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 84/87 . . 工程建筑用石料矿安全预评价终稿 日期:目 录 TOC o 1-2 h z HYPERLINK l _Toc4098767071 评价目的与依据 PAGEREF _Toc409876707 h 1HYPERLINK l _Toc4098767081.1 安全预评价目的与任务 PAGEREF _Toc409876708 h 1HYPERLINK l _Toc4098767091.2 评价对象与围 PAGEREF _Toc409876709 h 1HYPERLINK l _Toc4098767101.3 评价依据 PAGEREF _Toc409876710 h 2HYP
2、ERLINK l _Toc4098767111.4评价程序 PAGEREF _Toc409876711 h 7HYPERLINK l _Toc4098767122 建设项目概述 PAGEREF _Toc409876712 h 9HYPERLINK l _Toc4098767132.1建设单位概况 PAGEREF _Toc409876713 h 9HYPERLINK l _Toc4098767142.2自然环境概况 PAGEREF _Toc409876714 h 10HYPERLINK l _Toc4098767152.3地质概况 PAGEREF _Toc409876715 h 13HYPERL
3、INK l _Toc4098767162.4矿区开采现状 PAGEREF _Toc409876716 h 15HYPERLINK l _Toc4098767172.5建设方案概况 PAGEREF _Toc409876717 h 15HYPERLINK l _Toc4098767183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PAGEREF _Toc409876718 h19HYPERLINK l _Toc4098767193.1生产与基建过程中危险因素分析 PAGEREF _Toc409876719 h 19HYPERLINK l _Toc4098767203.2职业危害因素 PAGEREF _Toc409
4、876720 h 27HYPERLINK l _Toc4098767213.3重大危险源辨识 PAGEREF _Toc409876721 h 28HYPERLINK l _Toc4098767223.4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小结 PAGEREF _Toc409876722 h 29HYPERLINK l _Toc4098767234 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用 PAGEREF _Toc409876723 h 31HYPERLINK l _Toc4098767244.1 评价单元划分 PAGEREF _Toc409876724 h 31HYPERLINK l _Toc4098767254.2 评价方
5、法选用 PAGEREF _Toc409876725 h 31HYPERLINK l _Toc4098767264.3各评价单元评价方法选择 PAGEREF _Toc409876726 h 35HYPERLINK l _Toc4098767275 定性、定量评价 PAGEREF _Toc409876727 h 36HYPERLINK l _Toc4098767285.1选址和总平面布置单元 PAGEREF _Toc409876728 h 36HYPERLINK l _Toc4098767295.2穿孔爆破单元 PAGEREF _Toc409876729 h 40HYPERLINK l _Toc4
6、098767305.3铲装运输作业单元 PAGEREF _Toc409876730 h 45HYPERLINK l _Toc4098767315.4边坡管理单元 PAGEREF _Toc409876731 h 52HYPERLINK l _Toc4098767325.5 给排水与防灭火单元 PAGEREF _Toc409876732 h 56HYPERLINK l _Toc4098767335.6辅助设施单元 PAGEREF _Toc409876733 h 58HYPERLINK l _Toc4098767355.7职业卫生单元 PAGEREF _Toc409876735 h 61HYPERL
7、INK l _Toc4098767366 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PAGEREF _Toc409876736 h 64HYPERLINK l _Toc4098767376.1 安全对策措施(安全设施)的主要原则 PAGEREF _Toc409876737 h 64HYPERLINK l _Toc4098767386.2 周边环境安全对策措施 PAGEREF _Toc409876738 h 64HYPERLINK l _Toc4098767396.3 总平面布置安全对策措施 PAGEREF _Toc409876739 h 65HYPERLINK l _Toc4098767406.4 安全管理安全对策措
8、施 PAGEREF _Toc409876740 h 65HYPERLINK l _Toc4098767416.5 生产工艺系统安全对策措施 PAGEREF _Toc409876741 h 72HYPERLINK l _Toc4098767426.6 职业危害安全对策措施 PAGEREF _Toc409876742 h 81HYPERLINK l _Toc4098767437 评价结论 PAGEREF _Toc409876743 h 83HYPERLINK l _Toc4098767447.1 分析评价结果 PAGEREF _Toc409876744 h 83HYPERLINK l _Toc40
9、98767457.2应重点防的危险有害因素 PAGEREF _Toc409876745 h 84HYPERLINK l _Toc4098767467.3应重视的安全对策措施 PAGEREF _Toc409876746 h 84HYPERLINK l _Toc4098767477.4 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后危险有害因素的受控程度 PAGEREF _Toc409876747 h 85HYPERLINK l _Toc4098767487.5安全预评价结论 PAGEREF _Toc409876748 h 85附件:1)委托书2)项目初步设计批复附图:1)地形地质图暨爆破警戒围1 评价目的与依据根据省金属非
10、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浙安监管矿2008173号)的要求,受建设单位 的委托,核工业井巷建设公司本着“科学、公正、合法、自主”的基本原则对38省道桥头胡至深甽段改建工程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XV矿段(41万t/a矿山新建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1.1安全预评价目的与任务安全预评价将对拟采用建设方案的安全可靠性进行论证,其主要目的是:根据勘查地质报告等技术资料,辨识与分析评价对象投产运行后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与其可能导致发生事故的诱发因素,评价拟采用的开采方案中危险有害因素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可靠性,以与与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规性文件和标准的符合性,预
11、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提出消除危险和危害的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为编制初步设计安全专篇提供参考,使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由事后处置变为事先预测和预防,以实现评价对象的本质安全。此外,还为政府有关部门矿山设立、矿界确定的有关审批工作提供安全技术参考。1.2 评价对象与围根据委托书与勘查地质报告,本次评价对象为38省道桥头胡至深甽段改建工程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XV矿段(41万t/a)矿山新建项目。根据建设单位的委托,本评价的空间围按县国土资源局的划定矿区围批复中拟定的矿区围与其爆破影响围。包括矿山开采过程中所涉与的自然条件、生产系统与设备、辅助生产系统。不包括地面炸药库、危险化学品等。本次安全
12、预评价所涉与的环境保护、消防和职业卫生、地质灾害等方面的容,以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或认可的技术文件为准。根据县国土资源局的划定矿区围批复,XV矿段开采标高+153.70+52.00m,由6个拐点圈定,面积30756。矿区拐点坐标见表1-1。表1-1 矿区围拐点坐标表(1980坐标系)38省道桥头胡至深甽段改建工程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XV矿段拟设矿区拐点坐标,1980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拐点XY拐点XYJ1013252343.5840636162.21J1043252219.5240636386.78J1023252363.6640636194.22J1053252168.8440636241.
13、46J1033252377.6540636349.16J1063252296.9840636191.38矿区面积0.030756km2,开采标高+153.70+52.00m1.3 评价依据1.3.1国家法律1)安全生产法(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2)矿山安全法(自1993年5月1日起施行);3)劳动合同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4)矿产资源法(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5)职业病防治法(自2011年12月31日起施行);6)消防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7)交通安全法(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8)特种设备安全法(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1.3.2行政法规
14、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3)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修订);4)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93号修订)。5)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6号,2006年9月1日起施行)1.3.3地方法规1)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259号);2)省实施办法(2004年7月30省第十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3)省实施办法(2004年3月29日省第十届人大第九次会议通过);4)省安全生产条例(省第十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6号);5)省电力设施保护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65号,
15、2011年12月31日第二次修订)。1.3.4国家相关部门规章、文件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09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2009年5月1日起施行)2)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2009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1号,2009年7月1日起施行)3)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2010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30号,修改后2013年8月29日起执行)4)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2011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9号5)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2011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4号,2012年3月1日起施行)6)工作场所职
16、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7)非煤矿山外包工程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2号,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8)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3号,2015年5月1日修订)9)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十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67号令,自2014年6月20日起施行)10)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6条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70号令)11)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74号令)12)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安全设施目录(试行)(国家安监总局第75号令)13)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8条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76号令)14)国家安全
17、监管总局关于废止和修改非煤矿矿山领域九部规章的决定(国家安监总局第78号令)15)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安监管技装字200393号);16)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7)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18)关于贯彻落实精神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017号)19)卫生计生委等4部门关于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348号,2013年12月23日)20)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1.3.5地方相关部门文件、规定1)省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
18、时”监督管理办法(浙安监管矿2015119号);2)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有关事项工作程序的通知(浙安监管矿2007158号);3)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省新办矿山联合踏勘安全生产工作规则的通知(浙安监管矿2007159号);4)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监管有关问题的意见(浙安监管矿200699号2006年6月12日);5)省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实施细则(浙安监管培(2010)151号);6)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型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基础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的指导意见(浙安监管矿200947号)
19、;7)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省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的通知(浙安监管矿2009171号);8)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矿山安全技术工作的指导意见(浙安监管矿201258号);9)关于印发省石灰石、叶蜡石、普通建筑石料等三个矿种开采准入条件(试行)的通知(浙土资发200740号);10)关于印发2013年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浙安监管矿201336号);11)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工作的指导意见(浙安监管矿201414号,2014年2月18日施行);12)省国土资源厅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砂石土矿
20、产开发管理与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发201432号);13)省安监局关于印发2015年矿山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安监管201537号)。14)省安监局转发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全面开展非煤矿山“三项监管”工作的通知(浙安监管201532号)。15)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实施细则(甬安监管应急20113号);1.3.6国家标准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2)矿山安全标志(GB14161-2008);3)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4)厂矿道路设计规(GBJ22-87);5)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16-2006);6)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
21、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7)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8)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10)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GB5817-2009);11)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安全要求(GB17957-2005)12)个人防护装备选用规(GB/T11651-2008);13)机械安全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0);14)矿山电力设计规(GB50070-2009);1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50057-2010);16)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GB1
22、2719-91);1.3.7行业标准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2)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3)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4)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AQ2007.1-2006);5)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2007.3-2006);6)省矿山粉尘防治技术规(暂行)(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保护厅联合发布,2015年1月1日实施)。1.3.8建设项目合法证明文件(1)关于38省道桥头胡至深甽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甬发改审批2013324号);(2)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委托书。1.3.
23、9建设项目技术资料(1)38省道桥头胡至深甽段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2013年11月编制。(2)38省道桥头胡至深甽段改建工程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勘查地质报告(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总队,2015年8月)。1.4评价程序评价组于2015年8月6日赴项目现场,进行了现场勘查和资料收集,根据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的规定工作的主要步骤和容进行了工作,主要步骤和工作容见图1-1。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素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图1-1 非煤矿山安全预评价工作程序图2 建设项目概述2.
24、1工程概况38省道桥头胡至深甽段改建工程是市国省道提升工程中建设规模较大的项目之一,对完善省国省道主干公路网络,增强省东西向交通联系具有重要意义。该工程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甬发改审批2013324号批准建设。该工程起点于桥头胡街道东吕村接现状38省道,终点于深甽镇上湖村接现状38省道,全长约22公里,概算投资约25亿元,项目位置见图1-1。该工程项目段需开挖15处山体,根据国土部门要求,拟设置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采矿权一宗。该宗采矿权包含15个矿段。XV矿段位于梅林街道岙村,为取土场,开采标高+153.70+52.00m。根据38省道桥头胡至深甽段改建工程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勘查地质报告
25、,XV矿段经济基础储量(122b)XV矿段占49.02万立方米(122.06万吨),矿山拟建生产规模41万t/a。该矿为工程性矿山,产品方案为宕碴。县交通局,作为建设单位,负责项目的前期工作。 图1 工程项目位置示意图2.2自然地理概况2.2.1矿区位置与交通矿区位于县桥头胡街道、梅林街道、深甽镇。矿区两端点地理坐标分别为:东经1212838北纬292341,东经1211826北纬292434,矿区分为15个矿段组成。XV矿段位于梅林街道岙村,距离梅象路约1km。详见矿区交通位置图2-1。图2-1 矿区交通位置图2.2.2自然环境概况矿山属浙东沿海低山丘陵地区,地势西高东低,山脉系天台山脉延伸
26、,大体呈西南至东北走向,区植被茂盛,山涧沟谷深切,以构造侵蚀地貌为主。最高海拔标高153.7m,侵蚀基准面标高约+53m,自然地形坡度一般1525,局部35。原始山坡树木较多,植被发育,种植有竹、梅等经济作物。矿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为15.3-17,极端最高气温39.0,极端最低气温-11.1,平均气温以7月最高,月平均最高气温达28.2,一月最低,月平均为6。多年平均降水量1495.2mm。矿区所在的县先后荣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县有工业企业6000余家,形成了以文具、汽配、模具、五金、灯具、电子电器六大特色产业。海洋捕捞、海水养殖位列我省前矛。农业以水稻
27、,大、小麦与番薯为主。经济作物有茶叶、棉花、芒麻、蚕桑等。2.2.3矿山周边环境新设矿区周边1000米围无国、省道公路、铁路等重要交通干线分布,无风景区、重要工农业设施、名胜古迹、矿山以与其他需要保护的对象等。矿侧260-300m之间有岙村3户民宅;矿侧最近200m为新建甬台温天然气埋地管线;矿山南侧110m处为一小水库;矿区北侧隔山290m处为一厂房,矿区东侧最近120m处为一条110千伏的高压线。根据爆破安全规程,矿区周边环境条件不复杂。300m、外周边设施的分布情况见表2-1,见照片1-5。表2-1 矿山300m周边设施的分布距离围设施类别方向安全措施备注矿区200300m零星民宅矿区东
28、侧签订安全协议 厂房矿区北侧签订安全协议天然气埋地管线矿区东侧矿区200100m小水库矿区南侧与管理单位签订安全协议高压线矿区东侧与管理单位签订安全协议矿区梅树、竹林经济赔偿照片1 矿区全貌照片2 矿区西南电力线与通讯线照片2 矿区南侧小水库2.3矿段地质概况2.3.1矿段地质概述1、地层和岩性(1)上侏罗统西山头组(J3X)分布全矿区,岩性主要为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凝灰岩为主。风化层厚度1.64-2.31m,平均1.98m。矿区出露火山碎屑岩, 岩性以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凝灰岩为主。(其中矿段岩性为粉砂岩)褐灰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火山碎屑物与硅质胶结组成,碎屑物大小在0.2-0.3m
29、m左右,晶屑以长石、石英为主,岩屑成分较杂,较硬-坚硬。(2)第四系(Q)第四系分布在丘陵山体表部,主要为砂砾卵石、含少量泥砂砾卵石、少量粉质粘土夹碎砾石,残破积层厚度1.65-2.01m,平均为 1.82m。2、构造矿区未见断层,仅见两组节理,特征分别叙述如下:产状13078,间距大于2m,延伸20m,面微。产状27082,间距大于0.52m,延伸1520m,面平直闭合。矿体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见表2-3。表2-3 矿体特征一览表 矿段号平面形态剖面形态矿段长(m)矿体最宽(m)开采高度(m)XV不规则多边形不规则多边形192175153.70+52.04矿石岩性特征和质量矿石岩性为以流纹质
30、晶屑熔结凝灰岩、凝灰岩为主。由火山碎屑物与硅质胶结组成,碎屑物大小在0.2-0.3mm左右,晶屑以长石、石英为主,岩屑成分较杂,较硬-坚硬。矿石自然类型属酸性-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基岩小体重样中强风化凝灰岩2.21g/cm3,弱微风化凝灰岩2.53g/cm3,单轴抗压强度124.5MPa。2.3.2水文地质概况拟建矿山浅部地下水类型属潜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向河道排泄,潜水水位随大气降水而变化,一般在雨季水位较高。本次勘察期间测得的钻孔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为 0.407.50m,地下水位高程为 3.599.57m,并随环境和季节而有所变化。因此,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2.3.3工程地质概况矿区岩性主要
31、为凝灰岩。新鲜岩石致密坚硬,未见较大构造破碎带。矿区未见断层,见二组节理,节理面均微或平直、闭合,间距大于0.5m,矿体总体较完整。最终边坡总体走向南北,倾向东,边坡最大高差约65m。一组产状27082的节理与终了边坡走向相近,倾向相反,组合关系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同样,今后矿山开采自南向北推进,节理与开采边坡呈大角度相交或反倾,组合关系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上述说明矿区工程地质条件总体简单。2.3.4 环境地质条件区无区域性主干活动断裂通过。据历史地震资料,距矿区约90km的镇曾发生过5.5级地震。依据最新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白溪水库引水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
32、价报告,矿区位于地震加速度动峰值0.05g区,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因此,矿区处于地震地质环境较稳定的区域。 矿区与附近,山低坡缓,切割深度不大,山上植被发育,显示山坡较稳定。本次调查未见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现象。因此,矿区环境地质条件简单。2.4矿段开采现状矿区为原始地形,无开采历史。2.5建设方案概况本评价报告依据矿区围、勘查地质报告,设想了矿山的开拓方式、采矿方法并按拟采用的开拓方式和开采方案进行安全预评价。2.5.1建设规模与工作制度根据勘查地质报告,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49.02万立方米(122.06万吨)。矿山生产规模为41万t/a,服务年限为3年。工作制度:每
33、年工作250天,每天8小时。2.5.2总图与开拓运输1、总平面布置矿山办公室(含机修房)拟设置在J104拐点东90m处临时道路边。2、矿山开拓运输系统矿山部运输系统包括简易道路、铲装运输平台、主运输道路等。矿石运输流程如下:1)挖掘机从简易道路至山顶和首采作业平台(+127m水平);2)穿爆作业后,挖掘机在铲装运输平台(+97m水平);3)运输道路从矿区J104拐点东90m处起坡,向西转弯后再向东,经第二个转弯至+97m平台,路长500m,坡度低于9%(见附图)。2.5.3采矿工艺1、露天矿山境界与台阶参数。开采围与矿区围界线一致,开采标高自52m至153.7m。最终境界相关参数如下:底盘标高
34、52m;最终边坡为台阶式,最终边坡为台阶式,台阶高度为15m,最终边坡保留52m、67m、82m、97m、112m、127m、+142m共7个台阶;安全平台宽6m,台阶坡面角60,最终边坡角45-48(见附图)。2、采场要素采用山坡露天开采方式,分二阶段自上而下开采,基建期进行+97m装运平台开拓。1)台阶高度为15m;2)最小工作平台宽度为40m;3)工作线长度不小于50m;4)推进方向:由南向北。根据矿区开采深度和岩石硬度系数(f),开采坡面角为75。3、采剥工艺采矿工艺过程为:剥离作业、穿爆作业、铲装作业、运输作业四部分,二次破碎采用机械作业方式。主要工艺过程如下:1)剥离:按照“采剥并
35、举、剥离先行”的原则,由上而下按开采顺序将表土与风化岩层采用机械方式进行超前4m剥离。2)穿孔:采用潜孔钻机穿孔,钻孔直径110mm,配置配套移动式空压机。3)爆破:采用中深孔爆破;矿山开采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爆破设计与进行爆破施工,爆破产生的大块,采用机械破碎的方法。爆破参数见表2-4。表2-4穿孔爆破建议参数表(90mm)参数项目数值参数项目数值台阶高度(m)15填塞长度L2(m)2.5底盘抵抗线Wd(m)3.5装药长度L1(m)12.84孔距a(m)4.0单孔装药量q(kg)48.65排距b(m)3.5炸药单耗(kg/m3)0.35超深h(m)1.04矿石体重t(t/m3)2.57孔长L
36、(m)11.0单孔爆破量Q(t)360爆破安全警戒围:设计按200m划定爆破安全警戒,下坡方向飞石安全允许距离应增加50%。4)铲装运输: 采用PC240等型号挖掘机铲装,铲装至20t自卸汽车后外运,挖掘机械的最大挖掘高度不得小于10m。矿石通过矿山三级运输道路,汽车运输到公路填方处。2.6矿山辅助设施1、办公室矿山办公室设置在矿区北侧空置砖房。2、供水工业用水主要包括潜孔钻机与矿山铲装运输过程中的喷雾降尘、道路洒水等,生活用水为自来水。矿山道路洒水与铲运场地的降尘等,据初步测算矿山日工业用水在40吨左右。白溪水作为工业用水水源。采用供水车向用水点供水。2、供电矿山的穿孔、铲装、运输等均为柴油
37、设备,用电设备、设施主要集中生活辅助区。矿山可从附近的岙村1万伏供电线路连入矿区,能满足需求。3、压气潜孔钻机采用配套的移动空气压缩机通过供气管线向钻机供气,管线采用移动软管。4、供油设置10m3油罐,利用加油机给汽车加油。5、临时爆破器材存放点矿山不设置炸药库,由公安部门进行配送,在办公房附近设置临时爆破器材存放点。6、通讯采用固定线路通讯与移动通讯相结合的方式,在办公室安装固定,矿山人员采用移动通过公共通讯网络与固定共同组成矿山通讯系统。7、排土场。矿区围剥离物5.6万立方米,位置见附图。3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危险因素是指对人造成伤害或对物体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从产生的种类与形式看
38、,主要有:车辆伤害、物体打击、坍塌、高处坠落、机械伤害、触电、火灾、容器爆炸、水灾与其他伤害、自然灾害等。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身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体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主要有生产性粉尘、噪声、振动、高温、低温等。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依据该矿山地质特征、目前现状与今后采用的开采方式,同时类比同类型矿山,将该矿山在生产过程中潜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如下。3.1生产与基建过程中危险因素分析3.1.1坍塌坍塌事故是指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
39、故。坍塌在露天矿山主要表现为边坡破坏,表现的形式主要有崩落、散落、座落、倾倒坍塌和滑动等。边坡岩体破坏类型按破坏机理来看可分为四类:平面破坏、楔体破坏、圆弧破坏、倾倒破坏。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主要有:1)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影响,主要是指岩石的坚固性、凝聚力、硬度与摩擦力等。坚硬致密坚固性强的岩石抗水、抗风化能力强,强度高,一般不易发生滑坡,只有当边坡角过大和边坡过高时或底部与腰部被破坏时才发生滑坡;2)地质构造的影响,主要是由破碎带、断层、节理和层理等形成的结构弱面引起的滑坡或坍塌。当遇有岩层外倾于采场且边坡角大于岩层倾角,或有多组节理、裂隙结合的结构面外倾于采场,或有较大岩体软弱结构面切割边
40、坡构成不稳定的楔形体情况时,若未采取措施,易沿软弱结构面坍塌;3)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主要是地下水的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以与地下水活动等对岩石稳定性的影响。静水压力的作用,能增大结构面的滑动力和减少摩擦阻力,从而对边坡稳定不利。而当动水压力较大时,裂隙或断层破碎带中的岩石颗粒和岩体的可溶解成分会被水流带走,使岩体聚力和摩擦力减少。当地下水流与结构面联系在一起时,边坡岩体就可能发生破坏;4)开采技术条件的影响,主要有开采程序、推进方向、边坡形式和穿爆工艺等的影响。开采技术条件是主要的人为因素,边坡岩体破坏大多为这种因素影响所致,自然因素起促进作用。发生事故的后果是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设施损坏
41、,对生产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矿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区无断层但存在5组节理。本矿山最有可能发生坍塌事故的原因:1)长时间强降水带来的影响;2)顺层、掏底违章开采;工作边坡角、最终边坡角超过设计规定;3)边坡倾向与结构面相近或一致;4)台阶高度较高,边坡出现问题不与时处理;5)表土、风化层没有剥离或剥离工作没有达到设计要求;6)未建立边坡管理制度,不定期检查边坡,发现问题不与时处理。本矿山最有可能发生坍塌事故的场所:1)各台阶边坡;2)最终边坡;3)排土场;4)爆破后的爆堆。事故案例分析2006年5月23日,鄞州区五乡石山弄明石场发生的二人死亡事故,其原因是1)地质情况变化大、自
42、然条件不好,有断层层理结构的因素;2)宕面被掏采的违章开采,出现“阴山坎”与雨后冲灌岩石中的裂隙,使得岩体的磨擦力减少,促使坍塌提前发生;3)安全意识不强,思想麻痹,安全管理有漏洞等。3.1.2爆破和火药爆炸爆破事故在露天矿山伤亡事故中占有较大比例。事故类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早爆事故;2)盲炮处理不当造成的事故;3)爆破后过早进入现场和看回火引起的事故;4)爆破孔网参数不合理,作业时不按爆破设计,产生飞石和爆破振动对建筑物与人员产生伤害而造成的事故;5)爆破工艺、方式改变,爆破技术参数掌握不好;6)爆破安全措施不落实,如爆破时警戒不严造成事故,爆破信号不明或未按规定施放预警信号、起爆
43、信号、解除警戒信号而造成爆破事故。7)爆破境界围过小,产生飞石,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8)违反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有关规定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等。火药爆炸事故指爆破器材在运输、储存、加工时未严格执行爆破安全规程等规定而造成的事故。放炮和火药爆炸事故一旦发生,将会造成人员严重伤亡,或者对建筑物、设备、设施等造成严重毁坏。放炮事故案例分析2010年7月19日,鄞州区采石场,某爆破施工单位在放炮时,由于起爆信号不明确,在人员未全部撤离情况下,提前起爆,造成二人死亡事故。事故原因分析:(1)该矿爆破警戒制度执行不严;(2)起爆信号不明确,现场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3)作业人员思想
44、不集中。3.1.3物体打击该矿山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物体打击有:爆破飞石,翻矿作业滚石伤人或伤物;剥离作业时松动的浮石、滚石伤人或伤物;铲装矿石时爆堆滚石或铲斗撒石伤人等。造成物体打击的主要原因有:1、由于爆破参数不合理,装药、填塞不规,产生的爆破飞石;2、边坡滚落活石;3、造成物体打击的其他因素:1)作业时违反操作规程;2)浮石不与时排除或处理浮石时不按规程操作,撬小落大、撬前落后等;3)对暂时处理不掉的危石,未随时注意并根据险情与时处理;4)安全帽等劳保用品穿戴不齐或穿戴不正确;5)工作时精力不集中,对出现的危险不能与时做出反应;6)工作场所狭小,缺乏躲避空间;7)没有排险工具或排险
45、工具有缺陷等;8)翻矿作业时上下工作面同时作业,且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9)翻矿作业缺少完善的滚石防护设施;该矿山+97m以上拟采用分层开采,如果矿山在基建、正常生产过程中不采取严格的翻矿管理制度以与完善的滚石防护等安全设施,极有可能造成滚石伤人或伤物等事故。一旦遭受物体打击其后果是人员的伤亡和物品的损毁。同类事故案例分析2009年9月13日,临海市大田大岙采石场挖掘机操作工在宕面清碴时,由于该采石场开采不合理,顶部形成“一面坡”现象,作业时又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当宕面上方石块滚落时,头部受伤,造成其死亡。3.1.4车辆伤害该矿山车辆伤害包括汽车、装载机等无轨车辆的伤害。矿山配备有装载机、矿用
46、翻斗运输车辆。如果矿山的装运调度、运输安全管理、运输设备、运输场地等不随着生产实际而作良好的调整、改善、加强,就会大大增加矿山运输的危险性,从而造成矿山车辆伤害。造成车辆伤害的主要原因有:1)驾驶员无操作;2)司机违章操作或他人违章;3)管理(运输调度、运输安全)缺陷;4)车辆本身的质量问题;5)装运场地与运输道路缺陷等;6)缺少挡车坝、紧急避险车道等安全设施。车辆伤害后果是人员的伤亡和设备物品的损毁。该矿山发生车辆伤害的主要环节有:铲装过程、翻矿过程、矿石运输过程、临时排土场堆放过程。同类矿山事故案例分析2006年,某建筑石料矿(生产规模50万t/a),场盘山运输公路较长,某驾驶汽车重车下坡
47、行驶时,车速在40km/h左右,当到达转弯处,某紧急刹车且急打方向,由于车速过快,车辆冲出弯道,驶向山坡,造成车毁人亡的车辆伤害事故。事故原因分析:驾驶员重车下坡行驶时车速过快,驾驶员安全意识差等。3.1.5高处坠落高处坠落包括从台阶上、山坡上、车辆上、架子上或机器设备上等高处坠落。该矿山作业平台上有剥离、穿孔、爆破、机修等辅助作业。另外,矿山正常生产过程中在台阶上有剥离、穿孔、翻矿、爆破、清理、机修等辅助作业。如果所处作业平台宽度小于安全所需的最小工作平台宽度;作业人员或设备距台阶(翻矿边坡、临时排土场)外缘安全距离不够或防护设施不完善;作业场地(高于2米地方)无防护栏,人员在高处作业时疏忽
48、大意或安全意识不强等,均有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造成高处坠落的主要原因有:1)边坡平台外缘无警示标志或护栏等;2)挖掘机、铲车在松散台阶边缘行走;3)分层开采台阶宽度不足;4)高边坡边缘无警示标志;5)高处作业时没有按要求使用安全带、安全索,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或损坏;6)工作责任心不强,主观判断失误;7)作业人员疏忽大意,疲劳作业;8)高处作业无专人负责、指挥,安全管理不到位;9)局部地段翻矿边坡与排卸表土场缺少完善的防护设施;10)作业场地(高于2米地方)无防护栏,生产与检修作业时安全管理不到位等。高处坠落事故的后果是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该矿台阶外缘等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3.1.6机械伤害
49、该矿有挖掘机、装载机、钻机与机修设备等。如果矿山各种机械设备的防护装置缺损、不符合要求或管理不善等,可能导致在生产运转过程中机械设备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夹击、碰撞、挤压、卷入、绞、碾、刺等机械伤害事故。造成该矿山机械伤害事故的常见因素有:1)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缺损或防护装置失效等;2)违章指挥或操作人员违章操作;3)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上存在不足;4)意外因素影响:在检修和正常工作时,机器突然被别人随意启动,导致事故发生;5)在不安全的机械上停留、休息,导致事故发生等。机械伤害的后果是造成人员伤亡,其次是对物件的损坏。3.1.7触电造成触电事故的主要因素有:1)无证人员担任电气操作或检修;检修电
50、气线路、设备时,没有使用、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鞋等;2)使用绝缘不合格的工具接触电气线路或使用电气设备;3)机电设备、电动工具绝缘损坏,设备缺少接地、接零、漏电保护等防护装置;4)缺少用电安全标志或用电标志不明显;5)电气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漏洞;6)雷电引发的触电事故。该建设项目采掘设备(挖掘机等),都以柴油燃机作动力,用电主要是办公、生活和晚间照明用电,若在电气设备安全防护装置损坏、失效的情况下,不与时更换或人员违章操作时,有发生触电伤害的可能。另外该矿山因雷电引发的触电事故的可能性也存在。每年雷雨季节,矿山如果没有按规定完善避雷设施,可能引发雷击自然灾害,造成人员损伤、设备毁坏。3.1.
51、8火灾该矿山火灾主要为外因火灾(外源火灾),包括明火(火柴点火、吸烟、电焊、气焊、明火灯等)引燃的火灾。该矿山植被发育,野外作业时使用明火不慎极易引发山林火灾;油料在运输、保管、加装和使用时引起的火灾;炸药在储存、运输、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引起的火灾;机械作用(摩擦、震动冲击等)引起的火灾;电气设备(照明线等)的绝缘损坏和性能不良、短路和过负荷引起的火灾;雷击造成的火灾。火灾发生造成的事故是人员伤亡和设备设施损坏。3.1.9其他1、水灾与淹溺矿区两矿段均在山坡上,在每年的多雨、暴雨季节,采场如果不设置、疏通采场排水沟、截水沟等,采场汇水很可能冲刷矿山设施、设备等,造成水灾。矿山周围有河流、水塘、水
52、库,易造成淹溺事故。2、容器爆炸压力容器是指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容积大于或等于25L,且最高工作压力与容积的乘积不小于2.5LMPa的容器为压力容器。该矿使用的空气压缩机均配有高压风包,高压风包属于压力容器。空气压缩机如果操作不懂,或是安全阀失效,存在压力容器(高压风包)爆炸的可能。机修使用的氧气瓶、乙炔气瓶;生活使用的液化气瓶如果使用不当都存在压力容器爆炸的可能。下列因素有可能引发容器爆炸:1)空压机安全阀失灵,空压机配件锈蚀失效;2)压力容器受到机械损伤,在高压下发生爆炸事故;3)未制订安全操作规程或操作人员违章操作,引起超温、超压等;4)对空压机管理不善或操作人员不具备特
53、种作业资格进行操作;容器爆炸的后果是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3、台风县临海,受台风影响大,由台风引起的强风风力可达到12级与以上;台风暴雨强度大,波与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大;受台风暴雨作用,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多种自然灾害,造成人员损伤、设备毁坏。若没有与时知道台风信息或没做好台风来时的防护措施,可能因为台风引发事故。3.2职业危害因素1)生产性粉尘危害该矿山粉尘相对集中于以下作业工艺环节:穿孔作业过程、爆破作业过程、翻矿作业过程、铲装作业过程、卸矿过程、车辆运输过程。作业人员长期吸入大量的粉尘后,可得矽肺病,严重者可使肺部失去功能导致死亡。2)噪声危害该矿山噪声主要来源于各种设备在运转过程中
54、由震动、摩擦、碰撞而产生的机械动力噪声,风动设备的气体动力噪声,以与风管排汽、漏汽而产生的气体噪声等。如潜孔钻机穿孔作业时,空压机运转时,设备作业时,爆破瞬间的爆声,以与汽车、挖掘机、装载机等机动车辆的噪声。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噪声可以使人耳聋,还可能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噪声还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特别强烈的噪声还能损坏建筑物以与影响仪器设备等的正常运行。3)高温低温危害在炎夏季节露天作业时,由于露天作业人员(挖掘机、装载机、汽车驾驶员、穿孔人员等)高温暴晒作业时间过长,有可能发生中暑。冬季露天作业则可能发生冻伤。3.3重大危险源辨识3.3.1重大危险
55、源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为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中附录1重大危险源申报围,就该矿山为生产场所的辨识,判别标准见表3-1。表3-1生产场所临界量表类 别物 质 特 性临界量典 型 物 质 举 例民用爆破器材起爆器材0.1 t雷管、导爆管等工业炸药5 t铵梯炸药、乳化炸药等爆炸危险原材料25 t硝酸铵等4.3.2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结论1)具体辨识对照:根据推算,该矿山一次炸药使用量一般不会超过5t,因此矿山一次使用爆破器材量达不到表3-1标准;对照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
56、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经检查,该矿山建设项目无锅炉、尾矿库等56号文件规定的设备、场所,矿山供气压力管道也未达到重大危险源管理等级。 2)辨识结论: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该矿山不构成重大危险源。3.4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小结通过上述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本矿山存在坍塌、高处坠落、爆破与火药爆炸、车辆伤害、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容器爆炸、火灾、触电、水灾与淹溺、台风等危险因素,存在生产性粉尘危害、噪声危害、高温和低温危害等有害因素。通过重大危险源辨识,该矿山不构成重大危险源。其中坍塌、放炮与火药爆炸、车辆伤害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57、。矿山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与其可能发生的场所和产生的后果见表3-2。表 3-2 危险、有害因素分布情况表序号危险有害因素存在地点或工序可能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1坍塌1爆堆,产品堆场;2最终边坡和非工作帮;3 卸矿平台;导致采场停产或严重影响正常生产,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设备损坏。2物体打击1 矿岩铲装2 倒矿、削坡、清坡;3设备维护保养和检修。人员伤亡,设备损坏3车辆伤害铲装、运输人员伤亡,设备损坏4机械伤害1 穿孔(凿岩)、铲装;2 设备维护保养和检修。人员伤亡5触电电气设备操作或检修人员伤亡6高处坠落1 采剥工作面;包括清理浮石、处理伞岩、凿岩等;2 采场架线;3 较高的工作平台上行走。人员伤
58、亡7火灾油罐、配电室、变电站、办公室或机电设备附近等。人员伤亡,影响生产8爆破与火药爆炸1.爆破作业;2.爆破器材使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人员伤亡,设备损坏9容器爆炸凿岩、机修车间人员受伤,设备损坏10淹溺周边河流、水塘、水库人员伤亡11粉尘凿岩、爆破、清理浮石、装卸、运输矿石。接尘人员患尘肺病12噪声穿孔(凿岩)、爆破、铲装、运输;噪声性耳聋13高低温穿孔(凿岩)、爆破、铲装、运输;冻伤14台风整个采场人员受伤,设备损坏15水灾整个采场人员受伤,设备损坏4 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用4.1 评价单元划分4.1.1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划分评价单元是为评价目的和评价方法服务的,以便于评价工作的顺利进
59、行,评价单元的划分,一般将生产工艺、工艺装置、物料的特点和特征与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分布有机结合进行划分,还可以按评价的需要将一个评价单元再划分为若干子单元或更细致的单元。常用的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1)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评价单元。对工艺方案、总体布置与自然条件、环境对矿山开采项目的影响等综合方面的危险因素的分析和评价。(2)将具有共性危险因素的场所和装置划为一个单元。4.1.2评价单元划分根据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结合该矿山建设项目工艺特点,以与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分布情况与状况,将该矿山预评价的评价单元划分为:选址和总平面布置、穿孔爆破、铲装运输、边
60、坡管理、给排水与防灭火、辅助设施、职业卫生等7个评价单元。4.2 评价方法选用选择安全评价方法应遵循充分性、适应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合理性的原则。预评价是针对特定的系统围,对发生事故、危害的可能性与其危险、危害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根据新建矿山特点与预评价的要求,本次评价选择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类比法等定性评价方法。4.2.1安全检查表法(SCL)安全检查表法(Safety Cheek List)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最基础、最简单、广泛应用的系统危险评价方法,属定性评价法。本报告根据国家有关矿山安全的法律和有关露天矿山安全规程与标准,设置安全检查表项目和容。本矿山为新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历史明朝的统治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高功能抑郁症的临床护理
- 2025销售人员劳动合同范本 销售劳动合同样本
- 外伤性低颅内压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 煤矿井下超大断面硐室施工技术规范
- 眼睑松弛症的临床护理
- 浙江国企招聘2025上半年湖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射洪七小期末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物资采购合同模板
- 厦大美术高考试卷及答案
- 伤残鉴定 委托书
- 班组长、员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记录表
- 老年康体指导职业教育79课件
-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图集(2019版)
- 2025年江苏省江宁城建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辽宁广告职业学院
- 高钛渣及其产品深加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黄油行业供需态势及进出口状况分析
- 三下26《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 2025届山东省潍坊市高考英语二模试卷含解析
- 2023无人机系统测评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