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_第1页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_第2页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_第3页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_第4页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象州县石龙镇花山小学 张东生这些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得以确立,课堂教学中“闷罐子”、“满堂灌”教学现象越来越少,教师都把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放在首位,强调课堂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因为人我们教师都知道,只有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才称得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这就又出现了一种教学现象,也就是“热热闹闹,摆花架子”。在这种课上或老师在课堂上满堂问,提一些浮浅的问题,让学生热热闹闹回答;或老师摆形式,左一个小组讨论,右一个上台表演,让学生在课堂上按照老师事先设计好的思路表演一番,似乎不这样做就不能体现出学生的参与意识,不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2、这种课都有一个共同点,会让你惊讶地发现我们的学生聪明到不用教了,聪明到不用学就会了。几乎有点经验的老师都能发现,在这些课上学生还是在围绕着老师的教捧转,学生的参与意识并没真正得到实质上的加强,参与的程度是非常浮浅的,因此,这样的参与并没有真正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这样的教学并没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那么如何来真正地做到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真正地在语文课堂学习中使学生参与进来,而不仅仅只是留于形式呢?我认为:一、提供适合的参与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改变了学生害怕参与、不愿参与的心理,营造了乐于参与的氛围,但真正要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学生的参与度加强,还得提供给

3、学生适合的参与途径,我是这样做的: 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供给学生适合的参与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问答式、集体讨论式,只能使学生参与进来,不能使学生投入进去,也就是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这种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的是热热闹闹的参与景象,但究其实质,学生的参与是不够的,因为在这种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确立,学生只是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为完成任务在学习,课堂无法满足学生继续探究的愿望。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必须改变旧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我变问答式为启发式、质疑式,变讨论式为发现-探究式,变集体学习为小组学习。通过以上课堂模式的改变,提供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机会,从而提高了课堂的

4、参与度。 例如,我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改变了以往按部就班式的讨论式教学,为小组的变序自学式学习。教学中,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后,我就提了一个问题:在五次划火柴,四次幻想中给你影响最深的是哪一次?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先自学再讨论。此时的课堂是自由式、开放式的,围绕总问题,学生开展了发现-探究式学习。由于改变了课堂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的机会,也提高了参与度。 2、了解学生需要,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开辟参与的途径 ,尊重学生的内部发展需求,了解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需要,是尊加学生参与机会的一个很好途径,因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性的学习,是学生自主需要、能动需要、创造需要的体现,没有这个需要,

5、学生不会无缘无故地进行参与。需要决定学生主动参与的动机,需要的不同,决定他们参与方式的不同,因此,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地得到参与,提高了参与的质量。 如,我教巨伞下的城市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问学生,学习这课课文你们想了解什么?学生有的说:“我想知道巨伞什么样的?”有的说:“巨伞怎能撑在城市上空?”有的说:“这把巨伞造好了如何安装?”还有的说:“作者为什么要介绍这把巨伞?”根据学生不同的需要,我让学生自己学习课文去解决。于是,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课文,满足自己的需要。此时的学习参与面大大增加,参与度大大提高。

6、可见,了解学生需要,给予满足,是提供学生积极参与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3、课外扩展阅读,提供学生课堂参与时的需要,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现代教学,要求学生有广博的知识,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知识上,因为学生所面临的世界是一个高信息化的世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总是结合课文进行扩展性的学习,由于学生知识面的限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参与,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可通过课外扩展阅读的途径来实行。 如,我教南极的除夕一课前,布置了课外阅读的任务:明天,我们要学习南极的除夕一课,今天大家可去收集有关的资料,准备上课时告诉我。第二天,我在讲到南极的气温很低,理解有关的句子时,由

7、于学生收集了许多资料,参与气氛浓厚,且理解得很深。可见,课外扩展阅读,对提高课堂学习的参与度有着重要的作用,是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一条很好的途径。二、精心设计参与的方式 。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参与途径后,教师要保证学生的参与质量,提高参与度,还要在课堂学习中精心设计参与的方式,这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了。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 1、初读课文时,兴趣引导,主动参与。 兴趣是乐于学习的前提,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泼的心理成分。初读课文时,我通过兴趣引导,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使学习的一开始,学生就充满了对学习内容的喜爱。我的操作方式有以下几

8、种: (1)、内容激趣。 所谓内容激趣,就是利用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不自觉地被引入探究性的学习。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他有一个有利的条件,就是课文内容带有强烈的情节性,人文性。在教学初,我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参与探究学习的兴趣。 如,我教巨伞下的城市一课,就是充分地利用了教材内容的趣味性,变枯燥的说明文教学为生动有趣的欣赏课、探究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探究,提高了阅读教学中的参与度。在教学一开始我提出了“伞有什么作用?”“如果把一把伞撑在一座城市的上空,你们认为会怎么样?”“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课文,欣赏欣赏这把伞,怎么

9、样?”随着这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激发起来,积极地去参与讨论、探究,在讨论、探究中,学会了课文的内容。 可见,内容激趣,可引发学生的探究愿望,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性的学习,提高了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参与度。 (2)、语言激趣。阅读教学初,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艺术,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乐学情绪,激发探究性学习的愿望,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 几乎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教师的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尤其是语文学科,教师的语言艺术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教师优美的、恰如其分的语言,会把学生带入语文学习气氛中,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同文中的主人翁同欢乐,共患难。因此,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艺术,可调动学生的

10、学习兴趣,培养乐学的健康情绪,能动地把学生引入主动参与的探究性学习中去。 在教学中,我尽量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艺术,把学生带入探究性学习的气氛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为此,我精心备好导入语,用自己富有感染的课堂艺术语言去启迪学生学习的智慧,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上好探究课。我在上穷人一课的第二教时一开始,设计了一段富有感情的导入语:“现在又是一个寒风呼啸的晚上,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可渔夫还没回来,桑娜坐不住了,她来到门外,焦急地等待丈夫的归来。就在这时,她想起了生病的女邻居。她敲了一次又一次门,没人来开门,她猛地推开门,她看见了什么?她又会怎么做?我们边听录音边感受课文。”这一大段过度语,

11、一方面让学生重温了旧知识,另一方面消除了恐惧心理,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不知不觉中投入了新课的探究学习中。可见,教学一开始,教师的语言艺术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是多么重要的,也是多么必要的,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是多么有作用。 (3)、情境激趣 。所谓情境激趣,就是教师精心备课,创设课堂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的情绪,为学生提供动口、动手、动眼、动脑的参与探究机会,使学生在情境中忘我地探究学习。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把情境激趣用在了初读课文时。 如,我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课时时,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思想感情,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扮演角色,表演课文

12、内容,改变以往学完了课文后再表演的教学过程。在角色表演中,我还设计了各种道具,如“父亲”的衣服,“母亲”的假发、披肩等。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五官充分调动,主动参与,兴趣盎然。每次表演完后,我都安排了学生的互相点评。为了表演得出色,也为了评得有理,学生主动去学习内容,去探究课文中人物的心情,参与由原来的表面化向探究性发展,提高了参与的质量,学习效果非常好。 初读课文时,通过以上种种兴趣引导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扩大了参与面,又引导学生把参与引向深入,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2、再读课文,自学求知,参与探究 。学生在学习兴趣被激发,带入课文的学习后,还需要保持这种兴趣,不断产生继续参与探究的

13、愿望,这样才能把学习学得更好。小学高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和生活的经历,不再会被一些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东西激发持久的强烈的兴趣,就是有兴趣,也变得淡淡的,要使学生保持对课文学习持久的参与性,产生对课文内容深入的探究欲,提高参与的质量,还需采用新的方法。我主要采用自学求知的方法。 所谓自学求知,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获得知识。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初读课文后,我让学生就课文内容说说自己想了解的问题,然后教师归纳后,把问题返还给学生,再由学生自学解决,获得知识。由于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且学习的又是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学时探究欲望强烈,参与度强,质量高。如,上面所

14、举的巨伞下的城市一课,初读课文时的有些问题一下解决了,但有些问题,却要经过反复阅读理解后才能解决,而这些问题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我就让学生自学解决。通过自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也保证了参与的质量。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田地,能表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这也是真正地让学生参与学习。3、精读课文时,引导求疑求异,加强参与度。课文深入学习后,如教师满足于前面表现的学生参与情况,不再让学生进行参与,那么,这样的参与也是不够的。那么如何在精度课文时加强学生的参与度呢?我认为可在学生学习讨论自学题时进行求疑求异学习。 所谓的

15、求疑求异,就是让学生认真听其他学生的发言,积极思考,求疑求异,再度质疑,标新立异。这就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独力思考的能力,使得参与有了真正的内容,提高了参与的质量,也落实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我总是问:“你们有不同的看法吗?”“还有什么问题?”、“他这样说你们都同意吗?”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不同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激情,提高参与度。 4、总结课文,多种形式,强化参与。 往往教学到了最后阶段,教师就忽视了学生的参与,采用包办制,草草地结束课文,忘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总结课文阶段,是一堂课的主题,是灵魂,就像一副画,到了画龙点睛阶段。上好这阶段课

16、,可使一堂课蓬荜增辉。 三、培养积极性参与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参与质量。 学生在心理上克服了自卑、恐惧感后,从“幕后”走向了“幕前”,且会随着老师的教学,兴趣昂然地投身于探究性的学习,但要真正提高参与度,还要学会如何参与探究性的学习,培养积极性参与的意识与能力,为其终身学会学习服务。我是这样培养学生积极性参与的意识与能力的: 1、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具有对学习内容的疑问意识,始终带着问题学习。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在揭示课题时,就课题对课文内容产生疑问。如,我教黄河颂一课,揭示课题后,我让学生就课题产生问题。学生提出了:黄河颂歌颂了黄河的什么?为什么要

17、歌颂黄河?等等的问题。让学生带者问题继续学习课文。在初读课文时,我培养学生对词句产生疑问,文章的主要内容产生疑问。如,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文章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在再读课文时,我培养学生就学习的段落的内容产生疑问。如,为什么要写这些?写这些内容的目的是什么?精读课文时,我让学生学会品词品句,边品边体会词句的妙用,词句对文章中心的表达作用。完成课文学习后,我还让学生学会对课文延伸的内容,有关的知识产生疑问。总之,学到哪就想到哪,疑问不断在头脑中涌现,这就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了一种积极性的探究性学习。 通过建立问题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积极性参与的能力,学会

18、了学习。 2、目标意识。 所谓目标意识,就是学生在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心中始终装着学习的目标,围绕着目标学习,不断地探究。 以往,由于对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的单薄,教师在教学中只关心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丝毫没考虑到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可以说,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老师给他的知识。这种被动的学习情况,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教会学生带者目标意识去学习,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索取,变了解为探究。因此,要培养学生积极性参与的意识与能力,首先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树立目标意识。 如,我教穷人一课,出示课题后,我就让学生明确学习这课的目标-学习提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装着目标。围绕如何提问,学生在学习中就去探究提问的方法,提问的策略,提问的目标,这就使学生的探究学习变为一种积极性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积极性参与的意识与能力。 3、创新意识。 所谓创新意识,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