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资料_第1页
试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资料_第2页
试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资料_第3页
试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资料_第4页
试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完整版) 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科左后旗妇幼保健所检验科目录 TOC o 1-5 h z 一、临床实验室生物危害性的评估 64二、实验室设备与设施 65三、实验室与仪器设备危害相关的危害 65四、微生物操作规程和规范 65(一)实验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51、常规微生物操作规程中的安全操作要点-652、特殊的安全操作规程 66五、健康和医学监测 68六、安全组织和培训 68(一)、生物安全委员会68(二)、保障人员的安全准则 681、生物安全管理制度682、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程序 69(三)人员培训计划 71七、废弃物处理71八、

2、意外事故应对方案和应对程序 72九、化学试剂、火和电的安全 781、防水灾、防火灾、防电害、防盗程序2、有毒品、强酸、强碱等安全管理程序临床实验室危害性评估科左后旗妇幼保健所临床实验室危害性评估小组组长:秦岭副组长:张春玲孟玉莲李永山白那顺组员: 李媛媛苏高原包晓华东智生物危害评估是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核心内容, 是实验室分级管理的重要前提。临床实验室生物危害评估应 建立在对于特定实验室工作全面了解的基础之上并由有资 力人员进行。微生物的致病性是影响生物危害评估最重要的 决定性因素。根据病原体的毒力、感染的后果(包括发病率) 流行性、感染发病的剂量、实验室和社区中的感染途径或传 播方式、宿

3、主范围、病原体在实验室环境中的存活能力以及 有无有效的预防治疗手段等分析评估微生物相关的特定的 实验室危害。当实验室活动涉及传染或潜在传染性生物因子时,应进 行危害程度评估。生物危害评估不仅有助于确立实验室标准 化操作程序,有助于实验室的合理设计与布局,有助于实验 设备和安全设备的正确配置与有效使用,而且有助于在工作 过程中对于标准操作程序以及实验室设备、设施的配备是否 恰当和使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与改进。所以,生物危害评估 活动应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1、生物因子种类:对有传染性标本的检查可能含有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淋球菌、 支原体、衣原体、结核杆菌、乙肝病

4、毒、甲肝病毒等。2、来源:临床实验室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造成实验室环 境的污染,如离心、混匀、制片、移液、加样等可产生气溶 胶污染,标本喷溅等可直接污染皮肤黏膜及实验台面和地面 等。另外,由于室内环境空间的限制,设备、人员拥挤以及 通风换气不充分等都可能使实验室内病原体的浓度增加,使人群在室内被污染的机会明显大于室外。另外,啮齿动物、 昆虫等也都可携带传播微生物病原体,给实验室工作人员健 康带来威胁。比如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 标本处理时产生的高浓度气溶胶。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来源广泛,所以在临床实验室的各个 岗位均存在安全风险,对检验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均存在潜 在危害。a.静脉采血岗位

5、针刺接种:注射器针头刺伤,特别是在采集患者血液以 后的针头刺伤可能使被刺伤者发生职业暴露。采血者刺伤自 己的风险较大。喷溅或泼撒污染:可能由于针头意外脱掉而发生血液喷 溅,也可能由于容器倾倒而由现血液泼撒,这两种情况均可 造成皮肤或粘膜污染暴露。气溶胶污染:在拔生采血针头时、在向容器内注入血液 时,特别是在注入血液时发生针头脱落可形成大量的气溶胶 粒子,易造成呼吸暴露。b.标本运送岗位院内标本运送过程中,一般致病微生物可能通过经口、 经粘膜或破损皮肤等途径导致传染的发生。泄漏和泼撒污染:容器破裂可造成标本泄漏污染环境和 运送人员或其他人员;容器倾倒可造成标本泼撒而致环境和 人员污染。容器表面污

6、染:标本采集时或发生泄漏、泼撒时可导致容器外表面污染而具有潜在危害c.标本接收岗位主要是运送标本泄漏、泼撒及容器外表面污染造成的工 作人员接触污染,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需穿工作服、戴手套 上岗。在疑为高致病性病原体感染时,需特别注意呼吸道传播,尤其是泄漏或泼撒后的气溶胶污染造成的播散。d.标本离心岗位离心时可能喷射由气溶胶粒子,特别是在离心结束前的 制动过程中以及在打开试管盖帽等时均可产生大量具有潜 在感染性的气溶胶颗粒。泄漏污染:玻璃离心管可因为破碎造成标本泄漏;离心 管内标本盛装过满可造成泄漏。在手工开盖时可发生血标本 污染手指或环境;凝集试验可造成标本滴落污染台面或手指 等;标本管破裂、倾

7、倒可产生血液泄漏污染。e.血细胞学检测岗位在非自动进样的血球计数仪进行血液细胞学分析时,标 本混均及手工开盖时可产生气溶胶颗粒;手工细胞学复检制 片时可产生气溶胶颗粒。在手工开盖时可发生血标本污染手指或环境,手工细胞 学复检制片时可污染手指或环境;标本管破裂可产生血液外 泄。f.体液检测岗位标本污染:体液标本,特别是部分由患者自己采集的体 液标本如尿液、粪便、前列腺液等常存在容器外表面污染; 制备涂片时标本污染手指。泄漏污染:标本倾倒造成泼撒;容器破裂造成外泄;干 化学检测试条携带污染。气溶胶污染:在制备涂片及干化学试条疏取标本时可产生气溶胶颗粒。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手工检测岗位气溶胶污染:使

8、用加样枪加样时可产生气溶胶粒子,特 别在吹由最后一滴液体时,手工洗涤时可产生气溶胶粒子。泄漏和泼撒污染:手工加样可发生样本滴落污染台面等; 加样时可发生反应板表面污染,洗板时可发生洗液污染反应 板表面;标本管破裂、倾倒可产生血液外泄。h.胶体金免疫试验检测岗位气溶胶污染:使用加样枪加样时可产生气溶胶粒子,特 别在吹由最后一滴液体时。泄漏和泼撒污染:手工加样可发生样本滴落污染台面等; 加样时可发生反应板表面污染;标本管破裂、倾倒可产生血 液外泄。i.仪器维修、维护岗位表面的污染:仪器外表面可附着有各种生物因子;临床 标本对流经的管道可造成污染。气溶胶污染: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可在环境中长时 间

9、存在,其传染性即与粒子的物理性质有关,又与粒子中所携带的致病微生物的特性有关;打开标本流经的管道时可产 生传染性气溶胶粒子污染 j.清洁、消毒岗位气溶胶污染:任何布物等的抖动可产生气溶胶粒子;任 何带盖的容器在开启盖子时可产生气溶胶;任何污染的材料 的直接运送过程中可产生气溶胶。直接接触污染:任何实验室污染的废弃物在收集、归类 等时均可经直接接触造成操作人员的接触污染。泄漏和泼撒污染:容器破裂可造成生物材料的泄漏;容 器倾倒可造成生物材料的泼撒。刺伤接种:破碎的玻璃以及针头等尖锐物品可能造成工 作人员的刺伤,当其污染有生物因子时可能造成相应的直接 接种。另外,啮齿动物、昆虫等也都可携带传播微生

10、物病原体, 给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带来威胁。3、传染性:由于临床实验室的标本来自不同的患者, 其传染性和致病性也是未知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都极有可 能接触到结核分支杆菌、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 乙肝病毒、甲肝病毒等高致病性微生物,如人对乙肝病毒极 易感染,只需少量污血进入人体即可导致感染。4、致病性:临床实验室由于其规模、建筑布局、周围 环境、内部分割及通风条件等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室内小气候。室内小气候的好坏、优劣,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 康有很大的影响。临床实验室也由于处理和检测的标本不 同、检测项目和方法不同,其藏匿的具有潜在感染

11、能力的微 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存在形式亦不同,再加上实验室工作人 员免疫状态的不同,均可造成实验室工作人员及相关人员的 感染。5、传播途径:实验室获得性感染与在工作中直接接触、 使用含有传染性病原体的标本或生物材料等有关。最常见的 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由上呼吸道吸入、经口食入、尖锐物品刺 伤接种及皮肤黏膜污染等形式的职业暴露所致。PIKE对3921例报告的实验室感染分析表明,其中59%源自研究性实验室,17%发生在临床诊断性实验室。大多数实验室感染 由细菌、病毒和立克次体引起。在这些实验室感染中气溶胶 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在实验室以外引起的感染中 70%是由 喷溅、针刺或切割伤所致。6、致病因子在环

12、境中的稳定性:病源微生物在环境中 有一定抵抗力比较稳定,比如结核杆菌在干燥空气中可存活 1年以上。7、预防: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 工作帽、口罩、手套,做好安全防护;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标志;采集血液时 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巾一带一片;工作流程必须合理,严格 管理人流、物流、标本流,禁止反复流动;清洁区、半污染 区、污染区三区划分明确;所有报告单消毒后发放;每天对 室内空气、操作台、地面进行常规消毒;所有检验科工作人 员在进入实验室工作之初应检测乙肝、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并保留血清,并应注射乙肝疫苗,以后应定期每半年复检一 次。评估结果:科左后旗妇幼保健所检验科能够设置临检、 生化、免疫等科室,能够

13、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以及丙肝 等项目,有传染各型肝炎的危险性,现为 I级实验室。二、实验室设置与设施实验室设有常规室、 生化室、免疫室和检验人员休息室。基本上做到正确分区。在各个检验室均有全自动检验仪器, 和基本安全保护设施消毒设备如紫外线消毒灯。三、实验室与仪器设备相关的危害如:离心机在处理标本时易产生气溶胶;尖锐物品刺伤接种等。仪器外表面可附着有各种生物因子;临床标本对流经的管道可造成污染从而可能对检验人员及清洁 维护维修人员造成接触危害。四、微生物操作规程与规范(一)实验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A、常规微生物操作规程中的安全操作要点1、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 况须经实验

14、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入。2、接触微生物或可能含有微生物的物品后,脱掉手套 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并注意洗手的方法和质量。3、禁止在工作区吃东西、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 及储存食物。也不可以在检验室的冰箱内存放物品,以免造 成交叉污染危害人员健康。4、以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以免吸入口中,造 成直接危害5、尖锐器具的操作:如针头用后应放入锐器盒中禁止 盖帽。6、按照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减少标本溅由和降低气 溶胶的产生。7、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活性物质溅由后要随时 消毒。每天开始工作前用湿布抹擦一次;地面用湿拖把拖擦 一次,禁用干抹干扫,抹布和拖把等清洁工具各室专用,不 得混用,用后洗净

15、晾干。下班时用 250-500mg/L 有效氯溶 液或0.1%-0.2%过氧乙酸溶液抹擦一次。地面的消毒:用 2 倍浓度上述消毒液拖擦。8、所有培养物、废弃物在运生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严 格灭菌。以免造成实验室外污染。9、制定有效的防鼠防虫措施,如窗纱等。B、特殊的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免疫接种和检测(如乙型肝 炎疫苗、卡介苗等)。2、必要时收集从事危险性工作人员的基本血清留底, 并根据需要定期收集血清样本,应有检测报告,如有问题及 时处理。3、工作人员要接受有关的潜在危险性知识的培训,掌 握预防暴露以及暴露后的处理程序。4、严格遵守下列规定,防止利器损伤:(1)除特殊情况(肠道外

16、注射和静脉切开等)外,禁止在 实验室使用针、注射器及其他利器。尽可能使用朔料器材代 替玻璃器材。(2)尽可能应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真空采血系统,用过的针头禁止折弯、剪断、折断、重新盖帽、从注射器取下必须置 于利器盒或直接放入防穿透的容器中,禁止用手直接操作。非一次性利器必须放入厚壁容器中并运送到特殊区域消毒。(3)尽可能使用无针注射器和其他安全装置(如真空 米血系统)。(4)禁止用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具。装有污染针、利 器及破碎玻璃的容器在丢弃之前必须严格消毒。8、实验设备在运生修理或维护前必须进行消毒。9、人员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汇 报,并记录事故经过和处理方案。10、禁止将无关

17、动物带入实验室。五、健康和医学监测实验室人员需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以保障健 康安全,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免疫接种和检测(如乙型肝 炎疫苗)。并定期检测抗体及有无感染的情况。六、安全组织和培训(一)、生物安全委员会科左后旗妇幼保健所生物安全组织管理委员会组长:秦岭副组长:张春玲 孟玉莲 李永山 白那顺组员:李媛媛 苏高原包晓华东智(二)、保障人员的安全准则严格按照微生物操作技术规范、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和实 验室安全管理程序进行操作是保障工作人员健康安全的准 则。1、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设施应完善。(1)实验室内各工作室布局合理, 应有清洁区、半污染区、 污染区的划分。规模较小的实验室,也应

18、有清洁区,作为工 作人员的生活区(工作室作为污染区,不得在其中饮水,抽烟、 进餐,不得将食品带进工作室 )。(2)工作流程应合理,避免人流,物流、标本流过多的反 复、交叉流动。各室有各室的专用物品包括清洁工具。(3)通风设备应合理,保证工作室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o 实验室应有不少于每天 3-4次通风换气次数。(4)建筑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实验室台应 防水、耐腐蚀、耐热;地面应平整、防滑、易清洁。(5)每个实验室由口应有洗手装置,最好为感应或脚踏 式开关。应用洗手液,避免共用肥皂时造成交叉污染。(6)应设置实施各种消毒方法的设施,对于小型实验室 也应按照规定进行严格消毒,合理应用消毒物

19、品,至少有紫 外线消毒设备。(7)应有专门放置生物废弃物的容器。且废液必须经进 行消毒后送入指定地点销毁。2、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程序为了加强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 全,根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和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实验室在医疗安 全上特做如下规定:(1)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等特殊 情况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入。(2)禁止非工作人员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及其他物 品;未经允许,非工作人员禁止翻阅实验室任何资料。(3)实验室各类测试数据、病人资料、记录和文件等均按保密规定进行保管和使用,任何人不得擅自对外提供。 如发现泄密事故,

20、应立即采取补救办法,并对泄密人员进行 严肃处理。(4)实验室的电、水、气设施必须按规定安装。(5)各类在用仪器设备和防护装置必须保持完好状态, 不准随意改动安全装置。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专人操作 和管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操作和拆卸。稀缺贵重物品材料 和剧毒、易燃、易爆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必须分类分柜存放, 专人管理。注意防水、防高温、防电火花、防晒,通风良好。(6)每天下班前,工作人员应关好水电、空调、电脑、仪 器、火种、门窗等,确认无隐患后方可离去。节假日前各室 负责人应统一检查,落实值班人员和责任,消除不安全隐患。(7)电炉、煤气炉使用时,工作人员不得离开现场。(8)贵重物品妥善保管,做好安

21、全防盗措施。(9)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注意自身防护,防止传染病发生o(10)实验室要把安全知识、安全制度、操作规程等列 为实验教学内容之一。 对新进实验室的人员(包括外协人员) 必须先经过安全教育,在掌握了安全操作技能,在掌握了安 全操作技能和具有自我保护能力后,才能动手操作。实习和 进行人员必须在带教人员的指导下按操作规程进行试验,危 险性的试验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需要有人监护。(11)实验室发生事故后,工作人员应积极采取应急措 施, 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和科主任。造成轻伤以上的事故或 被盗、水灾、火灾、爆炸、中毒等严重的安全事故要立即抢 救,保护事故现场,并立即逐级报告科主任、保卫等有关部 门和

22、医院主管领导,不得隐瞒不报或拖延上报。(三)人员培训计划首先进行上岗培训包括对长期离岗或下岗人员的再上岗培训,使将要进入检验室的工作人员熟知实验室的安全知 识,正确进行自身防护和实验室的现状。具体包括实验室设 施设备(包括个体防护装备)的安全使用、应急意外事故的 处理、实验室管理体系及技能培训。七、废弃物处理1根据医疗废物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包装,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在包装前要进行消毒,毁型。2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证检查,确保无损失 渗漏和其他缺陷。3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不 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人性废物,但应

23、当在标签上注明。4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德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由。5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时,应当适用有效地封口方式,是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实。6包装物或者容器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7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 应当防止造成包装物或者容 器破坏和医疗废物流失、泄露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八、意外事故应对方案和应对程序(一)感染性物质运输程序程序:运输前应将标本进行可靠包装。禁止使用皮氏细菌培 养皿邮寄标本;禁止将干冰放入密闭的容器。严格遵守运输有关规定.运输用于诊断的标本时应根据需要标记上“易腐坏”

24、 “干冰保存”、“冷冻生物制品”或“易碎”等标志。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检验标本的运输1)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容器应 当密封或者包装材料应当符合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 (低)温、耐高压的要求:容器或包装材料上应当印有国务 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生物危害标识、警告用语和提示用 语;2)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标本,应当 不少于两人的专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严防发生 被盗、被抢、丢失、泄露事件。病原微生物检验标本发生意外的处理1)泄漏事故:(1 )立即消毒清洗发生泄漏污染的区域。 通知主管和主任。如果培养物发生泄漏或容器发生破损,应对该区域进行至少十分钟的消毒清

25、洗,直至气溶胶或飞沫已 经沉降。(2)吸净漏生的液体。(3)清洗发生泄漏的区域。(4)尽可能使用漂白剂、酒精或苯酚对工作台进行消毒。2)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在运输、储 存中被盗、被抢、丢失、泄露的,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 机构应当采取必要控制措施,并在2小时内分别向承运单位的主管部门、护送人所在单位和保藏机构的主管部门报告, 同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 部门报告,发生被盗、被抢、丢失的,还应当向公安机关报 告;(二)意外事故处理方案和应急程序A、疑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处理程序程序: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如发现疑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的标本,首先应报告领导,

26、所领导应及时报告给当地卫生行 政部门;严格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 规定将标本送往有资质的实验室进一步确诊;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及时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标本就地销毁或者送交保藏机 构保管。被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处理前必须经过 高压灭菌,包括用于隔离的设备和材料。B、防止紧急意外事件的预案与流程1、当发生血样管打破,血样泼洒时,立即用 1: 50的 84消毒液将污染的桌面或地面全部浸泡 30分钟,再擦拭干 净。2、当发生废弃针头剌破皮肤时,立即用力挤压伤口, 尽力多挤掉一些血液,直到挤不由血为止,再用2.5 %碘伏消毒局部皮肤后包扎好。3、当发生

27、火灾意外时立即用灭火器灭火。4、皮肤受强酸或其他酸性性药品伤害时,先用大量清 水冲洗再用5 %碳酸氢钠冲洗,最后用盐水洗净,并敷以碳 酸氢钠纱布等。5、皮肤受强碱或其他碱性药物伤害时,先用大量清水 冲洗,再用5%硼酸冲洗,重者可用 2%醋酸湿敷。6、碱性物质溅伤眼睛后,应立即用生理盐水或大量干 净水彻底冲洗眼睛至少 10分钟,再用4%硼酸溶液冲洗,后 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滴以抗菌眼药,防止感染。7、强酸溶液溅伤眼睛,迅速用清水冲洗,然后请眼科 医生处置。详见以下流程图科左后旗妇幼保健所所内紧急意外事件应急程序在检验室内发生的心脏骤停,晕厥等情况请有关科室会诊科左后旗妇幼保健所实验室突发公共卫生事

28、件应急处理工作流程图科左后旗妇幼保健所火灾的应用程序组织患者撤离时,。可嘱患者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可能以最低的姿势快速前进关闭邻近火情房间的门窗,以减慢火势蔓延速度九、化学试剂、火和电的安全(一)防水灾、防火灾、防电害、防盗程序(1)对科员经常性的进行“四防”宣传教育,增强防范 意识;(2)对易燃、易爆危险品等试剂设专人负责保管;(3)对门、窗,水、电每班丁作人员在下班之前都要严 格检查杜绝意外事故发生。(4)对重点用电量大的仪器设备、配备防火器材.(二)有毒品、强酸、强碱等安全管理程序(1)有毒品、强酸,强碱等浸专人负责管理,物品由入 库要有严格的手续和记载;(2)经常检查门窗的牢固程度,烟

29、火严禁带入库内,保 管对药品要经常检查。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验收标准一、单位基本信息1、单位名称:法人:2、实验室名称:负责人: EMAIL :3、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 EMAIL :4、实验室性质:5、实验活动涉及的微生物种类: 和,属 级病原微生物;6、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申请验收级别: 级二、一级生物实验室安全防护内容1、生物安全手册从实验室立项、建设、使用维护的全过程生物安全防护 综合措施均要纳入生物安全手册。(含实验活动危险度评估报告)2、一级防护屏障A安全设备:超静工作台、排风装置、离心机要有安全 密封的专用离心杯等。B个人防护:防护服、口罩、手套、消毒剂等防护用品。3、二级防护屏障

30、在由口处设洗手池;门口处要有桂衣处,个人便装 与实验室内工作服要分开;墙壁、开花板、地面要平整、 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消毒剂腐蚀,地面防滑、不铺地毯;台面要防水、耐腐蚀、耐热;厨柜和实验台应牢 固、两者之间要有一定距离便于清洁;有专门放微生物废 弃物容器;有开启的窗户应设纱窗;有保证工作照明的 电力、避免强光、反射光;有适当的消毒设施。4、安全操作规程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接触微生物后、脱手套后、 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 形眼镜、化妆、存放食品等非工作用具; 禁止口吸滴定管; 按尖锐器安全操作规范尽可能少的使用尖锐器;按安全 操作规程、尽可能降低病原微生物的溅曲

31、和气溶胶的产生; 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台面,活性物溅由要随时消毒;培养 物、废弃物在运生实验室前必须进行高压锅灭活,并放专用 密闭容器中,由2人以上专运;防虫、防鼠措施。5、管理制度A实验室布置和准入:实验室主工作区要合理设置清 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非实验人员不得进入,外来实 验者、进修、学习人员要经负责人批准;禁止在主工作区 饮食及其他非业务活动。B实验室工作人员资格和培训:固定的工作人员具备 正规院校医学或生物学教育经历,具有医师或技师等专业技 术资格,经过生物安全技术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方可工作。C工作人员健康管理:上岗前应被告知有潜在危险,并接受安全教育、自愿从事实验室工作;建立健康档案

32、、接受可能接触微生物免疫、并有记录。D实验室各项制度、规定、操作规程(A)实验室涉及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危害评估报告制 度(B)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C)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培训制度(D)实验室生物安全保卫制度(E)实验室人员个人防护制度(F)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G)实验室标本接收、登记、保存与使用制度(H)实验室技术操作责任制度(I)实验室标准操作技术常规(J)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K)实验室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和程序(L)实验室设施、设备的使用常规与维护制度(M )实验室菌(毒)种运输、保存、使用与销毁管理 制度6、致病微生物运输要求应为所有向实验室提交样本的人员,提供适当的指

33、南 和指示,样本应以防止污染人员或环境的方式运送到实验 室;样本应置于被承认的、 本质安全、防漏的容器中运输; 由2人以上专人,并按运输危险材料的要求,做好包装、 标记、提供资料等。7、实验室需存档的法律、法规、标准等材料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辽宁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 2002 )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 2004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8、专家验收意见:9、结论:依据辽宁省病原微生物实

34、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试 行),经审核申报材料、现场验收,该实验室(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生物安全I级防护水平 (BSL1)要求。建议市卫生局 (予以、不予)备案管理。验收人签字:验收日期: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验收标准一、单位基本信息1、单位名称:法人:2、实验室名称:负责人: EMAIL :3、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 EMAIL :4、实验室性质:5、实验活动涉及的微生物种类: 独,属 级病原微生物;6、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申请验收级别: 级二、二级生物实验室安全防护内容1、生物安全手册从实验室立项、建设、使用维护的全过程生物安全防护 综合措施均要纳入手册。(含实验活动危险度评估报告)2、一级

35、防护屏障A安全设备:n级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器、超静工作 台、空气消毒(紫外或臭氧发生器或甲醛)、换气装置、离心机有安全密封的专用离心杯等、保存标本或菌种的冰箱配 双锁。B个人防护:实验室内有专用工作服、护目镜、口罩、 乳胶手套、消毒剂(表面消毒 75 %乙醇、浸泡消毒 0.5 %次 氯酸)、个人呼吸防护等防护用品。3、二级防护屏障实验室必须是独立的实验区域、与生活区、办公区分 开,并在实验室工作区外有存放个人衣服的条件,门口处要 有桂衣处,个人便装与实验室内工作服要分开;在由口处 设感应式或手柄式开头洗手池、干手器;墙壁、开花板、 地面要平整、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消毒剂腐蚀,地 面防滑

36、、不铺地毯;台面要防水、耐腐蚀、耐热;厨柜 和实验台应牢固、两者之间要有一定距离便于清洁;有专 门放微生物废弃物容器;有开启的窗户应设纱窗;有保 证工作的电力、保证照明、避免强光、反射光,必要时重要 设备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冰箱设备用电源;有高压消毒器、化学消毒装置对废弃物消毒的消毒设施;(11)设置洗眼装置;实验室门带锁,可自动关闭、门上有可视窗;(13)由口处有在黑暗中可辨认的发光指示标志;(14)每小时通3-4次风。4、安全操作规程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接触微生物后、脱手套后、 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 形眼镜、化妆、存放食品等非工作用具; 禁止口吸滴定管; 按尖

37、锐器安全操作规范尽可能少的使用尖锐器;按安全 操作规程、尽可能降低病原微生物的溅曲和气溶胶的产生; 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台面,活性物溅由要随时消毒;培养 物、废弃物在运生实验室前必须进行高压锅灭活,并放专用 密闭容器中,由2人以上专运;防虫、防鼠措施;实验 室入口处有生物危险标志,注明危险因子、生物安全级别、 需要的免疫、入内特殊要求及离开时的程序,内部显著位置 有生物危险信息,包括传染性材料的名称、负责人姓名、 等;(11)进行感染性实验时,禁止他人进入实验室,免疫耐受 或正使用免疫抑制剂人员获批准后可进入;工作人员应接 受必要的免疫接种检测(乙肝、卡介苗等),必要时收集从事危险性工作人员的基本

38、血清留底,并根据需要定期收集血 清样本,定期检测,留存检测报告;(13)蒋生物安全程序纳入 标准操作规范他生物安全手册,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前要 阅读规范并按规范要求操作;(14)工作人员每年要接受一次有关危险知识的培训、掌握预防暴露以及暴露后的处理程序;(15)尽可能的用塑料材料替代利器、玻璃器,尽可能使用一次 性材料,利器须放置防穿透的厚壁容器中存放、运送、消毒 处理等;(16)尽可能使用无针注射器, 禁用手处理破碎玻璃器, 装污染针、利器、碎玻璃的容器在丢弃前必须消毒;培养 基、组织、体液及潜在危险性废弃物须放在防漏的容器中储 存、运输及消毒灭菌;(18)实验室内设备在运由修理、维护前

39、必须消毒;(19)工作人员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接应急预案处 理并及时向负责人报告、记录事故经过和处理方案;(20)禁止 带无关动物进入实验室。5、管理制度A实验室布置和准入:实验室主工作区要合理设置清 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非实验人员不得进入,非实验 物品不得带入,外来实验者、进修、学习人员要经负责人批 准;禁止在主工作区饮、食及其他非业务活动。B实验室工作人员资格和培训:固定的工作人员具备正规院校医学或生物学教育经历,具有医师或技师等专业技 术资格,经过生物安全技术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方可工作;实验室负责人应保证对包括运输、清洁员等在内工作人员 的安全培训,包括样本运送、废弃物处理、消防、电

40、气、生 物危险、传染预防、怀孕、免疫缺陷、身体残障、紧急撤离、 紧急救助等内容。C工作人员健康管理:上岗前应被告知有潜在危险,并接受安全教育、自愿从事实验室工作;建立健康档案、 接受可能接触微生物免疫、并有记录。D特殊管理:针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设计保证安全的 工作程序或预案;提供紧急救助设备、事前进行培训和模 拟训练;事故处理:当操作发生意外如针刺、切伤、皮质 污染、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和口、鼻、眼、耳内,污染衣服、 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应视不同情况立即进行处理,具体 措施必须按文件形式的书面预案严格执行,同时向专家、领 导汇报,并记录事故经过、损伤部位、程度,由专家评估是 否进行预防性治疗。

41、E实验室各项制度、规定、操作规程(A)实验室涉及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危害评估报告制 度(B)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C)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培训制度(D)实验室生物安全保卫制度(E)实验室人员个人防护制度(F)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G)实验室标本接收、登记、保存与使用制度(H)实验室技术操作责任制度(I)实验室标准操作技术常规(J)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K)实验室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和程序(L)实验室设施、设备的使用常规与维护制度(M )实验室菌(毒)种运输、保存、使用与销毁管理 制度F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落实的记录(A)实验标本的接收记录(B)阳性标本保存和菌(毒)种保存、使用与销毁记

42、录(C)实验操作原始记录(D)生物安全柜使用、运转状态与维护记录(E)高压灭菌器使用、运转状态与维护记录(F)实验标本和实验废物(液)的消毒处理记录(G)实验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处理记录6、致病微生物运输要求应为所有向实验室提交样本的人员,提供适当的指南 和指示,样本应以防止污染人员或环境的方式运送到实验 室;样本应置于被承认的、 本质安全、防漏的容器中运输; 由2人以上专人运送,并按运输危险材料的要求,做好包 装、标记、提供资料等。7、n级生物安全柜的现场检测A当生物安全柜被初次放置时、被移动后、检修后、更 换高效过滤器后以及每年一次的常规检测时需要现场检测。B现场检测的必测项目:垂直气流速度

43、断面测定;容器 口进风风速测定;烟雾试验;高效空气过滤器检漏试验。8、实验室应存档的法律、法规、标准等材料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辽宁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 2002 )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 2004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9、专家验收合议意见:10、结论:依据辽宁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试 行),经审核申报材料、现场验收,该实验室(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生物安全n级防护水

44、平 (BSL2) 要求。建议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予以、不予)备案管理。验收人签字:验收日期:油化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含48种危险化学品)冀东油田钻采工艺研究院二0一五年十月 TOC o 1-5 h z 第一部分、酸性腐蚀品 1一、亚磷酸1.二、亚硫酸4三、甲酸7.四、丙烯酸9五、三氯乙酸 1 2六、氟化氢镂1 4七、三氯化铝 1 6八、氟硅酸.1 7九、氢氟酸1 9十、氟硼酸20H-一、磷酸22第二部分、碱性腐蚀品 242425三、氨水27四、甲醛28第三部分、遇湿易燃物品 30一、高碘酸30二、偶氮二异丁睛 3 1三、偶氮二异庚睛 33第四部分、氧化剂 35一、过硫酸钠35二

45、、重铭酸钾37三、重铭酸钠38四、过硫酸镂.4 0五、过氧化氢42六、硝酸钾4 3七、硝酸钙45八、硝酸镂46九、亚硝酸钠.48第五部分、易燃液体 49I、高闪点液体 49一、二甲苯49二、正戊醇5 1三、N,N-二甲基甲酰胺53四、丙烯酸正丁酯 5 5五、乙酰丙酮5 7II、中闪点液体 59一、甲醇59二、无水乙醇.60三、正丙醇62四、乙酸乙酯.64五、丙烯酸甲酯66六、异丙醇68七、甲基丙烯酸甲酯 69八、乙酸乙烯酯71III、低闪电液体 73一、正己烷73二、石油醍75三、甲酸甲酯76第六部分、毒害品 78一、四氯化碳78二、液态苯酚79三、间苯二酚82四、丙烯酰胺85五、环氧氯丙烷

46、8 6第一部分、酸性腐蚀品一、亚磷酸一、药品领取:药品需要使用时,由需用人员(双人)填写领用单, 注明领用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经实验室主任签字批 准后,库房管理人员及安全员办理由库手续;由库前查 看药品包装是否密封完好,有无泄漏。二、药品使用: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尽可能采取隔离 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 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 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 备。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三、剩余药品存放:包装上应有明显的“腐蚀性物品”标志

47、。属二级无机酸性腐蚀物品,危规编号:93014 o应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中。包装密封,严禁受潮倒放,不可 与碱类物品、有毒物品、H发孔剂及其他易腐蚀物品共 贮混运。运输时要防雨淋和日晒;海洋运输不能放置在 甲板上。装卸时要轻拿轻放,切勿滚动和倒置,防止包 装破损。失火时,可用砂土、干粉灭火器扑救。应严格 执行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四、废弃物处理:废弃物置于密闭容器内,集中存放于废液间通风橱 内,交由专业处理资质公司处理。五、药品伤害处理:亚磷酸具蒸气能引起鼻黏膜萎缩;对皮肤有相当强 的腐蚀作用,可引起皮肤炎症性疾患;能造成全身中毒 现象。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 1mg/m 3。生产人员

48、工作时应穿戴防护用具,如工作服、橡皮 手套、橡皮或塑料围裙、长筒胶靴。注意保护呼吸器官 和皮肤,如不慎溅到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把 磷酸洗净后,一般可用红汞溶液或龙胆紫溶液涂抹患处, 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诊治。危险性概述: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室温 下会有白色烟雾冒生,可致人体灼伤。健康危害:本品对呼吸道有刺激性。眼接触可致灼 伤,造成永久性损害。皮肤接触可致重灼伤。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 体灼伤。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 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

49、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 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 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饮牛奶或蛋清。就医。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具有腐蚀性。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 磷烟气。有害燃烧产物:磷烷、氧化磷。灭火方法: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用大量 水灭火。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由入。建议应急 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 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 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 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二、亚硫酸

50、一、药品领取:药品需要使用时,由需用人员(双人)填写领用单, 注明领用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经实验室主任签字批 准后,库房管理人员及安全员办理由库手续;由库前查 看药品包装是否密封完好,有无泄漏。二、药品使用: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 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 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 可能残留有害物。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 漏应急处理设备。三、剩余药品存放:储存于阴

51、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 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碱类分开存放,切忌 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四、废弃物处理:废弃物置于密闭容器内,集中存放于废液间,交由 专业处理资质公司处理。五、药品伤害处理:危险性类别:8类危险品,酸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 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炎症, 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 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 致人体灼伤。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