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PPT-91张)课件_第1页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PPT-91张)课件_第2页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PPT-91张)课件_第3页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PPT-91张)课件_第4页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材(PPT-91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第一章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第一节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据统计,建国以来,颁布并在使用的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主要法律法规有300余项,内容包括综合类、安全卫生类、三同时类、伤亡事故类、女工和未成年工保护类、职业培训考核类、特种设备类、防护用品类和检测检验类。这些法规、标准初步构成了我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法规体系,对提高我国的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伤亡事故起到了积极作用。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

2、系,是指我国全部现行的、不同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范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国家法律法规体系的一部分。按照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层级划分为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安全生产标准。 1、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特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依照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发的规范性文件。我国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包括基础法规、专 门法规和相关法律等。 2、安全生产法规我国现行的法规分为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两种。 3、安全生产规章 4、安全生产标准三、法的效力 法的层级不同,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也不同。上位法是指法律地位、法律效力高于其他相关法的立法。下位法相对于上位法而言,是指法律地位、法律效力低于其他相关

3、法的立法。不同安全生产立法对于一类或者同一个安全生产行为做出不同法律规定,以上位法的规定为准,适用上位法的规定。 法律是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中的上位法,居于整个体系的最高层级。其法律地位和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下位法。 国务院有关部门依照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国务院授权制定发布的安全生产规章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于法律、行政法规,高于地方政府。第二节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6月29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发布,并由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的决定予以修订,自20

4、14年12月1日起施行。安全生产法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安全生产的综合性法律。 制度安全生产法的目的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三节 其他常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 一、劳动法 二、消防法 三、职业病防治法 四、工伤保险条例 五、劳动防护用品监察管理条例 六、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七、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八、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 九、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 十、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第四节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及义务 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赋予了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权利,同时也规定了

5、从业人员必须依法履行的安全生产义务及法律责任。 一、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 1、获得劳动保护的权利 2、知情权 3、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4、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权利 5、获得职业健康防治的权利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 6、合法拒绝权 7、紧急避险权 8、工伤保险和民事索赔权 9、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10、批评、检举和控告权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 1、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义务 2、服从管理的义务 3、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 4、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 5、接受安全生产培训的义务第二章安全生产知识第一节安全色和安全标志一、安全色 安全色,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

6、色,包括红、蓝、黄、绿四种颜色。根据GB2893-2008安全色的规定,安全色适用于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建筑业以及仓库、医院、剧场等公共场所。但不包括灯光、荧光颜色和航空、航海、内河航运所用的颜色。 为了使人们对周围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环境、设备引起注意,需要涂以醒目的安全色,提高人们对不安全因素的警惕。 统一使用安全色,能使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借助所熟悉的安全色含义,识别危险部位,尽快采取措施,提高自控能力,有助于防止发生事故。1、红色表示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的意思。禁止、停止和有危险的器件设备或环境涂以红色的标记。如禁止标志、交通禁令标志、消防设备、停止按钮和停车、刹车装置的操纵把手、仪表刻度

7、盘上的极限位置刻度、机器转动部件的裸露部分、液化石油气槽车的条带及文字,危险信号旗等。2、黄色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需警告人们注意的器件、设备或环境涂以黄色标记。如警告标志、交通警告标志、道路交通路面标志、皮带轮及其防护罩的内壁、砂轮机罩的内壁、楼梯的第一级和最后一级的踏步前沿、防护栏杆及警告信号旗等。3、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如指令标志、交通指示标志等。4、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可以通行或安全情况涂以绿色标记。如表示通行、机器启动按钮、安全信号旗等 黑、白两种颜色一般作安全色的对比色,主要用作上述各种安全色的背景色,例如安全标志上的底色一般采用白色或黑色二、安全标志 1

8、、安全标志的类型安全标志从内容上可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等(1)禁止标志: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2)警告标志:提醒人们注意周围环境,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3)指令标志: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某种防范措施。(4)提示标志:向人们提供某一信息,如标明安全设施或安全场所。第二节消防基础知识一、火灾按照火灾统计管理规定的定义:“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都为火灾”。这说明,生产和生活中的用火与消防上所讲火灾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受到人的控制。按照不同的标准,火灾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具体有如下两种:1、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分类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

9、具有有机物物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的火灾。B类火灾:液化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的火灾等。C类火灾: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的火灾等。D类火灾:金属火灾。如:钾、钠、锆、锂、铝镁合金的火灾等。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火灾分类对选用灭火器方式,特别是对选用灭火器具有指导作用。二、灭火的基本方法一、灭火的基本原理由燃烧所必须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可以得知,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其基本原理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0、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 冷却灭火:对一般可燃物来说,能够持续燃烧的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着火温度。因此,对一般可燃物火灾,将可燃物冷却到其燃点或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作用。 窒息灭火: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必须在其最低氧气浓度以上进行,否则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因此,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通常使用的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的灭火机理主要是窒息作用。 隔离灭火:把可燃物与引火源或氧气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通道;打开有关阀门,使已经发生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

11、的容器中的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区域,都是隔离灭火的措施。 化学抑制灭火:就是使用灭火剂与链式反应的中间体自由基反应,从而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使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常用的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的主要灭火机理就是化学抑制作用。三、灭火剂及灭火器1、水:是隔绝空气,阻燃,冷却。水的温度比火低,能吸收热量。水在灭火时会蒸发,蒸发过程会带走热量,水本身是阻燃的。2、干粉灭火剂什么叫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的灭火原理是什么?干粉是一种干燥的、易流动的并具有很好防潮、防结块性能的固体粉末,又称为粉末灭火剂。目前分为两类:(1)普通干粉灭火剂(又称BC干粉灭火剂),是由碳酸氢钠(92)、活性白土(4)、云

12、母粉和防结块添加剂(4)组成。(2)多用途干粉灭火剂(又称ABC干粉灭火剂),是由磷酸二氢钠(75)和硫酸铵(20)以及催化剂、防结块剂(3),活性白土(1.85),氧化铁黄(0.15)组成。干粉灭火剂平时贮存于干粉灭火器或灭火设备中。灭火时依靠加压气体(二氧化碳或氮气)将干粉从喷嘴喷出,形成一股雾状粉流,射向燃烧区。当干粉灭火剂与火焰接触时,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将火扑灭。干粉灭火剂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干粉灭火剂主要用于扑救各种非水溶性及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以及天然气和石油气等可燃气体火灾和一般带电设备的火灾。在扑救非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可与氟蛋白泡沫联用以取得更好的灭火效

13、果,并有效地防止复燃。第三章常见危险作业安全要点一、机械作业安全要点 在现代社会的许多行业中,都要使用机械设备,从业人员如果不具备基本的机械安全知识,在接触或使用机械设备时往往会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主要是:(l)机械设备的布局要合理,应便于操作人员装卸工件、加工观察和清除杂物;同时也应便于维修人员的检查和维修。(2)机械设备的零、部件的强度、刚度应符合安全要求,安装应牢固,不得经常发生故障。(3)机械设备根据有关安全要求,必须装设合理、可靠、不影响操作的安全装置。例如:对于做旋转运动的零、部件应装设防护罩或防护挡板、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装置,以防发生

14、绞伤。对于超压、超载、超温度、超时间、超行程等能发生危险事故的零、部件,应装设保险装置,如超负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安全阀、温度继电器、时间断电器等等,以便当危险情况发生时,由于保险装置的作用而排除险情,防止事故的发生。对于某些动作需要对人们进行警告或提醒注意时,应安设信号装置或警告牌等。如电铃、喇叭、蜂鸣器等声音信号,还有各种灯光信号、各种警告标识牌等都属于这类安全装置。对于某些动作顺序不能搞颠倒的零、部件应装设联锁装置。即某一动作,必须在前一个动作完成之后,才能进行,否则就不可能动作。这样就保证了不致因动作顺序搞错而发生事故。(4)机械设备的电气装置必须符合电气安全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5、供电的导线必须正确安装,不得有任何破损或露铜的地方。电机绝缘应良好,其接线板应有盖板防护,以防直接接触。开关、按钮等应完好无损,其带电部分不得裸露在外。应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装置,连接的导线要牢固,不得有断开的地方。(5)机械设备的操纵手柄以及脚踏开关等应符合如下要求:重要的手柄应有可靠的定位及锁紧装置。同轴手柄应有明显的长短差别。手轮在机动时能与转轴脱开,以防随轴转动打伤人员。脚踏开关应有防护罩或藏入床身的凹入部分内,以免掉下的零、部件落到开关上,启动机械设备而伤人。(6)机械设备的作业现场要有良好的环境,即照度要适宜,湿度与温度要适中,噪声和振动要小,零件、工夹具等要摆放整齐。因为这样能促使

16、操作者心情舒畅,专心无误地工作。(7)每台机械设备应根据其性能、操作顺序等制定出安全规程和检查、润滑、维护等制度,以便操作者遵守。(二)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遵守的基本操作守则 要保证机械设备不发生工伤事故,不仅机械设备本身要符合安全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求操作者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当然,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因其种类不同而内容各异,但其基本的安全守则为:(l)工作前要按规定正确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要穿好紧身工作服,袖口束紧,长发要盘入工作帽内,操作旋转设备时不得戴手套。(2)操作前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而且要空车运转一下,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运行。(3)机械设备在运行中也要按规定进行安全检

17、查。特别是对紧闭的物件看看是否由于振动而松动,以便重新紧固。(4)设备严禁带故障运行,千万不能凑合使用,以防出事故。(5)机械安全装置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绝不能将其拆掉不使用。(6)机械设备使用的刀具、工夹具以及加工的零件等一定要装卡牢固,不得松动。(7)机械设备在运转时,严禁用手调整;也不得用手测量零件,或进行润滑、清扫杂物等。如必须进行时,则应首先关停机械设备。(8)机械设备运转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以防发生问题时无人处置。(9)工作结束后,应关闭开关,把刀具和工件从工作位置退出,并清理好工作场地,将零件、工夹具等摆放整齐,打扫好机械设备的卫生。第四章常见“三违”行为及其危害本章学习

18、第一节“三违”行为产生的原因 生产过程中,“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简称为“三违”),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各类事故的罪魁祸首。反“三违”是各行各业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遏制事故强有力的措施之一。一、“三违”现象的类型1.习惯性“三违”这是指在生产工作实践中,长期或一段时间形成的一种行为定式,因为对规程、规章制度的规定没有理解或片面理解,对自身行为的可能危害性意识不到或意识不足,而习以为常的“三违”。这种“三违”的危害在于把错的或偏颇的做法视作对的或全面的,把一些错误的“经验”视作正常的做法,为安全事故留下隐患。2.无知性“三违”因为年龄、工龄

19、、文化、技能、经验、实践等个体差异,对应该知晓而不知或一知半解或在规程、规章修改重颁后没有及时学习;理解,对“三违”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不清楚而造成的“三违”。3.侥幸心理“三违”这种“三违”行为人多半有违章前科,因种种原因没有发生事故或受到处罚,而从心理上对自身行为缺乏约束。4.重复“三违”在我们企业的三违处罚中,曾有一二例是一年中三次乃至更多的违章;对这类人员的处罚都是很重的,但他们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违章,这除了智商、技能、文化等因素外,可能是思想素质方面的问题;而这种重复违章除个体“整疲了”以外,还会对群体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5.疏忽大意“三违”倚仗工作经验,或对某工序的熟悉程度,对情况发

20、生变化没有引起重视,没有采取相应措施,从而发生事故。6.冒险性“三违”个别管理人员、职工有一种极端错误的观点:不违章不能生产。在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时间的关系上,不能摆正位置,常常出现冒险作业、冒险指挥致成大错。7.情绪性“三违”作业人员都是社会人,各种与之有关的社会信息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各个个体,无论是喜怒哀乐愁,只要这些情绪不能及时化解,在工作过程中就可能出现精神不集中,反应迟缓,产生违章,造成事故。二、“三违”行为产生的原因 “三违”的主体是人,人的错误思想认识,是导致不安全行为的主要根源。由于职工个体的文化层次、社会阅历、家庭状况、思想素质等各不相同,造成“三违”的原因也是多

21、种多样。1、习惯性违章的主观原因(1)侥幸心理有些职工自认为控制力强,对作业环境和条件变化能够掌握,偶尔此次违章都没有出过事就把潜在的危险抛之脑后。一旦环境、设备、人员发生变化,就很可能引发事故。这类情形在工作时间不长的青年员工中较多见。(2)麻痹心理在单位安全生产形势较为稳定的情况下,有些员工的安全思想和警惕性就会不自觉地松懈厂来,在操作中很容易产生轻视心理,不严格按规程办事,时间一长就养成习惯性违章(3)取巧心理有的员工脑子精,为了抢时间赶工作进度,图省时省劲,投机取巧,简化操作过程、减少施工工序等,置安全措施于不顾。(4)马虎心理有些员工认为自己熟悉工作环境和作业程序,只要把握主要的操作

22、规程即可,作业时粗枝大叶、不拘小节,他们往往对“看得见”的危险比较警觉,对暂时没有发生危险恶果的潜伏危险掉以轻心。(5)逞能心理一些员工熟悉岗位技能、有工作经验,理论上有一套,操作知识也都知道,产生骄傲自满思想,认为有关作业规定和程序对自己来说都是不必要的“小菜一碟”,别人不敢违章自己“技高胆大”,违章操作才显“英雄本色”,结果造成事放。(6)蛮干心理有些员工有一定的技术能力,但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把遵章守制看成是刻板,随意“创新”工作方法,不充分估计行为的恶果,这种违章一旦发生事故就有可能是大事故。(7)无知心理一些新员进厂和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员工,平时不注意加强学习,对每项工作程序应该遵守的

23、规章制度不了解或一知半解,工作起来凭本能、热情,作业中糊里糊涂违章,糊里糊涂出事,根本不知道错在哪里。(8)麻木心理个别员工因长期、反复从事同一工作,生产热情减退,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应付了事,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发现了工器具有问题也不及时更换或修理,使安全设备缺乏可靠性;发现他人违章也不制止,认为就算发生也轮不到我头上,久而久之就有可能发生事故。(9)从众心理一些员工安全知识不全面、安全意识不强,看到其他职工违章操作“既省力,又没出事”,还没被追究和处理,就削弱了正确的安全思想,把违章当成经验,盲目地学习、运用,渐渐地,错误的操作方法代替了正确的方法,形成习惯性违章。(10)奉上心理一些员工原

24、则性不强,对上级的话唯命是从,明明知道是错的,总想着是领导让我干的,就算出了事也有上面顶着,查不到我,结果发生了本不该发生的事故。(11)唯心心理极少数员工受消极思想影响,抱着“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错误心理,靠惯性作业,凭经验操作,不注意安全随意工作,往往造成事故。2习惯性违章的客观原因(1)岗位培训不到位企业没有完善的培训计划定期对员工进行知识更新和技术培训,主要表现为:新员工无证上岗或设备结构、工艺技术更新改造后,员工对新工艺操作规程不了解,在不知情的状态下违章。另外,企业虽然开展了许多与安全相关的理论培训、思想教育、技术培训,但由于培训过于程式化,效果不理想。员工只是被动接受,往往

25、认识问题不全面、不充分。不理性,反映在工作中,就是摆不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常会产生“安全就是不出事故”的单纯认识,因而也不能真正认识到习惯性违章的危害和反习惯性违章的重要性。 (2)作业环境不安全有的设备结构。工艺技术设计时考虑不充分,不符合人体的生理特征,按正规的操作极不方便或容易损坏零部件,从而引起习惯性违章操作。此外,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部分工艺、设备、流程已不能满足当前生产需要,为了保持正常生产仍在“带病上阵”或“超龄服役”,一些设备上存在的问题迫使员工违章操作。(3)管理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干部抓管理不讲究方式方法,对员工采取高压强管,挫伤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工作任务布置不合

26、理,不考虑作业现场的实际状况安排任务,在现场强行要求员工冒险违章蛮干;干部不能以身作则,带头违章违纪,给职工的安全观念造成错误引导;个别单位、班组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程序和规章制度,对暂时还没有造成恶果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姑息迁就,放松了对职了安全行为的严格要求和教育督导,最终导致事故发生。(4)社会环境不理想随着社会的发展,职工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在不断加深。与高收入人群攀比造成的心理失衡,容易导致思想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走样;此外,在与同事、朋友、亲属发生一些矛盾及生活中遇到重大变故,也会使职工思想情绪波动,在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导致行为失常。以上是“三违”行为形成的主要原因。“三违”行为虽然

27、不等于事故,但大多数事故却是因“三违”起的,如果这些违章行为得不到制止和处理,将不仅影响违章者本人,还会误导其他员工。因此,必须严厉打击“三违”行为,减少和杜绝这种行为的发生。第二节常见违章指挥行为及其矫正一、违章指挥的表现违章指挥可分狭义和广义两层意思。狭义的违章指挥是指负责人在指挥作业的过程中,违反安全规程的要求,按不良的传统习惯进行指挥的行为。广义的违章指挥是指决策人在决策过程和施行过程中,违反安全规程的要求,按不良的传统习惯进行决策和施行的行为。违章指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l)不主动学习安全规程,行为人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匮乏有的决策者在决策时对安全问题根本不予考虑或只是形式上的

28、简单考虑,这是安全意识淡薄的表现。有的决策者在决策时也考虑安全,但对于怎样决策才安全,有哪些具体可行的措施等却是一片茫然,这是安全知识不足的表现。(2)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冒险违章指挥所引发的事故中,有些是行为人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包括生产经营指标、施工质量、工作进度等),不顾安全而强行抢工、抢时、抢任务造成的。(4)不能正确对待安全方面的批评有的决策者在安全问题上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认为自己是一方领导,说了做了就作数,各级安监人员的安全建议和批评是故意给自己难堪。 严格地说,违章指挥属于违章管理在发令协调完成生产工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如果说,违章管理是违反了决策、教育。组织、监察、奖惩、

29、预测等职责规范,违章指挥则是违背了指挥职责规范。之所以把违章指挥从违章管理中单列出来,是因为违章指挥属于对生产工作实施动态管理过程具有更现实、更直接的危害,常会造成群死群伤,令人深恶痛绝。作为企业负责人和工作负责人,应深知违章指挥的危害,坚决做到百分之百地按章指挥,不发生违章指挥行为。我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不论是谁实施违章指挥或强令冒险作业、从业人员都应当提出异议,甚至加以拒绝。第三节常见违章操作行为及其矫正一、违章操作行为的表现及分析 违章操作,是指在完成作业任务过程中,违反应履行的安全生产职责和应遵守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行为。 违章操作的基本特征是

30、:违章对象是从事作业工作具体操作的人员;违章发生的场所在作业现场或工作岗位;违章内容是指违反应担当的安全生产职责,或者违反应遵守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违章操作的表现和能是作为的,即擅自违抗,铤而走险,也可能是不作为的,如不执行安全生产现定。在作业中不执行安全生产规定也是违章操作的一种典型表现。二、违章操作行为的矫正与防范(一)违章操作行为的矫正措施要纠正违章操作行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l)要提高对违章操作危害性的认识 不仅要提高职工的认识,而且要提高领导与管理人员的认识。职工是违章操作的直接责任人,往往还是直接受害者。因此,有必要对职工加强教育。开展此类教育时不能搞形式走过场,要结合实际,多举实

31、例,特别是要多举本企业本车间本岗位曾发生过的工伤事故对职工进行教育,形式要活泼多样,让职工喜闻乐见,这样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作为管理者应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认真听取职工中有关纠正违章操作的建议,凡属正确。合理的建议均应采纳,不能以资金紧张或生产任务重为借口而不了了之。(2)对违章操作行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出具体的措施设备和工艺不合理的要根据情况改变设备的结构或工艺流程,使之符合人体的生理特征,便于操作,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从本质上根除引发违章操作操作的客观因素。对一些技术上暂时难以改进的设备,也要提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克服违章操作。要有必要的资金投入,力争常用备件和劳动保护

32、用品到位,应有的一定要有,否则,纠正违章操作就无从谈起。(3)要制定违章操作的整改制度,使整改违章操作规范化度化有一整套发现、报告、处理违章操作的管理办法,保证发现一处整改一处,使违章操作没有再生的土壤。 (4)将纠正违章操作纳入安全管理目标,加强监督力度俗话说:“徒法不足以自行”,仅靠职工自觉改正,自觉遵守,是难以消灭违章操作行为的,必须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不能搞事先通知或声势浩大的检查,而必须开展经常性的检查或抽查,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并要处理得当事者心痛、旁观者心谎。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根除违章操作。(二)违章操作行为的防范措施想要预防违章操作行为的发生,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下工作:(1)

33、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意识的教育管理人员通过观察现场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现场的分析和现场的讲解,再结合安全规程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纠正职工的违章行为。纯理论的教育不能加强职工的认识,而且很容易忘记,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将日常工作的违章行为一一记录在案,将记录的内容定期分析,定期汇总总结,通过个人、集体教育相结合的形式,使职工学会认识每一项工作的危险点,因为每一项工作的危险点都不同,甚至同一项工作在不同的进度、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危险点都不一样,着重通过提高职工自己的认识来防范事故的安全隐患,是安全工作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必须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同时还有赖于管理人员的现场监督指导

34、。(2)加强现场的监督的力度加强现场的监督、监护是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因为每一个工作人员很容易在专注某一项工作的同时,而忽略了另一个危险点而造成事故,监护、监督不到位也是事故高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监护人必须在开展工作前,进行现场危险点的分析。并将危险点一一通告工作人员。工作或操作的人员必须服从监护人合理的要求。同时根据有关规程以及现场工作的经验,监护工作必须遵从以下原则:监护人必须是一个具有高度责任心的工作人员,不应该进行监护以外的其他工作。而且监护人的业务素质。安全意识必须要比施工人员高。 (3)努力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是企业得以安全、稳步发展的保障。在企业管

35、理中,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时,难免会有疏漏。为此,提高每一个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尤为重要。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主要是通过平时及现场工作的培训,在工作任务不具有较大危险性的时候,多组织业务水平较低的职工进行施工、操作训练,让业务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在旁边指点来提高整体素质,让每一个职工都能认识什么样的工作方法才是安全、正确的,有利于发挥职工的能动性,让职工能互相提醒,避免因为监护人的疏忽而造成事故。 总的来说,要安全生产,必须要使职工具备以下条件:有较高的业务技术水平、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和有互相监督的能力。同时,要使职工具备以上能力必须在平时的工作中按有关的规定严格要求,经常组织职工进行学习,不

36、断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而且,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要常抓不懈,警钟长鸣,才能防范一切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第四节常见违反劳动纪律行为及其矫正一、违反劳动纪律行为的表现不同行业和工种的劳动纪律都不尽相同,我们以石油天然气行业为例,列举一下违反劳动纪律的表现。(1)脱岗、睡岗、酒后上岗、串岗、岗上会客,做与岗位无关的事。(2)带病上岗、酒后上岗。(3)工作时间干私活、办私事,上班不干活、消极怠工,上班睡觉、看电视、下象棋、打扑克、玩游戏、聊天,工作时间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书籍,工作中不服从分配、不听从指挥,无理取闹、纠缠领导、聚众闹事、打架斗殴、酗酒肇事,私自动用他人的设备、工具等。 (4)没有按时巡

37、检(5)在易燃易爆、明火、高温等作业场所穿化纤服装操作。(6)生产现场穿高跟鞋、凉鞋。拖鞋或趿着鞋;高处作业时硬底鞋,电气作业时未穿绝缘鞋。(7)未穿戴劳动保护用品的人员上岗,不正确使用可靠防护用具的人员从事尘毒、危险作业。(8)使用轻烃、汽油等易燃易爆介质擦洗设备和衣物。(9)高处作业或在有可能坠落物体下方交叉作业时未戴安全帽。(10)高处作业时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安全措施。(11)交叉作业场所作业人员未相互兼顾,乱扔、乱放物工具等,高空作业时没有防止工具坠落措施。(12)在生产装置防爆区域内使用移动电话,使用非防爆照明。取暖等设备:(13)在禁火区域内吸烟或违章明火作业。(14)灭火时

38、不将火场附近的燃料来源切断或移走 (15)随意动用生产装置区内的阀门、盲板及安全附件、设施。(16)在消防通道上堆放各种物料、设备和随意动用消防设及器材。 (17)生产作业场所未按标准、规范配备消防器材、应急物品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标志。 (18)生产作业场所配置的消防器材、应急物品。劳动防护用品及安全环保设施未定期检查。检验和维护,或达不到完好备用 (19)特种作业施工过程中现场负责人、监护人、监督人等关人员中途擅离职守。 (20)重要岗位上单人顶岗或实习人员顶岗 (21)工作人员(包括工作负责人),单独留在高压室内和室外变电所高压设备区内。 (22)工作期间,工作负责人因故必须离开工作地点时

39、,未指定能胜任的人员临时代替。( 23)电气作业全部工作完毕后,工作班未清扫、整理现场。二、违反劳动纪律行为的矫正及防范 (一)违反劳动纪律行为的矫正违反劳动纪律行为的矫正措施有以下几点: (l)严格遵守工作时间,充分合理地利用工时准时开始和结束工作,遵守规定的吃饭和休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不在工作时间内平与生产任务不相干的事情。 一个好职工应该有遵守工时的习惯,准时上下班。上班路程时间不要安排得太紧,以免出现意外情况而迟到。合理地利用工时,尽量提高生产效率,在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地多干活,多出产品,保证质量。 (2)就是忠于职守,切实负起岗位责任,充分利用工时,提高工作效率,严格按照岗

40、位责任制行事,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谁失其责,当加追究。 (3)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和技术规程,认真执行劳动保护和安技术规则 这些规定是根据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客观规律,根据生产组织的分工制定的,是产品质量的技术保证,也是劳动者生命安全和工厂设备安全的技术保证。它不是随心所欲制定的,是经过生产实践反复检验的,必须严格照此执行。 (4)爱护机器、工具和原材料,爱护产品 机器、工具和原材料是生产资料,没有这些东西,生产就无法进行,因此我们必须细心地爱护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严格机器、工具和原材料的管理,遵照保养、存放、使用的规则,切切实实负起责任。机器设备、劳动工具,不能只使用不保养。

41、要经常擦拭、上油,坏了要及时维修;这样才能正常运转、使用,否则就可能缩短它的寿命。 (5)务必保证产品的质量,生产出优质产品 劳动纪律好坏归根到底要通过我们生产的产品来体现,产品如何,又可以从一个侧面检验我们的劳动纪律。一定要有“质量第一”的观念,要严格产品的质量标准,努力避免和减少废品、次品。 (6)服从管理,听从指挥 生产组织也是一个组织,这儿也有广义上的组织纪律,即生产组织纪律,这是劳动纪律必不可少的内容。社会生产愈发展,生产过程愈成为人们的联合活动的复杂过程。现代化大生产过程,生产工人按照分工和需要,组成班组,班组上面有工段、作业队、车间,车间上面有各个生产指挥、调度、后勤系统,然后又

42、是厂长等负责管理的人员。在这里,没有一定的权威,没有对权威的服从,能行吗?恩格斯说:“想消灭大工业中的权威,就等于想消灭工业本身,即想消灭蒸汽纺纱机而恢复到手纺车。” 在工厂企业里,从班组长到总工程师、厂长,担负着保证生产计划、任务落实和完成的责任,每一个劳动者都有责任支持他们的工作,服从他们的安排,听从他们的指挥,这是分工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产的需要。 我们应当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劳动,对待国家。集体的财产,对待工厂企业的一切,不能用旧的雇佣观念对待工作,不仅自己要严守工时,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还要督促大家、带动大家一起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仅自己不违反劳动纪律,还要主动劝阻、制止别人违反劳动纪

43、律。要认识到劳动纪律的重要性,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劳动纪律。为此,我们要当一个合格的劳动者,必须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要熟清本行业业务知识,要有一定的职业修养。不仅要知道该干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干;不仅要知道不应该怎么干,还要知道为什么不应该这样干。(二)违反劳动纪律的防范措施如何预防和制止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可以采取下面的一些方法:1大力开展对员工的安全教育通过查找违反劳动纪律行为的危害,使广大职工认识到违反劳动纪律行为是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惩罚,不但危及自己的安全,而且还会系及他人。要针对这些“违反劳动纪律行为”的特点,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培训,使职工

44、具备法制观念,懂得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宝贵经验。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作业和操作就是珍惜生命。同时结合岗位实际及事故案例,利用认知技巧中的第一印象作用和优先效应强化新职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应用意识过程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规律,设计安全教育的内容和程序;研究安全意识规律,通过宣教的方法来强化人的安全意识。从而大大减少随意作业的机会和条件,从根本上避免事故的发生。 还应补充的一点是:养成岗位员工良好的习惯。人们在工作、生活中,某些行为、举止或做法,一旦养成习惯就很难改变。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在实际工作中,养成的违章违纪恶习势必酿成事故,后患无穷,严重威胁着安全生产。要改变这种局面,

45、除了需要对不安全行为乃至成为习惯的主观因素进行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矫正措施,克服不良习惯外,还要利用班前会、班组学习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开展技术问答、技术练兵,提高安全操作技能;严格标准,强调纪律,规范操作行为;实行“末位淘汰制”,促使职工养成遵章守纪。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2加力大查摆考核力度“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安全生产的总方针,是反脱岗、睡岗、酒后上岗违章的基本准则。要反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首先得让职工明白哪些行为是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由相关的主管部门列举出企业部分现象及后果,并要求各单位组职工找出最常出现的违章现象。各单位组织员工学习,并纳入安全风险金奖励考核细则中,加

46、大考核力度,发现违反劳动纪律的违章行为要及时劝阻、教育和处罚。通过了解、摸清违章的根源,分析其形成的事故心理结构和状态,提前做出防范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事故损失。值得注意的是:查摆过程中现场是重点。现场是生产的场所,是职工生产活动与安全活动交织的地方,也是发生“违反劳动纪律行为”,出现伤亡事故的源地,狠抓现场安全管理尤为重要。要抓好现场安全管理,安全监管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在第一线查“违反劳动纪律行为”疏而不漏,纠违章铁面无私,抓防范举一反三,摘管理新招迭出,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把各类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3.加强各级领导的管

47、理(1)企业领导是关键在企业或组织内各种影响人的积极性因素中,领导行为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因为不同的领导心理与行为,会造成企业的不同社会。心理气氛,从而影响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有效的领导是企业或组织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从安全管理的要求来说,企业或组织的领导者对安全管理的认识、态度和行为,是搞好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因此反违反劳动纪律行为要以领导为龙头,从各级领导抓起。从提高各级领导自身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入手,针对个别领导容易出现的重生产、重效益,忽视安全的不良倾向,进行灌输宣传,使他们真正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自觉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以身作则,做反违反劳动纪

48、律行为的带头人。要求各级领导运用现代管理方法,按照“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原则,对“三违”实行“四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综合治理,把反“三违”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之中。做到层层抓、层层落实,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使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约束作用和经济责任制的激励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反“违反劳动纪律行为”的强大推动力,充分发挥领导的龙头作用。(2)各级安全监管人员是主力军各级安全监管人员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主力军,不但是领导的助手和参谋,而且是企业内的“警察和裁判”,为创造企业一方平安的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各级领导要稳定安全监管队伍,建设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经验丰富。懂技

49、术、作风扎实、思维敏捷灵活、任劳任怨、敢管理的安全监管队伍,树立安全管理的权威,促进企业生产的安全、持续。稳定发展。( 3)班组是主阵地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既是安全管理的重点,也是反违反劳动纪律行为的主要阵地。根据调查分析,90以上的事放发生在生产班组, 80 以上的事故的直接原因都是在班组生产中违反劳动纪律行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或者各种隐患没有被及时发现和消除造成的。这个事实说明,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必须从班组做起,一切安全管理的措施、方法、手段只有在班组真正发挥作用,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和伤害发生。因此,要真正使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销声匿迹,抓好对班组的管理无疑是重中之

50、重。抓好日常安全意识教育针对“违章不一定出事故”的侥幸心理,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分析其危害性、启发职工自觉遵章守纪,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三过自查自纠,自我揭露,同时查纠身边的不安全行为、事故苗子和事故隐患,从“本身无违章”到“身边无事故”。抓好岗位培训让职工掌握作业标准、操作技能。设备故障处理技能、消防知识和规章制度;向先进水平挑战,做到“四比”(比敬业爱岗态度,此职业技术水平,比实际操作能力,比安全作业标准),“三不”(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开好班前会开好班前会是做好班组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从业人员健康和心理状况的认证。班组长和安全员应关注每

51、个班组成员的身心健康,保证每个人都以充沛的体力和振作的精神投入工作。发现健康状况不良、疲倦或带着烦恼和心事上岗的人员,应给予教育、帮助或临时调换工作。为保证安全,必要时可暂停其工作。二是进行劳保用品穿戴情况的检查。三是作业指示和危险的分析预测。四是分配任务,做好共同作业中的配合与联系的安排,保证集体作业中的安全。第五章常见职业危害防护与劳动安全第一节 作业场所常见职业危害及防护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与危害()作业场所职业有害因素的种类职业有害因素是指职业活动中存在的不良因素,既包括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也包括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1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过程是指按生产工艺要

52、求的各项生产设备进行的连续生产作业,随着生产技术、机器设备、使用材料和工艺流程的变化不同而发生变化,与生产过程有关的原材料、工业毒物。粉尘、噪声。震动、高温、辐射及生物性因素有关。(1)化学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和接触到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等,都可能对作业人员产生危害。主要包括工业毒物、粉尘等。 (2)物理因素。物理因素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害因素,的物理因素都可能对作业人员造成职业危害。主要包括高温、低温。潮湿、气压过高或过低等异常的气象条件,噪声、振动、辐射等。(3)生物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料以及在作业环境中可能存在某些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如炭

53、疽杆菌、霉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和真菌等。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是指从业人员在物质资料生产中从事的有价值的活动过程,它涉及劳动力、劳动对象、生产工具三个要素,主要与生产工艺的劳动组织情况、生产设备工具、生产制度、作业人员体位和方式以及智能化程度有关。(1)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的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劳动休息制度不健全或不合理等。(2)劳动中紧张接过高。如精神过度紧张,长期固定姿势造成个别器官与系统的过度紧张、单调或较长时间的重复操作,光线不足引起的视力紧张等。二、劳动防护用品及安全使用 劳动防护用品又称“个体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是指从业人员在生产活动中为保证安全健康,防止事故

54、伤害或职业危害而佩戴使用的各种用具的总称。任何生产劳动过程中都存在着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这些因素会损害劳动者的身体和健康,有时甚至致人死亡。为了减轻事故伤害或职业危害,在实际工作中人们采用劳动防护用品作为保护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安全与健康的一种辅助措施。一、概述1劳动防护用品(GBT 15236208)为使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和职业危害因素的伤害而提供的个人穿戴用品称为劳动防护用品。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分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两种。门gi年我国开始对部分劳动防护用品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列入许可证目录的劳动防护用品称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其范围有以下几类:(

55、1)头部护具类:安全帽。(2)呼吸护具类:防尘口罩、过滤式防毒面具。自给式空吸器、长管面具等。(3)眼(面)护具类:焊接服面防护具、防冲击眼护具等。(4)防护服类:阻燃防护服、防酸工作服、防静电工作服(5)防护鞋类:保护足趾安全准、防静电鞋、导电鞋、防刺穿鞋、胶面防砸安全靴、电绝缘鞋、耐酸碱皮鞋、耐酸碱胶靴。耐酸碱塑料模压靴等。第六章 作业现场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节危险源及辨识 一、危险源相关概念的定义如下:(1)危险源(2)重大危险源(3)风险(4)事故(5)时间(6)危险源辨识(7)风险评估二、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通过对系统的分析,界定出系统中的那些部分、区域是危险源,其

56、危险的性质、危险程度、存在状况、危险源能量与物质转化为事故的转化过程规律、转化的条件、触发因素等,以便有效地控制能量和物质的转化,使危险源不至于转化为事故。它是利用科学方法对生产过程中那些具有能量、物质的性质、类型、构成要素、触发因素或条件以及后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做出科学判断,为控制事故发生提供必要的、可靠的依据。 1、危险源的分类危险源从定义看危险源可分为两类:(1)根源。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作用于人体的过量的能量或干扰人体的外界能量交换的危险物质是造成人员伤害的直接原因。于是,把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常见危险源有:1)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

57、;2)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3)能量载体;4)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5)一旦失控可能产生能量积蓄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场所;6)危险物质;7)生产、加工、储存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场所;8)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人体能量意外释放的物体。(2)状态。控制、限制能量、危险或有害物质的措施失效的各种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管理缺陷)。导致约束、限制能量屏蔽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往往是一些围绕第一类危险源随机发生的现象,它们出现的情况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越频繁,发

58、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1)人的因素 2)物的因素 3)环境因素2、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危险源识别时要考虑以下业务活动和影响因素范围:1)正常的作业活动和非正常的作业活动;2)作业现场的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3)现场临时设施及作业现场的平面布置;4)施工工艺过程;5)使用的机械设备、装置、工具等;6)有毒有害作业部位(如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及低温等有危险源的作业部位);7)各项制度的规定;8)安全防护措施、事故应急抢险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9)进入施工区所有人员的活动,包括内部员工、分包方人员、合同方人员及访问者或其他人员。3、危险源辨识的原则(1)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正常、异常

59、和紧急情况三种状态。1)正常:计划中的工程建设活动及设备正常运转状态。2)异常:计划外的工程建设活动及设备启、停、检修或可合理预见的非正常状态。3)紧急:指可预见、对职业健康安全造成较大影响的突发事件,如:泄露、中毒、火灾、爆炸、化学危险品意外泄露等。(2)危险品辨识时应考虑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1)过去:过去发生及遗留的风险;2)现在:本期工程建设活动中发生的风险;3)将来:工程投产后及工程改扩建时可预见发生的风险(3)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产生危害的不同类型,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性、生理性、行为性和其他。(4)危险源的辨识还应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4、危险源辨识

60、的内容(1)工作环境:(2)平面布局:(3)运输路线:(4)施工工序:(5)危险性较大设备和高处作业设备:(6)施工工具、设备:(7)有害作业部位:(8)各种设施:(9)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和人机工程学因素等。第二节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一、事故隐患相关概念 (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2)隐患排查。 (3)事故隐患分级。 (4)一般事故隐患。 (5)重大事故隐患。二、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 1、特种设备现场管理类隐患 2、生产设备设施类隐患 3、场所环境类隐患 4、从业人员操作行为类隐患 5、消防安全类隐患 6、用电安全类隐患 7、职业卫生现场安全类隐患 8、有限空间现场安全类隐患 9、辅助动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