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合成化学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程总学时: 51理论学时:41开课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大纲执笔人:杨高升教研室主任审核:杨高升先修课程:有机化学有机化学选论学分: 3讨论学时:10(无课程实验)适用专业:应用化学大纲编写时间:2005年 8月教学院长审定:朱昌青一、说明1 、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合成化学是有机化学服务于人类的桥,是有机化学研究的中心,是有机化学家改造世界、创造未来最重要的手段。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合成化学的基本概念、常用术语以及有机合成的意义;从合成的角度再认识在基础有机化学中学习的重要有机化学反应,并学习一些新的有机合成反应;掌握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熟悉常见
2、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的设计方法、策略和技巧。旨在培养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合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完成毕业论文以及日后从事应用化学研究奠定基础。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在保证该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着重突出合成化学的实用性。重要有机合成反应、设计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的逆合成分析法的基本概念、策略和技巧,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 2)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讲授时,尽可能结合重要有机合成反应的机理,阐明反应前后分子结构的变化,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各类有机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的网络体系以及在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设计中极为有用的逆向思维方式,并积极引导学
3、生灵活运用有机化学反应解决实际合成问题。( 3)课堂讲授实行启发式,力求做到少而精,突出重点,并注意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4)坚持课堂讨论和练习是教好、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在整 个教学过程中,将根据正常教学进度事先布置一定量的讨论题,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在课堂上加以讨论。适时进行随堂练习检查学生的 掌握情况,并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作业,加以巩固。3、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重点: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设计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的逆合成 分析法。难点:重要有机合成反应的综合运用,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设计 的策略和技巧。二、课堂教学时数及课后作业题型分配章目教学内容教学 时数教学
4、方式 或手段课后作业思考题练习题一绪 论2讲授(多媒体)一基于金属启机试 剂的碳-碳键形成 方法6讲授(多媒体、讨论)VV三稳定碳负离子的 缩合反应6讲授(多媒体、讨论)VV四稳定碳负离子的 煌基化和酰基化6讲授(多媒体、讨论)VV五基于兀素有机化 合物白碳-碳键形 成方法2讲授(多媒体)VV六环的形成6讲授(多媒体、讨论)VV七氧化反应4讲授(多媒体、讨论)VV八还原反应4讲授(多媒体、讨论)VV九有机合成中的保 护基4讲授(多媒体、讨论)VV十不对称合成2讲授(多媒体)VV逆合成分析法9讲授(多媒体、讨论)VV合计51三、本文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合成化学的学科性质
5、、基本内容和学习意义,掌握有机合成路线设计中的常用术语以及从合成化学角度对 有机化学反应的分类,了解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学习方法。【重点难点】有机合成路线设计中的常用术语,试剂的反应性与有机合成反应。 第一节合成化学一、有机合成及其作用二、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回顾三、有机合成化学的近期趋势四、有机合成路线设计及其策略第二节试剂的反应性与有机合成反应一、有机反应的分类二、亲核试剂三、亲电试剂四、双反应性试剂第三节学习意义与教学要求一、学习意义二、教学要求【思考题】COOEt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有机合成的重要意义。就合成设计的基本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从下面两个例子,看逆合成分析法的重要性。第二
6、章基于金属有机试剂的碳-碳键形成方法【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有机金属试剂,明确有机金属试剂的反应性,掌握重要有机金属试剂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重要有机金属试剂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第一节 有机镁试剂一、有机镁试剂的制备二、有机镁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第二节 有机锂试剂一、有机锂试剂的制备二、有机锂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第三节 有机锌试剂一、有机锌试剂的制备二、有机锌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Reformatsky反应第四节 有机铜试剂一、二烃基铜锂的制备二、二烃基铜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思考题 】1、比较有机镁、有机锂、有机锌、有机铜试剂的制备方法
7、。2、分析有机镁、有机锂、有机锌、有机铜试剂的反应性。3、讨论有机镁、有机锂、有机锌、有机铜试剂在有机合成中应用的互补性。第三章 稳定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稳定化碳负离子,明确稳定化碳负离子的反应性,掌握稳定碳负离子的重要缩合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稳定碳负离子的重要缩合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第一节 稳定化碳负离子一、碳负离子的形成与分类二、碳负离子的稳定化作用三、稳定碳负离子的反应性第二节羟醛缩合反应一、一般的羟醛缩合二、交叉羟醛缩合三、类羟醛缩合第三节 不同类型玻基化合物间的缩合反应一、醛、酮与竣酸衍生物的缩合二、竣酸衍生物与醛
8、、酮的缩合三、酯与酯的缩合四、分子内的睛-缩合Thorpe反应第四节烯凝合成法:C=C的形成一、Wittig 反应二、HWE反应【思考题】1、分析讨论交叉缩合反应的选择性控制。2、化OHO第四章 稳定碳负离子的烷基化【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稳定碳负离子烷基化反应的选择性问 题,掌握重要稳定碳负离子的烷基化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重点难点】重要稳定碳负离子的烷基化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第一节 稳定碳负离子烷基化的选择性问题一、自缩合问题二、多烷基化问题三、C-烷基化和O-烷基化问题四、非对称酮的区域选择性问题第二节酯的烷基化第三节醛和非对称酮的烯醇化及其烷基化的选择性控制
9、一、醛的烯醇化及其烷基化二、通过动力学或热力学控制形成特定烯醇盐三、通过烯醇硅醍作为特定烯醇盐的前体四、通过/b不饱和酮形成特定烯醇盐 五、通过醛和酮的含氮衍生物第四节 B二碟基化合物的烷基化一、丙二酸二乙酯合成法二、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法三、玻基e位的活化四、丫位烷基化第五节通过共钝加成进行碳亲核试剂的烷基化一、共钝加成反应Michael加成反应二、玻基化合物的Michael加成反应三、烯醇硅醍的Michael加成反应四、烯胺的Michael加成反应【思考题】1、碳负离子的反应性及其烷基化反应的选择性问题2、合成第五章基于元素有机化合物的碳携键形成方法【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元素有机
10、化合物,掌握重要元素有机 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重点难点】重要元素有机化合物(有机磷、有机硫)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合成 中的应用。第一节元素有机化合物一、元素有机化合物二、元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反应性第二节有机硼试剂一、有机硼试剂的制备二、基于有机硼试剂的碳-碳键形成方法第三节有机磷试剂一、有机磷试剂的制备二、基于有机磷试剂的碳-碳键形成方法第四节 有机硫试剂一、有机硫试剂的制备二、基于有机硫试剂的碳-碳键形成方法【 思考题 】元素有机化合物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区别。第六章 环的形成【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环的分类及成环原理,掌握常见碳环和杂环的合成。【 重点难点
11、 】五元及六元碳环和杂环的合成。第一节 成环原理一、环的分类二、成环策略第二节 碳环的形成一、三元环二、四元环三、五元环四、六元环五、中环与大环第三节 杂环的形成一、普通杂环二、芳香杂环【 思考题 】分析小环、普通环、中环和大环成环手段的差异性。第七章 氧化反应【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氧化反应的意义,掌握重要的氧化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重要氧化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氧化反应的选择性。第一节 醇的氧化一、铬氧化剂二、二氧化锰三、铜氧化剂四、二甲亚砜五、Oppenauer氧化第二节 碳 -碳双键的氧化一、环氧化反应二、双羟基化反应Wacker氧化第三节
12、碳 -碳键的断裂氧化一、高锰酸钾二、臭氧化反应三、高碘酸四、四乙酸铅五、 Baeyer-Villiger 氧化第四节 碳 -氢键的氧化一、二氧化硒二、铬氧化剂三、锰氧化剂【 思考题 】归纳总结通过氧化反应实现各类有机化合物之间转化的网络体系。第八章 还原反应【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还原反应的意义,掌握重要的还原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重要还原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还原反应的选择性。第一节 负氢转移还原反应一、铝氢化物二、硼氢化物第二节 催化氢化反应一、概述二、催化加氢三、催化氢解四、均相催化氢化第三节 可溶性金属还原反应一、羰基化合物的还原二、还原裂解
13、三、炔烃的还原四、共轭体系的还原 Birch 还原第四节 其他还原剂还原一、月井(联氨,H2N-NH2)还原法二、联亚胺(偶氨,HN=NH , Diimide)还原法【 思考题 】归纳总结通过还原反应实现各类有机化合物之间转化的网络体系。第九章 有机合成中的保护基【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保护基的意义和要求,掌握常见基团的保护方法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常见基团的保护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第一节 基团的保护一、基团的保护及其意义二、保护基的基本要求第二节 羟基的保护一、醚化二、酯化三、缩醛(酮)化保护二元醇第三节 醛、酮的保护一、缩醛(酮)化二、硫代缩醛(酮)化
14、三、烯醇醚化第四节 氨基的保护一、酰基化二、苄基化第五节碳氢键的保护第六节碳碳双键的保护【思考题】1、从绿色化学角度看有机合成中的基团保护。2、反应选择性与基团保护之间的关系。第十章 不对称合成【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不对称合成的意义,掌握不对称合成中几个常用术语的涵义,了解不对称合成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 】不对称合成的涵义、原理和基本方法。第一节不对称合成的意义第二节不对称合成的基本概念一、不对称合成的定义二、立体选择性第三节 实现不对称合成的原理与基本方法一、手性底物控制二、手性辅助基团控制三、手性试剂控制四、手性催化剂控制第四节 不对称碳-碳键形成反应一、羰基的
15、不对称加成反应二、不对称醇醛反应三、不对称环加成反应【 思考题 】分析比较实现不对称合成的四种基本方法。第十一章逆合成分析法【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逆合成分析法的意义,理解逆合成分析法中几个常用术语的涵义,熟练掌握运用逆合成分析法设计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的基本技能。【重点难点】逆合成分析法,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技巧。第一节切断与逆合成分析法一、逆合成分析的常用术语二、逆合成分析步骤三、逆合成分析的切断原则四、逆合成分析的切断技巧五、简单有机化合物的逆合成分析举例 第二节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其它技巧一、导向基的使用一、保护基的使用三、反应性差异的利用四、潜在官能团的利用五、极性颠倒【思考题】设计卜列化合物的合成路线:3.扩瞳剂(Cyclopentolate)5. Oo6 PheF8. C9. JCO 2Et11.12.1OO-7a fJkONMe2 4. OyPh0HOHrOOEt7-hC COOHzc00H10. HOyPhNOYHCOOMeOO【 课程考试 】本课程考试采取“开卷”方式进行。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有机合成反应的理解、判断、分析等能力,对逆合成分析法的掌握情况;重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重要有机合成反应设计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的能力。四、使用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黄培强: 有机合成(国家 “九五 ”规划教材,教育部“高等理科教育面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汽车美容师车内清洁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美容师理论与实践结合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计算机基础考试课程试题及答案
- 2025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高三历史类试题及答案大全
- 5行性格测试题及答案
- 复习古代文学史的试题及答案
- 2024食品质检员考试的定义与范围及答案
- 手术细节护理课件
- 2024年食品质检员考试备考策略及试题及答案
- 2024年10月自考00158资产评估试题及答案含评分参考
- 【初中道法】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
- 膨胀节检修施工方案
- 幼儿园安全隐患举报奖励制度
- 安全防范培训演练制度
- 信息检索课件 第2章 文献检索方法(1)-2
- GB/T 13477.25-2024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25 部分:耐霉菌性的测定
- 中国邮政四川分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广西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2024年浙江省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 标准压力下烟气物性参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