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2016学年辽宁省盘锦一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2个小题,共27分.其中19题为单选题,每小题 2分;1012题为多选题,每小题2分.对于多选题,漏选得 2分,错选、多选不得分).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正确的测量图是().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产生的原因是测量方法的错误引起的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C.采用精密仪器认真测量,一定能消除误差D.误差不能避免,但可以尽可能减小.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模
2、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 TOC o 1-5 h z .你面向一高墙喊话,如果听到回声,那么你和高墙之间的距离至少为()A.大于34米 B.大于17米 C.等于17米D.等于34米.某辆汽车以4m/s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当驶完一半时改用6m/s的速度行驶到乙地,甲、乙两地相距2400m ,则汽车在甲、乙两地的平均速度为()A. 10m/s B . 5m/s C. 4.8m/s D. 6m/s.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
3、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 细细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 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A .声音的响度 B .声音的音调C.声首的首色D.声首是否悦耳动听.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下列情况中,不能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尺是()A.零刻线磨损的尺B.量程比被测物体长度小的尺C.刻
4、度不均匀的尺D.分度值不是1mm的尺.现在很多牙医都在使用一种安全、卫生的洁齿技术超声洁牙”,超声波之所以能够清洁牙齿,其主要原因是()A.超声波中含有洗洁净B.超声波能够传递去污的指令C.超声波能使液体振动,使污垢落下D.超声波能发生反射10.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因为()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D. 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引吭高歌 中的高 是指响度大B.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音调C.尖声细嗓指的是音调D.细声细语指的是音调12.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
5、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分析正确的是()B.在8: 238: 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 208: 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D.在8: 208: 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1) 72m/h=m/s.一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径约为 9X10 8m=(3)给下列各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一张纸的厚度约 70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 1.75.某同学用卷尺测自己的身高为1.724m,那么这卷尺的分度值是 ,数据中的准确值
6、是.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 1,则速度之比是,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 2,则速度之比是 .夜间学生已经入睡,校外的 KTV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第一个同学起身关上窗户, 第二个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上睡,而第三位同学起身到对面去交涉,要求将音量放小,这三个同 学分别从哪方面减弱噪声的?第一名同学是在 处减弱噪声;第二名同学是在 处减弱噪声;第三名同学 是在 处减弱噪声.某人测得一本字典正文 400页厚度为18.0mm ,则该字典正文每张纸厚度为 mm.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
7、该处深度是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 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选 填 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 工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 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 6.40cm,则 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 m/s.fi.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分贝,为了保证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分贝.为了保证证学习和工作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贝分.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和;经过
8、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 .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 相同的条 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纶赛后甲乙丙成绩/s13.613.813.7.乐音的三个特征中,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的是 ;与声源振动幅度有关的是,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 具有能量 或 传递信息”)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就可以提高声音 的.(填音调”或响度”).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 ,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 是 (选填静止的”或运动的“).三、简答题
9、(共3分).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了探究.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置入烧瓶中,摇一摇瓶子,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点燃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 里的响声比原来小很多.实验三:支起自行车,一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则拿一硬纸片并让纸片一头伸进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1)以上三个实验中,实验 表明发声体在振动.(2)实验二表明:;(3)实验三表明:.四、计算题(共17分).如图所示
10、,通过计算说明该车在行驶时有无超速现象?F *沪宁高速公路加咯12.加上午驶入时间:9; 30 驶出时间:11; 30 里程;240km.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小聪成为了一名一百米终点计时员,但由于他是听到枪响后才开始计时,测出小明同学的成绩为 11.46s,请你通过计算求出小明同学的实际成绩(设当时气温为15C). (1)某一汽车停在在离山崖 340m远的地方鸣笛,问它鸣笛后多长时间能听到回声?(2)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驶向山崖,鸣笛后 1.5s听到回声,则汽车鸣笛时距山崖多远?. 一小汽车以30m/s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0.6s后开始刹车,又经 4.4s滑行52m,车
11、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车停止的平均速度为m/s.五、实验探究题(每空 1分,共26分).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泡沫球的作用是 (2)加大敲打的力度发现泡沫球弹起的更高,响度会 (填 揩大 或 减少”)说明了响度与 有关;(3)在月球上,作图乙实验,观察到泡沫小球将 弹起.(填 能”或 不能”).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水,水面高度不同.(1)用筷子敲打瓶子,发出的声音是由于 的振动,如果能发出dou (1) rUai (2) mi”母(4) ”四个音调,则瓶子排列顺序是 .(2)用嘴吹瓶口,发声的声音是由于瓶内 的振动
12、,如果也能发出dou(1) rUai(2) Mi(3) fa(4) 四个音调,则瓶子的排列顺序是 ._i-A B C B32.如图所示:视线视线甲乙(1)在测物体长度时,以上两种使用方式中正确的是 图,铅笔的长度应为 cm.(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若用毫米刻度尺 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 25.98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该 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 cm.(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3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止下滑,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1)该实验是根据
13、公式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 .(偏大/偏小/不变) ”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是 小时:分:秒”)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 大、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cm, tBC =s, vac=c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 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 均速度vac偏 (填大、小”).lam15:35:20: AB盘3 0HI35723 . ; - 5 b34.小林在观察提琴、吉他等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想: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
14、件下,发声的音 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卜表是她找到的不同规格的琴弦.编号法的材料弦的长度/cm弦的横截回积/mmA钢200.3B钢200.7C尼龙丝300.5D钢400.5E尼龙丝400.5(1)如果小林想证明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表中编号为 的两条琴弦进行实验(只填字母符号).(2)如果小林想证明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表中编号为 的两条琴弦进行实验(只填字母符号)(3)通过实验,最后小林得出结论,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弦越长,发出的音调越 (填 高或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弦
15、越细,发出的音调越 (填 高或低”).(4)小林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法.2015-2016学年辽宁省盘锦一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 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 12个小题,共27分.其中19题为单选题,每小题 2分;1012题为多选题,每小题2分.对于多选题,漏选得 2分,错选、多选不得分)C.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正确的测量图是(刻度尺的使用.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A不正确.【解答】解: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所以
16、选项B、刻度尺边缘与被测对象对齐,放正且重合,没有歪斜;尺的刻面紧也贴被测对象. 测量方法得当,所以选项B正确;C、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未紧贴被测物体,所以选项C不正确.D、刻度尺未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所以选项D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记住刻度尺的正确放置方法,做题时应认真排查.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产生的原因是测量方法的错误引起的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C.采用精密仪器认真测量,一定能消除误差D.误差不能避免,但可以尽可能减小【考点】 误差及其减小方法.【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不同于
17、错误,它是在测 量方法正确的情况下产生的,只可以减小,却不能避免.【解答】解:A、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而不是测量方法的错误引起的,故 A不正确;B、求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是减小误差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却不能完全消除误差,所以是错误的,故A不正确;C、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却不能避免误差,所以是错误的,故A不正确;D、误差不同于错误,错误是不按操作要求测出的结果,它是可以避免的,误差不能避免,但可以 尽可能减小,故D正确.故选D.【点评】误差与错误在产生原因上,及是否能避免等方面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应充分认识二 者的不同.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
18、,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 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 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解答】 解:A、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 以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故A错误.B、D、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
19、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飞机模型和空气之间的位 置发生了变化,故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运动的.故B正确,D错误.C、风迎面吹来,风和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风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故C错误.故选B.【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 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你面向一高墙喊话,如果听到回声,那么你和高墙之间的距离至少为()A.大于34米 B.大于17米 C.等于17米D.等于34米【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回声.【专题】计算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要想把原声和回声区分开,回声到
20、达人耳的时间,必须比原声晚0.1s以上.【解答】 解:由于回声是来回的传播途径,那么间隔时间应大于t=M.1s=0.05s,那么要想听到回声,离高墙的距离应大于s=vt=340m/s 2s=3000m, 故答案为:3000.【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利用回波信号测量距离.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后不变(选填 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 工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 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 6.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0.16 m/s.变速运动
21、与平均速度.【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分析】 从照片中两个纸锥之间的间距判断物体运动快慢,间距越大,速度越快;应用速度公式计 算速度的大小.【解答】解: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先变大,后不变,所以纸锥的运动速度先变大后不变;由图示可知,AB间的运动时间t=0.2s2=0.4s,纸锥的速度 v=?=2:工!油?=0.16m/s.t 0.4s故答案为:先变大后不变;0.16.【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和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90 分贝,为了保证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 分贝.为了保证证学习和工作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 贝分.【考点】 声音
22、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来表示.0dB是人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 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生活、影响工作;长期生活在 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的 影响;超过150dB的噪声环境,会使双耳完全失去听力.【解答】解: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70dB.故答案为 90; 50; 70.【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噪声强弱等级及危害的了解,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
23、,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甲 和丙;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乙.【分析】根据第一个图象,分析出甲的运动情况,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求出甲的运动速度;t根据第二个图象,分析出乙和丙的运动速度;比较三者的大小关系,得出第一个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都运动5s,谁的速度大,谁运动的路程就长,谁就在最前面.【解答】 解:由第一个图象可知,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速度是一个定值,当甲运动的路程为20m时,运动的时间是 5秒,运动的速度 v 甲=J_5=2il!i=4m/s ;t甲5s由第二个图象可知,乙、丙的速度不随时间
24、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乙的速度v乙=6m/s,丙的速度v丙=4m/s;由分析可知:甲和丙的速度是相等的;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因为乙的速度是最大的,经过5s,乙运动的路程就是最长的,所以乙在最前面;故答案为:甲;丙;乙.【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在进行物理实验中经常要画出测得数据的关系图 象,分析图象从而得出结论.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甲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路程 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纶赛后甲乙丙成绩/s13.613.813.7【考点】 运动快慢的比
25、较.【分析】三位同学进行的是百米赛跑,那么路程一定,用时较少的跑的就快,由此可解答此题.【解答】 解:由题意知: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路程相同,因此用时少的跑的快;由表中数据知:甲用的时间最少,所以跑的最快;故答案为:甲;路程.【点评】 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一般有三种: 路程一定,比较时间; 时间一定,比较路程; 在引入速度后,可直接比较速度的大小.乐音的三个特征中,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的是音调 ;与声源振动幅度有关的是 响不,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 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传递信息 (填 具有能量”或 传递信息”)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就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填 音调
26、”或响度”)【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响度;声与信息.【专题】 应用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的三特征是:音调、响度和音色,响度是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由 发声体本身的材料和结构决定;(2)声音有两方面的应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解答】解:据课本的知识可知,乐音的三个特征中,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的是音调;与声源振动幅度有关的是响度;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 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
27、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故答案为:音调;响度;传递信息;响度.【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传递信息的原理,提高响度的方法,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要求平时学习 时,要多联系生活、多解释,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静止的 .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是 _运动的 (选填静止的”或运动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 长度、时间、速度.【分析】 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主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解答】 解: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
28、机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故是运动的;战斗机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故答案为:静止的;运动的.【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 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三、简答题(共3分).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了探究.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置入烧瓶中,摇一摇瓶子,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点燃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
29、摇瓶子,听到瓶 里的响声比原来小很多.实验三:支起自行车,一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则拿一硬纸片并让纸片一头伸进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1)以上三个实验中,实验 一 表明发声体在振动.(2)实验二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实验三表明:音调高低由频率决定.【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探究题;实验分析法.【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 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30、.【解答】解:(1)发声的音叉会振动,所以当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这也表明发声体在振动;(2)酒精棉燃烧时会消耗瓶中的氧气,当氧气减少时声音减小,说明声音可以通过气体进行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当车轮速度不同时,纸条振动频率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会不同;故答案为:(1) 一;(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音调高低由频率决定.【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要结合题意具体分析.四、计算题(共17分)26 .如图所示,通过计算说明该车在行驶时有无超速现象?沪宁高速公路 20011【考点】【专题】【分析】【解答】驶入时间;g; 30 驶出时间;11:
31、 30 里程;240km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速度与物体运动.应用题;信息给予题.判断该车是否超速,先计算该车的行驶速度,再与限制速度比较即可知道.解:行驶的时间t=11: 30- 9: 30=2h;行驶的速度 V= =24Ukm=120km/h 100km/h ; 超速. t 2h(2)要认识交通标【点评】 解决此类题目注意:(1)解题过程要体现比较过程,才知道是否超速. 志牌所表示的意义.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上小聪成为了一名一百米终点计时员,但由于他是听到枪响后才开始计时,测出小明同学的成绩为 11.46s,请你通过计算求出小明同学的实际成绩(设当时气温为 15C).【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
32、题】计算题;应用题.【分析】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少的刚好是声音传播100米所用的时间.【解答】 解: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说明枪声已经传播100米到达终点时才开始计时,测得时间肯定少了,少的时间为t=W=与.294s;所以真实成绩为 11.46s+0.294s=11.754s;V 340m/s答:小明同学的实际成绩为11.754s.【点评】 本题考查声速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必须理解整个物理过程: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已传播到人耳,此时运动员已跑了一段距离.(1)某一汽车停在在离山崖 340m远的地方鸣笛,问它鸣笛后多长时间能听到回声
33、?(2)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驶向山崖,鸣笛后 1.5s听到回声,则汽车鸣笛时距山崖多远?【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1)先根据速度公式v=色算出鸣笛声传到山崖的时间,就会算出鸣笛后能听到回声的时间;t(2)先算出鸣笛后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距离与鸣笛后到听到回声声音传播的距离,那么汽车鸣笛时距山崖的距离为汽车行驶的距离与声音传播的距离的和的一半.【解答】解:(1)鸣笛声传到山崖的时间为t=_g=/如=1s,v 340m/s那么鸣笛后能听到回声的时间为t=2t=2 X1s=2s,答:汽车鸣笛后 2s能听至IJ回声.(2)鸣笛后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距离s=v车t=20m/
34、s M.5s=30m ,鸣笛后到听到回声声音传播的距离s =v声t=340m/s M.5s=510m,那么汽车鸣笛时距山崖的距离为s= (s+s) =lx (510m+30m) =270m ,22答:汽车鸣笛时距山崖的距离为270m.【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弄清汽车鸣笛后汽车的状态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是解题的关键.一小汽车以30m/s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0.6s后开始刹车,又经 4.4s滑行52m,车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车停止的平均速度为14 m/s.【考点】速度的计算.【专题】应用题.【分析】先算出0.6s汽车行驶的路程,再根据速度公式v=壬就可求出汽车从发现情况
35、到车停止的平均速度.【解答】 解:0.6s汽车行驶的路程为 s=vt=30m/s 0.6s=18m,从发现情况到车停止的平均速度为v 土二三=於二+二二=14m/s,t 总 0. 6s+4. 4s 5s故答案为:14.【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弄清0.6s汽车行驶的路程是解题的关键.五、实验探究题(每空 1分,共26分)30.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泡沫球的作用是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2)加大敲打的力度发现泡沫球弹起的更高,响度会 增大 (填 增大 或 减少”)说明了响度与振幅有关:(3)在月球上,作图乙实验,观
36、察到泡沫小球将不能 弹起.(填 能”或 不能”)【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专题】 定性思想;推理法;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行放大”;(2)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 解:(1)当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所以发声的音叉应该在振动;用泡沫塑料球的振动呈现音叉的振动,可以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2)用力敲音叉泡沫球弹起的更高,音叉的振幅变大,声音的响度也变大, 说明了响度与振幅有
37、关;(3)在月球上作图乙实验,泡沫小球不能被弹起,原因是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答案为:(1)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2)增大;振幅;(3)不能.【点评】此实验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响度与振幅间的关系,注意转换法在物理实验中的运用.31 .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水,水面高度不同.(1)用筷子敲打瓶子,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瓶子和水 的振动,如果能发出dou (1) rUai (2) mi(3) ”母(4) ”四个音调,则瓶子排列顺序是DABC .(2)用嘴吹瓶口,发声的声音是由于瓶内空气柱 的振动,如果也能发出dou (1) rUai (2) mi(3) fa(4) 四个音调,则瓶子的
38、排列顺序是CBAD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应用题.【分析】(1)声音是有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2)振动的主体不同,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质量大的物体较难振动,频率较低;(3)应该判断出是瓶子和水在振动还是瓶内的空气柱在振动,然后根据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来进行解答.【解答】解:(1)首先知道dou (1) rUai (2) mi (3) fa (4) ”四个音调有低到高.用筷子 敲打瓶子时,声音主要是瓶子和水柱振动发出的,瓶中盛水越多,瓶子和水的质量越大,越难振动, 音调越低,故对应的顺序是DABC ;(2)把嘴贴在瓶口吹气,声音主要是由瓶内水上面的空气
39、柱振动发出的,瓶中盛水越多,空气柱越短,越容易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因此对应的顺序是CBAD .故答案为:(1)瓶子和水;DABC ; (2)空气柱;CBAD .【点评】解决此题,抓住振动的物体是关键,打击乐器振动的频率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管乐器与空 气柱的长短有关.(1)在测物体长度时,以上两种使用方式中正确的是A 图,铅笔的长度应为3.40 cm.(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 25.98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26.42 , 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 26.00
40、 cm.(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 偏大.(偏大/偏小/不变)【考点】刻度尺的使用.【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1)在对刻度尺进行读数时,应看清分度值,视线应与尺的末端刻度垂直,最终的结果要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为减小测量误差,常用的方法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在求取长度测量平均值时,应先去除差距 较大的错误数据,再求取平均值;(3)根据金属的热胀冷缩,判断出尺子本身的变化,再结合刻度值不变来进行分析.【解答】解:(1)读图可知,B刻度尺在读数时,视线并未与尺面末端刻度垂直,因此B是错误
41、的,A是正确的.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其示数为3.40cm;(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四次读数中,26.42cm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属错误数据,应去除.则物理课本的长度为I - 25. 9在吐2箕 00ai26.nn_.L26.00cm3(3)由于金属的热胀冷缩,严冬季节,尺子实际长度收缩变小,而刻度依然是原来标注的刻度,所 以用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会偏大.故答案为:(1) A; 3.40;(2)取平均值减小误差;26.42; 26.00;(3)偏大.【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与读数、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计算、以及对误差进行分析的 方法,尤其在最后一问中,应注意细心分析,防止颠倒.3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 止下滑,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玩具市场趋势预测与分析考核试卷
- 游戏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考核试卷
- 纺织鞋材防水透气性能研究考核试卷
- 淀粉酶在淀粉加工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篷布行业技术创新策略考核试卷
- 2025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河南卷)含答案解析
- 2025授权财务合同书
- 2025年商用办公室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典当的借款合同
- 二零二五版房屋出租合同书范例租赁合同书
- 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案例1-5-国开-参考资料
- 百胜MYLAB-TWICE-彩超参数
- 2022年七年级安全教育下学期教案
- WS377.4-2013 妇女保健基本数据集 第4部分:孕产期保健服务与高危管理
- 作文素材----片段式作文
- 应用生态学PPT课件
- 家具厂首件检验记录表
- 《狐假虎威》(公开课)(课堂PPT)
- 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公司绩效制度范文
- 凝汽器灌水查漏方案及措施
- 【那个女孩歌词陶喆】陶喆那个女孩歌词分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