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实施方案附表(78页)_第1页
沉降观测实施方案附表(78页)_第2页
沉降观测实施方案附表(78页)_第3页
沉降观测实施方案附表(78页)_第4页
沉降观测实施方案附表(78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沉降观测实施方案附表目录 TOC o 1-3 h HYPERLINK l _Toc272583698 1 总则1 HYPERLINK l _Toc272583699 2 工程简况3 HYPERLINK l _Toc272583699 3 组织管理4 HYPERLINK l _Toc272583700 3.1 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4 HYPERLINK l _Toc272583701 3.2 各观测小组职责7 HYPERLINK l _Toc272583707 4 沉降变形观测9 HYPERLINK l _Toc272583708 4.1 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9 HYPERLINK l _Toc27

2、2583709 4.2 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9 HYPERLINK l _Toc272583710 4.3 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10 HYPERLINK l _Toc272583711 4.4 测量工作基本要求12 HYPERLINK l _Toc272583712 4.5 测量工作具体要求13 HYPERLINK l _Toc272583713 4.6 特殊环境下沉降观测15 HYPERLINK l _Toc272583714 5 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17 HYPERLINK l _Toc272583715 5.1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原则17 HYPERLINK l _Toc27

3、2583716 5.2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22 HYPERLINK l _Toc272583717 5.3观测技术要求25 HYPERLINK l _Toc272583718 6 桥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28 HYPERLINK l _Toc272583719 6.1观测点的设置原则28 HYPERLINK l _Toc272583720 6.2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32 HYPERLINK l _Toc272583721 6.3观测技术要求34 HYPERLINK l _Toc272583722 7 隧道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38 HYPERLINK l _Toc272583723

4、7.1观测断面和观测点设置原则38 HYPERLINK l _Toc272583723 7.2变形观测频次39 HYPERLINK l _Toc272583723 7.3变形观测资料要求40 HYPERLINK l _Toc272583724 8 过渡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41 HYPERLINK l _Toc272583725 8.1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设置原则41 HYPERLINK l _Toc272583726 8.2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42 HYPERLINK l _Toc272583727 8.3观测技术要求42 HYPERLINK l _Toc272583728 9 线下工程

5、沉降评估43 HYPERLINK l _Toc272583729 9.1路基工程沉降评估43 HYPERLINK l _Toc272583730 9.2桥涵工程沉降评估44 HYPERLINK l _Toc272583731 9.3隧道工程沉降评估47 HYPERLINK l _Toc272583732 9.4过渡段工程沉降评估47 HYPERLINK l _Toc272583734 10 数据传输流程与数据管理48 HYPERLINK l _Toc272583735 10.1数据传输流程48 HYPERLINK l _Toc272583735 10.2文件管理与格式要求50 HYPERLIN

6、K l _Toc272583736 10.3数据录入与输出管理52 HYPERLINK l _Toc272583737 附件60 HYPERLINK l _Toc272583738 附件一:准备工作检查表与结果验收表60 HYPERLINK l _Toc272583740 附件二:附表62 HYPERLINK l _Toc272583741 附表1 观测断面与观测点工程属性信息表62 HYPERLINK l _Toc272583742 附表2 电子水准测量记录手簿63 HYPERLINK l _Toc272583743 附表3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观测桩)64 HYPERLINK l _To

7、c272583744 附表4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板)65 HYPERLINK l _Toc272583745 附表5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剖面管)66 HYPERLINK l _Toc272583746 附表6 路基分层沉降观测记录表67 HYPERLINK l _Toc272583747 附表7 路基分层沉降观测记录汇总表68 HYPERLINK l _Toc272583748 附表8 桥梁承台沉降观测记录表69 HYPERLINK l _Toc272583749 附表9 桥梁墩台)沉降观测记录表70 HYPERLINK l _Toc272583750 附表10 涵洞沉降观测记录表71 H

8、YPERLINK l _Toc272583751 附表11 隧道沉降观测记录表72 HYPERLINK l _Toc272583752 附表12 桥梁梁部徐变观测数据录入表73 HYPERLINK l _Toc272583753 附表13 沉降设计值表74 HYPERLINK l _Toc272583754 附表14 断链表751 总则1.1.1 为满足对路基含过渡段)、桥梁、涵洞、隧道等线下工程的沉降变形观测系统的技术要求,确保沉降观测工作及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为评估预测线下工程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合理确定无砟轨道铺设时间,确保铺设质量,制定本实施方案。1.1.2本实施方案适用于大西客专站

9、前施工8标线下工程施工期及正式验收通过前的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未包括的:内容应执行相关现行铁路设计规范、规定。1.1.3 沉降变形观测数据必须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取得,且必须真实可靠,能全面反映工程实际状况。1.1.4 沉降变形评估应综合考虑沿线路方向各种结构物间的沉降变形关系,以区段为单位实施。评估方法应根据不同的工程类型、地质情况、工程措施确定,能够真实反映工后沉降状况。1.1.5 沉降变形观测、评估过程是确定铺设无砟轨道的关键时间节点和关键工序的主要依据之一,必需加强“零周期”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规范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

10、行办法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关于进一步加强客运专线建设质量管理的指导意见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客运专线铁路变形评估技术手册 大西客专沉降观测评估实施细则;1.1.7本实施方案内容与设计要求如有不一致的地方,以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要求为准。2工程简况新建线路自原平西站引出,向南经忻州、阳曲后接入太原枢纽,自太原南站引出经介休、洪洞、临汾、运城后,在永济跨越黄河进入陕西省,经大荔、渭南、新临潼至西安北。本线自北向南经过恒山低中山区、忻定盆地、系舟山余脉丘陵区、太岳山低山丘陵区、临汾盆地、运城盆地、渭北黄土台塬及关中平原。正线全长678.4km。站前工程-8标段线路

11、位于临汾市辖内的洪洞县、尧都区、襄汾县、侯马市、运城市新绛县境内,线路北起洪洞西站站前端DK497+230,向南跨在建临汾北环高速、309国道,设临汾西站,后并行汾河、跨越规划长临高速设襄汾西站,向南跨越河晋高速设侯马西站,出站后线路跨越侯西铁路、大运高速公路进入峨眉岭隧道群至标段终点DK596+633,标段全长99.295km。3 组织管理3.1 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3.1.1指挥部成立工程沉降观测工作领导小组:中铁十二局集团站前施工-8标段线下工程沉降观测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总工程师:许双庆局指专职工程师:郭兴标各工程部总工程师十一项目部沉降观测小组十项目部沉降观测小组八项目部沉降观测小组新绛

12、梁场沉降观测小组七项目部沉降观测小组五项目部沉降观测小组襄汾梁场沉降观测小组四项目部沉降观测小组三项目部沉降观测小组临汾梁场沉降观测小组二项目部沉降观测小组一项目部沉降观测小组图3.1.1中铁十二局集团站前施工-8标段沉降观测工作组织构成图3.1.2 人员及仪器设备要求指挥部总工任组长,成员由指挥部专职工程师、各工程部总工组成;各工程部成立测量队,设专职测量队长。根据管段长度成立沉降变形观测小组,按5km设置一个小组,每组成员34人。人员、仪器配置见下表沉降变形观测小组人员序号姓名组别职务备注1熊良宝测量队长一工程部2许晓第一小组组长一工程部2刘志峰第一小组组员一工程部4刘国龙第一小组组员一工

13、程部5李兴文第二小组组长一工程部6齐敬国第二小组组员一工程部7崔耀武第二小组组员一工程部8任山虎测量队长二工程部9于庆涛第一小组组长二工程部10苏曹曹第一小组组员二工程部11杨云丰第一小组组员二工程部12杨洪先测量队长三工程部13刘畅第一小组组长三工程部14高杰第一小组组员三工程部15崔飞翔第一小组组员三工程部16李才贵测量队长四工程部17冉庆亮第一小组组长四工程部18任国华第一小组组员四工程部19孙长兴第一小组组员四工程部20陈亚鹏第二小组组长四工程部21段亚洲第二小组组员四工程部22李志飞第二小组组员四工程部23张威第三小组组长四工程部24严帅第三小组组员四工程部25张君第三小组组员四工程

14、部26崔继云测量队长五工程部27文欣第一小组组长五工程部28徐多龙第一小组组员五工程部29吴天德第一小组组员五工程部30曾志华第二小组组长五工程部31余军第二小组组员五工程部32韩彬第二小组组员五工程部33张鹏伟第三小组组长五工程部34沈浩第三小组组员五工程部35王朕第三小组组员五工程部36陈鹏测量队长七工程部37周龙第一小组组长七工程部38李生强第一小组组员七工程部39赵子亮第一小组组员七工程部40王涛第二小组组长七工程部41桂龙第二小组组员七工程部42李金喜第二小组组员七工程部43卫文攀第三小组组长七工程部44杜文第三小组组员七工程部45刘建伟第三小组组员七工程部46李生美测量队长八工程部

15、47杜宾第一小组组长八工程部48郭永正第一小组组员八工程部49赵一龙第一小组组员八工程部50宁强第二小组组长八工程部51梁忠第二小组组员八工程部52朱成鹏第二小组组员八工程部53郭跃跃第三小组组长八工程部54李鑫第三小组组员八工程部55马景兆第三小组组员八工程部56张玉平测量队长十工程部57席晨阳第一小组组长十工程部58杨喆杰第一小组组员十工程部59李俊峰第一小组组员十工程部60赵亚飞第一小组组员十工程部61王 平测量队长十一工程部62杨 争第一小组组长十一工程部63陈永银第一小组组员十一工程部64张晓斌第一小组组员十一工程部65范洪蛟第一小组组员十一工程部沉降观测仪器分组序号仪器名称规格型号

16、技术指标出厂编号分组所属工程部备注1徕卡DNA030.3mm340421第一组第一工程部2TRIMBLEDINI030.3mm730124第二组第一工程部3电子水准仪DNA030.3mm340602第一组第二工程部4徕卡DNA030.3mm340522第一组第三工程部5徕卡DNA030.3mm340451第一组第四工程部6徕卡NA020.3mm第二组第四工程部7徕卡DNA030.3mm340432第三组第四工程部8电子水准仪DiNi030.3mm707260第一组第五工程部9电子水准仪DNA030.3mm340423第二组第五工程部10全站型电子速测仪TC1201+0.3mm231398第三组

17、第五工程部11徕卡数字水准仪DNA030.3mm340450第一组第七工程部12徕卡数字水准仪DNA030.3mm338896第二组第七工程部13徕卡数字水准仪DNA030.3mm338900第三组第七工程部14电子水准仪DNA030.3mm340443第一组第八工程部15电子水准仪DNA030.3mm338896第二组第八工程部16电子水准仪DNA030.3mm338285第三组第八工程部17水准仪DNA030.2mm/Km340437第一组第十工程部18条码尺GPCL30.20mm/km30560第一组第十工程部19条码尺GPCL30.20mm/km30566第一组第十工程部20徕卡电子水

18、准仪DNA030.3mm337672第一组第十一工程部3.2 各观测小组职责3.2.1 大西客专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其评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参建各方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观测数据及评估结果的真实、可靠。3.2.2 各观测小组职责如下:1)施工单位是沉降变形观测的实施及责任主体,必须严格按有关规范、设计文件及建设单位要求做好各项工程施工过程的沉降变形观测,对观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2)负责沉降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及其保护工作;3)负责各种监测设备、仪器、观测标、管线的购置与埋设及其观测设施的保护工作;4)配置专业人员,按规定监测工程和频率进行全过程监测和记录,并按规定格式和内容提交观测数据

19、,确保其真实性、可靠性和全面性;5)负责观测数据库的数据处理及录入工作;6)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7)参与和配合建设单位或评估单位组织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4 沉降变形观测4.1.1 大西客专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以桥梁、路基、隧道等建构)筑物的垂直位移观测为主,水平位移监测根据路基含过渡段)、桥涵、隧道工点具体要求确定。4.1.2 结构物的变形监测应建立独立的变形监测网,覆盖范围一般不宜小于4公里,基准点选择应优先考虑利用CPI、CPII和水准基点。4.1.3 结构物的变形监测应充分利用CPI、CPII和水准基点作为水平和垂直位移监测的工作基点。4.1 测量等级及精度

20、要求4.1.1 本线沉降变形测量按三等规定执行,对于技术特别复杂工点,可根据需要按二等的规定执行。表4.1.1 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垂直位移测量水平位移观测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相邻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沉降变形点点位中误差mm)二等0.50.33.0三等1.00.56.04.2 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4.2.1 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一般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施测,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监测网用分级布网等精度观测逐级控制的方法布设。对于技术特别复杂、垂直位移监测沉降变形测量等级要求二

21、等及以上的重要桥隧工点,应独立建网,并按照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或进行特殊测量设计。4.2.2 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表4.2.2 垂直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二等0.50.1323DS05型仪器,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三等1.00.346DS05型仪器,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注:F附和线路或环线长度,单位是km R检测已测测段长度,单位是km4.3 沉降变形

22、测量点的布置要求4.3.1 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一般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施测,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监测网布设方法分为三级:1、基准点。要求建立在沉降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区,基准点使用全线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CPI、CPII和二等水准点,增设时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相关要求执行。2、工作基点。要求这些点埋设在稳定区域,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定沉降变形点时作为高程的传递点。工作基点除使用普通水准点外,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水准基点或设置工作基点至满足工点垂直位移监测需要。加密后的水准基点含工作基点)间距200m左

23、右时,可基本保证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需要。工作基点如图所示。注:1盖;2砖;3素土;4贫混凝土;5冻土线图4.3.1 工作基点标石埋设图3、 沉降变形点。直接埋设在要测定的沉降变形体上。点位应设立在能反映沉降变形体沉降变形的特征部位,不但要求设置牢固,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沉降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沉降变形点按路基、桥涵、隧道等各专业布点要求进行。4.3.2 测量点的检测。监测网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人为破坏等原因,不可避免的有个别点位会发生变化。为了验证监测网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测。本次技术方案设计垂直位移监测网的观测分为首次观测和施工

24、过程中的定期复测,定期复测按每半年进行一次,尽可能结合精测网复测进行。在区域沉降地区应每季度进行一次复测。4.3.3 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在区域沉降地区内,应对工作基点的沉降量进行监测,如果在两次复测期间,发现工作基点变形超出两倍中误差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评估单位,并提交观测资料。经核实后应对工作基点和变形监测点的各期实测高程进行修正。4.4 测量工作基本要求4.4.1水准基点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变形的参考点,并应有一定数量稳固可靠的点以资校核。4.4.2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4.4.3 每次沉降变形

25、观测时应符合:1、严格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首次即零周期)观测应进行往返观测,并取观测结果的中数,经严密平差处理后的高程值,作为变形测量初始值。2、 参与观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并固定观测人员。3、 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准尺,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实行“五固定”即“固定水准基点、工作基点、固定人、固定测量仪器、固定监测环境条件、固定测量路线和方法”,以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4、 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在

26、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5 、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6、 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 4.4.4 针对低矮桥墩、异型桥墩,空间小,尺子不能直立的情况,施工单位应在测量厂家定制短尺进行测量。4.4.5 沉降观测均采用电子水准仪,不得采用光学水准仪。4.4.6 测段观测完成后数据,必须及时整理观测数据。4.4.7 当发现沉降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必须首先自查,应重测并分析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必要时联测基准点进行检测,并提交自查分析报告。4.4.8在观测过程中,应做好一些重点信息的记录,如对架梁、运梁车通过施工荷载的记录,天气情况,地下水影响情况的记录,利于对结构变

27、形特性的分析和异常数据的分析。4.5 测量工作具体要求4.5.1水准网的观测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施测,对线下工程变形点的观测必须采用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严禁采用支水准路线或中视法,水准路线经过的工作基点或基准点数量不得少于两个。4.5.2 水准仪使用DS05级数字仪器,仪器及配套水准尺均应在有效合格检定期内。水准仪与水准尺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经常规检校合格,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均不超过15。仪器各种设置正确,其中有限差要求的工程按规范要求在仪器中进行设置,并在数据采集时自动控制,不满足要求的在现场进行提示并进行重测。4.5.3外业测量一条路线的往返测使用同一类型仪器和转点尺垫,沿同一路线

28、进行。观测成果的重测和取舍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二等水准有关要求执行。观测时,视线长度50m,前后视距差1.5 m,前后视距累积差6.0 m,视线高度0.55m,最大读数小于2.85m3m水准尺);测站限差:两次读数差0.4mm,两次所测高差之差0.6 mm,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1.0 mm,观测读数和记录的数字取位:使用数字水准仪读记至0.01mm。4.5.4 观测时,一般按后-前-前-后的顺序进行,对于有变换奇偶站功能的电子水准仪,按以下顺序进行:1)往测:奇数站为后前前后 偶数站为前后后前2)返测:奇数站为前后后前 偶数站为后前前后4.5.5 每一测段均

29、为偶数测站。晴天观测时给仪器打伞,避免阳光直射;扶尺时借助尺撑,使标尺上的气泡居中,标尺垂直。4.5.6 观测前30min,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对于电子水准仪,进行不少于20次单次测量,达到仪器预热的目的。测量中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避免视线被遮挡,遮挡不超过标尺在望远镜中截长的20%。观测时用测伞遮蔽阳光,对于电子水准仪,施测时均装遮光罩。4.5.7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圆水准器,严格置平。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时,使其中两脚螺旋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第三脚螺旋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除路线拐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一般为接近一条直线。4

30、.5.8 观测过程中为保证水准尺的稳定性,选用2.5kg以上的尺垫,水准观测路线必须路面硬实,观测过程中尺垫踩实以避免尺垫下沉。同时观测过程中避免仪器安置在容易震动的地方,如果临时有震动,确认震动源造成的震动消失后,再激发测量键。水准尺均借助尺撑整平扶直,确保水准尺垂直。4.5.9 当相邻观测周期的沉降量超过限差或出现反弹时,应重测并分析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必要时联测基准点进行检测。4.5.10 数据处理时,闭合差、中误差等均满足要求后进行平差计算,水准路线要进行严密平差。4.5.11成果数据按统一格式录入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和评估数据库。4.5.12 元件保护要求1、 各工程工程部应成立专门小

31、组,进行元器件的埋设、测量和保护工作,小组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2、 元件埋设时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编号,有导线的元件应将导线引出至路基坡脚观测箱内。3、 凡沉降板附近一M范围内土方应采用人工摊平及小型机具碾压,不得采用大型机械推土及碾压,并配备专人负责指导,以确保元器件不受损坏。4、各施工队应制定稳妥的保护措施并认真执行,确保元器件不因人为、自然等因素而破坏,元器件埋设后,制作相应的标识旗或保护架插在上方。路堤填筑过程中,派专人负责监督观测断面的填筑。4.6 特殊环境下沉降观测4.6.1鉴于大面积区域沉降观测、分析的复杂性,应研究制定特别的观测方案及处理方法。4.6.2大面积水域情况下的沉降

32、测量,应根据具体地形地质情况、施工组织情况等由施工单位制订观测实施方案,报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审查,并调整制定相应的观测方法及技术要求。4.6.3 其他常规手段无法实施或实施有较大困难的段落,应根据具体地形地质情况、施工组织情况等由施工单位制订观测实施方案,报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审查,并调整制定相应的观测方法及技术要求。5 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5.1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原则5.1.1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以路基面沉降观测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应根据不同的结构部位、填方高度、地基条件、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来设置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同时应根据施工过程中掌握的地形、地质变化情况调整或增设观测断面。5.

33、1.2观测断面一般按以下原则设置,同时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1、路基沉降监测断面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不同的结构部位等具体情况设置。沉降监测断面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对于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高度小于5m的路堤或路堑可放宽到100m;路堤与不同结构物的连接处应设置监测断面,每个路桥过渡段在距离桥头5m处设置一个沉降监测断面,每个横向结构物过渡段两侧各设置一个监测断面;2、 对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加密断面,一般间距不大于25m,在变化点附近应设观测断面,以确保能够反映真实差异沉降;3、 一个沉降观测单元连续路基沉降观测区段为一单元)应不少于2个观测断面;4、 对地形横向坡度大于1:5

34、或地层横向厚度变化的地段应布设不少于1个横向观测断面;5、 路堤与不同结构物的连接处应设置沉降监测断面,每个路桥过渡段在距离桥头5m、15m、35m处分别设置一个沉降监测断面,每个横向结构物每侧各设置一个监测断面。6、 除陡坡及软土地段外,可不设置坡脚位移观测桩。5.1.3观测点一般按以下原则设置,同时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1、 为有利于测点看护,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各观测工程数据的综合分析,各部位观测点须设在同一横断面上;2、观测断面类型及组成:说明:型横断面于路基基底中心设置沉降板,型横断面于路基基底中心设置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型横断面于基底设置沉降剖面管,以观测路堤填土过程中地基

35、的沉降。、型横断面在基床底层顶面的线路中心临时设置1个沉降板,监测预压期间路基顶部的沉降。、型观测断面在距左、右线中心3.3m处于基床表层顶面各设置一个沉降监测桩。桥头及横向构造物布置型横断面,一般地段每间隔3个型横断面间隔设置一处III型和II型横断面。2)路堤均采用堆载预压。路堤地段采用、型监测断面,型断面仅在桥头布置,一般每间隔3 个型监测断面设置一个型监测断面。3)型监测断面包括沉降监测桩和沉降板。沉降监测桩每断面设置2个,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后布置于距两侧路肩1m处的基床表层顶面上。沉降板位于路堤中心,一个沉降板底板埋设于路基基底,基底铺设垫层的地段埋设于垫层顶面,基底设混凝土板地段置于

36、板顶面;随填土增高而逐渐接高测杆及保护套管。沉降板随填土增高而逐渐接高测杆及保护套管。图5.1.1 I型路堤沉降观测元件布置图3)型监测断面包括沉降监测桩、沉降板和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沉降监测桩每断面设置2个,埋设方法同型监测断面;沉降板底板埋设于基床底层顶面,沉降板随填土增高而逐渐接高测杆及保护套管;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位于路堤中心,基底铺设垫层的地段埋设于垫层顶面,基底设混凝土板地段置于板顶面。图5.1.2型路堤沉降观测元件布置图4)型监测断面包括沉降监测桩和剖面管。沉降监测桩每断面设置2个,布置于距两侧路肩1m处的基床表层顶面上;横剖面管埋设于路堤基底垫层顶面处。 图5.1.3

37、型路堤沉降观测元件布置图5) 路堑地段均采用堆载预压,采用型监测断面,分别于距两侧路肩1m处各设1根沉降监测桩,路基中心设沉降板,底板至于基床底层顶面,观测路基面的沉降。图5.1.4型路堤沉降观测元件布置图图5.1.5型路堤沉降观测元件布置图6) 路堤基底设置剖面沉降管进行全断面沉降观测时,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执行。7)路堑地段基底为土质地基含风化岩)时,应进行路基面沉降观测。路堑无堆载预压时,于左右路肩1m各设置一个沉降监测桩,路堑有堆载预压时于左右路肩处各设一根沉降监测桩,机床底层顶面的线路中心处设置一个沉降板,观测路基面的沉降;8)高桩板结构地段分别于距两侧路肩1m处各设一根沉降观测桩;图

38、5.1.6高桩板结构地段观测元件布置图5.1.4 路基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附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图5.1.7所示:图5.1.7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5.2 HYPERLINK l _Toc198097303 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5.2.1 沉降观测桩:选择20mm不锈钢棒,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刻线,底部焊接弯钩,待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完成后,在观测断面通过测量埋置在设计位置,埋置深度不小于0.3m,桩周0.15m用C15混凝土浇筑固定,完成埋设后按二等水准标准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图5.2.1 路基沉降观测桩埋设布置图5.2.2

39、 沉降板: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埋设。一般情况如下:由底板、金属测杆40mm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75mm PVC管)组成。钢筋混凝土底板尺寸为50cm50cm,厚5cm,按二等水准标准测量沉降板标高变化。图5.2.2 路基沉降板埋设布置图1、沉降板埋设位置应按设计测量确定,埋设位置处可垫10cm 砂垫层找平,埋设时确保底板的水平与垂直度,确保测杆与地面垂直。2、 放好沉降板后,回填一定厚度的垫层,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3、 按二等水准标准测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读数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

40、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0.5m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金属测杆用螺丝套扣连接,保护套管用PVC管外接头连接。4、 接长套管时应确保垂直,避免机械施工等因素导致套管倾斜。5、沉降板埋设后应设立保护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破坏。5.2.3 剖面沉降管:采用专用塑料硬管,其抗弯刚度应适应被测土体的竖向位移要求,导管内十字导槽应顺直,管端接口密合。剖面沉降测量是将剖面沉降仪探头预埋在剖面沉降管十字导槽内,从一端按一定间距依次读数。图5.2.3 路基剖面沉降管埋设布置图路基基底剖面沉降管在地基加固施工完毕后,填土至0.6m高度碾压密实后开槽埋设,开槽宽度2030cm

41、,开槽深度至地基加固表层顶面,槽底回填0.2m厚的中粗砂,在槽内敷设沉降管 ,墩内预埋剖面管管材,监测线从管内穿出;墩旁设监测桩,监测桩采用C20素混凝土灌注,断面采用0.5 m0.5 m1.6m,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监测桩用钢筋混凝土保护盒保护。待上部一层填料压实稳定后,连续监测数日,取稳定读数作为初始读数。5.3 HYPERLINK l _Toc198097303 观测技术要求5.3.1 路堤地段从路基填土开始进行沉降观测;路堑地段从级配碎石顶面施工完成开始观测。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观测数据不足以评估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

42、延长观测时间或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的措施。5.3.2 沉降观测设备的埋设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施工单位的填筑施工要与设备的埋设做好协调,做到互不干扰、影响。观测设施的埋设及沉降观测工作应按要求进行,不能影响路基填筑质量。5.3.3 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及时整理路堤中心沉降观测点的沉降与边桩的位移量,当中心地基处沉降观测点沉降量大于10mm/天或边桩水平位移大于5mm/天、竖向位移大于10mm/天时,应及时通知工程部,并要求停止填筑施工,待沉降稳定后再恢复填土,必要时采用卸载措施。5.3.4 监测方法 1)横剖面沉降监测方法 采用横剖仪和水准仪进行横剖面沉降观测。每次观测时,首先用水准仪按二等水

43、准精度测出横剖面管一侧的观测桩顶高程,再把横剖仪放置于观测桩顶测量初值,然后将横剖仪放入横剖管内测量各测点。 2)沉降板观测方法 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按测量精度要求和频次定期观测沉降板测杆顶面测点高程。沉降板观测时应在测杆头上套一个专用的测量帽。测量帽下部以刚好套入测杆为宜,测量帽上部以中心为一半球型的测点。在沉降板测杆接高时应同时测量接高前后的测杆高程。 3)路肩沉降观测桩观测方法 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按测量精度要求和频次定期观测路肩观测桩顶面测点高程。 4)定点式剖面沉降测试压力计直接采用便携式工程测试仪读取数据。5.3.5观测精度要求:路基沉降观测水准测量的精度为1.0mm,读数取位至0.

44、1mm;剖面沉降观测的精度应不低于8mm/30m横剖面沉降测试仪最小读数不得大于0.1mm。5.3.6观测频次要求:路基沉降观测的频次不低于下表的规定。表5.3.6 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表观 测 阶 段观 测 频 次填筑或堆载一般1次天沉降量突变23次天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1次3天堆载预压或路基施工完毕第1个月1次/周第2、3个月1次2周3个月以后1次/月无砟轨道铺设后第1个月1次2周第23个月1次月3个月以后1次3月注:1、路基施工各节点时间包括路基堆载预压土前后、卸载预压土前后、运梁车架桥机通过前后、基床表层施工、轨道板底座施工、铺板、轨道板精调以及铺轨时等)应进行观测2、实际工作进行时,观测

45、时间的间隔还要看地基的沉降值和沉降速率。当两次连续观测的沉降差值大于4mm时应加密观测频次;当出现沉降突变、地下水变化及降雨等外部环境变化时应增加观测频次。观测应持续到工程验收交由运营管理部门继续观测。5.3.7元件保护要求: 1)各工程工程部应成立专门测量小组,进行元器件的埋设、测量和保护工作,小组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元件埋设时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编号,有导线的元件应将导线引出至路基坡脚监测箱内。 3)凡沉降板附近一M范围内土方应采用人工摊平及小型机具碾压,不得采用大型机械推土及碾压,并配备专人负责指导,以确保元器件不受损坏。 4)各施工单位应制定稳妥的保护措施并认真执行,确保元器件

46、不因人为、自然等因素而破坏,元器件埋设后,制作相应的标示旗或保护架插在上方。路堤填筑过程中,派专人负责监督监测断面的填筑。 6 桥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6.1观测点的设置原则6.1.1每个桥墩均设置承台观测标、墩身观测标。6.1.2 承台观测标:设置两个观测标,观测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观测标-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6.1.3墩身观测标:1、当墩全高大于14m时指承台顶至墩台垫石顶),需要埋设两个墩身观测标;当墩全高小于等于14m时,埋设一个墩身观测标。图6.1.1 墩身观测标2、 墩身

47、观测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部高出地面或常水位0.5m左右的位置;当墩身较矮,梁底距离地面净空较低不便于立尺观测时,墩身观测标可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3、 承台及墩身观测标平面位置图如下:图6.1.2墩身、承台观测标平面位置示意图6.1.4 梁体观测标:1、 对原材料变化不大、预制工艺稳定、批量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每30孔选择1孔设置观测标,当实测弹性上拱度大于设计值的梁,前后未观测的梁应补充观测标,逐孔进行观测;其余现浇梁逐孔设置观测标。移动模架施工的梁,对前6孔进行重点观测,以验证支架预设拱度的精度。验证达到设计要求后,可每10孔选择1孔设置观测标,当实测弹性上拱度大于设计值的梁,

48、前后未观测的梁应补充观测标,逐孔进行观测。2、 观测点布置简支梁的一孔梁设置观测标6个,分别位于两侧支点及跨中;连续梁上的观测标,根据不同跨度,分别在支点、中跨跨中及边跨1/4跨中附近设置,3跨以上连续梁中跨布置点相同。图6.1.3 简支梁梁体徐变观测标图6.1.4 梁体徐变观测标布置示意图图6.1.5三跨连续梁徐变观测标示意图3、 对大跨度桥梁等特殊结构应由设计单位单独制定变形观测方案,施工单位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观测。6.1.6涵洞观测标:1、每座涵洞均要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标原则上应设在涵洞两侧的边墙上,在涵洞进出口及涵洞中心分别设置,每座涵洞测点数量为6个。涵洞填土后观测点可从边墙位置移动到

49、帽石上,涵洞进出口的帽石上各设置两个测点,位于帽石两侧位置;图6.1.6 涵洞观测标6.1.7桥梁梁部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图6.1.7所示,其中测点1,2,3,4构成第一个闭合环,测点3,4,5,6构成第二个闭合环。图6.1.7 桥梁梁部沉降观测水准路线示意图6.1.8 桥梁墩台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位布设于墩台两侧,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图6.1.8所示:图6.1.8 桥梁墩台沉降观测水准路线示意图6.2 HYPERLINK l _Toc198097303 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6.2

50、.1 承台观测标沉降观测桩:选择20mm钢筋,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埋置深度不小于0.1m,高出埋设表面3mm,表面做好防锈处理。完成埋设后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图6.2.1 承台观测标设置6.2.2墩身观测标: 图6.2.2 墩身观测标设置6.2.3 桥台观测标、梁体观测标、涵洞观测标设置可参考图6.2.1设置。6.3 HYPERLINK l _Toc198097303 观测技术要求6.3.1从承台施工完成后,就要开始进行沉降首次观测,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随施工的逐步进行依次进行墩身、桥台、梁体的变形观测。6.3.2沉降观测设备

51、的埋设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施工单位的桥梁施工要与设备的埋设做好协调,做到互不干扰、影响。观测设施的埋设及沉降观测工作应按要求进行,不能影响桥梁施工质量。6.3.3 观测精度要求:桥涵基础沉降和梁体徐变沉降变形的观测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0.01mm。6.3.4观测中的注意事项: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 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 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 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 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6.3.4 观测频次要求:1 、墩台基础沉降观测一般根据下表中要求的时间间隔进行。表6.3.1 墩台基础沉降观测频次表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备注观测期限观测

52、周期墩台基础施工完成设置观测点墩台混凝土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承台回填时,测点应移至墩身或墩顶,二者高程转换时的测量精度要求不应低于首次测量要求预制梁桥架梁前全程1次/周预制梁架设全程前后各1次附属设施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桥位施工桥梁制梁前全程1次/周上部结构施工中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附属设施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架桥机运梁车)通过全程前后各1次至少进行2次通过前后的观测桥梁主体工程完工无砟轨道铺设前6个月1次/周岩石地基的桥梁,一般不宜少于2个月无砟轨道铺设期间全程1次/天无砟轨道铺设完成后24个月03个月1次/月工后沉降长期观测412

53、个月1次/3月1324个月1次/6月注:1、观测墩台沉降时,应同时记录结构荷载状态、环境温度及天气日照情况。 2、架桥机运梁车)通过时观测要求:第一次通过和第二次通过前后均需要观测,其后每1次/1天,连续2次;其后每1次/3天,连续3次,以后1次/1周。2、 梁体徐变观测据下表中要求的时间间隔进行。表6.3.2梁体徐变观测频次表3、 涵洞沉降观测据下表中要求的时间间隔进行,涵洞顶填土沉降的观测应与路基沉降观测同步进行。表6.3.3涵洞沉降观测频次表注:1、观测涵洞沉降时,应同时记录荷载状况、环境温度及天气日照情况6.3.5 梁体徐变量计算:对于梁体的徐变变形观测,每孔梁支点之间的梁体徐变变形应

54、以两支点的连线为基准线进行观测计算,由于下部结构沉降变形的影响,该基准线的位置会发生变化,梁体观测点至该基准线的垂直距离利用几何方法计算取得,垂直距离差值就是梁体徐变变形量。7 隧道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7.1观测断面和观测点设置原则1)观测断面布设原则隧道的进出口进行地基处理的地段,从洞口起每25m布设一个断面。隧道内一般地段沉降观测断面的布设根据地质围岩级别确定,一般情况下级围岩每400m、级围岩每300m、级围岩每200m布设一个观测断面,级围岩隧道及位于第四系沉淀地层地下隧道观测断面间距线路纵向不应大于50m。明暗交界处、结构类型变化处应至少布设两个断面。地应力较大、断层破碎带、膨胀

55、土、湿陷性黄土等不良和复杂地质区段适当加密布设。隧道洞口至分界里程范围内应至少布设一个观测断面。路隧分界点处、路、隧、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个观测断面。长度大于20 m的明洞,每20 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在隧道双口掘进或有辅助坑道的隧道,由2个工作面相向施工贯通里程处各设置一个观测断面。2)测点布置及埋设方式隧道工程完成后,每个观测断面在相应于两侧边墙处设一对沉降观测点,原则上设于高于水沟盖板0.2m处。测点需外露3cm,而根据沉降量观测要求,从仰拱施做完成后就需要进行布点监测,但因隧道施工的连续性,仰拱上部在无砟轨道施工前有施工运输车辆及机械设备频繁通过,测点伸出混凝土为3mm,容易受到机械碰撞

56、而损坏,观测受施工干扰大。而对于满铺无砟轨道基础的隧道,轨道板厚30 cm,当测点布预先铺设在仰拱上后,铺设道板时,测点会被道板压住,后续量测将无法进行。经综合分析,一般布点应在隧道两侧边墙处。3)观测仪器、方法及精度要求沉降观测的开始时间是在仰拱施工结束后,立即进行,沉降观测采用水准测量法,采用水准仪进行量测。观测精度测量用基准点应定期与二等或二等以上水准网进行联测,确保基准点稳定可靠。观测宜采用精密水准仪,沉降观测精度不低于1mm,读数取位至0.1 mm,应及时保存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校核。7.2变形观测频次沉降观测的开始时间是在仰拱施工结束后,立即进行定期观测并详细记录观测资料、绘制沉降时

57、程曲线。沉降观测时间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仰拱施工结束到铺设无砟轨道开始前的沉降观测,该阶段应对隧道内仰拱的沉降进行系统的观测,直到工后沉降评估满足铺设无砟轨道要求为止。第二阶段是无砟轨道铺设期间的沉降观测。第三阶段为无砟轨道铺设后至试运营开始前的沉降观测。第四阶段为无砟轨道铺设后试运营阶段的观测。工程竣工验收时,基础沉降观测点和观测资料应同时移交给工程接收单位。每阶段的沉降观测,在开始时可一般每周观测一次,以后视两次观测的沉降量,可根据该沉降量调整观测的频度,但两次的观测沉降量不宜大于1mm。隧道基础沉降观测频次观测阶段观测频次观测期限观测周期仰拱施工完成至无砟轨道铺设前不小于3个月1次/

58、周无砟轨道铺设期间全程1次/天无砟轨道铺设后至试运营开始的观测全程1次/周试运营期间6个月01个月1次/周13个月1次/2周36个月1次/月7.3变形观测资料要求为达到隧道基础沉降观测的目的,建立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沉降观测应考虑如下要求。1)为了观测到各部位的总沉降,从隧道衬砌施做后开始,沉降观测也随即进行。2)沉降观测标志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隧道的施工要与标志的埋设作好协调,做到互不干扰、互不影响。3)采用统一的沉降观测记录表,做好观测数据的记录与整理。4)沉降观测读数精确至1.0mm,做到观测资料准确、可靠。/S(t=75%式中:S(t: 预测时的沉降观测值;S(t=: 预测的最终沉降值

59、。注:沉降和时间以路基填筑完成或堆载预压后为起始点。5、设计预测总沉降量与通过实测资料预测的总沉降量之差值不宜大于10mm。9.1.2 评估方法:采用常用的规范双曲线、修正双曲线、固结度对数配合法算法等8种方法。详见附件2。9.1.3工后沉降的计算:设计工后沉降量按S工后=S1S2计算,其中S1为路基铺轨后运营100年发生的沉降,采用曲线回归方法获得,S2为无砟轨道结构自重荷载发生的沉降,计算用压缩模量可根据观测资料反算获得。工后沉降一般不应超过扣件允许的沉降调高量15mm;沉降比较均匀、长度大于20m的路基,允许的最大工后沉降量为30mm,并且调整轨面高程后的竖曲线半径能满足下列要求:式中

60、:轨面圆顺的竖曲线半径(m: 设计的最高时速(KM/h 9.1.4计算沉降和观测沉降的比较:1 、由于影响沉降计算的因素较多,沉降计算的精度无法达到要求,必须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评估,来验证和调整设计参数与措施。2 、通过沉降观测和评估来确定路基的真实压缩模量Es,以确定无砟轨道结构自重产生的附加工后沉降;3 、如观测到的沉降量超过设计沉降量计算值的20时,经过排除人为错误与设备故障,可尽早检查设计,采取措施确保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9.2桥涵工程沉降评估9.2.1 判定标准:1、根据桥涵实际荷载情况及观测数据,应作多个阶段的回归分析及预测,综合确定沉降变形的趋势。首次回归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