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城市的新经济空间》第二章变化中的服务业景观和亚洲城市的转型课件_第1页
《亚洲城市的新经济空间》第二章变化中的服务业景观和亚洲城市的转型课件_第2页
《亚洲城市的新经济空间》第二章变化中的服务业景观和亚洲城市的转型课件_第3页
《亚洲城市的新经济空间》第二章变化中的服务业景观和亚洲城市的转型课件_第4页
《亚洲城市的新经济空间》第二章变化中的服务业景观和亚洲城市的转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亚洲城市的新经济空间亚洲城市的新经济空间引言 在全面概述了亚太城市服务业 和发展轨迹的关系以后,赫顿(Hutton,2004)总结道其第三产 业发展过程( eritiarization process)的某些特征并没有重复发达的“大西洋”国家城市早期出现过的现象。由于服务业生成的路径不同,另外,发达国家的城市由私人/市场部门承担的首要作用,在亚太诸城市,特别在东亚,都被国家和地方的政府机构和政策所替代了,这些因素可以部分地解释上述现象。据此分析,他提出了研究事项,其中包括这样的建议,即对“城市地区(明确地说是大都市)服务业迅速增长的具体结果,特别是城市变迁和转型过程中第三产业的作用进行更深人的

2、考察是分有益的( Hutton,2004.66)。 这种变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全球化以及城市化的步伐所驱动,尤其对那些在通过制造业和利用嵌人于生产过程、货物和服务内的知识和专门技能来创造附加值方面迅速发展的亚洲城市产生影响(Landry 2000)。第二章变化中的服务业景观和亚洲城市的转型彼得丹尼尔斯 亚洲城市的新经济空间剞过去十余年来,亚洲主要国家的大城市景观已融合了一系列多元的文化产业和制度,它们曾经是制造业及其辅助产业和劳动力占支配地位的“世界工厂” ,后来又增添了标志现代全球性城市地位的高端中介服务业。亚洲城市的文化经济整合了生产、消费和景观要素,每一种要素都日益适应国外旅游者和来访者的

3、需求。 论及新兴的亚洲经济实力,人们首先想到的几乎都是制造业。然而,在世界优秀企业排列表上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的国际航空公司常常名列前茅。同样,亚洲的旅游集团,例如香格里拉和曼德林东方连锁等也榜上有名。现在亚洲的政府和企业都希望把他们的服务业办得具有制造业那样的竞争力。要使下一世纪经济持续增长,实现亚洲经济的递增,单靠制造业的力量是不行的。过去10年中,随着亚洲国家的日益富裕,服务业在它们的经济成分中所占的比重也随之增长,最富裕的亚洲国家中,拥有的服务业也最大。一些富裕的亚洲国家将许多制造业向较贫穷的邻国转移。 过去20年,由于经济和政治实力制着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游体,接经济已经发生h大测e

4、nOED.21.在转移,料中国引展了这次安事,在整个2世纪的街10年,它持续维待病量的经济博长,甚至当世界的其他国家遗受严重经济衰退之告,包括无期的02000 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时,也是如此,OECD还性咨到,部分变年是基于贸易和投资的增加,以及发展中国家,包括许多正洲的发展中国家普遍的互相援助(aids flows).亚洲拥有丰富的人力资票200年几平占了世界人口的1/3(见表2.1)。它还囊括了所有层次的经济体:低收人国家(孟加拉国、東埔寨、中国、印度巴基斯坦、越南),中等收人国家(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高收人国家(马来西亚,泰国)和高度工业化国家(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韩国,新加坡)1

5、这种情况与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城市化半相匹配(年均2.3%与2%之比)(UNESCAP,2010). 2008 年,虽然业洲约4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区,但城市化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仍有很大差异,澳大利亚有近89%6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而整个密克罗尼西亚岛国的城市人口不足5%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半密切相关区过来也有助于塑造亚洲城市体系中占主要地位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就业机会的量和质(见第4章)。 迄今为止,城市人口的增长比自然人口增长(1%施了香以上(2 4%),其中最大的份额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结果。这种状况刺激了特大城市的兴起(居住人口大于1000万),世界十大城市中的两个在亚洲:东

6、京和上海。另一个十分确定时趋势就是扩展的城市地区数量稳步增加,它们把以前作为独立行政头体的城市和乡镇加以合井:例如,大曼谷市囊括天津和相邻的河北有的曹在的大北京都市湖、大雅加达市大马尼拉市,大 上海地区和大东京地区。2007年亚洲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变化中的服务业景观 亚洲城市化的步伐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仅仅30年的时间,亚洲的城市人口增加了260%(5.6亿),预计在未来的30年还将增加250%(14.5亿)(APMCHUD,2010),在经济上迫切需要为这种人口状况提供足够的基础设施和就业岗位这就是最低的挑战。上一本文集概述了在特别重视服务业作用的宽话的全球背景下,亚大地区的经济状况Dmie

7、ls等人205DBnics,2005).总就业中服务业的份额在国与国以及城市与其他地区之间仍有差别,有些国家仍然酒过进口获得多于出口的服务。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这样老牌的全球金融中心以及如事律宾那样资全回策高的国家,情况比较例外(表2.2).整个亚洲经济和城市化水平的多样性还源自于其人口统计、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的丰富的多样性,本书的许多论文对这些面向全球的大城市作了重点描述,其清晰性无人出其右。以中国为例的服务业的景观中国服务业景观图 (一)服务业成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压舱石”。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275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6%,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

8、到54.3%,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5%,较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到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速已经连续24个季度超过第二产业、连续25个季度超过GDP同比增速。上半年和6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均同比增长8.0%,可见服务业经济活动的短期运行态势良好。今年6月份全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达到54.0%,高于上年同期0.2个百分点;互联网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商务活动指数持续高于60%;可见服务业处于较高景气水平,企业对未来市场发展的预期也较好。中国服务业的状况 (二)新兴服务业成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新引擎”。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

9、前5个月,全国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的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8.1%、17.5%和15.4%,增速分别较上年同期快2.4个、5.0个、4.5个百分点,分别较全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快4.8个、4.2个和2.1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均属新兴服务业“密集区”。上半年二者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30.4%和9.7%,分别快于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速22.8个和2.3个百分点。互联网相关服务业成为推进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生力军”,甚至带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升级的“先行官”。服务业与第一、第二产业融合发展,服务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日益成为培育

10、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途径。 (三)规模以上企业成为服务业提质增效升级的“领头雁”。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3%,增速快于上年同期0.2个百分点。前4个月全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长8.4%,10个服务业行业门类全部盈利,且全国东、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均同比增长14%上下,东北地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也同比增长8.3%。今年前5个月,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全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9%,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市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企业实

11、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71.5%。 (四)服务需求较快扩张拓展了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新空间”。近年来服务消费快速增长,成为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的突出亮点。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9%,人均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其他用品和服务消费分别同比增长6.2%、7.2%、19.7%和7.1%;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0.1%。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上半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上半年全国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8%,增速分别快于全国和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0.8个、3.0个百分点。 (五)服务业成为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头戏”。近

12、年来服务业一直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活跃带”,也是深化对外开放的“热点区”,推进服务业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今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提出了我国扩大开放特别是服务业开放的系列重大举措。今年上半年相继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同意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批复(国函201879号)、国务院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19号)和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等政策文件,推进服务业改革开放的步伐明显提速。今年前4个月,我国服务贸易逆差56

13、01.3亿元,但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商业服务分别实现服务贸易顺差513.2亿元和509.3亿元。可见,部分新兴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成长。中国服务业增长趋势中国推动服务业发展的注意事项一、按照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服务业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二、促进服务业开放政策更好落地,统筹推进服务业对外对内开放和交流合作。三、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为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决策支持。1991-2007年亚洲所选国家服务业在总就业的份额()和2008年服务贸易差额国家或地区1991年1995年2000年2007年会贸易差额2008年中国12.31516.7-11812中国香港64.

14、372.479.485.647242日本58.760.663.567.5-21889中国澳门57.767.671.678.8-韩国47.754.361.266.7-18975柬埔寨-17.7-印度尼西亚31.437.637.339.9-12741老挝-11.1-3.6马来西亚45.847.749.556.749缅甸-菲律宾38.740.346.548.81438新加坡64.568.565.976.24002泰国25.329.433.637.5-12992越南-22.3-925 始于 2008年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温制了全球性的增长,而且世界金融重心开始脱离北美和西欧,这些地区遭受的经济重创甚于20

15、 纪90年代的全球性衰进,例如,中国有巨大的储备,足以借贷给美国:亚洲经济和财政实力是制造业成功的函数:其中,中国.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名列前矛,而且.服务业也已日益成为亚洲经济实力的来源,这在21世纪初已是显露头角,从面加强了新加坡、香港和东京的强势地位:紧随着的还有新兴的金融中心上海和北京。为了论证这种重要转变,需要审核下自2007年以来为全球70多个金融中心定期编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伦教城公司210.伦教和纽约直在抢夺第一 第二把交椅。 为了论证这种重要转变,需要审核下自2007年以来为全球70多个金融中心定期编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伦教城公司210.伦教和纽约直在抢夺第一 第二把交椅

16、。 它们是拥有全球影响力以及水平和垂直业务(broed & dep)的老牌金融中心,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与东京属于同集团,提供跨国的水平和重直的金融服务(现表2.3.诚然,自2007年GFCT发布以来,按11 000的标度计,伦敦和纽约始终得分770 790.而且有意思的是.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从2070年的得分670690上升到2010年的730-735(伦敦城公司.2010).亚州有两个新兴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的竞争者:上海和北京,还有不少经营跨国(常常在亚洲内部)和地方业务的中心.如首尔、深圳,雅加达或大贩。曼谷和科伦坡列为新兴的跨国金融中心。深圳的出现也许是亚洲金融中心兴起中最显著的特征了:按照

17、部门细分(见表24).深圳在金融业务上排名第七,超过上海,在保险业务上接名第四.远超上海.北京和台北。早在1980年,深圳被指定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这就人大吸引了毗邻的香港进行商境产业投费从面推动保圳进人世界上快速发展的城市之一,在珠江三角测地区占有主要位置.招提大量高技术公司总部和作为支持性基础设施的全融和保险公司在此落户。毫无疑问,深圳这类城市的迅猛发展是与重断经济普遍地,特别是大城市经济转向服务业有关。在某种情形下.中国香港这类城市的服务业已经填补了“空心化过程所留下的空间。其制造业已移向临近的大中华地区(特别是广州和珠江三角洲),代之以制造业的管理功能和零售,进出口服务和金融服务。亚

18、太地区金融中心分类业务范围水平和垂直业务相对水平业务相对垂直业务新兴全球领军者多元化专业化竞争者香港、新加坡北京、上海跨国既定业务多元化专业化竞争者东京首尔深圳,台北曼谷、孟买当地参与者多元化网点发展中大阪雅加达、马尼拉前十位亚太城市(按产业部门次级指标计)排名资产管理金融业务政府和监督保险专业服务1香港23香港香港新加坡新加坡4新加坡新加坡香港深圳香港5东京东京东京新加坡6上海7上海深圳北京8上海910北京台北 有不少迹象表明,亚洲城市向服务业的转移仍保持着十多年前初现的那种势头。正如赫顿所述服务产业对城市(特别是大都市8)发展的意义不仅在于增长率的衡量,更重要的是促成了综合性的变化过程时支

19、1它们+还深人地参与了地区结构、大都市空间经济和城市形式的改造CHuton.2004;3魅银还不无防益地对亚洲城市服务业增长的影响做了分类。第一,服务业推动了城市(以及地区,甚至国家)的发展。首先是先进的生产商服务。第二,服务业对城市内区域/地区(orens disricts)课尽的内在形式,以及一般意文上的城市空间经济产生直接和问接的影响。第和第四个影响涉及由第产业发展所产生的社会阶层,形态和日常生活变化的问题。第五。在某共方面也是上述几点的结果,即服务业改变了亚洲城市形象和身份以及改变了处于其中的个别地区地方(istnits/loales)的方式。 不过重 要的是应认识到,这些只是大趋势中

20、的子趋势,它逐步地请喝品来:并可能发扬光大kiYymud and Nabs.2000随着服务业在亚洲城市经济中份断的增加其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朝着诸如法律、会计和销售服务等高附加值的“既定”活动发展。但是,在本书语境中最重要的,指的是围烧软件开发.电子出版、电影和电视制作、设计服务和多媒体等”展列快速发展和多样化的活动。它们是套产生有形成无形的创意或艺米产品的市场和成公共活动:以多种方式描述为文化成创意产业,它们具有利用文化资产和知识型货品和服务(传统的当代的)的生产进行财富创造和收人生成的潜.-西目它们的共性是,它们都利用创意文化知识和知识产权生产 具有社会和文化意义的产品和服务(UENEC.

21、2051.481这些创意型服务产业不仅为亚洲城市的服务业形象增奉了新的维度,而且成了改造这些城市的内部结构及其与国内国际市场外部关系的工具。优素福和锅岛(Yusut and Nabeshim.2005)评违道,这种趋势载励进步开放贸易,减少限制性的管制措施,促进亚洲城市内部和相互间的竞争。同时,它还提出了创新的速度问题,因为创新与可供的有技能的人力资源有关,所以创意型服务业对有技能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一、创意型服务业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又称创意工业、创意经济等。创意产业理念可以追溯到德国经济思想家熊彼特(Schumpeter),早在1912年他就明确指出,现代经

22、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经济学家罗默(Rohmer)也在1986年撰文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英国将13个行业确认为创意产业: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工业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创意产业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均十分关注创意产业的发展。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高达220亿美元,并正以5%左右的速度递增,在创意产业先发国家,增长速度更快,如美国达到14%,英国达到12%。 据国际智慧财产权联盟1998

23、年的报告显示,1977-1996年间,美国核心版权业(Core Copyright Industry)增长率是经济增长率的三倍,1996年出口额已达608.1亿美元。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政策性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2001年,其创意产业产值达1120亿英镑,占GDP的8.2%(仅次于金融服务业)。行业就业人口为195万,占总就业人口的4.3%。1997-2001年间,年均出口增长率达15%,几倍于其他行业的出口增长速度,创意产品生产仅次于美国。芬兰、瑞典、新西兰等的创意产业也有长足的发展。 日本 日本在2000年的电影与音乐创收分别列世界第二位,电子游戏软件居世界第一。韩国政府在1997年对这

24、一新兴产业进行扶助性介入, 2002年其产业规模达157亿美元,海外出口5亿美元,占世界市场份额1.5%,并计划2007年实现海外出口100亿美元,达到世界市场份额的5%,跻身世界创意产业5强。新加坡早在1998年就将创意产业定为21世纪的战略产业,目标是要使之成为“新亚洲创意中心”、“一个文艺复兴的城市”、“全球文化和设计业的中心”等。 香港 香港是我国创意产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地区。“香港创意产业基线研究”表明,2001年香港创意产业产值高达460亿港元,占GDP总量的3.8%。2002年全港创意产业企业3万多家,从业人员已愈17万。1996至2002年间,虽然经济整体衰退,但创意产业年均增长

25、率仍达6.1%,成为香港现代服务业最重要的生长点。内地的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创意产业的发展也较快,形成了一些区域性的创意产业链。如北京的大山子艺术区、上海的泰康路艺术街、深圳的大芬油画村等,已受到世人关注。但总体来说,我国创意产业尚处于相当稚嫩的萌芽期。 上海 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新常态下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抓手,是推动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重要途径。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等战略,进一步推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

26、、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品牌之都建设,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上海市文化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等,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把握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战略,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围绕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目标,按照“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要求,以创新融合为发展主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消费需求和品牌建设为抓手,以知识产权保护利用和人力资源开发为保障,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在上海经济转型升级中的

27、引领和带动作用。(二)发展原则1、改革创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体制机制、资本运作、商业模式等全面创新,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保障和维护市场公平竞争。2、融合发展。在制造业、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融入文化创意元素,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跨产业、跨部门、跨区域渗透融合,推动文化创意设计与城市主导产业和功能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产业集群、城市功能协同提升。3、聚焦突破。聚焦重点产业,扶持时尚创意、工业设计等对传统产业带动性强的产业,提升媒体艺术、建筑设计、咨询服务等优势产业能级,培育壮大网络信息服务、新媒体等新兴产业;聚焦重点品牌,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原创能力,做大做强品牌和创新主体。4、开放合

28、作。抓住上海自贸试验区开放机遇,充分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平台功能,对接高标准国际贸易投资规则,进一步提高创意设计市场开放度,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服务贸易,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原创自主品牌“走出去”;积极形成国内跨区域的合作交流格局,促进产业和市场要素流动、集聚、辐射。5、人本发展。坚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人的自身价值实现相结合,营造建设文化创意氛围浓厚、自然生态优美、生活便捷度高、自身价值易于实现的高品质创作、宜居环境,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各类文化创意人才的创造活力。(三)发展目标形成结构更优化、特色更鲜明、布局更合理、优势更突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产业辐射带动效应更加强

29、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速2-3个百分点,2018年末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2.6%,为“十三五”末占比超过13.0%奠定坚实基础,支柱产业地位更加稳固。建成十余个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百余个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千余个文化创意楼宇和众创空间互为补充的载体格局,培育50家国内外知名的文化创意企业和集团,构建30个专业实效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创意、创业中心,有力推动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品牌之都建设,有力推动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的重要节点城市建设,为上海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文化大都市提供强力支撑。二、主要任务(一)文化艺术类产业原创力激发行

30、动(二)创意设计类产业驱动力升级行动(三)时尚体验类产业吸引力增强行动三、重点举措(一)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二)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融合发展(三)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贸易融合发展(五)推进文化创意与城市宜居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六)推进文化创意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七)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多层次品牌体系建设(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九)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国内外合作交流(十)推进“十、百、千”产业载体建设工程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和推进机制(二)加大政策落实和创新力度(三)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四)优化产业发展市场环境 在亚洲城市近期

31、的产业创新和转型中,优先原则仍处于主宰地位,表现在生产、消费和景观的文化经济的形成中。城市的历史强势地位已为新兴产业、专业劳动以及文化生产和文化展示的空间和地方带来了优势。第一,首都城市中的王室和贵族对高技能的艺术家、设计师和手工艺人有着持久的需求(见本书和子有关京都的一章)。第二,亚洲城市集聚经济的发展和制造业经济的兴起带来了创意产业、企业和劳动力的集聚。创意型产业的影响 创意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整体性、独特性和发展品味及人居环境的创造起着重要的作用“创意城市”或“文化立市”成为众多国际性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如欧洲各国首都和大都市通过文化活动、体育赛事以及城市营销等创意活动来塑造国际化

32、形象,引起国际媒体的关注。数百年来,巴黎和伦敦为欧洲文化首府的头衔展开激烈的竞争,借助于大型的文化项目确定其在欧洲的文化统治地位。又如英国工业城市格拉斯哥希望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改变自己的形象:1990年成功申请到“欧洲主要文化城市”的头衔,1999年又申请到“英国建筑和设计之城”的桂冠,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来促使城市的产业结构转换和在城市竞争中崛起。创意产业的兴起领航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 价值可分为使用价值和观念价值,科技创新是增加了服务业产品的使用价值。而创意产业对现代服务业的最大贡献,是以创新为依托,将观念价值融入产品和服务,迎合人们对观念价值日益增长的需要,使许多关联产业增值(如与房

33、地产的结合能形成文化地产的优势),从而产业结构得到升级优化。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统计,美国每一美元的创意产品消费将为地方经济带来1.7美元的收益(旅游、餐饮、旅馆等)。另据国际观光委员会2002年的估计,新加坡每1元的创意活动消费可带动1.8元的其它收益。 在某些情况下,文化生产的场所以惊人的速度从一个地方利益和国家利益有争议的危险场所转变为官方指定的文化区域,如上海苏州河地区,这种现象表明了跨越空间的创新、转型和政策模仿的步伐十分迅猛。20022008年创意产品进出口的年增长率项目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世界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手工艺品11.57.54.44.38.75.4视听产品9.315.

34、66.72.77.26.1设计12.917.711.99.112.511.1新媒体19.021.71.715.18.916.6表演艺术28.626.016.514.917.816.8出版17.919.15.55.47.38.5视觉艺术11.926.213.011.212.812.8全部创意产品13.617.910.09.211.511.2 亚洲城市的经济状况朝着创意服务和创意产品的转向提供了城市和地区的发展机会。但是。这些城市最终的形式和结构,与转向由金融服务高级企业和专业化服务企业的公司总部或制造业跨国公司为主的服务经济的城市可能不同,理解这点至关重要。一般而言,创意活动与服务业相同,得益于

35、集聚经济和对个别企业的生存增长和创新能力都至关重要的各种不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互动。这些现象常转化为电影、软件或广告等相关活动集群,因为“企业集聚在一起,能够利用其空间上的相互联系性,能收获劳动力市场在空间上集中的多种好处,可以开发丰富的信息流和创新潜力,这些在有许多不同专业化县有互补性的生产商集中的地区都可收”(2.000热南大多数创意企业都是中小型的,它们大乡对空间/设施(poelmnt的形象名气的要求并不高,面更多地要求便宜,具话,不账长,粮金低的办公室/仓库/工等设施,而金融和某些服务型业游求的正是高质量高楼大厦品费的办公场地由此推断,这种业对地段的需求与银行金融服务业的要求并不一效,

36、如聚经济的效是和形或都强测城市中心位置的重要性而且是比较外用的中心位置。二、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细分有两大类,一类是中间服务,即为生产服务;一类是生活服务。创意产业较多集中在第一类,其增值性高、附加值大,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更有效。如在上海、北京等地兴起的创意产业园,通过辐射效应推动了旅游、租赁、餐饮等相关产业联动发展。上海众多老厂房里诞生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如泰康路卢湾8号桥、广告湾、长宁时尚园、徐汇慧谷园等,其各类设计处于产业链高端,对成百上千家不同行业企业起到巨大的服务带动作用。 现代服务业是第三产业。包括:1、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2、为生产和生

37、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3、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研事业,生活福利事业等。4、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现代服务的特征:一新:新服务领域适应现代城市和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突破了消费性服务业领域,形成了新的生产性服务业、智力(知识)型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新领域。二新:新服务模式现代服务业是通过服务功能换代和服务模式创新而产生新的服务业态。四高:高文化品位和高技术含量;高增值服务;高素质、高智力的人力资源结构;高感情体验、高精神享受的消费服务

38、质量。 亚洲城市的服务经济中创意产业的重要性不断增加。这反映r“在这个日益充斥着影像,声响、文本和符号的世界里对文化生产、消费和贸易的整体格局的重M(UNCTAD,2008:1).这种现象都是全球化大潮、相连性和时空收缩所数,从而使得知识和创意普避地被视为产生发展红利的工具。尤其在城市这个创意(或文化)产业获得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地方。“创意经济”这个相对新的概念现在已被列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创新中的主要因素,井延伸用于它们的主要城市。至关重要的是。“倘若有效的政策到位.创意经济将在宏现和微现层面与整体经济发生模向联系.而且.育发展馆度.为发展中国家跨越式地进人世界经济中新兴的高增长

39、地区提供新的机会(UNCTAP.200856),创意产业涉及服务(和货品)的创造、生产和销售。它们模跨服务业到传统产业的各行各业,常常通过技术和技术密集型活动集界在一起,作为其主要投人,它们特别依赖于知识费本,因此也依赖于服含其中的人力资本。请如建筑、营销和广香这类专业性服务与数字动漫电子游戏广播和被许多人贴上“文化”标签的表演艺术,音乐,图书和节日等活动属于同一类别。其共同的属性就是(需常是密定型)应用创意的技能和专门知识。 虽然在亚洲主要经济体中,国家是塑造产业现代化和转型轨迹的主角,典型地体现在调度旅游业的文化资产的政策组合中,但新文化经济体现的最新的创新活动一开始却是避开了官方的耳目或

40、至少是出现在国家战略政策的夹缝中。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新加坡中国城文化遗产区直落亚逸19世纪50年代的店屋景观被互联网的渗透所改造,代之以新媒体产业的代表性企业以及全套高档消费设施,取代老旧企业的活动频频进行,所有的外观都酷似“新经济”的印记,我们在旧金山的南市场、伦敦的肖尔迪奇、温哥华南中心区的耶鲁镇等地都能观察到这种现象。 对于许多当前代表着亚洲城市化历程中特定城市发展和全球性城市形象方面杰出典范的城市,欧洲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在其成长中都有着重要影响。(二)亚洲城市转型经济转型 经济转型(transition)或经济转轨(transformation)是指一种经济运行状态转向另一种经济运

41、行状态。这种转变有四个关键要素:转型目标模式、转型初始条件、转型过程方式和转型终极条件。其中,转型目标模式以及所谓渐进和激进两种转型方式的比较已是人们熟悉的命题,而对转型的条件研究却有所忽略。 实际上,初始条件转变为终极条件非常重要,不同的经济运行条件必然会导致不同的运行路径依赖,产生不同的结果,也对目标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探讨经济转型之前,应分析“转型”一词的词义。“转型”作为一个基本概念,最初应用在数学、医学和语言学领域,后来才延伸到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布哈林在研究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曾首先使用了“经济转型”的概念。 对经济转型的表述及研究的侧重点均有不同,中文文献往往以“改

42、革、转型、渐进和转化”来描述。就经济转型的概念而言,经济转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变化。具体地讲,经济转型是经济体制的更新,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结构的提升,是支柱产业的替换,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经济转型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一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会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即使是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经济非常发达的西方国家,其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也并非尽善尽美,也存在着现存经济制度向更合理、更完善经济制度转型的过程,也存在着从某种经济结构向另一种经济结构过渡的过程。我国城市经济转型的缘起 1978年前,中国实行

43、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经济状况处于相当困窘的局面,这里有历史的原因。但更突出地暴露出体制自身的弊端。当时,世界发达国家收入的平均水平是8100美元,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是1160美元,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是520美元;按当时的汇价计算,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30美元,而农民的人均收入只有191.33元,折合成美元还不足62美元(还有一种说法是人均总收入152元,人均纯收入134元)。中国贫困人口及低收入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一半。与国际发展差距的急剧扩大和国内吃不饱饭、饿肚子的严酷经济现实,决定了中国经济改革一个最为根本的主题即寻求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发展。这个主题被邓小平同志提高到社会制度

44、的层面,精辟地概括成“贫穷不等于社会主义”;表现在改革开放的政策高度,被中共中央的决议界定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的基本国策;从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来看,这个主题基本贯穿了转型和改革的整个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是服务于这个主题;而最终衡量转型成败的标志仍然是这个主题。 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经济改革的三个衡量标准,最核心的问题仍然是经济增长。虽然寻求经济增长是转型国家改革的共同出发点,但把经济增长作为衡量改革成败的标准,而不是把建立市场经济制度作为衡量改革成败的标准,是中国和其他国家转型道路的根本差别。也许,正是这种完全务实的态度,才避免了出现类似苏联、东欧转型国家

45、市场经济理性建构主义的风险。中国的经济转型始自农村,中国农民包产到户、分田单干的首创精神,完全是经济困顿、吃不饱肚子的现实所逼。这似乎带有典型的局部改革的特征;但事实上,中国的改革一开始就带有全面改革的战略意图。只不过这种全面改革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而完全是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出发的角度,摸着石头过河。从案例的角度认识中国经济转型道路,最为直观的办法是对中国的改革过程按发展阶段进行实证考察。我国经济转型的分类状态划分按转型的状态划分:分为体制转型和结构转型。经济转型背后的三大主题投资机会体制转型指从高度集中的计划再分配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体制转型的目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制度创新。结构转

46、型是指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结构转型的目的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在转型过程中改变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和区域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供求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等等。因此,结构转型又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技术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结构调整等。另外,有的学者把经济转型的状态分为四类:经济体制转型、发展战略转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经济结构转型等。我们认为,无论怎么划分,经济转型都不外乎体制转型和结构转型两种类型。速度划分按转型的速度划分:分为激进式转型和渐进式转型。激进式转型。指实施激进而全面的

47、改革计划,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尽可能多的改革。大多数学者把俄罗斯和东欧“休克疗法”的经济改革称为激进式转型。激进式转型注重的是改革的终极目标。渐进式转型。指通过部分的和分阶段的改革,在尽可能不引起社会震荡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实现改革的目标。多数学者把中国“摸着石头过河”的经济改革称为渐进式转型。渐进式转型注重的是改革过程。转型阶段 在某种程度上,全国新一轮经济转型浪潮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转型的延续和发展。因此,要研究当前中国的经济转型,必须先研究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转型。改革开放后,中国从计划经济迈向了市场经济,阶段性过渡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特征。有专家认为,中国的经济转型一开始并不是朝

48、着市场经济发展,通常采用“先试验后推广”和“不断调整目标”等做法。总体上讲经济转型是渐进的,但在某个阶段也有激进的性质。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经济的自由化、市场化、民营化和国际化。 其一,在经济自由化的过程中,中国经历了一个从农村到城市的渐进式改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使用权,以放开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为核心的改革,使国有企业初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同时也使非国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其二,经济市场化的改革将国营企业推向了市场,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展开竞争。 其三,经济民营化改革强调了产权的重要性,允许了经济更

49、大程度上的经济自由,各种所有制的竞争,使非国有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 其四,经济国际化的改革,使中国经济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同时能够面对世界新经济的挑战,逐步向国际经济一体化过渡,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中来。经济转型环境的新变化 从国内看,经济转型环境有两个值得重视的变化。一是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正在或将要发生新的变化,主要是指成本上升和要素组合变动。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劳动力、土地、矿产资源等这样一些经济增长的基础要素成本都在上升,传统行业及其增长方式的利润空间已经逐渐变小。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加上储蓄率在逐步下降,过去长期支撑经济增长的高投资模式将难以为继。二是

50、经济增长面临的国内舆论环境在发生变化,信息传播和社会评估十分活跃。互联网、微博、博客等新媒体,把经济转型不到位的许多信息都第一时间公布出来。此外,学术界和社会团体组织的与经济转型有关的各类评估也相当活跃。还有一些社会调研机构都在不断地发布与经济转型有关的评估结果。尽管这些结果不能决定各地干部的升迁,但是它能形成一种舆论环境,逼着政府进行反思,进而推动政府加快转变职能。 从国际环境看,也有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动承诺。对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影响和教训,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反思,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等等。也就是说,面对国际金融

51、危机的冲击,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我国的经济转型步伐必须要加快,政府相关的职能必然也要加快转型。我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的碳排放比2005年要下降40%至45%,这是我们主动承诺的减排义务。然而这个承诺对我国经济转型又是一个压力,例如“十二五”时期单位GDP的碳排放就要下降17%,这个约束性指标与我国的减排承诺是有内在联系的。在实施中还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研究,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分配到各个省应当是多少,如何区别不同省情,怎样才能完成?这确实会对政府转型带来新的考验。二是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市场重心可能发生转移。我国现在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出口工业面临激烈竞争,

52、原有的市场份额有可能会重组。我国面临着全球经济格局所发生的深刻调整和市场重心的转移,逼迫我们加快转变粗放的出口增长方式,进而要求政府加快转变涉外经济管理职能。在这种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反思对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关系的认识。曾经比较流行的观点主张建立“小政府、大市场、大社会”,现在看可能是不够准确的。比如公共服务,当前,社会大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远远超过过去任何时候,在这个时候强调公共服务领域实行“小政府”是否合适?如果依靠“大市场”,在公共服务的提供方面,市场是可以起作用的;但市场再大也代替不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最终平衡公共利益、实现社会正义,不可能靠市场。再说“大社会”,社会领域的许多事情无疑

53、需要发达的社会组织、基层群众自治、民主参与来处理,政府无疑也需要依托它们,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但是分散的社会再大也替代不了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所以,要依托活跃的市场和广泛的社会参与,建设有限的政府、有效的政府和有责的政府。 无论是传统工业城市,还是资源型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面临转型问题。城市转型是城市发展方向的重大转折和发展模式的大变革。世界许多先进的城市,如英国的伯明翰、美国的芝加哥、日本北九州和夕张、新加坡等,它们在发展中都曾面临过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城市建设等全面调整与转型的问题,其成功的做法和经验,能给我国诸多城市转型发展带来一些借鉴和启示。模式一;伯明翰-从矿业化城市转向以服务业

54、为龙头的城市 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位于英格兰心脏地带,是一座典型的矿业城市煤炭城市。曾享有长达约一个半世纪的“世界工厂”名声,从18世纪起到20世纪70年代,伯明翰附近的煤矿区,一天到晚烟尘弥漫,因而获得了“黑乡”的称号。市中心的街道很少见到行道树或绿草地,建筑凌乱没有规则,墙体脏得到处是斑驳的黑色。在20世纪最后30年,伯明翰赖以繁荣的传统工业急剧萎缩,制造业工厂一家接一家被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廉得多的英国海外。制造业大势已去,不仅无法再成为伯明翰经济发展的龙头,反而成为经济发展的累赘。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伯明翰被迫开始了向非工业化城市转型的漫长历程。 虽然20世纪前后,整个国家的城市

55、体系在增长和经济专业化上已有重大的扩展,但如伦敦( Hall,1998)、巴黎(Harvey,2003)和纽约( Sassen,2001)等大城市的优势地位所证明的,城市体系的优先原则对西方城市的命运仍是至关重要的。在此,我们可以引用一些重要的实例,19世纪时,在英国北部和米德兰地区,利物浦、曼切斯特、格拉斯哥和伯明翰等大工业城市已经兴起; 布林是伯明翰城市改造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一个工业化城市转变成以服务业为龙头的非工业化城市。在改造中,伯明翰市政议会不单单考虑经济转型,也把市政和文化建设视为转型的重要内容,双管齐下。布林商业街位于伯明翰市中心,相当于北京的王府井,于1964年5月竣工,是一

56、组典型的20世纪60年代风格的水泥建筑,冷、空、大、硬。如今的布林,却成为伯明翰非矿产业、非工业化转型的重大标志。2003年9月,经耗资5亿英镑(1英镑约合1.64美元)的改造,上百家品牌店、热闹的可供文艺表演的广场、食品铺、咖啡室和娱乐中心等等,错落有致,使城市焕然一新。仅布林的重新开张,就为伯明翰新创造了8000个服务业就业机会,预计每年将为伯明翰带来1.8亿英镑的收入。模式二;芝加哥-从商业贸易和制造业经济结构转向多元化经济体系 芝加哥是美国老工业城市之一,历史上芝加哥经济结构的主要基础是商业贸易和制造业,尤其是重工业,位于城市南部的钢铁工业、金属加工和机械制造业,以及市区的食品加工、印

57、刷业历来是芝加哥的经济支柱。但是,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美国工业结构的转型,重工业的重要性日益下降,就业岗位大量减少,1967年到1982年制造业就业减少了46,有1/4的工厂被关闭。面对复杂的城市经济、社会问题,芝加哥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对策实施产业多元化战略,进行产业调整、转型与升级,到20世纪90年代芝加哥基本完成了经济调整与转型,重新复兴。 芝加哥经济转型的主要措施为:吸引投资,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作为一个国际城市,芝加哥大力吸引外资,到1998年底,芝加哥地区共有外资企业3400个,提供就业岗位24万个。除了外资,芝加哥也成功地吸引了不少本国跨国企业。值得注意的是,芝加哥致力于引进新

58、兴高科技工业中的管理、研发、营销等价值链高端部门。如波音飞机公司的总部原在西雅图,但当芝加哥政府得知波音公司为了接近市场而有意迁往美国中部地区时,主动向波音公司提出优惠条件,终于使波音总部迁入芝加哥。波音总部的迁入为芝加哥带来了300多位高级市场管理、项目开发专家。 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芝加哥政府在分析原有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提出重点发展第三产业。芝加哥充分发挥并加强了传统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大力发展商业贸易、金融业、会议展览及旅游业,使服务业成为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在经历了数十年的经济结构调整以后,芝加哥逐步建立了以服务业为主的多元化的经济体系。1990年至2002年期间,芝加哥服务型经济的重要

59、地位急速提升,使其在商务服务业领域的表现毫不逊色于纽约,10年间服务业就业岗位总量增长了82,达到56.58万人。立足传统优势工业,调整制造业产业结构。在经济调整过程中,芝加哥并没有因为追求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而完全放弃传统制造业,而是重点扶植如包装工业、食品加工及金属加工等传统优势制造产业,不断调整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模式三;日本北久州和夕张-从煤炭产区转换成高新技术和旅游中心 北九州市是1963年2月由各有悠久历史的门司、小仓、若松、八幡和户5市合并而成,同年4月成为行政都市。北九州市人口106万,为九州岛北部重要的工业区和交通中心。九州是日本著名的煤矿产区,为推动经济转型,日本政府用了1

60、0年左右的时间,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相关配套措施,对九州地区煤矿实行全面退出的关闭政策,将该区域转换成高新技术产业区,这是国际上煤炭城市转型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日本在推进北九州产业转换过程中采取了4个主要措施从企业角度推动。对开发区内安置煤炭工人及其子女就业的企业给予补助,视用人比例的高低给予差别优惠。从政策法规给予保证。发布了煤炭产业合理化临时措施法、煤炭离职人员临时措施法、产煤地区振兴临时措施法和煤炭对策大纲等。从人才培训工程角度落实。对失业煤炭工人实行免费培训,培训后帮助其介绍再就业。对原煤炭生产场地进行复垦改造。将关闭的煤炭生产矿井,改造成旅游景点、科普教育场地,使之继续发挥作用。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