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论最根本的前提假定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_第1页
比较优势论最根本的前提假定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_第2页
比较优势论最根本的前提假定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_第3页
比较优势论最根本的前提假定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比较优势论最根本的前提假定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从理论的应用来看,传统贸易理 论较客观地解释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但比较优 势理论解释不了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如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 量大大增加、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跨国公司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的作用空前加强、 产业的规模经济明显等现象。新贸易理论正是抓住了比较优势理论的两个基本前提对其进行 否定,认为国际商品市场具有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两个基本特征,从而合理地解释了 国际贸易领域的新现象。以古鲁格曼、赫尔普曼、迪克西特等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其精髓 和要义集中体现在规模经

2、济理论中。规模报酬递增意味着厂商存在内部规模经济,也即大厂 商比小厂商有成本优势,从而可形成寡头垄断或垄断竞争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在这种前 提下,同行业厂商数目少,各厂商生产有差异产品,从而每个厂商一定程度上都是价格制定 者而不是价格接受者。这就是说,假定消费者的需求偏好是异质的,那么即使在资源禀赋相 似的情况下,各国出于规模经济考虑来专业化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也必然产生国际贸易。即 除比较优势外,规模经济成为国际贸易又一独立动因,通常用来解释行业内贸易现象。由新 贸易理论必然逻辑推演出战略性贸易政策,即一国政府借助研发补贴、生产补贴或出口补贴 等政策手段,保护国内市场,扶植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

3、长,实现规模经济,抢占国际竞争对 手的市场份额,或者通过进口征税攫取外国垄断利润。因此,战略性贸易政策本质上是一种 有限保护政策。传统,竞争,规模报仇不变,-要素禀赋,价格,或技术差异,贸易不完全竞争;产品差异;规模报仇递增,形成新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活动中的新趋势给传统的贸易理论提出了新挑战。经济学家们注意到,随着资 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正在发生改变,那就是企业规模在扩大,充分 竞争的市场结构正被不完全竞争所取代,消费者的需求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更趋于多样 化、个性化。经济基础的改变,必然使国际贸易活动出现新的内在逻辑。根据这种新的经济 基础,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们

4、提出了多种新理论来补充完善已有的理论, 并用以解释国际贸易中的新趋势。典型的理论有规模经济论、差异产品贸易论、产品 生命周期论、国家竞争优势论等,这里仅介绍前两种。规模经济是指某种产品的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递减的情况,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是国际分工与贸易产生的一个原因。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举一 个简单的例子,假定有两个国家,且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一船舶与飞机,为生产这 两种产品只需一种生产要素一劳动。生产船舶与飞机成本我们可以用劳动投入系数来 表示,根据规模报酬递增原理,随着生产规模的增加,劳动投入系数是递减的,这里 生产技术不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完全可以假定这两国生产这两种产品

5、所使用的技术 都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发现,这两国谁都可以生产任意一种产品,但这两个国家在生 产这两种产品上可能是不同步的,一个国家A最初先生产了船舶,那它就可能率先在 船舶生产上实现规模经济(由于资源稀缺,该国不能在任一产品上都实现规模经济),另一国B就会发现,它这时再生产船舶,成本已无法低于对手,那它就会生产另一种 产品飞机。这样两国进行贸易,就会实现分工带来的益处。根据规模经济理论,国际 分工与贸易都不是完全确定的,A国生产的可能是船舶,也可能是飞机,B国也如此。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一种常态。在这样的市场结构下, 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质量、品种、设计、花色等方面都有些许差异,

6、由于消费者追求时 尚型、个性化的消费,这给每个厂商都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而且也给他们提供了能使他们获取超额利润的垄断权力。在封闭经济条件下,这种超额利润可能因其他 厂商迅速进入,生产相近的替代品而被侵蚀,但如果存在国外市场,那么这些企业就 可以扩大规模,实现规模化生产。这对两国的消费者都是有利的,一方面享受了差异 产品,另一方面获得了低成本与低价格的实惠。这就是所谓的差异贸易产品理论,它 部分地解释了部门内部贸易产生的内在逻辑,即各国消费者都有追求产品差异的偏 好,而各国之间的贸易不但可以满足这种偏好,而且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来提供。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还提出了一种竞争优势

7、论,他认为一 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是竞争优势,而这种竞争优势来源于这个国家的主导产 业的竞争优势,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更源于企业具有创新机制而提高了劳动生产 率。就是说,国家的竞争优势不是固有的,而是创造出来的,一国的竞争力高低取决 于其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企业因为哟压力和挑战,才能战胜世界强手而获得竞争优 势,他们得益于拥有国内实力雄厚的对手、用于进取的供应商和要求苛刻的顾客。它 还把一国竞争优势的种种因素归纳为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辅助产业、企 业战略、结构与竞争者、以及机遇和政府行为这几个方面。新贸易理论的提出对传统的贸易政策也有革命性的变革,那就是在对外贸易上应实行一 种有

8、限的保护政策,而非完全的自由贸易政策。政府要通过研发补贴、生产补贴或出口补贴 等政策手段,扶植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实现规模经济,抢占国际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 或者通过进口征税攫取外国垄断利润,保护国内市场,这又被称为战略性贸易政策。值得指出的是,新贸易理论只是传统贸易理论的补充与发展,并不能取代传统的理论, 传统理论揭示的国际贸易逻辑的土壤仍是广泛存在的,因此,它还是有生命力的。同时,新 贸易理论提出的贸易政策在实践如果遭到对手以牙还牙的报复,那对全球国际分工与贸易的 发展也必然是一大打击。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与特征的总结1、新贸易理论对贸易动因与贸易基础的解释产业内贸易、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

9、分工与长贸易的迅速增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的主要现象,新 贸易理论认为这是因为产生国际贸易的动因与基础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因为技术和要素禀赋 的差异带来了贸易。新贸易理论从供给、需求、技术差距论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的动因与 基础。从供给角度:揭示了规模经济性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企业的垄断竞争行为成为贸 易产生的重要动因与基础。1977年,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建立的D-S模型,阐述了在不完全竞 争市场结构下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和企业生产规模经济的两难冲突问题。在具有规模经济的条件下, 企业倾向于扩大生产规模,对生产者来说,产品差别越少越好;而消费者则要求产品要具有多样性, 即产品差异。国际贸易可

10、以解决这一矛盾:各国专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某一方面差异的同种产品 并进行贸易,既利用了规模经济性获得比较优势,又满足了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需求。克鲁格曼看到了 D-S模型解释贸易问题的潜力,首先将它应用到国际贸易分析中,建立了 规模经济理论,即一个由规模经济引致贸易的模型。通过采用张伯伦垄断竞争分析方法,得出结 论为:贸易并不需要是技术或要素禀赋差异的结果,而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获取规模经济的一 种途径。国际贸易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世界市场,厂商可以打破单一狭小的国内 市场限制,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产品销售市场,并从别国进口其它差异性产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综上所述,关于贸易发生的原因,新

11、贸易理论从供给角度分析,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下,规模经济就成了引起专业化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即使各国的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都一 致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差异产品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并且国家间的差异越大,产业间的贸易量就 越大,而国家间越相似,产业内的贸易量就越大。新贸易理论还强调需求因素对贸易产生和贸易结构的影响。从需求角度进行探索,填补了 贸易动因研究视角上的一大空白。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的代表性需求理论,将需求与产品差异 结合起来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指出,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者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 就是一国的代表性需求。生产者只有专门生产代表此水平的商品才有可能达到规模经济,因此

12、,一 国应集中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出口该产品,并从与本国收入水平相似的其他国家进口相 似产品,以满足本国其他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该贸易理论表明,规模经济容易在各国代表 性需求的产品上产生,因此收入水平越相似,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越多。技术差距论以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为分析前提,认为技术差距和模仿时滞决定了现 实的贸易格局。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修正了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提出 了技术差距理论。该理论在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时,即是著名的生命周期理论。同时 也可解释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即使两个发达国家在技术开发方面具有相同的能力,所开发出的技 术与产品仍会

13、有差异,从而促成国际贸易的产生。因此技术水平接近的国家会因为追求产品的差 异性而产生贸易。从而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2、在贸易政策方面,两个论点一一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的提出传统的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框架下,完全竞争市场是最具效率的市场,任 何干预只会带来效率损失。因此传统贸易理论强调自由贸易的重要性。新贸易理论则认为现实中市场的有效性就值得怀疑。因此提出了两个干预贸易的论点-利润 转移论和外部经济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外部经济论认为,一些具有技术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可以通过知识外溢为其他部门带来收 益,即产生了有益的外部经济性。政府则应该对这些产业进行

14、扶持,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 展。以上述两种理论为基础,新贸易理论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即应当对对本国经济有重 要促进作用的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补贴。如日本80年代中期从美国手中夺得半导体产业的控制 权,就是战略性政策使用的结果。战略性政策对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贸易政策有重大影响力, 同时,也影响了欧洲联盟条约的内容。3、新贸易理论提出了参加贸易并不总能得到利益的论点传统贸易理论并未对国际贸易的福利效应作专门分析,因为其理论的结论是按比较优势进行 分工对各国都有利益,贸易利益来源于专业化生产效率的提高。新贸易理论认为贸易利益不仅来 自比较优势,还来自于:规模经济性、增加了不完全竞争产业的竞争程度、增加了产品的差异性 等。同时,新贸易理论指出,尽管存在着潜在贸易得益,但不完全竞争市场同时也产生了风险, 使一国经济有可能不仅无法利用潜在的贸易得益而且实际上遭受损失。当贸易使得本国以递增规 模生产的行业和高度垄断的行业收缩,而带来的其他利益不足以弥补这种收缩带来的损失时,贸 易使本国受损,这说明,参加贸易并不是总能得到利益。4、新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