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创新系统与研发地点的选择_第1页
第二讲创新系统与研发地点的选择_第2页
第二讲创新系统与研发地点的选择_第3页
第二讲创新系统与研发地点的选择_第4页
第二讲创新系统与研发地点的选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PP和TTIPTPP: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议WTO和GATT1全球化创新第二讲 创新系统与研发地点的选择2第二讲 创新系统与研发地点的选择一、创新系统构成的基本概念二、创新系统与研发惯性三、研发地点的选择: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博弈3一、创新系统构成的基本概念创新涉及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复杂互动:环境是由企业之间的互动构成的,特别是企业同其客户与供应商网络之间的互动;环境包含那些影响企业行为

2、的更广泛的因素: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体制与组织上的体系、基础设施、科学知识的创造与发散过程等4在多数情况下,创新系统是产业内各经济主体与体制缠结在一起所形成的,它决定了特定区位的知识存量(Etzkowitz and Leydesdorff, 2000)体制是指规范个体之间以及群体之间互动的共同习惯、惯例、成型的做法、规则或者法则的集合(Edquist and Johnson, 1997)。体制构成了创新环境与各经济主体间互动的基本规则。这里所说的经济体包括两类: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包括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决定着知识基础设施的非企业机构,包括公共研究机构、大学、各类标准组织与知识产权保护组织等。

3、5Lundvall(1992)把国家创新系统的基本元素描述为:企业的内部组织企业间的关系公共部门的作用金融部门的体制结构研发密集度与研发组织6本地经济、政治、文化结构特征的影响产业因素专业与产业团体竞争对手展览、会议公司因素内部研发员工非正式网络商业因素客户供应商有关企业公共部门因素产业政策机构公共研发部门教育部门企业公司潜在知识源意义上的体制结构7硅谷历史 “硅谷”这个词最早是由Don Hoefler在1971年创造的。它从1971年的1月11日开始被用于每周商业报纸电子新闻的一系列文章的题目美国硅谷。之所以名字当中有一个“硅”字,是因为当地企业多数是从事加工制造高浓度硅的半导体行业和电脑工

4、业。而“谷”则是从圣克拉拉谷中得到的。 硅谷模型显示出在创新方面的优势共有文化、价值观、语言等。硅谷具有各种网络,这些网络是由相对较小的企业构成,由人际关系连接,包括大学和风险资本公司,以及流动性极强的工程师和管理者大军。 8硅谷所在地美国地图9硅谷地图10美国海军航空研究基地多家高科技公司圣迭戈市(San Diego)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11“硅谷之父”弗雷德特曼威廉休利特戴维帕克特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斯坦福研究园区威廉肖克利“硅谷之父”罗伯特诺伊斯谢尔曼费尔柴尔德高登摩尔仙童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超微科技(AMD)英特尔公司

5、(Intel)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12硅谷高新科技企业分布地图13硅谷创新环境产业因素:高度集聚的企业群构成了知识溢出的基础强大的竞争对手迫使企业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丰富的专业科技人才商业因素:面向全球的全球互联网市场上下游企业分工与互补公共部门因素:斯坦福大学优质的教育资源与人才供给频繁的产学研合作与技术转移活动公司因素:咖啡文化扁平化的管理结构富于创意与想象力,不拘一格的研发团队经济、政治、文化结构特征:宽松的创业环境硅谷特有的咖啡文化14思考硅谷兴起于美国经济最不发达的西海岸,你认为类似的事情是否会发生在中国?你认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某项高科技产业

6、是否会在未来突然崛起?15美国地图16思考硅谷模式有没有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衰败?底特律汽车城的衰败:国企病对新技术反应迟钝17大学私募组织(银行、风险资本)超国家组织(如WTO, EU, UN)跨国企业附属部门的知识存量国内企业部门的知识存量外国非企业组织与机构国外供应商与客户外国企业/技术的公平购买/跨国企业附属机构的专利产业政策制度、包括竞争政策知识产权制度政府筹资组织政府教育资金国内知识外国知识国内非企业部门的知识存量创新系统中本国知识基础与国外知识基础之间的相互联结二、创新系统与研发惯性18研发惯性中的反研发全球化趋势出于熟悉、路径依赖及其稳定性的考虑,大多数企业得研发活动都倾向于集中

7、在本地进行企业都希望研发靠近自己的总部,以便对整个过程尽可能地实施控制,并防止技术外泄当各主体呈现出在地理区域上的集中时,知识就传播得更快,使得研发活动更集中于部分区域一种反创新全球化的研发惯性生产全球化,研发中心化19生产全球化、研发中心化的适应性Lall(1979)将产业分为加工产业和工程产业加工产业:研发密集度偏低不要求根据客户的差别对产品做大幅或及时的调整与客户进行持续而又紧密的互动并不是其研发的重要决定性因素竞争主要表现在价格、规模经济与各种下游活动20工程产业:新型技术的快速技术变化要求生产与研发之间的互动更为紧密技术中含有高度隐含性、不能被编撰成文的成分要求用户与创新者之间进行更

8、为紧密的协调21大众新研发中心负责人Matthias Erb曾说过“在哪里卖汽车,就在哪里开发汽车”22研发本地化的例子:大众肯德基麦当劳23开放的产业链与开放的技术将产业链放开,引导更多资本关注目 标 产业,是助推新兴产业的最好办法之一24日本模式的衰落:等离子技术的惨败2005年,东芝宣布停止等离子电视研发2006年,索尼宣布退出等离子电视2007年,富士通宣布停产等离子电视2008年,先锋公司表示停产等离子电视2013年,等离子产业领军企业松下公司最终选择了退出2014年,长虹电器转让61%股权给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以三星为代表的液晶电视生产商逐步控制了全球电视市场松下电气公司一直不

9、断将专有零部件和材料业务委托给他所熟悉和信赖的,与其在人员和资本方面有密切关系的核心供应商。松下公司试图创造一个与供应商共享的文化和价值观意识,例如向供应商和附属企业传播松下幸之助和松下公司对文化价值观的承诺。以松下为核心的等离子产业内的企业所构成的知识创新网络较为封闭,进而将更多创新网络外的企业推向了液晶产业251994年,美国等离子体公司(Plasmaco)总裁韦伯在圣荷西的一场工业展览中展示了彩色等离子技术。松下电器开始跟Plasmaco公司共同发展该技术,直到1996年,松下将其并购1997年,富士通发表了第一台分辨率为852x480,且为渐进式扫描的42寸等离子电视,飞利浦、先锋及其

10、他公司也相继发表了42寸等离子电视直到1990年代末期,以LG和三星为代表的韩国的等离子技术才开始崭露头角等离子产业的发展历程26液晶产业的发展历程尽管液晶显示技术诞生于美国,但由于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大企业不愿投资,且本土生产成本较高,美国将产业重点转向了发展材料和相关设备等更高科技含量的产业上游其后液晶显示技术分别传入了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日本:1979年,日本通产省联合16家企业发起了为期7年、总资助额为7.7亿美元的光电子基础研究计划。最终,该计划耗时10年,耗费8.2亿美元。 韩国:1990年代初,为发展相关技术,三星电子与LG电子私下支付大笔资金,向日本工程师学艺,以“偷师”的方式换

11、来韩国成功跨入液晶显示产业的机会。中国台湾: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日本企业由于生产成本无法降低,于是选择将生产成本高而利润低的产品转给台湾,使得台湾获得了液晶显示的核心技术中国大陆:2003年,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TFT-LCD业务,中国大陆企业第一次掌握了液晶面板核心技术。一个规模达数千亿元的产业也由此起步。 27液晶显示技术的知识创新网络等离子显示技术的知识创新网络松下飞利浦先锋三星LG日立松下飞利浦先锋三星LG日立京东方海信东芝封闭的知识创新网络开放的知识创新网络28思考是否有必要打破研发的惯性思维?采取相对开放的创新模式?29 等离子行业刚发力时,技术主要由几大巨头把握,比较封闭,

12、等离子五虎(松下、三星、LG、日立、先锋)实际上并不愿意在中国布局生产线,不想让中国掌握相关技术开放的创新与封闭的创新 LG一直希望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在大屏幕平板电视中普及,其并没有像等离子那么封闭,只要购买OLED面板,任何厂商都有机会推出OLED产品。如LGDisplay除了将OLED面板销售给同集团的兄弟公司LG电子之外,也将其销售给中国的企业海尔、长虹、康佳等等,主导电视终端厂商结盟共同来推广OLED技术的发展,形成团队化的作战力量,这无疑要比只通过LG电子一家厂商要高效得多。30微软Windows和Office研发有必要全球化研发吗?31三、研发地点的选择: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博弈3233跨国公司海外研发的动因:市场需求动因,即为了实现技术的本地化,辅助或支持所属公司的生产,以适应当地的市场环境技术寻求动因,即为了建立情报信息窗口,跟踪和获取东道国和竞争对手的技术资源寻求动因,即获取东道国的各项资源来增强母公司的研发实力34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东道国市场规模: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市场的占有水平,东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