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开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的重要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开局起步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持续深化期、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加速拓展期,也是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时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培育创新动能,实现科技强市,根据*市“十四五”总体规划部署,编制“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一、“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回顾“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2、,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工作方针,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培育创新主体、打造高端创新平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不断聚集转型发展的新动能,打造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创新载体不断丰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引领和支撑作用显著提升。截至2020年底,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较2015年增长5个百分点。全市R&D占GDP比重达到2.7%;培育瞪羚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6家,较2015年翻两番;科技型中小企业210家,是2015年的
3、6倍。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成效显著,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69家,较2015年翻一番;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旋转导向系统”、“高品质针状焦”、“*储气库群”、“移动智能终端核心组件”、“*新品种选育”等150余个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才集聚效应逐渐凸显,高端人才数量快速增长,累计引进高端创新团队6个、新培育研发团队34个,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52人。(一)加快出台创新政策,创新环境日渐优化坚持以改革驱动创新,最大限度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一是优化创新政策环境,制订并出台*市关于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的实施意见、*市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
4、城市的实施意见、*市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加快产校地企融协同发展实施意见(2019-2021)、*市引进高端创新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强了创新驱动顶层设计,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保证。二是深化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改革。制定出台了*市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计划、*市农业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实施意见、*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专项资金使用实施意见,加大科技专项经费的投入,支持科技项目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载体的建设。三是加强科技宣传与普及。开展不同主题的科技活动周及“送科技下乡”、创新创业大赛、“科普日”、科技大讲堂等一系列科技宣传和服务活动,弘扬创新文化,进一步营造支持
5、创新、鼓励创新、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在全市形成千帆竞发的创新创业生动局面。(二)实施重大项目攻关,助推产业优化升级集中优势创新资源,实施了一批技术水平高、转化效果好、产业带动强的科技计划项目,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期间,共争取上级科技资金15,954万元,累计96家企业获R&D后补助2722万元,组织实施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1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57项。其中,*研究院“*储气综合技术攻关”项目为*储气库群项目开工奠定了技术基础;*生物能源利用劣质重芳烃生产“高品质针状焦”;*油气的“录井工业机器人自动检测线”项目成为录井行业首台套专用装备,以人工智能实现
6、“智慧录井”价值链的重构;*中蓝电子自主研发移动智能终端核心组件,打破国外;*开展“*新品种选育及综合种养技术”,助推*产业发展状大。“十三五”期间,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26项。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极大地促进我市主导产业的结构调整、效益增加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三)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创新基础不断夯实实施科技兴企行动,通过企业家培训、帮助企业引进高端人才、推进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等措施,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及独角兽企业的创新梯队。一是建立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按照“分级培育、分类指导”原则,市县区科技部门上下联动,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21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7、达到156家;培育瞪羚企业5家。二是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升级。支持企业整合科技资源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为行业提供集成化研发服务,建设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23家,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6家,实现了高新技术企业全覆盖。三是通过开展企业家培训、科技创新政策解读等手段,提升企业家创新意识,全社会研发投入逐渐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R&D投入)强度达到2.7%,企业的创新意识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四)搭建高端创新平台,科技支撑更加有力大力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平台、创新联盟等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一是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引进建设*理工大学、中科院*化物所等15家
8、高水平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工业装备结构分析、精细化工等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打造产业升级“助推器”。*理工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贺高红及团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二是在高端润滑油、催化剂复活等重点产业领域,成功引进首席专家*等院士团队,共建院士工作站和联合研究中心,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提升产业整体创新能力,抢占产业发展“智高点”。三是依托行业龙头企业,组建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精细化工等10个技术创新平台,组建精细化工、能源装备和水产等8个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优势领域取得突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升产业竞争力。(五)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效率显著提升通过政策激励、精准对接、搭建平台等
9、举措,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和“难点”,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一是深化市校战略合作。召开科技成果对接活动,搭建合作平台,与7家高等院校签订了市校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在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有组织、多层次地开展科技合作,为我市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二是搭建精准对接桥梁。通过深入企业摸底调研、筛选院校科技成果、汇编成册双向推送、前期预对接等精准对接流程,举办*海创行、院士专家*行等品牌对接活动,累计邀请院士专家500余人来*开展项目推介等活动,年均转化优秀科技成果60项以上。三是共建成果转化平台。成立中国科学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中心,以*产业需求为重点,依托中科院*分院
10、的人才、技术、平台等优势,为中科院科研成果在*实施转移转化提供支持,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四是推动域外科技合作。落实*与江苏对口合作实施方案安排部署,与无锡市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充分发挥锦州、*两市的区位、产业、资源的基础和优势,加强在开放合作、产业协作、经济整合、区域协同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为*沿海经济带发展注入新动能。(六)强化创新高地建设,创新服务持续优化通过打造创新创业高地、完善科技孵化体系、提升科技服务水平等举措,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一是推进*高新区晋升国家级高新区。*高新区“一区两园”模式获得省政府批复,以升促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全省省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多次获得第一名。20
11、19年底被科技部列入创建国家高新区专家考察名单,不断完善高新区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持续推进体制机制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二是通过盘活现有闲置楼宇,在县区布局各类孵化载体,形成市县镇三级创业孵化体系,共发展各类众创空间20家(国家级4家、省级4家),重点科技孵化器5家,孵化总面积达27万平方米,累计入驻企业1200余家。三是加强产业园区服务体系建设。引进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辅导、专利维权、金融融资等服务。发挥*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作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累计融资2190万元。(七)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围绕我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强化政策激
12、励,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强科技人才的开发、引进、培养和使用,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一是支持*理工*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大化所*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重点研究院做大做强,筑巢引凤,让人才有用武之地。“十三五”期间,累计引进和培育各类创新人才2065人,为企业推荐高层次人才近百人。二是加强研发团队引进及研发平台建设,集聚高端创新人才,全面提升我市产业竞争力。成功引进润滑油领域首席专家*院士及团队建立“高性能润滑材料联合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院士团队建立催化剂复活“院士工作站”,建立北方耐盐碱水稻“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等。三是以“英才计划”为抓手,加大对高端人才和团队的培养支持。全市拥有“兴辽英才计划”9
13、人,其中部分项目已经落户*。(八)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发挥科技创新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面支撑作用,依靠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一是建设省农业科学院*分院,针对我市农业发展需求,引进农业科技人才,推动我市乡村振兴步伐。二是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攻关,引进新品种、研发新技术,为我市大米和水产等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启动“科技示范村”建设工作。引导科技创新要素向乡村转移聚集,带动建设一批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村。四是加强科技特派工作,承接省级科技特派团5个,为基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畅通县域发展通道,搭建人才服务“三农”的高效平台。五是开展滨海湿地生态修复。联合中科院*应用生
14、态所专家开展“*修复技术攻关,分析退化成因、制定修复方案、开展规模化试验,*群落得到有效修复,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科技创新存在的不足回顾“十三五”,全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迈出坚实步伐,取得了一些突出成绩和新进展,但我市科技创新与先进省市和地区相比,与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创新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力量比较薄弱,特别是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不足。全市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研发中心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科技人才总量不大,整体素质不高,支撑发展的高端创新人才、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和管理人才短缺。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主体地位不突出。企业家科技创新意识不强,企业装备
15、水平、工艺技术科技含量和技术层次不高,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度不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对全市经济发展拉动作用还不够突出。三是创新载体建设起步晚,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业还有待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载体集聚创新要素水平有待提高,支持带动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四是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全社会创新投入不足,政府创新引导作用不强,科技对外开放程度远远不够,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尚不健全,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二、“十四五”期间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十四五”期间,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从未像今天这样离我们如此之近,然而受到中美对抗升级、全球经济
16、下行压力及新冠疫情多重影响,消费承压、投资不振、财政收入雪上加霜,我市科技发展在“十四五”期间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的风险和挑战:(一)中美对抗升级,科技安全面临挑战。随着中美冲突愈演愈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对中国进行全方面打压,国内企业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高端芯片领域、基础软件产品及高端制造装备等关键领域将面临严重的人才、信息、技术限制,受制于人的问题日益凸显,全球科技创新格局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二)区域竞争加剧,创新资源面临挑战。北上广深作为老牌一线城市对国内创新资源有着天然的吸引力,近年来,南京、郑州、成都、合肥等二线城市纷纷出台政策打响人才、技术、资金、设备、信息等创新资
17、源争夺战,作为资源转型期的中小城市,在当前二次城市化、区域一体化、交通便捷化和信息光速化的背景下,面临创新资源集聚更加困难的挑战。(三)财政增速降低,科技投入面临挑战。受经济下行、债务压力、减税降费和新冠疫情多重影响,我市财政收入增速明显放缓,财政资金缺口扩大,政府科技投入强度降低,影响科技区域科技创新发展面临挑战。正视问题与挑战的同时,我们也认清优势所在,困中求变,“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工作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提出科技强国战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绿色高质量发展、军民融合、扩大内需等新一轮国家战略的
18、部署,为我市科技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二)国内外产业链格局重构机遇。受国际上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新冠疫情长期化影响,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受挫严重,面对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我市企业创造了打入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的全新发展机遇。(三)石化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机遇。2018年国务院通过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促进石化产业升级。*储气库群项目、*合利用项目的建设和投产标志着*向资源城市创新转型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我市建设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帷幕已经拉开,为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三、“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指
19、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革方向,抓住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战略机遇,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战略,以产业科技创新为主线,以世界级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以深化改革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切实提高科技和产业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科技创新对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基本实现创新型*的建设目标。(二)基本原则1、坚持“三个面
20、向”。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省、市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2、坚持改革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发挥协同作用,努力在产校地企融协同创新、高端人才集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高新技术发展、区域创新体系完善等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加大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力度,深化科技金融保障,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3、坚持高端引领。紧紧围绕产业高端发展需求,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积极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依托科技创新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端产业,依靠科技进步支撑产业高端发展,调高调优产业
21、结构,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轨道。4、坚持激发创业。把握全球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大力营造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聚集创新力量,激发各类主体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打造经济新常态转型发展新引擎,增强城市创新发展新动力。5、坚持开放合作。以全球化视野谋划科技创新,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构建互联互通、高效协同的区域创新创业体系,有效聚集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走以科技驱动为核心的协同创新、重点突破的创新发展之路。(三)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到2025年,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完善,重大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创新水平逐步提升,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22、创新型企业与领军人才持续涌现,形成“创新发展”、“智能发展”和“绿色发展”的新格局,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2、具体目标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全社会R&D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2.8%以上,科技型企业研发机构建设达100%。创新融合协同发展。力争到2025年,实施科技成果转化400项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增幅达15%。创新创业人才荟集。吸引和培育多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成为辽西地区创新创业人才高地,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达到50人以上,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达到100人。创新主体活力增强。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21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20%以上。创新环境更
23、加优化。全市创新创业良好生态基本建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金融投入体系及创新服务体系初步完善。三、“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发展重点任务(一)“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围绕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前瞻性产业技术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力争到“十四五”末期,重点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大幅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石油天然气装备、精细化工、节能环保和现代农业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1.新兴产业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支持5G技术、物联网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智慧城市、数字化油田中的应用;微型摄
24、像设备及核心部件研究与开发;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氮化镓芯片、集成电路开发。高端智能装备。重点支持高端智能石油钻采设备、石油装备集成关键技术和重要零部件开发;智能测井、录井设备研发;大功率顶部驱动钻井装置、旋转导向装备研发;智能仪器仪表、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研究与开发;人工智能、工业及生活机器人及关键部件设计与研究。化工新材料。重点支持高性能催化剂、原子催化剂的合成、制备;劣质石油副产品生产高档针状焦技术;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合成树脂、高性能聚烯烃材料;高性能橡胶合成技术;电池隔膜等新型膜材料;新型高性能防水材料、特种纤维及高附加值聚合物、高碳复合材料;石墨烯、石墨电极、高性能陶瓷材料。2.传统
25、产业领域石化及精细化工。重点支持高效催化剂和石油助剂、合成材料助剂、电子化学品、医药中间体;石油炼化一体化关键新工艺新技术及开展烯烃、芳烃产业链延伸等石油化工下游产品;高端润滑油研究,重点支持高级环烷基润滑油系列产品、高级车用石蜡级滑润油。石油天然气装备。重点支持石油勘探、钻采装备信息化;智能采油系统、新型抽油机研制;大型石化装备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研发;隔热油管、密闭式全自动多功能油管杆(隔热管)清洗装备。3.社会发展领域生物医药。重点支持重大地方病、传染病、疫情预防控制技术研究;医疗器械,新型抗癌药、肝病及传染病治疗药物等医药新产品及健康保健品研究与开发;发展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节能环保。重
26、点支持海洋环境保护与利用技术;氢能源燃料电池等新能源开发及应用技术;高效节能燃气设备研制,低温余热综合利用技术;高效污水处理技术、油污泥生物处理技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业尾气综合治理技术;新型膜技术开展及应用技术研究;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安全生产。重点支持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灾害防控治理技术、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与控制技术、消防安全技术、军民融合技术研究与应用。4.农业科技领域水稻科技。重点支持香型、营养型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种养殖技术研究;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和生物制剂、物理防治等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推广。水产科技。重点开展河蟹优良品种的培育,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泥鳅、对虾等优质品种养殖技术。设施
27、农业。重点开展北窑科技示范村建设,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优质果树新品种示范;温室土壤健康保持及障碍土壤修复技术问题;果蔬新品种筛选及配套综合生产技术。生物科技。重点支持粮食生物科技研究,开展水稻阿魏酸、大豆蛋白肽、大米蛋白肽等粮食生物科技开发。(二)“十四五”期间发展的重点任务1.加大创新主体培育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进一步培育各类创新主体。到2025年,全市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以上,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10家以上,瞪翎企业20家以上,建立省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50家以上。一是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与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共建国家、省级企
28、业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研发机构,着力提高企业研发水平。鼓励支持企业联合承担国家科技专项、省级重点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项目,提升企业转型升级水平。建立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机制,落实企业研发后补助、研发费加计扣除等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二是梯度培育科技型企业。集成科技资源,优化科技服务,推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研发活动,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翎企业等层级梯度培育各类科技创新主体。支持海外研发中心,离岸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不断提高企业创新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健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制度。建立和完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共享服务平台运行机制,推动科技资源向
29、企业开放共享。组织实施一批军民融合重大项目,促进军工技术与民用技术双向转移、双向融合。2.强化创新载体建设进一步强化研究院、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及高新区等各类创新载体建设。到2025年,攻克“卡脖子”关键装备和技术30项,新孵化科技企业25个。*高新区晋升国家高新区,成为全市科技创新高地,成为*市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先导者。一是推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深化高新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通过放权、授权、委托、职能延伸等方式下放权力,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实现管理高效化。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完善创新布局,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营造创新创业创造氛围;通过引进科技人才、搭建创新平台、优化科技服务,提
30、高高新区整体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改革,增加科技人员收入,调动各类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积极性。二是着力加大研究院建设。依托*理工、中科院*化物所*产业技术研究院在精细化工、高端智能装备等重点领域,研发攻克“卡脖子”关键装备和技术,推动先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打造国家级石化研发成果转化基地;鼓励政府、企业采取灵活措施,引进建设各类研究院。三是建设各类孵化载体。支持建立“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孵化服务链条,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孵化平台与实体经济的骨干企业合作,实现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相结合。3.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深化深化成果转化改
31、革、成果所有权改革,进一步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强化技术转移机制建设,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力争到2025年,实施科技成果转化400项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增幅达15%。一是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深化企业与高校建立合作机制,建设科技大市场,健全市、县、园区三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网络,强化科技管理部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能力。加强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建设,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在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与北京清华工研院合作,建设化工产业创新和氢能源产业创新基地。重点支持以中科院、*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为核心的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引导技
32、术经纪人全程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全链条服务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二是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服务。推广“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的订单式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指导研发团队全过程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帮助企业攻克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和应用示范工程,加速科技成果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应用。以“互联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核心,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技术交易网络平台,提供成果发布、需求对接、专家服务团等专业化服务。三是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探索以事前产权激励为核心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赋予科研人员一定比例的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将事后收益前置事前所有权奖
33、励。推动以“技术股与现金股”组合形式持有股权,与孵化企业发展捆绑在一起,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成功率。完善科技人才职称评价体系,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四是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行业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搭建科技成果中试与产业化载体,开展研发设计、中试熟化、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投融资等服务,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开展军民融合技术研究应用。完善多元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投入渠道、发展壮大技术转移队伍,争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4.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培育、服务力度,坚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优
34、化人才结构,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制度优势,努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力争到2025年,引进和培育高端创新人才50名,创新团队100个。一是引进高端创新人才。瞄准我市产业重大战略需求,持续推进*理工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化物所*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重点载体建设,农业领域重点建设省农科院*分院,面向全球着力引进高端创新人才及团队来盘开展科研攻关,全面提升我市产业竞争力;围绕精细化工、先进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培训,努力培养一批掌握关键技术、具有国际视野、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端复合人才。加强与欧洲、俄
35、罗斯等“一带一路”国家在人才合作方面的沟通交流,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二是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紧扣我市“十四五”产业发展重点,大力培育技术人才,为重点产业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各领域院士、专家为企业把脉问诊,“一企一策”解决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承接成果转化能力差等问题。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合作,设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培育“专、精、尖”科技创新人才,助力企业转型发展。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三是优化提升人才服务。以“最多跑一次”为突破口,创建温暖简便、精准高效的人才服务新模式。推进服务网络布局,完善人才服务功能,配齐配强人才服务专员,设立人才服务窗口,领办、代办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医疗保健、安家落户等服务需求,全面建成人才服务“一站式”平台。加快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完善*市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基金管理机制及人才引进落实编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建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
- 2024年企业与外部顾问合作协议3篇
- 美术课期末活动汇报
- 2024年百货大楼租赁场地合同3篇
- 《电子商务概论》课件第6章
- 工厂员工管理制度(15篇)
- 甘肃省公共资源交易数字证书CA互认共享标准规范
- 2024年网店经营权买卖合同3篇
- 应对保险业未来挑战
- 肺栓塞病人护理知识
- 云教版七年级上册劳技第一章第二节衣服的洗涤与熨烫课件
- 足球竞赛规则裁判法(共56张PPT)
- 监理平行检查记录表格模板
-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点)
- 阿利的红斗篷 完整版课件PPT
- (完整版)《童谣岁月长》阅读理解及答案
- 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
- 【绝对实用】食堂物资验收检查记录表
- DBJT15-82-2021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自承重墙体技术规程
- 湖北省盐业调查
- (完整PPT)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