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 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 第四节 恢复与提高过程 第三节 运动性疲劳 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及稳定状态 第一节 赛前状态 1第1页,共34页。第一节 赛前状态一、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与调整 概念:人体参加比赛或训练前,身体的某些器官和系统会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这种特有的机能变化和生理过程称为赛前状态。 (一)赛前状态的特征及其产生机理 2第2页,共34页。表现:良好赛前状态:神经系统兴奋性适度提高、内脏器官的惰性有所克服,呼吸循环系统预先得到提高,有利于在正式运动开始时能尽快发挥工作能力和提高运动成绩。不良赛前状态:神经系统兴奋性过高、体温升高及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肺通气量和
2、吸氧量增加。如过度紧张、出汗、尿频、喉咙发堵、四肢乏力、寝食不安、比赛淡漠、厌训等。3第3页,共34页。 机制:条件反射赛前反应的大小:与比赛性质、运动员的比赛经验和心理状态有关。 比赛规模越大,离比赛时间越近,赛前反应越明显。 运动员情绪紧张、训练水平低、比赛经验不足也会使赛前反应增强。 (二)赛前状态的调整不断变化训练环境,增加比赛经验,掌握身心调整方法,提高心理素质,调整准备活动的内容、强度和节奏。4第4页,共34页。 二、准备活动概念:指在比赛、训练前为提高身体机能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专门的身体练习,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或比赛做好准备。 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1)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
3、兴奋水平,调控各脏器机能活动; (2)增强氧运输系统机能,提高工作肌的代谢水平; (3)使体温升高,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 (4)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加弹性,预防损伤;(5)增强皮肤的血流量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比赛时体温过高。 5第5页,共34页。一、进入工作状态第二节 进入工作状态及稳定状态 概念: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不能立即达到最高水平,而是逐渐提高的,这一提高过程叫进入工作状态。 (一)进入工作状态产生的原因1、运动器官的惰性(反应时)反应时是指从刺激作用感受器起到效应器出现反应需要的时间。反射活动越复杂、动作难度越大,进入工作状态所需时间越长。6第6页,共34页。2
4、、内脏器官的惰性:自主神经传导速度慢;兴奋传导中突触复杂;内脏器官在持续性活动中,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比单纯的神经调节速度慢。内脏器官的惰性是产生进入工作状态的主要原因7第7页,共34页。 (二)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影响因素:工作性质、个人特点、肌肉活动的复杂性、训练水平、工作强度及当时机体的机能状态。肌肉活动越复杂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越长;训练水平提高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短;工作强度越高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就越短。良好的赛前状态和充分的准备活动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短;此外,年龄和外界因素也能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儿童少年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比成人短。场地条件好、气候温暖适宜均能缩短进入工作状
5、态的时间。 8第8页,共34页。 (三)生理“极点”与“第二次呼吸” 1.生理“极点”及产生原因概念:在进行剧烈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出现一系列暂时性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如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心率剧增,甚至不想再继续运动等症状,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原因: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与肌肉活动不相称,运动开始时供氧不足(氧亏);大量乳酸积累使血液pH值朝酸性方向偏移。大脑皮质运动动力定型暂时遭到破坏。 9第9页,共34页。 2.“第二次呼吸”及产生的机理 概念:“极点”出现后,植物性神经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生理机能低下综合
6、症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这时,人体的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变得均匀自如,这种机能变化过程和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开始进入稳定状态。 原因运动中内脏器官惰性逐步得到克服,氧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清除;“极点”出现后,运动速度暂时下降,使运动时每分需氧量下降,以减少乳酸的产生,机体的内环境得到改善,被破坏了的动力定型得到恢复。10第10页,共34页。 3.影响“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的因素 影响因素: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和训练水平,准备活动、赛前状态及呼吸方式等。 中长跑项目反应较明显;运动强度越大,训练水平越低,“极点”出现得越早,反应也越强烈,“第二次呼吸”出现得也愈
7、迟。减轻“极点”反应的主要措施: 充分的准备活动; 良好的赛前状态;适当控制运动强度,调整呼吸节奏,尤其要注意加大呼吸深度。 11第11页,共34页。 二、稳定工作状态 概念:在运动过程中,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人体的机能水平和工作效率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一种动态平衡或相对稳定状态。 分类:真稳定工作状态、假稳定工作状态 12第12页,共34页。(一)真稳定工作状态概念: 在进行强度较小、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机体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真稳定工作状态。 表现:肺通气量、心率、心输出量、血压及其他生理指标保持相对稳定,运动中的能量供应以有氧供能为主,乳酸堆积较少,血液
8、中酸碱平衡不致受到扰乱,运动的持续时间较长,可达几十分钟或几小时。 13第13页,共34页。(二)假稳定工作状态 概念:当进行强度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时,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吸氧量已达到并稳定在最大吸氧量水平,但仍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要,这种机能状态为假稳定工作状态。表现:乳酸的产生率大于清除率,使血乳酸增加,pH值下降,氧亏逐渐积累,心率、血压、肺通气量和呼吸频率等生理功能基本达到并稳定在极限水平。运动时间不可能持久。 14第14页,共34页。 第三节 运动性疲劳 不同时间、不同代谢类型的运动项目,疲劳的特点不同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ATP转换速率下降;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能源储备运用过程受抑制
9、;非周期性运动和混合性练习加深疲劳;节奏性强的运动不易疲劳,精力集中、动作多变易疲劳;运动性疲劳: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保持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一、运动性疲劳特点15第15页,共34页。三、运动性疲劳的发生部位(一)中枢性疲劳 概念:指发生从大脑皮质至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任何部位的疲劳。 特点: 功能紊乱,改变了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疲劳时,神经冲动的频率减慢,使肌肉工作能力下降。 代谢功能失调,大脑细胞中ATP、CP水平明显降低,糖原含量减少,r-氨基丁酸含量升高,特别是5-羟色胺和脑氨升高,可引起多种酶活性下降,ATP再合成速率下降,从而使肌肉工作能力下降,
10、导致疲劳。 16第16页,共34页。(二)外周性疲劳 可能发生的部位是从神经-肌肉接点、肌细胞膜和肌肉收缩蛋白等部位。 (1)神经肌肉接点:激烈运动后,Ach释放量减少,使肌细胞不能产生兴奋和收缩。 (2)肌细胞膜:运动使肌细胞膜通透性下降和完整性被破坏,降低动作电位峰的高度和传导速度,影响肌肉功能。 (3)肌肉收缩蛋白:运动使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及肌钙蛋白结合Ca2+的敏感性下降,阻碍肌肉收缩过程。17第17页,共34页。 三、产生运动性疲劳的可能机制 (一)“衰竭学说” (二)“堵塞学说” (三)“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四)“保护性抑制学说” (五)“突变理论” 18第18页,共34
11、页。(一)“衰竭学说” 观点:能源物质的耗竭 依据:长时间运动产生疲劳的同时常伴有血糖浓度降低,而补充糖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现象。19第19页,共34页。(二)“堵塞学说” 观点: 代谢产物在肌组织中堆积依据:疲劳时肌肉中乳酸等代谢产物增多,由于乳酸堆积而引起肌组织和血液中pH值的下降,阻碍神经肌肉接点处兴奋的传递,影响冲动传向肌肉,抑制果糖磷酸激酶活性,从而抑制糖酵解,使ATP合成速率减慢。另外,pH值下降还使肌浆中Ca2+的浓度下降,从而影响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的相互作用,使肌肉收缩减弱。20第20页,共34页。(三)“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观点:pH值下降、水盐代谢紊乱和血浆渗透压
12、改变。 依据:有人研究,当人体失水占体重5%时,肌肉工作能力下降约20%-30%。 哈佛大学疲劳研究所研究发现,高温作业工人因泌汗过多,达到不能劳动的严重疲劳时,给予饮水仍不能缓解,但饮用含0.04%-0.14%的氯化钠水溶液可使疲劳有所缓解。21第21页,共34页。(四)“保护性抑制学说” 观点:大脑皮质产生了保护性抑制 依据:大脑皮质在高强度或长时间工作过程中处于一种持续兴奋状态,导致大脑细胞工作能力下降,为了防止脑细胞的进一步消耗,大脑皮质由兴奋转为抑制,即保护性抑制。 贝柯夫研究发现,狗拉载重小车行走30-60分钟产生疲劳时,一些条件反射量显著减少,不巩固的条件反射完全消失。1971年
13、雅科甫列夫发现,小鼠在进行长时间工作(10小时游泳)引起严重疲劳时,大脑皮质中r-氨基丁酸水平明显增加,该物质是中枢抑制递质。22第22页,共34页。(五)“自由基损伤学说” 自由基:指外层电子轨道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基团,即机体氧化反应中产生的有害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可损害机体的组织和细胞,进而引起慢性疾病及衰老效应。如氧自由基(O2)、烃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 等物质。产生部位:细胞内线粒体、内质网、细胞核、质膜和胞液中都可以产生。 作用:由于自由基化学性活泼,可与机体内糖类、蛋白质、核酸及脂类等物质发生反应,因而造成细胞功能和结构的损伤与破坏。23第23页,共34页。(六)
14、“突变理论” 观点:运动过程中三维空间(能量消耗、肌力下降和兴奋性改变)关系改变所致 。特点:单纯的能量消耗,肌肉的兴奋性不下降。突变理论把疲劳看成是多因素的综合表现。在肌肉疲劳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同途径的逐渐衰减突变过程。24第24页,共34页。25第25页,共34页。 三、运动性疲劳的诊断(自学) 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 生物电 主观感觉判断 疲劳自觉症状 肌力 生理与生化指标26第26页,共34页。第四节 恢复过程 概念:恢复过程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结束后,各种生理机能和能源物质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的变化过程。 一、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 阶段:运动中恢复阶段 运动后恢复到运动前水平阶段
15、 运动后超量恢复阶段 27第27页,共34页。(一)恢复过程的三阶段特点: 第一阶段:运动中恢复阶段 特点:消耗占优势,消耗恢复 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下降。 第二阶段:运动后恢复到运动前水平阶段 特点:恢复过程占优势,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 第三阶段:运动后超量恢复阶段 特点: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机能状态在这段时间内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超量恢复” 28第28页,共34页。(二)超量恢复特点:超量恢复的程度和出现的时间与所从事的运动负荷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活动量越大,消耗过程越剧烈,超量恢复越明显。
16、如果活动量过大,超过了生理范围,恢复过程就会延长。 让两名实验对象分别站在一辆自行车的两侧同时蹬车,其中一人用右腿蹬车左腿休息,另一人用左腿蹬车右腿休息,当运动至力竭时,测运动腿股外肌的肌糖原含量,结果运动后3天运动腿股外肌肌糖原含量比安静腿多1倍。超量恢复实验29第29页,共34页。二、机体能源贮备的恢复 (一)磷酸原的恢复 磷酸原的恢复很快,在剧烈运动后被消耗的磷酸原在20-30秒内合成一半,2-3分钟可完全恢复。 30第30页,共34页。(二)肌糖原贮备的恢复 肌糖原是有氧系统和乳酸供能的物质基础。影响肌糖原恢复的因素1.运动强度和时间2.膳食:脂肪蛋白质膳食:5天恢复很少高糖膳食:46h完全恢复,前10h最快。31第31页,共34页。(三)氧合肌红蛋白的恢复 氧合肌红蛋白存在于肌肉中,每千克肌肉约含11ml氧。在肌肉工作中氧合肌红蛋白能迅速解离释放氧并被利用,而运动后几秒钟可完全恢复。 (四)乳酸再利用 乳酸在工作肌氧化分解(大部分)乳酸快肌纤维生成慢肌纤维氧化利用(50%以上乳酸) 乳酸血液其他器官(心脏、肝脏、肾)心肌氧化利用,肝、肾生成肝糖原(小部分) 32第32页,共34页。三、促进人体功能恢复的措施 (一)运动性手段 1.积极性休息:变换活动部位和调整运动强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版在线支付安全责任界定合同
- 2024信用评估与信用担保业务合作协议书9篇
- 2024年版企业向个人贷款协议条款版B版
- 石膏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 煤气化技术的能源市场供需预测模型应用考核试卷
- 电子真空器件的等离子体刻蚀工艺考核试卷
- 2024债转股投资合作协议范本及实施指南2篇
- 瑜伽馆小班课课程设计
- 猪的饲养繁殖技术应用考核试卷
- 2024年老年公寓管理与服务协议版
- 2022年9月国家开放大学本科《中国法律史》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秋七年级生物上册 2.1.2 植物细胞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全国闽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网络信息的交互和安全》教学设计
- 高二数学数列小结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食品安全处理事故制度
- DB3301-T 0461-2024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
- 德语语言学导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海洋大学
- JT-T-1078-2016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视频通信协议
- 扭亏增盈提质增效方案
- 侵权法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四川大学
- 期末考试卷2《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解析卷)高一思想政治课(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