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再生混凝土的特性与发展-论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b17d6cddd1124c0f2f0692d2eb1ae8e/9b17d6cddd1124c0f2f0692d2eb1ae8e1.gif)
![钢管再生混凝土的特性与发展-论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b17d6cddd1124c0f2f0692d2eb1ae8e/9b17d6cddd1124c0f2f0692d2eb1ae8e2.gif)
![钢管再生混凝土的特性与发展-论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b17d6cddd1124c0f2f0692d2eb1ae8e/9b17d6cddd1124c0f2f0692d2eb1ae8e3.gif)
![钢管再生混凝土的特性与发展-论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b17d6cddd1124c0f2f0692d2eb1ae8e/9b17d6cddd1124c0f2f0692d2eb1ae8e4.gif)
![钢管再生混凝土的特性与发展-论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b17d6cddd1124c0f2f0692d2eb1ae8e/9b17d6cddd1124c0f2f0692d2eb1ae8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钢管再生混凝土的特性与发展【摘要】:为了推动城市建设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的有效利用,得到再生混凝土能作为原始材料加以利用的依据。本文介绍了钢管再生混凝土的静力性能、动力性能和火灾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分析了钢管再生混凝土目前存在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指出了钢管再生混凝土的发展前景。【关键词】:钢管再生混凝土 静力性能 动力性能 火灾作用下力学性能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旧建筑被拆除,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废弃建筑垃圾。我国每年的建筑垃圾数量已在城市垃圾中占比例高达40%,其中主要是废弃混凝土。绝大部分的建筑垃圾都被填埋或采用露天堆放的方式处理,不仅造成环境的污染,也是对资源的浪
2、费1。而新建筑的修建又需要大量的天然建筑材料,地球上的资源是很有限的,过度的开采必然会造成森林覆灭、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废弃混凝土的再利用是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必然选择,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了更加合理的利用废弃混凝土,近年来我国学者将废弃混凝土与钢管结合起来,使再生混凝土处于钢管的约束下,提高了核心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促进再生混凝土的有效利用,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2、钢管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再生混凝土结构性能稳定性比普通混凝土结构性能要低,这限制了再生混凝土在土木建筑中的有效利用,将再生混凝土运用于组合结构中,形成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可
3、以充分发挥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点,弥补再生混凝土的结构性能的不足,是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一个新方向。对钢管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国外始于90年代末,国内最早的研究文献见于2005年3。目前,对于钢管再生混凝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的静力性能、动力性能和火灾作用下的力学性能。2.1静力性能 轴压性能日本学者konno4,5研究了钢管约束再生混凝土柱的强度和变形能力。研究表明,试件的力学性能与钢管约束普通混凝土类似,但由于核心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及弹性模量较普通混凝土略有降低,从而使试件的刚度和承载力低于钢管约束普通混凝土试件。吴凤英和杨有福6对8个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以及2个钢管普通混凝土轴压短柱进行
4、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的荷载-变形关系曲线与钢管普通混凝土短柱相类似。钢管再生混凝土的强度承载力低于钢管普通混凝土的强度承载力,并且随着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有降低的趋势。杨有福7对24个钢管再生混凝土和6个钢管普通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考察因素为:截面形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含钢率等。研究结果表明,与钢管普通混凝土相比,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的荷载-变形关系曲线变化规律差别不大,但极限承载力及弹性模量随取代率的增加而略有降低,降低幅度均在10%以内,认为这是由于再生混凝土的强度与弹性模量低于相应的普通混凝土。 邱慈长8等对9 个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凝土
5、短柱和9 个薄壁方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进行了轴压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取代率和不同截面形式薄壁钢管再生混凝土的破坏变形特征。研究表明:薄壁钢管再生混凝土的变形破坏形式与普通薄壁钢管混凝土相似,再生混凝土取代率对试件极限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有一定影响,随着取代率的增加,再生混凝土中的内部缺陷增多,强度逐渐下降。 Chen9,10等对30个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和3个钢管普通混凝土短柱进行了轴心受压力学性能研究,试验考虑了截面形式(圆形22个、方形11个)、再生粗骨料取代率(0-100%,间隔10%)、含钢率(圆形6%、12%,方形5%)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试件极限承载力及峰值应变成上升
6、的趋势,但最大的差异不超过10%。在chen等的试验中,再生混凝土强度随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略有上升,这可能是导致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极限承载力随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加的原因。陈杰11等针对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力学性能进行了18个钢管再生混凝土及6个钢管普通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试验研究。发现其荷载-应变曲线与钢管普通混凝土试件类似;再生粗骨料并不明显降低钢管再生混凝土的极限承载力;在试验参数范围内核心再生混凝土强度、含钢率及钢材屈服强度对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心受压短柱承载力的影响与钢管普通混凝土类似。 李军涛、陈宗平12等,以再生粗骨料和截面含钢率为主要变化参数设计了11 个试件进行轴压试验。试验研
7、究结果表明:钢管再生混凝土的破坏形态与普通钢管混凝土相似,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骨料取代率对钢管再生混凝土的轴压承载能力影响不大。张向冈、陈宗平13等针对钢管再生混凝土长柱力学性能设计5 个圆钢管再生混凝土长柱和5 个方钢管再生混凝土长柱,对其进行了轴压静力单调加载试验。试验研究和计算结果表明: 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长柱受力过程均经历了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和破坏阶段,破坏形态主要有材料强度破坏和弹塑性失稳破坏;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长柱的承载力影响不大; 长细比对圆钢管再生混凝土试件承载力影响较大,随长细比的增加,试件的承载力逐渐降低,而对方钢管再生混凝土试件承载力影响较小
8、。 偏压性能 福州大学杨有福等14进行了24个方、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子的偏压实验研究不同钢管形状、不同粗骨料替代率的核心混凝土、及偏心率下试件的偏压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子破坏形态与普通钢管混凝土柱子相似,再生骨料25%掺量与50%掺量的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承载力比普通钢管再生混凝土低1.7%-9.1%。 张卫东等15通过15根不同取代率的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偏压实验,分析不同取代率的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在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宏观变形特征、荷载应变关系、破坏模式和破坏机理,并与普通钢管混凝土的偏压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取代率是影响钢管再生混凝土偏压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在相同条件下,试件承载
9、力随着取代率的增大而降低,最大下降幅度为20%;核心混凝土收缩率随着取代率增大而增大,导致对钢管的支撑作用降低,从而加快钢管局部屈服,降低极限承载力。 陈宗平、郑述芳16等设计了15 个试件进行静载试验,研究方钢管再生混凝土偏心受压长柱的受力性能。试验考虑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长细比和偏心距3 个变化参数。研究结果表明: 方钢管再生混凝土偏心受压长柱的承载力、破坏形态、变形特性、截面应变分布与普通方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长柱相似,方钢管再生混凝土偏压长柱同样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试件的承载力随着长细比和偏心距的增大而减小,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其影响不大,2.2 动力性能 滞回性能 广东工业大学
10、余银银17以再生粗骨料替代率和含钢率为基本参数,对10根直径为165mm,壁厚为4mm和2mm的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的使用使得滞回性能有所削弱,但削弱程度在不同含钢率条件下,表现有所不同。在厚壁试件中,与骨料的替代率没有明确的关系,而是与普通钢管混凝土柱一样,与核心混凝土抗压强度成反比。在薄壁构件中,与再生骨料替代率成反比;含钢率相同的条件下,再生骨料替代率的不同与试件的水平承载力没有直接的联系,而与核心混凝土抗压强度成正比;随着含钢率的增大,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弹性阶段的刚度和抗震性能整体上有所提高,表现出与普通钢管混凝土柱相同的
11、规律。华南理工大学张金锁18通过15根薄壁方钢管再生混合柱在定常轴力和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试验,考察了废弃混凝土配合比、钢管壁厚、轴压比等参数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废弃混凝土的混合比在0-40%之间的变化对试件的初始抗侧刚度、钢管局部屈服、破坏位移、等效粘滞阻尼系数、滞回曲线形状都影响有限,但再生混合柱的水平承载力总体上比全现浇柱有所降低;横截面积和用钢量相同时,薄壁方钢管再生混合柱的抗震性能优于钢筋混凝土柱。杨有福等19,20进行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的研究。研究表明: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在常轴力及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与钢管普通混凝土柱相似,但钢管再生混凝
12、土柱的承载力及截面抗弯刚度略低于钢管普通混凝土柱;由于再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较低,所以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要优于钢管普通混凝土柱。李卫秋21针对框架柱的受力特性,进行了空心普通和再生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试验与理论研究。提出了空心普通和再生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骨架曲线理论模型和位移延性系数简化计算方法。张静22设计5根粗骨料取代率为100%再生混凝土框架柱,对其进行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观测不同轴压比的试件裂缝开展状态及破坏形态。并与普通混凝土进行比较,研究其抗震性能。研究表明:设计轴压比高的再生混凝土试件最终的破坏形态都为剪切受压破坏;再生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的变化规律与普通混凝土柱基本
13、相似,且略低于普通混凝土柱构件。 冲击性能 从目前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来看,对于钢管再生混凝土的冲击性能的研究还较少,这阻碍了人们对于钢管再生混凝土的全面认识。2.3 火灾作用下的力学性能杨有福等23进行了高温后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的试验研究,考虑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曾经历的最高温度的影响,提出了高温后核心再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研究表明:高温后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仍具有较高的轴压承载力和良好的抵抗变形能力。同时也提出了高温后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强度承载力的简化计算公式。Khalaf和DeVenny24同时考虑了砌块的单轴抗压强度、密度、含水率、混凝土密度和强度等参数的影响,通过试验研究
14、了用压碎的砌块来取代粗骨料再生混凝土的高温后性能,并与普通混凝土进行对比。黄运标25研究了高温后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0,30%,50%,70%,100%)的再生混凝土试件(包括160个立方体试件和150个棱柱体试件)高温后的力学性能。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高温后再生混凝土的残余抗压和抗折强度的简化计算公式,公式考虑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温度的影响。Zega和DI Maio26考虑两种水灰比(0.4和0.7)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指标的影响,利用超声波法研究了高温后三种粗骨料不同再生混凝土的回响频率、静态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并与相应普通混凝土进行了对比。侯睿27进行了32个恒高温后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的试验
15、研究,同时进行了8个钢管普通混凝土短柱的对比试验,以考察两类构件轴压力学性能的差异。表明:恒高温后钢管再生混凝土与钢管普通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类似,但由于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比相同配合比的普通混凝土低,导致恒高温后钢管再生混凝土的承载力和弹性模量均低于相应的钢管普通混凝土。刘轶翔和查晓雄28进行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抗火性能试验。火灾试验表明,钢管再生混凝土长柱的耐火性能要优于钢管普通混凝土,并根据试验提出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耐火时间的计算公式。钢管再生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目前对钢管再生混凝土的动力性能的研究还较少,只限于试验研究,没有可供规范使用的计算理论和设计公式。2)再生骨料是将废弃的混凝土
16、经过一系列的破碎加工而得到的。在破碎过程中内部往往会产生大量具有一定尺寸的裂纹,从而导致再生骨料的孔隙率增大,强度降低。同时吸水率也比天然骨料要大得多,这必然会引起失水后混凝土的干缩增大,使再生混凝土的防水性能与抗冻性能降低,影响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29。3)钢管再生混凝土的造价较高。利用再生骨料制造混凝土要耗费大量的机械设备和人力,其造价不比天然骨料节省。这个严重阻碍了再生混凝土的发展。4)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进行施工时, 一般都是先安装空钢管结构, 这时空钢管单独承受施工荷载, 浇灌混凝土时又会在空钢管内产生动压力, 可能导致在钢管局部产生应力集中现象, 严重时可使钢管胀裂。另外,由于水泥和混
17、凝土硬化时要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在钢管中难以扩散,使钢管中的局部温度较大,可引起温度应力。所以应对钢管再生混凝土施工力学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以提供合理的施工工艺和预防措施30。5)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钢管再生混凝土的研究主要以试验研究为主, 可靠性理论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也制约了钢管再生混凝土的研究与进展。6)未具备相当规模的再生骨料收集和加工的场地和设备,在鼓励创新,避免低层次的重复试验方面也欠缺,并且未设立专项资金资助再生混凝土柱骨料的的研究。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在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制定再生混凝土骨料推广上的力度也做得不够。4、结束语总的来说,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可以弥补再生混凝土结
18、构性能的不足,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进而产生大量可以应用于结构工程中的建筑材料。随着,一些专家学者对钢管再生混凝土在轴压性能、偏压性能、滞回性能、火灾作用下力学性能等方面可行性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都必将对废弃混凝土的再利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钢管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材料必将对建筑行业的未来产生重要的影响。5、参考文献1钟汉华,罗岚,刘能胜等.废弃混凝土回收利用现状和前景展望J.广东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1):66- 68.2王亨,单玉坤.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发展现状综述.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3000723余银银.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广东工业大学硕士
19、学位论文.2012,54Konno K,Sato Y, Kakuta Y,et al . Property of Recycled Concrete Column Encased by Steel Tube Subjected to Axial Compression.Transactions of the Japan Concrete Institute,1997,19 (2):231-238.5 Konno K,Sato Y,Ueda T,et al . Mechanical Property of Recycled Concrete Under Lateral Confinement .
20、 Transactions of the Japan Concrete Institute, 1998, 20 (3):287-292.6吴凤英,杨有福。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力学性能初探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0):305-308.7杨有福。钢管再生混凝土构件荷载-变形关系的理论分析J.工业建筑,2007,37(12):1-6,124.8邱慈长,王清远,石宵爽,欧阳雯欣.薄壁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实验研究.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065.9Chen ZP,LIU F,Zheng H H,et al.Research on the bearing capacity
21、 of recycled aggreate concrete-filled circle stell tube column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loadingc.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wchanic Auto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MACE2010,1198-1201,2010.10Chen Z P,chen X H,KE X J,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
22、arse concrete-filled square stell tube columnc.2010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 Auto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MACE2011,1113-1116,2010.11陈杰.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轴压力学性能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1,612李军涛、陈宗平,刘峰.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性能试验研究.混凝土.2012年第7期.13张向冈,陈宗平,薛建阳,等.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长柱试验研究及力学性能分析.建筑结构学报,第33卷第9期,2012,9.14You-Fu
23、Y ,Lin-Hai H .Experimental behaviour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filled stell tubular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Steel Research,2006.15张卫东,王振波,丁海军.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偏压性能试验.大庆石油学院学报,第35卷第5期,2011,10.16陈宗平,郑述芳,李启良,等.方钢管再生混凝土长柱偏心受压承载性能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第33卷第9期,2012.17余银银.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18张金锁.薄壁方钢管再生混合柱的轴压和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5.19Yang YF,Han LH,ZHU LT.Experimental performance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filled circular steel tubular columns subjected to cyclic flexural loadingsJ.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2009,12(2):183-194.20Yang YF,Zhu LT.recycled aggre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商店可视化工具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单立柱托盘堆垛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严守党的生活纪律维护党员良好形象党员教育培训课件
- 作用方法局麻作用吸收作用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硬膜外麻醉讲解
- 医学仪器外贸购销合同范本年
- 土地房屋转让简单合同范本
- 服装设计与生产加工合同
- 项目承包服务合同范本
- 财务管理系统开发合作合同
- 店面房出租经营合同书
- 2024年度碳陶刹车盘分析报告
- 四川省绵阳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年1月 浙江首考英语试卷
- 2025年1月广西2025届高三调研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4年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谏逐客书》理解性默写(带答案)最详细
- 《黑骏马》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 2023年物理会考真题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 盘扣式悬挑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
- 高中教师业务知识考试 数学试题及答案
- GB/T 9290-2008表面活性剂工业乙氧基化脂肪胺分析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