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优生拔高卷(陕西专用)(解析版)_第1页
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优生拔高卷(陕西专用)(解析版)_第2页
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优生拔高卷(陕西专用)(解析版)_第3页
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优生拔高卷(陕西专用)(解析版)_第4页
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优生拔高卷(陕西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新九年级语文暑期优生拔高卷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角斗(ju) 诓骗(kung) 明眸善睐(li) 闷闷不乐(mn)B芥蒂(d) 脊椎(j) 憨态可掬(j) 卷帙治繁(zh)C露宿(l) 花蕾(li) 脍炙人口(kui) 含辛茹苦(r)D涟漪(y ) 克扣(k) 戛然而止(g) 玲珑剔透(t)【答案】A【解析】B憨态可掬(j)j;C花蕾(li)li;D戛然而止(g)ji;故选A。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合算 募然 红装素裹 略输文采B拘谨 花哨 离经叛道 举一反三C阑姗 俊逸 毛骨悚然 美味家肴D镏金 焕发 叩人心弦

2、浑水摸鱼【答案】B【解析】A 募然蓦然;C 阑姗阑珊,美味家肴美味佳肴;D 叩人心弦扣人心弦;故选B。3请从所给的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1)他穿戴整齐,态度谦逊,而他的竞争对手虽然名声在外,但态度_(傲慢 疏懒 清高),衣着邋遢。(2)要真正理解美德的内涵,需要从意识到行为的过渡与统一。笃信美德的“至高无上”,美德的概念才能在人们的观念中_(积重难返 根深蒂固 盘根错节)。【答案】傲慢 根深蒂固 【解析】(1)傲慢: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意味,用于形容人的态度、表情、举止。疏懒:懒散,松懈,懈怠。清高:品德高尚,不同流合污。根据“态度”的提示,选“傲慢”恰当。(2)积重难返

3、: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根深蒂固: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盘根错节:树木的根枝盘旋交错。比喻事情复杂,纠缠不清。根据“笃信”“美德的概念才能在人们的观念中”的提示,选“根深蒂固”恰当。4经典诗文默写。【在(1)(7)题中,任选五题;在(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1)伤心秦汉经行处,_。(张养浩潼关怀古)(2)安得广厦千万间,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_,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5)_,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6)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_。(苏轼水调歌头)(7)

4、三军可夺帅也,_。(论语)(8)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_。(朱自清春)(9)_,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0)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_,像波涛在澎湃。(陆定一老山界)【答案】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海内存知己 醉能同其乐 停杯投箸不能食 高处不胜寒 匹夫不可夺志也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油蛉在这里低唱 像山泉在呜咽 【解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此题要注意“阙”“做”“俱”“己”“箸”“蛉”等字不要写错。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价值是因时间闪光而历练

5、的。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虽然我们十分庆幸可以拥有不同的 ,也可以有多样的 ,但作为一个追逐时代梦想的中国人,我们首先应该把自己的价值追求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如此 演奏出铿销激越的时代旋律。当代不少科学家都选择了将自己的梦想融于时代价值中,并且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1)第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抄写。(2)请将下面的词语分别填在第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A价值碰撞 B价值追求(3)第句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请写下来。【答案】(1)价值是因时间历练而闪光的。(2)B A(3)惟有(只有)才【解析】(1)考查修改病句。第一句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应为“价值是因时间历练而闪光的”。(2)“不同的

6、”应修饰“追求”,“多样的”应修饰“碰撞”。故第一空选B,第二空选A。(3)分析语义可知,“如此”指代前文的“把自己的价值追求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也后面的“演奏出铿销激越的时代旋律”构成了条件关系,故应填“惟有(只有)才”。6名著阅读。(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书中的英雄往往很讲“义气”。教材里我们已经学过智取生辰纲,认识了晁盖、吴用、公孙胜等英雄好汉。除此之外,你还特别欣赏哪位英雄?请说出他的姓名,并简要写出他的两个故事。【答案】示例:林冲 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解析】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

7、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水浒传中描写的人物众多,如呼保义宋江、托塔天王晁盖、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神行太保戴宗、黒旋风李逵、九纹龙史进以及阮氏兄弟等。其故事众多,如与花和尚鲁智深相关的故事:“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根据题目要求,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并概述与其相关的两个故事即可。答案是多元的。二、综合性学习(7分)7请你参加以“经典小说有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1)假如要你向班上的同学推荐某部名著。你会介绍哪一部?会如何介绍?请写出你

8、要介绍的名著名称及介绍语。(2)请补全下面阅读名著的感言,使所写文字与上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阅读名著既可以积累知识,又能够提升素养;_,_;阅读名著既可以启迪智慧,又能够塑造性格。 (3)班级将举行“丰富多彩的经典小说人物形象”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围绕此主题,设计两项主要活动内容。活动一:_活动二:_【答案】例:西游记。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古典著之一。小说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主题。这是一部优秀的神魔小说。这是一本鼓舞人面对困难积极斗争,百折不挠的好书。 例:阅读名著既可以丰富情感 又能够陶冶情操。 示例:一为举行“说丰富多彩的经典小说人物形象”比赛活动。哪一组说出的

9、经典小说人物形象多且准确为胜利。 二是举行“人物形象描写交流”活动。请同学们交流经典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片段,并进行评析。 【解析】(1)主观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向别人介绍名著,可以介绍吸引读者的名著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精彩故事情节或独特的艺术特征等。注意要抓住能够吸引读者兴趣点介绍。(2)考查仿写,解答此题要注意题干要求,内容是阅读名著的感言,要与上下句构成排比句,由上下句都是写阅读名著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按照“阅读名著既可以又”作答即可。(3)考查设计活动内容。解题注意要求:活动主题要在“丰富多彩的经典小说人物形象”范围之内,活动设计要切实可行,符合班级活动特点。三、阅读(共15小题,计46

10、分)【现代文阅读】(共9小题,计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2分)榫卯(sn mo),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若榫卯使用得当,两块木结构之间就能严密扣合,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榫卯是何人发明?又发明于何时?无从可知,迄今为止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波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它一经出现,便被运用得淋漓尽致。这种技术是古代木匠必备的基本技能,工匠手艺的高低,通过榫卯的结构就能清楚地反映出来。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各自一点改变,就可以形成一个结构整体

11、,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连接多少;整体想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榫卯的功能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作用。众所周知,木材有热胀干缩的“活性”,而榫卯的连接,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结合,因此有了一定移动或者说松动的余地,这看似缺点,但一旦组合为一个由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缺点就成了优点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和拉伸。这是因为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会互相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榫卯结合,可谓刚柔相济,而刚柔结合,便有着巨大的耗能作用,于是即使地震来袭,也自岿然不动。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证明。这座建于公元1056年的木塔,历经十几次地

12、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全塔有数以万计的木构件,全以榫卯咬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至于牢不可破。榫卯的结合形成极其简单,但越简单,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也越伟大。最终它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他,万物终如一体。榫卯结构直指木构建筑的灵魂所在:单体不是核心,单体之间平衡有序的连接与融合的关系,才是要旨。当你看到颠三倒四、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种组合关系被连接得天衣无缝时,你就会有一种顿悟: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花草山石之间等,都是按照一定的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关系”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榫卯结构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是重要的文化遗产。然而现在不管是建筑还是家具,

13、榫卯结构的使用都越来越少了。原因很简单,首先是榫卵结构造价太高。榫卯结构只能使用在实木上,它对材料的挑别增加了榫卯构建的成本。另外榫卯结构要求榫的厚度小于卯的宽度0102mm,如果榫的厚度大于卯的宽度,装配时容易使卯裂开。因此,这种高精度的加工,也增加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所以,它的使用变得越来越少。8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榫卯在木构件中所起的作用。9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迄今为止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波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10下列对有关材料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B榫卯

14、的连接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结合,它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和拉伸。C榫卯结构直指木构建筑的灵魂,即单体之间平衡有序的连接与融合的关系是要旨。D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启示我们,世间万物都是按一定关系连接在起的,其精髓是榫入卯眼。11下列对有关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榫卯一旦出现,便被运用得淋漓尽致,主要是因为这种技术容易操作。B建于公元1056年的山西应县木塔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完全是因为它的榫卯结构。C榫卯的结合形式极其简单,它直接呈现事物的本质,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他,万物最终如同一体。D因为材料、工费、工艺等原因,在当代社会,榫卯结构的使用越来越少了。【答案】

15、8榫卯对两个木制构件起连接、耗能、平衡的作用。9“迄今为止”说明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只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榫卯木结构建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0B11D【解析】8考查筛选信息。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中的“榫卯的功能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作用”可得:连接。根据第二段中的“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可得:平衡。根据第三段中的“便有着巨大的耗能作用”可得:耗能。9考查分析说明文语言。“迄今为止”是到今天为止的意思。在句中表示到今天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榫卯木结构建筑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波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并不排除以后会发现更早一些的榫卯木结构建筑。用语严谨

16、精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0B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中的“但一旦组合为一个由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缺点就成了优点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和拉伸”可知“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和拉伸”是由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而不是榫卯的连接。故选B。11A属于强加因果,且材料中并无“这种技术容易操作”的表述;B根据材料二第三段中的“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可知本项“完全是因为它的榫卯结构”表述有误;C根据材料二末段中的“越接近事物的本质”可知本项“直接呈现事物的本质”表述有误;故选D。(二)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8分)战士早餐李立泰现在小站儿上也人山人海,列车快进站了,人们从候车室涌入站台。这时

17、一队解放军战士列队走来,上车的人们蜂拥而至把战士挤得七零八落,三分钟的靠站时间,在最后的一小会儿,十二名战士终于挤进车厢。战士们有序地安放行李,然后坐下来。此时一位带小孩的女乘客,把脸扭向车窗,看外面的风景。小孩过来摸战士放小桌上的帽子,战士把帽子戴在小孩头上,小孩又拽小战士的褂子,小战士把包打开,拿出件新上衣给小孩穿上。小孩高兴地转向他妈妈,叫妈妈看他的样子。小战士以为孩子妈会夸奖一番。可女人把头转过来,一看孩子戴着军帽,穿上军装,呵斥小孩:快脱下来,穿那干什么?有味!车厢里战士们闻听女人这样说,都没说话,只小战士尴尬地笑笑,接过小孩脱的衣服,叠好,自言自语:我这是还没穿过的新军装,咋会有味

18、?说话间,车厢里走来戴白帽头儿穿白色隔离衣推着小餐车的服务员,随走随轻喊:盒饭、盒饭,有用早餐的吗?车厢里乘客的目光集中聚焦到餐车那儿。一位乘客问餐车师傅:多少钱一盒?师傅回答:有20的有30的。乘客说,来盒20的。师傅把餐车上盖的白布单掀开,拿一盒饭递给乘客。乘客把盒饭放到小桌儿上,打开盒饭,蛮好的,有西红柿鸡蛋,两片火腿肠,绿油油的芹莱,雪白的米饭,盒饭香味迅速在车厢弥漫开来,食欲被香味调动起来,有的甚至咽唾沫。刚上车的战士们把脸扭向车窗外,不看颇具诱惑的盒饭了。跟小战士邻座的于芳问战士:同志,你们去哪儿?不买盒饭吃啊?小战士没加考虑,实话实说:太贵了,一盒也吃不饱,干脆到了部队吃得了。于

19、芳离开座位朝后走去,她走进列车的餐车,她对餐车师傅说:师傅您好!请给前边七号车厢里十二位战士每人两盒盒饭,20、30的各一盒,这是六百元。她把钱付给收费员。于芳对师傅说,我还有个小小的请求,您推着餐车到那儿后,请您这样说:这是本次列车为战士们准备的早餐,每位两盒。师傅伸出大拇指,夸于芳,好同志啊!好同志啊!请您为我保密,不要告诉战士们别的,我只是看着战士们该吃早饭了。师傅点头目送于芳幸福地离去。于芳回到座位后,几分钟后小餐车推来了,师傅说本次列车请战士们用餐,每位两盒。战士们感到莫名地高兴,吃完早饭,感谢列车想得周全,战士们感到很幸福,把餐盒收起来送到垃圾箱。这时列车长例行公务似的来到七号车厢

20、。看着乘客和战士们,他站在车厢过道里。这时列车喇叭传来列车广播员的播音:各位旅客、各位旅客,大家好!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刚才七号车厢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同志,来到本次列车的餐车,为七号车厢的十二位解放军战士买了早餐,让我们说,是本次列车为解放军战士准备的早餐,这样战士们早餐会吃得安心。餐车把这件学雷锋的好人好事汇报给列车长,列车长立即决定,这顿早餐就是列车为解放军战士们准备的。说完,列车长面露幸福的表情,把六百元餐费退给那位女同志。战士们和乘客都站起来夸奖、观望起来。此时的于芳脸红了,头低下来。列车长走到于芳身旁,看着车厢里乘客、战士们说,就是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同志。我代表本次列车全体司乘

21、人员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您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说着列车长就把六百元钱要交给于芳,于芳坚决不要。这时乘客中有人递过钱来,说,算我一份!那位也说,我也算一份!甚至那位带小孩的女乘客也递过钱来,一会钱凑了一千多。车长给于芳,于芳不要。给战士们,战士不要。这时有人说,车长,那就留在车上吧,留给需要帮助的人。1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3文中有几处细节描写体现了战士们的良好素质,请找出两处并进行分析。14请你说说乘客于芳是一个怎样的人。15文章第段为什么要提及“甚至那位带小孩的女乘客也递过钱来”,其作用是什么?16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案】12文章主要写战士们不舍得吃列车上的盒

22、饭,乘客于芳不留名,自掏腰包让餐车师傅送盒饭给战士们吃,列车长知道后,表扬于芳并还钱,于芳不要,乘客们在于芳的影响下,纷纷凑钱,并提议留给需要帮助的人。(意思对即可)13示例:第段“战士们有序地安放行李”可以看出战士们训练有素;第段“小孩又拽小战士的褂子,小战士把包打开,拿出件新上衣给小孩穿上”可以看出战士们注重生活细节,关爱孩子;第段“刚上车的战士们把脸扭向车窗外,不看颇具诱惑的盒饭了”可以看出战士们生活朴素、节俭;第段“把餐盒收起来送到垃圾箱”可以看出战士们有公德心、有秩序。(答出两处即可)14于芳是一个热心、做事细心、考虑周全、懂得尊重别人、善良、乐于助人的人。(意思对即可)15与前文中

23、该乘客呵斥孩子穿军装,并嫌弃军装有味,不懂得尊重军人的行为形成对比,说明她能知错就改,也反映出于芳热心助人的行为影响了她,给大家传递了正能量,升华了文章主旨。(意思对即可)16要关爱和帮助他人,做一个善良的人,传递社会正能量。于芳对战士们的尊重和热心助人的行为影响了车上的其他乘客,给大家传递了正能量,同时也启发我们要多做善事,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意思对即可)【解析】12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要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需要在文章各个部分寻找关键的词语,提取关键的信息来组织表达。根据已给内容可知,第段,主要写战士们不舍得吃列车上的盒饭;第段,这部分内容为于芳自掏腰包给战士们买盒饭

24、吃;文章第段,主要讲乘客们伸出援助之手凑钱留给需要帮助的人。据此概括即可。13此题考查对文章细节描写作用的分析。细节描写就是抓住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进行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有灵魂。文章第段战士们安放行李、第段战士给小孩穿新上衣、第段战士把脸扭向车窗外,不吃早饭等都属于细节描写,再结合语境及上下文分析其作用即可。14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从于芳问小战士去哪儿,为什么不买盒饭吃,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热心的人;从她给餐车师傅说每人两盒盒饭,20、30元的各一盒,可以看出她很细心,做事考虑周全;从她给战士们买盒饭还不留名可以看出她做好事不留名,懂得尊重别人;从列车长给

25、她钱她不要,以及乘客凑钱给她,她也坚决不要,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人。15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文章前面写带小孩的女乘客不尊重军人,与此处伸出援助之手进行了对比,说明于芳伸出援助之手的行为影响了她,使她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从而在歌颂主人公的基础上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即关爱和帮助他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可以传递社会正能量。据此概括作答即可。16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记叙文主旨往往出现在文章的结尾,“乘客中有人递过钱来,说,算我一份!那位也说,我也算一份!甚至那位带小孩的女乘客也递过钱来,一会钱凑了一千多”写于芳对战士们的尊重和热心助人的行为影响了车上的其他乘客,给大家传递了正能量,“那就

26、留在车上吧,留给需要帮助的人”一句也启发我们要多做善事,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三)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2分)(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27、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尤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节选自曾巩醉心亭记)(注释)涯:岸边。欧阳公:即欧阳修。构:

28、搭建。直:当,临。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伛偻提携泉香而酒洌杂然而前陈者则必即丰乐以饮18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临溪而渔 则必即醒心而望B行者休于树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以见夫群山之相环 无丝竹之乱耳D环滁皆山也 望之蔚然而深秀着,琅琊也1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20(甲)文的“太守之乐”与(乙)文中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答案】17驼背,指老年人

29、;清;错乱的样子;靠近,到。18B19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在宾客们中间,太守喝醉了。这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了。20“太守之乐”是指与民同乐,乐民之乐;“公之乐”指国家安定,百姓丰衣足食【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义即可。句意为:老人小孩。伛偻:驼背,指老年人。句意为:泉水香甜而酒色清净。洌:清。句意为:杂乱地摆放在前面的。杂然:错乱的样子。句意为:一定会到丰乐亭饮酒。即:靠近,到。18A而:表示修饰;B于:在/于:比;C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也:表判断;故选B。19本题考查学

30、生翻译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苍颜,容颜苍老;颓然,原指精神不振,这里形容醉态。句意为: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在宾客们中间,太守喝醉了。重点词:其,大概;谓,称得上;善,善于;于,在。句意为:这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了。2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两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甲文内容,从“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中可知,“太守之乐”是指与民同乐,乐民之乐。结合乙文内容,从“吾君优

31、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中可知,“公之乐”指国家安定,百姓丰衣足食。【点睛】乙文参考译文:滁州的西南,泉水的边上,欧阳先生(欧阳修)担任太守的第二年,建造亭子叫做“丰乐亭”,并亲自写了记文,来宣扬它的名字和意义。后来又在丰乐亭的东边,几百步远,在山的顶上,建造了亭子叫做“醒心亭”,让我来写文章记下来。凡是欧阳先生和本地的宾客者出游,必然到丰乐亭饮酒。有时喝醉而且感到疲劳,必然到醒心亭眺望,来观赏群山相环,云烟相连,旷野无边,草木众多而且泉石美观,所看到的使眼睛明亮,所听到的使耳朵灵敏,因此他的醉意就会突然醒过来,更加打算长时间停留而忘记了回去。啊!这真能算得上善于从山泉之间找到乐趣了

32、。虽说如此,欧阳先生的寻找乐趣,我能写出来,我们的长官在上面悠闲游玩无为而治,我们的百姓在下面自给自足而没有缺憾。欧阳先生快乐,一座山的角落,一眼泉水的旁边,难道这是先生的乐趣所在吗?其实是先生在这里表达胸臆罢了。(四)阅读下文,完成题目。(4分)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21诗歌第一、二两句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诗人在诗中却只写了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答案】21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己的颂秋和古人的悲秋进行对比,将秋日与春天进行对比,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22“一鹤”是孤单的,也是独特的,它是顽强不屈、奋斗不息精神的象征。诗人借“一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自己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精神和矢志不移的远大志向。【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赏析能力。“自古逢秋悲寂寥”是说历代诗人描写秋景,大都离不开萧瑟空虚、冷落荒凉的感伤情调,本诗反其意而用之,凸显了鹤搏击长空、潇洒自得、奋勇向上的形象。作者逢秋不言“悲寂寥”,豪言“秋日胜春朝”,表现了自己的乐观豁达;一二句对比明显,表达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精神。 2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