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案例题目:2.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课时)学科:小学思品(德育)作者姓名:徐凤香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欢墩中心小学联系电话者承诺:本文系本人所作,文责自负。 第2课 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课时) 一、教材简析教学内容:中国在哪里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面积、行政区划、主要行政区,能熟练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能利用东西半球图了解中国所处的大洲和和濒临的大洋。能借助相关资料了解中国相关海域和岛屿,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祖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自豪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能熟练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 2.了解中国行政区划,能在中国行政区
2、划图上找出我国的首都、台湾岛、海南岛和濒临的海洋。 教学难点:能借助资料了解因为中国幅员辽阔从而致使地域差异大的特点。教学准备: 1地球仪、多媒体展示台。2教师搜集相关图片、文字资料及歌曲等资料并制作出多媒体课件。 3学生搜集有关中国的一些资料。设计理念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把握,以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我采用了生活情境法,引导学生在给瑞典来中国旅游的迈克当导游的情景体验中,设计一个个话题,在与迈克的对话中,组织学生读图、数格计算、资料展示、小组合作等学习互动方式展开学习。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在自然轻松的学习情境中,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用、丰富认知、习得能力。 三、 教学构想 (一)创
3、设生活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中国长城、故宫、兵马俑、 敦煌石窟、布达拉宫、上海浦东等图片。 2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迈克和袁晓光,相互自我介绍,说明目的,迈克借助地球仪介绍自己国家瑞典所在地球上的地理位置。由迈克提出“中国在哪里”导入新课。 3.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从世界看中国”了解我们中国到底在哪里? 设计意图:中国风光图片的展示吸引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文化遗产的丰富,内生一种向往和自豪之情。图片的展示又为迈克到中国旅游找足了理由,从而创设了一种自然真实的生活情境,易于激活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在生活体验中组织教学互动1. 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1)课件出示世界地图及半球图,找出
4、中国的地理位置。 (2)分别从半球、大洲、大洋位置上看中国的地理位置。(3)小结:从南北半球看,中国在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中国在东半球;从世界大洲大洋的位置看,中国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设计意图:在读图的实践中,使学生不仅了解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理位置,也培养了了学生对半球图的读图能力,丰富了学生对世界五大洲和七大洋的地理位置的了解。2.中国有多大?(1)迈克提出新问题:中国有多大与他的国家瑞典比,谁的面积更大? 指导看图:中国陆地面积与欧洲面积的比较图。 学习阅读方格统计图,分小组计算面积数,得出结论:中国的面积很大,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差无几。 (2)袁晓光展示自己搜集的“中国小档案”为
5、迈克阅读。组织学生对袁晓光展示的“中国小档案”的资料进行解读:从这份小档案中,迈克对中国又有了怎样的了解?小结:中国我国的陆地面积达 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3)教师补充介绍中国东西南北的区域差异。出示中国南北东西大门的四幅风景图片,配上请到天涯海角来背景音乐。组织学生欣赏。出示凌晨6点,帕米尔高原和乌苏里江上的晨昏差异图,组织学生探究原因。小结: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很大。(4)学生分小组介绍自己收集的“中国小档案”。 以小组为单位,各自介绍“我所知道的中国档案资料”。 预设:a.中国人口。 b.中国的主要大河 c.中
6、国的主要少数民族 d.中国的地形地势等 小结:我们中国真是幅员辽阔、民族多样、地形地势复杂、资源丰富呀!设计意图:围绕“中国有多大”这一话题探究,我采用了计算比较、资料展示、图片对比探究、小组资料展示等多种教学互动方式,使得学习活动丰富多样。这样的设计,着眼于由抽象的数字概念到具象的图片感受再到丰富资料的认知了解。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也易于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3.了解中国行政区划,组织读图练习。 (1)出示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教师简介相关资料。 师出示资料介绍: 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
7、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1949年以来,全国行政区划历经多次变动。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背诵省级行政简称歌。 设计意图:简称歌的背诵,融合了学生三年级语文学习中的学习积累,恰好有助于学生对我国省级行政的了解。 补充介绍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图片文字相结合) 设计意图: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图文结合的资料补充介绍,意在引导学生感受我们中国已从历史的屈辱沧桑中腾飞并高速发展强大起来,点燃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和信心!(2)以小组为单位,在中国行政区图上找出中国的首都、台湾岛、海南
8、岛和中国濒临的海洋。 在此基础上再推荐大组代表交流。设计意图: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完成“首都、台湾岛、海南岛和临海”的地理位置的读图,能充分发挥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合作探究精神。 (3)有机延伸:如果袁晓光同学就读的学校就在我们学校,那么我们学校所在地在中国的大致什么位置?假如迈克要给袁晓光写信,该怎么样写地址? 出示从省到镇逐级行政区划图,引导学生一一找出所在学校的大约位置。 学生口述迈克给袁晓光写信时的通信地址。设计意图:课标中就强调“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
9、学生的生活。”因此,为了巩固练习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行政区划的具体感知,于是创设了袁晓光就是我们班级一员,为了与迈克友好交往需要通信,需要在行政区划图上寻找自己学校的地址这一生活话题。这样的延伸活动正是对课标理念的具体落实。(三)回顾小结。通过本课学习及对中国概况的了解,如果有外国游客来我们中国旅游,你能做他们的小导游概括地介绍一下中国吗? 请欣赏歌曲爱我中华。 设计意图:新课的学习,必须要对本课所学内容有一个知识的梳理。然而硬生生地让学生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学生参与的情感态度是被动的、机械的。然而从生活所学的情境出发,学生则就是积极主动的。 (四)活动结束迈克:哦,原来中国在世界的东方,地处东半球的北部,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比瑞典大多了,中国真大呀!中国有哪些特色的地方呢? 袁晓光:我们中国那么大,当然有特色的地方很多啰,下节课,我就带你进行一趟中国特色之旅吧。 设计意图:课始和课尾相互呼应,圈成一次生活体验经历,以外国小学生迈克的旅游为话题又过渡到下节课对中国特色地方的了解。这样的教学既巧妙又完全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的。符合课标精神,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五)拓展作业 假如你是袁晓光,请你设计一条特色旅游路线,来一饱迈克的眼福,从而让外国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蒙古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德阳市中学江县市级名校2025年初三下第三次周考综合试题含解析
- 西藏拉萨片八校2025年高三寒假测试二历史试题含解析
-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智能计算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咸宁市嘉鱼县2025年数学三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潍坊食品科技职业学院《朝鲜语会话(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烟台城市科技职业学院《健康评估技能》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锦州市2025届下学期第三次考试英语试题(辅导班)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股权转让协议之补充协议
- 恐龙无处不有(2024年山东泰安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
- 洗车流程培训
- 2023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28.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28.2.2 应用举例第2课时 方向角和坡角问题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年开封大学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危险化学品购销的合同范本
- YY/T 1938-2024医用透明质酸钠敷料
-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临床实验室应用指南(WST-230-2024)
- 物流行业物流园区智慧安防方案
- 2024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真题及答案
- 有机硅材料在电子封装技术-洞察分析
- GB/T 45083-2024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和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