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电接口作业指导书[图文丰富]_第1页
四电接口作业指导书[图文丰富]_第2页
四电接口作业指导书[图文丰富]_第3页
四电接口作业指导书[图文丰富]_第4页
四电接口作业指导书[图文丰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建赤峰至京沈高铁喀左站铁路CFSG-1标 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四电接口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赤峰至京沈高铁喀左站铁路CFSG-1标隧道内四电接口施工作业。2 作业准备(1)施工前应准备好相应的防排水材料、机具,并确保其质量满足设计要求;(2)清理混凝土作业面,将缝内混凝土残渣清除干净,确保基面干燥、清洁。3 技术要求施工中满足以下规范标准及设计文件:(1)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2、(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6)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4-2015;(7) 新建赤峰至京沈客专喀左站铁路工程隧道设计图及相关设计文件。4.施工流程与施工工艺4.1 施工流程 项目部各分部成立接口领导小组,成员由总工和相关技术人员组成。接口专业工程工艺流程为:组织学习设计文件、技术交底等编制作业指导书下发技术交底组织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组织接口专业工班进行培训专业工班进行考核现场指导接口施作接口自检接口互检接口报验下道工序。5、接触网预埋件隧道内接触网的埋入件由隧道专业预留槽型滑道。设计已考虑本隧道二衬台车长度,使用图纸前须核对其是

3、否相符合。5.1 在隧道顶二次衬砌内预埋槽道作为隧道内接触网悬挂、附加导线、下锚洞等安装的基础。平行于施工缝的槽道,距施工缝台车边缘不小于800mm。在施工中应保证预留基础里程的精确,并满足施工误差要求。接触网专业在隧道内预留的下锚洞、开关洞为接触网专业专用,不允许其他专业的设备进入。槽道组类型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5.2 适用于新建赤峰至京沈高铁喀左站铁路CFSG-1标隧道内接触网吊住、附加导线悬挂,采用预埋槽道(简称槽道)固定、悬挂于隧道顶或壁。5.3 槽道与隧道二次衬砌整体浇注,吊住和附加导线底座采用T型螺栓连接。 5.4槽道定位施工工艺槽道施工定位孔采用直接固定法。(1)按照设计要求的位

4、置,在台车模板上每根槽道位置上开3个定位孔(槽道两端及中部各一个)。开孔原则:应结合槽道预留台车模板布置图进行优化,减少模板开孔数量。 (2)槽道应具备与该段隧道相同的弧度;在焊台上将两根槽道根据设计要求间距,用扁钢焊接牢固成槽道组,这是确保槽道尺寸精度的关键步骤。(3)槽道组固定于台车模板:将槽道放置于已开好的定位孔处,将槽道固定点的填充泡沫抠出,放入T型螺栓,水平旋转90度,可参考T型螺栓安装外部检查标准(即后部压痕垂直于槽道方向)。每根槽道使用3个T型螺栓穿过模板台车上相应的预留定位孔,锁紧螺栓,使槽道紧贴模板,完成定位连接。(4)、级围岩及a级围岩深埋地段接触网滑道槽设置里程处隧道拱部

5、架设钢筋网片加固,环向加强钢筋采用1080mm钢筋,纵向加强钢筋采用8100mm钢筋。钢筋网置于槽道背后,环向钢筋与槽道锚钉接触并可靠焊接,施工时通过模板台车定位槽道且一并定位钢筋网。详图参见图5-4-1 接触网槽道处衬砌加强钢筋网片示意图。接触网槽道预埋里程见相关设计图。(5)台车移动就位到指定位置,顶升模板及槽道到位。如果网片钢筋影响槽道处于正确位置,须拨移网片钢筋而严禁折断或弯曲槽道上的锚板钉,保证槽道正确定位;按设计要求把锚钉与接地钢筋焊接。(6)浇筑二次衬砌;衬砌脱模:T型螺栓螺母松开后,旋转90度取出螺栓,收回模板脱模。(图 1)(图2)(图3)说明:上图尺寸以毫米计。 图5-4-

6、1 接触网槽道处衬砌加强钢筋网片设计图5.5 槽道预埋注意事项(1)槽道预埋由隧道施工单位作业。(2)施工中必须满足施工误差要求;具体要求详见5.11施工误差控制要求,槽道内填充物由接触网施工单位剔除。(3)预埋槽道的锚钉与钢筋网片冲突时,不允许切断锚钉。(4)平行于线路的槽道为直型槽道;垂直与线路的槽道为弧形槽道,其弧度与该处隧道断面的弧度相同。(5)T型螺栓为槽道的附件,必须配套同步订购结付。(6)所有的槽道预埋金属体应接地,接触网基础附近的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与接触网基础(槽道锚钉)接,具体见赤施隧(通)02-0102-24、铁路综合接地与防雷设计指南、通号(2009)9301铁路综

7、合接地系统进行连接。5.6 组合台车模板(1)台车按照9m设计。(2)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可以对各基本种类进行组合,组合后模板上各部位即是各种类型的实际尺寸。 5.7槽型滑道技术参数:(1)材质应为S235JR(或Q235B)。(2)建议槽道名义尺寸:宽度52-53mm,高为33-35mm,槽道表面采用热浸镀锌,其镀锌 层厚度不小于50微米。槽道内填充易于拆除的聚乙烯填充物KF。(3)所用钢材的碳元素C含量不大于0.15%,并保证有足够的延展性,其断裂最小延伸率A5不小于14%。(4)槽道生产工艺符合ISO9001。(5)槽道具备铁路部门权威机构的技术认证(测试报告、鉴定报告)及铁路工程项目业绩

8、证明。(6)槽道在钢筋混凝土(混凝土标号C25)中的最小的拉力、剪力破坏荷载均应满足接触网设计要求,建议不小于55KN。(考虑最小安全2.5倍以上,槽道的设计承载能力为22KN)(7)槽道须具备专业机构的承载力耐火时效认证,以保证槽道应用于混凝土在火烧工况下,具备F90的耐火等级。供应商应提供相关测试的试验报告。(8)槽道须具备专业权威机构认证,依据中国铁路建设行业标准进行的模拟现场实际工矿疲劳测试报告:A槽道的动荷载疲劳性能要求:F=22kN,Fu=2230%动态荷载变化幅度6.6kN,达到50万次;B槽道的动荷载疲劳性能要求:达到200万次;C槽道在混凝土静态荷载测试:最小的拉力、剪力破坏

9、荷载不小于80KN(最小安全2.5,承载力为30kN);详见图5-7-1 槽道结构图。(9)槽道具备专业权威机构认证的承载力抗疲劳测试报告:槽道与配套的M20螺栓在动荷载循环200万次工况下,槽道允许荷载最高点与最低点振幅为7kN。(10)槽道和T型螺栓必须配套,并能满足不同地质情况区域。(11)所用螺栓的防腐措施为:热浸镀锌最小镀锌层厚度为40微米。(图1)(图2)图5.7-1 槽道结构图5.8 隧道内接触网预埋件布置(1)二次衬砌台车连续作业,两台车间搭接0.1m。(2)单侧线路(上行或下行)两悬挂槽道的跨距约为:当台车长度为9m时,跨距53.4m(6台车);本隧道采取9m台车,跨距53.

10、4m(6台车);(3)每处上、下行悬挂槽道的间距为一台车长度。(4)在拱顶预埋弧形的槽道,其半径同隧道弧形长,长度为3m。(5)在跨距中间(台车整倍数)增加AF线悬挂点,其半径同隧道,弧长为1.5m。(6)隧道内预埋接触网槽道的具体里程见XXXX。(7)每组槽道均应按综合地线隧道内预埋要求(通号(2009)9301铁路综合接地系统)。5.9 预埋接触网吊柱槽道布置(1)隧道壁上预留接触网吊柱构造(以9m台车为例,即图5-9-1 隧道预埋接触网吊柱槽道布置图)在隧道顶沿隧道曲线预埋3米长的槽道两根,两槽道的间隔400mm,两槽道为一个吊柱底座组,上下行吊柱分开设置其间距为10m,上行(下行)接触

11、网吊柱距离为49.5m,具体见XXX。(2)隧道衬砌上预埋接触网槽道时,槽道应固定在模板上,并做标记,以便脱模后寻找。(3)槽道安装吊柱底座(400*400mm)处承受荷载:Mmax=20kNm,F拉力=15kN。槽道安装AF线底座处承受荷载Mmax=4kNm,F拉力=6kN。图5-9-1 隧道预埋接触网吊柱槽道布置图(4) 槽道组组装及与模板连接构造隧道顶上预留接触网吊柱槽道组装应严格按照设计施作;槽道组由定位扁钢连接,当槽道长度小于等于2m时用3条扁钢,当槽道长大于2m时用4条扁钢,扁钢间距均布。图5-9-2 预埋吊柱槽道组装及与模板连接构造图。扁钢应点焊在槽道的两侧壁上,焊接牢固谨防变形

12、。在隧道衬砌上预埋接触网槽道组时,槽道固定在模板上,其槽道定位务必按接触网平面图里程准确定位,定位误差满足设计要求,模板台车上开螺栓孔应与槽道组位置匹配。I型锚钉的最大间距为250mm。图5-9-2 预埋吊柱槽道组装及与模板连接构造图(5) 施工误差控制要求槽道嵌入混凝土施工误差不大于5mm;槽道在混凝土中倾斜施工误差不大于3mm,在槽道施工时不允许出现整体扭曲误差(扭转型);见图图5-9-3。图5-9-3 槽道在混凝土中定位误差示意图槽道吊柱底板孔位极限偏差即槽道焊接整体浇筑后两槽道之间产生的最终误差为4mm;见下图:图5-9-4槽道吊柱底板处3极限偏差图两根槽道焊接成为一个整体后再浇筑于混

13、凝土中,顺便线路方向偏转只容许同时产生偏转误差,不允许两根槽道各向两边叉开等情况,槽道组间(吊柱跨距、附加导线)的定位误差为100mm。当采用1500mm轨槽时(PW及AF线肩架)顺线路方向偏斜误差为5mm,其他长度大于1500mm的轨槽顺线路方向偏斜误差误差10mm。见图5-9-5。图5-9-5 吊柱槽道垂直线路偏转施工误差图5-9-6 PW及AF线槽道垂直线路偏转施工误差6、隧道内管线过轨设置根据通信专业要求,隧道内预留专业设备洞室,洞室具体里程及电力、通信、信号过轨里程、数量见各隧道工点设计图及XXX。6.1 通信专业预埋过轨钢管均采用内径为100的热浸塑钢管,钢管均需抗震抗压。所有预埋

14、通信用过轨钢管内预穿4.0mm铁线,在两端各预留1m并用麻油或软布封堵。钢管一端与通信电缆槽沟通,钢管底部与电缆槽平齐,另一端伸至线路对侧通信电缆槽内。当预埋过轨钢管有弯曲时,钢管弯曲角度应不小于120。过轨钢管垂直于线路平行排列,间距50mm;要求距电力过轨管净距在1m以上。钢管埋设深度需保证过轨钢管在施工后不断裂、不变形、不堵塞。6.2 电力专业过轨处的预埋钢管全部选用内径为100的热浸塑钢管。过轨预埋管做法参见通路(2008)8401-39。过轨管埋设应保证过轨管底面以下不小于100mmm的素混凝土,过轨管间中至中距离为150mm。电力牵引供电与通信、信号过轨管净距不小于1.0m。过轨管

15、埋设时两端应用泡沫填充剂或软布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预设两根4.0mm铁丝以便穿缆。过轨管口应打磨光滑,防止穿缆时刺破线缆。过轨管接续采用管节、扩口钢管或专用连接管件连接并应保证不渗漏水,不宜采用焊接。6.3 信号专业信号过轨钢管施作方法同通信专业过轨钢管。7、隧道综合接地系统7.1 贯通地线敷设于信号电缆槽中,并采取沙防护措施。7.2 接地极设置(1)级围岩隧道利用隧道底板的结构钢筋做为底板接地极,接地极内的纵、横向钢筋间施以双面点焊,用连接钢筋将二根横向钢筋并接后再与贯通地线连接。(2)级围岩隧道利用锚杆和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做为接地极,并在一侧电缆槽附近用连接钢筋将多根环向接地钢筋串接后再与电缆

16、槽中的贯通地线连接。(3)、级围岩隧道利用锚杆和钢架做为接地极,并在一侧电缆槽附近用连接钢筋将多个兼有接地功能的钢架串接后再与电缆槽中的贯通地线连接。图7-2-1 级围岩隧道利用锚杆和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做为接地极图7-2-2 、级围岩隧道利用锚杆和钢架做为接地极(4) 原则上,以100m为间隔设置隧道接地极。以锚杆长度的二倍为原则,确定锚杆间距以及钢架、专用环向连接钢筋间距;每一接地装置中钢架、环向钢筋的数量以及底板接地极的面积和数量,结合不同隧道的地质和环境条件,以达到1的接地标准为原则确定。7.3 隧道结构钢筋接地电缆槽线路侧外缘应设纵向接地钢筋,纵向接地钢筋外缘距混凝土表面不大于30mm。

17、二次衬砌中有钢筋的隧道,应利用二次衬砌内层中的纵、环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接触网基础附近的纵向结构钢筋应与接触网基础连接作为纵向接地钢筋;接触线垂直向上在拱顶的投影线二侧,以0.5m为间隔,各选3根纵向结构钢筋作为纵向接地钢筋;上述投影线二侧各1.5m外的其它位置,以1m为间隔,选择纵向结构钢筋作为纵向接地钢筋;纵向接地钢筋在每个作业段间应连接、约100m断开一次,在纵向接地钢筋约1/2处,选择1根环向结构钢筋作为环向接地钢筋,纵、环向接地钢筋间应连接,并且环向接地钢筋应与贯通地线连接。二次衬砌无钢筋时,设环向接地钢筋与接触网基础连接,并且环向接地钢筋应与贯通地线连接。 7.4 隧道内接地钢

18、筋间连接、级围岩隧道,电缆槽附近用于串接钢架和专用环向钢筋的连接钢筋应左、右侧间隔设置,该连接钢筋应先与连接接触网基础的环向接地钢筋连接后,再与二侧贯通地线连接;级围岩隧道,连接接触网基础的环向接地钢筋应通过电缆沟线路侧外缘内的纵向接地钢筋实现与二侧贯通地线的连接;原则上,接地钢筋与贯通地线连接的间隔为100m。7-4-1 接地端子示意图7.5 两侧贯通地线间的横向连接、级围岩隧道,利用二次衬砌中的环向接地钢筋实现二侧贯通地线间每100m一次的横向连接; 级围岩隧道,贯通地线间的横向连接,原则上按每段轨道电路的中间点设一处考虑;级围岩隧道,利用底板接地装置实现二侧贯通地线间的横向连接。 7.6 接地端子预埋隧道内每间隔100米,在两侧电力电缆槽底部、通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外缘预埋接地端子,供线路两侧设备接地;在综合洞室、变压器洞室内两侧壁分别预埋接地端子,供洞室内设备接地;在隧道拱墙上的直型槽道处预埋接地端子,供接触网槽道接地。 7.7 钢筋焊接问题用于接地的钢筋连接应采用焊接工艺,焊缝长度为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110mm,双面焊接长度不小于55mm,钢筋间十字交叉时采用16的“L“型钢筋进行焊接(单面焊接长度不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