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概述概述_第1页
公共管理概述概述_第2页
公共管理概述概述_第3页
公共管理概述概述_第4页
公共管理概述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共管理(gunl)基础学时:32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与撰写论文相结合的方法。平时(pngsh)考核成绩占50%,撰写论文占50%。最终成绩即平时成绩 + 撰写论文。共九十五页课程(kchng)简介公共管理基础是研究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突破了原有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界线的一门新型学科。它具有科技整合的特点,是将当代经济学、管理学、政策分析(fnx)、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融合到公共管理之中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共九十五页课程内容主要研讨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发展、公共管理的原则、公共管理的职责以及如何在公

2、共管理的发展和变革中认识公众的需要和为公众利益(ly)服务、完善公共部门管理等。具体还包括全面质量管理、公共政策与管理、战略管理等知识的学习。共九十五页课程(kchng)安排章节教 学 内 容公共管理导论公共管理的概念和特点公共管理的产生和发展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组织政府的基本职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作用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概述战略管理过程战略规划管理战略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共九十五页课程(kchng)安排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和主要内容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和对策国家公务员的管理案例分析社会保障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社会

3、保障的国际经验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与完善公共服务中的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内涵绩效的评估绩效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案例分析公共管理中的责任和伦理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公共管理的责任机制公共管理中的职业伦理案例分析共九十五页课程安排(npi)与要求 一、力图使大家对公共管理学形成一个比较完整(wnzhng)的概念;课程内容选择的指导思想二、选择重点、核心内容; 三、结合当前政府工作实际,选择相关度较高、比较有实践意义的内容。共九十五页参考资料1楚明锟. 公共管理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2顾建光著.现代公共管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 欧文E休斯. 公共管理导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 20074. 沈亚平,王骚.公共管理案例分析(fnx),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5.陈潭.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6.金太军.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共九十五页第一部分公共管理学和公共管理热点(r din)难点问题讨论问题:1、什么是公共管理?2、什么是公共管理学?3、当前政府公共管理的热点(r din)、难点问题有哪些?共九十五页公共管理(gunl)学和公共管理(gunl)热点难点问题一、什么是公共管理和公共管理学?(一)什么是公共管理(二)什么是公共管理学(三)公共管理学的主要(zhyo)内容二、公共管理面临的时代挑战共九十五页(一)什么是公

5、共(gnggng)管理? 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或公共事务的一部分,是综合了公共行政的方案设计与组织(zzh)重建、政策与管理规划、经由预算将公共管理进行资源分配、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方法与艺术。一、什么是公共管理和公共管理学?共九十五页 公共管理从产生意义上讲是公共组织的一种职能,是公共部门行使公共权力(qunl),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公共利益的过程。 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gnggng)组织和以公共(gnggng)利益为指向的非政府组织(NGO)为实现公共利益,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共九十五页 公共(gnggng)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gnggng)

6、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与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y mn)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共九十五页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xuk)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xuk)体系。它融合了公共政策、公共事务管理等多个学科(xuk)方向的大学科(xuk)门类。1、定义(dngy)(二)什么是公共管理学?共九十五页 公共管理学源于20世纪初形成的传

7、统公共行政学和6070年代(nindi)流行的新公共行政学,于70年代末期开始因受到公共政策和工商管理两个学科取向的强烈影响而逐渐发展起来。行政(xngzhng)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共九十五页2、公共(gnggng)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区别 我国的行政管理学被定义为研究政府组织及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规律的科学,其研究范围(fnwi)是政府自身的管理以及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管理主体不同,公共管理强调的是全部公共部门(政府为主),不只限于政府组织;行政管理侧重或狭义的指政府组织。共九十五页3、公共(gnggng)管理学学科体系创新基本思路:围

8、绕政府工作(gngzu)构建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政府工作可分为四大类:政府自身建设政府工作重点政府工作创新政府工作难点和热点共九十五页政治(zhngzh)经济(jngj)文化社会常态非常态应急依法行政政府公共管理领导科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生态共九十五页4、公共管理学的特质(t zh)以及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 政府和企业是两种类型的机构组织,二者之间存在界限(jixin):前者是公共机关,后者是经济部门。 企业的动力通常来自竞争,政府则来自种种垄断;企业领导者的行为动机是获取利润,政府领导者的行为动机是提供公众满意的公共服务;企业的大部分收入来自顾客,而政府的大部分收入则来自纳税人。 共九十五页(三)

9、公共(gnggng)管理学的主要内容公共(gnggng)管理者的角色及素质问题 公共管理者担当着哪些角色?公共部门的角色 为什么需要公共部门? 核心差别; 政府的基本职能; 政府治理工具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过程; SWOT分析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形式分类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宪法基本法律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行政措施、决定部门规章内容分类元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价值、方向、程序战略性政策共九十五页 公共政策规划原则: (1)公正原则;(2)人民受益原则;(3)弱势群体利益(ly)最大化原则;(4)分配普遍原则;(5)持续进行原则;(6)人民自主原则;(7)紧急处理原则。 评估

10、标准:效能、效率、充分、公正、回应(hu yn)性、适当性。 共九十五页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标杆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政府(zhngf)流程再造公共(gnggng)管理工具 政府可运用多元政策工具以实现自己的治理目标。 共九十五页 1985年,美国生产力与品质中心正式提出标杆管理的定义:标杆管理是一项有系统、持续性的评估过程,通过不断地将企业流程与世界上居领导地位的企业相比较(bjio),以获得改善本企业营运绩效的结果。 标杆(biogn)管理共九十五页 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md)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可以

11、(ky)概况为四句话十八字,即一个过程,四个阶段,八个步骤,数理统计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共九十五页 一个过程,即企业管理是一个过程。企业在不同时间内,应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企业的每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有一个产生、形成(xngchng)、实施和验证的过程。 四个阶段,根据管理是一个过程的理论,美国的戴明博士把它运用到质量管理中来,总结出“计划(jhu)执行检查处理”四阶段的循环方式,简称 “戴明循环”。共九十五页 八个步骤,为了解决和改进质量问题,PDCA循环中的四个阶段还可以具体划分为八个步骤。(1)计划阶段: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或影响(yngxing)因素;

12、找出影响(yngxing)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影响(yngxing)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计划,制定措施。(2)执行阶段:执行计划,落实措施。(3)检查阶段: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4)处理阶段:总结经验,巩固成绩,工作结果标准化;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 共九十五页 在应用PDCA四个循环阶段、八个步骤(bzhu)来解决质量问题时,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的书籍资料,并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最常用的七种统计方法,他们是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分层图、相关图、控制图及统计分析表。这套方法是以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不仅科学可靠,而且比较直观。共九十五页政府流程(lichng)再造 在引入现

13、代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以“公众需求”为核心,对政府(zhngf)部门原有组织机构、服务流程进行全面、彻底的重组,形成政府(zhngf)组织内部决策、执行、监督的有机联系和互动,以适应政府(zhngf)部门外部环境的变化,谋求组织绩效的显著提高,使公共产品或服务更能取得社会公众的认可和满意。共九十五页 1、政府流程再造是对传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2、政府流程再造体现了以“公共需求为导向(do xin)”的核心理念; 3、政府流程再造是多向互动的系统工程。 政府流程再造(zizo)的基本内涵共九十五页 政府流程再造尽管源于企业(qy)流程再造,但由于再造主体、客体

14、和环境的不同,导致政府流程再造不可能是对企业(qy)流程再造的简单模仿和移植,必须在“公共性”的基础上呈现特有的属性:1、再造主体和目标的公共性; 2、对象需求与绩效评价的多样性; 3、再造环境的复杂性与再造过程的长期性。 政府流程(lichng)再造的特性共九十五页公务(gngw)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财政管理其他(qt)公共部门的管理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管理、国库管理等公共企业的管理非政府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取代人事管理公共组织管理公共组织中的个人和群体、结构和领导共九十五页二、公共管理(gunl)面临的时代挑战 政府是核心治理者和管理者。但是,政府治理的环境(hunjng)变得越来越动荡、

15、更为不平衡、更为复杂、更为变化多端,公共管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维护宪政秩序、政府稳定、社会和谐问题; 促进并发展民主法治社会、培育公民社会问题; 平衡政府与市场作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问题; 应对全球化的挑战问题; 处理好民族、宗教问题;共九十五页 如何(rh)平衡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问题; 如何(rh)应付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 如何应对腐败,重振公民对政府的信任问题; 如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问题; 如何构建国家与社会的共同治理模式问题; 如何深化改革、调整利益分布问题; 如何重建道德秩序,确立核心价值问题;共九十五页 政府诚信(chn xn)问题; 如何应付(yng f)新媒体的挑

16、战; 虚拟社会管理问题; 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问题; 如何建立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问题; 如何保护、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问题; 共九十五页1、政府监管的适度多元化2、公共服务的适度社会化3、服务机制的适度市场化4、政府间关系的适度分权(fn qun)化5、国有企业的适度民营化6、政府自身管理的适度企业化全球公共管理(gunl)改革的基本趋势共九十五页二、公共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一)加强责任意识,建设责任政府 1、由权利问责到制度问责,由事故(shg)问责到行为问责,由“运动式”问责到经常性问责。高风险(fngxin)职业。官越来越难当,责任越来越大,权利越来越小。安全生产事件、突

17、发事件、群体性事件问责我国责任政府建设现状和主要问题:共九十五页2、我国责任政府(zhngf)建立的三个阶段(1)起步阶段(jidun)(2003年之前)1979年,渤海2号沉船事件。解除石油部长宋振明职务。主管石油的副总理康世恩记大过。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林业部部长杨钟、副部长董智勇撤销一切职务。共九十五页 1995年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rnyng)条例是我国官员问责制度的标志性文件。 2000年,中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中提出(t ch),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自愿辞职、责任辞职、引咎辞职等制度。2001年,南丹县“717”矿难共九十五页(2)问责风暴阶段(jidun)(

18、2003年之后)2003年“非典转折点:启动(qdng)问责风暴。 里程碑事件:2003年,重庆开县井喷事故,中石油老总引咎辞职。 2004年3月,国务院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行政机关违法或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与责任的统一。共九十五页2004年,党政领导干部(gnb)辞职暂行规定颁布。 2004年,北京密云迎春灯展踩踏事故、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 2005年广东兴宁市大兴煤矿透水; 2007年山西洪洞县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相关领导干部引咎辞职。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问责制度的重视。 2005年,公务员法首次以法律形式(xngsh)明确规定了引咎辞职制度。20032007

19、年,问责风暴越刮越大,受到群众赞誉。共九十五页(3)“干部问责年”之后(zhhu)的制度化建设阶段 2008年初,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gngzu)会上提出:“加快实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和绩效管理制度,要把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作为问责重点。”问责风暴持续发力深圳龙岗歌厅920特大火灾河南登封市新峰二矿煤矿瓦斯爆炸三鹿奶粉2008年,仅云南省1148名干部被问责(厅级19人)共九十五页 问责高潮: 2009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行(shxng)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行政问责制度化标志。典型案例:孟学农两次引咎辞职 2003年4月22日,行政问责风暴

20、年,因“非典”事件引咎辞职; 2008年9月8日,干部问责年,山西临汾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尾矿溃坝,11日,孟学农引咎辞职。共九十五页3、我国责任政府建设(jinsh)中的主要问题(1)行政问责存在(cnzi)情绪化、随意化问题; 问责程序启动过于轻率问责形式不科学,责过不相称“打瞌睡”2008年2月,云南某县一副局长会上打瞌睡被免职;2008年9月,四川某县一副局长会上打瞌睡被免职;2008年12月,湖南某市6名干部会上打瞌睡被问责;2009年2月,河北11名问责(7名免职,1名通报,3名降职)共九十五页(2)缺乏对回应(hu yn)缺失的问责; 政府官员不积极回应人民群众(qnzhng)呼声,

21、不积极解决人民群众(qnzhng)提出的问题。 (3)问责主体需由“同体问责”向“异体问责”扩展;同体问责:党政机关自己问责自己的干部。没有把问责主体扩大到人民代表大会。共九十五页(4)问责范围(fnwi)需扩大;有过要问责,无为(wwi)也要问责。缺乏相关规定。(5)政治问责机制不健全; 宪法中规定的政治责任制度缺乏明确细致的程序性规定。如人大具有罢免权限,却缺乏程序性规定。共九十五页(7)被问责官员复出过于(guy)随意;(6)行政(xngzhng)问责的监督机制不完善; 问责启动权力在党政一把手,没有人监督; 如何发挥司法、审计、检查部门的作用,人民群众的作用。 山西黑砖窑事件洪洞县副县

22、长王振俊复出; 华南虎事件,陕西林业厅挺虎派官员享受厅级待遇;共九十五页4、我国责任政府的基本(jbn)内容 (1)我国责任政府体制由人民问责制、政治(zhngzh)问责制和行政问责制三部分组成。 人民问责制:对人民负责是责任政府的首要原则。通过选举形式问责人民追究政府责任; 政治问责制:国家权力机关追究行政机关政治责任的制度人大对政府的罢免权,重大事项的决定权、调查权等; 行政问责制:一切国家机关都实行工作责任制,行政首长责任制行政首长追究组成部门和下级责任。共九十五页 (2)综合考虑我国基本情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改革开放的总体要求(yoqi),建设责任政府可以采取“三步走”战略。第一阶段

23、(2008-2013年),重点(zhngdin)完善行政问责制; 第二阶段,在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上,争取在2020年左右完善政治问责制度; 第三阶段,与我国选举制度改革和完善相配套,在基本实现普选的基础上,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完善人民问责制。共九十五页5、强化公务员责任意识,全面建设(jinsh)责任政府对策 (1)牢固树立责任政府理念(l nin),全面履行公务员责任;实现公务员责任的“四个结合” 将经济增长的责任与社会稳定的责任相结合; 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结合;防止重上轻下,政令不畅,落实不了;共九十五页 将近期(jn q)责任与长远责任相结合 对近期负责,就是要求尽职尽责,

24、干出实实在在的政绩;在有限的任职期间,兴一番事业(shy),谋一方发展,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 对长远负责,就是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避免急功近利、形式主义; 防止重近轻远,重显轻潜,重虚轻实。多做打基础、增后劲的工作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群众的检验共九十五页 将对成绩负责(fz)与对失误负责(fz)相结合 提倡(tchng)善待成功,宽容失败,但不能为推卸责任找借口; 一方面,主动承担责任; 另一方面,严格问责制度,把问责制贯穿到履行职责的全过程。共九十五页 (2)采取(ciq)有针对性的措施,完善强化责任意识的制度环境 把思想(sxing)教育做得更扎实,夯实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尽职

25、尽责的思想(sxing)基础; 把能力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夯实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尽职尽责的能力基础; 把负责任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形成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尽职尽责的用人导向;共九十五页 让问责制成为常态,使不负责任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建立对领导干部(gnb)和公务员不负责任的惩罚机制; 建设指向明确、措施刚性、反映快速的行政问责体系,形成有效监督和约束政府的权力(qunl)机制。共九十五页(3)全面推行行政(xngzhng)问责制“定则(dn z)”和“问责”两个关键环节定则:明确划分行政责任 理顺政府部门职责分工;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职责界限; 推行大部门体制,更好地履行政府责任。共九十五

26、页问责:推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 问责的重点:决策失误、违法行政、执行不力、效能低下、处理和应对突发事件不力; 正确处理:集体负责和个人负责、正职负责和副职(fzh)负责等关系。为防止推卸责任,要集中解决影响行政首长问责的难题:第一,明确责任由主持会议的首长负责;第二,建立重大决策失误的集体辞职制度;第三,建立决策的讨论、辩论、投票的记录和备案制度。共九十五页问责:加强对行政责任的追究第一,强化对政令落实不力的责任追究;第二,强化对行政(xngzhng)不作为、乱作为的责任追究;第三,强化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行为的责任追究;第四,强化对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不力的责任追究。共九十五页 完

27、善人大及其常委会政府(zhngf)及其组成人员政治责任的最重要手段:预算控制权,强化预算审查、批准和控制的职能。 完善人大的罢免权; 完善引咎辞职制度; 完善质询制度; 完善国政调查制度、不信任投票制度等。(4)着手完善(wnshn)政治问责制度共九十五页 (5)进一步强化对行政(xngzhng)权力的全方位监督制度,形成问责合力; 健全司法机关监督问责; 加强和改进行政监察工作(gngzu); 把行政问责和审计监督结合起来; 完善绩效评估和考核制度; 建立多渠道、高效率的公众投诉体系,使民情民意能尽快进入监督机构的视听范围。共九十五页(6)完善(wnshn)行政道德的责任机制 制定公务员道德

28、法; 加强(jiqing)个人伦理建设,完善行政伦理人格; 坚定道德信念,激发道德情操,逐步建立以引咎辞职为核心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自责体系; 同时,建立道德责任机制,确保程序公正和组织信任。共九十五页(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1、政府公共服务体系(tx)的涵义 以政府等公共部门为主提供的满足社会(shhu)公共需求,供全体公民共同消费和平等享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范围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就业服务、基本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基础科技、公共文化、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共九十五页2、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xyo)解决的突出问题 (1)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公共服务职能比较(bjio

29、)薄弱;共九十五页 (2)公共服务的城乡失衡、地区失衡和群体(qnt)失衡现象比较严重; 城乡失衡:占全国总人口56%的农村人口,仅占有(zhnyu)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 地区失衡:西部地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不到全国的20%;群体失衡:流动人口不能享受到社会保障。共九十五页 (3)公共服务投入仍然偏低,适应服务型政府(zhngf)建设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尚不健全; (4)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职责界定不够明确(mngqu),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 (5)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2010年,人均GDP4577美元(29748元),

30、但教育、卫生投入占GDP比重低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共九十五页3、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jinsh)的思路 (1)必须(bx)完善以民生为主线的公共服务职能体系。这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内容和根本标志; 第一,明确公共服务体系的门类、结构和重点。共九十五页基本民生方面:教育、就业、社保、医疗(ylio)、保障性住房、基础设施公共安全方面:社会(shhu)安全、消费安全、生产安全、生态安全促进人全面发展方面: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休闲重点突出、门类齐全、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共九十五页 第二(d r),制定国家层面的统一标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范化,落实公共服务责任制。第三(d sn),制

31、定科学的总体规划。 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衔接; 与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 分阶段、有重点、按步骤。共九十五页(2)必须(bx)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形成完善的组织结构和行政体制(tzh)机制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体制(tzh)基础;纵向:明确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横向:强化公共服务部门建设。共九十五页第一,明确界定(ji dn)政府供给公共服务的主体责任。 国家:国家层面的政策法规,全国性的公共(gnggng)产品、公共(gnggng)服务均等化,宏观统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环境保护等; 省级:执行国家决策,提供本区域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县监管、区域安全和环境保护等; 市县:执行中央和省级方针

32、政策、提供区域公共产品和服务,区域安全等; 乡镇:提供三农服务、化解基层纠纷、维护基层稳定等。共九十五页 第二,形成服务型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加强公共服务部门(bmn)建设。建立(jinl)综合服务平台实行管办分离共九十五页第三,建立公共服务绩效(j xio)评估和行政问责制度促进指标 一级指标:职能(zhnng)和规划、组织和协调、保障; 二级指标:服务队伍建设、资金管理和使用、基础设施维护、整合利用社会资源。结果指标一级指标:社会影响、关键绩效、满意度共九十五页 (3)必须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建设(jinsh)服务型政府的物质保障; 第一,加大财政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严格控制行政经费

33、增长,努力使公共服务支出(zhch)成为财政支出(zhch)的主体。节约型政府 第二,改革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政府财力更多地向农村、落后地区、困难群众倾斜,加大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重点投入,保农村投入,保有效投入共九十五页(4)必须建立公共服务多元(du yun)供给主体和方式 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优势和作用。 努力形成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zzh)广泛参与、方式灵活、效率较高的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共九十五页第一,健全政府(zhngf)购买公共服务机制; 第二,健全政府补贴公共服务机制; 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贷款(di kun)贴息等方式广泛吸

34、引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 第三,健全公共服务民主决策机制; 对重大公共服务事项,事先征求城乡居民意见,严格公共服务项目论证,实施程序公示。共九十五页(5)必须(bx)完善社会管理体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需要实现社会管理在理念、方式和机制三个方面的转变; 理念:向以人为本、加强服务转变; 方式:向政府主导与社会协同、公民广泛参与相结合转变; 机制:向完善(wnshn)利益表达和协调、社会参与、应急管理和社会稳定机制转变。共九十五页 (6)必须培养(piyng)高素质的公共服务队伍,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加强对公务员公共服务服务服务意识、知识和能力的培训。第一,完善(

35、wnshn)专业人才均衡配置机制; 第二,建立一支稳定的村级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共九十五页新公共管理(gunl)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治理理论公共管理(gunl)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共九十五页 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NPM)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行政改革(gig)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新公共(gnggng)管理理论 它以现代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领导者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工资及其他人事行政

36、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 共九十五页 20世纪20年代以来,传统的公共行政遭受到新的外部环境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其近乎刻板(kbn)、僵化的科层体制愈来愈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和知识密集型社会和经济生活,政府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问题和困难:政府财政危机,社会福利政策难以为继,政府机构日趋庞大臃肿,效率低下,公众对政府能力失去信心等,“政府失败”论开始占主导地位。 新公共管理(gunl)理论产生的背景共九十五页 新公共管理则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首先,新公共管理从现代经济学中获得诸多理论依据,如从“理性人” 的假定中获得绩效管理的依据; 从公共选择和交易

37、成本理论中获得政府应以市场(shchng)或顾客为导向,提高服务效率、质量和有效性的依据; 从成本效益分析中获得对政府绩效目标进行界定、测量和评估的依据等等。新公共管理理论与传统(chuntng)公共管理理论的区别共九十五页 其次,新公共管理又从私营管理方法中汲取营养。认为私营部门许多管理方式和手段都可为公共部门所借用。如私营部门的组织形式能灵活地适应环境,而不是韦伯所说的僵化(jinghu)的科层制;对产出和结果的高度重视,而不是只管投入,不重产出;人事管理上实现灵活的合同雇佣制和绩效工资制,而不是一经录用,永久任职等等。 总之,新公共管理认为,那些已经和正在为私营部门所成功地运用着的管理方

38、法(fngf),如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并非为私营部门所独有,它们完全可以运用到公有部门的管理中。 共九十五页 美国学者肯恩和斯泰弗思在政府是我们的一书中明确指出:政府的主人(zh rn)是它的公民。也就是说,公共管理要把公民放在首位,而不仅是从划桨向掌舵的简单的功能转换。美国著名公共行政学家罗伯特丹哈特提出用“新公共服务”的概念来代替“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理论(lln)共九十五页 新公共服务理念(l nin)与新公共管理和传统公共行政管理观念的区别 (1)政府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公民表达和实现他们的共同利益,而非试图在新的方向上控制或驾驭社会。 (2)行政官员必须致力于

39、建立集体的、共享的公共利益观念(gunnin),这个目标不是要在个人选择的驱使下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要创造共享利益和共同责任。 (3)符合公共需要的政策和计划通过集体努力和协作的过程,能够最有效地、最负责任地得到贯彻执行。 共九十五页 (4)公共利益源于对共同价值准则的对话协商,而不是个体自我利益的简单相加。因此,公务员不仅仅要回应顾客的需求,而且更要关注建设政府与公民之间、公民与公民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 (5)政府不应当仅仅关注市场,还应该关注宪法和法令(flng),关注社会价值观、政治行为准则、职业标准和公民利益。共九十五页 (6)公共组织及其所参与的网络如果能在尊重所有人的基础

40、上通过合作和共同领导的过程来运作,更有可能获得成功。 (7)与企业家式的管理者视公共资金为己所有的行事方式相比,如果公务员和公民都致力于为社会做出有意义的贡献,那么(n me)公共利益就会得到更好的实现。共九十五页 “治”的本义是水名,即河流的名称。说文解字(shu wn ji z)中对“治”的解释是:“水。出东莱曲城阳丘山,南入海。”后来引申义为治水,整治,修治。 “治理”含有按照河流的走向进行疏导、修筑加固(ji )堤防,以达到治理河流目的的含义。引导性、开放性、建设性、参与性、良效性:强调良好、安定的意义;治理理论 “管”的本义指称钥匙。 “管理”则更注重通过掌握钥匙来进行控制和统领。权

41、威性、限制性、强制性、垄断性。共九十五页 无论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还是凯恩斯的“看得见的手”,都无法从根本上克服“市场(shchng)失灵”和“政府失灵”二者之间存在的悖论。 治理(zhl)理论突破了“政府中心论”的局限性,扬弃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一条腿走路,将市场、政府以及其他机构看作一个不可或缺的整体,目标是建立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三者相互依赖与多元合作的公共事务治理(zhl)模式。 共九十五页 治理的机制是政府机构和公民组织之间建立的合作互动,公民社会(shhu)主体与政府的地位是平等的,主要通过合作协商、建立伙伴关系、确立共同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权利格局是多元的、平等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 治理概念和理论的提出(t ch),反映了特定社会层面中决策和管理方式的变化,标志着民主化现代化进程正在迈向更高水平。共九十五页 (1)治理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