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环境风险源监测总结_第1页
周边环境风险源监测总结_第2页
周边环境风险源监测总结_第3页
周边环境风险源监测总结_第4页
周边环境风险源监测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周边环境风险源监测总结1、总述周边环境风险源包括周边建筑物、桥梁、地下管线、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 既有轨道交通工程。周边环境监测点布设位置和数量应根据环境对象的类型和特 征、环境风险等级、所处的工程影响分区、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的要求当综合确 定。能够真实有效的反映出被监测对象的变化规律和所处的安全状态。环境对象的类型和特征是指被监测对象是建筑物、桥梁、地下管线等。环境 对象的结构形式、地基处理方式、建筑物的建设时间、使用年限等。环境风险等级一般是根据结构特点、目前的性能状态综合分析后,由专家评 估后做出的风险等级评估报告。(万隆冏厦评估后定位环境风险等级为一级)所处的工程影响分区根据基坑的开挖

2、深度、隧道的埋深确定的影响范围,分 为三级影响分区,分别为主要影响分区、次要影响分区、可能影响分区。具体分 区可参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P7、P99。不同的影响分 区对被监测物的监测布点规定不同。布点规范可参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 术规范GB50911P28.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是指综合考虑上述指标,综合评估后根据业主和规范要 求确定监测方法和监测仪器的精度。监测仪器精度可参考(待确定,未查到规范)。 周边环境竖向位移沉降控制值可参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1P182、周凹环班皿测叫口叫在地铁隧道隧洞及基坑开挖的过程中。隧洞及基坑内外的土体将由原来的静 止土压

3、力向被动和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维护结构承受荷载 并导致维护结构和土体的变形,维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中的任一量值超过容许的 范围,将造成隧洞及基坑的失稳破坏或对周围环境尤其是对四周建筑物和地下管 线造成不利的影响。隧洞及基坑工程处于力学性质相当复杂的地层中,在隧洞及基坑维护结构设 计和变形预估时,一方面,隧洞及基坑维护体系所承受土压力等荷载存在较大的 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对地层和维护结构一般都作了较多的简化和假定,与工程实 际有一定差异;加之,隧洞及基坑开挖与维护结构施工工程中,存在着时间和空 间的延迟过程,以及降雨、地面堆载等偶然因素的作用,使得对结构内力计算以 及结构和土体变形

4、的预估与工程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因此,在深隧洞及基坑施 工过程中,只有对隧洞及基坑支护结构、隧洞及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构筑物 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才能对隧洞及基坑的安全性和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有全 面的了解,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反馈,并采取必要的 工程应急措施,甚至调整施工工艺或修改设计参数。3、周心环班皿测小口31周边建(构)筑物311建(构)筑物竖向位移监测(1)、目的:反应建(构)筑物的不均匀沉降,通过差异沉降反被测对象的稳定性。(2)、监测布点原则1、建筑物竖向位移应布设在外墙或承重柱上,位于主要影响区时布点间距为 1015米,或每隔两根承重柱布设一个监测点。位

5、于次要影响区时,监测点沿外 墙间距宜为1530米,或每隔23根承重柱布设一个监测点。在外墙转角处应布 设监测点。2、在高低悬殊或新旧建筑物连接、建筑间变形缝、不同结构分界、不同基础形 式和不同基础埋深等部位两侧布设监测点。3、对烟囱、水塔、高压电塔等高耸的构筑物,应在其基础轴线上对称布设监测 点,且每栋构筑物监测点不应少于3个4、风险等级较高的建筑物应适当增加监测点数量。3.1.2建(构)筑物水平位移监测(1)监测布点原则1、在邻近隧道、基坑一侧的建筑物外墙、承重柱、变形缝两侧及其他有代表性 的部位。2、与竖向位移监测共断面。(2)监测方法1、人工监测采用全站仪经纬仪用小角度发、极坐标法测量监

6、测点的水平位移量2、全自动化监测采用盒式固定测斜仪对建筑物进行24小时全天候监测。3.1.3建(构)筑物倾斜监测(1)布点原则1、测斜监测点应沿主体结构顶部、底部上下对应按组布设,且中部可增加监测 点。2、每栋建(构)筑物倾斜监测数量不宜少于2组,每组的监测点不应少于2个,3、采用基础的差异沉降推算建筑物倾斜时,监测点布设按3.1沉降监测点布设。(2)监测方法人工监测采用差异沉降推算自动化监测采用仪器盒式固定测斜仪进行倾斜角度监测。3.1.4建筑物裂缝宽度监测(1)布点原则1、裂缝宽度监测应根据裂缝的分布位置走向、长度、宽度、错台等参数,分析 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趋势,选取应力或应力变化较大部

7、位的裂缝或宽度较大的 裂缝进行监测2、裂缝宽度监测宜在裂缝的最宽处及裂缝首、末端按组布设,每组应布设2个 监测点,并应分布在裂缝两侧,且其连线应垂直于裂缝走向。(2)监测方法采用裂缝计进行监测3.2桥梁321桥梁墩台竖向位移监测(1)布点原则1、竖向位移监测应布设在墩柱或承台上。2、每个墩柱和承台的监测点不应少于1个。群桩承台宜适当增加监测点。(2)监测方法人工监测在桥台墩柱上布设沉降监测点,用水准仪测量高程的变化量。自动化监测在桥墩台地面布设压差传感器,通过压差系统来推算沉降量。3.2.2桥梁墩柱倾斜监测(1)布点原则1、采用全站仪监测桥梁墩柱倾斜时,监测点应沿墩柱顶、底部上下对应按组布 设

8、,且每个墩柱的监测点不应少于一组,每组监测点不已少于2个,2、采用倾斜仪监测时,在桥梁四个角的墩柱上布设。3.2.3桥梁结构应力监测(1)布点原则宣布设在梁板结构中部或应力变化较大部位。3.2.4桥梁裂缝宽度监测(1)布点原则参照上述3.1.433地下管线3.3.1管线竖向位移监测(1)布点原则1、位于主要影响分区时,间距为515米。位于次要影响分区时,间距为1530 米2、宣布设在地下管线的节点、转角点、位移变化敏感或预测变形较大的部位。(2)监测点布设及监测方法1、位于主要影响分区时宜采用位移杆法在管体上布设直接竖向位移监测点。地 下管线位于次要影响分区时可在地表或土层中间接布设监测点。(

9、3)隧道下穿污水、供水、燃气、热力等地下管线且风险等级较高时,应布设 直接竖向位移监测点、管侧土体竖向位移监测点。3.3.2地下管线水平位移监测点(1)布点原则地下管线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布设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地下管线特点和工程需 要确定。注意地下管线密集、种类繁多时,应对重要的、炕变形能力差的、容易渗漏或破 坏的管线进行重点监测。34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3.4.1布点原则(1)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路面和路基竖向位移监测点的布设应与路面下方的地下构筑物 和地下管线的监测工作相结合,并应做到监测点布设合理相互协调。(2)路面竖向位移监测应根据施工方法,根据地表沉降监测点布设原则进行布设。隧道下穿高速公路、城市重要道路时,应布设路基竖向位移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