维自身的规定性归根到底总是用来思 议和言说存在的。换言之,存在是通过范畴和逻辑得到规定的。所以,思维的规定性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存在的规定性。于是,在范畴本体论中,对 思维自身一纯粹范畴和先天原理的探究便取代了对真实存在的追问。这种本体 论中的“本体”实际上是语言和思维世界中的本体,它与中国人从字面上所理 解的本源或本根意义上的本体显然相去甚远。与范畴本体论不同,宇宙本体论则着眼于宇宙整体(大全),力图寻求一个万 物

5、不得不由、不得不依、最终又不得不向之而归的本原性实体或质料,并试图 对这一实体或质料的特征及其演生万物的过程和原理进行描述。宇宙本体论实 际上是在经验模拟的基础上,以想象或虚构的方式向我们提供的一幅幅宇宙生 成、发展和演化的图景。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将世界的本源归结为“水”、 “火”、“气,,或“原子”等元素,并以这些元素的运动变化说明世界万象的 生成发展,这些学说与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一样,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比较而言,与宇宙本体论专注于本源性的实体或质料及其演化历程不同,范 畴本体论更着力于对世界纯粹逻辑性的解释和说明,这种解释和说明实则是对 人类自身精神内在结构的挖掘。亚里士多德便是这方面

6、的早期代表。从古希腊 哲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亚里士多德将本体论的研究由“宇宙本体论”较为 彻底地转向了“范畴本体论”,从而在某种意义上使形而上学摆脱了感性的束 缚,从想象和虚构走向了科学。事实上,亚里士多德的真正兴趣的确不在于对 最高本体的实体性描述,而在于纯理的探讨。“存在,作为形而上学的核心范 畴,在他那里已经被剔除了一切感性具体的内涵而升华为纯粹抽象的逻辑范畴, 即便是“四因说”,亦是在语言和思维层面对宇宙万物生成由来的一种纯粹逻 辑性的解释和说明。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亚氏才把“存在”、“整体”、“部 分”、“同”、“异”、“种”、“属”等基本范畴和数学中的公理、逻辑学 中的三段论、同

7、一律等等都统统纳入了形而上学的研究范围。从西方哲学在此后的发展历程来看,宇宙本体论在历经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 之后,又逐渐演变为对超验对象,比如灵魂、世界、上帝、现象背后的本体等 的探究,试图发现世界的第一因、终极目的和最高法则。但随着近代实证科学 的兴起,这种本体论在经过休谟、康德、实证主义和分析哲学的不断批判与拒 斥之后,逐渐淡出了本体论的主流,其研究对象在相当程度上也已为自然科学, 如宇宙生成学、生物进化论、天体物理、生物化学等瓜分和取代。与之不同, 以范畴和先验原理探究为主要内容的范畴本体论却在西方哲学史中获得了长足 的发展,并形成了一种悠久深厚的传统:近代的唯理论者笛卡尔试图将形而上

8、学建构成为一个绝对自明、有资格成为一切知识的根本基础或最高原理的科学; 现代哲学家中,斯特劳森的描述形而上学试图通过对语言用法的分析来揭示我 们实际的思维结构,胡塞尔的现象学试图通过对“意向结构”的描述克服自然 科学的“基础危机”这些努力都在不同程度上沿袭并深化了范畴本体论的 传统,并试图将范畴本体论发展成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二.:“意义”本身可以有认知、评价(如道德、审美)、语言分析等多方面的涵 义。在认知的层面,意义展示为对实然的把握;在评价的层面,意义则与应然 的设定相联系;在语言的层面,逻辑实证论者则将语词和命题的意义理解为与 之相对应的“所指”(事物、事态或事实等),并根据命题的

9、类别确定了相应的 意义标准。笔者所谓“意义本体论”中的“意义”则主要是就存在的意义,即 人生价值的终极安顿而言。与前两者不同,意义本体论肇端于对生命意义的困 惑、反思和追问,它所关注的是人的存在本身,着力于对意义之本、价值之源 的探究和建构。中国传统儒学中的心性本体论,现代西方哲学中海德格尔的“此 在”形而上学,都是典型的意义本体论。就前者而言,个体通过尽心、知性、 知天,所获得的不是关于世界的知识,而是应当如何存在的实践智慧。心性所 担负的主要不是自然意义上的存在,而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后者而言,“此 在”不同于其它“在者”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不是任何意义上的“现成存在 者”,没有任何预先给

10、定的本质,而是始终对自己之“在”可以有所作为的“能 在”。“此在”通过自身的操心、操劳、领会、言说、决心、筹划和行动不仅 建构了自身,同时也建构和敞开了“周围世界”和“共在世界”。这表明“此 在”本体论实际上是一种意义本体论。它向我们昭示,在“上帝退隐”之后, 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自己担负起自己的存在。从历史上看,意义本体论往往与宇 宙本体论相纠缠,从而表现出了颇为复杂的形态:儒家将心性作为意义和价值 的本源,但同时又将心性理解为天道的内化;基督教的上帝不仅是生命意义的 来源,也是自然的创造者;科玄论战以来,中国现代哲学家所理解的“玄学” 大都既牵涉到存在的意义,同时也指向宇宙本体,无论是熊十力,

11、还是冯友兰, 他们所建构的形而上学都同时具有意义本体论和宇宙本体论的双重内涵。不过, 上述纠缠并不能从根本上妨碍我们对三种本体论的宏观划分。三:按照德国当代哲学家哈贝马斯的理解,康德之后,人类便步入了一个“后 形而上学”的时代。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哲学必须放弃对整体、大全和作为“这 个世界”意义来源的超验本体的寻求。依哈氏之见,个体的生活历史和主体间 的生活方式共同构成了生活世界(即我们生活和置身其中的现实世界)。作为前 反思的、背景性的存在,生活世界是一切追问的自然源头,也是我们思想和行 动的前提。传统形而上学所追问的整体、大全或超验本体本质上是生活世界的 整体性被对象化、实体化之后所产生的先

12、验幻相,是对生活世界整体性的扭曲。 在后形而上学时代,哲学必须从根本上消除这种先验幻相,放弃将生活世界整 体性对象化的企图。但为了保持对生活世界的反思和批判,克服伴随现代化而 来的价值领域(如科学、道德、艺术等)之间的分裂以及日常生活与专家文化 之间紧张,哲学又需要以新的方式保持与整体性的关联。事实上,综观形而上学的三种形态,联系近代以来科学理性对形而上学的攻 击和诘难,我们不难发现,真正为科学理性所不容的乃是基于思辨虚构的宇宙 本体论,范畴本体论则在某种意义上转化成了科学,而意义本体论尽管遭到过 来自实证主义、分析哲学、尼采、存在主义、解构主义的种种攻击,但这种攻 击的结果最终所改变的不过是意义本体论的存在方式而已:尼采在宣布“上帝 死了”以后,又迫不及待地抬出了体现“强力意志”的“超人”;海德格尔在 摧毁传统以“在者”为中心的形而上学之后,又将“此在”推向了意义本体的 宝座;世界观解咒导致终极本体的消解,然而,面对各种价值相对主义的甚嚣 尘上,人们终久无法忍耐存在的“无根化”所带来的虚无感和荒谬感的折磨,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实践”、“生活世界”、无限的“不在场”(存在的“无 底深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