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项目二审计的基本方法课件_第1页
审计项目二审计的基本方法课件_第2页
审计项目二审计的基本方法课件_第3页
审计项目二审计的基本方法课件_第4页
审计项目二审计的基本方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项目二 审计的基本方法 本项目的具体任务有四个:任务1 审计方法任务2 审计证据任务3 审计工作底稿任务4 审计程序任务5 内部控制制度及评价任务一 掌握审计方法一、审计方法审计方法的含义:审计方法是审计完成审计任务,达到审计目的,在审计工作中采取的各种手段的总称。审计的方法从总体上来说可分为审计的基本方法和审计的技术方法。审计方法的意义二、审计的基本方法1.审计审查2.审计分析3.审计调整4.审计报告 三、审计的技术方法1.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1)审阅法。包括对会计凭证、账簿、财务报表和计划资料、经济合同和其他有关经济资料进行审阅。(2)核对法。指对凭证、账簿和报表等书面资料之间的有关系进行

2、相互对照审查,以查明证证、证账、账账、账表和表表之间相符,从而取得有关错弊的书面证据的一种复核查对的方法。(3)顺查法。又称正查法,是按照会计账务处理的程序,依次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账和会计报表各个环节进行审查核对的一种方法。 (4)逆查法。 (5)查询法。是指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疑点和问题,通过向有关方面调查询问,弄清事实取得证据一种方法。查询证据包括面询法和函询法两种。(6)比较法。是指对被审计单位有关的书面资料同相关的数据或指标进行比较,确定它们之间的差异,发现问题,经过分析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7)分析法。是指将有关的经济指标或经济事项进行分解,然后对各项因素中组成部分之间的

3、相互联系、变化过程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2.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1)盘存法。 盘存法又称盘点法,盘存法一般可分为直接盘存法和监督盘存法两种。(2)调节法。调节法是指检查某一项目时,发现现成的数据同需要证实的数据在时点 (或其他原因)不一致,需对其中某些因素进行必要的增减调整。 (3)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审计人员亲自到被审计单位,通过对被审计项目有关情况的实地观察,借以收集书面资料以外的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 (4)鉴定法。鉴定法是指对书面资料、实物和经济活动等的分析、鉴别超过审计人员的能力和知识水平,从而邀请有关专门部门或人员运用专门技术进行确定和识别的一种方法。四、审计抽样在审

4、计方法中的应用1.审计抽样的含义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1)任意抽样,就是当审计从详查法向抽查法演变时最先运用的一种审计抽样。它是指在被审查的资料中,任意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审查,并以样本的审查来推断总体的一种方法。(2)判断抽样,又称重点抽样,是指审计人员根据被审计单位会计核算的质量、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程度、审计的目的和任务等实际情况,凭其实际经验和主观判断来抽取样本,并以样本的某项结果来推断总体的结果。(3)统计抽样,是审计人员运用概率论原理,遵循随机原则,从审计对象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审查,然后以样本的

5、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一种抽样方法。2.审计抽样的应用(1)属性抽样。属性抽样是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属性抽样是用于符合性测试方面的审计抽样。属性抽样有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预计差错发生率;2)确定精确度;3)确定可靠程度;4)确定样本数量。5)选择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样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法:随机数表法。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整群抽样法。6)评价抽样结果推断总体特征。(2)变量抽样。变量抽样是指审计人员用来估计总体金额所处区间的一种统计抽样方法,它是用于实质性测试方面的统计抽样方法。 任务二 掌握审计证据完成任务的具体要求是:能列举审计

6、的证据;掌握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区别直接审计证据和间接审计证据;掌握最强有力的审计证据。一、审计证据的含义和特征1.审计证据的含义审计证据是指审计机构和人员获取的用以说明审计事项真相,并作为审计结论基础的证明材料。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2.审计证据的作用:(1)审计证据是形成审计意见、得出审计结论的基础。(2)审计证据是追究或解除被审计单位经济责任的事实根据。(3)审计证据是控制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工具。3.审计证据的特征(1)客观性。(2)相关性。 (3)充分性。二、审计证据的种类1.审计证据按其形式不同分类(1)实物证据。 (2)书面证据。(3)口头证据。(4)环

7、境证据。2.审计证据按其来源不同分类(1)亲历证据(2)外部证据 (3)内部证据3.审计证据按其证明力分类(1)基本证据。 (2)辅助证据。三、审计证据的收集、整理和鉴定1.审计证据的收集(1)检查记录或文件。(2)检查有形资产。(3)观察。(4)询问。(5)函证。(6)重新计算。(7)重新执行。(8)分析程序。2.审计证据的整理审计证据的鉴定是对个别证据的评价分析,而证据的整理则是审计人员根据审计目标将相关证据加以归纳、分析和综合,使之条理化,使审计证据由现实的证明力上升为充分的证明力,最终得出审计结论和审计意见。方法有:(1)分类。(2)计算。(3)比较。(4)小结。(5)综合。3.审计证

8、据的鉴定(1)鉴定证据的真实性。(2)鉴定证据的可靠性。 (3)鉴定证据的相关性。 (4)鉴定证据的重要性。(5)鉴定证据的充分性。 任务三 审计工作底稿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和作用1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所形成的审计记录和获取相关的审计证据以及得出审计结论的资料。审计工作底稿也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和获取的有关资料,它形成于审计过程,也反映整个审计过程。2.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1)审计工作底稿是联系整个审计工作的纽带(2)审计工作底稿是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依据(3)审计工作底稿使于佐证和解释审计报告(4)审计工作底稿是

9、明确审计责任、考评审计人员专业能力和工作业绩的重要证据(5)审计工作底稿对未来审计业务具有参考价值二、审计工作底稿的种类1.按工作底稿的性质分类(1)综合类工作底稿。(2)业务类工作底稿。(3)备查类工作底稿。2.按工作底稿使用期限长短和作用大小分类(1)长久性档案的工作底稿。 (2)当期档案的工作底稿。三、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内容、格式和结构1.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内容2.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和结构审计工作底稿 索引号: 金额单位: 共 页第 页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事项实施审计期间或者截止日期审计过程记录审计结论或者审计问题摘要及其依据审计人员编制日期复核意见复核人员复核日期四、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与

10、复核1.审计工作底稿的形成(1)编制要求。审计工作底稿在内容上应做到资料翔实、重点突出、繁简得当、结论明确;在形式上应做到要素齐全、格式规范、标识一致、记录清晰。(2)获取要求。注明资料来源;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形成审计记录。2.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1)审计工作底稿复核制度。(2)审计工作底稿复核要点。审计工作底稿从形式上包括的要素是否齐全,是否规范。审计工作底稿记录的事项所引用的资料是否翔实可靠。各种审计程序是否按计划实施并取得相应的证据。各种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审计判断是否有理有据。审计结论是否恰当。(3)审计工作底稿复核的基本要求。记录存在问题的答复与处理。签署姓名和日期。签署复核意见

11、。督促编制人员及时修正存在问题,完善补充有关资料。(4)审计工作底稿三级复核制度。审计工作底稿三级复核制度是指以主任会计师、部门经理(或签字注册会计师)和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经理)为复核人,依照规定的程序和要点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逐级复核的制度。三级复核制度目前已成为较为普遍采用的形式,对于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加强质量控制起了重要的作用。三级复核制度的第一级复核称为详细复核,指由项目经理(或项目负责人)负责的,对下属各类注册会计师编制或取得的审计工作底稿逐张进行复核。其目的在于按照准则的规范要求,发现并指出问题,及时加以修正完善。一、审计程序的含义审计程序是指审计人员接受审计任务后,从开始准备到最后

12、结束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工作步骤。在审计工作过程中不论被审计项目大小,审计组织和人员都必须制定和遵循统一的规范化程序。审计的程序一般包括准备、实施和报告三个阶段。任务四 了解审计程序审计的程序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审计报告阶段二、审计的准备阶段审计的准备阶段,是指审计人员从接受审计任务,到制定出审计工作方案,发出审计通知书或具体实施审计之前这一段时间。审计的准备阶段是整个审计工作的起点,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审计的准备阶段,是指审计人员从接受审计任务,到制定出审计工作方案,发出审计通知书或具体实施审计之前这一段时间。审计的准备阶段是整个审计工作的起点,其工作主要包括:1.明确审计任务。

13、2.组织审计力量。3.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4.撰写审计工作方案。5.下达审计通知书。三、审计的实施阶段审计的实施阶段是指在审计的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从审计人员进驻被审计单位进行具体审计开始,到审计外勤工作结束这一段时间。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进驻被审计单位。2.审查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3.审查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4.收集并记录审计证据。四、审计报告阶段 审计的报告阶段是指完成审计任务的外勤工作,从整理、评价证据到致送审计报告以及审计资料归档这一段时间。审计报告阶段是整个审计过程的全面总结阶段,其工作主要包括:1.整理、评价审计证据。2.复核审计工作底稿。3.编写审计报

14、告。4.提出管理建议。5.审计资料的归档。五、审计程序中的复审和后续审计1. 复审复审是审计机关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申请,对下级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结论和审计处理决定进行复查,并作出裁决的审计。有两种情况:一是审计机关主动进行,二是被审计单位申请。2.后续审计后续审计指审计终结后,为了审查审计结论与决定下达后,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以及审计建议的执行情况。后续审计一般由完成审计项目的审计机关或其授权委托的审计组织执行 任务五 知悉内部控制制度及评价一、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1.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和特征(1)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在一个单位内部,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

15、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2)内部控制制度的特征内部控制制度是一种综合性的控制监督。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经济单位为主体建立的。 2.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因素(1)内部控制制度的规模受控制目标的制约。(2)内部控制制度的控制环节受企业规模和经营特点的制约。(3)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运行受成本效益关系的制约。(4)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取决于工作人员的觉悟和素质。(5)内部控制制度可能因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改变而削弱或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二、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1.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2.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3.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实

16、现既定目标。4.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经济监督。三、内部控制制度的种类1.按控制的结构分类(1)内部牵制。(2)经济责任控制。(3)业务程序控制。(4)财产管理控制。(5)内部会计控制。(6)人事组织控制。(7)计划预算控制。(8)内部审计。2.按控制的方式分类(1)预防性内部控制制度。(2)察觉性的内部控制制度。(3)纠正控制。(4)指导性控制。(5)补偿性控制。3按建立的目的分类(1)保护财产物资安全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2)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正确性的控制制度。(3)保证经济活动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内部控制制度。4.按工作范围进行分类(1)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生产控制。质量控制。技术控制。设备控制。物资控制。劳动控制。销售控制。计划控制。(2)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财务控制。核算控制。会计档案控制。四、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1.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1)控制环境。(2)会计系统。 (3)控制程序。2.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1)组织规划控制。 (2)授权批准控制。(3)目标计划控制。(4)信息质量控制。(5)财产安全控制。(6)文件记录控制。(7)人员素质控制。(8)内部审计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