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5好的故事教学目标1.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2.能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理解难懂的词语,在此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梦境的美好。【语文要素】4.能结合“阅读链接”中的资料,进一步读懂课文。【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1.能抓住重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体会梦境的美好。2.能结合资料,体会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2.知道“好的故事”是指“我”的梦境。3.能读懂第1自然段,了解“我”的现实处境。一、激趣导入我们每个人都爱听好的故事,而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又为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这个故事
2、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一同走进鲁迅为我们营造的故事世界。(板书课题,简介作者的作品)二、检查预习1.教师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的预习情况。2.同桌互查生字认读情况,并解释重要词语。(1)教师提示学生借助课后第一题,让学生明确本文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与现在不完全一样。(2)关联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交流平台”,回顾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猜测,再借助注释理解;较难理解的词语只需知道大意;在无法理解的词语旁作记号。)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请同学们自主阅读好的故事这篇课文,结合课文内容,按下图提示找出相应的段落。2.思考:作者为我们讲的“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明
3、确: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课件出示句子:我闭了眼睛搁在膝髁上。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我正要凝视他们时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四、再读课文,分析理解1.齐读第13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学生合作交流:第1自然段中描写了“昏沉的夜”的情景,在这里“昏沉的夜”有什么特殊含义?你是怎么理解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阅读链接来理解。)课件出示:该文写于一九二五年一月,当时北京笼罩在极其混沌、黑暗、恐怖的气氛中。封建军阀卖身投靠帝国主义,把中国变成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在苦难的深渊里挣扎,因此“昏沉的夜”象征了当时的封建军阀统治。(2)作者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看到了一个好的故事,你能判断这“
4、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吗?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指名说)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说出“这个故事”给作者的总的印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有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交织,飞动扩展,以至于无穷,十分壮美。第2课时课时目标1.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重点)2.能结合“阅读链接”中的材料,说出对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理解。(难点)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好的故事”写的是鲁迅的一个梦境。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梦境。二、研读想象1.再读第48自然段,说说“美丽,幽雅,有趣”具体体现在哪里。2.交流展示,相机指导。许多美
5、的人和美的事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1)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云锦”。(中国四大名锦之首,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2)引导学生观察云锦图片上交织的图案,理解“错综”。(3)引导学生抓住“万颗奔星”“飞动”“展开”“无穷”等词语体会梦境变幻无穷、绵延不断的特点。(4)学生齐读句子。乌桕,新禾,野花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大红花和斑红花也都浮动着。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发出水银色焰。(1)练读句子,引导质疑。(2)交流解惑。预设1:为什么作者把这些景物写得纷繁复杂,几乎没有规律可言?(这恰恰表现了梦境的变幻无常。)预设2:这些景物都来自江南水乡,为什么鲁迅会梦到这些景物?(鲁
6、迅的家乡在绍兴,这些景物都是他童年熟悉的美的人和美的事。)预设3:“我”的梦境中为什么都是水中的倒影?(寓意美的人和美的事只是在梦中、在水中的虚幻场景,还没有实现。)(3)指导朗读。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1)师生合作读句子。(2)想象说话:用“()织入()中”的句式来说说梦中还会出现怎样的景象。3.小结:作者强烈地追求美的人和美的事,把它们比作好的故事,描绘得“美丽,幽雅,有趣”。三、升华主题1.学生再读第5、7自然段。2.过渡:这梦是如此美丽、幽雅、有趣,可它终究是一场梦,当他骤然醒来时,心中却满是不舍。3.学生齐读第11、12自然段。4.追问:此时此刻,这
7、梦中“好的故事”与眼前的“昏沉的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鲁迅先生的心中,这梦只是一场普通的梦,这夜也只是寻常的夜吗?5.学生默读“阅读链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完成图示。小结:好的故事不仅是在写一场梦,更表达了鲁迅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对黑暗现实的失望。(板书:美好憧憬黑暗现实)四、阅读资料,深化理解1.资料引入,了解野草。(课件出示野草相关资料)读完这段资料,请再次默读课文,把你对文章新的理解批注在旁边。2.资料引入,感受对比和象征的表达手法。野草在艺术上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读一读“阅读链接”中的材料,想一想:“梦境”和“昏沉的夜”象征着什么,作者说“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想表
8、达什么情感?预设:“梦境”象征美好的理想,“昏沉的夜”象征黑暗的社会现状,作者说“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想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3.资料引入,走近鲁迅。师:生活在如此黑暗的社会中,却仍然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鲁迅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我们来看一下别人对他的评价。(课件出示资料)(1)读资料。(2)讨论交流。4.课后,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读一读野草中的其他散文诗,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和父母、老师交流,也可以主动查一查资料。五、回顾总结,梳理学法1.回顾: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借助了哪些资料?2.今后我们在阅读某一位作家的文学作品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可以查阅哪些资料呢?预设:关于作者生
9、活经历的资料,关于创作背景的资料,别人对作品以及作者的评价等。教学板书25好的故事(理想)梦境:好的故事美好憧憬(美丽、幽雅、有趣)(社会)现实:昏沉的夜黑暗社会教学反思鲁迅先生的文章素以“难教”出名,尤其是本课这种寓意有些隐晦的文章。若单单把它当成一篇描写梦境的文章来教授,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太适合,他们从字里行间,如“昏沉的夜”,定能感受出这不单单是一篇描写梦境景物的文章;若深究鲁迅先生写作这篇文章时的时代背景,文中寓意的种种复杂情感,又超出了六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如何平衡这两个方面,是我这堂课着重解决的问题。教学本课,我还是把重点放在了体会梦境的特点上。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文字非常优美,意境也很深远,朗读几遍后,就仿佛有一幅幅画面随着小船的行进慢慢展开,这对于学生体验文字之美是一个非常好的素材。我找出关键点,引领学生找出体现梦境“美丽,幽雅,有趣”的句子,一步步推进,学生真的沉浸在这个优美的梦境之中了。当然,只欣赏这些美还是不够的。我让学生阅读“阅读链接”中的文字,又出示了一些资料,让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湘教新版必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版苗木种植基地土地租赁合同8篇
- 2025年华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版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与赔偿调解及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墓地转卖及墓园物业管理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苗圃场租赁与农业信息化建设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企业财务审计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出租车客运服务承包经营合同范本7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合作社农村电商平台运营合同样本4篇
- 二零二五版面粉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合同3篇
- 人教版初中英语单词大全七八九年级(带音标) mp3听力音频下载
- 2024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模拟题)
-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第二版)》 课件 2. 第二章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意义
- 2025年中国文玩电商行业发展现状调查、竞争格局分析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 2024文旅古街元旦沉浸式体验国风游园会(古巷十二时辰主题)活动方案活动-46正式版
- 英语-2025广西柳州高三二模试卷和答案
- 电工中级工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 学校帮扶工作计划
- 期末综合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含答案)
- UL2034标准中文版-2017一氧化碳报警器UL中文版标准
- 感恩的心培训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