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统计教案(普通班)(共56页)_第1页
概率统计教案(普通班)(共56页)_第2页
概率统计教案(普通班)(共56页)_第3页
概率统计教案(普通班)(共56页)_第4页
概率统计教案(普通班)(共56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海应用(yngyng)技术学院教案(首页)20072008学年(xunin) 第 一 学期主讲教师许建强院(系)部数理教学部教 研 室工程数学教研室职 称副教授学 历研究生课程名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课程序号2274课程代码B2220073授课专业理工类各专业总 学 时48讲授42实验上机其它6学 分3教学目的与要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工科类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授课对象是各工科专业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数学学科。概率论从数量上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是本课程的理论基础。数理统计研究处理随机性数据,建立有效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推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

2、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学习后继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概率的基本性质及运算,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事件的独立性。2、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正态分布3、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及有关事件的概率计算,边缘分布和联合分布之间的关系4、期望和方差的性质和计算,中心极限定理的应用5、统计三大分布的定义及其查表计算,正态总体的某些常用统计量的分布并能运用这些统计量进行计算。6、矩估计法和极大似然估计法,单个正态总体的区间估计7、单个正态总体和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假设检

3、验8、难点:1、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 2、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分布 3、利用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计算概率,两个独立随机变量之和的分布 4、协方差的性质和计算,应用中心极限定理计算有关事件概率的近似值5、统计三大分布的定义,正态总体的某些常用统计量的分布6、极大似然估计法7、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8、教 材与参考书教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吴赣昌 编,人民大学出版社。参考资料:概率论基础,李贤平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盛骤 谢式千 潘承毅编,浙江大学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李贤平 沈崇圣 陈子毅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应用技术学院(xuyun)教案周次 1 第

4、 1 次课 学时(xush) 2 授课(shuk)时间 9.3 章节名称1.1随机试验1.2样本空间,随机事件1.3频率与概率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掌握随机试验、样本空间、基本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事件间的关系与运算。理解频率的定义及概率的统计定义。理解概率的公理化定义。掌握概率的性质与其在概率计算中的应用本次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2、概率的两个定义。3、概率的性质及其在概率计算中的应用。教学难点:1、样本空间的概念。2、概率的性质及其在概率计算中的应用。授课方法与手段先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由介绍随机性现象着手,讲述概率论的基本概念(随机试验、随机事件、

5、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等概念)、事件间的关系和运算及其满足的运算规律,在给出频率的概念后,由抛硬币的例子出发,引进概率的统计定义和公理化定义,并推导出概率的性质。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基本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1、概率论课程介绍:历史、内容、发展及应用。(约5分钟)2、随机现象和随机试验。用科学与实践中的实例来分析(约5分钟)。3、随机试验、样本空间、基本事件的概念。(约15分钟)4、随机事件的概念。(约10分钟)5、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和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对照讲解。(约20分钟)6、用试验数据引入频率的定义和频率的性质。(约 10 分钟)7、介绍概率的两个定义和概率

6、的性质。(约20分钟)8、利用概率的性质计算事件的概率,例题分析。(约15 分钟)作业布置习题1:1,2,3,4课外复习、预习内容安排预习内容:1.4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主要参考文献资料概率论基础,李贤平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盛骤 谢式千 潘承毅编,浙江大学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李贤平 沈崇圣 陈子毅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备注上海应用技术(jsh)学院教案周次 2 第 2 次课 学时(xush) 2 授课(shuk)时间 9.10 章节名称1.4等可能性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1、掌握古典概率的定义及其计算。本次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古典概型的基本类型

7、。2、古典概率的计算教学难点:1、古典概率的计算。授课方法与手段采用学生关心的实例讲解古典概型中概率的计算方法。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基本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1、回顾上堂课内容。(约10分钟)2、古典概型的定义及几个简单例题。(约15分钟)2、复习排列与组合的基本概念(约15分钟)。3、基本类型1、抽球问题(约15分钟)4、基本类型2、分球入盒问题(约15分钟)5、基本类型3、分组问题(约10分钟)6、基本类型4、随机取数问题(约10分钟)作业布置习题1: 5,6,7,8课外复习、预习内容安排预习内容:1.5条件概率主要参考文献资料概率论基础,李贤平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8、(第三版),盛骤 谢式千 潘承毅编,浙江大学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李贤平 沈崇圣 陈子毅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备注上海应用技术(jsh)学院教案周次 2 第 3 次课 学时(xush) 2 授课(shuk)时间 9.12 章节名称1.5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1、理解条件概率的含义。2、掌握概率的乘法公式。3、掌握全概率公式。本次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概率的乘法公式。2、全概率公式。教学难点:1、全概率公式。授课方法与手段通过实例引入条件概率的概念,并给出计算条件概率的两种不同的方法;由条件概率得到乘法公式,通过例题使学生能熟练应用乘法公式进行有关的概率计算。由例题

9、引入全概率公式的思想,给出样本空间的划分的概念,从而引入全概率公式。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基本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回顾上堂课内容。(约10分钟)用实例引入条件概率的定义。(约 15 分钟)例题分析。(约 10分钟)概率的乘法公式和相应例题。(约15分钟)课堂练习。(约 15 分钟)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来介绍全概率公式应用的背景。(约 10 分钟)全概率公式例题分析。(约15 分钟)作业布置习题1:10,12,13,19课外复习、预习内容安排预习内容:1.5 Bayes公式主要参考文献资料概率论基础,李贤平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盛骤 谢式千 潘承毅编,浙江大学出版社

1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李贤平 沈崇圣 陈子毅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备注上海应用(yngyng)技术学院教案周次 3 第 4 次课 学时(xush) 2 授课(shuk)时间 9.17 章节名称1.5贝叶斯公式,1.6独立性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1、掌握Bayes公式。2、掌握事件的相互独立性定义及其实际意义。3、掌握事件独立性的应用。本次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Bayes公式及其应用。2、事件的相互独立性定义及其实际意义。3、事件独立性的应用。教学难点:1、Bayes公式及其应用。2、事件独立性的应用。授课方法与手段在复习全概率公式的运用过程中,通过例题引入贝叶斯公式,再举例使学生能够熟练运

11、用贝叶斯公式。给出事件的独立性的概念,说明其与互不相容的区别,举例说明独立性的应用;给出贝努里概型及其计算公式,通过例题加以巩固。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基本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回顾上堂课内容。(约5分钟)Bayes公式的引入与例题分析。(约15分钟)事件的相互独立性定义、充分必要条件。(约 15 分钟)事件相互独立性的推广。(约 5 分钟)例题分析。(约15分钟)事件独立性的应用举例(约 15 分钟)本章小结和习题讲评(约 20 分钟)作业布置习题1:15,16,17,21,23课外复习、预习内容安排预习内容:2.1随机变量主要参考文献资料概率论基础,李贤平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概率论与

12、数理统计(第三版),盛骤 谢式千 潘承毅编,浙江大学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李贤平 沈崇圣 陈子毅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备注上海应用(yngyng)技术学院教案周次 4 第 5 次课 学时(xush) 2 授课(shuk)时间 9.24 章节名称2.1随机变量2.2离散型随机变量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1、掌握随机变量的定义。2、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性质及其计算。3、掌握几个常用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律。本次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随机变量的定义。2、离散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性质及其计算。3、几个常用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律。教学难点:1、随机变量的定义。授课方法与手段由随

13、机试验的结果数量化引入随机变量的概念;给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由实例引入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律的概念及其求法。介绍常见的几种离散型随机变量,通过例题加强理解,特别是对二项分布的灵活应用。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基本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随机变量概念的引入及举例。(约 15 分钟)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定义。(约 10 分钟)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及其性质。(约 15 分钟)(0-1)分布及例题分析。(约 10 分钟)二项分布及例题分析。(约 15 分钟)6、泊松分布及例题分析。(约 15 分钟)7、几何分布及例题分析。(约 10 分钟)作业布置习题2:1,4,6,8,9,课外复习、预习内容安排预

14、习内容:2.3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主要参考文献资料概率论基础,李贤平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盛骤 谢式千 潘承毅编,浙江大学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李贤平 沈崇圣 陈子毅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备注上海应用技术(jsh)学院教案周次 4 第 6 次课 学时(xush) 2 授课(shuk)时间 9.26 章节名称2.3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2.4连续型随机变量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1、掌握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的概念。2、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及其计算。3、掌握连续型随机变量概率密度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4、掌握均匀分布的概率计算方法。本次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离散型

15、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及其计算。2、连续型随机变量概率密度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3、均匀分布教学难点:1、连续型随机变量概率密度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授课方法与手段给出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及其性质,说明如何利用分布函数求随机变量在某区间内的概率,介绍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特点。给出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的概念和性质,通过例题掌握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有关运算。介绍三个重要的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及其性质,给出均匀分布。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基本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上堂课内容回顾。(约 5 分钟)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的概念及性质。(约 15 分钟)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及其计算。(约 15 分钟)

16、连续型随机变量概率密度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约15 分钟)例题分析及课堂练习。(约 20 分钟)均匀分布介绍及例题分析。(约20分钟)作业布置习题2:12,13,16,21课外复习、预习内容安排预习内容:2.4正态分布主要参考文献资料概率论基础,李贤平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盛骤 谢式千 潘承毅编,浙江大学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李贤平 沈崇圣 陈子毅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备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xuyun)教案周次 6 第 7 次课 学时(xush) 2 授课(shuk)时间 10.8 章节名称2.4正态分布,2.5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1、掌握

17、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方法。2、掌握指数分布的概率计算方法。3、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函数分布的计算方法。4、掌握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概率密度的计算。本次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方法。2、随机变量函数分布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1、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方法。2、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概率密度的计算。授课方法与手段继续介绍三个重要的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及其性质,并强调正态分布的重要性。先讲述离散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再分一般和公式两种方法介绍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且通过例题加以巩固。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基本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正态分布的定义及其性质。(约 15 分钟)标准正态

18、分布及正态分布概率计算公式推导。(约 10 分钟)正态分布概率表使用方法介绍。(约 5 分钟)例题分析。(约 15分钟)指数分布的概率计算方法及例题。(约10 分钟)离散型随机变量函数分布的计算方法。(约 5 分钟)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分布的计算方法1.分布函数法及例题。(约15分钟)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分布的计算方法2.公式法及例题。(约10分钟)本章小结。(约5分钟)作业布置习题2:18,20,23,25,27课外复习、预习内容安排预习内容:3.1二维随机变量主要参考文献资料概率论基础,李贤平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盛骤 谢式千 潘承毅编,浙江大学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

19、统计, 李贤平 沈崇圣 陈子毅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备注上海应用(yngyng)技术学院教案周次 6 第 8 次课 学时(xush) 2 授课(shuk)时间 10.10 章节名称3.1二维随机变量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掌握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函数的定义与性质。掌握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密度定义及性质。本次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函数与联合分布密度的性质。教学难点: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密度的计算。授课方法与手段由实例引入二维随机变量的概念并给出联合分布函数的定义和性质,然后分离散型和连续型两种情况讨论二维随机变量的的分布以及有关计算。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基本教学内

20、容提要及时间分配二维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函数及性质。 (约 20分钟)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约 5 分钟)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 (约 15分钟)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约 5分钟)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密度。(约 20 分钟)应用及例题分析。(约 25分钟)作业布置习题3:1,2,3,4课外复习、预习内容安排预习内容:3.2边缘分布主要参考文献资料概率论基础,李贤平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盛骤 谢式千 潘承毅编,浙江大学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李贤平 沈崇圣 陈子毅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备注上海应用技术(jsh)学院教案周次 7 第 9 次课 学时

21、(xush) 2 授课(shuk)时间 10.15 章节名称3.2边缘分布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掌握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与边缘分布的关系。掌握二维均匀分布与二维正态分布。本次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率。2、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边缘概率密度。3、二维均匀分布与二维正态分布。教学难点: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边缘概率密度。授课方法与手段引入边缘分布的概念,说明联合分布与边缘分布两者的关系,通过例题熟练掌握由联合分布求边缘分布的方法。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基本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上堂课内容回顾。(约 5分钟)二维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函数。(约15分钟)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边

22、缘分布率。(约 15分钟)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边缘密度函数。(约15分钟)二维均匀分布与二维正态分布。(约 20 分钟)n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约 10分钟)课堂练习。(约 10分钟)作业布置习题3:5,6课外复习、预习内容安排预习内容:3.4随机变量的独立性主要参考文献资料概率论基础,李贤平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盛骤 谢式千 潘承毅编,浙江大学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李贤平 沈崇圣 陈子毅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备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xuyun)教案周次 8 第 10 次课 学时(xush) 2 授课(shuk)时间 10.22 章节名称3.4随机变量的独立性

23、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掌握随机变量独立性的定义。掌握随机变量相互独立性的判别方法。本次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随机变量独立性的定义。2、随机变量相互独立性的判别方法。教学难点:随机变量相互独立性的判别方法。授课方法与手段给出随机变量相互独立的定义,然后分离散和连续两种情况加以讨论,最后将这些概念推广到多个随机变量的情形。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基本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上堂课内容回顾。(约 5分钟)随机变量独立性的定义。(约10分钟)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独立性的判别方法及例题。(约 25分钟)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独立性的判别方法及例题。(约25分钟)n维随机变量的独立性定义(约 15分钟)课堂练

24、习。(约 10分钟)作业布置习题3:9,11课外复习、预习内容安排预习内容:3.5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主要参考文献资料概率论基础,李贤平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盛骤 谢式千 潘承毅编,浙江大学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李贤平 沈崇圣 陈子毅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备注上海应用技术(jsh)学院教案周次 8 第 11 次课 学时(xush) 2 授课(shuk)时间 10.24 章节名称3.5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掌握多维随机变量函数分布的计算方法。本次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多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教学难点:连续随机变量函数分布密度的计算。授课方法与

25、手段先讨论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然后着重讨论连续型随机变量的三个Z=X+Y、U=max(X,Y)和V=min(X,Y)的概率密度。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基本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上堂课内容回顾。(约 5分钟)离散型随机变量函数分布举例。(约 20分钟)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分布计算方法。(约5分钟)常用随机变量函数分布1、和的分布及举例(约 25分钟)常用随机变量函数分布2、极值分布及举例(约 25分钟)课堂练习及本章小结。(约 10分钟)作业布置习题3:12,15,17,18课外复习、预习内容安排预习内容:4.1数学期望主要参考文献资料概率论基础,李贤平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概率论与

26、数理统计(第三版),盛骤 谢式千 潘承毅编,浙江大学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李贤平 沈崇圣 陈子毅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备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xuyun)教案周次 9 第 12 次课 学时(xush) 2 授课(shuk)时间 10.29 章节名称4.1数学期望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掌握数学期望的定义和重要性质。掌握随机变量函数数学期望的计算方法。本次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数学期望的重要性质,随机变量函数数学期望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随机变量函数数学期望的计算。授课方法与手段在一些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需要知道随机变量的某些数字特征,从实例引入数学期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然后介绍随机变量函数的数

27、学期望。介绍数学期望的性质。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基本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离散型随机变量数学期望的定义及举例。(约 20分钟)连续型随机变量数学期望的定义及举例。(约20分钟)随机变量函数数学期望的计算。(约 25分钟)数学期望的性质与相关例题(约 25 分钟)作业布置习题4:4,5,8,11课外复习、预习内容安排预习内容:4.2方差主要参考文献资料概率论基础,李贤平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盛骤 谢式千 潘承毅编,浙江大学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李贤平 沈崇圣 陈子毅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备注上海应用(yngyng)技术学院教案周次 10 第 13 次课

28、学时(xush) 2 授课(shuk)时间 11.5 章节名称4.2方差4.3几种重要分布的数学期望与方差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掌握方差的定义和重要性质。掌握方差的计算方法。熟知常见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本次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方差的重要性质,方差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方差的计算。授课方法与手段由实例引入方差的概念并推出计算方差的简化公式和性质。在例题的讲解中强调学会利用方差的性质来简化计算。给出六大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基本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通过实例引入方差的概念。(约 5 分钟)方差的定义与相关例题。(约 25分钟)方差的性质与相关例题。(约 25 分钟)几个

29、重要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约 20 分钟)课堂练习。(约 15 分钟)作业布置习题4:14,16,19课外复习、预习内容安排预习内容:4.4协方差和相关系数主要参考文献资料概率论基础,李贤平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盛骤 谢式千 潘承毅编,浙江大学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李贤平 沈崇圣 陈子毅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备注上海应用(yngyng)技术学院教案周次 10 第 14 次课 学时(xush) 2 授课(shuk)时间 11.7 章节名称4.4协方差和相关系数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掌握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定义和重要性质。掌握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不相关的

30、判别方法。熟悉独立和不相关这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本次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定义和重要性质。2、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3、不相关的判别方法。教学难点: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计算。独立和不相关的区别。授课方法与手段先介绍切比雪夫不等式及其应用,再给出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定义、计算公式和性质,并通过例题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强调不相关与独立性的区别。强调只有服从二维正态分布时,不相关与独立才是等价的。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基本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定义与相关例题。(约 25分钟)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的性质与相关例题。(约 25 分钟)不相关的判别方法。(约

31、10 分钟)独立和不相关的区别。(约 10 分钟)课堂练习。(约 20 分钟)作业布置习题4:22,23,24课外复习、预习内容安排预习内容:4.7中心极限定理主要参考文献资料概率论基础,李贤平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盛骤 谢式千 潘承毅编,浙江大学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李贤平 沈崇圣 陈子毅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备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xuyun)教案周次 11 第 15 次课 学时(xush) 2 授课(shuk)时间 11.12 章节名称4.5矩,协方差矩阵4.6大数定律4.7中心极限定理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了解矩,协方差矩阵的概念。掌握几个常用的大数定律。

32、掌握中心极限定理及其应用。本次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几个常用的大数定律。2、中心极限定理及其应用。教学难点:中心极限定理及其应用。授课方法与手段先介绍大数定律,并说明几个定律之间的区别、联系和各自的应用场合,再给出两个中心极限定理,通过例题强化两个中心极限定理的应用。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基本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矩,协方差矩阵的概念。(约 10分钟)依概率收敛定义。(约 5分钟)几个常用的大数定律。(约 30 分钟)中心极限定理及相关例题。(约 40 分钟)本章小结。(约 5 分钟)作业布置习题4:26,28,29课外复习、预习内容安排复习内容:1-4章主要参考文献资料概率论基础,

33、李贤平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盛骤 谢式千 潘承毅编,浙江大学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李贤平 沈崇圣 陈子毅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备注 上海应用技术(jsh)学院教案周次 12 第 16 次课 学时(xush) 2 授课(shuk)时间 11.19 章节名称习题课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熟悉掌握1-4章的主要概念和典型例题。本次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1-4章的主要概念。2、1-4章的典型例题。教学难点:典型例题的求解方法。授课方法与手段讲解前四章典型例题,并作课堂练习。基本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第一章典型例题选讲。(约 10分钟)第二章典型例题选讲。(约 15分

34、钟)第三章典型例题选讲。(约 15 分钟)第四章典型例题选讲。(约 20 分钟)课堂练习。(约 30 分钟)作业布置课外复习、预习内容安排预习内容:5.1总体与样本主要参考文献资料概率论基础,李贤平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盛骤 谢式千 潘承毅编,浙江大学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李贤平 沈崇圣 陈子毅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备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xuyun)教案周次 12 第 17 次课 学时(xush) 2 授课(shuk)时间 11.21 章节名称5.1总体与样本5.3常用分布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理解总体、样本、统计量等相关概念。掌握常见统计量的分布类型。掌握分位

35、数的概念及其简单应用。掌握抽样分布中定理5.8。本次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总体、样本、统计量等相关概念。2、常见统计量的分布类型,分位数的概念及其简单应用。3、抽样分布中定理5.8。教学难点:判断统计量的分布类型;分位数的概念。授课方法与手段从数理统计的思想着手,先介绍总体、样本的概念,引出经验分布函数;然后介绍统计量的概念,给出几个常用的统计量:样本平均值、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样本k阶(原点)矩以及样本k阶中心矩,最后讲述分布、t分布,及其分位点。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基本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总体与样本。 (约 15分钟)统计量的概念。(约 15分钟),F分布(各约 20 分钟

36、)作业布置:习题5:1,2,4,5,6,7,8课外复习、预习内容安排预习内容:5.3抽样分布定理主要参考文献资料概率论基础,李贤平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盛骤 谢式千 潘承毅编,浙江大学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李贤平 沈崇圣 陈子毅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备注上海应用(yngyng)技术学院教案周次 13 第 18 次课 学时(xush) 2 授课(shuk)时间 11.26 章节名称5.3常用分布及抽样分布定理(2)定理5.9-5.116.1参数的点估计(1)矩估计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掌握正态总体下的抽样分布定理;理解参数的估计量和估计值的概念;理解点估计的概念。

37、 理解矩估计法(一阶、二阶),掌握矩估计法进行参数估计。本次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态总体下的抽样分布定理;2、常用的构造估计量的办法之一:矩估计法。难点:1、正态总体下的抽样分布定理;2、估计量与估计值的概念。授课方法与手段(1)介绍正态总体下的抽样分布定理,通过例题,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些知识.(2)引入参数的估计量和估计值的概念,给出参数估计的种类,介绍第一种常用的点估计办法:矩估计法,最后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这一种方法的理解。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基本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正态总体下的抽样分布定理 (定理5.9-5.11)(约35分钟)参数的点估计的概念(约10分钟)参数的矩估计法(约

38、45分钟)作业布置习题5:3,9习题6:1,2,3(1),(3)课外复习、预习内容安排复习5.3常用分布及抽样分布定理(2)定理5.9-5.116.1参数的点估计(1)矩估计预习6.1参数的点估计(2)极大似然估计6.2估计量的评选标准主要参考文献资料概率论基础,李贤平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盛骤 谢式千 潘承毅编,浙江大学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李贤平 沈崇圣 陈子毅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备注上海应用技术(jsh)学院教案周次 14 第 19 次课 学时(xush) 2 授课(shuk)时间 12.3 章节名称6.1参数的点估计(2)极大似然估计6.2估计量的

39、评选标准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掌握极大似然估计法;掌握常用的三个估计量评选标准。本次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极大似然估计法;2、常用的三个估计量评选标准难点:1、极大似然估计法的应用;2、无偏性,有效性 授课方法与手段(1)复习参数的估计量和估计值的概念,介绍第二种常用的点估计办法:极大似然估计法,最后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这种方法的理解。(2)通过例题说明同一待估参数可能会有多个不同的估计量,从而引入评价估计量的三个常用标准: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并通过例题加深学生对这三个标准的了解。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基本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复习参数的估计量和估计值的概念(约5分钟);介绍第二种常用的点估

40、计办法:极大似然估计法,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这种方法的理解。 (约35分钟);整理利用矩估计法和最大似然估计法来求估计量的方法和步骤(约5分钟);例题说明同一待估参数可能会有多个不同的估计量(约10分钟);引入评价估计量的三个常用标准:无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约10分钟);例题加深学生对这三个标准的了解(约20分钟);总结本节内容(约5分钟)。作业布置习题6:4(1),(2);5,6,7,9,10课外复习、预习内容安排复习: 6.1参数的点估计(2)极大似然估计6.2估计量的评选标准预习: 6.3参数的区间估计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概率论基础,李贤平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

41、盛骤 谢式千 潘承毅编,浙江大学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李贤平 沈崇圣 陈子毅 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备注上海应用技术(jsh)学院教案周次 14 第 20 次课 学时(xush) 2 授课(shuk)时间 12.5 章节名称6.3参数的区间估计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理解置信区间的基本概念;掌握求单个正态总体均值和方差的置信区间;掌握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差和方差比的置信区间的求法;了解(0-1)分布概率p的区间估计。本次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置信区间的基本概念及其求法难点:正态总体均值和方差在给定置信水平条件下的置信区间的求法授课方法与手段首先引入置信区间、置信上限、置信下限以及置信度的概念,举例说

42、明如何求置信区间。然后给出单个总体的均值与方差的区间估计;再推出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差与方差比的置信区间的计算公式,并举例说明;最后介绍(0-1)分布概率p的置信区间;通过例题提高应用能力。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基本教学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引入置信区间、置信上限、置信下限以及置信度的概念;(约15分钟)举例说明如何求置信区间;(约10分钟)给出单个总体的均值与方差的区间估计及例题(约20分钟)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差与方差比的置信区间的计算公式,并举例说明;(约25分钟)介绍(0-1)分布概率p的置信区间;(约15分钟)总结本节内容(约5分钟)作业布置习题6:11,12,15,16,18课外复习、预习内容安排复习: 6.3 参数的区间估计预习: 7.1 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主要参考文献资料概率论基础,李贤平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盛骤 谢式千 潘承毅编,浙江大学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