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伟安培应急管理与应急预案讲座之五_第1页
创伟安培应急管理与应急预案讲座之五_第2页
创伟安培应急管理与应急预案讲座之五_第3页
创伟安培应急管理与应急预案讲座之五_第4页
创伟安培应急管理与应急预案讲座之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应急管理与应急预案徐州市创伟职业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王 勇 (三级甲等安全培训机构)二一一年三月十五日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爆炸事故吉林石化101厂爆炸黑色蘑菇云笼罩在城市上空 硝化单元发生着火爆炸P102塔发生堵塞,循环不畅引起 6人失踪400多人受伤16套化工装置破坏10万人疏散松花江污染典型案例 百吨苯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温家宝就松花江水污染事件致信俄罗斯总理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因松花江污染事件引咎辞职中国石油免去吉林石化爆炸事故主要负责人职务哈尔滨贷款6.4亿元用于松花江水污染处置中石油为污染江水道歉 吉林省副省长向黑龙江省长道歉中石油向吉林省捐助500万 支援松花江污染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

2、关于加强 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52号 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县级人民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要明确领导机构,确定人员开展应急管理工作。街道办事处、乡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明确领导机构,确定相关责任人员。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要将应急管理作为自治管理的重要内容,落实应急管理工作责任人,做好群众的组织、动员工作。基层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是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在属地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积极探索

3、跨行政区域的单元化应急管理模式,完善相应的组织体系,明确相关责任。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 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2006年9月19日)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总局应急指挥中心、2006年10月4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713号 2007年2月28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切实做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2007年4月26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2007年2月15日) 关于应急管理和应急预案的基本知识(

4、一)基本任务:1、营救受害人员,撤离或保护其他人员;2、迅速控制事态,防止事态扩展;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做好日常的危害辩识、评价和监控工作,制定各项制度规程, 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事故预防)开展预案编制、培训、宣传、演习、应急救援物资装备贮备等工作(应急准备)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应急疏散)抢救受害人员(应急救援)控制危险源,减少损失(应急抢险)做好现场清理,消除危害后果(应急恢复)查清事故原因,估算危害程度(事故调查) 事故预防、应急准备、控制事态发展、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恢复 正常状态(二)特点 突发性、复杂性、猝变性。(

5、三)对策 1. 迅速:迅速准确地传递信息、召集力量、协调资源、统 一指挥,开展救援活动; 2. 准确:正确预测事故的发展趋势,准确地对应急救援行 动和战术进行决策; 3. 有效:应急救援行动的有效性取决于应急准备的充分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17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 第33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制定应急预案; 第68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第69条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并配备应

6、急救援器材、设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49条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19条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16条规定: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31条规定: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47条、第48条、第49条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安全事故应急救

7、援预案; 施工单位应当制定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第二十三条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并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发生突发事件。 第二十四条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为交通工具和有关场所配备报警装置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

8、设施,注明其使用方法,并显著标明安全撤离的通道、路线,保证安全通道、出口的畅通。 有关单位应当定期检测、维护其报警装置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使其处于良好状态,确保正常使用。 第二十九条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第五十六条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

9、人员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同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对因本单位的问题引发的或者主体是本单位人员的社会安全事件,有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上报情况,并迅速派出负责人赶赴现场开展劝解、疏导工作。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其他单位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发布的决定、命令,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做好本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并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所在地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应急管理风险管理危机管理 三者在本质上是一回事,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将三者视为

10、同一概念应急管理过程(四个层次)响应准备预防恢复事故应急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四阶段工作内容阶 段工 作 内 容预防阶段:为预防、控制和消除事故对人类生命财产长期危害所采取的行动(无论事故是否发生,企业和社会都处于风险之中)风险辩识、评价与控制安全规划安全研究安全法规、标准制定危险源监测监控事故灾害保险税收激励和强制性措施等准备阶段:事故发生之前采取的各种行动,目的是提高事故发生时的应急行动能力制定应急救援方针与原则应急救援工作机制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筹备应急救援培训、演习签定应急互助协议应急救援信息库等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四阶段工作内容阶 段工 作

11、 内 容响应阶段:事故即将发生前、发生期间和发生后立即采取的行动。目的是保护人员的生命、减少财产损失、控制和消除事故。启动相应的应急系统和组织报告有关政府机构实施现场指挥和救援控制事故扩大并消除人员疏散和避难环境保护和监测现场搜寻和营救等恢复阶段:事故后,使生产、生活恢复到正常状态或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损失评估理赔清理废墟灾后重建应急预案复查事故调查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社会救援相结合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应急救援(应急管理)基本原则 应急体系(SEMS)的概念什么叫应急体系? 为在风险事件发生的紧急状态下尽可能消除、减少或降低

12、其(可能)带来的各种损失,针对人们的组织管理活动等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的要求而形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应急救援体系(SEMS)的构成和基本内容法律基础组织体制运作机制保障系统紧急状态法应急条例政府令标准管理机构功能部门指挥中心救援队伍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公众动员信息通讯物资装备人力资源财务经费应急指挥行动策划/情报后勤财政/行政消防营救交通管制医疗救护疏散隐蔽形势估计文件编制恢复策划专家咨询资源跟踪设施协调供给采购信息系统赔偿索赔采购时间记录成本核算自然灾害火灾爆炸工业事故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生命线事故巨大工程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事件公共安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突

13、发公共安全事件日常期警备期响 应 期初期响应 扩大应急 应急恢复重建与恢复期预防对策强化意识宣教培训编制预案组织演习能力评估早期发现预测预警警报发布启动准备紧急联络后果预测预案启动救援展开事故后果判定救援效果把握扩大应急对策安全信息收集分析受灾情况分析生活物资管理恢复对策、规划避难所运行安置生活恢复生产恢复生态恢复过程总结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系统与应急支持系统构成媒体中心应急资源保障部信息管理中心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协调事故应急期间各大中心的运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行动,保证行动紧张、有效、有序的进行,避免因行动紊乱而造成不必要的事故损失负责事故现场应急的指挥工作,进行应急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度,有效利用各

14、种应急资源,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事故现场应急行动。负责组织、协调和提供应急物质、设备和人员支持、技术支持等,全方位保证应急行动的顺利完成。负责与新闻媒体接触的机构,处理一切与媒体报导,采访、新闻发布会等事务,保证事故报导的可信性和真实性,对事故单位、政府部门及广大公众负责。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协调中心其他功能部门负责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信息利用的快捷性和资源共享,为应急工作服务。应急救援功能部门(应急救援实施的组织保障)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综合应急体系事故灾难应急救援体系公共卫生应急救援体系社会安全应急救援体系按突发事件性质进行体系分类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在分析事故

15、后果和应急能力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或灾难,预先制定的行动计划或应急对策。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概念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概念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 应急预案是在辨识和评估潜在的重大危险、事故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过程、事故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对应急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协调方面预先做出的具体安排。预案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后,谁负责做什

16、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 1、按行政管理权限,可分为:国家级应急救援预案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应急救援预案市级应急救援预案县级应急救援预案企业级应急救援预案注:上面的前四级预案是政府面向社会型的预案(开放型);而最后一级预案是企业面向本单位实际情况的预案(闭合型) 应急预案的类别 应急预案的类别2、按责任主体,可分为:厂内型预案(闭合型)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应急救援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9002-2006) 厂外型预案(开放型)各级政府编制的应急救援预案 按应用对象范围,可分为:单项应急预案危化专项预案防洪专项预案地震专项预案现场预案1现场预案2现场预案

17、n综合预案现场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类别按功能类别分为四类: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应急预案单项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类别综合预案 综合预案也称总体预案,从总体上阐述应急目标、原则、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应职责,以及应急行动的整体思路等。通过综合预案可以较为清晰地了解的应急体系和预案体系,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应急工作的基础和“底线”,即使对那些没有分析到的紧急情况或没有预案的事故也能起到一定的应急指导作用。 综合预案 综合预案有时也称为“管理预案”,在综合预案中需要说明对各级各类预案的基本要求,对整体预案体系和事故应急各环节提出管理上的要求。综合预案针对的是的整体,着重于共性的、

18、突出的事故风险的处理,而且是对各类事故应急处理的共性方式、方法、原则的说明,对于特定类型的事故风险的特殊处理放在“专项预案”中说明。综合预案一般不会涉及过多的现场工作内容,而将现场处理工作放在“专项预案”和“现场预案”中,而且主要放在“现场预案”中,因此,综合预案的可操作性较弱。专项预案 专项预案是针对某一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而制定的,例如人身伤亡事故预案、自然灾害事故预案等。专项预案是建立在对特定风险分析基础上的,它以综合预案为前提,对应急策划、应急准备等作了更加详尽的描述,专项预案比综合预案的可操作性进一步加强,是“现场预案”的基础。专项预案 专项预案往往是针对较为突出或

19、集中的事故风险的,一个专项预案所针对的事故一般是存在于多个生产场所的,所以同一个专项预案可以对多个事故现场的应急起到指导作用。专项预案注重于某一项事故的应急处理,应尽量避免在专项预案中涉及过多的现场条件,以防缩小专项预案的适用范围,或导致专项预案与现场预案界限不清。现场预案 现场预案是在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而编制的。它是针对特定的具体场所而制定的预案,通常是事故风险较大的场所。现场预案的特点是针对某一具体现场的特殊危险,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应急救援中的各个方面都做出具体、周密的安排,因而现场预案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现场预案的编制要以实用、简洁为标准,

20、过于庞大的现场预案不便于应急情况下的使用。 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 调整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保证事故发生时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控制或消除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后果,并在事故后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状态。 应急救援预案的总目标是: 将紧急事件局部化,如可能并予以消除; 尽量缩小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的影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概念应急预案的作用应急预案确定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不再是一纸空文。 制定应急预案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 应急预案可以成为应急响应的基础。 发生超过本单位或部门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

21、时,便于与上级应急部门的协调,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取外部的应急支持。 有利于提高部门和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 必须根据本单位产生重大事故危险源的数量和可能性来作为 预案制订的主要依据。 预案是依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性质、影响范围大小及后 果的严重程度等的预测,结果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而制定 的应急措施,它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使用性,要制定切合实 际的预案,必须依据确切的各种资料 充分利用已有的预案和资料,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预案的编制依据和原则 根据实际情况,按事故的性质、类型、影响范围严重后 果等分等级地制订相应的预案,为使预案更有针对性和 能迅速应用,一般要制订出不同类型的应急预案,如火 灾

22、型、爆炸型、泄漏型等,一个单位的不同类型的应急 预案要形成统一整体,救援力量要统筹安排。 要切合本系统、单位的实际条件制订预案。 制订的预案要有权威性,各级应急组织职责明确,通力 协作。 策划预案时应考虑的因素策划合理 重点突出 针对重大灾难避免交叉矛盾 适用有效 易于运作1)普查隐患2)重视地质、气象、水文灾害3)互通共享信息4)过去的灾情5)减少功能区的交叉作业6)周边危险源可能产生的影响7)预案策划以法律为基础 应急预案编制常见的问题应急预案缺乏可操作性 应急预案之间缺乏协调性 应急预案要素不全和内容太粗 应急预案未有效贯彻 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预案要素不全、可操作性不

23、强;企业内部上下以及企业预案与政府及相关部门预案相互衔接不够;部分生产经营单位还没有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预案演练工作开展不够,等等 关注预案的实施问题 预案编制完成后,切忌使其变成一纸空文,关键是要实施,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 预案要定期演习和复查,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检查和修正。 应急队伍要进行专业培训。并要有培训记录和档案,应急人员要通过考核证实确能胜任所担负的应急任务后,才能上岗。 各专业队平时就要组建落实并配有相应器材。应急器材要定期检查,保证设备性能完好。预警级别和发布 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

24、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四级:级(特别严重)、级(严重)、级(较重)和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要素与基本内容1总 则2应急分析5现场恢复4应急响应3应急准备事故应急预案的要素2.1 危险分析2.2 资源分析3.1 机构与职责3.2 物资与装备3.3 应急人员培训3.4 预案演练3.5 员工教育3.6 互助协议4.1 接警与通知4.2 指挥与控制4.3 警报和紧急公告4.4 通讯4.5 事态监测与评估4.6 公共关系4.7 应急人员安全4.8 抢险4.9 警戒与治安4.10 人群疏散与安置4.11 医疗与卫生1.1 目标与原则1.2

25、 制度要求1.3 与其他预案的关系1.4 预案管理5.1 恢复现场5.2 结束应急 应急预案应具备的八大部分28个要素: 一、基本内容二、应急方针与原则三、应急工作策划1.危险辩识与评价2.应急资源评价3.应急机构与职责4.应急机制5.法律法规要求四、应急准备(程序)1.危险辩识与评价2.应急资源评价3.应急机构与职责4.应急机制5.法律法规要求五、应急响应1.报警程序2.警报和紧急公告3.指挥与控制4.通讯5.人群疏散与安置6.警戒与治安7.医疗与卫生服务8.现场监测(事态)9.现场抢险与控制10.应急人员安全11.环境保护12.信息发布管理13.应急资源管理六、现场恢复与事故调查七、应急预

26、案维护和改进八、应急预案支持附件 原则上,无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都可以由上述这些要素构成,只是不同类型预案中各要素阐述的侧重点不同。 应急预案的要素与基本内容0 基本内容 应急预案发布令:宣布预案生效,作好各项应急准备 应急机构署名页:应急相关部门及负责人签名。 预案分发记录页:预案接受部门签字。 预案修改记录页:修改人签字。 术语与定义等。28要素1 总则1.1 目标与原则 1.2 制度要求 1.3 与其他预案的关系 1.4 预案管理 1.1 目标与原则 作为应急救援指导文件,应急预案首先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原则作为指导企业应急救援工作的纲领,应急的策划和准备、应急策略的制定和现场应

27、急救援及恢复,都应当围绕应急的目标和原则开展。 目标与原则中应该列出应急预案所针对的事故(或紧急情况)类型、适用的范围和救援的任务,以及应急救援和管理的方针和指导原则。目标与原则应体现应急救援的优先原则,如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此外,目标与原则还应体现事故损失控制、预防为主、常备不懈、高效协调以及持续改进的思想。 应列出涉及应急各部门职责要求及应急预案、应急准备和应急救援的有关制度和法规文件,以作为预案编制和应急救援的依据。1.2 制度要求法律法规要求 明确列出国家、省、市、县级应急预案要求的相关法律、 法规、标准文件; 形成附件28要素1.3 与其他预案的关

28、系 对多数单位(部门)而言,都可能存在多个应急预案,当需要同时执行不止一个应急预案时,非常容易发生混淆,应对这些应急预案进行协调,使编制的应急预案与已有的应急预案形成一个整体。因此,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在此部分明确本预案与其它应急预案的关系,列出本预案可能用到的其它应急预案。 1.4 预案管理 本要素对预案的制定、修改、更新、批准和发布做出明确的管理规定,需要明确以下问题:哪个部门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制定、修改及更新?哪个部门负责预案的审查、批准?什么情况下、由哪个部门负责、多长时间(评审周 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应急预案维护和改进 应建立应急预案制定、修改、审核、批准和发放的程序,保证预案的

29、及时更新和有效性; 应经常检查和修改的信息: 应急人员的身份和电话; 企业或城市中危险化学品的名称、数量、性质及所处位置; 工厂地图的变化; 运输线路的变化; 应急服务组织; 应急资源的变更; 新的重要机构,新的居民区等。 根据演习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不断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的内容。2 应急分析2.1 危险分析 2.2 资源分析 2.1 危险分析 危险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要明确应急的对象、事故的性质及其影响等,为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提供决策和指导依据。危险分析包括危险识别、脆弱性分析(是指一旦发生危险事故,企业的哪些地方和哪些生产进程容易受到破坏和影响)和风险分析。本部分需要明确以下内容:危险源的种类、

30、数量、特性及分布;事故的类型、影响范围及后果;按需要明确地形地貌、河流、交通干道及气象条件 等可能对事故应急造成影响的因素。 危险辩识与评价 确认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地点; 确定事故影响范围及可能影响的人数; 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 根据事故种类和后果严重度,确定预案编制的级别; 地理、人文(人口)、地质、气象等信息; 城市布局及交通情况; 可能影响应急救援的不利因素等; 形成附件。28要素2.2 资源分析 针对危险分析所确定的主要危险,应明确应急救援所需的资源,分析已有的应急资源和能力,包括应急力量和应急设备(施)、物资中存在的不足,为应急资源的规划、相邻地区的互助协议和预案编制提供指导。

31、 本部分对可用的应急力量和资源进行综述,应列出以下信息:应急力量的组成、各自的应急能力及分布情况;各种重要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情况;上级应急机构或社会的可用应急资源情况。应急资源评价 分析和评价目前企业和社会应急活动中可以使用或可以调动的各种 资源,包括应急力量(人员)、应急设备(施)、物资等; 基本应急装备: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照明工具、防护工具; 专用应急救援装备:消防、医疗、应急发电、大型机械等; 形成附件28要素3 应急准备3.1 机构与职责 3.2 物资与装备 3.3 应急人员培训 3.4 预案演练 3.5 员工教育 3.6 互助协议 3.1 机构与职责 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反应迅速

32、、协调有序,必须建立完善的应急机构,确定应急机构的组成,对应急救援中承担任务的所有应急组织及有关单位应明确规定其相应的职责。 本部分需要明确以下内容: 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参加单位(部门)、人员及其职责;明确应急行动总负责人,以及每一具体行动的负责人;明确外部组织和外部企业可能提供的支持。 应急机构与职责 明确应急救援过程中各个特点任务的责任机构及其职责; 明确应急反映总负责人,以及各部门的负责人及其责任; 本区域以外能提供援助的有关机构的职责; 明确政府和企业在事故应急中各自的职责; 形成附件 特定任务包括: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各专业救援队伍(消防、工程抢险、防化、监测、环保)、报警、

33、通讯保障、救援设备和物资保障、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医疗、信息发布与公共关系、救援专家组等28要素应急机制 按事故的严重程度建立分级响应机制和程序; 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分级响应、资源共享、全体 参与; 预测预警机制、应急决策协调机智、应急公众沟通机制、应急 社会动员机制、应急资源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 对各应机构的应急行动与协调活动进行总体规划并建立有效的 工作机制。28要素3.2 物资与装备 物资与装备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应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合理选择应急救援中所需的事故处理手段、各种救援机械和设备、监测仪器、交通工具、个体防护设备、医疗设备和药品、其它保障物资等,并

34、定期检查、维护与更新,保证始终处于完好状态。综合预案、专项预案一般对物资与装备提出概括性的需求和管理上的要求,现场预案则需要明确具体的物资与装备,包括型号、功能、数量、位置、何人负责等信息。 应急设备(施)、物资 准备用语应急救援的机械与设备、监测仪器、材料、交 通工具、个体防护设备、医疗、办公室等保障物资等; 列出有关部门,如企业现场、武警、消防、卫生、防疫 等部门可用的应急设备; 定期检查与更新; 列出存放地点及获取的方法; 形成附件28要素3.3 应急人员培训 针对潜在事故的危险性质,应对所有应急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包括自身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应急人员具备相应的应急能力。 综合预

35、案、专项预案一般只对应急人员培训提出培训方向和管理上的要求,而现场预案则需要明确以下内容: 培训周期;培训对象;培训内容。 应急人员的培训 对应急人员有针对性的培训,并确保合格者上岗; 描述每年的培训计划; 描述对现场应急人员进行培训的频度和程度等;28要素3.4 预案演练 预案演练是对应急能力的一个综合检验,应定期组织由应急各方参加的预案模拟演练,使应急人员更清晰地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协调性和有效、迅速地开展。同时,需要对预案演练的结果进行评估,分析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进和完善。由于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偏重于管理,可操作性较弱,一般不对这两类

36、预案开展单独的演练,而是在开展现场预案演练时,需要这两类预案配合时,才将其纳入演练中。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提出演练方面的管理要求,现场预案则需要明确演练的周期、形式、内容等的具体要求。 预案演习 描述预案演习的目的; 制定每年演习计划; 各应急方参加预案模拟演习; 描述对演习结果的评价,发现预案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预案演练的类型 桌面演练、实战演练、单项演练、综合演练28要素3.5 员工教育 员工的应急安全意识和能力是减少重大事故损失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应急准备的一项内容,平时就应注重对员工的日常教育,尤其是工作过程中接触或靠近危险源的员工,使其了解潜在危险的性质和健康危害,掌握必要的

37、自救知识,了解预先指定的主要及备用疏散路线,了解各种警报的含义和应急救援工作的有关要求。 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在本部分提出员工教育的目的、作用和要求,现场预案则需要尽量明确员工教育的内容、形式、周期等的具体要求。 公众教育 为确保公众了解如何面对应急情况所采取的周期性宣传 以及提高安全意识的方法与措施。 宣传潜在危险的性质、疏散路线、报警和自救方法、了 解各种警报的含义、应急救援的有关程序的知识。28要素3.6 互助协议 当企业有关的应急力量与资源相对薄弱时,应事先寻求与邻近的企业或地区建立正式的互助协议,以便在应急救援中及时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资源的援助;此外,也应与社会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物资供

38、应企业等签署相应的互助协议。 本部分需要列出互助协议名称,可以将协议的文本作为预案的附件。需要在本部分或协议中描述互助单位的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并将互助单位的联系方式列入附件中的应急对象联系清单中。 互助协议 描述与临近企业、消防、医疗、检测、武警、临近城市 或地区建立的互助协议; 社会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物资供应企业的互助协议; 形成附件。28要素4 应急响应4.1 接警与通知4.2 指挥与控制 4.3 警报和紧急公告 4.4 通讯 4.5 事态监测与评估 4.6 公共关系 4.7 应急人员安全 4.8 抢险 4.9 警戒与治安 4.10 人群疏散与安置 4.11 医疗与卫生 4.1 接警与通

39、知 准确了解事故的性质和规模等初始信息是决定启动应急救援的关键,接警作为应急响应的第一步,必须对接警要求作出明确规定,保证迅速、准确地向报警人员询问事故现场的重要信息。接警人员接到报警后,应按事先确定的通报程序规定,迅速向有关应急机构及上级部门发出事故通知,以采取相应的行动。 预案的本部分内容中应该考虑解决以下问题: 报警(应急响应)电话;建立事故通报流程;迅速准确地询问清事故的有关信息;将事故的信息立即向有关应急部门发出初始通告;建立所有通知对象的联系电话或其他联系方式清单。报警程序(由下到上) 确定报警的机构及原则; 确定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 确定24小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通讯、联络

40、方式; 制定报警信息单,详细记录事故情况,如事故地点、事 故类型、危险物质、伤亡情况、影响范围、事态控制情 况等。28要素4.2 指挥与控制 现场预案的本要素内容中应该考虑解决以下问题: 针对事故的严重程度确定响应范围;谁或哪个部门负责组建现场指挥部,确定现场总指挥;建立应急指挥与控制程序;如何启用应急队伍;建立现场指挥部与应急队伍及指挥部门的通讯联络;谁或哪个部门为应急行动提供技术建议;谁或哪个部门负责现场信息的报告。 应急预案编制时应考虑针对事故的严重程度是否对应急行动进行分级。事故的严重程度将影响应急行动级别(或程度)的确定。这将决定使用多少设备、召集多少人员、疏散的范围等方面。 指挥与

41、控制 建立协调总指挥、现场应急抢险指挥; 建立现场指挥、协调和决策程序,对事故进行初始评 估,确定紧急状态,有效地确认响应级别(一级,二 级,三级响应等)和抢险救援行动指令; 确定重点保护区域和应急行动的优先原则; 指挥和协调现场各救援队伍的救援行动; 合理高效地使用应急资源等。28要素4.3 警报和紧急公告 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或其他相关企业或其他相关部门,并可能对其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警报系统,向其发出警报,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发出紧急公告,告知事故性质,对生活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公众或相关企业和部门能够做出及时自我防护响应。 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的本部分一般只需

42、要明确警报和紧急公告的作用和目的,提出管理性的要求;而现场预案则需要明确以下具体的内容:什么时候发出警报和紧急公告;谁有权决定启动警报和紧急公告;向谁发出警报和紧急公告;警报和紧急公告信息的表现形式。 警报和紧急公告(由上到下) 警报和紧急公告的机构和标准原则; 明确向公众报警的标准、方式、信号等,应明确各种警报信 号的不同含义,协调警报器的使用及每个警报器所覆盖的地 理区域; 重要的公告信息(包括健康危险、自我保护、疏散路线、医 院等); 特殊情况下警报:警报的盲区、特殊需要的人群及地点、 使 用机动方式协助发出警报或逐家通报等; 制定标准化或填空式公告样本。28要素4.4 通讯 应急通讯是

43、有效开展应急响应的基本保证,其保障功能主要包括:指挥现场应急组织的应急响应行动,及时地把现场的应急状况向外部通报,接受外部的应急指示以及向外部应急组织求援等。 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的本部分一般只需要对应急通讯作管理性的说明;而现场预案则需要明确以下具体的内容: 说明现场指挥部、应急中心、各应急救援组织、新闻媒体、医院、上级部门、外部救援机构之间进行通讯的方法;说明主要通讯系统的来源、使用、维护以及应急组织通讯需要的详细情况等;充分考虑紧急状态的通讯能力和保障,建立备用的通讯系统;应明确应急通讯的负责人,在接到紧急事态通知时,通讯负责人向应急中心报告,同时管理应急中心的应急通讯部门并监督有关人员(

44、无线电、电话和电信类操作员,通讯维修队伍)的工作情况,保证应急中心通讯部门具有全天候持续工作的能力。 通讯 应建立应急救援过程中保证各部门通讯网络畅通的程序; 规定所需的各类通讯设施,确保通讯器材完好; 维护通讯系统; 设立备用通讯系统。28要素4.5 事态监测与评估 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必须对事故的发展势态及影响及时进行动态的监测,建立对事故现场及场外进行监测和评估的程序。事态监测在应急救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其结果不仅是控制事故现场、制定抢险措施的重要决策依据,也是划分现场工作区域、保障现场应急人员安全、实施公众保护措施的重要依据。既使在现场恢复阶段,也应当对现场和环境提供监测。 综

45、合预案和专项预案的本部分一般只需要明确事态监测与评估的作用和目的,提出管理性的要求;而现场预案则需要明确以下具体的内容: 由谁来负责监测与评估活动;监测与评估的内容;监测仪器设备及监测方法;监测点的设置、现场工作及报告程序。 现场监测(事态监测) 建立对事故现场及场外监测和评估的程序,为现场的救 援决策提供支持; 现场监测包括:事故的规模,事态的发展趋向、伤亡情 况、危险物质的浓度及扩散状况,食物、水源、环境卫 生污染监测等。28要素4.6 公共关系 重大事故发生后,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新闻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应将有关事故的信息、影响、救援工作的进展等情况及时向媒体和公众公布,以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

46、避免公众的猜疑和不满,同时,应保证事故和救援信息的统一发布,明确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对媒体和公众的发言人和信息批准、发布的程序,避免信息的不一致性。同时,公共关系还应处理好公众的有关咨询。 本部分负责与公众和新闻媒体的沟通,向公众和社会发布准确的事故信息、公布事故情况、以及已采取的措施。在本部分中应明确:信息发布的审核和批准程序,保证发布信息的统一性,避免出现矛盾信息;指定新闻发言人,适时举行新闻发表会,准确发布事故信息,澄清事故传言;为公众了解事故信息等有关咨询提供服务安排;接待、安抚受事故影响或波及的相关方。 4.7 应急人员安全 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危险性往往较大,必需对应急人员自身的安

47、全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包括安全预防措施、个体防护设备、现场安全监测等,明确紧急撤离应急人员的条件和程序,保证应急人员免受事故的伤害。 应急人员自身的安全是事故应急预案应予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的本部分一般只需要明确保护应急人员安全的准备和规定,而现场预案则需要明确以下具体的内容:应急队伍或应急人员进入和离开现场的程序,包括向现场总指挥报告、有关培训确认等。根据事故的性质,确定个体防护等级,合理配备个人防护设备。此外,在收集到事故现场更多的信息后,应重新评估所需的个体防护设备,以确保选配和使用了正确的个体防护设备。对应急人员有关保证自身安全的培训安排,包括各种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措

48、施,正确使用个体防护设备等。 应急人员安全 为保证应急人员在抢险中免受伤害,应建立进入和离开 事故现场的相关程序,保证其安全; 内容包括: 进入和离开现场的标准程序 进入和离开现场的报告规定 进入和离开现场的登记规定 应急救援人员的清点规定 消毒程序 安全与卫生设备的正确配备 个人安全预防措施等。28要素4.8 抢险 抢险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目的是为尽快地控制事故的发展,防止事故的蔓延和进一步扩大,从而最终控制住事故,并积极营救事故现场的受害人员。尤其是涉及坍塌、火灾事故,其抢险工作的难度和危险性十分巨大,应对抢险的器材和物资、人员的培训、方法和策略以及现场指挥等做好周密的安排和准

49、备。抢险在事故应急救援中对控制事态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着设备更换、救人、破拆、重要物资转移等重要职责。 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的本部分一般只需要对抢险工作作出总体上的部署和安排,提出原则上的要求;而现场预案则需要明确以下具体的内容: 应急力量的职责与任务;抢险的指挥与协调;抢险力量的布署情况;针对可能事故的性质,所采取的处理对策和方案;消防车、供水方案或灭火剂的准备;运输、挖掘、破拆、起重(吊)、推土等设备的准备;备用设备、物资的准备情况。 现场抢险与控制 现场抢险的目标和原则; 现场抢险的操作程序; 现场抢险人员的要求; 现场抢险物资、设备的要求; * 针对特殊的风险如危险化学品事故、火

50、灾等,需进一步 制定详细的抢险程序和方案,包括使用特殊的应急救援 人员、专家、技术、方法、材料、设备等手段达到控制 和消除事故的目的。28要素4.9 警戒与治安 为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是十分必要的,其目的是要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 为保证应急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出于安全和保护事故现场完整的需要,警戒人员必须在接到通知以后立刻赶赴现场担任警戒工作,并保证在执行任务期间,所进行的警戒活动不得干扰应急行动。由于警戒和治安人员距离事故现场较近,因

51、此,必须经过事故方面的相关培训。 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的本部分一般只需要对警戒与治安工作提出原则上的要求;而现场预案则需要明确以下具体的内容: 谁或哪个部门负责警戒与治安;警戒与治安工作负责人是谁;警戒与治安工作的原则和事件处理方案;警戒人员的安全及所需的个体防护设备。 警戒与治安 确定警戒的机构和职责; 应制定事故现场境界和管制程序,保障救援队伍、物资 运输和人群疏散的畅通; 交通管制、路口封锁、指挥中心警戒、事故现场警戒; 制定对特殊设施和人群的安全保护措施(如学校、幼儿 园、残疾人等); 确定决定终止保护措施的情况和规定。28要素4.10 人群疏散与安置 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

52、应对疏散的紧急情况和决策、预防性疏散准备、疏散区域、疏散距离、疏散路线、疏散运输工具、安全蔽护场所以及回迁等作出细致的规定和准备,应考虑疏散人群的数量、所需要的时间及可利用的时间、环境变化等问题。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安置。 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的本部分一般只需要对人群疏散与安置工作提出管理性的要求;而现场预案则需要对人群疏散与安置作出明确、具体的说明。并不是所有的事故应急预案都需要包括本要素。 人群疏散与安置 确定实施疏散的紧急情况; 明确可授权发布疏散居民指令的机构和负责人; 预防性疏散准备,疏散区域、距离、路线、运输工具,安全蔽 护场所的规定; 应考虑疏散人群的数量,需要的疏散

53、时间,可利用的时间,风 向等环境变化,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疏散问题等;28要素人群疏散与安置 做好疏散人群的生活安置,保障条件; 明确负责执行和核实疏散居民(包括通告、管制等)的机构; 核查疏散人数,记录疏散情况; 临时安置场所的管理和运转负责部门; 临时安置场所的食品、水、电力、医疗、消毒、治安等的安排; 临时安置场所的标志28要素4.11 医疗与卫生 对受伤人员采取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以及合理的转送医院进行治疗,是减少事故现场人员伤亡的关键。医疗人员必须了解相关伤害的救治特点,并经过相应的培训,掌握对受伤人员进行正确治疗的方法。 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的本部分一般只需要对医疗与卫生工作提出管理性

54、的要求,进行概括性的论述;而现场预案则需要明确以下具体的内容: 4.11 医疗与卫生可用的急救资源列表,如急救中心、医院等机构信息;抢救药品、医疗器械、消毒、解毒药品等信息;建立与上级及外部医疗机构的联系与协调,必要时请求提供专家、医疗人员、药品、器材的支援;为急救人员和医疗人员提供培训的安排和要求,保证掌握正确的消毒和治疗的方法,以及个人安全措施;指定医疗指挥官,建立现场急救和医疗服务的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系统;建立现场急救站,设置明显的标志。保证现场急救站的位置安全,以及空间、水、电等基本条件的保障;建立对受伤人员进行分类急救、运送和转送医院的标准工作程序;对死者进行死亡原因确认、身份识别

55、、运送和安置,保存好死者遗物,可能情况下通知死者家属;记录汇总伤亡情况;保障现场急救和医疗人员个人安全的措施。 医疗与卫生服务 医疗资源的数量; 规定紧急医疗服务的组织,伤员的分类救护和转送方法; 抢救药品、医疗器械;消毒、解毒药品等; 急救点设置,化学品受伤和疾病感染人员的隔离、净化和治疗; 死亡认定和处置; 医疗人员应经过培训并掌握对危险化学品受伤人员的正确治疗方法等。28要素环境保护 对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事故,应建立环境保护程序; 控制环境污染扩大的方案; 及时清除污染; 对环境污染水平的监测; 对可能对公众健康造成损害的污染通告等。28要素信息发布管理 明确应急救援过程中对媒

56、体和公众接触的机构和发言人,准确发布事故信息; 明确信息发布的审核、批准程序和格式; 准确通告事故发生、救援及人员伤亡情况; 为公众了解防护措施、查找亲人下落等有关问题提供咨询服务。28要素应急救援资源管理 应制定应急救援过程中各种应急资源供给程序,保证应急资源及时合理的调配与高效使用; 内容包括:应急资源供给的机构 应急资源调用指令的响应 应急资源供给的记录 应急资源快速运抵现场的要求 应急设备的及时回收与清点等28要素5 现场恢复5.1 恢复现场 5.2 结束应急 5.1 恢复现场 恢复现场过程中,应保证避免再次发生事故,同时为长期恢复提供指导和建议,应包括以下内容: 恢复正常状态的流程、

57、任务、安全注意事项现场清理和受影响区域的连续监测 现场恢复与事故调查 应制定现场恢复程序,保证避免现场恢复过程中不发生危险; 开展事故原因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和证据; 内容包括: 明确决定终止应急,恢复正常秩序的机构和负责人; 宣布应急取消的程序; 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 现场清理和环境影响区域的污染消除与连续检测要求; 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价。28要素5.2 结束应急 结束应急应包括以下内容: 宣布应急结束的程序撤点、撤离、交接的程序和注意事项支持附件 (1)危险分析附件 (2)通讯联络附件 (3)法律法规附件 (4)应急资源附件 (5)教育、培训、训练和演习附件 (6)技术支持附件(危化品数据库

58、) (7)互助协议附件 (8)技术专家附件 (9)各种表单 (10)其他支持附件28要素2.8 应急预案的结构与格式基本部分应急功能部分支持附件标准操作程序特殊风险预案部分事故应急预案 在编制事故应急预案时,只有合理地组织、规划预案的总体结构,才有利于应急预案功能的实现。应合理地组织预案的章节,以便每个不同的读者能快速地找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在修改单个部分时,避免对整个应急预案作较大的改动。 事故应急预案可以采取以下结构:基本部分+应急功能部分+特殊风险预案部分+标准操作程序+支持附件。综合预案=基本预案+应急功能设置特殊风险管理标准操作程序支持附件(一)应急预案基本结构(1+4) 预案的基本

59、部分也称为“基本预案”,本部分是应急反应组织和方针的综述。基本部分概括应急预案所要解决的紧急情况,说明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并规定应急准备和应急行动的职责。基本部分包含了应急预案的5大要素中的3个要素: 1总则1.1 目标与原则 1.2 制度要求1.3 与其他预案的关系 1.4 预案管理 2应急策划2.1 危险分析 2.2 资源分析 3应急准备3.1 机构与职责 3.2 物资与装备3.3 应急人员培训 3.4 预案演练3.5 员工教育 3.6 互助协议1 预案的基本部分基本预案1 基本预案标准格式 1. 预案发布令 2. 应急机构署名页 3. 预案分发记录页 4. 修改记录 5. 术语与定义 6.

60、 方针与原则 7. 危险分析 8. 应急资源 9. 机构与职责 10. 教育、训练与演习 11. 与城市其他预案关系 12. 互助协议 13. 预案管理应急预案的结构与格式 2 应急功能部分应急功能设置 本部分主要用以列出应急预案针对应急救援所采取的应急行动和应急任务,由于应急功能部分是围绕应急行动的,因此本部分的主要使用者是那些应急任务执行部门或人员。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预案都需要有本部分内容,其中现场预案的本部分内容尤为关键。 应急功能部分包含了应急预案的5大要素中的2个要素: 4.应急响应4.1 接警与通知4.2 指挥与控制4.3 警报和紧急公告4.4 通讯4.5 事态监测与评估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